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ppt课件
![晚期产后出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8e04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b.png)
子宫复旧不全
子宫复旧不全是指子宫复原不全 或复原超过了正常期限,可表现 为产后持续阴道流血,一般持续
4~6周。
子宫复旧不全的病因包括胎膜残 留、子宫蜕膜脱落不全、子宫胎
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等。
治疗原则为促进子宫收缩,预防 感染。
子宫切口感染
子宫切口感染是晚期产后出血的 常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术后2
周左右。
子宫切口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热 、腹痛和阴道流血。
治疗原则为立即手术,切除感染 的子宫切口,以彻底控制出血。
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胎盘附着面复原不全、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 这些原因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较为少见。
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相应治疗。源自3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一般治疗
01
02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手术治疗
保守手术
对于部分产妇,可采用保守手术如子宫修补术、子宫动脉结 扎术等,控制出血并保留生育功能。
子宫切除术
对于保守手术无效或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情况,可考虑子宫 切除术,以挽救生命。
04
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前预防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定期产 前检查,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 尿病等妊娠并发症。
后出血的发生有关。
其他因素
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史、子宫收 缩情况、产褥期护理等也可影响
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对母儿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对产妇的影响
晚期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贫血、感染、休克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对胎儿的影响
晚期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胎儿窘迫、窒息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胎儿生命。
预防措施
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 剥等。加强产褥期护理,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避免影响 子宫收缩而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如何诊断晚期产后出血
![如何诊断晚期产后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13441ae7fab069dc5022014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如何诊断晚期产后出血
导语:产后恶露不干净,有臭味,色由暗红变鲜红,反复或突然阴道流血,若为剖宫产术后,应注意剖宫产前或术中特殊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尤其应注意术后有无发热等情况,同时应排除全身出血性疾病。
晚期产后出血的症状
1、阴道流血: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引起的阴道流血在产后10日发生。
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良常发生在产后2周左右,可以反复多次阴道流血,也可突然大量阴道流血。
剖腹产子宫切口裂开或愈合不良所致的阴道流血,多在术后2-3周发生,经常是子宫突然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2、全身症状: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3、腹痛和发热:常合并感染,伴发恶露增加,恶臭。
4、体征:子宫增大、变软,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组织和血块,伴有感染者子宫明显压痛。
晚期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晚期产后出血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6c8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0.png)
一、背景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内(通常为产后42天)发生的子宫出血。
这种出血情况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可能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晚期产后出血应急小组,由产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产科医师、助产士、护士、手术室人员、检验科人员、输血科人员等。
三、预警与评估1. 预警: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每日巡视,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子宫复旧情况、恶露量及颜色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 评估:根据出血量、血压、心率、神志等指标,对出血程度进行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四、应急预案1. 轻度出血:- 观察生命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下肢,减少活动。
- 密切观察出血量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进行宫缩剂治疗。
- 如出血量增多或出现休克症状,立即升级为中度出血处理。
2. 中度出血:- 立即通知医师,准备抢救物品,包括止血剂、宫缩剂、输血等。
-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剂、宫缩剂、输血等治疗。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3. 重度出血:-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抢救。
-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大量输血、止血剂、宫缩剂等治疗。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如发生失血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五、抢救流程1. 立即通知医师,启动应急预案。
2. 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3.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剂、宫缩剂、输血等治疗。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宫缩情况。
5. 如需手术治疗,立即进行术前准备。
6.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六、总结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引起高度重视。
