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方根(第3课时)良教乡中心学校 韩军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1.3平方根(第三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让学生自主发现平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求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平方根的求法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记忆和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对平方根的知识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同时,我还会提醒学生在做作业时要注意的问题,如审题、检查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作业小结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进一步提高对平方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方根的知识。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方根的性质和求法。例如,在讲解平方根的性质时,我会提问:“平方根的性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3《平方根》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3《平方根》教案3一. 教材分析平方根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一个数乘以自身得到另一个数时,这个数就是原数的平方根。
平方根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并且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平方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平方等知识,对于乘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平方根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并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应用平方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难点:理解平方根的概念,能够应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并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或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引入平方根的概念,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平方根的概念,通过PPT课件或者板书,给出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给出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方根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方根的概念来求解问题。
给予学生解答的指导,并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应用平方根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的应用场景,例如:在物理学中,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应用于振动频率的计算;在经济学中,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应用于需求曲线的计算等。
让学生了解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平方根》(第3课时)
下列各式有意义吗?
(1) 144 (; 2) 0.0225 ;(3)± 121;(4) (7) .
196
有意义
有意义
有意义 无意义
求下列各式的值.
169 13 100 _1__0__
(3)2 ____3_; 62 82 _1_0_
链接中考
6.1 平方根
1. 9的平方根是( B )
A.3
∴100的平方根是±10; ∴0.25的平方根是±0.5.
(2)
∵(±
3 4
)2= 9
16
,
∴ 9 的平方根是±3 ;
16
4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0的平方根是0;
(√ )
(2)1的平方根是1;
(× )
(3)-1的平方根是-1;
(×)
(4)0.01是0.1的一个平方根.( × )
填表:
2. 能正确区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1.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特征.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6.1 平方根
要做一张边长是3分米的方桌 面,它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
32 ?
答:9平方分米. 乘方运算
这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的运算.
3分米
探究新知
6.1 平方根
如果有一个数x,使得x2=a,那么我们把x叫作a的一个平方 根,也叫作二次方根.
例如: (±1)2=1,1的平方根为±1. 平方根的性质: 如果x是正数a的一个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 个:x与-x.即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探究新知
6.1 平方根
1. 121的平方根是什么? 11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方根(第3课时)
6.1.3平方根教材来源: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10月第一版内容来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3课时主题:平方根课时:共3课时,本节是第3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设计者:傅荣华一、目标确立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了解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平方根。
2、教材分析: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前两节课研究的算术平方根,即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而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
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利用这种关系,可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由于平方根的概念,通过从特殊到一般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到平方根的特征。
本课既是前面学习的算术平方根的延续,又是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同时本课也为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提供了思路和研究方法。
3、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容易混淆,经常出现错误。
在刚开始接触平方根时,可能还有点不太习惯,一是正数有2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这与学生过去遇到的运算结果唯一的情况不同;二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这种对运算对象有限定要求的情况以前一般不会遇到。
学习目标(1)通过类比和判断,归纳出平方根的概念和特征.(3)通过探究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会求非负数的平方根.二、评价任务1、通过复习导入和讨论交流,达成学习目标1。
2、通过随堂练习和达标检测,达成学习目标2。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讨论: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注意()932=-中括号的作用. 又如:2542=x ,则x 等于多少呢?等等。
二、探索归纳: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即: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2、观察:课本P45的图6.1-2.图6.1-2中的两个图描述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运算过程,揭示了开平方运算的本质.并根据这个关系说出1,4,9的平方根.例4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平方根》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方根的基本概念。平方根是一个数乘以自身得到另一个数的运算的逆运算。(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决几何图形面积计算、速度等问题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平方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对平方根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运用的经验。在未来的教学中,我打算引入更多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平方根应用的理解。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我可以设置一些简短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回答,以此检验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平方根》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平方根》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平方根的定义: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如何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
2.平方根的性质:探讨平方根的性质,如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平方根的计算:学会使用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近似值进行计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平方根》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平方根的定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他们一开始可能会对这个概念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在讲解时,我应该更加注重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方根的含义,比如通过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的关系来引入平方根的概念。
《平方根》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人教数学七年级下册】
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1)(11)2; (2) ;
解:(1)(11)2 =121,它的算术平方根是 11,平方根是 11.
