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1]..
PGID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障碍PPT课件
三、针灸治疗
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的PGID常可采用中医针灸治疗。 针刺内关穴、足三里均有增加胃肠蠕动强度的作用。
四、胃电起搏
胃电起搏(CES):是通过 外源性电刺激调控胃肌电活 动来控制胃运动功能。该方 法通过手术在胃浆膜下放置 电极,促进胃排空治疗胃动 力失调。在胃瘫综合征的疗 效得到证实。
23
持久型(超过72h)
中度(无法正常肠内 进食) 重度(严重临床表现, 住院时间长,危及生 命)
迟发型(2-7d)
诊断
诊断PGID的方法不是很多 1、消化道造影检查:常表现为胃肠蠕动减慢 甚至消失,肠腔内残留造影剂较多等。 2、X线或CT:(最为普遍)可发现肠管扩张、 腔内积气、多个液平等,CT可有:肠管壁增厚、 水肿、肠腔扩张。 3、其他:核素标记餐测定法、体表胃电图, 呼吸试验等。
预防
1、减少手术对肠管刺激:操作轻柔是预防PGID的主要措施之 一。 2、选择性进行胃肠减压:腹部手术后常规留置鼻胃管进行胃 肠减压用于减少或避免PGID的发生并不作为常规推荐,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术式及病情选择性应用。 3、麻醉方式和镇痛药物的合理选择:COX-2抑制剂可以明显 减少PGID的发生。
抑制术后运动 及饮食
间接影响肠道 功能恢复
三、神经体液反射
手术创伤
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 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性神经元
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
抑制胃肠蠕动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 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抑制平滑肌收缩
手术
胰岛素相 对不足
糖异生作 用增强
应激反应
胰岛素受 体敏感性 降低
也有人认为PGID是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恢复的 必经之路。
严重性
住院时间延长
术后肠麻痹护理措施
一、引言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导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良好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轻术后肠麻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肠麻痹的原因1. 手术创伤:腹部手术对肠道造成一定的创伤,导致肠黏膜水肿、神经末梢受损,进而影响肠道蠕动。
2. 麻醉药物:麻醉药物可抑制神经系统的传导,降低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导致肠麻痹。
3. 感染:手术创面感染可导致炎症反应,加重肠麻痹。
4. 肠道菌群失调:手术、抗生素使用等因素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肠道蠕动。
三、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向患者解释术后肠麻痹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2. 营养支持(1)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营养,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流质饮食。
(2)饮食以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3. 活动与锻炼(1)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
(2)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深呼吸、咳嗽等锻炼,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
4. 腹部按摩(1)术后24小时内,护士或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2)按摩手法:以患者舒适为宜,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力度适中。
5.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促进肠道蠕动药物,如乳果糖、硫酸镁等。
(2)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6. 疼痛管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分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2)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7. 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8. 感染预防(1)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总结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良好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轻术后肠麻痹具有重要意义。
厚朴三物汤治疗术后早期肠麻痹的疗效
厚朴三物汤治疗术后早期肠麻痹的疗效摘要:目的:探析应用中药厚朴三物汤治疗胃肠非吻合术后早期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胃肠非吻术后早期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
给予对照组应用西沙比利药物,观察组采用中药厚朴三物汤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应用厚朴三物汤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78.3%,差异不显着,但显效及有效例数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出现肠麻痹的现象可应用厚朴三物汤加以治疗,疗效相比西医药物更加确切,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厚朴三物汤;胃肠非吻合术;肠麻痹;西沙比利;肠麻痹属腹部手术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行腹部外科手术,腹部创伤面积较大加之使用麻醉药物等因素[1],导致胃肠功能活动力下降,积液在肠腔内容量过多,引发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现象[2]。
临床对胃肠术后早期肠麻痹通常给予胃肠动力一类的药物治疗,但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3],该类药物带有较大的副作用,易带来病情加重的危险。
对此,本文将12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厚朴三物汤治疗术后早期肠麻痹,并与使用西药西沙比利进行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西药治疗,口服西沙比利片,使用剂量为5mg/次,2次/d;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服用厚朴24g、大黄12g、枳实9g,加以1.2L水,先煮厚朴与枳实,取500mL汤水,加以大黄煎煮,取100mL汤水,温服。
1.3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有显着改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视为显效;若临床症状得以有所缓解,生命体征维持稳定视为有效;若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带有加重的情况,则视为无效。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2结果2.1临床治疗效率对比:观察组应用厚朴三物汤的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78.3%,差异不显着,但显效及有效例数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术后肠麻痹的临床观察
12 1 治 疗 方 法 ..
2组 患 者 术 后 均 采 用 胃肠 减 压 , 脉 补 液 静
分 神 经 支 配被 阻 断 以 及 胃肠 神 经 激 素 调 节 等 紊 乱 是 造 成 持续 性 功 能 紊 乱 的 主 要 因 素 … 。手 术 过 程 对 胃肠 道 功 能 的恢 复 影 响 较 大 , 其 是 胃肠 道 手 术 、 期 内 反 复 手 术 、 泛 分 离 肠 粘 尤 短 广 连 、 膜 炎 、 排 列 、 物 或 坏 死 组 织 残 留 以 及 其 他 造 成 肠 管 腹 肠 异 浆 膜 面 广 泛 受 损 等 因 素 C 。一 般 胃肠 道 手 术 后 , 功 能 恢 复 2 ] 肠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nert rdtnl h ee n et nMein 0 7Ma. 6 8 dr orao t a dT aio aC i s dW s r d i 2 0 r 1 ( ) I g e i n a e ce
1 2 方 法 .
