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

合集下载

《庄子·知北游》解说和语译

《庄子·知北游》解说和语译

《庄子·知北游》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首句“知北游于玄水之上” 的首三字为题。

“知(智)”是人名。

虽标为“北游”,实际不是游记,还是论议道理的文章。

主旨在于论“道”。

论其所在,无所不在。

论其本质,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

知道者实则不知。

体道不仅及于无,而应及于无无。

原文知北游于玄水之上(一),登隐弅之丘(二),而适遭无为谓焉(三)。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四):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五)?”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

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六),而睹狂屈焉(七)。

知以之言也问于狂屈,狂屈曰:“唉! 予知之,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八)。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九)! 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生也死之徒(十),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解说(一)“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玄水”不予考证。

庄子至乐全文解析_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至乐全文解析_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至乐全文解析_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庄子一生的著作为《庄子》,在《庄子》中有一篇至乐的文章,文章名字取至乐二字。

至乐的意思就是无乐。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庄子至乐全文解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庄子至乐全文解析文章名字取至乐二字。

至乐的意思就是无乐。

庄子思想里,无的思想是其思想精髓之一。

这篇文写了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命的消失喜怒哀乐的情绪这些问题,应该有平常心的态度。

是庄子思想里阐述人类伦理的一篇文章。

至乐,就是人生里最快乐的状态。

文章里开始说人谁能达到无的境界呢?用提问描述人们对苦乐的观点并且加以否定,揭露世间并没有永恒的快乐,所以至乐也就是没有快乐。

然后说人的死亡。

结合了庄子老婆去世,庄子敲着盆子和着拍子唱歌的故事。

用庄子自己的诉说,提出人的出生和死亡就像天地间气息的结合与消散,和气候时节变换一样的观点。

接着说自己这样做并无过错,人的消逝就像日出日落,并不能阻止,只能接受和顺应。

接下来说人的困苦,劳累之疲。

然后写了一个寓言故事,借用孔子这个人物来讲述,说人无法对抗自然趋势,一旦违背只会招来灾祸。

所以关于生和死的问题,不要大悲大喜,它只是万事万物里的一种现象。

最后呼应开头,写人的进化过程到人无至悲至乐。

生命的到来和离去,平常心看待。

至乐一文反而是比较积极的鼓励人们不需要过多的陷入悲喜的情绪泥沼,而是淡然,安然的去接受生命的来去这个事实。

这样的思考方式,对于当时的战国动乱环境,倒是有着抚慰人心的积极作用,虽然庄子无为思想大多是消极避世,但他许多想法的指导意义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在指点着我们。

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庄子,姓庄,名周。

他出生于战国时代祖居宋国,据说其先祖曾是宋国的一国之君。

他本人虽然不曾当过君主却是道家学派鼎鼎有名之人物。

庄子的毕生思想精髓都汇集在其著作《庄子》当中。

《庄子·外篇》的压轴文章就是《知北游》,由此我们就能知道《知北游》这篇文章在庄子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熟知、明白了《知北游》就可以了解庄周哲学的主要内涵。

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知北游》
【原文】
湓之水下,归藻而止。

有矣夫!及彼何人之有矣?其用与?莫大焉,
以观后世之进退。

象斯矣,植物用害,众鸟之所聚。

秋螟化冬雪,彼
何子之所藐。

春景冥夏,彼何者之所收。

谁言火可怖,彼其人之所惑。

【译文】
湓江下游,鱼类栖息于藻类,善哉!究竟是何人有如此之行呢?其意
欲何为?非常博大,以致有助于观赏后世的兴替衰微;好比植物尽享
成害,众多的鸟类尽聚于此;秋螟及融化冬雪,是什么样的子孙能够
忽视;春景冥不见夏色,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收藏;谁又说火焰可怕,
他们又是被什么人所迷惑?
【剖析】
1、“湓之水下,归藻而止”这句话描绘出了一幅江山戚戚然的景象,是
提醒人们注意欣赏它们美丽的自然风光。

