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转载)

这篇论文由复旦的石源华教授撰写,对东北亚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一、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起源的异同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都是在二战结束后特殊的冷战背景下形成的。日本和韩国均非美国的天然或自然盟友,19世纪末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对手,直至发生太平洋战争;韩国对于美国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两个同盟在20世纪50年代的出现均源于美国对抗苏联的需要,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其共同点十分明显:其一,外部因素和外部威胁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驱动因素。冷战的形成导致美国改变对日严厉管制的政策,并视日本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冷战桥头堡。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西太平洋环形防线”的范围,朝鲜半岛成为拱卫美日同盟的前哨。

其二,地缘战略关系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现实因素。日本列岛位于北太平洋的贸易通道,日本海、东中国海和黄海出海口,对于美国在远东的安全保障利益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美国因此将日本视为可在战时获得向亚洲本土以及苏联有关岛屿投送军事力量的作战基地。朝鲜半岛是大陆和海洋力量交汇和争夺的关键地区,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盾牌”,也是海洋国家西向进攻的第一块“陆基”,“防卫韩国”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对苏基本战略的重要的一环”。两个同盟的建立均有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

由于同盟产生的时间、背景、战略地位有重要区别,两个同盟一开始就存在不少差异:首先,美国对于日本与韩国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地位的认知不同,同盟建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美国对于日本战略地位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晰。早在1951年9月,两国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美国对于韩国战略地位认知相对曲折,美国曾一度将韩国划出“西太平洋环线”之外。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重新审视韩国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而改变其态度,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晚于美日同盟条约2年。

其次,日本和韩国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分量也不完全相同。日本对于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是其远东同盟体系的支柱和核心。韩国对于美国则具有两重性,美国既需要韩国作为防范苏联和中国进攻的前哨和缓冲地,同时又担心韩国可能“擦枪走火”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美国拖入战火。这种两重心态促使美国将韩国承诺放弃“武力统一”政策作为美韩签署同盟条约的前提和基础。美国在与日本、韩国的两国关系上存在着明显的亲疏。

第三,从日本、韩国两国角度观察,两国传统的国际政治观也是有差异的。日本是个岛国,自身地理位置受到很大限制,明治维新后走上军事扩张道路,其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传统做法是傍依强国、大国,寻求自身利益的扩展。1902—1922年的英日同盟曾使日本得益非浅,先后在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中取胜,并迅速在远东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与盛极一时的德国结盟,

推行“大东亚共荣圈”政策,妄图瓜分世界。战后,日本一心在美国核保护之下全力振兴民族经济,这种态度深为美国政府赞赏。韩国是个半岛国家,历史上长期处于大国、强国的包围之中,其对于远东国际政治的基本传统是周旋于各大国之间,求取自身的生存安全。它对于进入朝鲜半岛的任何一个大国均抱有疑惧心理。战后,韩国当局与美国在对待朝鲜半岛统一、美军撤兵、武装韩国以及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等等问题上都存在分歧,以致韩国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并违背美国计划私自释放战俘,给停战进程造成很大干扰。这使美国从同盟建立之初,就对韩国采取既支持又控制的态度。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从成立之日起,既有共点,又有异点,这种特点对于日后两同盟关系的发展以及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互动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美日、美韩同盟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的位差

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虽然均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定位不同,两大同盟在性质与功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位差:第一,日本和韩国在美国的亚太战略考虑中,其作用具有明显位差。美日、美韩的结盟动机并不对等:日本在战后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没有遭受重大破坏,美国与日本结盟可增强其实力,美日结盟是美国战略上深谋远虑的结果;韩国却是贫弱不堪,在朝鲜战争之后完全要靠美国的援助才能生存,是美国政治和经济上的一大负担。美韩结盟主要出于美国政治信誉和担心共产主义进攻会引起“多米诺骨牌现象”,才勉强与韩国结盟。

第二,日本和韩国在美国地缘战略上分担的责任也不相同。韩国只是美国在东北亚的一个前哨阵地,是抵御朝鲜和苏联进攻的第一道“绊网”,是一个预设的战场;日本的位置则比作为预防实际冲突发生的韩国防线重要得多,两者在东西方对抗中的分量有较大的差距。一旦美、苏或美、中发生重大冲突,韩国只能参加一场前哨战,而日本却是东亚地区大规模决战的中枢和组织指挥的基础。日本和韩国在美国的东北亚战略棋盘中扮演的角色也有区别。美韩同盟的功能主要是随时防范朝鲜的进攻,是单纯的军事同盟,其作用范围主要局限于东北亚的朝鲜半岛;美日同盟则超越军事同盟,更重要是政治和战略同盟,通过《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内的所谓“远东条款”,赋予美日同盟以辐射整个地区的功能。朝鲜战争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日

本在战略和经济上对美国的辅助作用进一步上升,日本承担了部分援助韩国、台湾的责任,并且自70年代起运用其对外投资帮助美国稳定东南亚,防止该地区为共产主义所渗透与影响。

第三,日本和韩国与美国的互相依赖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联盟困境。美韩同盟形成以来,韩国在外部安全、内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全面依赖美国。一方面使美国对防守韩国感到负担太大,认为其对韩支出与收益不相称,在远东气氛趋向缓和或美国力有不逮之时,不时会寻求减轻联盟负担或试图从韩国撤出全部或部分美军;另一方面,韩国对美国的联盟承诺高度关注,美国的任何政策转变都会引起韩国强烈的“被抛弃”忧虑,形成双边关系的激烈磨擦和冲突。美日同盟则不然,随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面对美国战略收缩时并不会产生韩国那

样巨大的“被抛弃”困境。日本首先借助美日同盟,维持低水平的防卫开支,为其经济高速增长和成为经济大国创造条件,随后又借助美日同盟,积极推行“政治大国”外交,提出要做“西方成熟的一员”,试图全面走出“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阴影。

三、美日、美韩同盟的非对称性及其差异

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都是非对称性同盟,包含着不平等内容,但两者亦有很大区别。美韩同盟自签署以来就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美国试图干涉韩国内政,尤其是干预韩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为了制约韩国的军事自主行动,韩国国防军的战时指挥权一直被美国人所控制;根据《驻韩美军地位协定》,美军在韩享受治外法权;韩国国内一直部署着大量的美国战术核武器,驻韩美军长期驻扎在韩国首都首尔附近;韩国要求增强其导弹射程,却遭美国拒绝等等。尽管韩方不断提出修正要求,但这些不平等内容却没有得到有效修正,有限的修正内容也主要体现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分工上,其同盟功能始终未能增加新内容。

