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

合集下载

汗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汗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汗出时,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后,应及
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 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 卧具干燥清洁。

临证备要
1.临证时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
及苦寒泻火之剂,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 脾胃。
2.甘温除热法源于《内经》,创于东垣,
为。
3.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 舒、嗜食辛辣等易于引起自汗、盗汗的病因存在。 4.相关检查:血沉、抗“O”、T3、T4、基础代谢、 胸部X线片、痰涂片。

鉴别诊断
1.自汗、盗汗与脱汗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 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 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 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其 汗出的情况及病情的程度均较自汗、盗汗为 重。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属虚者多。 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 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二)治疗原则:
虚证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治
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 主次而适当兼顾。
分证论治
1.肺卫不固证: 主症: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 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 楚,面色恍白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失固,营卫不和 治法:益气固表 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
分证论治
4.邪热郁蒸证: 主症:蒸蒸汗出,汗粘,汗液易使衣服黄 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

中医内科学32汗证

中医内科学32汗证
盗汗
睡时汗出,醒后汗 止。
战汗
发热时全身战栗, 汗出后热势减退。
自汗
白天不因劳动、日 晒、厚衣或发热而 汗自出。
脱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 珠,可伴有气短神 疲等症。
黄汗
汗出色黄如柏汁, 染衣着色。
汗证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由营卫不和、气血失调、湿热内蕴 等因素引起。
病机
汗证的病机主要是人体阴阳失调,营 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
神经调节
汗腺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 调节,当人体受到刺激或 情绪变化时,神经系统会 刺激汗腺分泌。
内分泌影响
内分泌系统对汗腺分泌也 有一定影响,如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以 刺激汗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 致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 现多汗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影响生活的多汗症, 手术如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可能 作为最后的选择。
其他疗法
如电刺激疗法、离子导入疗法 等物理疗法也被应用于多汗症
的治疗。
04
汗证的预防与调护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保持适量运动
充足休息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 免疫力,预防感冒。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疲劳过度。
合理饮食
中医治疗汗证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选择合 适的方药。
中药治疗汗证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势,尤其对于慢性汗证患者,中医治疗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机制的汗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汗 证的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案。
偏汗
上半身汗出而下半身无汗者,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下半身汗 出而上半身无汗者,治宜益气温阳,方用芪附汤合右归丸。

《黄帝内经》论汗证

《黄帝内经》论汗证

《黄帝内经》论汗证《内经》认为,汗为⼈体之津,属于⼈体五液之⼀,《灵枢·决⽓》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汗由⽔⾕精⽓所化⽣,《素问·评热病论》云:“⼈所以汗出者,皆⽣于⾕,⾕⽣于精。

”汗本⾝为⼈体正常的⽣理现象,其形成的机理在于阳⽓蒸发阴津所致,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云:“阳加于阴谓之汗。

”但若汗出过甚、⾃汗不⽌、夜间盗汗或当汗出⽽不出皆为病理现象,从⽽形成汗证。

《内经》中所论汗证涉及的名称较多,如“魄汗未尽”、“炅汗”、“绝汗”、“灌汗”、“夺汗”、“漏泄”、“汗注不⽌”、“汗⼤泄”等皆为病理因素导致的汗⼤出;“肾病者……寝汗出”,寝汗即为夜间盗汗;亦有“夏暑汗不出”、“⾝热⽆汗”等皆为当汗出⽽⽆汗的病理现象。

病因病机由于汗形成的机理在于“阳加于阴”,故汗证的关键病机则在于阴阳失调,即阳偏盛或阴偏虚,因此阳可扰动阴津⽽为汗证;阴偏盛或阳偏虚,则阳⽓失固亦可为多汗;但若外邪束表,阳⽓失宣或阳⽓郁阻则⽆汗。

《内经》认为导致阴阳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总不外内因、外因之途,从脏腑⽽⾔,虽《内经》有“五脏化液,汗为⼼之液”之说,但⼜不仅仅只与⼼有关,与肺、肝、脾、肾均有关系。