2、“有矣夫!及彼何人之有矣?其用与?”这句话暗示着自然界如何节
制秩序与平衡:无论是鱼类、植物、鸟类、虫子,或者春夏秋冬,火
焰都有其各自的妙用。

3、“象斯矣,植物用害,众鸟之所聚”,这句话提出植物和鸟类的利弊互施,鸟以螟虫为食,螟虫侵害植物,又为植物释放气体。

4、“秋螟化冬雪,彼何子之所藐”,这句话提醒我们,秋螟化解冬雪固然有利,但这是被称为“小环节”的人类子孙不会重视甚至忽视的;
5、“春景冥夏”这句话中,“冥”一字暗示了春景不能被夏色所覆盖,也可以提醒人们要珍惜春天美丽的风景;
6、“谁言火可怖,彼其人之所惑”这句话进一步提醒我们,火也是自然界里带来利弊的自然现象,可以于人类有用,火的迷惑力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庄子知北游经典翻译

庄子知北游经典翻译

《庄子·知北游》经典翻译曹建《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庄子是集春秋战国道家学问(自然学)之大成的学者。

这段论述,揭示了宇宙深层或感觉之外的氣与人类生命的关系,指在圣人们所作的努力正是开辟中国上乘的氣文化道路。

人之生,氣之聚也。

这个“生”字应理解为躯体及其生命。

注意,它不是说躯体直接由氣组成,而是说由氣的聚合物来组成。

氣是非可感物质。

聚合物则是可感物质,它是以西方科学发现的运动规律构成人体。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继续揭示氣的聚散过程与生命的存在、生长的息息相关。

如自然界的万物都不可能逃脱天地之间氣的升降运化的作用和影响,它本质上是宇宙间最大的聚散过程。

虽然生命过程由可感物质承担,但由于氣在聚散中与躯体发生的交换或联系,必然对生命运动的特征、节律和趋势产生强烈的影响。

中医详尽地总结了这些重要的规律。

通天下一气耳。

则再次揭示万物变化得以和谐统一的依据,是通过聚散能够与万物普遍发生沟通和辩证的氣。

事实上,分立存在的万物的确难以承担万物的普遍联系。

圣人故贵一。

表明圣人洞察宇宙的这种真相,承上启下地概括着氣的规律知识,即研究它自身独立变化的有机规律和嵌套结构,以及它制约万物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包括透过现象解悟其真相的辩证思维。

《易传》总结了春节战国氣文化成果,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自然格局和文化构造,即氣的学问称为道学,万物的学问称为器学。

以后要讨论,春节战国文化和古希腊早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一致的,但是基于圣人的发现和境界超越了希腊智者,中国就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独到的文化道路。

换句话说,东西方构建自己文化所基于的自然观念不在同一的层次。

西方文化侧重于研究形而下的万物世界,而中国文化则侧重于研究形而上的氣层次。

世界上的中国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氣,如日本学者于1987年集体讨论并撰写了《氣的思想》,副标题是“中国氣的自然观念”。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本文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北冥有鱼》是《庄子·逍遥游》的开头部分,描绘了一幅巨鲲变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其中瑰丽雄奇的浪漫想象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影响巨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讲述庄子和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时的一场有趣的小辩论,风格轻松而富有意趣。

参考资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逍遥游》《秋水》《惠子相梁》作品原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作品注释北冥有鱼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北冥”,北海。

下文“南冥”,指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表推测。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边际。

6、海运:海动。

古有“六月海动”之说。

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

7、徙:迁移。

8、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9、《齐谐》:书名。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知北游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知北游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原文】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1)冉求失问而退。

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

’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2),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3);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4)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5)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出处】本段属《庄子》·知北游【注释】(1)失问:失去问意,即心有所悟,不想再问。