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晚期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https://img.taocdn.com/s3/m/bdbb3f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0.png)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的异常出血,是产科急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临床中,通常会根据出血的程度进行三级预警处理,以确保能尽早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
一级预警:轻度出血轻度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较少,属于正常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的处理流程:1.产妇休息:产后要使产妇保持平卧休息的状态,以降低腹腔内压力,减少出血量。
2.监测出血量:护士会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出血量,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如有变化及时处理。
3.给予滴注宫缩剂: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产妇滴注宫缩剂,以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补充血容量:可以给予产妇输液,补充体液和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
5.早期离床活动:当产妇出血量稳定后,可以适当提早进行早期离床活动,有助于子宫收缩和恢复。
二级预警:中度出血中度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增加,但未达到大出血的程度。
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流程:1.及时更换垫子:护士需要及时更换产妇的护理垫子,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护士会通过触诊判断子宫的收缩情况,如果子宫没有有效收缩,可能需要考虑给予宫缩剂或其他处理措施。
3.给予输液治疗:在中度出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大量的输液来补充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状态。
4.吸引照明:对于中度出血的产妇,为了避免感染和保持清洁,需要进行吸引照明,以清除子宫腔内残留的凝血物。
5.定期检查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如有异常变化需要及时处理。
三级预警:大出血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已经超过了中度出血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流程:1.紧急手术:对于大出血的产妇,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包括宫颈分解术、子宫刮宫或甚至子宫切除术等。
2.快速测量出血量:护士需要迅速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状况的严重程度。
晚期产后出血诊治专家共识重点(全文)
![晚期产后出血诊治专家共识重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560d47b0717fd5370cdc8b.png)
晚期产后出血诊治专家共识重点(全文)晚期产后出血(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5%~2%,临床医生对其重视程度和处理方案与普通产后出血相比相差甚远。
如未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同样可能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国际上缺乏共识或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在参考国外晚期产后出血诊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特制定本专家共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本文未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希望在尽快规范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处理的同时,推动良好设计的临床研究的开展。
1 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及临床表现问题1:如何定义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有许多称谓,诸如继发性产后出血(secondary postpartum hemorrhage,SPPH)、迟发性产后出血(delayed/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产后延期出血(prolong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为统一说法,本共识沿用国内教科书的定义,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后24h至产后6周内发现的生殖道大量出血。
目前,晚期产后出血的出血量无界定,通常是指出血量超过产妇既往自身的月经量。
严重晚期产后出血是指需要住院进行立即干预的晚期产后出血。
问题2: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包括哪些?晚期产后出血因病因不同,其起病时间和临床表现各异,见表1。
其病因常可并存或互为因果,例如妊娠物残留或感染常同时伴有子宫复旧不全,感染严重时组织结构被破坏可导致动静脉异常交通。
在不同分娩方式中,产后正常恶露模式和持续时间存在变异,应引起重视。
例如,因剖宫产时切断了肌壁间血管和肌束,子宫修复缓慢,且存在术后卧床、宫口未扩张等不利于恶露排出因素,因此,剖宫产术后者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较阴道分娩者长,临床上诊断晚期产后出血应谨慎。
2 晚期产后出血的评估和处理问题1:接诊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后初步评估包括哪些?(1)失血量和生命体征的评估:因晚期产后出血常发生于院外,难以准确评估出血量,需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失血分级的主要参考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神经系统症状。
产后出血的知识点总结
![产后出血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9a78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a.png)
产后出血的知识点总结1. 产后出血的分类产后出血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两种。
早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毫升或出血速度超过100毫升/分钟,在分娩后的前24小时内出现的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6周内出现的大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盘分娩后,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功能不良,子宫血管未能充分收缩导致的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周内,主要是由于胎盘残留、子宫收缩功能差或存在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导致的出血。
2. 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功能不良、胎盘残留、子宫破裂等。
在产后,子宫内膜血管因为胎盘的脱离而暴露在孔口内,经过子宫收缩可以使血管得到密闭。
但是,如果子宫收缩不良或是有胎盘残留,就会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未能得到很好地收缩,引起出血。
此外,产后还容易发生子宫收缩功能差,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3.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胎盘位置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多胞胎分娩、胎盘早剥、产程过长等。
此外,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母亲的年龄、体重、产前贫血等。
