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疾病的介入治疗

合集下载

介入医学知识点总结

介入医学知识点总结

介入医学知识点总结介入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到许多与疾病诊断、治疗相关的知识点。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介入医学作为一种创新性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总结介入医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探讨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介入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介入放射学。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医生的操作,将导管或药物引导至体内病变部位,通过X射线透视等放射学技术实现准确定位和治疗。

介入放射学广泛应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此外,介入放射学还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如肿瘤栓塞、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介入放射学不仅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还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其次,介入医学中的血管介入技术也是一个热点领域。

血管介入技术是通过导管在体内腔道进行操作,对血管疾病进行治疗。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

举个例子,冠心病血管介入治疗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等技术,通过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扩张狭窄的血管,植入支架等。

这种技术使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并且降低了死亡风险。

除了血管介入技术,介入医学还包括介入内镜技术和介入神经学技术等领域。

介入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内镜引导下的操作,对消化道、呼吸道等进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并且具有无创伤、准确性高等特点。

介入神经学技术则用于神经疾病的介入治疗,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神经疾病的治疗更加简便和安全。

在介入医学领域中,还有一些新兴技术被广泛关注。

比如,微创介入技术是介入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微创手术或者经皮技术,对体内疾病进行治疗。

这种技术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伤害,而且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另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也是一种新兴的介入医学技术,它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高精度照射,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并降低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对比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诊断治疗的76例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

结果:观察组15例经治疗完全缓解,14例经治疗基本缓解,9例治疗无明显效果;对照组8例经治疗完全缓解,12例经治疗基本缓解,18例治疗无明显效果。

观察组共29例经治疗有效,对照组共20例经治疗有效,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扫描,76例患者中有54(71.05%)例患者为胃癌,其中13(24.07%)例不染色,18(33.33%)例较均一染色,23(42.59%)例为边缘环状染色;22(28.95%)例患者为大肠癌,其中5(22.73%)例不染色,8(36.36%)例较均一染色,9(40.91%)例为边缘环状染色。

讨论:对于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通过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洛铂;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055-02胃肠道肿瘤为常见肿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胃肠道肿瘤比较容易出现转移,而肝脏为双重供血,所以比较容易转移至肝脏[1]。

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介入治疗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且取得较好的效果[2]。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6例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

观察组23例患者为男性,15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45岁,最大75岁,平均(57.8±6.3)岁;9例患者为胃体癌,9例患者为结肠癌,6例患者为直肠癌,14例患者为贲门癌。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标题:介入病房病种引言概述:介入病房是医院中专门治疗介入性手术患者的特殊病房,针对不同的病种,介入病房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介入病房常见的病种及其治疗方法。

一、心血管介入病房1.1 心脏病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等。

1.2 血管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动脉瘤、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进行介入治疗。

1.3 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术修复或替换心脏瓣膜,治疗心脏瓣膜疾病。

二、神经介入病房2.1 脑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2 脊柱介入治疗:针对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肿瘤等进行介入治疗。

2.3 神经介入治疗: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

三、消化道介入病房3.1 肝脏介入治疗:治疗肝脏疾病,如肝癌、肝硬化等。

3.2 胆道介入治疗:治疗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管狭窄等。

3.3 胃肠道介入治疗:包括内镜下介入治疗、胃肠道肿瘤介入治疗等。

四、泌尿系统介入病房4.1 肾脏介入治疗:治疗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肿瘤等。

4.2 膀胱介入治疗:治疗膀胱疾病,如膀胱癌、膀胱结石等。

4.3 前列腺介入治疗:治疗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五、其他介入病房5.1 妇科介入治疗:治疗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5.2 乳腺介入治疗:治疗乳腺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增生等。

5.3 骨科介入治疗:治疗骨科疾病,如骨折、骨肿瘤等。

结论:介入病房是医院中重要的治疗部门,针对不同病种的介入治疗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介入病房的医护人员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标题:介入病房病种引言概述:介入病房是医院中专门用于进行介入性治疗的重要部门,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内窥镜、导管等器械进行治疗的疾病,介入病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介入病房中,针对不同的病种需要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心血管疾病1.1 心脏介入治疗:介入病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需要进行介入性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支架植入、冠脉球囊扩张术等。