80年代开始,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韩国在国防上的自主倾向进一步提升,美韩同盟逐渐从单向的控制型同盟向双边互助型同盟方向发展,其具体表现主要有:美韩联合军事指挥部的建立、举行代号为“协作精神”的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分摊防务负担、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等。韩国方面对由美国控制的非对称的军事同盟关系越来越不满,然而,相对于美日同盟而言,美韩同盟的修改力度远远不够。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不愿主动对韩方的合理要求作出修正,引起韩国朝野强烈的民族主义反应。

相对于美韩同盟,美日同盟虽然也是非对称的同盟,但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双方不断交涉,并逐步对同盟条约作出重新定义。在日本方面的一再提议和交涉下,1960年1月,美日签署《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增加了政治经济合作的条款和军事同盟的内容,确定了发生紧急情况时、驻日美军更换装备时以及在日本领土以外进行军事行动时的两国随时协商制度;删除了驻日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内乱的“内乱条款”和不经美国同意日本不得向第三国提供军事基地的条款,突出了日美双方的对等性,日本的自主性有所增强。1978年11月,双方再次签署《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由此实现美日同盟关系的又一次“重要调整”。双方进一步明确军事分工:美国负责提供“核保护伞”,应付战略进攻,日本承担本土防御、海峡封锁和关岛以西、菲律宾以北1000海里的反潜护航作战。美日安全合作进入了更对等化、具体化、系统化的阶段。

7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积极推行“政治大国”外交,试图全面走出“美主日从”的不对称同盟关系阴影,表现出不断膨胀的政治雄心;美国则为适应其东亚安全战略调整的需要,主张强化美日同盟,并将美日关系确定为相互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美日同盟出现了“美守日攻”的态势,美日关系保持了既通力合作又磨擦不断,既致力协调又斗争不断的不平衡战略伙伴的局面。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非对称性及其互相间的差异导致错综复杂的美、日、韩三角关系,对于90年代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重新定义也将发生重要的影响。

四、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互动与困境

朝鲜战争后,一个分裂的韩国和一个虚弱的日本虽然共处在美国构筑的远东同盟体系中,有共同的反共意识形态及平衡中国和苏联力量的需求,却不能携手结盟以对抗敌对力量。日、韩两国在美国的推动下,花了14年时间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其后依然磨擦不断,甚至数次相互威胁中断经济关系。然而,由于日、韩两国各自与美国结盟,加之美国作为影响巨大的第三方的压力与诱使,日、韩两国在某些场合、在某些问题上还是产生了一些合作性的行为。在美、日、韩三角关系的总框架中,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是强有力的双边,但日韩关系却是三边中较短的一条腿。

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力量的消长、美国亚太政策的变迁对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互动形态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而美国对日、韩两国的安全承诺又是受其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考虑所驱使的。由于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非对称性,作为受动方的日、韩一直存在着“被抛弃”的联盟困境,并对双边互相关系产生相当的影响。针对冷战期间苏联和中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美国曾在亚洲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但在越南战争后,鉴于力量的有限性,美国被迫再次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寻求逐步从亚洲脱离的政策,这促使深恐“被抛弃”的日、韩暂时忘却历史恩怨,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而当美国对日、韩的承诺很明确之时,日韩两国之间的合作就会出现问题,双边磨擦就会升级。

由于历史积怨,加之日、韩两国国内政治的交叉作用以及日本对朝鲜半岛不时出现的双轨政策动向和日、韩两国对周边大国的政策分歧,使得日、韩两国间不时出现利益冲撞。日韩之间的合作尽管存在美国作为盟主的诱压或外部威胁的逼迫,其实质终究是一种战术性的合作,两国从根本上缺乏深层次战略性合作的基础,缺乏实质性同盟关系所必须的战略性和解。美国事实上只能以一种基于双边联盟的方式来管理其在亚洲的两个主要盟国。直到冷战结束后,针对朝鲜的核威胁,美国才得以勉强撮合成某种形式的三边主义管理模式,即“美日韩三边共助体制”(TCOG),然而其政治前景依然不被看好。

五、9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重新定义

冷战结束后,美日、美韩同盟都经历了一段放任与飘流的时期,随后,美国先后对美日、美韩同盟作出重新评估和定义。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体现在1997年的《美日防卫合作新方针》上,其主要内容是将美日同盟的应用范围扩展至日本周边地区,并进而酝酿新的定义,其目标是将美日同盟的功能和区域进一步扩展到全球,使美日同盟成为全球性的同盟。新防卫方针较前发生了五大变化:(1)扩展了美日军事合作的领域,由原来的保障日本安全转变为主要在亚太地区维持和进一步确立有利于美日的军事态势和安全态势;(2)其对付的重点向北、向西转移,由原来的以对付苏联威胁以及遏制苏联为主转向对付所谓“中国的威胁”及所谓“朝鲜半岛的威胁”为主;(3)由以军事手段对付军事入侵为主转变为以军事手段为后盾、运用多种手段对付包括军事冲突在内的多种事态,尤其是干涉在日本周边地区发生的被美、日两国认为是影响它们利益的事态;(4)由消极防卫为主、积极干预为辅转为两者并重,对周边地区实施积极干预为先,由采取干预行动时的美国实施、日本支援转为共同参与、分类实施;(5)以军事职能为核

心,进一步扩大日本所承担的各种职能,通过在美日安保体制和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的国际维和行动之间架起桥梁,为日本参加海外军事行动开辟新的通道。重新定义后的美日同盟突出了更大的利益相容性,美日同盟日益向相互增强型方向发展,两国关系的平等性和互补性得到强化,其密切程度被人比喻为如同欧洲的美英同盟关系。

相比之下,美韩同盟却是在南北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朝鲜核危机不断恶化、韩国国内反美主义情绪日益上升的背景下美方作出的应急性反应,其定义的过程完全由美国单方面作出,其形式也不是通过正式的官方宣言或条约,而是混合在美国的全球军事部署调整的整体计划之中。重新定义后的美韩同盟,突出的是驻韩美军的功能由专守防卫韩国扩展到防守整个东北亚,但并不是将美韩同盟的功能扩展到东北亚。通过对驻韩美军的缩减和重新部署,驻韩美军的“绊网”功能将大大下降,韩国将不得不直接承担更大的防御北方的责任,美军则主要承担后续反攻责任,美军在是否介入朝鲜半岛冲突问题上将享有更大的灵活性;驻韩美军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朝鲜半岛的防卫,而将突破朝鲜半岛范畴,覆盖整个东北亚,成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亚军,其遏制对象也不再仅仅是朝鲜,还包括周边的不确定因素和可能崛起的其他大国。美韩同盟重新定义后,因双方利益的兼容性日益下降,盟国间强制性协调的色彩加重,两国关系更加飘移不定,其特点被人比喻为类似欧洲的美德关系。