感受外邪《内经》认为导致汗证的外感病因主要有暑、热、风、湿之邪。

《素问·⽣⽓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泄,故⽓泄矣。

”张志聪注云:“天之阳邪,伤⼈阳⽓,阳⽓外泄,故汗出也。

”《灵枢·营卫⽣会》云:“外伤于风,内开腠理,⽑蒸理泄,卫⽓⾛之,固不得循其道……命⽈漏泄。

”张介宾注⽈:“风为阳邪有外热也。

热⾷⽓悍,因内热也。

热之所聚,则开发腠理,所以⽑蒸理泄⽽卫⽓⾛之,故不循其常道也。

”《素问·痹论》⽈:“其多汗⽽濡者,此逢湿甚也,阳⽓少,阴⽓盛,两⽓相感,故汗出⽽濡也。

”⾼世栻云:“其⼈⾝亦阳⽓少,阴⽓盛。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汗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体内部湿热蕴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中医辩证论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辨证论证可以确定病因病机,指导治疗。

下面将结合汗证,介绍中医辩证论证的思路及方法。

一、辩证思路:1.辨证分型思路:汗证的辨证思路是要确定汗的性质、量、时机等,对全身症状做整体分析,然后作出辩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夹湿证、暑湿痰热证、湿热痰饮证等不同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辨证病机思路:汗证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湿热蕴结等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证时,要分析病程演化,了解病机途径,明确病因病机,然后指导治疗疾病。

3.辨证借鉴思路:在辨证论证中,可以借鉴历代医家对汗证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辨证。

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病证的辨证思路,进行综合思考。

二、辩证方法:1.全面询问:在辨证论证中,要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病程、发病原因、症状、舌脉等情况。

通过详细的询问,可以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指导辨证论治。

2.观察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辨证判断。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脉象浮紧,舌苔白腻;暑湿痰热证的患者舌苔黄腻。

3.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汗证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多有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暑湿痰热证的患者多有口苦、口渴、尿黄等症状。

4.鉴别诊断:在辩证论证中,要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

例如,汗证与外感性感冒、湿热病等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在完成辨证论证后,根据不同分型的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风寒夹湿证可以采用辛散温中,行气宣散的方法进行治疗;暑湿痰热证可以采用清热泻火,利湿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是全面询问、观察诊断、辨证分型、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步骤。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概述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类型,主要指因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的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汗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二:定义及病因1. 汗证的定义:汗证是指人体因阴阳失衡而导致的不正常的汗出现,表现为汗多、汗少或汗出不畅的症状。

2. 汗证的病因:- 阳盛阴虚:体内阳气过盛,而阴气不足,导致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 体质失衡:体质偏热或偏寒都可能导致汗证的出现。

- 情绪压力:情绪过度紧张或焦虑不安可能引起汗出不畅。

三:临床表现1. 汗多证:- 症状:多汗、烦渴口干、心烦易怒。

- 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数有力。

- 临床常见病症:痰湿、阳虚、气虚等。

2. 汗少证:- 症状:少汗或汗出不畅、身体燥热、口干咽燥。

- 舌象:舌红苔少、脉象:脉细数。

- 临床常见病症:阴虚、气滞、血瘀等。

四: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草药进行调理。

-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沉香等。

2.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太溪、涌泉等。

- 灸法疗法:采用艾绒烧灸的方法对特定穴位进行治疗。

3. 中医按摩疗法:- 刮痧疗法:通过用病人体表的油脂涂敷刮痧板后,在病人上肢和下肢的特定穴位施行按摩。

- 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以起到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五:预防措施- 避免极端气温:冷热交替对汗证患者的身体刺激很大,尽量避免极端气温的环境。

-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

- 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汗证病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阳盛阴虚:阴阳失衡中的一种情况,指体内阳气过旺盛,而阴气不足。

- 脉象:中医诊断中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全国名老中医秘偏 方 之 汗证

全国名老中医秘偏 方 之 汗证

全国名老中医秘偏方之汗证(盗汗、自汗)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验方、主要如下:1 .碧桃干红枣汤治盗汗[方剂]碧桃干15枚(以未熟果风干,色绿者佳),红枣10枚。