(2)昧然:糊涂,与昭然相对而言。

(3)神者先接受领会。

(4)不神者求:不神者指外界事物及道理。

向外界事物道理去寻求验证,所以变得糊涂了。

(5)未有子孙有子孙:如果古时没有子孙,代代繁衍,今天还会有子孙吗?如果古无子孙,今日也不会凭空生出子孙。

由此推证,古代和今天相同,今天即是古代的继续。

【译文】冉求问孔子说:“没有天地以前情形是怎样的呢?”孔子说:“古代和现代是一样的。

”冉求觉得答非所问,就不想再问而退了下去。

第二天,冉求又来找孔子,说:“昨天我问的问题是:‘没有天地以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吗?’先生却回答说:‘可以。

古代和今天是一样的。

’昨天我还明白,今天我又糊涂了。

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昨天你明白,是用心领悟了它;今天又糊涂,那是你又想通过外界的有形事物来寻求验证。

没有古也没有今,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

如果说以前从来没有子孙,今天突然就有了子孙,这样讲得通吗?”冉求没有回答。

孔子说:“不用胡思乱想就对了,也不会乱问了!不是因有了的新生者才产生了死亡,也不是因为有了死亡就会让死者死而复生。

难道死亡和新生是相互依赖的吗?难道可能有什么先于天地就生成的事物吗?生成物的那个东西一定不是物自身,被创生的事物不可能先于生成它的事物,天地是最大之物,你还要在它之上找一个生成物,这就是你所提问题的根结。

《庄子》知北游译注

《庄子》知北游译注

《庄子》知北游译注《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题解]本篇取开头三字“知北游”为篇名,是《庄子》中比较重要的一篇。

集中阐述庄子和道家哲学的宇宙论、认识论。

对最高本体的道作了较多论述,提出道是万物之本,既产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并主宰其运动变化,天地万物都不能离开道。

还论述道是不可知的,并对事物矛盾对立,新故相除,死生交替的发展观作了多方面阐述,这些思想对后代哲学发展有多方面影响。

全篇粗略分为十段,第一段较长,带有全篇总论性质。

其中心有二点,一是道不可知,凡讲说出来的都不是真道;二是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的重要命题,把人之生死,万物生灭都看作气的聚散,把一切统一于气,气又根源于道,回答了万物统一性的问题。

这些思想在以后各段不断得到充实。

第二段,圣人效法天道而行无为之治,天地阴阳四时各得道而自足。

第三段,啮缺问道于被衣,提出真正知道者应是“形如槁骸,心若死灰”,暗昧无心的样子。

第四段,提出人的形体、生命、性命都非自有,而是受天地造化支配的。

第五段内容较复杂,讲了有形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万物生于精,并以形相生的宇宙生成论问题。

还讲天地日用万物得道而成,生死只是自然转化过程,用不着为此而忧乐。

第六段,道无所不在,即在万物中,又支配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第七段,包括两个故事,一个通过弇堈吊之口,讲述道“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人们所议论的道,都是非道。

一个故事通过泰清与无穷等的对话,又进一步阐述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

没有任何名言与道相符。

因此,靠闻见言说不能达于至道。

第八段,亦有二个故事。

光曜问无有,讲至道不执著于有无。

另一个故事写捶钩老人精神专注而技艺如神,推证不分心于外物,则得大道而无不通。

第九段,冉求与孔子讨论天地之始观问题,提出“古犹今也”,没有分别。

还提出死主各自成体和“物物者非物”的生死观和宇宙观问题。

第十段,持守无为之道,不强求其所不知不能,“至言去言,至为去为”,不送不迎,听其自然,即可得道。

庄子知北游全文及注音

庄子知北游全文及注音

庄子知北游全文及注音《庄zhuāng子zǐ·外wài篇piān·知zhī北běi游yóu》知zhī北běi游yóu于yú玄xuán水shuǐ之zhī上shàng,登dēng 隐yǐn弅fèn之zhī丘qiū,而ér适shì遭zāo无wú为wéi谓wèi焉yān。

知zhī谓wèi无wú为wéi谓wèi曰yuē:“予yǔ欲yù有yǒu问wèn 乎hū若ruò:何hé思sī何hé虑lǜ则zé知zhī道dào?何hé处chù何hé服fú则zé安ān道dào?何hé从cóng何hé道dào则zé得dé道dào?”三sān问wèn而ér无wú为wéi谓wèi不bù答dá也yě。