3 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 痹 性 肠 梗 阻 是一 种 由 于肠 道肌 肉 神 经病 变 引起 的肠 壁 肌 肉运 动 功 能 性 障 碍 , 致 肠 管 无 力 , 内 容物 通 过 障碍 的疾 以 肠 病 。腹 部 手 术 后 经 常 发 生 , 其 是 胃肠 道 手 术 后 。腹 部 手 术 尤 导 致 消化 道 功 能 紊 乱 的原 因 是 多方 面 的 , 剖 关 系 的 改 变 、 解 部
选 择 我 科 常 见 胃肠 道 手 术 患 者 , 后生 命 体 术
征 平 稳 者 , 严 重 营 养 不 良及 重 要 脏 器 功 能 不 全 。 其 中 全 胃 无 及 部 分 胃切 除 术 18例 , 粘 连 松 解 及 小 肠 部 分 切 除 术 13 3 肠 8 例 , 肠部分切除术 9 结 7例 , 用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2组 : 疗 采 治 组 2 0例 , 17例 , 9 0 男 0 女 3例 ; 龄 1 ~ 7 年 7 5岁 。 对 照 组 2 8 1 例 , 13例 , 1 5例 ; 龄 1 ~7 男 1 女 0 年 6 3岁 。2组 性 别 、 龄 经 统 年 计 学 处理 , 显 著 性 差 异 ( 无 P>00 )具 有 可 比性 。 .5 ,
[试题]快速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使患者术后数周的机体功能下降过程缩短为数天,很快就可康复出院。
它是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措施的组合应用而产生协同的结果。
这些措施包括3个方面内容: (1)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
(2)术中更好的麻醉及微创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的应激。
(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止痛、早期下床活动及早进食等。
丹麦Hvidovre 大学医院胃肠外科医生Henrik Kehlet是快速康复外科早期的倡导者及实践者,10年前就率先提出了此概念,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其可行性及优越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2]。
之后欧美多国也采取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和措施,他们最成功的典范就是结直肠手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3]。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引进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和经验。
现对这方面作如下综述。
1 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1.1 术前宣教在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时,一些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术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不再常规留置胃管和尿管、早期口服进食及下床活动、出院时间可能提前等[4]。
因此除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与手术相关的医学知识外,还要进行快速康复计划的宣教,使其有心理准备、减少焦虑和紧张,并取得配合。
1.2 术前胃肠道准备传统的做法是:非结直肠手术者需术前禁食12 h,术前8 h禁饮。
结直肠手术者要求更高,包括术前3 d严格流质饮食,口服抗生素,术前12 h禁食,口服泻药洗肠,术前8 h禁饮,术前晚及术晨再分别予清洁灌肠。
目的是保证肠道清洁,预防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的发生。
但研究结果显示:这样做不仅没有益处,相反还可能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
口服强泻药和灌肠可导致或加重术前脱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机械性灌肠还有可能导致肠道肿瘤细胞的播散和转移[5, 6]。
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
一、引言术后肠麻痹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患者术后出现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
术后肠麻痹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腹胀、呕吐、便秘等。
因此,对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二、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耐心解答患者关于术后肠麻痹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3)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氧合状态良好。
(3)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肠道减压(1)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受压,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定期观察胃肠减压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根据医嘱调整胃肠减压的负压值,避免过强或过弱。
4. 饮食护理(1)术后初期,给予患者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饮食种类和量。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 腹部按摩(1)患者术后6小时后,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2)按摩手法: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5-10分钟。
(3)按摩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6. 鼓励早期活动(1)患者术后6小时后,可进行床上翻身、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2)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3)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防止发生意外。
7. 预防并发症(1)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
(3)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翻身。
术后肠梗阻(肠麻痹)的病因与预防
术 后肠 梗 阻 ( 麻 痹 ) 的病 因与 预 防 肠
袁 凯涛 石 汉平