[制用法]煎汤。

每晚1剂,连服3剂。

[功效]止汗。

[验证]据《中华内科杂志》介绍,碧桃干对肺脓肿、败血症等不同疾病所致的盗汗,都有一定效果,经临床应用无任何副作用。

2 .加味牡蛎散治盗汗[方剂]锻牡蛎100克、生黄芪100克、麻黄根50克、五味子50克。

[加减] 久病气虚加人参须6克;阴虚燥热加生地10克、白芍10克;心悸眠差加酸枣仁10克、麦冬10克。

[制用法]上药研粗末。

瓶贮备用。

每次10-20 克,用浮小麦巧克同煎,滤去渣热服,1日2次。

[功效]治体常自汗,动则益甚,时易感冒者;夜寐盗汗,醒则汗止,气短神疲者;气虚表弱,卫阳不固之证。

[验证]方xx ,男,50岁。

就诊日期:1950年10月16日。

患者神疲乏力,时易盗汗,动则尤甚,易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 此气虚卫外之阳不固也,予本方每天20克,加人参须6克、浮小麦15克同煎去渣,日2次分服。

连服2周,体力好转,自汗亦解。

[备注] 煅牡蛎潜阳敛汗;生黄芪益气固表;麻黄根走表固卫;五味子敛阴止汗;浮小麦滋养心阴,共奏益气固表、潜阳敛阴,养心止汗之功,故自汗盗汗均可随证加减用之。

本方对病后体虚之自汗盗汗极为适宜,但对亡阳的大汗淋漓则不能胜任。

3 .五倍子散治盗汗[方剂] 五倍子适量。

[制用法]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每次2-3克,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时敷肚脐窝,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次晨除去。

[功效]本药味酸涩功专收敛,用于自汗、盗汗有收敛止汗之效。

[验证]王xx ,女,35岁。

就诊日期:1975年10月5日。

患者夜间睡中盗汗,醒后即止,时有燥热感,余无不适。

予本方治疗4次,汗止而愈。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汗证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疾病,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种经功能素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克及结核病、肝病等所致的自汗、盗病范明,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对“汗”的生理及病理已有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液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即“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之人,不可再发其理性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灵枢·五津液别论》云:“大农厚则腰理开,故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子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为液,心为汗。

”指出汗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出汁异常的病证方面,有多汗、寝汗、绝汗等称谓。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首次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鉴别自汗、盗汗:“无向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元·朱丹溪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在病理属性上做了概括。

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做了系统的整理,认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指出自汗重在补气,盗汗重在补阴。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做了补充。

4.《伤寒明理论·自汗》:“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焉,虚实之异焉。

”5.《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眠熟而汗出者,日盗汗,又名寝汗。

不分坐卧而汗者,曰自汗。

伤风、伤暑、伤寒、伤湿、痰嗽等自汗,已各载本门。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正文:一、汗证的定义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出汗异常或出汗过多、过少等症状。

汗证在中医学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汗液的排出是人体通过调节体温、代谢废物和调节气血运行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汗证的分类1·表里汗证:指汗液的分泌和排出过多或过少,主要与表里两虚有关。

a·外感风寒邪,经络不通畅,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出汗不畅,出现表里寒凉症状,如恶寒、畏寒等。

b·表里两虚,气血不足,汗液分泌减少,出现出汗过少、无汗或汗液稀薄等症状。

2·四肢汗证:指汗液主要分布在四肢部位的异常出汗。

a·四肢汗液分泌过多,可能与阳明经湿热、气血瘀阻等有关。

b·肾脏功能失调,导致四肢出汗过少,可能与肾阳不足、气血不利等有关。

3·新陈代谢汗证:指汗液异常排出,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变化有关。

a·代谢亢进,出汗过多,可能与体内热量消耗过多、荷尔蒙分泌紊乱等有关。

b·代谢减退,出汗减少,可能与体内热量不足、肝肾功能低下等有关。

三、汗证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a·外感风寒的汗证,可选用温散寒邪的药物,如葱姜汤、小柴胡汤等。

b·表里虚寒的汗证,可选用补益温中的中药,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c·四肢汗证的治疗可选择以活血祛湿为主的方剂,如当归四逆散等。

d·新陈代谢性汗证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相应的中药。

2·针灸疗法:a·针刺汗穴,如百会、大椎、肺俞等穴位,以调节汗液分泌和排出。

b·针刺相应经络和腧穴,以调整气血运行和调节体内代谢功能。

3·中医调理:a·合理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b·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c·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

