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一体化改革

合集下载

高职语文改革和论文

高职语文改革和论文

高职语文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摘要:高职语文教学成效低下是目前普遍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为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力图就调整课程设置、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结合和课外延伸拓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寻求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整合;职业能力;课外拓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13-0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但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成效低下是普遍面临的困境。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尚未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二是师生参与率低,未能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

这种状况已成为制约高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也是高职院校普遍陷入“重技术,轻人文”的误区,大刀阔斧地删减语文课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为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力图就调整课程设置、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结合和课外延伸拓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寻求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最佳契合点。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教育是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阐释高职教育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教育性质方面: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强能力、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三)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以能力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四)发展路径及改革方向方面: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结合”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试论大学语文课程与高职专业相结合的可行性

试论大学语文课程与高职专业相结合的可行性

要使之精神成人 , 长远 的角度 出发 , 从 更要使学生 具有可持续 发展 的特性 , 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人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赏 高雅 的文学作 品, 能够产生心灵愉悦 , 获得 审美享受 , 会增 加审美
经 验积 累和语 言运用感觉 , 重要的是可 以突破习惯 的思维定势 , 更 促进专业课知识 的学 习。
基础 中之基 础 , 可大力增强学 生的文化知识 素质 , 扩大学生 的知识
视野,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 的知识结构 。 作为 当代大学生 , 无论学习任
何专业 , 均离不开语文基础 。 尤其欲成为本专业中 出类拔萃之辈 , 更
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素养的功底 。因此 , 我们可以结合高职学生的 专业特点 , 改革教学内容 , 从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 对内容进行
社会发展 和就业 来说 就显得 尤为重要 。 然而 , 用如此之大 的课程却 越来越 不被广大高职 院校所重 作 视, 尤其是以理科为主的院校。通过调研发现 , 在很多学校 。 语文课 的比例非 常小 , 有的甚至取消 了这 门课 程的学 习, 亦或 以应用 文写
才更有兴趣 , 的教学 才更 有效 果。 我们 都说兴趣是最好 的老 师, 有学 习兴趣 , 具 就会引发 强烈的求知
题。高职高专 旨在培养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较高的专业技能是高职学生所必需的。当今社
会对人 才的要求越来越趋 于科 学合理 , 对人才的能力 和素质的要求 尤 为突 出。用人单位对 高职毕业生 的要求 不仅体 现在专业技能上 , 他们 的企业 文化 、 团队精神需要 学生有较高 的基本文 化素养 , 甚至 做 自我介绍 时语言表 达是否 清晰流 畅也成 为他们 面试 的第 一关 。 因此我们不 能顾 此失彼 。在大 学阶段 , 不仅要 使学生专业成 才 , 还

“教学做”运用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经典案例——通过“读、写、演、展、集”彻底点燃高职生的学习

“教学做”运用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经典案例——通过“读、写、演、展、集”彻底点燃高职生的学习
薯薯 一誊 毒 一 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曩 蓦誊 蕊
∞羲 菩 曩豫一

圆 凹咬哑 蚴
“ 学 做 ” 用 于 《 学 语 文 》 程 教 学 的经 典 案 例 教 运 大 课
通过 “ 、 、 、 、 彻 底 点 燃 高职 生 的 学 习热情 读 写 演 展 集”
郭 孑 生 L
( 广州南洋 理工职业 学院 基础部 , 广东 广州 5 0 2 ) 1 9 5 摘 要: 文章 主要论 述 了《 学语 文》 学改革 始终 坚持 以“ 学做 一体 化设 计” 大 教 教 为标 准 , 培 养 学生的创 新能 力” 思 以“ 为
出发 , 在教学 内容 、 程体 系 、 学方 法 、 课 教 教学 手段 和考试 模
式 等方 面进行 了改 革的尝试 , 取得 了一定 的成 绩 。特别 是在
《 大学语 文》 中如何实现 “ 教学做 ” 一体化 的实践 与探索方 面 , 我们 取得 了突破性 的进展 ,读 、 、 、 、 ” 个步骤 激发 “ 写 演 展 集 五 了高职生 学 习《 大学 语文 》 的热情 。现将 我们 在实 践与探 索
突破 性 进 展 。
关键词 : 教 学做 ” “ 一体化 《 学语 文》 教 学改革 经典案例 大 根据 广 州 南 洋 理工 职 业 学 院 ( 文 简 称 我 院 ) 十二 ・ 下 “ 五” 发展 规划 的精 神 和教 学 工作 会议 的要求 , 结合 《 大学 语
的 进 展 。 我 们 的教 学设 计 全 部 都 是 以 “ 务 驱 动 、 力 培 养 ” 任 能
为 了 解 决 《 学 语 文 》 程 在 教 学 安 排 上 课 时 数 太 少 的 大 课
计 ” 标 准 为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docx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docx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大学语文涵盖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既包括汉语言、又涉及中国文化、汉字及各时期文学,所以首先要避免以偏概全的做法,使之成为能听、能说、能读、能写的综合素质课程。