由于美国是出于不完全相同的战略考虑来对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进行重新定义的,因此两大同盟的前景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特征:1.美日同盟将具有更强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特征,美韩同盟只具有次区域性意义。

日本对于美国的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有着突出而重大的意义,美国将以扼制和鼓励的方式,有效地将日本的力量整合到自己的全球战略中。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既是美国遏制周边大国崛起、对付不确定性威胁的有力助手,也是美国推进其全球战略的最具价值的伙伴。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大国平衡作用尤为美国所看重,并认为美日同盟将“使我们能够更便利地以一种高效的、再保险的方式介入到亚洲的均衡当中”。[1]

韩国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主要还是停留在东北亚的区域层面,即使在东北亚地区。韩国仍然只是一支次要的力量,日本是亚太地区美军力量投送的中心,韩国只是一个辅助配置基地,是美日轴心的支轴而已。美国对于美韩同盟更多是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角度来考虑其政策的,美国在冷战后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东北亚大国的影响力超过美国,并要确保其对朝鲜半岛统一进程和方式拥有最大的发言权。美国是从“如果失去美韩同盟会产生何种损害”的反向思维来考虑美韩同盟的,美日同盟则是从正向增强美国在东亚的霸权力量的一种考虑。

由于美日、美韩之间的利益相容性不相同,日本与韩国在追随美国的基本前提下,各自追求自己的安全议程和安全利益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日本对美国的追随具有更大的自愿性和自觉性,由于日本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使得美国更期待得到日本的追随,并会采取各种措施悉心维护美日之间的特殊关系。日本则由于战略文化的缺乏及其传统上与强者为伍的战略思维,其对美国的追随在短期内更具有彻底性,这种片面迎合式的追随又使日本在目前会得

到美国更多的政治上的奖励,美国将会允许日本在一定限度内充当其在东亚的“利器”。但是,美日在战略利益上的相容性是短暂的。目前日本之所以在对朝和对华政策上表现出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进攻性和强硬性,主要是想在美国对日本的同盟作用最为需求的时刻,迫使美国允诺帮助其实现长久以来未能实现的一些国家利益。从中期看,日本如果依恃美国过多地对邻国采取一些挑衅性的政策,并迫使美国给予支持,将会使美国更多地采取大国平衡战略。从长远看,美国借助美日同盟追求其霸权利益的全球战略与日本利用美日同盟追求其战后第二次崛起的大国战略发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性是确实存在的。尽管有人称呼美日同盟有可能成为亚洲的美英同盟,但美国人常常以最高的赞美词形容美英同盟,称赞“没有比英国更好的朋友,也没有英国更好的盟国”等,却从不使用这样的言词称呼日本。美英的特殊关系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同丘吉尔的私人关系形成并在战后的东西方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美、英在核武器开发和情报活动领域的合作以及“文化上的接近”都是日、美不可比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美关系不可能完全成为另一个美英关系的翻版。与日本不同,韩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其追随美国更多是出于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考虑,是一种现实安全和经济利益的需求。一方面,从地缘政治考虑,韩国与距离遥远而且政治制度相似的区域外大国美国结盟是一种最佳的国家战略选,另一方面,韩择国又时时面临联盟利益与民族利益的权衡。冷战后,美国出于全球利益和地区战略考虑,近期目标是化解朝鲜半岛危机,并将南北关系定位在“和而不统”的目标上,这与韩国政府所追求整个韩民族统一的利益目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使美韩战略利益的不相容性增大。近期,即在朝鲜半岛南北政治和解取得重大突破前,韩国对美国的追随政策不会发生实质性的重大变化,美国仍将主导朝鲜半岛危机处理的进程,而韩国则将积极谋求在此过程上发挥自己一定的主导作用。但它对美国的追随是有条件的,在其国内也存在相当的反美民意基础。

在美国看来,韩国与日本相比,显然不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3.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重新定义后的美、日、韩三角互动关系,尤其是目前及朝鲜半岛统一后的日、韩平衡,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之间存在着某种奇特而微妙的相互依存关系。一个同盟关系的调整必定会影响到另一个同盟关系,更会影响到美、日、韩三边关系的互动和协调。韩国是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五个地缘政治支轴之一,美韩关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被美国视为亚洲“核心国家”的日本的前途。“韩国地位的任何重大变化———不管起因是统一,还是转而落入扩大中的中国势力范围,或两者兼而有之———都必然极大地改变美国在远东的作用,并因此改变日本的作用”,“因此而造成的美国远东军事活动范围的任何收缩,都将使维持稳定的欧亚大陆力量均势更加困难”。[2]美国最为担心的局面是,在韩朝关系缓和或者是朝鲜半岛统一的情况下,如果美国将常规部队撤出韩国,那么缺乏具体目标的驻日美军就更难找到存在的理由,进而可能导致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这将沉重打击美国的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

对于日、韩关系,美国担心“统一后的朝鲜可能会把日本视为安全上的主要威胁”,并进而导致日、韩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基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国民感情

上的创伤,韩国对于日本积极迈向政治大国,不断调整防卫政策、扩大军事影响等举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韩国人对于昔日遭受的统治和日本在文化上自恃优越记忆犹新,日本侵朝历史认识问题更是日韩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日韩关系难以真正实现和解。对此,美国认为:在加强统一后的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彼此信任方面,美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前提是美国在两国继续保持军事存在,通过在它们各自领土上保持基地,美国可以打消统一后朝鲜的疑虑,并促使日本采取和平的姿态,从而有效制止可能发生的紧张局势,避免美国的两个盟友之间的对抗。但美国继续驻兵统一后的朝鲜半岛能否为韩国所接受,则是一个未知数。