藏医对汗证的认识及分类

藏医对汗证的认识及分类
02 Nhomakorabea整体治疗
藏医不仅关注症状的治疗,还注重整体健康。他们认为,治疗汗证需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情绪、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03
长期调理
藏医强调汗证的长期调理,通过逐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调整生活
习惯来达到治疗效果。他们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汗证的分类
01
02
03
按照病因分类
可分为毒邪入侵、阴阳失 衡、气血亏虚等三种类型 。
毒邪入侵
外界病毒、细菌等邪气入 侵人体,导致汗证发生。
阴阳失衡
人体内阴阳失调,阴不制 阳,阳不制阴,导致汗证 发生。
汗证的分类
气血亏虚
人体气血不足,无法滋养肌肤,导 致汗证发生。
按照病情分类
可分为急性汗证和慢性汗证两种类 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偏汗
总结词:局部出汗
详细描述:偏汗是指身体某一部位或一侧出 现过度出汗的现象,而其他部位则无汗。偏 汗可能与神经系统异常、血液循环不畅等因
素有关。
冷汗
总结词:出冷汗
详细描述:冷汗是指身体在出汗的同时伴有体温下降 、手脚冰凉等症状。冷汗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 不足等因素导致。
热汗
总结词:热性出汗
05
结论
汗证在藏医中的重要地位
• 在藏医学中,汗证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它不仅影响人 体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藏医理论认为,汗 液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汗液的分泌和排泄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 因此,汗证的治疗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调节人体气血运行 ,改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汗证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汗证_课件模板
若为热病者,可加麦冬18克、五味子 9克。
2.单方验方山萸肉煎(姜超等《实用 中医营养学》)
处方:山茱萸60克。浓煎饮用。 Ⅳ.战汗 【证见】 急性热病中发热口渴,躁 扰不宁,突然全身恶寒战栗,而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治疗:
后汗出。脉浮数,苔薄黄。 【治法】 甘寒养胃,扶正祛邪。 【方药】 主方竹叶石膏汤(张仲景《伤寒论》)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汗证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身体部位: 全身。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科室: 中医科 内分泌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简介: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 开阖不利,而引起汗出过多、或出汗时间 及颜色异常的病证。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病因:
治疗:
淡苔薄,脉细虚。 【治法】 养心补血敛汗。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
减 处方:党参20克,黄芪18克,当归12
克,茯苓12克,远志5克,酸枣仁12克, 龙眼肉10克,白术12克,五味子6克,龙 骨、牡蛎各20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 水煎服。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病因: 虚衰,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 或因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以致战栗而 汗出。
内科学疾病部分:汗证>>>
症状及病史:
汗证症状_汗证有什么症状
汗出异常的证候。见《医学正传》。 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由于病情不同, 又有阴汗、阳汗之分,及战汗、狂汗、红 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 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 偏沮等多种。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汗证,是指异常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多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

自《内经》提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的论述后,历代医家对汗证的治疗及认识不断深入。

一、汗证的病因1、肺气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伤阳,致肺卫不固,津液外泄而发自汗。

2、营卫不和: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营卫失和,卫外不固,以致自汗出。

3、湿热内蕴: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迫津外泄而发为自汗。

4、瘀血阻络:瘀血内阻,气机不利,津液外溢,遂为自汗。

5、情志失调: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热耗伤津液,而致自汗。

二、汗证的诊断要点1、异常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

2、可有明确的病因及伴随症状。

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出汗。

三、汗证的辨证施治1、肺气不足证:治以补肺益气,固表止汗。

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2、营卫不和证:治以调和营卫,敛阴止汗。

方用桂枝汤加减。

3、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化浊止汗。

方用三仁汤加减。

4、瘀血阻络证: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汗。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5、情志失调证:治以疏肝解郁,调和营卫。

方用逍遥散加减。

四、对汗证的认识与思考汗证是一种复杂的病证,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

在中医理论中,汗证多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气机等原则,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伴随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内部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对于汗证的治疗,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针对出汗症状进行治疗,还要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汗证的预防和保健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中医内科汗证