(2) =4 ,它的算术平方根是 2,平方根是 2.
概念:
平方根
6.1平方根
第3课时
(1) 32= ,(3)2= ;
(2) = ,= ;
(3) 0.82 = ,(0.8)2 = .
9
0.64
0.64
9
填空:
合作探究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9,这个数是多少?
解:(3) ∵ , ∴ .
你能总结一下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吗?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中正的那个平方根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0的平方根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是 2 的平方根B. 是 2 的平方根C. 2 的平方根是 D.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解:(1)∵ (10)2 = 100, ∴ 100 的平方根是10
(2) ∵ , ∴ 的平方根是 ;
(3)∵(0.5)2 = 0.25, ∴ 0.25 的平方根是0.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49的平方根是7;
(2)2是4的平方根;
(3)5是25的平方根;
答:3或3
由于(3)²=9,那么这个数也可以是3
合作探究
根据上面的研究过程填表:
x2
1
16
36
49
x
1或1
4或4
6或6
7或7
或
合作探究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 x2=a,那么 x 叫做 a 的平方根.例如,3 和 3 是 9 的平方根,简记为 3 是 9 的平方根.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第3课时平方根课件新新人教
3.给出下列各数:49,-232,0,-4,-|-3|,-(-3),-(-5)4,其中
有平方根的数共有( B )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4.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C )
A.-1
B.1
C.0
D.±1
5. 81的平方根是( A )
A.±3
D.-(-3)
4.(-2)2 的平方根是( C )
A.2
B.-2
C.±2
D. 2
5.[2017·恩施]16 的平方根是_±_4__.
分层作业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8 是 64 的平方根 C.64 的平方根是 8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 49=±7 C.16 的平方根是 4
B.-8 是 64 的平方根 D.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8
(3)因为11532=126295,所以± 126295=±1135;
(4)因为 11336=4396,且672=4396, 所以± 11336=± 4396=±76.
9.[2018·广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 x+1 和 x-5,则 x= __2__ .
【解析】因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故 x+1+x-5=0,解得 x=2.
谢谢 观看
2.平方根的性质 性 质:(1)正数有_两___个平方根,它们_互__为__相__反__数___; (2)0 的平方根是__0__; (3) _负__数___没有平方根. 3.开平方的概念 定 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_开__平__方__.
注 意:(1)平方根是开平方运算的结果; (2)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 6.1.3.1《平方根.》
第3课时 平方根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重点)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用开平方运算求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一、情境导入填空:(1)3的平方等于9,那么9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_______;(2)25的平方等于425,那么425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_______; (3)展厅的地面为正方形,其面积49平方米,则边长为________米.还有平方等于9,425,49的其他数吗?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类型一】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12425;(2)0.0001;(3)(-4)2;(4)10-6;(5)81. 解析: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含有乘方运算先求出它的幂.注意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解:(1)∵12425=4925,(±75)2=4925,∴12425的平方根为±75,即±12425=±75; (2)∵(±0.01)2=0.0001,∴0.0001的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3)∵(±4)2=(-4)2,∴(-4)2的平方根是±4,即±(-4)2=±4;(4)∵(±10-3)2=10-6,∴10-6的平方根是±10-3,即±10-6=±10-3;(5)∵(±3)2=9=81,∴81的平方根是±3.方法总结: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明确是求哪一个数的平方根.如(5)中是求9的平方根.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7题【类型二】 利用平方根的性质求值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1和a -4,求这个数.解析:因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2a +1和a -4互为相反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列方程求解.解:由于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 +1和a -4,则有2a +1+a -4=0,即3a -3=0,解得a =1.所以这个数为(2a +1)2=(2+1)2=9.方法总结: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它们的和为零.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1题探究点二:开平方及相关运算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2=361; (2)81x 2-49=0;(3)49(x 2+1)=50; (4)(3x -1)2=(-5)2.解析:若x 2=a (a ≥0),则x =±a ,先把各题化为x 2=a 的形式,再求x .其中(4)中可将(3x -1)看作一个整体,先通过开平方求出这个整体的值,然后解方程求出x .解:(1)∵x 2=361,∴开平方得x =±361=±19;(2)整理81x 2-49=0,得x 2=4981,∴开平方得x =±4981=±79; (3)整理49(x 2+1)=50,得x 2=149,∴开平方得x =±149=±17; (4)∵(3x -1)2=(-5)2,∴开平方得3x -1=±5.当3x -1=5时,x =2;当3x -1=-5时,x =-43.综上所述,x =2或-43. 方法总结: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开平方解方程,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开平方时,不要漏掉负平方根.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三、板书设计1.平方根的概念:若x 2=a ,则x 叫a 的平方根,x =±a .2.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3.开平方及相关运算: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把正方形的面积不断地扩大为原来的2倍、3倍、n 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学习平方根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数学课