为此,可以把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模块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言语交际模块、应用写作模块,本文重点对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进行探讨。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文学鉴赏环节持摒弃态度,致使该模块设置或全部删除,或残缺不全,处于尴尬境地。

本文作者认为此模块应改为专业文章习读。

专业文章实质来自于古今中外相关文学作品,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该类文章既是文学作品,同时又涉及专业知识,跨文学鉴赏与专业拓展两个领域,针对性更强。

依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要求,根据各院系专业特色选取古今中外相关专业文章进行鉴赏阅读,能使学生通过审美的角度对专业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受到专业熏陶,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如针对旅游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该模块中,以古今中外地理、地质类的游记文章为鉴赏对象;针对医学与护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可以选取古今中外医学名家的经典文章进行专业鉴赏。

以本文作者所在院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除基础、思政、体育三个基础部门外,下设九个二级学院,其中主要以建筑类理工学院为主,另有一文科学院与一艺术类学院。

那么对于建筑类专业的二级学院,大学语文的专业文章习读模块,则应添加古今中外建筑名人所写建筑类文章,文体不限。

进行选材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树立专业自信服务。

试想一个学习古建筑设计的高职学生,在学习了诸如《阿房宫赋》等建筑类文学作品之后,其专业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势必会产生明显变化。

基于以上举例,我们确定专业文章习读模块的选材原则为依据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特色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从语文思维的角度认识专业文化价值。

以专业文章习读作为模块一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优势一能密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促进专业课与基础课的进一步融合,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辅助作用。

“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育各 专业必修 的公共 基础 课 ,它
业 为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决定 了职业 教育 的
指 导思想就 是使 学生获 得相应 职
师必须 准确把 握并重 点突 出 “ 六
个 ”核 心要素 ,即职业 能力 需求 分 析 、课 程 目标 、职业 能力 训练
业 岗位 的能力 。职业 岗位能力 的 构成 包括职 业专业技 能 和职业 核
能 力 形 成 和 知 识 认 知 的规 律 ,
“ 六 位 一 体 ” 能 力 型 高职
语文课 程教 学模式 改革的 背景及
动 因
无 异 ,重 复低效 ;或与普 通高 等
教 育大学语 文类似 ,职业 特 色缺 失 。因而许 多职业 院校 的教师 和 学 生都不太 重视语 文教学 ,有 些
要素有 机构 成 的基本 原则 :以职
困境 ,突 出高职教 育特征 ,我们 提 出了建设六 位一体 的能 力型 的 高职语文课程模式 。
一 .
业 岗位 能力需 求为导 向 ,确 定 明 确 、具 体 、可 检 验 的课 程 目标 ;
根据课 程 目标 构建教 学模块 、设 计职业 能力训 练项 目;根据 职业
了改 革 。
设 计课程 教学 。传 统 的大学语 文 课 程 内容 多 以阅读 教学 为主 ,且
教 学 方 式 单 一 。教 师 主 要 采 用 对
式 的合理 内核 ,结 合学 院课程 教
学 改革实践 经验 而实行 的教学 模 式 与评价 改革活 动 。首批 改革 试 点 课程涵盖 了不 同专业 的2 6 门课 程 ,高 职 语文 课 程是 其 中之 一 。 “ 六 位一 体 ”能 力 型课 程模 式 教
在课程 教学 中 ,从 而呈现 了鲜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的改革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的改革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的改革应重视从学习者成才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教学及控制,职校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专业制定适合职校学生的教学目标。