术 后 肠 梗 阻 ( ot eai e s P I 临 床 又 称 p s p rt ei u , O ) o v l 为 术后肠 麻痹 ,是 指腹 部或 非腹 部手 术后 因 胃肠道 动力 改变 , 能有效 传输 胃肠 道 内容物 , 者 主要 表 不 患 现 为恶心 、 吐 、 胀 和排气排 便 延迟 【 是 术后 肠道 呕 腹 l _ , 协 调 运 动 的 暂 时 中 断 。 早 在 10 9 6年 C n o a n n和 Mup y 对其 首 次定 义 , 认 为该 病 是手 术创 伤 打 rh 就 并 击 后 不可避 免 的『 2 _ 今PI 。现 O 的定 义是 : 因肠 道 动力
只能 由外在 神经 系统 和神 经递 质 的刺激 才能恢 复 功 能 ,且 MMC只能 激发 蠕 动 ,不 能使 各 部分 蠕 动协 调 , 以结 肠功 能恢 复最 慢 。 所
2 炎症 因子 、 经递 质和 激素 : . 神 手术操 作 引起 的 组 织创 伤 和机体 免疫 水平 的变 化使 位于 胃肠道 肌层 的 中性 粒细 胞被 激活 ,释放 大 量炎症 因子 并通 过血 液循 环招 募 远处 的 白细胞 。炎症 因子造成 肠壁 水肿
国 4 %行 开腹 手 术 的患 者 P I 续 时 间超 过 5d 0 O持 , 美 国每 年用 于预 防和 治疗 P I O 的花 费总额 为 7亿 5
千 万美 元 。英 国每张 床位 每天 的平均 花 费是 3 8美 8 元 ,如果 全英 国所 有 患者 的住 院时 问都缩 短 1 , 将 d 节 省 10 2 0万美 元 的 医疗 开 支 l 因此 , 用 各 种措 3 l 。 采
临床治疗术后肠麻痹68例的疗效观察
排气正常但 尚未排便, 、腹胀减轻 ;好 转:偶有肠 鸣音,肠 呕吐 蠕动出现, 偶有排气未排便, 呕吐、腹胀减轻 ;无效:治疗 前后无
变化。
22 结果:经过 1 - ~3个疗程 的治疗 ,两组病例 治疗 结果如 表。
13治疗方法 :所有 的患者均 禁食水 、胃肠减压、灌肠、维 _
肠减压 ,维持到肛 门能 自动排气 ,肠蠕动音正常 为止 。肛门有 大便 自动排气 ,则表示肠麻痹 已经解 除, 胃肠减压导管 即可 拔;常规治疗 7 8 2例为对 照组。① 治疗组:6 8例 中,男 2 8例,女 4 O例 ;年龄 2  ̄7 9 8岁,平均
【中图分类号 】R 7 .2 5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7 3( 0 0 9 0 1 l 6 2 3 8 2 1 )0 — 0 卜0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中西 医结合综合 治疗手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术后肠麻痹患者 6 8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
衡 、胃肠 外营养支持 、预 防和控制感染治疗 。肌注 甲硫 酸新斯
的 明注射液 ,规格:2ml ,每 日 1次 :1 mg
动波; 腹部压痛多不显著; 叩诊呈均匀鼓音 , 浊音 界缩 小或 消失; 肝
听 诊 时 肠 鸣音 明 显 减 弱 或 完 全 消 失 。 病 人 ~ 般 情 况 常 较 严 重 ,
a , r ) 次日 g 取另一对穴位交替注射 。上述治疗每 日 1 次,3 次为
1个疗程,I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口服 四磨汤 ,一般手术 病人在手术后 l 2小时第一 次服药 ,再隔 6小时第二次服药,以 后一次 2 ml 0 ,一 日 3次,疗程一周。 1. _2对照组 :禁食水、胃肠 减压、灌肠 、维持水 电解质平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胃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
霉素溶液湿敷。
湿敷后,给予He 2Ne 激光照射,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密切观察皮损变化。
212 疼痛治疗护理记录疼痛的时间、性质,注意观察心跳、血压及胃肠道反应,评估疼痛程度,制定止痛措施,减轻病人痛苦。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注意观察止痛药的效果,详细询问疼痛改善情况,观察病人用药后的表情、食欲、注意力、情绪及睡眠情况。
疼痛剧烈者,配以拔火罐疗法。
可取痛点附近穴位或循经选穴拔罐治疗。
213 头面部皮损治疗护理皮损在头面部的患者,要注意病毒侵犯眶上神经,疱疹累及眼部。
可给患者交替采用抗病毒和抗炎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嘱其使用干净面盆和面巾,不要让污水进入眼内。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
214 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指导患者配合治疗;避免用手搔抓皮肤,防止继发感染;饮食以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为宜,避免进食酸辣、鱼腥及刺激性食物;注意眼睛的保护,角膜受损者要避免眼球受压,教会家属滴眼药水的方法;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告知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3 治疗结果[1]治愈(疱疹及全身症状消失,无瘢痕及任何后遗症)36例;好转(疱疹全部消失,留有少许瘢痕或部分余痛)2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0例。
4 小结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以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或“蛇丹”。
疱疹I 号方由黄连、黄柏、雄黄、没药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的功效。
用其湿敷患部,清凉舒适、止痛,皮损结痂快。
据临床观察,抽疱液处理只需1~2次,疱疹便可结痂,未见皮损扩散现象。
中老年患者症状重且多伴有剧痛[2],给予拔罐法止痛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参考文献:[1] 蔡中明.皮肤性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欧阳烈,孙世明.288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10(3):166.(收稿日期:2007-08-29 编辑:姜爱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胃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辛玲芳(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武汉 3)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肠麻痹;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704(2007)12-0046-02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多用于腹腔感染严重、全身情况较差、年龄偏大的危重病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的护理观察
菔子行 气除胀 , 消痞 止痛 。诸药合 用共 奏行气 导滞 、 通
里攻下 、 降气 和 胃之 功 。
护理体会 : 术后 患者诉 腹胀 、 腹痛 、 恶心 、 吐 当先 呕
1 5 1 对 照组 .. 1 5 2 治 疗组 ..