中医内科汗证

第十二页,共48页。
(四)虚火扰津 烦劳过度,血虚(xuè xū)精亏 虚火内生,心液
邪热伤阴,阴液不足 不能自藏而外泄
《素问·评热病论》“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作汗。
被扰,
第十三页,共48页。
(五)心血不足 思虑过度(guòdù)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久病血虚 心液不藏而外泄则盗汗。
注意除外生理性、环境(huánjìng)及药物等 因素。
第八页,共48页。
二、病因(bìngyīn)病机
汗证多由邪客于表、营卫(yínɡ wèi)不和; 肺气亏虚、卫表不固;阳气虚衰、津液失摄; 阴虚火旺、虚火灼津;热邪郁蒸、迫津外泄 等所致。
第九页,共48页。
(一)营卫不和 阴阳(yīn yánɡ)偏盛之体 卒感风邪,营卫不和,卫 阴阳(yīn yánɡ)偏衰之体 强营弱,卫外失司,营阴 表虚之人 不能内守而汗出。
临床(lín chuánɡ)分类
❖ (一) ❖ 表证和里证汗出:中风表虚证、表热证、里热
炽盛(chìshèng)。 ❖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 ❖ 局部汗出:头汗、半身出汗、手足心汗、心胸
汗出等。 ❖ (二) ❖ 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
第十九页,共48页。
(二)分类诊断 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 外感热病(rè bìnɡ)中,全身战栗而汗出为战汗。
第十七页,共48页。
五、诊断(zhěnduàn)
(一)主要依据 不因外界(wàijiè)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四
肢、 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
汗证的诊断必须排除因天气热、穿衣过多、 渴饮热汤、劳动奔走,或服用发散药物等引起的 出汗过多,这些出汗的量一般不会太多,且大多 为一时性的。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中医学认为,汗证是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在中医儿科学中,汗证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汗证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汗和实汗:虚汗是指由于体质虚弱或病情久病所致的出汗过多,常见于体寒畏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的患儿;实汗则是由于感受外邪或内热所致的出汗过多,常见于高热、面红多汗、烦躁口渴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体质和病情表现,可以判断出汗的性质,从而确定病因。

2. 夜汗和白天汗:夜汗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汗过多,常见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患儿;而白天汗则是指在清醒状态下出汗过多,常见于感受外邪或内热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出汗时间,可以判断出汗的原因。

3. 全身汗和局部汗:全身汗是指全身各部位均有出汗现象,常见于感受外邪或内热的患儿;局部汗则是指仅仅某些局部部位出汗,常见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出汗范围,可以判断出汗的部位和原因。

4. 伴有其他症状:汗证常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通过观察患儿的其他症状,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因。

在进行汗证的鉴别诊断时,医生还需结合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需要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病情。

对于不同类型的汗证,中医儿科学还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虚汗,可以采用补益脾胃、温补阳气的方法,如服用益气养血的中药;对于实汗,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祛邪散寒的方法,如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汗证的鉴别诊断对于中医儿科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判断汗的性质、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可以确定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中医儿科治疗还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临床治验局部汗证医案三则

临床治验局部汗证医案三则

临床治验局部汗证医案三则第一则:汗证医案患者李某,女,35岁,主诉经常出汗,尤其是局部出汗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经过详细询问和望诊,患者证属“太气汗”证。

治以温经散寒之法,方用桂枝汤合附子粉。

桂枝汤主治表里均实,气机郁塞之证,具有温经解表,宣微阳之功,适用于太阳病初起,少气汗出,胸闷恶风寒中。

而附子粉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均其大寒,温经散气。

服药7剂后,患者的汗症明显好转,且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再次就诊时,汗症已基本消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中医治疗局部汗证的疗效有了更深的认识。