而要要指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把握好教学的“难度”,“难度”是指知识传授所需要达到的难易度。

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指教学内容中感知、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这里的“难度”的控制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动态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过低,学生学习无压力,容易滋生懒惰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难度过高,则学生因无法接受和掌握,而产生畏难心理,同样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因而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激励学生在一“跳”一“摘”中获得提高,学生跳起摸高的位置就是我们教学难度的上限。

要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就要敢于大胆的舍去,新教材中的选文大多十分精当,如果不注重难度的控制,那么许多文章是讲不胜讲的。

因此要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的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就必须根据单元目标教学的要求大胆删简,为我所用。

总之,脱离了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的实际,违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不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而一相情愿地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定得要相当于普通高级中学,这样势必会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最终由厌学发展到与课任老师的对立。

当然,另一方面也不能无原则地降低标准,而应该尊重实际,把准方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突出“职”的特点:普通高中使用标准化的课程,通常采用教师必须坚守的教科书和课程指导书的形式,这保证所有学生接受一种适当的和平等的教学。

职业学校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职高学生发展变化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要比普通高中学生广泛的多,职高学生在学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相对自由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因此职业学校中的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学,它不必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5 5 1 ( 0 )9 0 8 — 2 A 1 0 — 3 2 1 0 — 0 0 0 2 0


大 学 语 文课 程 重 新 受重 视 是 大 势 所 趋
可 以说 , 大学语文成为高校必修课是大势所趋 。 现在绝大 多数 的本科院校都开设 了大学语文必修课 ,而许多高职高专
3 0多所高等 院校开设 了大学语文课 。① 因而 , 0 如何在这种形
势下进行大学语 文课程 改革 ,也 随之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新
课题 。
二、 高职 院 校 开 设 大 学语 文 课 程 的 重 大意 义
大学语文课 程在大学课程体系 中的地位 的下降 ,有着复
体制转型 ,几乎所有 的社会生活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 这 场经济运动之中。知识分子纷纷下海 , 人文精神普遍陷落 , 人
院校也对大学语文课程 投入 了大量 的科研和教学力量 。据全 国大学语 文研究会统计 , 截止到 20 06春季学期 , 国已经有 全
自从 17 年全 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 文课程 以来① , 98 大学语文教育一直是 高等教育研究 的热 门话题。 三十余 年中 , 大学语文可谓经历 了大起大落 :由最初 的蓬勃兴 旺——各高 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为非中文 系学子必修课 ,到后来的黯淡 无光— 逐渐转 为高校课程体 系中可有可无 的边缘 课程 , 而 尤其 近十年 ,关于大学语 文课程 的存废也 已赫然 出现在报刊 媒体上 , 屡见不鲜 。
杂的原 因。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0 2 世纪 9 0年代 中国经济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 素质有着不可或缺 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
理工商法专业则 因其 明显 的实用性特征得到 了切实的关注和 发展 , 进一步挤压 了人文教育的空间 , 使得大学语文从 大学 生 必修课转为必修 的选修课 , 再转 为选修课 , 甚至在选修课上 消 失。 从学科 内部来看 , 体制的忽视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普遍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发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兴 趣 , 种 “ 堂 灌 ” “ 言 堂 ” 这 满 、一 的
单 一 的 授 课 手 段 ,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被 动 地 接 收 《 学 使 大 语 文 》 教 学 信 息 , 在 课 堂 外 主 动 地 吸 收 良莠 不 齐 的 而 的 网 络 文 化 信 息 , 成 教 与 学 的 脱 节 。教 学 方 法 的 单 造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带 来 的 全 球 信 息 化 浪 潮 冲 击 着 传 统 社 会 的 每 一 化 课 在
已 成 为 主 旋 律 的 当 代 ,学 生 的 知 识 学 习 已经 被 网 络