给予 禁食禁 水 、 胃肠减 压 、 脉 营养 、 静 治疗组 在对 照组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
抗生 素治疗 、 抑胰酶 、 质子 泵抑 制剂等 常规 治疗 。
腔 内炎 症或损 伤 、 电解 质 紊 乱 等 多 因素 作 用可 引 起术
操作 时动作 轻柔 , 避免 损伤 肛肠 黏膜 , 肠 时臀 部 灌 抬高 1 。 0 使药 液 易 于保 留 , 管插 入 深度 一 般 为 1 肛 5~ 2 m, 0c 多采 用左侧 卧位 , 可用右侧 卧位 。压 力宜低 , 亦
12 一般 资料 9 . 0例 病 人 均 来 自我 科 2 0 0 7年 4月
发症。
1 1 临床 资料 .
—
本组 2 0例 , 1 男 8例 , 2例 ; 女 年龄 3 6
2 护 理 2 1 术 前 护 理 .
7 8岁 , 均 5 平 7岁 ; 均为 2型糖尿 病 。1 2例 既往 有糖
尿病 病史 , 为隐性糖 尿病 患者 , 8例 人院后检 查确诊 。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度 为 3 4 ℃ 。操 作 时 , 者 取 侧 卧 位 , 药 液 倒 入 8~ 0 患 将 灌肠 器 内 , 用无 菌石 蜡 油 润滑 肛 管 前端 , 排尽 空 气 后 ,
胃肠和静脉补钾相结合治疗术后低钾性肠麻痹的体会来源
胃肠和静脉补钾相结合治疗术后低钾性肠麻痹的体会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作者:肖其龙2006-8-29•摘要: 1996年7月~2005年7月,我院应用胃肠和静脉补钾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低钾性肠麻痹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其中胆囊炎、胆结石术后4例,肠梗阻、肠粘连术后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3例,胃大部切除和胃癌根治术后2例,直肠、结肠肿瘤术后4例,肠穿孔、肠破裂术后2例,脾破裂术后1例。
本组病......1996年7月~2005年7月,我院应用胃肠和静脉补钾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低钾性肠麻痹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般资料本组共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9~78岁,平均46岁。
其中胆囊炎、胆结石术后4例,肠梗阻、肠粘连术后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3例,胃部切除和胃癌根治术后2例,直肠、结肠肿瘤术后4例,肠穿孔、肠破裂术后2例,脾破裂术后1例。
本组病例术后3~5天,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肠鸣音消失或减弱,9例高度腹胀、伴恶心呕吐。
X线:肠腔局部或广泛充气,13例可见散在性或阶梯状气液平。
血钾测定:14例低于3.5mmol/L,7例3.5~4mmol/L。
1.2 治疗方法1.2.1 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人工肛门排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新斯的明、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1.2.2 补钾方法静脉滴注氯化钾3~5g/d,但滴速不可过快,浓度以1000ml中含2g 左右宜,同时将氯化钾注射液4~6g/d分3~4次由胃管内注入,夹管2h后放开,未胃肠减压者直接口服。
补钾总量可以从K+下降的浓度而大致计算出,一般情况下血K+由4mmol/L下降到3mmol/L,常表示机体失K+200~400mmol,血K+下降到2.0mmol/L,失K+400~800mmol[1],所以补钾总量一般为6~8g/d,严重者8~10g/d,2~3天内将血钾上升至4~4.5mmol/L以上。
术后肠麻痹:中成药显效
术后肠麻痹:厚朴排气更专业——推荐作为术后早期防治肠麻痹的常规药物术后肠麻痹是指腹部或非腹部术后因胃肠道动力改变,导致胃肠道不能有效传输胃肠道内容物,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排气排便延迟的病症。
早在1906年,Cannon 和Murphy 就对其首次定义,并认为该病是手术创伤打击后不可避免的。
术后肠麻痹的持续时间反应了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术后患者(尤其是腹部术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
因此,早期缓解患者术后肠麻痹,是改善患者预后及节省医疗资源的重要措施初诊:重在临床表现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不仅在腹部大手术后发生,而且可以在其他部位的手术后发生,甚至是一些小手术后也可能发生。
一般来说,大的手术切口、广泛的操作致肠道或腹腔内有血液或脓液刺激时,更有可能导致术后肠麻痹。
肠麻痹的特点是肠活动缺乏协调性,并且肠蠕动明显减少。
肠麻痹的临床表现多样,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有些则表现为腹痛、恶心,偶尔有患者表现为腹胀并且有胆汁性呕吐,厌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伴随现象。
体格检查时,患者可能表现为腹胀,叩诊时可能表现为鼓音。
术后早期一般不需要进行诊断性的检查,通过临床表现常能初步判断肠麻痹。
药物治疗:中成药术业专攻中医学理论认为,肠麻痹属于“气滞证”之范畴。
气机郁结、腑气不通等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治则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法。
中药材厚朴是临床常用的芳香化湿类药物之一,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是中医常用于解除肠麻痹、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
以厚朴、大黄、木香、枳实为主要成份,经过现代技术加工而成的厚朴排气合剂,是瑞阳制药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用于治疗术后肠麻痹的中成药,属于国家三类新药,医保专利产品。
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大肠经,具有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等功效。
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第 2卷
第 3期
Mac 2 1 V0 . No 3 rh 00 12 .