1.2 血管介入治疗:对于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血管支架植入、血栓抽吸等治疗。

1.3 心脏起搏器植入:对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患者,介入病房可以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以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二、消化道疾病2.1 肝胆介入治疗:对于肝胆疾病,如胆囊结石、肝脓肿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经皮肝穿刺引流等治疗。

2.2 胃肠介入治疗:对于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肠梗阻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内镜下止血、肠道支架植入等治疗。

2.3 肝动脉栓塞治疗:对于肝癌等肝脏肿瘤患者,介入病房可以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以减少肿瘤的供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泌尿系统疾病3.1 肾脏介入治疗:对于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囊肿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肾造影、经皮肾穿刺引流等治疗。

3.2 膀胱介入治疗:对于膀胱疾病,如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膀胱镜检查、膀胱肿瘤电凝治疗等。

3.3 前列腺介入治疗:对于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支架植入等治疗。

四、神经系统疾病4.1 脑血管介入治疗:对于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动脉瘤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脑血管造影、血栓抽吸等治疗。

4.2 脊柱介入治疗:对于脊柱疾病,如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间盘突出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椎间孔镜手术等治疗。

4.3 神经介入治疗: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等,介入病房可以进行介入性治疗,如经动脉栓塞、经颅内置管等。

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消化内科疾病是指发生在消化系统中的各种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慢性胃炎、食管炎、食管癌、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胰腺癌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因此对于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着极大的关注。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

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给患者,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药物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对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果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来杀灭幽门螺杆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疾病如胃酸过多、胃溃疡等,可以使用抗酸药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部不适。

3. 抗炎药治疗:对于胃肠道炎症的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使用抗炎药来缓解炎症,促进病情的恢复。

4. 消炎止血药治疗:对于食管炎、胃肠道出血等疾病,可以采用消炎止血药物来止血、消炎,帮助伤口愈合。

二、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医生可能会推荐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常见于胃癌、胆囊结石、胰腺癌等疾病。

手术可以切除患病的组织或器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手术治疗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情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开放手术已经可以逐渐转变为微创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丝、導管等器械進入人體内部,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胃癌、食管癌、肝胆疾病等消化内科疾病。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栓塞治疗、放射治疗和消融治疗等。

栓塞治疗通过导管将栓塞剂导入到肿瘤或血管中,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放射治疗使用放射性物质对病变组织进行治疗;消融治疗则通过高温或低温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

四、综合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消化内科疾病,综合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综合治疗往往结合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马坤;郭山峰;梁定;刘文贵;张元朝;李正军;汪有锦;沈湘蕾【摘要】目的评价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1例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患者行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行出血动脉栓塞治疗,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出血阳性率为80.65%(25/31),28例行栓塞止血治疗,1次栓塞止血成功率75.00%(21/28),2次栓塞总成功率82.14%(23/28).7例介入术后行外科手术,包括2例空肠间质瘤及5例胃恶性肿瘤.4例胃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30日内再发间断出血,其中2例因基础疾病致心肺衰竭死亡.除1例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栓塞止血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支持治疗后恢复出院,余患者未出现严重胃肠缺血坏死.结论介入诊疗对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及止血治疗高效、安全,尤其对胃恶性肿瘤出血亦能取得良好效果,可作为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的一种较好的诊治手段.%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value and safety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s Thirty-one cases of endoscopic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performed DSA and treat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The safty and efficacy was evaluated.Results Angiographic positive rate of bleeding was 80.65%(25/31);28 cases was treated with embolization.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embolization was 75.00% (21/28),and the total success rate was 82.14 %(23/28) by the second embolization.Seven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resection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including 2 cases of jejunal stromal tumors and 5 cases of gastric malignant tumors.Four cases of gastriccancer patients underwent rebleeding within 30 days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of which 2 died of heart or lung function failure due to basic diseases.Except for 1 patient of anastomotic bleeding after gastrointestinal anastomosis occurred anastomotic fistula after embolization,who recovery with the support treatment,no other cases occurred serious gastrointestinal ischemic necrosis.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hemostasis is effective and safety,and also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especially for malignant gastric tumor hemorrhage,which can be used for endoscopic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7(014)007【总页数】4页(P408-411)【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内镜;血管造影术;栓塞,治疗性【作者】马坤;郭山峰;梁定;刘文贵;张元朝;李正军;汪有锦;沈湘蕾【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R816胃肠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内镜及介入放射学技术均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方法,但传统内镜技术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和结肠出血,且急诊胃肠镜检查因出血量大而遮盖视野导致难以发现出血部位,或因患者体质状况限制或病变性质复杂内镜诊治困难。