高 职 《 学 语 文 》 学 现 状 分 析 大 教
学效果 有 效化 。
关 键 词 :网 络 化 ; 媒 体 ; 主 学 习 ; 动 交 流 多 自 互 教 育 部 在 2 01年 的 0 《 础 教 育 课 程 改革 纲 要 基
化 挫 伤 了任 课 教 师 积 极 性 , 致 教 师 探 讨 教 学 理 论 、 导 教 学 实 践 的 甚 少 , 成 教 学 任 务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师 完 教 的 教 学 思 想 懈 怠 , 成 教 学 模 式 僵 化 , 数 教 师 抱 着 造 多 “ 走 过 场 ” 心 态 教 学 , 接 导 致 了 课 堂 教 学 的 无 效 走 的 直
性 和 实 用 性 在 大 学 素 质 教 育 中 担 负 着 不 可 或 缺 的 重
任 。在 网 络 文 化 环 境 下 , 何 改 进 《 学 语 文 》 学 模 如 大 教 式 、 升 《 学 语 文 》 学 效 果 是 大 学 素 质 教 育 绕 不 提 大 教
开 的话 题 。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出路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出路
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 学研究
21. 00 4
关于高职《 大学语文》 教材建设 的出路
韩 向 阳
( 阳职 业技 术 学 院 陕 西 成 阳 7 2 0 ) 成 10 0 摘 耍 : 分 析 高职 《 学 语 文 》 材 目前 存 在 问题 的 基 础 上 , 文 从 学 生 终 身 学 习的 需 要 出 发 , 出了 以 语 文 在 大 教 本 提 理 论 为纲 、 论 性 与 实用 性 相 结 合 的高 职 《 学语 文 》 材 建 设 的理 念 。 以 文学 史 、 读 、 理 大 教 阅 写作 以及 演 讲 与 口才基 础理 论 为核 心 , 实 例 剖 析 、 力 训 练 、 质拓 展 三 个 部 分联 系起 来 , 将 能 素 使技 能训 练 与 人 文 素质 相 结 合 , 建 新 的< 构 大 学 语文 》 材编 写模 式 。 教 关键词 : 职 : 高 大学 语 文 : 材 建 设 教
同 时. 应 培 养 学 生具 备 一 定 的 社会 能力 还
和 终身 教 育 及 持 续 发 展 的 能力 高 职 教
育 的 目标 也 要 求 对 高 职 学 生 的终 身 教 育
高职 《 学 语 文》 材存 在 的 问题 大 教 注重 语 言 应 用 能 力 的培 养 . 忽略 相 关 语 文 知 识 理 论 的 培 养 大 部 分 高 职 语 文 教 材 都 突 出 了语 文 的工 具 性 .注 重 强 化 学 生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的培 养 。在 编 排 思 路 上 .现 行 高 职 语 文 教 材 打 破 了过 去 以文 学 作 品 为 主 要 内容 的 惯 性 思 维 . 侧
课 。高 职 开设 《 学 语 文 》 目的 是 为 了 大 课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近年来,中国的中职教育机构正面临着诸多变化,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中高职教育。

浙江省很早就发现这一现实,于是出台了《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为浙江省中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旨在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中高职教育协同体系,建立一完整有机的中高职教育、培养路径。

这一改革方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支持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为重点,着力把中职教育的终身化、立体化、技能化作为主要指向。

改革的具体措施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建设。

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将整合省内外、学校企业之间的资源,深度挖掘、积极开展素质培养活动,把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实施双方课程的交叉开放,实现中职教育的终生化、立体化、技能化的建设。

二是推进中高职教育资源共享。

浙江省将探索新型的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实施中高职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中高职教育的教学空间,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优化中高职教育的综合优势,提高学生受教育和获得就业的能力。

三是推进高中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

浙江省将深化中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解决学生上学没有专业的烦恼,以及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困境,实施“主动就业”的素质教育,支持社会企业实施“高校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中高职教育将得到有效的改善,浙江省将取得与时俱进的发展。

将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精准的中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更好地贡献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旨在为浙江省建立一完整的中高职教育体系,提供更加优质的中高职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支持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建立更具竞争力、更具创新力的中高职人才体系,为浙江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浅议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教育文档

浅议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教育文档

浅议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一、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了国家和民族需要传承的人文精神。

相对于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而言,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素养偏低。

因此,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格,教育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

大学语文在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学生读写能力,在读写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与素质的融合,并以此为立足点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热爱祖国语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作为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大学语文”,是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大好平台。