六、六方会谈与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变迁

90年代以来,朝鲜核问题一波三折,导致美朝争端连绵不断,影响到整个东北亚的安全环境。寻求建立朝鲜半岛安全机制以取代停战机制,成为实现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重大课题。美日、美韩同盟将作怎样的变化以适应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重大问题。五轮六方会谈的举行虽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毕竟已由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确定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总统就曾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举行朝、韩、中、美四方会谈的主张,建议韩朝以交叉承认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未为朝方接受。[3]尼克松访华后,国际形势发生重要变化,朝鲜提出愿意与美国接触,商谈缓和朝美关系问题,中国曾不止一次向美国传递信息,居中斡旋,但美国亦加拒绝。[4]随后数十年间,美、朝、韩、中、俄、日各方先后提出各种方案,如“二方说”、“三方说”、“四方说”、“五方说”、“六方说”等,尝试解决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安全机制问题。六方会谈是东北亚各方经过30多年长期探索和努力的结果,既符合美、中、日、俄等大国的利益,也为韩、朝双方所接受,是东北亚各国在朝鲜半岛由对抗走向对话的一个里程碑。六方会谈对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环境作出了贡献,并为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榜样。应该指出的是,美日、美韩同盟在六方会谈机制的形成和进行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作用和影响,但六方会谈的进行却推动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作为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轴心的美国在参与六方会谈的过程中,精心策划了“美日韩一致行动原则”,在每轮六方会谈举行之前,或有重大问题需要磋商之时,美、日、韩都要提前单独举行会谈,协调彼此的行动。这说明美国在接受六方会谈的同时,仍不忘发挥美日、美韩两同盟的作用。但局势的发展并未如美国所愿。

就韩国而言,朝鲜核问题再度被激化以来,外国投资急剧下降,经济发展严重受阻,美朝如若发生战争,韩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以及日益明显的日本军事大国化倾向,韩国在维系美韩同盟和“美韩日一致行动原则”的同时,采取与中、俄等国加强合作的方针,努力增强美韩同盟的平等色彩,将和平对话视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方案,与美、日的主张有所区别,并力图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韩国虽然认同美国牵头的“美日韩三国一致行动原则”,并参与其每一次活动,但并不与美、日完全同步协调。韩国强调自身的国家利益,在参与六方会谈的过程中加快了调整美韩同盟的进程,进而与中国等合作,积极推进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的进程。

就日本而言,尽管它企图利用朝鲜核问题扩展日本军备,推动国内“改宪”进程,扩张在东亚的势力,在朝核问题上与美国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但美朝间若发生战争,日本势必身陷其中,同样可能成为受害者,日本经济难免不受影响。日本积极谋求在构筑东北亚多边安全框架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极力主张和力争加入六方会谈。日本虽然积极与美国强化双边同盟,在台湾问题上紧步美国后尘,但在朝核问题上并不与美国采取完全一致立场,而是更强调所谓的“日本人质事件”。日本不仅与美国加强合作,积极参与“美、日、韩一致行动原则”,而且也不同程度地与中、俄、韩协调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进而小泉两次访问朝鲜发表“平壤宣言”,企图恢复与朝鲜关系正常化谈判。

六方会谈的意义已超出解决朝鲜核问题本身,触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冷战时代形成的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推动美韩、美日同盟,特别是美韩同盟朝着有利于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方向发展。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继续保持冷战格局的地区,美国根据其全球战略欲以美日、美韩同盟为基础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战略构想,反映了冷战时代“南方三角”的特点,在六方会谈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挑战:就美韩同盟而言,韩、朝双方绕开美国积极发展双边关系,南北双方的政治交流已达到国防部长级会谈的程度,南北铁路、公路连接进展很快,以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区开发为主要特征的南北经济合作加速,韩国对朝援助力度加大;2005年6月,韩国总统特使郑东泳访问朝鲜,双方共同举办南北元首会晤5周年纪念活动,将南北关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些均非美国所设想的理想方式和发展速度;美韩同盟发生微妙变化,韩国在朝鲜核问题上以和平对话为唯一手段的主张,与美国的和谈加施压方针明显不同,韩国强调独立的外交政策以及平等的美韩关系,韩国民意出现“脱美亲华”倾向,对于美国的对朝方针形成很大制约;韩国提出驻韩美军非经韩国同意不得承担朝鲜半岛以外的作战任务,并公开表示韩国要在东北亚大国间发挥平衡器作用,更是对“美主韩从”的同盟规则提出了挑战,有可能危及美韩同盟生存的基础。

相比较而言,日本与美国比较一致,在对待朝鲜核问题的方针上共同点较多,但也不尽一致。“美日韩一致行动原则”虽然仍得到坚持,但实际上已出现难以为继的趋势和各唱各调的形式化特征。日本庆应大学名誉教授神谷不二评论说:“自2003年8月举行首轮会谈以来,时间过去了两年,六方会谈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从此前的平衡结构‘日美韩对中俄朝’,变成了不平衡结构‘日美对韩朝中俄’。”[5]中韩关系、俄韩关系的发展出现与美韩、日韩关系并驾齐驱的趋势,韩国与中国、俄罗斯在对待朝鲜核问题政策上的共同点多于韩国与其同盟国美国以及日本的共同点,冷战时代固有的东西方观念已不复存在。美国僵硬的对朝政策不仅为朝鲜所强烈反对,不为中、俄所赞同,而且也不能得到韩国、日本的全力支持。各国开始从地区安全、世界和平和本国利益出发考虑朝鲜核问题,这对于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和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国际观察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石源华,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200433;汪伟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政策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上海,200083)

注释:

[1] [美]迈克尔·阿马科斯科:《朋友还是对手———前美国驻日大使说日本》,新华出版社,1998年

版,第254页。

[2]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63-64、247-248页。

[3] 见《日本经济新闻》,斋藤志郎:“中美苏三角关系”,转引自《参考消息》1975年10月14日。

[4] 张庭延:“朝鲜半岛局势展望”,《北京大学亚太论坛论文集》,2005年10月。

[5] “六方会谈,‘日美韩同盟’散了”,《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8月30日。

新书:同舟共济(东北亚安全与合作)/国际战略研究丛书/:刘建飞//刘丽118

美日关系的演变

美日关系的演变 一、占领与被占领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境。1945年8月12日,杜鲁门任命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君临日本。早在战争结束前美国既已决定借日本投降之机彻底削弱日本。意在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消除军国主义影响;对建立和平民主的新日本是十分有必要的。遗憾的是,实施两年,上述改革还远未完成,美国政府却嘎然刹车,对日政策从惩治改造转为复兴扶植。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苏联势力剧增,冷战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将中国作为其稳定亚洲的中心的企图成为泡影,打乱了美国的亚洲战略;朝鲜、越南政权相继建立,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针对这种形式,美国改变其初期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在亚洲执行其遏制中国和苏联的冷战政策。 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终止了对日本的改革进程,与此同时,占领军当局缓和了对日本的种种限制,放宽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帮助日本复兴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本变成后方军需工厂,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日本从战争中收益大量外汇,对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二、从敌对到伙伴 旧金山媾和是美日关系演变的里程碑。随着冷战加剧和亚洲革命浪潮的澎湃发展,美国政府希望日本尽早摆脱约束,为其