患者刘某,男,40岁,主诉出汗严重,夜间盗汗,伴有头晕头痛,口干咽燥,脾胃不和。

经过望诊和望闻诊断,患者证属“气阴两虚”证。

治以益气养阴,和中固表之法,方用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

六味地黄丸主治阴虚火旺,兼有益气生津之功。

四君子汤则主治卫外不固,中焦不健之虚证,具有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之效。

附子理中汤主治中寒伤阳之证,能温中理气,温中健脾。

温经汤则主治寒邪伤阳,温中散寒之证,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汗之功。

连服15剂后,患者的头部汗水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再次就诊时,患者感觉脸色有所红润,手脚不再发冷,证实了中医治疗局部汗证的疗效。

总结:以上三则医案都是中医辨证施治关于局部汗证的经典案例。

这些医案表明,中医治疗局部汗证的方法丰富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它们为中医治疗局部汗证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医生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表现,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认为,汗就是津液所化生,即就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汗得有无、多少就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得表现、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得作用。

因此汗液就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生理性得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

如果就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就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得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汗液得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汗可示为阴阳变化得指示器。

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

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得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得先兆价值……汗得理论基础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得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得藏泻受神明得主宰。

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就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

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得调节又取决于肺、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得影响最大、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得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

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得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得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得联系、汗为水液,水液得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就是、汗与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必然有着内在联系,《内经》早已注意到汗与五脏病理得关系,认为五脏病变皆可导致异常汗出,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

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

【病因病理】汗证的病因为病后体虚,耗伤肺气,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或烦劳邪热亡血耗阴,情志不遂,肝火湿热内盛,均可致汗液外泄异常。

病理变化为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或为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腠理开泄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诊断要点】1.根据汗出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

2.自汗、盗汗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辩证分型】1.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

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3.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4.邪热郁蒸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定义及概述汗证是指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病邪等目的的一种病证。

中医内科中涉及到多种与汗液相关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内因:包括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

2、外因:主要指外界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季节等。

3、发病机制:包括阳气亢盛、阴虚阳亢、阳亢阴伤等机制。

三、病症及分类1、汗多(1) 表现:出汗过多,常伴有头痛、心悸、口渴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阳虚汗多、阳亢汗多、阴伤汗多等类型。

2、汗少(1) 表现:出汗明显减少,常伴有口干、体倦、小便短少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阴虚汗少、阳亢汗少等类型。

(1) 表现:无明显原因地出汗,主要表现在睡眠时出汗较多。

(2) 分类:可分为阳虚盗汗、阴虚盗汗等类型。

四、诊断与治疗方法1、诊断方法(1)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等情况。

(2) 闻诊:辨别患者体味、汗液气味等情况。

(3) 问诊:了解患者出汗情况、其他伴随症状等。

(4) 切诊:通过按摩、刺激等方式判断患者体表情况。

2、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刺激患者的穴位,以达到调节体内阳气和阴血平衡的目的。

(3) 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经络、调理经脉,从而改善体内的阴阳平衡。

(4) 中医调养:通过饮食、运动、作息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文件目录。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汗液:人体内分泌的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盐和多种微量元素。

2、阴阳失调: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阳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3、气血不和:中医理论中指气和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不顺畅,导致疾病发生。

4、脏腑功能紊乱:中医理论中指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5、阳气亢盛: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阳气过旺盛,导致病症出现。