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篇目大多是风流蕴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负载了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世界之美、人生之美、语言之美,展现着丰富的人生面貌、人世的风雨沧桑、生活的多重历程,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挫折、磨难的承受力,告诉学生生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大学时代的语文也许给不了我们立竿见影的惊喜,但却可以是我们受用终身的财富,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一生。

二、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利于赢得未来的市场竞争高职学生学习语文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相当一些高职学生面对简单的文字处理摸不着头脑,连“实用”也不达标,更谈不上作文的文采和表达高尚的审美情趣了。

一方面现行的招生制度,高职院校生源素质相对较低,学生们阅读兴趣不浓,汉语词汇贫乏,语言组织能力低,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了赢得未来的就业市场,不断增加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减少甚至删除了大学语文课。

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匮乏,主题班会的串词没有激情,演讲稿的空洞乏味,毕业前的退寝申请书的错误格式与语言的词不达意……最严重的要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要求较之高等院校的要求是比较低的,不需要更多的理论做支撑,但需要语言的流畅,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字数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就是这样,80%的学生也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更不要说流利地毕业答辩。

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

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

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蓬勃增长,高职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高职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第一步是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偏重对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践中解决问题。

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实习、社会实践和创新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去感受、去体验语文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第二步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方式。

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首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导入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智能教育设备等,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水平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第三步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是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

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担一项任 务, 由每个 小组 的组 长和教师一起 督促 、检 查 、
关心 的人 、事和物 ,以文学艺术 作品的文化 背景为底衬 ,
考 评组员准 备的 内容 。上课时 ,学生讲述 ,教师引 导课 堂 缀 以活生 生的事例 ,在 课堂上进行 生动 的讲解 ,也可 以引 讨论,穿插各 小组 引发 、点拨 、互 动 ,评 点学生的发 言, 导学生进行 讨论和评议 。让学生在欣 赏与学 习的同时 ,使
具 体 授 课 中 进 行 临 时 分 组 。 教 师 在 课 前 或 课 程 进 行 中 对 各 习保 持 高度 的学 习热情 和 兴趣 ,改变 一 言堂 的灌 输式 教
小组分 配学习任 务,每个 小组 自发选 出组长 、记录 员 。由 学, 用专题 讲座 的教 学模式 以点带 面进行 教学 是较 为可 采 组长负责 组织本 小组 的学 习讨 论、安排人 员负责发 言, 由 取的 。那 就是 ,教 师把教学任 务分成若干专 题 ,每个 专题 记录员记录 小组讨论 的主要 内容 。要求让每 个人都 重点承 紧密 围绕 一个 中心 观点或学生 的切 身实 际,通过他们 最为
目标 已经不能适应 各类学生 的提高 。另一方面 ,职业 院校
胜地 、演 出现 场 ,或者 可 以把 课 堂带 到 车间 、厂 房 、社 注重 学生的个性 化发展 的特 点 ,坚持 “ 因材施教 ”使教学
区 、超市 等等 ,把语文教学延伸 到更广 阔 自由的时空,这 更 好 地 面 向全 体 , 尊 重 学 生 的 专 业 选 择 , 使 他 们 所 接 受 的 种 “ 开放 式课堂教 学 ”非常适 合我们职业 院校 的学生学习 教育是 适合 自身发 展的 、有 差别的 。基 于以上原 因,分层
高职 语 文 教学 中,教 师 大 多采 用对 课 文进 行 逐句 串 讲的方式 ,这种传统 的串讲教 学模 式下 ,课 堂气氛极其 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探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探究

CATALOGUE目录•引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现状•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效果评价•总结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旨在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大学阶段,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与专业教学往往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融合。

意义通过探究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的任务研究目的与任务方法步骤研究方法与步骤02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定位不明确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强调实践技能专业课程设置通常较为繁重,学生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课程,而忽视其他通识课程。

专业课程繁重与行业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关联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因为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同时,专业教学中的一些内容也需要语文知识的支持。

要点一要点二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陈旧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将语文知识应用于专业学习,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需要探究如何将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联与问题03相互促进该理论认为各类教学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正是这一理论的典型应用。