所谓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亦将美国完全控制日本的局面合法化、长期化。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由主权的平等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友好的结合下进行合作。《旧金山和约》的签订结束了盟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盟国占领机构取消。日本被缔约国承认为独立国家。同时,和约亦为美国继续驻扎日本留有空间,这与托管条款使得日本的独立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日美两国的关系。 在《旧金山和约》签字的同一天,日本以独立国家的身份与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这个条约主要是确立和约生效后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关系和美军在日本的特权。条约规定:日本向美国提供陆海空军基地,美国则“为了和平与安全的利益,日前愿意在日本国内和周围驻扎相当数量的武装部队”,1952年2月8日,日美两国签订《行政协定》,规定实施《日美安全条约》的细则。根据这个协定,美军可以在日本的任何地方设立军事基地;美军及其家属犯罪不由日本判处;日本要分担美军驻留日本的部分费用。《日美安全条约》毫无双边性可言,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如此一来,日本实际上处于美国的半占领之下。 《旧金山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从一个被占领的战败国演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以独立的身份参加国际社会。《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条约》和《行政协定》三者构成日美关系的体制,即旧金山体制或安保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分别在欧洲和亚洲,欧洲战场的主角是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法国和意大利只是配角,其他国家则属于群众演员了。亚洲战场主角是日本和中国,其余都是配角,美日战争属于太平洋战场,二战后期苏联才介入对日作战,只有不到十天时间,因此苏联还不能算作主角。至于朝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泰缅都只能算配角,因为中国战场上吸引了日本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作战力量。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谁最厉害?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协约国中的德国、日本与同盟国中的苏联、美国军力最强。德国纳粹军队横扫整个欧洲,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其他欧洲国家更是毫无招架之力,只有德国入侵苏联时才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经过数次鏖战苏联转守为攻取得战略战术上的最终胜利。如果不是苏联和美国卷入这场战争,仅凭英法及欧洲的盟国是绝难扭转二战的战局,实在是德国的闪击战太厉害了。 与德国单挑只有美、苏还算对手,如果让德国和日本较量,德国的胜算更大,虽然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对他们的元首都是绝对忠诚,但是德国的军工企业更发达,生产的武器更先进,比如坦克: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比日本军队的97式中型坦克强很多,日本坦克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德军坦克作战的能力。德国的“虎”式坦克装备的88毫米火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中最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在库尔斯克与苏联的T-34坦克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壮观的坦克大战。然而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坦克因为口径大、射程远占尽优势,日本的坦克成了移动的活靶子,日本关东军唯一的一个装甲师团几乎全军覆没。 德军入侵苏联至少动用了五百万军队,这还只是它全部军力的不到二分之一。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总兵力不超过二百万,它全国的总兵力最多五百万,据说在战前日本编制只有二十个师团番号,每个师团大约两万多人,以后增加的兵力都是战时动员的。中国的正规军应该在三百万以上,如果全民总动员中国能够应征参战的军队可达两千万,按10比1的概率中国的兵力动员潜力应该在四千万以上,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是四万万。 苏联当时的总人口大概在一亿人左右,但是它在战时动员了大约一千三百万人参战,苏德开战初期苏军损失很大,抛开伤亡军人,仅仅被德军俘虏的也在一百万人以上。他们的战役都是集团军群正面对抗,动辄数十万或超百万的军队参战,比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双方参战人数都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其惨烈的程度远超亚洲战场。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国军投入的兵力是一百一十万,日军是三十万,历时数月之久,重创日军,使中日战争转向对峙防御阶段。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是集中了万余人围歼了日军一千多,平型关这样的战斗在欧洲战场上基本上就是很小规模的不会重点提及。台儿庄战役国军集中四十万军队才毙伤日军两万人。 美日在太平洋战场上除了海空战外就是夺岛战役,瓜达尔岛、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菲律宾吕宋岛埋葬了几十万美、日军人,美国强大的军工业和充足的后勤保障把日军拖入死亡的深渊。在美日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损失了三艘航母就元气大伤,而美国的军工造船厂一年时间就能造出十余艘航母,通过数次海

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论文名称:二战后美日关系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专业名称教育硕士(历史) 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研究生姓名龙本宁 学号Z11420209001 任课教师周倩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二战后美日关系 摘要:战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变为扶植。美国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基地,日本也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冷战中发挥了反苏反共的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 关键词:崛起美日同盟战略转型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政府决定独占日本,其基本目标是防范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为此,美国政府对日本采取以“打击和限制”为主的政策,力图通过民族化、非军事化、发展和平经济把日本改造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随着美苏冷战的不断加剧,美国迅速调整对日政策,放弃打击和限制改为支持和扶植,并开始把战略重点从中国转向日本,把日本纳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防线之中。日本出于对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判断和“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以牺牲部分国家主权为代价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美国结盟的政策。在随后的冷战岁月中,美国逐步把日本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军事支柱,美日同盟就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日本则成为美国对亚洲大陆实施遏制的冷战前沿。与此同时,日本审时度势接受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美日同盟的建立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美日同盟的调整对东亚安全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作用,有利于防止东亚地区危机的爆发。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强大,中国必将成为东亚地区安全秩序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美日同盟便是遏制和防范中国的有效战略武器。美日合作领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区域走向全球化,美日同盟走向强化。 一、日本的崛起 (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转载) 这篇论文由复旦的石源华教授撰写,对东北亚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一、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起源的异同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都是在二战结束后特殊的冷战背景下形成的。日本和韩国均非美国的天然或自然盟友,19世纪末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对手,直至发生太平洋战争;韩国对于美国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两个同盟在20世纪50年代的出现均源于美国对抗苏联的需要,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其共同点十分明显:其一,外部因素和外部威胁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驱动因素。冷战的形成导致美国改变对日严厉管制的政策,并视日本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冷战桥头堡。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西太平洋环形防线”的范围,朝鲜半岛成为拱卫美日同盟的前哨。 其二,地缘战略关系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现实因素。日本列岛位于北太平洋的贸易通道,日本海、东中国海和黄海出海口,对于美国在远东的安全保障利益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美国因此将日本视为可在战时获得向亚洲本土以及苏联有关岛屿投送军事力量的作战基地。朝鲜半岛是大陆和海洋力量交汇和争夺的关键地区,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盾牌”,也是海洋国家西向进攻的第一块“陆基”,“防卫韩国”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对苏基本战略的重要的一环”。两个同盟的建立均有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 由于同盟产生的时间、背景、战略地位有重要区别,两个同盟一开始就存在不少差异:首先,美国对于日本与韩国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地位的认知不同,同盟建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美国对于日本战略地位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晰。早在1951年9月,两国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美国对于韩国战略地位认知相对曲折,美国曾一度将韩国划出“西太平洋环线”之外。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重新审视韩国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而改变其态度,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晚于美日同盟条约2年。 其次,日本和韩国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分量也不完全相同。日本对于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是其远东同盟体系的支柱和核心。韩国对于美国则具有两重性,美国既需要韩国作为防范苏联和中国进攻的前哨和缓冲地,同时又担心韩国可能“擦枪走火”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美国拖入战火。这种两重心态促使美国将韩国承诺放弃“武力统一”政策作为美韩签署同盟条约的前提和基础。美国在与日本、韩国的两国关系上存在着明显的亲疏。 第三,从日本、韩国两国角度观察,两国传统的国际政治观也是有差异的。日本是个岛国,自身地理位置受到很大限制,明治维新后走上军事扩张道路,其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传统做法是傍依强国、大国,寻求自身利益的扩展。1902—1922年的英日同盟曾使日本得益非浅,先后在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中取胜,并迅速在远东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与盛极一时的德国结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

