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哪种方式更合算(说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黄
黄 黄 红
绿
绿
绿 绿 绿
红 红
绿 绿 黄 黄 绿
红
绿 绿
图1
绿
图2
图3
(1)组成合作小组,仿照图制作一个转盘,用实验 的方法(每组实验100次)分别求出获得100元、50 元、20元购物券以及未能获得购物券的频率,并据 此估计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得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 看看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哪种方式更合算。 (2)全班交流,看看各小组的结论是否一致,并将 各组的数据汇总,计算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得购物 券金额的平均数。
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 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了以下问题: (1)把图1的转盘改为图2的转盘,如果转盘停止后, 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仍分别 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与图1的转盘相比, 用哪个转盘对顾客合算?如果改用图3的转盘呢?
(说明:通过转盘的变式,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影响“平均 收益”的因素,为学生后面得出理论概率计算方法打下 基础)。 绿 黄 绿 绿 绿 黄
总结归纳,形成工具
“合算”与“平均收益”
“频率”与“概率” “概率”与“统计”
应用与拓展
1.在一次转盘游戏中,小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下面的扇形统 计图,求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
2.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小明和小亮准备 用它做游戏,并规定:两人轮番转动转盘,每转动一次转 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哪个区域,则得该区域 上所标数字的分数· 转动100次后,看谁的分数多,谁赢。 (1)请求出每转动一次转盘所得分数的平均数。 (2)小明转了100次得了15分,因此,他认为(1)中所得结 果不对,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
3.某射击运动员在进行射击训练时,每次射击都能中靶,且击中 靶上任一点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靶子由一组同心圆组成(如图所 示),10环、9环、8环、7环、6环及5环的每一环圈的外侧圆周, 其半径分别为5cm,l0cm,l5cm.20cm,25cm及30cm.则该射击运动 员射击一次获得的环数在7环及7环以上的可能性与获得6环或5 环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
哪种方式更合算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数学§4.2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
教材分析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初 中阶段统计和概率有关知识点的学习,感受到统计和概率在现 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未必就具有正确的评判能力和决策能 力,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工具,让学生评判某项活动是否“合 算”,而且判断一件事情的“合算”与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 在,它是概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应用。 此外,概率与统计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互为基础。概率这 一概念就是建立在频率这一统计量稳定性的基础之上;而统计 又离不开概率的理论支撑,没有概率的统计是走不远。
教法与学法分析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尽 可能从数学学习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真实心 理活动,分析其认知过程,提供学生自主探索 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创新思考,亲身 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上述分析,本课时 宜采用实验活动形式。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 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而学生才是真 正的表现者,活动者。教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 都参与教学活动,并经常的肯定,表扬与鼓励, 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黄
活动探究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 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 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 该商场继续购物,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 物券10元,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合算?
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体 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现实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判。 过程与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 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增强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经历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进一步 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 边,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设计了一个具体情境,力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 “合算”,并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提高其决策能力,从而对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现象进行评判。当然,这本质上就是 数学期望。
本节课的定位:经历过程、掌握工具、体会联系
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是: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 让学生初步体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 算”,并利用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 行评判;探索“平均收益”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 理解“合算”与“平 均收益” 之间的联系,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 的联系。
过程分析
生活中的现象 (实际背景)
数学模型
应用拓展 (解释现象)
生活中的现象(实际背景)
创设情境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 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黄色区域,那么顾客 就可以获得5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 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30元,转 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合算?