6、阴虚阳亢: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气不足,阳气过盛,导致病症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法 清热泻脾. 方药 泻黄散 泻黄散加减. 常用药: 石膏,栀子清泄脾胃积热, 防风疏散伏热, 藿香化湿和中, 甘草调和诸药, 再加麻黄根,糯稻根敛汗止汗. 加减:尿少,色黄加滑石,车前草清利湿热; 汗渍色黄甚者加茵陈,佩兰清化湿热.
其它疗法
(一)中成药剂
玉屏风口服液 每服1支,1日2次.用于肺卫不固证. 生脉饮口服液 每服1支,1日2次.用于气阴亏虚证.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盗汗候》:"盗汗者,眠睡而汗 自出也,小儿阴阳之气嫩弱,腠理易开,若将养过温,因睡 卧阴阳气交津液发越而汗自出也." 《幼科发挥诸汗》:"汗者心之液也.头汗不必治.小儿纯阳 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 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 《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 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 .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肾阳衰不能内营 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幼 幼集成诸汗证治》:"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又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心为汗.夫心之所藏,在 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而自汗 之证,未有 不由心肾两虚而得之者,然阴虚阳必凑之,故发热而自汗, 阳虚阴必凑之,固发厥而自汗,是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治法 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牡蛎散加减. 方药 玉屏风散 牡蛎散 常用药: 重用黄芪益气固表, 白术健脾益气, 防风走表御风调节开合, 牡蛎敛阴止汗, 浮小麦养心敛汗, 麻黄根收涩止汗. 加减: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 ,砂仁健脾助运;汗出不止者,每晚在睡前 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潜阳.
[临床诊断]
– 诊断要点
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 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 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而 出汗者称自汗. 排除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感染,风 湿热,传染病等引起的出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虚证,实证 辨虚证, 汗证多属虚证. 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 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 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 营卫失调证多汗而不温; 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证象; 实证多由湿热迫蒸所致,症见汗出肤热.
诊断:汗证,肺卫不固证. 病机分析:平素体弱,阳气不足,卫外 不固,津液不藏,故常汗出;气虚则神 疲乏力, 面色少华;表卫不固,腠理不 密,外邪易袭,故易患感冒.舌淡,苔 薄,均为卫表气阳不足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处方:黄芪15g,白术10g,防风5g,煅 龙骨(先煎)15g,煅牡蛎(先煎)15g ,浮小麦15g,大枣5枚,炙甘草5g.
辨局部汗出 半身汗:指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而言.在 小儿多属营卫失调,气血不和所致. 头汗:蒸蒸而出,为脾胃湿热熏蒸;头汗湿冷 ,为阳气虚弱;若但头汗出,无其它不适,乃 清阳发越之象. 心胸汗:多主心虚,或心气虚弱,或心血不足 .脾胃湿热亦可见胸汗,但多与头汗等并见. 手足心汗:有虚实之分.阴虚者,手足心热而 汗出,或伴全身盗汗潮热,舌红绛而干,脉细 数;阳虚者,汗出而肢冷;脾胃湿热者,手足 心汗出而热,肚腹热,口臭,大便秽臭.
[病因病机]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 如《 素问阴阳别论》 所说:"阳加于阴,谓 之汗." 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 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 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 不固,腠理开阖不利,则汗液外泄.
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其主要病因 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容 易出汗.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 肺气虚弱,均可自汗或盗汗.肺主皮毛,脾主 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 营 卫为水谷之精气,化生血脉,行于经隧之中 为营气,其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 分肉之间为卫气,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 论述.正常状态下,营卫之行 不失其常.若小 儿营卫之气生成不足,或受疾病影响,或病后 护理不当,营卫不和,致营气不能内守而敛藏 ,卫气不能卫外而固密,则津液从皮毛外泄, 发为汗证.
营卫失调
证候 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 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 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缓. 分析 本证多为表虚者,病后正气未复,营卫 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无 以固敛,故汗出遍身,微寒怕风,或伴低热; 肺脾受损,故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淡红, 苔薄白,脉缓均为营卫失调之象.
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生脉散 生脉散加减. 常用药: 人参或党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 五味子收敛止汗,生黄芪益气固表, 瘪桃干收敛止汗. 加减:精神困顿,食少不眠,不时汗出,面色无华 ,为气阳偏虚,去麦冬,加白术,茯苓益气健脾 固表;睡眠汗出,醒则汗止,口干心烦,容易惊 醒,口唇淡红,为心脾不足,脾虚血少,心失所 养,可用归脾汤合龙骨,牡蛎,浮小麦补养心脾 ,益气养血,敛汗止汗.