洛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洛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瘤直径 的大小和病灶 内血液流速 、周围静脉情况综合判定 , 本组 中使用碘化油 2 — 1 5 . 5 m1 , 平均 5 . 5 5 m l 。
术 中严密监测生命 体征 , 通过动脉造影评价肿瘤供养 动
脉及门静脉的栓塞程度 。 实验组患者均接受 1 ~ 5个疗程的化 疗栓塞 , 中位数为 3个疗程 。 术后反应和并发症 : 大部分患者术后均 出现不 同程度的 发热 、 恶心 、 呕吐、 腹痛 等栓塞后综合 征 , 经对症处理恢 复 良 好 。少数患者 出现不同程度贫血 、 血小板减少 、 白细胞下降等
根 据首 次治疗前及第 2次治疗后 4 ~ 6周增强 c T检查结果 .
1 . 8 ) 岁 。均为术后肝转移或并发肝转移患者 : 其 中贲 门癌 1 2
例, 胃体 癌 1 2例 , 结肠癌 1 1 例, 直肠癌 7例。本组中 3 3例发 现肝转移 时间 0 - 8年不等 ;另 9例为原 发肿瘤不 能切 除者 。
动脉 。再超选 至病灶 的主要供血动脉经造影证实 , 灌注 5 一 F u 1 0 0 0 m g + O . 9 %氯 化 钠 1 0 0 ml , C F 1 0 0 m g + O . 9 %氯 化 钠 2 0
移时. 往 往首先经 门静脉转移至肝脏 。 使得 肝脏成为 消化 道
扫描 ( 动脉增强 显影 )的直 径总 和缩 小 ≥3 0 %为部分缓 解
( P R) ; 目标 病 灶 扫 描 ( 动脉 增 强 显 影 ) 的直 径 总和 缩 小 未 达 部
分缓解 或增加未达疾病进展 为疾病稳定 ( s D) ; 目标 病灶 ( 动 脉增强 显影 ) 的直径 总和增加
肿瘤最早 出现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中大肠癌发生肝转移 者高达 4 0 %~ 7 9 %, 1 0 %~ 2 5 %的结 直肠癌患 者在确诊 时已存 在肝转移 : 另有 2 0 %~ 2 5 %的患者在 胃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 。 因此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 5 0 %,但 大约 8 0 %~ 9 0 % 的患者确诊 时 已失去手 术机会 . 因此化疗是 消化道 肿瘤最常用 的治疗方法。而采用全身化疗 , 中位生存期不到 1 0 个月_ 3 J 。近年来 , 随着介入治疗在肝转移瘤治疗上的使用 , 使患者 中位生存期提高到 了 2 0个月以上_ 4 _ 。 由于介入治疗方 法是一种微创手术 , 具有 损伤小 、 近期 疗效显著 、 并发 症少 、 易重复等特点 , 愈来愈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随着新的化 疗药物 的应用 , 以及局部介 入技术 的迅 猛发展 . 胃肠道肿瘤 肝转 移的治疗 效果较前 有 了显著的提高 。洛铂 ( 1 o b a p l a t i n , L B P ) 作为第三代铂类药物 , 不 良反应轻微 , 较第一 、 二代 铂类