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 【摘要】:美国在日本驻军是美日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日同盟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太平洋战略和冷战战略,以对日媾和为前提,制定了以“驻日美军”为核心的结盟战略。以1951年的《美日安全条约》为基础,美与日本建立起了同盟体制关系。以同盟体制为庇护,美国取得了在占领结束后长期驻军日本的合法权力。自此,“驻日美军”就成为美日同盟体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驻日美军是美日同盟的一个核心内容,美日同盟是美军长期驻日合法性的保障。经过20世纪50年代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体制的磨合,美国认识到要维护驻日美军的存在,就需要稳定和强化美日同盟体制。根据这一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又调整了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关系,制定了新的《美同安全条约》,即《日美相互合作与共同安全条约》。在新安全条约的基础上,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的关系得到了调整,美日两国建立了相互合作的新同盟体制。为巩固新同盟体制,协调驻日美军和同盟体制的关系,美日两国又解决了困扰同盟关系发展的小笠原群岛和冲绳行政权问题,强化了美日同盟体制,增强了美日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在冷战后期,美日同盟也因此成为一种更为合作的同盟体制结构。驻日美军作为美日同盟结构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项,冷战时期驻日美军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美日同盟体制的存在、转型及发展走向,因此,对冷战时期的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相互关系的考察,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美日同盟的本

质、特征及其在后冷战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选取1945-1972年作为考察时段,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与对日驻军政策的形成。战后美国对日驻军政策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而成,它与美国的太平洋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对抗、中国内战及朝鲜战争的爆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对日驻军政策缘起于美国的太平洋霸权战略。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就已经设计了在琉球群岛驻军的战略计划,并在二战结束后付诸实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东亚安全战略的需要又形成在日本本土驻军和与日结盟的战略。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琉球驻军、日本本土驻军等政策上发生争执和妥协的过程。因此,美国对日驻军政策的形成,既是美国国务院和军方妥协的结果,更是美国长期推行的太平洋霸权政策与战后东亚冷战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章主要探讨战后日本的国家安全考虑与结盟政策。1947年9月13日“芦田备忘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政府以“美军驻日”为核心的日美结盟战略的初步形成,但是这种结盟战略强调的是美军在日“有事本土驻军”。吉田茂第二次组【关键词】:美国国务院美国军方日本政府驻日美军美日同盟【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153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抗战时期日军的编制 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有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夜战重炮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54个飞行中队)以及守备队(旅团)。合计38万人。日本的征兵制规定凡17-40岁男子必须服役。还有预备役兵73.8万,后备役兵87.9万、第一补充兵157.9万,第二补充兵90.5万。此外还有第一、第二国民兵役。日本海军动员与陆军类似,但服役年限不同。全国可动员1000万人。 侵华战争前期,各师团都有若干补充大队,配备步兵轻武器,不列入战斗序列,作用是随时补充师团的缺额。所以每个师团实际参战人数要大于编制人数。如淞沪会战的第9师团,1个多月死伤12360人,但仍能不经修整进攻南京,就在于补充体制发挥了作用。但侵华战争后期,日军兵源短缺,已经难以随缺随补。 师团是日军各兵种联合的战略单位,能承担战略方向(进攻作战)任务,编成内各兵种齐全,包括步兵为主体,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兼备。明治以来,师团一直沿用2旅4联队制(步兵)。每个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骑炮工辎联队各1个,合计8个联队,另有通信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队、病马场等。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

下辖4个中队。全师团有48个步兵中队。根据中国军委会军令部调查,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师团平时13000人,战时18000人;七七事变时,师团平时15000人,战时20000人。日军的文件记载是,师团平时11858人,战时21800人,有的甚至达到25200人。 1936年日军在充实军备的计划中规定,除现有常备师团及少数新建师团外,大部分新建师团取消旅团级别,直辖联队。1937年9月,以独立混成11旅团为基础扩编为第26师团,辖3个步兵联队。1938年4-6月,日军组建了6个三联队制师团,包括第15、17、21、22、23、27师团。但编制不统一。例如第26师团有2个炮兵联队,第22师团有1个装甲中队。1940年,日军大本营下令统一三联队制师团编制,人员定额大减,仅为8872人,战时编制也只有12800人。这种师团(类似乙种师团,抗战前的17个师团则类似甲种师团)辖1个步兵团,搜索,炮兵、工兵、辎重兵联队各1,1个通信队(营级)。步兵团辖3个步兵联队。师团合计7个联队。联队辖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中队和1个通信中队(连级)。大队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这样的乙种师团只有27个步兵中队,实力只有甲种师团的56%。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乙钟师团撤销了步兵团的建制,师团直辖联队。还新建了一些丙种师团,如第60、70、115、117师团,仍辖旅团,但旅团下没有联队,旅团直辖4个独