中国中医药咨讯 Ju f hn rdtn C ieeMeiieIfr in o mM o iaTa ioM hn s dcn om ̄o C i n
・28 ・ 5
腹 部 术 后 肠 功 能 恢 复 的 中西 医治 疗 及 护 理
剂。
2 结 果
积相对较大 , 药物易透皮 弥散 而吸收入 血循环 发挥药物 的全 身治疗作用 。另脐部神经较 敏感 , 通过药 物透皮刺 激和调 节
机体的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 系统 , 改善脏器 功能 。() 3透皮 给药 与其他给药途径相 比, 有许多优越性 , 无痛苦 、 给药次数少 , 可 产生预期恒定的血药浓度 , 不受术后 时间 、 还 手术类 型、 禁食
两组术后肛门平均排气 时间和患者平 均住院时间经统计 学处理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见表 1 P< . 1 , 。 2 1 治疗组 . 2 2 对照组 . 2 h内肛 门排气 5 4 O例 , 6 . % , 中 1h内 占 25 其 2 2 h内肛 门排气 2 4 0例 、 2 . % ,8 占 5 0 4 h以上 9 7例 、 1 % ;8 占 4 4 h以上肛 门排气仅 3例 , . 5 。 占3 7 %
20 08年 5月 以来 , 采用 中药敷脐疗 法促进腹 部手术 患者术后 早期肠 功能恢 复 , 取得满意效果 ,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10例患者按 人院 时间随机 分为治疗 6
Hale Waihona Puke 致肠蠕 动停 止。肠蠕 动恢 复正常一般 需要 2 。而在此期 4天
术后腹胀
胃肠道淤张处理
突触超微结构 -- 突触前膜 -- 突触后膜 -- 突触间隙
递质 --ACh -- NA
胃肠道淤张处理
1.去甲肾上腺素(NA)
主要在神经末梢 酪氨酸—①—多巴—②—多巴胺—③ —NA
① 酪氨酸由血液进入神经末梢膨体内,经酪 氨酸羟化酶(限速酶)形成多巴 ② 经多巴脱羧酶形成多巴胺 ③ 多巴胺进入囊泡中,经β-羟化酶催化为NA 合成的NA 贮存于囊泡中
胃肠道淤张处理
3、药物治疗 (4)新斯的明 [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骼肌出现进行性肌无力,眼睑下 垂,肢体无力,咀嚼和吞咽困难,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血清中存在 抗ACh受体的抗体,影响结合,诱导受体解体,数目减少。 2.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渚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 .肌松药过量中毒:用于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如筒箭毒碱。禁用 于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如琥珀胆碱过量的解毒
一、机械性 5、术后粪便嵌塞:常是结肠麻痹和直肠感受器损伤的后 果,此时结肠失去蠕动,而直肠又失去对粪便充满的感觉。 粪便嵌顿多见于老年人,但也见于伴有巨结肠或截瘫的青 年人。鸦片类止痛剂和抗胆碱类药物的使用会使症状加重。 肛门部手术,如痔切除等,也可使病人因疼痛而不敢排便, 导致粪便嵌塞。
胃肠道淤张原因
胃肠道淤张处理
3、药物治疗(胃肠道神经支配)
(2)副交感神经 支配胃肠道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脑干发出的迷走神经, 支配远端结肠的副交感神经则来自脊髓骶部发出的盆神经。 它们的节前纤维进入胃肠壁后,在壁内神经丛更换神经元, 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到胃肠壁平滑肌和腺细胞。在节后 纤维中,多数是兴奋性胆碱能纤维,即纤维末梢释放乙酰 胆碱,对效应器官起兴奋作用。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胃肠运动加强。
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蠕动的研究进展
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蠕动的研究进展腹部手术后12~14h内均会出现暂时性的肠麻痹。
随着麻醉药物抑制作用的减弱及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小肠蠕动在术后24h内恢复,胃蠕动恢复在术后24h恢复,右肠功能恢复约需48h,左结肠功能恢复约需72h。
3d后整个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1]。
如何促进开腹手术后肠蠕动的尽早恢复,使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及加快术后恢复,成为工作中研究的重点。
1.影响肠蠕动的原因1.1 低蛋白血症由于老年人对白蛋白的代谢活性降低,白蛋白减少加上手术创伤不但使蛋白质摄入不足,而且使消耗增加出现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可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不但影响切口愈合,还影响肠蠕动,致胃肠功能和消化抑制,有一段时间长短不等的肠麻痹。
尤其是老年人术后,病人因老年生理功能衰退,体质虚弱,好静不好动,且大多数有并发症。
1.2 手术暴露由于腹腔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再加上机械通气影响体热丢失,同时术中快速输血,输液都可导致低体温。
低体温抑制了全身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麻醉药物排泄时间延长,严重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恢复[2]。
1.3 手术创面渗血因手术创面渗血,使患者呼气有腥臭味,血性渗液长时间滞留于胃内易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3]。
1.4 低钾血症在低钾血症时,肌肉兴奋性降低使胃肠道蠕动减慢。
因此血钾浓度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密切的联系。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普遍存在低血钾。
(1)由于钾摄入减少,在腹部消化道手术中,部分患者由于呕吐及术前饮食的限制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等原因需禁食2~3d,或更长时间或静脉营养时大量应用不含钾的液体或补钾不足均可引起钾摄入减少。
(2)钾重新分布,术后摄入大量葡萄糖,以及手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均使胰岛素水平增高,使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3)术后由于持续胃肠减压,各种外流均造成肾外途径钾的丢失增加[4]。
1.5 手术创伤手术的创伤可激活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的收缩。