题
平方根
课
型
新课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主备或初备人韩军教学对象七年级学
生
课时 1
参与修改人员执教教师韩军一、教材内容分析
《平方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方、用字母表示数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主要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在运算方面,引入了开方运算,使学生掌握的代数运算由原来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扩展到六种,建立起较完善的代数运算体系。
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根式、实数的预备知识,还是用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依据。
因此,本节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梳理)
1. 如果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a”
(a称为被开方数)。
2.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三、教学目标(通过什么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那些目标)课标要求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的互逆运算;会用符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通过学习平方根,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通过对正数平方根特点的探究,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体验类比、化归等问题解决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的互逆运算;会用符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通过学习平方根,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四、学习者特征(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能从具体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抽象出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具备了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平方根性质的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及表示方法,会用符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教学难点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探究算数平方根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在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与讲授顺利完成本节重要知识。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室、实验室;器材、多媒体)
常规教具学具
八、课时教学流程图
知识回顾情境引入新知探究知识梳理随堂练习
九、板书设计
平方根
1. 如果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a”
(a称为被开方数)。
2.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十、教学过程(1、注重教学活动设计;2、知识线索、脉络清晰;3教法/学法渗透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知识回顾 1.什么叫算术平方根?
2.判断下列各数有没有算术平方根,如果有请求出它
们的算术平方根。
100;1;36/121; 0; -0.0025; (-3)2 -25;学生自主完成
课前练习
复习旧
知,为下
面探究打
基础
情境引入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图
新知探究探究一、平方根概念的得出
1、首先大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1)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正数是多少?(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这两问的区别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有什么相同之处?2
3=9,把3叫做9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
通过思
考,探究
今天所学
的知识
正确理解
平方根概
念与算术
平方根概
念的区别
2
(3)
=9)把-3叫做9的平方根,也就是3和-3是9的平方根
2、通过P45表格,给出平方根以及开平方的概念。
探究二、平方根的概念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类似的,你能找出平方根概念与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区别是什么吗?
探究三、P45例4(规范书写格式)
探究四、P45思考,观察例题,发现正数的平方根的规律,并提示出现0或负数会有什么变化?
1.正数有个平方根,它们。
2.0的平方根是
3.负数平方根
P46的归纳,用符号表示:
探究五、P46例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平方根的概念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类似的,找出平方根概念与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区别
知识梳理随堂练习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困
惑?
1.一个数x2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着a
的。
2.0的平方根是 ; 0的算术平方根是。
3.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平方根记为;
4.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的关系
是 .
5.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平方根等于本身
的数有________。
1.课后P46练习1.
2.
3.4
2.填空
①若x2 = 4, 则x= ; ②若a2= 9,则a=
.
③(-5)2 = ; 52= ; 则25的平方根是。
3.写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12 ② 49 ③ 0 ④
169
64
学生自主谈本节课
的收获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及时检查
学生对今天
所学知识的
理解
检查学生对
今天所学内
容的应用情
况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图
⑤ 144 ⑥
16
7
⑦ 2.25 ⑧
0.25
4.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5cm2、36cm2,它们的边长分别是多
少?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9的平方根是-3 ( )
(2)49的平方根是7 ( )
(3)(-2)2的平方根是±2 ()
(4)1 的平方根是 1 ()
(5)-1 是 1的平方根()
(6)7的平方根是±49.( )
(7)若X2 = 16则X = 4 ()
6、若2m-1与3m-1是同一个的数的平方根,则m等于
( )
7.若 4x2 =25, )
4
(2
y= 16; 求:2xy的值.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检查学生对
今天所学内
容的应用情
况
作业布置(分层)
A B C P47习题6.1第3、4、7、8题P61第1、3题
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