消化系统疾病介入诊疗

消化系统疾病介入诊疗

基本操作
术前放置鼻胃管:减压、充气 左侧肋弓下,上腹部皮肤消毒 0.5-1 mg胰高血糖素或654-2抑制胃蠕动 胃腔充气:500-1000 ml 穿刺点:胃体中远1/3处,避免肝左叶、横结
肠和腹壁下动脉(术前CT、术中超声、X线透 视) 穿刺:快速、抽气、造影剂证实 锚钩固定:T-anchor等 通道扩张 推送置管
影剂显示幽门前区,导丝反复捻转 胃大部切除术后毕Ⅱ或Roux-Y吻合患者术
后胃瘫、吻合口水肿或肿瘤复发导致吻合 口狭窄,常合并胃潴留——需要置入三腔 营养管,寻找吻合口并将营养管送入输出 袢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2、经皮胃/空肠造瘘术
适应证
长期营养支持 慢性小肠梗阻减压 胃动力不足
禁忌证
绝对:1)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2)腹膜 透析或脑室-腹腔转流;3)革囊胃
穿刺点的选择
锚钩的使用
推送型置管过程
牵拉型置管过程
牵拉型置管过程
术后处理
观察生命体征:出血、腹膜炎,游离气体 常见
禁食6-24小时,逐渐过渡 伤口换药 10-14 天拆线
经皮胃空肠造瘘
G改GJ
关键是导管导丝配合通过幽门 穿刺方向决定了操作难度
PIG——指向幽门,难度小 PEG——指向贲门,难度大
适应证
急性大出血: 保守治疗无效 其他手段不能进行、结果不明确或失败
相对禁忌证
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 胃肠道内有残存钡剂
动脉内血管加压素灌注
适应证
✓ 弥漫性粘膜出血: 炎症 ✓ 小血管出血: 如憩室
禁忌证
CTVE of colon
核素
99mTc-labeled RBC or sulfur colloid 敏感性高, 0.1mL/min 定位不准确,有假阳性 费时 适用于间歇性、小量出血以及内镜难以达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放射学是一门研究放射线在生物体内作用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

在医学领域,放射学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介入放射学作为放射学的一个分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及其意义介入放射学是在放射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疗技术,通过利用放射学器材在体内进行有创性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它主要包括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栓塞、放置支架等技术。

介入放射学可以帮助医生实现以往难以实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二、介入放射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介入放射学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微创性:介入放射学操作仅需穿刺一个小口径的血管,而无需进行传统手术切口,对患者伤害较小,恢复较快。

2.准确性:介入放射学技术结合了影像学和实时导航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可见地观察到患者体内的病变部位,精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3.多功能性:介入放射学可以在同一次操作中完成诊断和治疗,避免了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风险。

4.安全性:介入放射学技术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操作,结合紧急情况的处理经验,可以有效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三、介入放射学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在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1. 血管性疾病:介入放射学技术可以通过血管造影准确地显示患者体内各种血管病变,如动脉狭窄、动脉瘤等,并可进行血管支架植入、栓塞等治疗。

2. 肿瘤治疗: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技术,对肿瘤进行精准治疗,避免了开放性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3. 消化道疾病:对于胃肠道出血、胃黏膜下肿瘤等疾病,介入放射学技术可通过栓塞、支架植入等操作,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

4. 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脑血管造影、脑动脉栓塞等技术,对脑血管病变、脑动脉瘤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未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介入放射学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案例不断增多,介入放射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灌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灌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灌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定义灌肠是一种介入式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液体或药物注入直肠,清洗或刺激肠道,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它可以通过灌入清水、盐水、药水或其他有益的液体来清洗肠道,或通过注入药物来治疗肠道相关疾病。

二、原理灌肠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流动和压力来清洗肠道,促进毒素的排出和肠道的健康。

通过注入液体,肠道内的积聚物和残留物可以被冲走,从而减少细菌和毒素的滋生,同时也可以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和消化。

三、方法灌肠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自然灌肠和人工灌肠。

1. 自然灌肠:自然灌肠是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来促进排便和清洁肠道。

例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等,都可以帮助促进肠道健康,减少便秘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2. 人工灌肠:人工灌肠是通过将液体或药物注入直肠来清洁或刺激肠道。

常见的方法包括:灌肠袋灌肠、灌肠器灌肠和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的灌肠等。

其中,灌肠袋灌肠是通过灌肠袋和管道将液体注入直肠,然后再将液体排出来,以清洗肠道;灌肠器灌肠是通过灌肠器将液体注入直肠,然后再将液体排出来,以清洗肠道;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的灌肠是在医疗环境下通过医疗器械和技术进行的灌肠治疗,常见于手术前的准备或某些疾病的治疗。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灌肠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1. 安全卫生:选择干净、安全的灌肠设备,并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2. 液体温度:灌肠液的温度一般应在体温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液体刺激肠道。