综合教育教育教学一体化理论强调将各类教育元素、教学环节进行综合运用,实现教育的整体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提升其语言表达、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一体化理论1 2 3智能多样性结合专业教学尊重个体差异多元智能理论0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01课程间联系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整合课程整合理论04跨学科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情境化教学多元化考核方式跨学科教师团队教师培训教师实践经验分享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05教学效果的定量评价考试成绩分析01学习参与度统计02教学满意度调查03教学效果的定性评价学生能力提升观察企业用人反馈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整合06*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2 0 1 3  ̄ 第 4 o 期考 试 周 刊
高 同 职 _ 、 《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模 式 初 探
张 立 新
( 阿克 苏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基 础 教学 部 , 新疆 阿克苏
摘 要 : 本 文 从 当前 我 国 高 职 大 学语 文 学 科 定 位 、 师 资 现状、 教 学模 式 等 方 面 , 阐 述 了高职 大 学语 文教 学 改革 的发 展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8 4 3 0 0 0 )
关键词 : 大 学语 文教 学 高 职教 育 教 学 模 式
进 入 新 世 纪 以 来 ,我 国 的 高等 教 育 在 教 育 水 平 、教 学 规 模、 教育理念 、 教学方法 、 教 学 条 件 等 方 面 均 发 生 了巨 大 变 化 。 高 等职 业 教 育 以 “ 生产和服务第一线 、 培 养 具 有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和 全 面 素 质 的 高 级 实 用 型 人 才 ”为 培 养 目标 . 各 高 职 院 校 均

不 同 类 型 的 学校 应 该 有 不 同 的人 才 培 养 发 展 定 位 。在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中的 《 大学 语 文 》 课程 , 它 不 同于 “ 汉语 言文学” 的 专业教育 , 也 不 同 于 中学 的 语 文 和 本 科 的 大 学 语 文 。所 以 , 它 应 当是 针 对 进入 高 职 后低 年级 的 大学 生 .在 义 务 教 育 和 高 中 阶段 接 受 语 文教 育后 的实 际水 平 , 重视积累 , 有 的 放 矢 地 开展 的教 和 学 的 双边 教活 动 。 因此 , 大学 语 文 教 学 是 与 中学 语 文 完 全 不 同的 。 其 学 科 定 位 多年 来 一 直 是 学 术 界 所 关 注 的焦 点 。 笔 者 认 为 它 应 注 重 充 分 体现 自身 学科 的基 础性 、 工具性 、 综 合性 特点 , 才 能实 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目前 , 我 国高 等 院 校 使 用 的 大 学 语 文 教 材 版 本 较 多 , 所 选 的教 学 篇 章 基 本 都 是 古今 中 外 著 名 的优 秀 文 学 作 品 。 这 些 作 品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鲜 明 的立 场 和 观 点 。 集 思想性 、 理 论性 、 知识 性 为一 体 。 文道结合 , 寓 德 育 于 语 文 教 学 活 动之 中 , 极 大 地 拓 展 并 夯 实 了 学 生 的语 文 基 础 .加 强 了 他 们 的 语 言 表 达、 阅 读 理解 、 逻辑思维 、 审美鉴赏 、 写 作 等 能 力 的 训 练 。 在 开 发智 力 中 . 培 养 了学 生 的感 知 力 、 想 象 力 和创 造 力 , 提 高 了 广 大学 生 的文 学 造 诣 。如 果 说 人 们 物 质 生 活 的 不 断 提 高 和 改 善 依赖 于物 质 生 产 的 进 步 和 发 展 的 话 , 那么, 精 神 生 活 的 日益 丰 富和灿烂则 离不开那些 承载历史 的厚度 、 哲 学 的深 度 、 科 技 的智 慧 、 文 学 艺术 的审 美 等 诸 种 文化 要 素 的传 世 经 典 。 研 读 经

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摘要:该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与阐述,发现了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学的众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改革与创新1 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同时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其自身本应该具有的作用,并且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1 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定位不清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在教育教学规划中,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基础性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基础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晰,这也就是定位的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作用,这是对于院校中对口专业技能的补充。

而对于语文教学的忽视不利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

1.2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资源不足尽管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逐步扩大,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其所受到社会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足。

这种不收重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匮乏,而当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加大,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得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专业教育中,而忽视像语文这样的基础性、边缘性学科的资源投入。