麻痹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的症状,麻痹性肠梗阻治疗【专业知识】
麻痹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的症状,麻痹性肠梗阻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肠管因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而出现蠕动抑制,致肠内容物不能有效的运行而形成的梗阻现象,称为麻痹性肠梗阻。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常与下情况有关。
1.腹部手术中的机械性刺激病人在手术时,因肠管及其系膜受牵拉刺激后,蠕动功能暂时丧失,或肠壁有不协调的蠕动存在,但未形成将肠内容物推送的节律时,病人往往在术后出现腹部胀气,有时还会出现腹痛。
一般待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正常的节律,肠道气液能顺利排出体外,则腹胀、腹痛亦随消失。
2.腹腔内的炎症刺激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膜炎,尤其是弥漫性腹膜炎,常发生肠麻痹乃至腹膨胀。
3.神经反射性刺激各种绞窄痛,如肾绞痛、胆绞痛、网膜扭转发生的绞痛、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精索绞窄后,均可发生反射性肠麻痹。
4.胸腹部或脊柱、中枢神经的损伤均可导致肠腔积气、积液和腹膨胀。
5.腹膜后的病变如感染、出血、肿瘤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6.肠系膜病变如肠系膜血管阻塞、肿瘤、扭转等,均可因神经冲动传导到肠壁受阻而出现肠麻痹。
7.其他如长期的乙醚麻醉、过度伸展的石膏背心固定,以及腹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脑膜炎或各种败血症等,偶尔也可引起反射性肠麻痹。
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导致肠麻痹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过去认为无论哪种原因导致肠麻痹后,肠壁的平滑肌完全丧失蠕动功能而处于瘫痪状态。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在1909年Hotz就用腹膜炎的动物肠襻做实验模型时,发现肠壁肌肉本身仍有收缩能力,对药物的刺激也呈正常反应。
1926年Frey用碘做化学性腹膜炎试验时,通过腹壁上的赛璐珞小窗,观察到皮下注射胆碱后肠襻的收缩作用仍然存在。
1971年Petri发现肠麻痹者血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较正常人高7~8倍,且腹部大手术后使用氯丙嗪可使腹胀减轻,肠蠕动比一般恢复较早。
1992年章学泉等对腹部手术后的病人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其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提前9.4h。
六磨汤在麻醉性肠麻痹中的应用
六磨 汤在 麻 醉 性肠 麻 痹 中的应 用
张俊 林
【 中图分类号】 69 R1 【 摘要 】 目的 【 文献标 识码】 A
孙 振
【 文章编 号】61 72 (080 — 04— 2 17 — 8 120 )8 00 0 将 6 例 腹部手 术患者 , 9 随机分 成两组 , 六磨 汤组 3 例 , 返 回 6 病人
维普资讯
论
害
医 创新 究 20 年3 第5 第8 M D I NVT N E AC 学 研 08 月 卷 期 EIN I OAI S RH C EN ORE
。 ≯垂磐≯i ≯。 。 碧 。 ◆ l -0萋著 曩誊 l I 置 。l ≯ 季 曩。 。0曩孽 曩毒曩著誊碧 ≯磐 ;
后早期肠鸣音恢复前 。进一步 发展会 出现肠 梗阻 , 其实 属于假性 肠 梗阻 …。硬膜外麻 醉后 的所有 病人 均存 在 , 因多 为麻 醉引 原 起, 另外也 与手 术刺激有关。
表 2 硬 膜 外 麻 醉 下 腹 腔 手 术 患者 术后 功能 , 使肛 门尽 早排 气排便 ,0 4年 8月 ~ 07 20 2 0 年 8月 , 我院随机 取 3 6例腹 腔 手术 患者 作 为治 疗组 , 口服 六磨 汤, 治疗术后麻醉性肠麻 痹 , 同期 取 3 3例相 同病 种 、 同麻 醉 的 相 腹腔手术患 者作 为对 照组 , 疗组 取得 了满 意 的疗效 。现 总结 治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 6 9例 均为在 硬膜 外麻 醉下施 行 的各种 腹部 手
注 : 对 照 组 比较 0 O 与 P< . 1
术患者 , 随机分成 治疗 组和对 照 组 , 见表 1 。两组性 别 、 龄 、 年 病 种及术式均无显著性差异 ( 0 0 ) 具有 可比性 。 P> . 5 , 表 1 腹腔手术后病例 临床 资料( ) n
应用酚妥拉明治疗老年人腹部大手术后肠麻痹
应用酚妥拉明治疗老年人腹部大手术后肠麻痹
林枝安;郑大同;王强;龚志明
【期刊名称】《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4(0)2
【摘要】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和新斯的明静脉注射治疗腹部大手术后顽固性腹胀20例,都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55—78岁,平均63.5岁。
其中胃癌急性穿孔行胃癌根治术1例,择期胃癌根治术4例,结肠癌行右半或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3例,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肾及输尿管复杂性结石行肾输尿管一期切开取石术2例。
【总页数】1页(P153-153)
【关键词】妥拉;胃癌急性穿孔;左半结肠切除术;复杂性结石;切开取石术;肠麻痹;根治术;胰头癌;结肠癌;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林枝安;郑大同;王强;龚志明
【作者单位】198医院一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7
【相关文献】
1.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J], 傅志海;高锋善
2.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J], 杨宁波
3.老年人腹部大手术后急性胆囊炎的穿刺置管引流治疗 [J], 沈海滨;于吉人
4.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J], 陈小龙