气属阳,血属阴.小儿血气嫩弱,若大病 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 失养的体弱小儿,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 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小儿脾常不足,若平素饮食甘肥厚腻,可 致积滞内生,郁而生热.甘能助湿,肥能 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 致汗出.
由此可见,小儿汗证有虚实 虚实之分 虚实 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 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 有肺卫不固 亏虚, 亏虚, 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则为湿热迫蒸.
论述题 治疗小儿汗证能否单纯收敛止汗?为什么? 四,案例分析 王×,男,3岁.平素汗出较多,近来尤 甚,白天稍加活动或进食时,汗出如珠,入 睡时常湿透衣衫,面白少华,神疲乏力,平 时易感冒,舌淡红,苔薄白. 就本例患儿写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 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答案:
治疗小儿汗证不能见汗止汗.因为导致 小儿汗证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阴阳脏 腑气血失调,腠理开阖失司.治病必求 其本,平调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是 治疗小儿汗证的基本原则,也即治本; 敛汗止汗只治其标.若脏腑阴阳气血之 偏盛偏衰不能纠正,汗终不能止.
分 析 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阳主卫 外而固密,肺主皮毛,肺卫不固,津液不藏,故汗出 .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故汗出以头部,肩背明 显.动则气 耗,津液随气泄,故汗出更甚.气阳不 足,津液亏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肺卫失固, 腠理不密,外邪乘袭,故常易感冒.舌质淡,脉细弱 为气阳不足之象.
(二)外治疗法
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 ,每晚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 定.用于盗汗. 龙骨,牡蛎粉适量,每晚睡前外扑 .用于自汗,盗汗,汗出不止者.
(三)单方验方
黄芪散 黄芪,牡蛎粉,生地各30g,共 为细末.每服3g.用于盗汗. 糯稻根30g,浮小麦,瘪桃干各10g.水 煎服.用于自汗. 浮小麦30g,麻黄根6g.水煎代茶饮. 用于自汗.
现代研究
胡义保.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睡眠多汗症.河 南中医1991;(5):26 药物组成:[桂枝4g,白芍9g,甘草3g,大枣5 枚,龙骨,牡蛎各15g(先煎)].1日1剂,7日 为1疗程.气阳虚型加黄芪,白术,麻黄根,重用 1 桂 枝;气阴虚型加黄芪,太子参,五味子,桂枝 减量.治疗54例,结果痊愈38例,好转11例 ,无效5例.对照组15例,给服谷维素,维生素B1 ,维生素 B6,谷氨酸,出汗较多者,睡前服少量 阿托品,7日为1疗程.结果好转2例,无效13例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气阴亏虚
证候 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 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 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 哭声无力,口唇淡红, 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分 析 多见于急病,久病,重病之后失于调养,或素 体气阴两虚,故形体消瘦;气虚不能敛阴,阴虚易生内 热,迫津外泄,故汗出较多;汗为心液,汗出则心血暗 耗, 血虚则心神不宁,故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 汗多,或伴低热;气阴亏损故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 质淡,脉细弱,均为气阴不足之象;苔少或见剥苔,脉 细数, 则为阴亏之征.
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 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 盗汗; 盗汗 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 自汗. 自汗 盗汗多为阴虚,自汗多为阳虚. 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 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它证候. 本节主要讨论小儿无故自汗,盗汗,至 于因温热病引起的出汗,或属重急病阴 竭阳脱, 亡阳大汗者均不在此例.
湿热迫蒸
证候 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出 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 小便色黄,色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脾胃湿热蕴积,热迫津液外泄,故自汗 或盗汗;头为诸阳之会,脾主四肢,故头部或 四肢汗多;湿热郁蒸,故口臭,口渴不欲饮; 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 热之象.
(四)饮食疗法
黑豆煮烂,每日适量食之.有健脾固表 之功. 鸭血糯米适量,煮烂食之.有补血和营 之功.
预防护理
(一)预防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 小儿体质. 注意病后调理,避免直接吹风. 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积极治疗各种急, 慢性疾病.
(二)护理
拭汗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被,保持皮 肤清洁和干燥,拭汗用柔软干毛巾或纱 布擦干,勿用湿泠毛巾,以免受凉. 汗出过多致津伤气耗者,应补充水分及 容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勿食辛辣 ,煎炒,炙烤,肥甘厚味. 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
陈乃麦.炙甘草汤治疗小儿汗症32例.国 医论坛1996;(1):20 基本方:(炙甘草,阿胶,麻仁各5g, 人参2g,生地10g,桂枝3g,麦冬6g, 大枣3枚,生姜3片).为7岁小儿量, 可随年龄大小增减药量.表虚明 显,漏 汗不止者,可加用生黄芪5g.1日1剂 ,水煎分3次服,5岁以下儿童每日可服 5次.治疗32例,全部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