这也是现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3 高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脱节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就是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而这种专业型人才必然是一种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更多的以学生就业作为教育教学的导向,所学的课程主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主,而对于辅助学科的学习过于随意。

这也就使得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学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教学,并没有针对性的素养培养教学内容。

1.4 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手段落后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仅仅是本科教学内容的缩减版,更加注重文学性的培养,而忽视了实用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在当今的高职院校中被日益边缘化,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沟通能力的培养。

改变课程目标囿于知识技能的取向,构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一体化、传统与多元教学模式的一体化、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一体化的充满活力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全方位地进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踏实落实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之目标势在必行。

大学语文高职科技人文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其中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提法。

(一)高职大学语文日趋边缘化的处境在全社会普遍呼吁和关注人文教育的今天,大学语文在各高校的境遇却日益边缘化,尤其在偏重理工科的高职院校,一味强调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方面,以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被缩减课时,为专业课让道,甚至在有些高职院校更是面临停开的处境。

(二)高职生的语文能力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对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无兴趣。

首先,一些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其次,学生口语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一些口语基础差的学生在毕业后连一般的求职面试都难以应付;再次,应用写作能力欠缺。

目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怎样改革,怎样与学生的专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摆在广大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因此,探索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要改变大学语文的现状,除了在思想认识上坚持科技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之外,还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本身存在的诸多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弊端,对课程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及评价体系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

(一)改变课程目标囿于知识技能的取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围绕“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这一基本思路,改变课程目标囿于知识技能的取向,锁定“人性提升和职业能力发展”两个支撑点,探讨和实践高职的语文教学改革,从而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必须的高技能,又具备能为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职业人文素质。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doc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doc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作者:黄玲青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0期[摘要]当前,高职语文教学面临边缘化的窘境,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实践表明,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形成性考核为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六位一体”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六位一体课程模式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作者简介]黄玲青(1967- ),女,湖南永兴人,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

(湖南郴州423000)[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0-0087-02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课,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但就目前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学科地位弱、课程定位模糊、教学形式和手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方式、手段,整体改革效果并不明显。

近两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及评价标准的改革工作,并将这一模式较好地运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职语文整体优化教学体系。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一、“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由原国家重点中专郴州商业学校和原部级重点中专机械电力工程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从2006年起,创立并实施了“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智观天下智库时代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陈华 王虹力 何齐(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 637131)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市场化教育现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固守课堂,为适应时代特征,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案例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微课教学模式相结合”“微信公众号辅助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等模式在高职学院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案例教学;微课;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5-0003-002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教育行业内专家学者展开了一系列“互联网+”模式探索,催生了各学科基于“互联网+”课程改革研究。

“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表现为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转变,甚至出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等。

借以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院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本院大学语文课堂表现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思路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弊端日益突出的现状,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持漠不关心甚至是摒弃的态度,大学语文课在高职学院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门浸润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自觉的文体意识能力。

阅读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可以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水平。

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及其实施要求

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及其实施要求

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及其实施要求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及其实施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评价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首先,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实施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评一体化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情感态度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

因此,在实施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再次,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要求注重评价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而在实施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实际应用、小组合作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最后,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要求注重评价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在实施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式和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对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多样化评价方式,并注重个性化评价。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大学语文”一体化改革[摘要]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课程,满足了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需要,是人发展的需要。

有鉴于此,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以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语言项目训练为载体,以“用中学、学中用”为教学模式,以主干课+选修课构建主辅双修大学语文课程群,以学生活动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积极推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一体化改革。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语言能力;一体化;改革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通过具体的课程组织日常教学,相互衔接的课程构成课程体系,形成不同的专业,从而实现人才的培养。

可以说,高校的产品是课程,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细胞。

学校有办学的自主权,可以根据产业的发展来设置专业,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即适应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开发课程。

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语言的学习和提高是需要一个人包括大学生终生学习的。

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课程,满足了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需求,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所必须的课程。

简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有其客观存在的现实基础,是“有用”的,是人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需要。

多年来,“大学语文”被漠视乃至边缘化,但最终没有消亡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当然,也是“大学语文”从教教师和一批专家学者的坚守与努力的结果。

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作为惠及全体学生发展的“大学语文”课程,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取得的成绩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此形势之下,“大学语文”课程生逢其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014年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了重要批示。