非fēi不bù答dá,不bù知zhī答dá也yě。

知zhī不bù得de问wèn,反fǎn于yú白bái水shuǐ之zhī南nán,登dēng狐hú阕què之zhī上shàng,而ér睹dǔ狂ku áng屈qū焉yān。

知zhī以yǐ之zhī言yán也yě问wèn乎hū狂kuáng屈qū。

狂kuáng屈qū曰yuē:“唉āi!予yǔ知zhī之zhī,将jiāng语yǔ若ruò。

”中zhōng欲yù言yán而ér忘wàng其qí所suǒ欲yù言yán。

《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二)庄子说中庸

《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二)庄子说中庸

《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二)庄子说中庸知北游(十二)第十二章庄子说中庸历代庄注将本则寓言误读为庄子借孔颜对白来阐述道家思想。

其实不然,庄子这里是在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儒家的“中庸之道”。

庄子从三个方面揭示了“中庸之道”与道家思想的差异:一、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的内涵完全不同;二、儒道两家“不伤及对方”的出发点不同;三、儒家的“谨言慎行”与道家的“无为”不同。

背景:儒家“中庸之道”第一传人颜回。

颜渊,名回,字子渊,孔门七十二贤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因其在孔门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被后人尊为“复圣”颜子。

颜回出生贫寒,十三岁拜孔子为师,一生追随孔子,最得孔子真传,因而深受孔子喜爱。

孔子称赞颜回是恪守儒家中庸之道的典范:“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意思是,颜回以中庸为行为准则,掌握了这一圣人之道,并牢牢铭记在心,一刻也不放弃。

孔子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意思是,国可治,官可弃,死可赴,但中庸却难以做到。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把握中庸之道,比上刀山下火海还要难,而颜回却不仅领悟了这一道理,且能毕生将其付诸实践。

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之高。

这则寓言中,庄子精心安排了儒家孔颜二圣的对白,来阐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揭示了儒道两家价值观的本质差异。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敢问其游。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

译文:颜回向孔子请教:“我曾经听先生说过:'没有宾客将至,便没有主人相迎。

’请教先生,我又该如何践行这一准则呢?”孔子回答说:“人与环境的相处犹如宾主相将迎。

远古的时候,人们认识不到自然规律,不能顺应时势变化而变化,是宾至而主不迎;如今,人们却无视天理人伦,一味肆意妄为,是宾未至而主出迎。

必须顺应时势变化,但切记有一样东西它至始至终不变。

《庄子·知北游》新解(五)老庄论道(下)

《庄子·知北游》新解(五)老庄论道(下)

《庄子·知北游》新解(五)老庄论道(下)知北游(五)第五章老庄论道(下)这是老庄道论的后半章,着重阐述了道家的人生观和圣人之道。

庄子用其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老子的归根复命说,生动形象,清晰易懂。

同时,庄子阐明了“知行合一”是得道的必由之路,并特别强调了“道自身是变化发展的”,是“知行合一”不可忽略的。

这些都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原文】“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

自本观之,生者,喑噫物也。

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译文:“九州大地,人类生息,他们是阴阳相和之物,生活在天地之间,暂且以人为形,往返于生命与复命之间。

以道本解读人生,活着也就是叹息的一瞬间。

生命虽有长短,又能相去多少?人生在世,不过弹指间的快乐,哪里值得去纠缠帝王之道、圣贤之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庄子非阴非阳的理论依据。

这里,阴阳不是指雌雄。

阴代表形,指人的身躯;阳代表神,指人的灵魂。

万物负阴抱阳,意思是一切物种都是由阴阳相合而成,是将物体的灵魂注入到了他的躯体,形神两两相合,称为“冲气以为和”。

冲气,就是将灵魂注入。

以为和,就是形神相合。

所以万物都是非阴非阳。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是说九州大地,人类居住生活,他们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生活在天地之间。