3. 液体选择:灌肠液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目的进行,如清洁肠道可选用盐水,治疗疾病可选用药物水溶液等。

4. 使用正确:使用灌肠设备时应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正确操作,避免因错误使用导致伤害或感染。

5. 注意副作用:灌肠可能会引起肠道不适、腹泻或肠道感染等副作用,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停止并就医。

五、风险尽管灌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清洁肠道和治疗疾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包括:1. 感染:使用不干净的灌肠设备或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细菌感染或交叉感染。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胃底静脉曲张是指位于胃窦部和食管下端的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分流术是一种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下面将对其操作流程、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流术的操作流程分流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在门静脉和肝静脉中建立分流,缓解门脉高压,从而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出血。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也可以选择局部麻醉辅以镇静剂。

2. 选择入路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经验,决定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经股静脉穿刺、经颈静脉穿刺等入路。

3. 插管导丝在选择好的穿刺部位插入一根导丝,通过导丝进行血管成像和定位。

4. 开展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观察门静脉和肝静脉的情况,确定分流的位置和方向。

5. 引导血管支架建立分流通路在分流位置附近钻小孔,把一根细管引入肝静脉,通过这个细管加入支架进入门静脉,建立分流通路。

6. 扩大通路通过扩张术使肝静脉和门静脉通道更宽,在支架内置入球囊,然后充气,使通道更加扩张。

7. 放入分流管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中分别放入分流通道,使门脉血流可以直接经过分流管进入肝静脉,从而减轻胃肠道静脉曲张的压力。

8. 检查和观察确认分流管和支架位置正确无误后,检查和调整,确保术后效果。

二、分流术的治疗方法分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降低术后风险。

1. 门层高压伴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胃底静脉曲张常常会伴随门脉高压,如果出现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那么就需要考虑分流术来缓解高压,防止出血发生。

2. 肝功能良好,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流术对肝功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肝功能严重受损,那么就不宜进行改良分流手术。

同时,肝功能好的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流术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3. 门体外静脉曲张门体外静脉曲张也是一种门静脉高压症,使用分流术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门体外静脉压力。

4. 治疗方法的选择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改良型分流、同中型分流、差异型分流等不同的分流方式,具体需要根据诊断和手术医生的意见决定。

重症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重症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重症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介入栓塞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用超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确定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指导注入栓塞剂达到止血目的。

结果 8例患者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均获得满意止血效果。

技术成功率100%。

结论选择性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结合介入栓塞止血,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

【关键词】重症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它大多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所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便血或胃管、腹腔管、胆道引流管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前期症状,因此,探索能够及时诊断、有效止血的新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从2005年至今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8例,取得了一定的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05年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造影发现8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1.5岁,8例患者均有外科手术病史。

其中胃癌根治术后3例,胃溃疡恶变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术后2例,十二指肠溃疡扩张术后1例,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例,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例。

所有患者入院后出现休克前期症状,并且给予输液、扩容、输血、抗休克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临床症状一度好转后再次出现反复。

1.2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股动脉并经右股动脉插入5Fcobra或3Fsp 微导管,做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后,若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可疑出血或有异常征象再行超选择肝固有动脉动脉造影,明确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供血的血管、形态、数目、瘤体内腔的大小,在确认出血动脉部位后进行栓塞治疗。

动脉出血在造影时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形成类圆形、杵头状、不规则分叶状动脉腔外囊状影,持续至静脉期才缓慢消失。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病房病种介入【介绍】病房病种介入是指医务人员在病房中对特定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的过程。

通过在病房中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病种介入的相关内容,包括病种介绍、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

【病种介绍】病房病种介入涵盖了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不同病种的介入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通过导管插入患者体内,通过扩张血管、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或狭窄物质,恢复心肌供血,从而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脏,通过电刺激心肌,维持心脏正常的心律。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将损坏的心脏瓣膜替换为人工瓣膜,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治疗方法】病房病种介入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疾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导管介入术、介入手术和心脏植入物的植入。