如何达成同盟关系

古: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据百万雄兵挥师南下。蜀国刘备诸葛,以汉室血统名正言顺招兵买马廖星星之火。吴国孙仲谋以天然屏障加十万水师占据江东。当时的复杂情况下,蜀吴在诸葛孔明的游说下结盟。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最后再假意放走曹操。把同盟关系的微妙体现的现实具体。 今:七八十年代美日同盟迫使我国感受到军事及经济的压力、于是当局立马加强中苏同盟不惜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来获取军事武装力量、苏联解体当局又达成中美同盟来减缓控制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这种大国之间的同盟关系随着时局变换,对于一个国家的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态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近期很火的一款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七个人各有特色,长处。而在各种游戏规则的框架下,和最后的比拼中。每个人都需要分析战况变化,随时改变战略。但不会改变的是如果最后有三队或是三个人,获得胜利的一定是暗自结盟的队伍。其中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就是(190的篮球运动员陈建州在一对一中全无败绩,最后在面对邓超和陈赫的同盟,败下阵来,说了一句:我输在没朋友),在国际形势中同盟可以创造稳定环境,在最简单的体力角逐中,也能改变故事结局。 外:欧盟成立,在六十年代,面对双极的世界新格局,美苏进入疯狂的军事备战。苏联的军备库里有可以毁灭地球三十次核弹头储备。整个欧洲都失去了安全感,所以在面对军事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的欧洲人,放弃了以前高傲的姿态,抱团取暖。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了紧张的国际环境。 从古、今、中、外。四个同盟案列中。从为什么需要同盟关系、怎样达成同盟关系、如何明确自身在同盟关系中的定位、如何灵活的在同盟关系中改变自己的定位等发散自己的思维,就这四个案列中第一个来分析其目的、使用的技巧、细节、效果、达成情况? 古:目的:蜀国:化解曹军的军事危机、谋求自我发展壮大的时间。(求生存、求时间)吴国:减轻曹军的军事压力、减少自身的军事伤亡。(减少伤亡)主导地位谈判:诸葛亮舌战群儒,打动了孙权。达成同盟关系。 技巧:专业的辩论水平、对吴国的群臣的性格摸底、安插内线、主攻孙权、激将周瑜。 细节:激流勇退、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放走曹操。 效果:得到曹操和孙权的正面认识认可、鼓舞了蜀军的士兵士气。 达成效果:解除军事危机、获取壮大时间 那么联系到我们的客户关系中来,我们为什么要与客户达成同盟关系? 首先大家讨论;排序的方式,每人讲一点 答:1;行业属性决定,工程产品的销售模式就是PTP模式,也就是人与人面对面来销售。房地产有专职的采购部、成本部、合约部、技术部、工程部、财务部。而我们供应商方也有专职的销售部、技术部、销售内务部、市场部、财务部。这种组织架构的搭建,也就促成了我们工程项目销售的基本模式——专业的人对专业的人。 2;时间周期来决定的,以大客户的战略签订来说,常规的地产公司的流程是:了解品牌、考察公司、参与项目入围、实现项目合作、战略(或入围供应商库)。而这一个常规的流程走下来,所花的时间周期都是不可控的,不可能花整块的时间一直来维系一个公司或一个关键人、决策人。 3;房地产采购圈氛围决定,地产圈中的采购关键人都是以圈子的形式存在的,小圈子套着大圈子。在我们开拓客户,并能有效整合资源的过程里,由同盟客户,介绍同盟客户的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兼论美日韩安全互动与东北亚安全 石源华汪伟民 2012-8-30 21:05:09 来源:《国际观察》(沪)2006年1期作者简介:石源华,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200433); 汪伟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政策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上海200083) 内容提要:文章从同盟的起源、对美战略价值的位差、非对称性的不同特征等层面对美日、美韩两对同盟关系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认为这两大同盟在性质与功能方面根深蒂固的不均衡性在冷战后并未消减,并将继续对当前朝核危机的解决及今后东北亚的安全机制建设产生潜在的、结构性的影响。 关键词: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东北亚安全 一、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起源的异同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都是在二战结束后特殊的冷战背景下形成的。日本和韩国均非美国的天然或自然盟友,19世纪末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对手,直至发生太平洋战争;韩国对于美国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两个同盟在20世纪50年代的出现均源于美国对抗苏联的需要,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其共同点十分明显: 其一,外部因素和外部威胁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驱动因素。冷战的形成导

致美国改变对日严厉管制的政策,并视日本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冷战桥头堡。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西太平洋环形防线”的范围,朝鲜半岛成为拱卫美日同盟的前哨。 其二,地缘战略关系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现实因素。日本列岛位于北太平洋的贸易通道,日本海、东中国海和黄海出海口,对于美国在远东的安全保障利益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美国因此将日本视为可在战时获得向亚洲本土以及苏联有关岛屿投送军事力量的作战基地。朝鲜半岛是大陆和海洋力量交汇和争夺的关键地区,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盾牌”,也是海洋国家西向进攻的第一块“陆基”,“防卫韩国”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对苏基本战略的重要的一环”。两个同盟的建立均有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 由于同盟产生的时间、背景、战略地位有重要区别,两个同盟一开始就存在不少差异: 首先,美国对于日本与韩国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地位的认知不同,同盟建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美国对于日本战略地位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晰。早在1951年9月,两国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美国对于韩国战略地位认知相对曲折,美国曾一度将韩国划出“西太平洋环线”之外。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重新审视韩国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而改变其态度,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晚于美日同盟条约2年。 其次,日本和韩国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分量也不完全相同。日本对于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是其远东同盟体系的支柱和核心。韩国对于美国则具有两重性,美国既需要韩国作为防范苏联和中国进攻的前哨和缓冲地,同时又担心韩国可能

二战各国军力对比

军力:军事实力.包括人员和装备.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 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地事情或事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战争打地是后勤,后勤取决于本国地国力.也就是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地总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年月日—年月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地第二次全球规模地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个国家和地区、亿以上地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余万人,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两个组织,轴心国和同盟国!个国家开战群殴!实际上,主要国家还是轴心国地德国、意大利、日本;同盟国地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为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不算意大利,没法算它!怎么看怎么觉得意大利军队像是一帮喜剧演员,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非、西西里、演出啦一幕幕幽默喜剧!轴心国也就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加上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总共六个国家.如果二战是一部大电影,那么这六国是主演,其它国家你也可以说是配角.主要说这六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果要给六国具体军事实力(陆、海、空,三军地总实力加国力)排名,那么美国无疑是第一!这么说德粉们不愿意苏粉们更不愿意,他们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军无能和胆小如鼠地例子!苏粉们会说,东线如何如何,没有苏军拖住德军主力会如何如何!真是无语!以最小地代价取得最大地胜利,这是古往今来各国军事家们地最想做到地!无疑,二战美国做地最好,因为它是最大地赢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国地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地.早在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年时美国地即达到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依托强大地经济,美国同时建立起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也最具活力地工业体系(当然它还是最安全地工业体系),年美国钢产量达到万吨,居当时地世界之首.到年时,美军总兵力达到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万架、坦克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地克莱斯特工厂生产地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地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地规模.海军装备方面,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艘、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护卫舰艘、潜艇艘;而同期地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艘(也有艘一说)、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潜艇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国强大地军工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地战争需要,而且还被大量用来支援同盟国作战,对盟国地物质支援其实早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开始了.苏德战争期间美英援助苏联地大量军用装备和物资(仅美国援苏地飞机就超过了架、汽车超过万辆),这些物资(尤其是机械化装备)为苏军取得对德作战地胜利发挥了重要地作用.应当说,美国巨大而不受任何干扰地工业生产能力为同盟国服务是同盟国最终取胜地根本保证.在轴心国地高级军事将领中,除了山本五十六外,德国地隆美尔元帅也较早地意识到了美国工业能力对战争全局地影响.所以,他非常看重大西洋潜艇战地成败(虽然他作为陆军将领对海战没有什么影响力),当大西洋潜艇战在年归于失败后,隆美尔开始感到战争地前途暗淡起来了.《隆美尔战时文件》对于北非战争这样地一番总结:“决定北非战争胜负地主要因素就是盟军地物质优势.事实上,自从美国人参战之后,我们对最后胜利地希望就已经极其渺茫.假使我们地潜艇能控制大西洋,那么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即令美国人能够生产大量地战车、火炮和车辆,但仍须经过海运始能到达战场上.可是足以决定战争前途地‘大西洋之战’,不久就因为我们潜艇损失数字惨重而宣告失败.这个事实就是一切胜负地主因:只要是美英运输舰队可以到达地地