4.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产程的合理管理、夜间的产程管理、胎盘的完整性检查、子宫的按摩等。
同时,提前排除胎盘残留、积极防治子宫内膜炎、及时处理产后并发症等也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5. 产后出血的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包括止血、排除残余胎盘、促进子宫收缩等。
在处理产后出血时,首先要保持患者通畅的气道,并进行氧气供给。
在输液的同时,及时测定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指导用药和输血。
同时,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也是重要的处理措施。
6. 产后出血的预后产后出血的预后一般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和出血的原因。
大出血会导致严重的贫血,进而危及生命。
而有时,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子宫切除术、造成不孕。
7. 产后出血的护理在产后出血的护理中,首先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观察眼结膜、肢端温度、脉搏和呼吸等。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ba6e4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7.png)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过多的血液流失的情况。
这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分为两种类型: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现的血量超过500毫升的出血。
这种出血通常是由于子宫没有充分收缩、子宫搏动不正常或子宫切口未正确缝合引起的。
产妇如果出现早期产后出血,尽管血量不多,但是由于出血速度较快,容易造成血容量的减少和休克的发生。
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24小时至42天内出现的异常出血。
这种出血通常是由于子宫底部的子宫上壁搏动不足或子宫内膜剥脱不彻底引起的。
晚期产后出血虽然出血量较小,但是持续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贫血和身体疲乏。
产后出血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所以,在产妇分娩后的恢复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出血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早期产后出血的处理中,医务人员首先需要通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来判断血容量的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产妇出现休克的征象,需要立即给予输液和输血的治疗。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采取药物控制子宫收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等。
晚期产后出血处理的重点在于维持子宫收缩和减少出血量。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按摩子宫来促进子宫的收缩,帮助减少出血。
同时,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使用药物来帮助子宫收缩和止血。
对于严重的晚期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宫腔刮宫术等。
除了医学上的治疗,预防产后出血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分娩前,医务人员需要对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产妇是否存在诱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如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儿过大等。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监测,密切关注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险且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30ae2317af45b307e87197f9.png)
晚期产后出血【导读】晚期产后出血对于产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病发症,出现后一定要及时抢救。
什么原因会导致产妇晚期产后出血?如果晚期产后出血了应该怎么护理?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详细介绍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识。
产后出血,相信大家都知道。
对于产妇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病发症。
胎儿在分娩后二十四小时内出血量超过五百毫升,即可称之为产后出血。
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两小时以内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可以说,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一大病因。
所以分娩后一定要密切关注产妇的状况。
那么,什么是晚期产后出血呢?所谓晚期产后出血,就是指产后在分娩后二十四小时以后发生大出血的情况就是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相对产后出血而言更为严重和危险,一般来说,只有极少数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成功抢救回来,即使抢救回来也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即席汉氏综合征。
所以产妇在生产后的两天内,一定要在医院进行观察,一旦有大出血情况才能及时治疗抢救生命。
晚期产后出血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失血过多的话还会导致休克,一旦休克,对生命的威胁是很大的。
会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的产妇一般都伴有寒颤、低热的症状。
为了确保产妇的安全,从怀孕开始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从身体营养的补给,身体机能的锻炼,到产前的调节和运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现在医学技术的发达,只要从怀孕开始就进行密切的产前检查,会大大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风险和机率。
晚期产后出血有何病症在产后二十小时以后出现了产后出血的症状,就可认定为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对于产妇来说是非常严重甚至是威胁到生命的症状,所以产后一定要密切关注其状态。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晚期产后出血有何病症。
1、产后恶露不净,血色转红。
产妇分娩后出现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净,血色有暗转红,而且会出现臭味,且有可能出现反复出血的症状。
2、下腹疼痛,出现低热。
产妇在产后出现身体疼痛是正常情况,但是如果下腹疼痛很严重的情况,且产妇出现低热的情况,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的症状。
(完整)晚期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完整)晚期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和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7d55b38c5acfa1c7ab00cc0a.png)
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的定义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阴道流血少量或中等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急骤大量流血,同时有血凝块排出。