中国,国中的意思;国中原指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九州各国。

据《礼记·王制》,天子设九州,每州又各设二百一十国;九州各国便是当时的天下。

芸芸众生,归根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这是老子在讲述道家的归根复命论。

(《道德经·第十六章》)我们在《知北游·第一章》“黄帝论道”中对此有过详细解读,这里再稍作概括:道家理论认为,人的性命有生命和复命两种形式,显形为人称为生命,不显形则称为复命;其中显形为人只是一瞬间,绝大部分时间则以复命的形式存在,这就是复命曰常。

庄子外篇原文与解析

庄子外篇原文与解析

庄子外篇原文与解析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是庄子著作中的一部分,其中的《庄子外篇》被认为是庄子思想的主要体现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外篇》的原文进行分析和解析。

《庄子外篇》以寓言的方式表达庄子的哲学思想。

原文中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和对话,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示了庄子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阐述了他对于人性、天地、自由等问题的独特见解。

在《庄子外篇》中,庄子以他独特的语言和寓言的形式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动物的行为,表达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的观点。

例如,他通过比喻鸟儿和鱼的生活来说明人应当尊重自然的本性,而不应过分追求虚荣和功利。

庄子在《庄子外篇》中还提出了关于自由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宁静,而不是被外部的压力和追求所限制。

他通过一个关于大雕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追求内心真实的愿望,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此外,庄子还通过《庄子外篇》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和个体发展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人的本性应该尊重和发展,而不是被社会规范和外部的评价所束缚。

他通过一系列关于不同个体追求自己理想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勇敢地追求。

通过对《庄子外篇》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思想的独特和深邃。

他以寓言的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对话方式,表达了他对于人性、自由和个体发展的看法。

庄子的思想在古代就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于今天的思考和人生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结起来,《庄子外篇》是庄子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生动的寓言形式表达了他对于人性、自由和个体发展的独特看法。

这样的文章使人对于自身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产生反思,并引领人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影响和引导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以上为文章内容,共计463字)。

《庄子·知北游》新解(四)圣人不自生

《庄子·知北游》新解(四)圣人不自生

《庄子·知北游》新解(四)圣人不自生知北游(四)第四章圣人不自生你也许读过这则寓言,但你已经忘记它究竟在向你警示什么。

告诉你,你的记性没有戏弄你,因为流行的庄注,它什么启示都没有。

文言文转换成了白话文,但文言文的智慧却撕裂成了白话文的茫然。

要问庄子究竟在这里说了些什么?他讲述了一个能让你安魂入梦的美妙故事。

【原文】舜问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人物解。

舜指大舜。

舜问丞,说明此时舜以即帝位。

丞是谁?成玄英认为是帝师,并无依据。

从下文丞对舜的回答可以断定,丞是虚构人物,这个人物的设计是用来抒发老子思想的,整篇问答不是纪实而是寓言。

《庄子·天地篇》有这样一段话:“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庄子开出了一长串的师徒名单,其实是在说,从祖师爷被衣到帝尧,道德逐渐沦丧,一代不如一代。

这是庄论的一条脉络,贯穿整个《庄子》,也体现在不同的寓言中。

庄子认为,往上可追溯到黄帝时代,随着王权的兴起和国家形态的逐渐形成,社会等级差异愈演愈烈,道家所崇尚的自由、平等、快乐日渐消亡,所以是一代不如一代。

再由尧传位至舜,国中已无人明白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里庄子以舜问丞答的形式,道出了老子对圣人的一番定义,同时又含蓄地指出,舜不可与圣人同日而语。

圣人不自生。

这则问答实际上是庄子对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一个诠释。

原文是:“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段话的完整涵义,我们会在下文逐一解释,这里先说一下这段话的哲学背景。

老子认为,天地与万物是一对阴阳,天地为阳,万物为阴。

圣人和百姓也是一对阴阳,圣人为阳,百姓为阴。

一切阴阳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生相息,任何一方不可能独立存在。

天地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万物的生生不息,万物一旦彻底灭绝,天地也就不复存在了;反之,一旦天崩地裂,万物也灰飞湮灭。