美日关系的演变

美日关系的演变 一、占领和被占领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境。1945年8月12日,杜鲁门任命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君临日本。早在战争结束前美国既已决定借日本投降之机彻底削弱日本。意在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消除军国主义影响;对建立和平民主的新日本是十分有必要的。遗憾的是,实施两年,上述改革还远未完成,美国政府却嘎然刹车,对日政策从惩治改造转为复兴扶植。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苏联势力剧增,冷战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将中国作为其稳定亚洲的中心的企图成为泡影,打乱了美国的亚洲战略;朝鲜、越南政权相继建立,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针对这种形式,美国改变其初期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在亚洲执行其遏制中国和苏联的冷战政策。 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终止了对日本的改革进程,和此同时,占领军当局缓和了对日本的种种限制,放宽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帮助日本复兴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本变成后方军需工厂,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日本从战争中收益大量外汇,对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二、从敌对到伙伴 旧金山媾和是美日关系演变的里程碑。随着冷战加剧和亚洲革命浪潮的澎湃发展,美国政府希望日本尽早摆脱约束,为其

所谓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亦将美国完全控制日本的局面合法化、长期化。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由主权的平等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友好的结合下进行合作。《旧金山和约》的签订结束了盟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盟国占领机构取消。日本被缔约国承认为独立国家。同时,和约亦为美国继续驻扎日本留有空间,这和托管条款使得日本的独立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日美两国的关系。 在《旧金山和约》签字的同一天,日本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和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这个条约主要是确立和约生效后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关系和美军在日本的特权。条约规定:日本向美国提供陆海空军基地,美国则“为了和平和安全的利益,日前愿意在日本国内和周围驻扎相当数量的武装部队”,1952年2月8日,日美两国签订《行政协定》,规定实施《日美安全条约》的细则。根据这个协定,美军可以在日本的任何地方设立军事基地;美军及其家属犯罪不由日本判处;日本要分担美军驻留日本的部分费用。《日美安全条约》毫无双边性可言,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如此一来,日本实际上处于美国的半占领之下。 《旧金山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从一个被占领的战败国演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以独立的身份参加国际社会。《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条约》和《行政协定》三者构成日美关系的体制,即旧金山体制或安保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

二战日美主要战役

二战日美主要战役 1、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 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 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 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2、珊瑚海之战 1942年5月4-8日 美方“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被击沉,“约克城”号受到破坏。日方小型航空母舰 “祥凤”号被击沉,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遭重创。同时,这两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 几乎全部损失,许多技术娴熟的日本飞行员也被击毙。日本“瑞鹤”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 也失去了战斗力。 3、中途岛战役 1942年6月3—6日 美国方面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一艘驱逐舰,307名官兵和147架飞机。日本方面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4艘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被炸沉,损失飞机322架,其中283架飞机 是随母舰沉没;阵亡官兵3507人,包括几百名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飞行和机务人员。联 合舰队从此一厥不振,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空作战。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对整个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 4、瓜达卡纳尔战役 1942年8月到1943年2 月 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日美双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 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美军共阵亡约5000人,伤6700人,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3艘,飞机约250架。日军共有约5万人丧生,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16艘,飞机892架。1943年4月18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被设伏的美军飞机击毙。 5、激战南太平洋 1943年2月到1944年3月 美军在一年多的激战中,先后组织实施了十余次登陆作战。美军总共损失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鱼雷艇供应舰1艘、运输船5艘、鱼雷艇8艘,飞机约200架,阵亡约2000人,伤3000人。日军损失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及大小运输船只数十艘被击沉, 飞机损失约1300架,阵亡官兵总数在2.5万人以上。 6、马里亚纳群岛战役1944年6月至7月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本文对美日同盟的调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阐述,分别为:冷战时期美日同盟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的再定义、9·11事件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及新时期美日同盟的全面调整。 标签:美日同盟演变 一、冷战时期美日同盟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战胜国美国对战败国日本进行单独军事占领和控制。美国迫切希望日本成为其远东的工具,有效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扩张。而日本也不得不依靠美国来保障其安全,这就为两国确立同盟关系奠定了基础。1951年美国和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2年2月两国又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这些条约中规定,美军可以驻扎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地区,日本得向美军提供基地,并分担驻扎费用。”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日战略同盟的正式建立。 虽然同盟建立之初奠定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但日本充分的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使本国经济逐渐转向正轨并取得飞速的发展。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改善战败国的国家形象,希望在对美外交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日本各党派要求修改不平等的旧条约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缓和日本的反美情绪,防止日本倒向中苏,同时确保在日本的美军基地和通过经济合作加强对日控制,也愿意以较平等的态度对待日本。经过多次谈判,1960年1月19日美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日美安全条约》。新的条约废除美国干涉日本内部事务的条款,从范围上突破了旧条约关于保卫日本本土的合作范围。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获得更多的自主权,顺应了日本国内社会希望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的政治诉求,使得美日关系从原来的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但条约实质上依然是针对中国与苏联的军事同盟条约,美日之间不对称的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日本不在一味追随美国,对外政策逐渐变得积极主动,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化。这一时期,美国也希望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配合其全球战略的实施。1978年11月28日,两国签订了《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全面而又具体地规定了遭受外来入侵时美日实行军事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分工问题,是《日美安保条约》的具体化,至此美日两国进入了实质性的军事合作阶段。进入80年代,两国同盟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双边磋商次数增加,逐步提升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另外日本还不断加大对外援助的力度,以分担美国的负担。美国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支持日本的政治大国化,并给日本更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两国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不平衡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的再定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