5.胃肠快速康复管理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及临床结局的作用研究 [J], Zhou Lizhen;Jiang Jinyan;Fan Lihua;Wu Yingya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诊断和处理秦新裕教授在每个腹部外科手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紊乱,甚至在其它部位的手术后(如骨科、妇产科、胸外科等)也可发生。
虽然在19世纪外科医师就已观察到手术后肠麻痹,但是迄今我们对其发病原因、病理生理以及预防治疗方面并不完全明确。
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因术后肠麻痹而导致的费用大约在7.5-10亿美元。
在腹部手术后,术后肠麻痹已经成为延长住院时间最主要的原因。
虽然腹部手术后肠麻痹似乎不可避免,但通常不引起严重的机体紊乱,只有在麻痹性肠梗阻会引起很多不良的后果(表1)。
因此,无论从患者、医师和医疗保险机构的角度,了解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机理、缩短其持续时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术后肠麻痹的临床表现术后肠麻痹(postoperative ileus)在腹部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般2-3天可自行缓解,如果持续时间超过3天,可认为存在麻痹性肠梗阻。
目前认为肠麻痹和麻痹性肠梗阻只是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不同阶段,一般认为术后肠麻痹持续超过3日,即考虑为麻痹性肠梗阻。
两者在发病机制和临床处理上均无明显差别。
胃肠不同部位的动力在腹部手术后恢复时间并不相同,一般小肠在数小时即可恢复,胃约需24-48小时,结肠最慢,需要3-5天。
因此,术后肠麻痹并不是胃肠动力完全缺失,而仅仅是胃肠不同部位的动力之间缺乏协调。
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患者多无明显不适,部分患者会主诉、腹痛和恶心。
偶尔有患者会出现腹胀和呕吐,呕吐物内含有胆汁。
大多数患者会有厌食,肠道蠕动和排气基本消失。
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
压痛多为非特异性,主要与手术切口和潜在的其它疾病有关,而与肠麻痹本身并无相关。
至今仍没有什么检查方法可以确定或除外术后肠麻痹的诊断。
虽然腹平片能够提示小肠或大肠有充气扩张的肠袢,但是这一现象为非特异性,并且也不具有诊断价值。
CT或消化道对比造影对于排除机械性梗阻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手术后5-6天肠麻痹仍没有缓解迹象,则必须考虑到有无致病因素,如吻合口瘘、腹腔脓肿,并除外由粘连、套叠等引起术后早期肠梗阻。
传统观点强调肠鸣音消失,认为其是术后肠麻痹必需且特异性的表现;肠鸣音的恢复则预示着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肠麻痹的缓解。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结肠胃肠道中最后恢复的部分,一般约在3-5天后才能恢复。
虽然术后等待排气或肠道蠕动可以保证胃肠道全程恢复蠕动,但是并没有证据支持在此后才可以允许患者进食。
实际上,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标准使得绝大多数患者被迫推迟其进食的时间,因为最近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肠道动力恢复前就能够很好的耐受经口摄食。
对于那些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来说(多见于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后和术后镇痛),则前述标准的准确性就更差了。
二、发病机制早在19世纪末期,医师就观察到术后肠蠕动会减少的现象。
虽然对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其发生机理仍然不确定。
目前的研究认为术后肠麻痹是由多因素引起,包括抑制性神经反射,炎症因子,麻醉药物和术后镇痛等(表2)。
表2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可能机制1、抑制性神经反射: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NS)共同调节胃肠动力,其中交感神经主要起抑制胃肠动力作用,而PNS主要为兴奋作用。
研究证实,手术后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起主导作用,因而胃肠蠕动被抑制。
抑制性神经反射可起源于切口的躯体感觉,也可以来源于胃肠道的内脏感觉。
抑制性神经反射可能存在多条通路,但各种抑制性反射通路均需交感神经输出纤维作为最终的效应器。
研究表明切开皮肤、腹膜和手术探查即可对胃肠道动力有非常短暂的抑制,该抑制为肾上腺能通路,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
切断内脏神经或脊髓背根纤维,或脊髓麻醉后,该反射弧即中断。
动物实验中将内脏神经去除或者用辣椒碱封闭椎前神经节,则术后肠麻痹可以部分缓解。
对胃肠道进行手术操作后胃肠道动力会进一步被抑制。
该反射通路的阈值较高,其反射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束核,室旁核和视上核。
脑室腔内注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factor, CRF)阻断剂后可缓解术后肠麻痹,表明CRF可能是该通路的关键因素。
推测CRF通过兴奋视上核神经元,后者再刺激脊髓,包括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所在的中间背侧柱,形成抑制反射。
2、神经递质、激素:很多神经递质、激素和局部因子都与术后肠麻痹的发生有关,虽然目前尚未证实任何一种因素与术后肠麻痹的发生有着因果关系。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可以增加对胃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性信号输入,降低幽门和贲门的活动。
P物质(Substance P)作为神经递质,也参与了术后肠麻痹的发生。
目前认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胃肠道中最为重要的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在胃肠道中,NO是通过胃肠道神经元内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ase, NOs)来发挥作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 CGRP)作为胃肠道内脏感觉元的神经递质,手术操作引起其释放,从而抑制胃肠蠕动。
采用CGRP受体阻断剂或CGRP的单抗中和CGRP后,可以部分缓解术后肠麻痹。
2、炎症因子:生理情况下,胃肠道肌层内存在着大量的白细胞。
手术操作会激活肌层内的单核细胞,使单核细胞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从而使腹腔内和循环中的前列腺素水平增加。