作业布置
动手操作完成教材169页的习题第1题,旨在让学 生通过一定次数的实验,感受到该活动的欺骗性,而 不愿意参加这一“免费活动”。
ຫໍສະໝຸດ Baidu
评价分析
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1)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的思 维方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的情况。在探索摇奖的“平均收益”等过程中, 都必须展开一定的实际操作活动或研讨活动。因而对学生活动的考查应成 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这方面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在从事活动时的表现作 为对象,对它们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 程度——能否积极、主动的从事各项活动,向同伴解释自己的想法,听取 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二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表述水平等。 例如,在探索摇奖的“平均收益”的讨论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积 极的参与讨论,是否有自己的观点,能否将自己的观点清晰而有条理的表 述出来,如何理解“平均收益”,又如何计算“平均收益”(包括估算), 在估算中如何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模拟应注意什么,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学 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如何等。 (2)运用定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更应注重定性的方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观察学生,特别是他们在小组中的表现,及时记录 学生的独特的想法,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的评价学生,
黄
黄
黄 红
绿
绿 绿
红
红
黄
绿
红
绿 绿
图1
绿
图2
图3
(2)不用实验的方法,你能求出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 得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吗? (说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是适当引导转入教材中 的“议一议”,通过研讨小亮的做法,认识这种方法 ;如果已有学生想出理论计算方法,则顺着这一思路 加以讨论完成“议一议”的相关内容。旨在借助扇形 统计图获得理论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概率与统计 之间的联系,同时联系前一节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 的方法)。 ① 5%
② 10% ① 获得100元购物券 ③ 20% ④ 65% ② 获得50元购物券 ③ 获得20元购物券 ④ 没有获得购物券
(3)小明他们转了100次,总共获得购物券1320元, 因此他认为小亮的方法不对。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
(说明:旨在学生认识到实验频率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 系,从而建立良好的随机观念)。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因此 如何让学生“会学”才是关键。为此我指导学生: (1)会疑——不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会自己提出问题。 (2)会议——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集中智慧,协同解决问 题。 (3)会思——做完一个题目,引导反思过程及根源,能够得到 一类题的解答。 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源于主体,也不是起源于客体,而 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要求学生: (1)善于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在本课设计中,议论,质疑等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2)善于自我激励,目的在于加强成就教育,在学生寻找新旧 知识的联系上,在成功解决问题后,不时激励自己,体会“乐学 ” (3)改变学习思想,要敢想敢做,不当“观众”,争做“主角 ”,从“生疑”,“质疑”,“释疑”,到“再生疑”,这样才 能有利于拓展思维。
反馈练习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 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重复必要的训练,也可以 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完成教材169页的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平均 收益”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活 动,感知生活,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归纳小结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如何评判某 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 现象进行评判;理解“合算”与“平均收益”之间的 关系,认识到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教师启发学生 探归纳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 固,条理化,清晰化,而由学生讨论后小结就能使学 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了听众的作用,但必须要将学 生未讲出的知识点及时补充,同时也很有必要重复本 节课的重点内容。
黄 黄 红
绿
绿
绿 绿 绿
红 红
绿 绿 黄 黄 绿
红
绿 绿
图1
绿
图2
图3
(1)组成合作小组,仿照图制作一个转盘,用实验 的方法(每组实验100次)分别求出获得100元、50 元、20元购物券以及未能获得购物券的频率,并据 此估计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得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 看看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哪种方式更合算。 (2)全班交流,看看各小组的结论是否一致,并将 各组的数据汇总,计算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得购物 券金额的平均数。
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 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了以下问题: (1)把图1的转盘改为图2的转盘,如果转盘停止后, 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仍分别 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与图1的转盘相比, 用哪个转盘对顾客合算?如果改用图3的转盘呢?
(说明:通过转盘的变式,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影响“平均 收益”的因素,为学生后面得出理论概率计算方法打下 基础)。 绿 黄 绿 绿 绿 黄
总结归纳,形成工具
“合算”与“平均收益”
“频率”与“概率” “概率”与“统计”
应用与拓展
1.在一次转盘游戏中,小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下面的扇形统 计图,求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
2.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小明和小亮准备 用它做游戏,并规定:两人轮番转动转盘,每转动一次转 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哪个区域,则得该区域 上所标数字的分数· 转动100次后,看谁的分数多,谁赢。 (1)请求出每转动一次转盘所得分数的平均数。 (2)小明转了100次得了15分,因此,他认为(1)中所得结 果不对,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
3.某射击运动员在进行射击训练时,每次射击都能中靶,且击中 靶上任一点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靶子由一组同心圆组成(如图所 示),10环、9环、8环、7环、6环及5环的每一环圈的外侧圆周, 其半径分别为5cm,l0cm,l5cm.20cm,25cm及30cm.则该射击运动 员射击一次获得的环数在7环及7环以上的可能性与获得6环或5 环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
哪种方式更合算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数学§4.2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
教材分析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初 中阶段统计和概率有关知识点的学习,感受到统计和概率在现 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未必就具有正确的评判能力和决策能 力,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工具,让学生评判某项活动是否“合 算”,而且判断一件事情的“合算”与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 在,它是概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应用。 此外,概率与统计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互为基础。概率这 一概念就是建立在频率这一统计量稳定性的基础之上;而统计 又离不开概率的理论支撑,没有概率的统计是走不远。
教法与学法分析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尽 可能从数学学习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真实心 理活动,分析其认知过程,提供学生自主探索 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创新思考,亲身 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上述分析,本课时 宜采用实验活动形式。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 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而学生才是真 正的表现者,活动者。教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 都参与教学活动,并经常的肯定,表扬与鼓励, 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黄
活动探究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 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 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 该商场继续购物,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 物券10元,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合算?