导管介入术是通过导管插入患者体内,进行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

介入手术是在病房中进行的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封堵术等。

心脏植入物的植入是将人工器械植入患者的心脏,如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等。

在呼吸系统疾病介入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气管内支架植入、气管切开术等。

气管内支架植入是将支架植入患者气管,以保持气道通畅。

气管切开术是在患者气管上进行切口,以方便呼吸和排痰。

在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胃肠道支架植入、胆道支架植入等。

胃肠道支架植入是将支架植入患者胃肠道,以保持胃肠道通畅。

胆道支架植入是将支架植入患者胆道,以恢复胆道的正常通畅。

【注意事项】进行病房病种介入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术前准备:在介入治疗前,医务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包括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溃疡 肿瘤 炎症 创伤 动脉瘤 血管畸形 憩室 息肉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不在此讨论)
4
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消化道临近的器官疾病所致
出血性胰腺炎、胆管炎、胆管结石、胰 或胆管肿瘤
全身性疾病
某些血液病、再障性贫血,血友病
药物性出血
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 等
5
临床表现
27
2013-08
谢谢!
8
血管造影表现
动脉造影检查,出血直接征象显示 ,造影剂外溢于空腔脏器内,随着造影 时间延长,外溢造影剂逐渐增多,并向 周围肠腔、胆管弥散,勾画出部分胃肠 道,胆管轮廓,出血量小者,外溢造影 剂呈小点状浅淡影,需仔细对比观察才 发现。一些实验表明出血速度达0.5-1ml/ 分时即可显示造影剂外溢征象。
呕血、便血、休克等症状 临床表现及出血部位和单位时间出血量
有关Leabharlann 6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要点
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 根据患者是呕血或者便血为主,及其色泽,结
合病史加以判断 对于原因不明确,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内镜
核素检查是必要的
7
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特别是小肠出血的患者,其主要价值 在于直接显示出血部位(30%-60%), 明确出血原因(20%-50%)可同时行导 管迅速栓塞治疗。
11
胆管内出血
由肝右前动脉分支动脉瘤破裂所致(A) 弥散的造影剂勾画出右肝管轮廓(B)
12
回肠出血
实质期见小片造影剂外溢(A) 二氧化碳造影见大量气体外溢至回肠(B)
13
胃底平滑肌肉瘤并出血
胃左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丰富, 但未见造影剂外溢(A、B)
14

介入在胃肠道出血中的应用

介入在胃肠道出血中的应用
出血病 灶 , 术后 证 实 。其 中有 6例 见 较 明 显 的造 影 剂
对 于 消化道 出血 的栓 塞 治疗 虽 没 绝 对 禁 忌 证 , 但 由于栓 塞 可能 出 现肠 壁 或器 官 的局 部 缺 血 甚 至坏 死 ,
症I , 例 表现为末梢小分支血管增多 、 密集 , 边缘不清 楚 , 云雾 状 。 以上 患者 中有 2例 血管 畸形 和 1 十 呈 例 二 指肠溃 疡 出血造 影 表现 不典 型 , 其 它 检 查发 现 有 作
于 临床 。近 年来 文献 报道选 择性 血 管造影 可 提 高对 病
II 一般 资料 : . 本组 搜集 经 手术 和病 理证 实 胃肠 道血 管造 影共 l 例 , 中男 9例 、 6例 。年 龄 2 ~6 。 5 其 女 7 9岁 多数 经保 守治疗 后 效 果不 好 , 床 表 现 为便 血 、 临 黑便 、 大便 隐血 等 出血 征 。急性 患者 9例 , 中 3例 曾作 胃 其
血 处进行 处 理 。
灌注治疗 , 复查造影示有 5 例未见 明显造影剂溢 出征。 取 得 了较好 的诊 断 和治疗 效果 。 消 化道 大 出血 时 胃肠 钡餐 为禁 忌证 。而 血管 造影 不仅 可 以 明确 出血 部位 , 可 以在 局 部 给 予 加 压 素 或 还
血 管栓 塞 剂进行 止 血 。作血管 造影 后 如需 治疗 应 尽可 能将 导 管插 入 分支 血 管 , 免 血管 分 支 重 叠 干扰 而 更 以 好 地显 示 出血部 位 。对 于灌 注治疗 的患者 也 可 以减少
2 讨