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1。
胎盘残留:第3产程处理不当,过早牵拉娩出胎盘,如有大块胎盘缺损或副胎盘残留在宫腔内而未能及时发现,残留的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形成胎盘息肉当其坏死脱落时,其基底部血管破裂出血.临床表现常为红色恶露时间延长,反复出血甚或突然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宫口松弛有时可见残留组织堵塞宫口.患者可伴有发热,B型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线不清宫腔内有强光团回声,有时可见暗区间杂其中,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有绒毛组织。
2.胎膜残留:亦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但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红色恶露时间过长,大出血少见。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良B型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线不清,宫腔内有细小强光团回声。
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有胎膜组织. 3。
蜕膜残留:正常蜕膜组织多于产后1周内脱落并随恶露排出。
子宫畸形如双子宫双角子宫等,蜕膜容易剥离不全而长时间残留,影响子宫复旧,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好发于产后2周左右。
临床表现不易与胎膜残留相鉴别.B型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线不清,宫腔内可能有细小光团回声或液性暗区。
宫腔刮取物病理检查仅见玻璃样变性的蜕膜细胞和红细胞等但不见绒毛.4。
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内膜修复不全子宫胎盘附着部位血管在胎盘排出后即有血栓形成,其后血栓机化,透明样变,血管上皮增厚,管腔狭窄、堵塞。
胎盘附着部位边缘的子宫内膜向内生长,底蜕膜深层的残留腺体和内膜重新生长使子宫内膜正常修复,该过程需6~8周如该部位发生感染,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可以导致大出血常发生于产后2~3周,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增大、软,宫口松弛,有时可见大量血块堵塞按摩子宫则有陈旧性血液及凝血块排出。
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8dde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
生命体征。 - 注意尿量、皮肤颜色、血
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的变化。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
乏力等不பைடு நூலகம்症状。
护理措施
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 协助医生进行产后宫颈和子宫检查
,确定出血原因。 - 给予药物控制出血,如口服药物或
静脉输液。 - 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小心药物使用: - 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注意
药物副作用。 - 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如过敏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心理护理: - 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和关怀。 - 提供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护
理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除术等。
护理措施
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 -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保持
积极态度。 - 维持患者的体温、营养、
水电解质平衡等。 - 防止感染,保持伤口、导
尿管等的清洁。
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 保持卫生环境清洁,使用无菌技术
进行护理。 - 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耐
药性。 - 增强患者免疫力,合理补充营养。
晚期产后出血 患者的护理课
件
目录 介绍 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介绍
介绍
晚期产后出血的定义:指产后 出血超过500ml,或者伴有血压 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 缩不良、子宫壁破裂、出血性 疾病等。
介绍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目标:控制出血、 维持循环稳定、改善患者症状。
晚期产后出血课件
![晚期产后出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2b53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9.png)
发热
部分产妇可能出现发热, 通常低于38°C。
诊断
根据症状
医生会根据产妇的症状,如持续的阴道大量流血、休克、发热等,进 行初步判断。
体征
医生会检查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子宫收缩 情况,判断是否有子宫收缩乏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了解产妇的血液系 统状况,以及是否有感染等情况。
产道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
分娩过程中,产道可能发生裂伤,若裂伤 严重或缝合不当,可能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
产妇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 症、白血病等,可能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02 晚期产后出血的症状与诊 断
症状
01
02
03
阴道大量流血
产妇在产后出现持续的阴 道大量流血,可能伴随血 块。
失血性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产妇可能 出现血压下降、心跳加速、 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护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总结词: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对于已经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出血量、颜色、气味等,及 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心理护理也不可忽视,安抚患者情绪,增强其信心和配合度。此外,健康教 育同样重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监测能力,预防再次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输血治 疗,但输血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感染等并发症。
预后
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通常 较好,可以恢复健康。
危及生命
如果晚期产后出血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如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f2f6e0172ded630b1cb644.png)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43-02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
阴道流血少量或中等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急剧大量出血,同时有血凝块排出。