其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会议及文件认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其中关于“人人皆可成才”的意见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了来自官方的最为有力的政策支持。

2.2013年1月9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上的讲话:“大力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积极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

上述讲话谈到了“大学语文”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尽管不是从语言能力培养这个角度论及,但“大学语文”的“合法性”得到了明确的认可。

3.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该文件贯彻了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是指导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公共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建设,该文件指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本地优秀文化教育;建议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在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等等。

上述文件精神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在内容、方法、路径、手段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指导。

4.专家学者利用传媒展开了关于大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自2000年至2012年10年间,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的文章70余篇,涉及母语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管理、学科化建设、现存的处境等等。

这些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的深入思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作用、改革与建设无疑起到了确认和推动作用。

5.大学语文教师的坚韧执着的耕耘,在课程教学、科研、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会活动、学科建设、精品资源课建设、学生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解决的若干现实问题持久的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一方面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课程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课程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来看,以下现实问题亟需解决:1.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效果保障的矛盾。

高职的快速发展基于国家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民众教育的需要,这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带来了生存压力。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首先表现在专业的发展,因此有限的教学资源必须首先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师资建设首先关注专业建设师资配备的需要,这就带来了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师在生师比上的严重失衡,在现实中表现为大学语文通常合班教学,上课学生百人左右,以一敌百,按部就班,常规教学,难以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现。

2.教学内容的庞大与教学课时的有限的矛盾。

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在内容上涉及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各方面的内容,再加上中国历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这样一来,其内容就显得异常庞大。

但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开课学时通常在64节甚或以下,有限的教学时数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矛盾突出。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

高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为1:1,此种要求源于高职的培养目标及高职学生学习的实际,有其深刻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的课程一种,也应加强实践教学,其实践教学包括作为语言学习的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联系紧密的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的实践教学。

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满足课堂的理论教学,弃实践教学而不顾的现象普遍存在。

4.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资源开发能力与课程建设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

学生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急切的需求的,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麦科思调查数据表明80%以上的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语文执教教师缺乏课程教学改革意识,不注重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贫乏、资源开发能力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

5.课程活动开展与长效机制建设的矛盾。

课程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参与的学生的普遍性、学生能力形成的现实性、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应该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由于现实原因,长效机制缺乏,昙花一现,难以为继,不见踪影,例如,2012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组织的“闻一多”杯大学生作文竞赛、大学生辩论赛等。

三、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基础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一体化改革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基于高职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这种改革应以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一体化改革。

具体体现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1.标准建设。

首先是建立以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这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宏观标准,并贯彻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其次是课堂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学生学习活动及成果评价标准等标准建设,这是教学活动的微观标准。

标准形成体系,教学活动因之有指导、重设计、可执行、能检查、出效果。

2.从服务学生发展出发,贴近专业需要,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学生语言能力有共性,如阅读能力(包括精读能力、速读能力)、实用写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语言鉴赏能力等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语言能力需求具有差异性,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古文阅读能力、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文学欣赏能力上就有现实要求。

准确的学生语言能力需求定位、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就可以与专业教学融通起来,《大学语文》的有用性就可以体现出来。

3.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

大学语文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作为课程主干,切实提高学生职场需要、终身发展所需的语言能力;同时,积极推动教师或使用网络资源开设如文学欣赏、文化研究、语言运用等选修课程,构建“主干课+选修课”的主辅双修模式,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促进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4.积极推进大学语文项目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一般认为,项目化教学是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成教学活动,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学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且可检测。

其实,大学语文也可采用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组织形式,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提供经过选择的文本,学生分组完成文本阅读,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学生进行成果报告及相互讨论,其间知识性传授和理论教学可以在学生阅读实践的指导中实现;再如应用写作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分组组织校园活动或社会活动,学生按活动展开顺序分工写作会议通知、会议记录、活动方案、活动请示、活动通知、新闻报道、活动总结等应用文体,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并汇报、讨论,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既是作文,又是办事,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

5.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在做中完成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在语言运用中实现的,创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在“用中学,学中用”的教学模式实现的有效形式,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6.大学语文教学信息化建设。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刻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朝着泛在化、碎片化发展,大学语文课程也要适应教育教学变革的形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教学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