急 性 消 化 道 出 血 患 者 中 有 约 5 .% 因 黑 便 、 03 3 .%因呕 血就 诊 , 3I 初诊 时 8 %的患 者 出血 原 因不 明 , 0 处理 非 常棘 手 影检 查 。在这 方面 胃肠道 血 管造 影检 查具 有一定 优 势 。本 文搜集 l 原 因不 明 的急 慢 性 反 复 消 化道 5例 出血 患者 作选择 性肠 系膜 上 动 脉 造 影 , 得 了较好 的 获 效果 , 报告如 下 。 现

胃肠道介入导管科室介绍

胃肠道介入导管科室介绍

胃肠道介入导管科室介绍胃肠道介入导管科室是一个专注于胃肠道疾病介入治疗的专门科室,通过使用先进的导管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科室特色1. 专业技术团队:本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医护团队,包括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技师。

他们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先进设备:科室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胃肠道介入导管设备,包括高清内镜系统、导管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3. 全面治疗项目:科室可开展各类胃肠道介入治疗项目,包括食管狭窄扩张、肠道狭窄扩张、肿瘤介入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等,满足患者不同的治疗需求。

4.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科室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医疗服务1. 诊断与治疗:科室提供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服务,包括内镜下检查、介入治疗等,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2. 急救服务:科室设有急救设备和完善的服务流程,为急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急救治疗。

3. 健康教育:科室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4. 随访与关怀:科室会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科室环境胃肠道介入导管科室环境整洁、舒适,布局合理。

科室设有专门的导管室、治疗室、观察室等,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

四、科室发展方向胃肠道介入导管科室将继续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升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努力打造成为一个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的胃肠道介入治疗中心,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期待为您提供专业、周到的医疗服务,共同守护您的健康。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

介入病房病种病房病种介绍及相关信息病房病种是指在医院的病房中常见的各种疾病类型。

病房病种的介入工作是指在病房中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病房病种及其相关信息。

1.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在病房中,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需要进行呼吸道护理、氧气治疗、药物治疗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在病房中,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处理病人的心脏急症,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等。

在病房中,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肝功能、胃肠道症状等,合理安排饮食,给予护胃、护肝等护理措施。

4.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在病房中,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尿量、尿液颜色等指标,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促进尿液排出等护理措施。

5.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脑炎、脑外伤等。

在病房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经症状、意识状态等,及时处理病人的脑卒中急症,如脑出血、脑水肿等。

6.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在病房中,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合理控制饮食,给予胰岛素注射等护理措施。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病房病种,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在病房中,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护理措施、营养支持等。

此外,病房病种的介入工作还包括与其他科室的协作。

例如,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护士需要与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对于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护士需要与重症医生进行交接,提供详细的病情报告和护理记录。