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有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是胎盘残留和胎盘附着部复旧不全。
蜕膜残留也可影响子宫缩复,继发子宫内膜炎而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也是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此外,子宫内膜炎、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异物、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等均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1 临床表现1.1 胎盘胎膜残留。
为阴道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在产后10天左右。
粘附在宫腔内的残留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或息肉形成的残留胎盘组织坏死脱落时,其基底部血管暴露,引起大量出血。
1.2 蜕膜残留。
产后蜕膜多在1周内脱落并随恶露排出,若蜕膜因剥离不全而长时间残留,影响子宫复旧,继发子宫内膜炎而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1.3 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及子宫复旧不全。
胎盘娩出后其附着面血管即有血栓形成,继而血栓机化,出现玻璃样变、血管上皮增厚、管腔变窄、堵塞。
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修复是由边缘的内膜向内生长,底蜕膜深层的残留腺体和内膜亦重新生长,这个过程约需6-8周。
若胎盘附着面感染,复旧不全可引起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导致子宫出血。
1.4 剖宫产切口裂开。
多见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
其原因主要有:1.4.1 子宫切口感染致组织坏死,血管开放致出血,而切口裂开也可引起感染。
1.4.2 切口位置不当:切口太低,宫颈结缔组织多,组织修复能力差。
1.4.3 缝合技术缺陷:组织对位不良、出血或回缩的血管缝扎不紧而形成血肿、缝扎组织过多过密而影响切口组织血供等,均可能引起切口愈合不良而裂开。
1.4.4 切口感染。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56260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0.png)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产后出血是指产后妇女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的情况。
这种出血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不良,即子宫不能充分收缩使子宫血管封闭;子宫损伤,如产程中由于分娩困难可能会出现子宫破裂、子宫颈或阴道撕裂等情况;胎盘残留,胎盘片断或异位胎盘残留在子宫内造成持续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小时至产后六周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的情况。
晚期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不良,子宫不能充分收缩,无法有效止血;子宫感染,感染会影响子宫收缩和愈合;子宫壁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妊娠性高血压、胎儿巨大、产程延长、快速分娩、分娩方式是产钳助产或产钳产或破膜后24小时内分娩等。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压迫、手术手段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给予收缩子宫的药物,如催产素和人工促性腺激素;机械压迫主要是通过输液、按压子宫、包块等方法减少血流;手术手段包括子宫切除、子宫动脉栓塞等方法。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应该在产前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血量过多的损失。
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定期随访,注意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激烈运动,避免感染和出血的再次发生。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产妇的生命威胁。
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非常重要,需要全面的检查、密切观察和适当的治疗方法来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60f8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f.png)
晚期产后出血一、定义产妇在分娩24小时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
大部分晚期产后出血出现在产后第6天到第10天,又称为延迟的产后出血或继发性产后出血。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①胎盘碎片残留:是最常见的原因,其胎盘碎片多为小片。
由于滞留的胎盘碎片可在产褥期由子宫排出,使子宫的静脉与血管窦再开放,而有血量不等的出血。
②胎盘附着部位的伤口复旧不全:指胎盘附着处的凝血块剥落,使血管窦再开放,亦可因胎盘碎片残留或子宫内膜炎所致。
③蜕膜的异常滞留与分离:正常情形下胎盘由蜕膜的海绵层分离,分裂线呈不规则状,但某些较厚的地方蜕膜可能会残留、坏死,则可能为产后出血的原因。
④局部伤口复发性出血:产道撕裂伤口的局部感染导致缝合线与凝血块脱落,会阴切开与其他裂伤缝合处的伤口出血。
三、临床表现其症状大致与原发性产后出血相似,但一般不像原发性出血那样凶猛,包括:①子宫收缩疲乏,按摩后症状仍无改变。
②突然大量的鲜红色阴道出血。
③子宫复旧不全的征象,如持续性血性恶露、白带、不正常的血块、骨盆或直肠不适感及背痛。
④子宫内膜炎的征象,如体温升高、子宫压痛感。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①血常规:了解感染与贫血情况。
②宫颈分泌物培养。
③ B超:了解宫腔内有无残留胎盘组织以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④病理检查:确诊胎盘残留或蜕膜残留。
五、治疗晚期产后出血应加强支持疗法,并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及中药治疗。
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及抗感染的同时,给予子宫收缩剂、手术治疗。
最初均以抗生素、缩宫素保守治疗。
紧急时可用栓塞子宫动脉等措施处理。
六、观察要点①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颜色、四肢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②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有阴道排出物应保留并送病理检查。
七、护理要点(1)常规护理①做好心理护理。
②饮食应易消化,富含营养。
(2)专科护理①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准备工作,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宫缩药。
晚期产后出血ppt课件
![晚期产后出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38b28ce87101f69f31950d.png)
• 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红色恶露时间过长,大出血少见。
• 3.蜕膜残留
• 正常蜕膜组织多于产后1周内脱落,并随恶露排出。子宫畸形,如双子宫、双角子宫等,蜕膜容易 剥离不全而长时间残留,影响子宫复旧,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好发于产后两 周左右。
• 4.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内膜修复不全
• 6.其他因素
• 其他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内异物、宫颈糜烂、宫颈恶性 肿瘤等均可能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5