《庄子》外篇·智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智北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智北游原文及译文外篇·智北游作者:庄子及门徒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

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也。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 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 ;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一)儒家宇宙观

《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一)儒家宇宙观

《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一)儒家宇宙观知北游(十一)第十一章儒家宇宙观这则寓言是庄子借孔子之口来阐述儒家宇宙观。

儒家早期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生的,无始无终,亘古不变。

历代庄注将孔子的儒家宇宙观与道家的宇宙起源说混为一谈,以至于儒不成儒,道不成道。

【原文】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

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

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

古犹今也。

’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

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译文】冉求向孔子求教:“人们可以知道天地诞生之前的事吗?”孔子回答:“可以,古往今来都一样。

”冉求不知如何再接着问,于是便退下了。

第二天见到孔子,又再次请教:“昨天我问先生'人们可以知道天地诞生之前的事吗?’先生说'可以,古往今来都一样。

’当时我是明白了,可今天我又糊涂了。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回答:“昨天清楚,是因为心神专注而开了窍;今天糊涂,是因为心神又被外物勾走了呗!没有古往,就不会有今来,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终结。

过去没有子孙而如今却有子孙,怎么可能呢?”孔子与冉求,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字仲尼。

冉求,字子有,周文王姬昌第十世孙。

冉求第九世祖冉季载为周文王第十子,周成王时分封于聃国,遂取封地名而得冉姓,这是冉姓的由来。

冉求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与孔子师徒情深。

因冉求年轻时曾做过鲁国大夫季康子的家臣,便利用这层关系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后又随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归隐鲁国,也受到冉求诸多关照。

这段冉求与孔子的对话,是庄子在以寓言的方式阐述儒家的宇宙起源说。

孔冉的对话虽然未必确有其事,但孔子所言当视为儒家思想的真实体现。

儒家宇宙观之一:万物亘古不变。

冉求失问而退,冉求显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再问下去,出于礼貌就暂且告退了。

《庄子》外篇卷15知北游诗解4道无不在无为澹漠清静调闲非盈非虚

《庄子》外篇卷15知北游诗解4道无不在无为澹漠清静调闲非盈非虚

《庄子》外篇卷15知北游诗解4道无不在无为澹漠清静调闲非盈非虚题文诗:东郭子问:道恶乎在?庄子答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曰在蝼蚁.曰何下邪?曰在稊稗.曰何愈下?曰在瓦瓷.曰何愈甚?曰在屎溺.东郭不应.庄子谓曰:夫子之问,固不及质;正获问于,监市履豨,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无何有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相与无为,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吾志已寥,无往焉而,不知所至,去而来而,不知所止,吾已往来,不知所终;彷徨冯闳,大知入焉,不知所穷.道生万物,而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所谓物际.不际之际,际之不际.所谓盈虚,衰杀者也,彼为盈虚,非盈虚也,彼为衰杀,非衰杀也,彼为本末,非本末也,彼为积散,非积散也.道无不有,真情遍在,非始非终,非来非去,非积非散,非有非无,真情所致,无所不至.真情自然,不得不然.【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1):“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2)。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3)。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瓷(4)。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5)。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6),每下愈况(7)。

汝唯莫必(8),无乎逃物(9)。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10)。

周遍咸三者(11),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12),同合而论(13),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14)!漠而清乎(15)!调而闲乎(16)!寥已吾志(17),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18),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19),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20)。

物物者与物无际(21),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22)。

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23)。

谓盈虚衰杀(24),彼为盈虚非盈虚(25),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_国学经典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_国学经典

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釋文:“弅音紛。

李云:‘隱出弅起,丘貌。

'”而適遭無為謂焉。

成云:“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

”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汝也。

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居處服習。

何從何道則得道?”從,隨從。

道,由也。

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宣云:“本無。

”知不得問,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丘,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之,此也。