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体 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现实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判。 过程与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 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增强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经历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进一步 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 边,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设计了一个具体情境,力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 “合算”,并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提高其决策能力,从而对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现象进行评判。当然,这本质上就是 数学期望。
本节课的定位:经历过程、掌握工具、体会联系
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是: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 让学生初步体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 算”,并利用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 行评判;探索“平均收益”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 理解“合算”与“平 均收益” 之间的联系,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 的联系。
过程分析
生活中的现象 (实际背景)
数学模型
应用拓展 (解释现象)
生活中的现象(实际背景)
创设情境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 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黄色区域,那么顾客 就可以获得5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 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30元,转 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合算?
作业布置
动手操作完成教材169页的习题第1题,旨在让学 生通过一定次数的实验,感受到该活动的欺骗性,而 不愿意参加这一“免费活动”。
ຫໍສະໝຸດ Baidu
评价分析
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1)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的思 维方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的情况。在探索摇奖的“平均收益”等过程中, 都必须展开一定的实际操作活动或研讨活动。因而对学生活动的考查应成 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这方面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在从事活动时的表现作 为对象,对它们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 程度——能否积极、主动的从事各项活动,向同伴解释自己的想法,听取 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二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表述水平等。 例如,在探索摇奖的“平均收益”的讨论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积 极的参与讨论,是否有自己的观点,能否将自己的观点清晰而有条理的表 述出来,如何理解“平均收益”,又如何计算“平均收益”(包括估算), 在估算中如何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模拟应注意什么,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学 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如何等。 (2)运用定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更应注重定性的方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观察学生,特别是他们在小组中的表现,及时记录 学生的独特的想法,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的评价学生,
黄
黄
黄 红
绿
绿 绿
红
红
黄
绿
红
绿 绿
图1
绿
图2
图3
(2)不用实验的方法,你能求出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 得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吗? (说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是适当引导转入教材中 的“议一议”,通过研讨小亮的做法,认识这种方法 ;如果已有学生想出理论计算方法,则顺着这一思路 加以讨论完成“议一议”的相关内容。旨在借助扇形 统计图获得理论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概率与统计 之间的联系,同时联系前一节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 的方法)。 ① 5%
② 10% ① 获得100元购物券 ③ 20% ④ 65% ② 获得50元购物券 ③ 获得20元购物券 ④ 没有获得购物券
(3)小明他们转了100次,总共获得购物券1320元, 因此他认为小亮的方法不对。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
(说明:旨在学生认识到实验频率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 系,从而建立良好的随机观念)。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因此 如何让学生“会学”才是关键。为此我指导学生: (1)会疑——不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会自己提出问题。 (2)会议——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集中智慧,协同解决问 题。 (3)会思——做完一个题目,引导反思过程及根源,能够得到 一类题的解答。 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源于主体,也不是起源于客体,而 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要求学生: (1)善于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在本课设计中,议论,质疑等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2)善于自我激励,目的在于加强成就教育,在学生寻找新旧 知识的联系上,在成功解决问题后,不时激励自己,体会“乐学 ” (3)改变学习思想,要敢想敢做,不当“观众”,争做“主角 ”,从“生疑”,“质疑”,“释疑”,到“再生疑”,这样才 能有利于拓展思维。
反馈练习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 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重复必要的训练,也可以 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完成教材169页的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平均 收益”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活 动,感知生活,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归纳小结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如何评判某 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 现象进行评判;理解“合算”与“平均收益”之间的 关系,认识到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教师启发学生 探归纳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 固,条理化,清晰化,而由学生讨论后小结就能使学 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了听众的作用,但必须要将学 生未讲出的知识点及时补充,同时也很有必要重复本 节课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