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
•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 2.诊断标准
• (1)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出血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 色由暗转红,伴感染时有臭味出血,血量少或中等,一次大量出血时 可伴凝血块,出血多时患者休克。
• 5.软产道裂伤
• 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 操作不当,软产道组织弹性差均可造成软产道损伤至失血过多。
• 6.凝血功能障碍
• 原发或继发凝血功能异常可引起产后出血。
3
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症状
• 产后下腹痛、低热,恶露不净,血色由暗 转红,伴感染时有臭味出血,血量少或中 等
• 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内膜修复不全,子宫胎盘附着部位血管在胎盘排出后即有血栓形 成,其后血栓机化,透明样变,血管上皮增厚,管腔狭窄、堵塞。
• 5.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多见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的两侧端。切口裂开患者常表现为术后3周 左右突然发生的无痛性大量阴道流血,并反复发作,短时间内患者陷于休克状态。
血,改善因为出血而导致的贫血,可以适当的多吃点驴肉、猪肝、猪血、牛羊肾、羊 舌、黄豆、蚕豆、高粱、腐竹、大白菜、黑木耳等含铁较高的食物。禁食肥腻,酸性、 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怀孕晚期产后出血如何治疗
![怀孕晚期产后出血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b0e2a6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2.png)
怀孕晚期产后出血如何治疗晚期出血是分娩后不久发生的出血现象,这是从一度止住血的子宫颈管裂伤或阴道壁的伤口等处再次发生出血,应立即缝合伤口。
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因病而异。
如胎盘残留,出血一般多发生在产后10天左右:子宫壁切口裂开,出血时间多在剖宫产术后的2-3周;绒毛膜癌可于产后1个月发生大出血,可表现为小量持续的阴道流血,也可突然发生大出血。
如果产妇产后子宫有少量出血、淋漓不断,应及时请医生帮助处理:突然大量阴道流血者应立即去医院,以免耽误病情,留下终生遗憾。
做好国产期保健,可以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产后出血(一)选择题
(1)A1型题
1.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
A.分娩l周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B.分娩48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C. 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D.分娩72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E.分娩12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2. 下列哪项不可能是晚期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A.胎盘残留
B.胎儿过小
C. 蜕膜残留
D.子宫复旧不全
E.剖宫产伤口裂开
3. 治疗晚期产后出血血瘀型的主方是
A.血府逐瘀汤
B.膈下逐瘀汤
C. 生化汤
D.桃红四物汤
E.少腹逐瘀
4. 治疗晚期产后出血气虚型的主方是
A.胶艾汤加味
B.补中益气汤
C. 归脾汤
D.保阴煎
E.以上均不是
5.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治疗,正确的是A.可行清宫术,找到出血的原因及病灶
B.如为切口愈合不良,可等待期自然愈合
C. 如为切口感染,均应行子宫切除术,去除感染灶
D.输血抗感染治疗
E.根据病人出血量、感染程度、有无生育要求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6.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的时间为:
A.产后24小时
B.后1-3天
C.后1周
D.后1-2周
E.后6周
(2)A2型题
1. 女患者,28岁,产后3天,阴道突然大量出血,色红,有血块,伴头晕、心慌。
应诊断为( )
A.晚期产后出血
B.月经过多
C. 功能性子宫出血
D.产后出血
E.以上均不是
2. 女,27岁,产后7天,突然大量出血,色紫黯或黯红,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腹痛减轻;舌紫黯,边尖有瘀斑,脉沉涩。
可能的诊断是
A.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绝。
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
B.中医诊断:产后腹痛。
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
C.中医诊断:产后血崩。
西医诊断:产褥感染
D.中医诊断:产后血崩。
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
E.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绝。
西医诊断:产褥感染
3.患者,产后1周,寒战高热,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少,色紫暗,有臭气,口干,烦躁,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最佳选方是
A.荆防四物汤
B.生化汤
C.解毒活血汤
D.清营汤
E.小柴胡汤
B1型题
A.胎盘、胎膜残留
B.子宫切口裂开
C.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
D.蜕膜残留
E.产后滋养细胞肿瘤
1.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10日左右的原因可能为
2.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周左右的原因可能为
3.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的原因可能为
4.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3周左右的原因可能为
5. 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更长时间的原因可能为
A.血府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生化汤
D.桃红四物汤
E.失笑散
6.血瘀型产后晚期出血的最佳选方是
7.血瘀型产褥感染的最佳选方是
(二)名词解释
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三)填空题
1. 晚期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简答题
1. 简述晚期产后出血的处理
参考答案
A1型题:1.C 2. B 3. C 4. B 5. E 6. D
A2型题:I.A 2. D 3. C
B1 型题:1.A 2. C 3. D 4. B 5. E 6. C 7. C
名词解释
1.指分娩结束24小时后至产后6周内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
填空题
1.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剖宫产后子宫伤口裂开
简答题
1.①少量或中等量阴道流血:给予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及支持疗法。
②疑有胎盘、胎膜、蜕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静脉通道输液、备血及准备手术条件下刮宫
③疑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密切观察病情;多量阴道流血可行剖腹探查。
切口周围组织坏死范围小、炎症反应轻微,行清创缝合及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结扎止血或行髂内动脉栓塞术。
组织坏死范围大,酌情做低位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
④肿瘤引起的阴道流血,应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