狂屈曰:“唉!釋文:“李音熙,云:‘應聲。

'”予知之,將語若,汝。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問,反于帝宮,見黃帝而問焉。

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宣云:“ 皆言自然乃合道也。

”知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無為謂與狂屈。

其孰是邪?”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

成云:“引老子經為證。

”道不可致,郭云:“道在自然,非可言致。

”德不可至。

郭云:“不失德,故稱德,稱德則不至也。

”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為仁可也,虧仁以為義亦可也。

禮相偽也。

禮文而偽。

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

'故曰:‘為道者日損,郭云:“損、華,偽也。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郭云:“華去而朴全,則雖為而非為也。

”成云:“引老經重明其旨。

”今已為物也,宣云:“樸散為器。

”欲複歸根,宣云:“欲反於道。

”不亦難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宣云:“死生迴圈無窮。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若死生為徒,宣云:“死生為一氣。

”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宣云:“萬物之生死,總一氣也。

”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宣云:“以生為神奇而美之,以死為臭腐而惡之。

”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

故曰:‘ 通天下一氣耳。

'郭云:“死生彼我豈殊哉!”聖人故貴一。

【庄子·知北游】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

【庄子·知北游】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

【庄⼦·知北游】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它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庄⼦说“夫道,窨(yìn)然难⾔哉!”道是深奥难⾔的,⽼⼦说:“道可道,⾮常道”,我们所说的道,不是真正永恒的道,那道究竟是什么?⼤家好,这⾥是⼩播读书,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知北游》。

这是《庄⼦》外篇的最后⼀篇,也是⾮常有名的⼀篇,这⼀篇⾥⾯,也有很多⽿熟能详的⾦句。

⽐如:“外化⽽内不化”、“⾄⾔去⾔,⾄为去为”、“⽆古⽆今,⽆始⽆终”、“⼈之⽣,⽓之聚也。

聚则为⽣,散则为死”等等。

那我们重点聊聊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关于什么是道?⽼⼦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常道;名可名,⾮常名”。

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家思想流程最为⼴泛的⼀句,⽼⼦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永恒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真正永恒的名。

“道”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不仅如此,⽼⼦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

寂兮寥兮,独⽴⽽不改,周⾏⽽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道,强为之名⽈⼤”,意思是说,在天地存在以前,就有⼀个东西浑然⽽成。

它⽆形、⽆体、⽆声;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它不⽣不灭,独⽴长存,⽽永不改变;周⽽复始,不觉倦怠,⼜⽆所不在。

世上⼀切的事物,都要靠它才能⽣⽣不息,它就是万物的母亲。

这样⽞妙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么,不得已,只好叫它做“道”。

如果要勉强给它起个名字的话,也只能称它为“⼤”。

其实不管是⽼⼦,还是庄⼦,在他们的《道德经》和《庄⼦》中,对“道”进⾏了很多论述,但是始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道”究竟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道家的⽼⼦,佛家思想也常常采⽤这种⽅法,在著名的佛家经典《禅外说禅》中说,在佛教的最⼤宗派禅宗中,有这么⼀个不成⽂的规定,那就是不能问“禅是什么”。

有⼀个禅宗的故事说:只要⼩和尚问“禅是什么”,⽼师⽗就举起棍⼦打他的脑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庄子.外篇.知北游》: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

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这一段记载了知的行走路线。

首先游与玄水之上,这玄水就是昆仑四水中的黑水,在昆仑之北。

继而返回白水之南,这白水就是河的上源,是东西走向,和“白水之南”完全吻合。

继而返回帝宫,这帝宫当然就是黄帝之宫,因为据记载,昆仑之上有黄帝之宫,丰隆之葬,位于昆仑之上。

和发源于昆仑的大河之源不会很远。

因此庄子的这一段记载,准确的反映了鲁文佐里山的地形地貌。

如图,中间的是昆仑(鲁文佐里山),昆仑之北是黑水,也就是玄水,昆仑之东始河水,也就是白水,昆仑之南是帝宫,也就是黄帝之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