总之,病房病种的介入工作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我国消化内镜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过去消化内镜技术主要 用来诊断,很少用于治疗。近十年来,消化内镜新技术发展迅速, 在消化疾病每个领域的诊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 在:第一,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过去内镜只能检查到黏膜表层, 现在通过超声内镜也可以看到黏膜下的病变;过去只能检测上消 化道区域(十二指肠上结肠回盲瓣以下),现在可以对下消化道 也进行检查。同时,随着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小肠 已不再是盲区。近几年,超声内镜在我国发展较快,可以对黏膜 下病变、胰腺病变、纵隔病变、肛门病变、胆道病变等进行检查, 尤其是对胰腺癌诊断率很高。第二,内镜治疗发展迅速。在对胃 癌、大肠癌进行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可通过胃镜、大肠镜、内镜 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新技术进行 治疗;胰胆疾病的治疗进展很快,如胆道结石、胆管梗阻、胆囊 癌、肝管结石、胰头癌及胰腺囊肿都可以通过内镜技术进行治疗。
内镜用激光种类 YAG Argon
能治疗的疾病 出血 肿瘤
不直接接触组织 电凝均匀、不沾连组织 凝固深度不会大于3mm 可侧向、轴向、方射状流动 无气化、碳化现像 探头末端气流恒压,不会形成气栓 比激光价格低、操作方便
APC
激 光 治 疗
动脉性出血 缝合黏膜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狭窄 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结石
方法 内镜下喷洒药物 内镜下药物注射 内镜下注射组织胶 食管静脉结扎 内镜下高频电、激光、微波、热探头 内镜下止血夹
适宜治疗的疾病 糜烂性胃炎、肿性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消化性溃疡、肿瘤性出血 动脉性出血
激 光 高频电 热探头 射频
APC 微波 冷冻 止血夹
病变广、部位不确切 药 物:孟氏液
去甲肾(8mg/500ml) 肾上腺素(1:10000) 凝血酶 立止血
优缺点
那 些 病 人 需 喷 洒 止 血 ?
硬化剂:乙氧硬化醇、鱼肝油酸钠 无水酒精:< 1 ml 肾上腺素溶液(1:10000) 高渗肾上腺素溶液 组织胶:羟基氰化丙烯酯、聚氨酯
还存在较大差距。全球每年近百万新发胃癌病例,约 42%在我国。我国胃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2倍多。如果可以通过内镜新技术,提高胃癌早
期诊断率,对我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另外,我国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也很低,与美国相 比约低10%。如何通过大肠镜诊断早期大肠癌也是消
化内镜医生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利用现在的 内镜新技术提高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率,是内镜领 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硬 化 剂
肾 上 腺 素
预 防 性 注 射
硬 化 剂 注 射 后 溃 疡 形 成
EPT
术 后 出 血
血 管 扩 张 、 硬 化 剂 、 溃 疡 形 成
预 防 于 未 然
MWS
硬 化 治 疗
最为常用 可切开与止血同时进行 可电凝与电灼 可有多种电极选用 设用于比较明确的病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US定位 针状电刀切开 经电刀通过导丝 扩张 置入支架或ENCD
60%左右 出 血 胰 漏 支架闭塞 感 染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问题有 待解决。主要包括:
1.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 2.小肠疾病的诊断 3.消化内镜质量的控制
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为15%,而日本为75% ,韩国为60%。因此,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方面,我国
此外,消化内镜新技术,如经口内镜
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可通过食 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层,建立黏膜下 “隧道”,将环形肌切开,关闭黏膜层切口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人体自然腔道内镜手 术(NOTES)经由自然腔道(胃肠、阴道等) 进入腹腔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已成为近年 的研究热点。
1. 奥林巴斯 260电子胃镜、肠镜 2. 奥林巴斯 V70电子胃镜、肠镜 3. 奥林巴斯 260十二肠镜 4. 奥林巴斯 ME-1超声内镜 5. 富士 双气囊小肠镜 6. 德国爱尔博海博刀 7.重庆金山胶囊内镜 8.荷兰飞利浦ERCP专用放射C臂
适宜治疗的疾病 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 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 食管胆道狭窄、贲门失弛缓征 食管胆道狭窄 食管胆道狭窄
激 光 微 波 高频电
气囊 探条扩张 支架:食道、胆道、胰腺
长度:70~110 cm 直径:5~15 mm(15~45 Fr) 经导丝逐级扩张
治疗方法
适宜治疗的疾病
高频电摘除
良性息肉、小的粘膜下肿瘤
粘膜切除术
早期消化管肿瘤
激光、微波
中晚期消化道肿瘤
RALS 腔内照射
胆管癌、胰管癌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I) 肝癌
经皮肝动脉插气治疗(TAE) 肝癌
玻璃帽吸附法套切息肉
注射法 玻璃帽法
高频电摘除 粘膜切开剥除(ESD)
方法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 EPT 切开以石 壶腹成形术取石 胆道镜下取石 经 T 管瘘道取石术 子母镜下取石
适宜治疗的疾病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癌、胆总管损伤 )
PTC显示胆系,拔除针芯 穿刺管内通过导丝并必须至狭窄部远端 沿导丝扩张狭窄部 X 线下通过支架推送器正确定位 拔除推送器
EUS定位 穿刺针进入囊腔 沿针刺入导丝 沿导丝扩张 置入支架或ENCD
MWS SMT
硬化剂注射 橡胶皮圈
单 环、多 环 尼 龙 绳
多 环 结 扎 过 程
尼 龙 绳 结 扎 过 程
1
尼 龙 绳 结 扎 过 程
2
氰化丙烯酯 聚 氨 酯
方法 狭窄切开术 激光、微波照射 气囊扩张术 探条扩张术 支架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