后者会抑制离体的空肠环形肌的收缩,且该现象可为COX-2选择性抑制剂所缓解。
3、麻醉及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对于胃肠动力有明显的抑制,术后肠麻痹持续的时间与围手术期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剂量直接相关。
胃肠道内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阿片类受体:δ型、κ型和μ型受体。
其中μ型受体主要与胃肠道动力相关,因此已有相关受体阻断剂应用于临床。
4、其它:很多胃肠激素如胃动素(motilin)、加压素(vasopressin)、生长抑素(somastastin)都对胃肠动力有影响。
此外手术操作引起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源性细菌毒素进入肠壁,与炎症因子协同作用,抑制胃肠动力。
三、预防与治疗(一)传统方法对于术后肠麻痹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就是肠道休息和鼻胃管减压。
这些方法主要是几代外科医生的经验积累,认为可以促进术后肠麻痹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如感染和吻合口裂开)的发生。
但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但是仍有很多外科医生继续采用这些方法。
1、肠道休息以往认为肠道休息可以缩短肠麻痹恢复的时间,其依据主要是某些进食“过早”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因而认为进食会加重术后肠麻痹。
此外,肠道扩张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有肠吻合的情况下。
虽然术后立即进食量较多的情况下,会加重术后的腹胀和恶心,但是现在的研究证实术后少量进食可以促进胃肠道,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恢复时间。
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肠道休息并不能减少并发生的发生率。
2、鼻胃管减压很长时间以来,鼻胃管减压一直是术后肠麻痹的推荐治疗,其依据和肠道休息基本相同:减少扩张肠道内的气体和胃肠道分泌液可以充分保证胃肠道休息。
因此,鼻胃管一般会保留数日,多至患者排气或肠鸣音恢复。
这段时间一般持续3-5天或者更长,取决于手术的性质和其它因素。
现在发现鼻胃管并不能促进术后肠麻痹的恢复。
对于某些患者而言,鼻胃管可以防止严重的腹胀和呕吐,因而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但是,对于95%的患者,鼻胃管并非必须。
此外,鼻胃管的常规应用会增加误吸和肺炎的危险。
除了某些特定的手术(如胃和十二指肠)和某些术后腹胀明显或顽固性呕吐的患者,目前在腹部手术后已经不推荐鼻胃管的常规应用。
传统观点强调严格卧床会降低胃肠动力,早期活动可以刺激胃肠动力,促进术后肠麻痹的恢复。
虽然术后早期活动的优点很多,并已经得到公认。
但是早期活动是否可以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时间并没有被证实。
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术后早期活动可以降低术后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对于术后肠麻痹来说,过度下床行走并没有确定的治疗效果。
总之,传统的术后处理——强调肠道休息和鼻胃管减压,对于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来说,并没有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并且会延长住院时间和患者的痊愈。
此外,与传统观点相反,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和吻合口裂开。
当然,这也不代表可以如术后肠麻痹不存在一样的治疗患者,或者在胃肠道手术后早期即可以允许患者恢复正常饮食。
我们应该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强调患者的舒适性,采取新的治疗方法。
(二)新的治疗方法1、早期肠内营养: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咀嚼口香糖可以缩短腹腔镜结肠术后肠麻痹的恢复时间。
其它的研究也表明术后早期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肠内营养,并且可以缩短术后第一次排气和痊愈时间。
研究也发现对于创伤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和缩短康复时间。
因此,习惯上对于腹部大手术患者给予严格胃肠道休息,会不必要的延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而以往认为危险的术后早期进食反而可能是有益的。
2、术后硬膜外镇痛:通过腔导管将局麻药物注入胸段硬膜外可以减轻术后肠麻痹。
其机制可能为阻断由腹部切口和内脏传入的抑制性信号,减少交感神经信号传入,增加胃肠道血流,以及局麻药物的系统性抗炎症反应作用。
在腰段则观察不到该作用,改用阿片类药物也无该作用。
一般认为,作用范围在胸段中部(T6-8)的效果较好,一般应持续至术后48-72小时。
有的医师在腹部手术后常规在胸段硬膜外腔应用布比卡因(bupivicaine),发现可以显著缩短术后肠麻痹和住院时间。
麻醉方法上,目前建议将硬膜外麻醉作为全麻的补充,术中即开始在硬膜外腔用局麻药物可以显著缩短术后肠麻痹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便于术后镇痛,利于患者早期活动;②阻断由切口及内脏神经传入的抑制性反射通路;③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3、炎症反应:腹膜和胃肠道组织的炎症反应对术后肠麻痹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也有人尝试应用抗炎症反应的药物来阻断该反应。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症反应(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药物(如酮咯酸,ketorolac)可以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时间,其机制一部分是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一部分是可以减轻手术后炎症反应。
术中给予单次的地塞米松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也是通过相似的机制发挥作用。
此外,术后采用COX-2抑制剂镇痛,可以将阿片类药物的量减少20-30%,从而减轻术后肠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