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微专题:地球的自转和转 复习(25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4.2地球的自转
通过观察地球表面运动的现象,如昼夜交替、极 昼极夜等,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了地球自转的存 在。
探索地球自转的意义
天文观测的进步
地球自转的发现和证实推 动了天文观测的进步,为 后来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 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
地球自转对物理学中的相 对论、万有引力等领域产 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物 理学的发展。
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现象,有利 于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平衡,因为白 天和夜晚的气温、光照等条件不同, 有助于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和休息。
气候稳定
地球自转的稳定性对维持气候稳定有 重要作用,它使得地球的气候系统得 以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生物的生存和 发展。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时区划分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昼夜交替的 周期略有不同,纬度越高,昼夜交替 的周期越长。
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 度地区接收阳光的时间不同,形
成了时差现象。
为了统一各地时间,人们将地球 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
差1小时。
时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国际会 议通常会安排在各国首都的当地
时间的计量
地球自转的周期被用来计量时间,例如一天被定义为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
04 探索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发现
地球自转的发现
人类很早就观察到天体的周日运 动现象,但直到16世纪,哥白尼
才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
哥白尼的日心说
哥白尼在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中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和其 他行星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从
总结词
七年级下《地球的自转》优质ppt浙教版2
火星 D.
线
但是地球这么大,我们怎么研究呢?
光
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不发光,不透明 D.
夜半
C
昼半
球
球
读书上图4-14回答:图中昼半球地哪里?夜半
A 球在哪里?哪一段是晨线?哪一段是昏线?
太
阳
BD
平
行
光
C
线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对地球上 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呢?
但是地球这么大,我们怎么研究呢?
赤道 4、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________ 的。
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北极上方观察,地球呈_______方向旋转。
(1)该图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
在南极上方观察,地球呈_______方向旋转。
对于观测者来说,这时正处于一天中的____时间。
(1)该图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
2、太阳光的照射。 4、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________ 的。
1、太阳系中目前已发现的 惟一一颗有生命现象的行星是(
)
太阳平行光线
(1)该图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
太阳平行光线
此时太阳处于观测者的_____方。
A)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自转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做 _逆__时___针___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 __顺__时__针___方向
旋转。
4、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东__升__西___落_ 的。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_自__西__向__东___自__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2《地球的自转》课件 (共16张PPT)
太阳的东升西落
为什么不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探究的对象有哪些?
地球和太阳
需要拿真正的地球和太阳吗?
模型法
3、设计实验方案 : 让地球自西向东转,如果观察者看到太阳是东升西落, 则说明这种假设是正确的。
原型
太阳 地球 观察者 方向
模型
手电筒 地球仪
火柴 经纬线
模拟要求
位置不变,适当远离地球仪 自西向东转
3、地球绕地轴自转的运动属于( A) A、机械运动 B、地壳运动 C、生命运动 D、化学运动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中,位于晨 线上的是 A ,位于昏 B。 线上的是 (2)6小时以后,A、B两点中处 B。 于黑夜的是
5、温州连续两次迎来黎明时,地球刚好 转了 1 周,先后经历了 1 个白昼和 1 个黑夜,共 1 天,约 24 小时。 6、假如地球反方向旋转,那么 有昼夜 交替现象,太阳西升东落 ; 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 没 有昼夜交替现象 。
用橡皮泥固定在我们所居住的位置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地球的自转:
南 东 西 北
西
南
北
东
东 西 南
北
A
A图
B
B图 C图
C
大致时间
早晨
太阳相对你 的方位 通过实验,当我们自 西 向 东 转动地球仪时,你发现 太阳从 东方 升起 西方 落下。这与实际现象 符合 。
黄昏 东南 头顶偏南 西南
正午
探索:昼夜交替Fra bibliotek阅读书本125 页—晨昏线
读图:
晨昏线
北极
A
太
晨线
B
D
昏线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18张PPT含素材
地球自转还会出现 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上昼夜交替一次所需要的 时间约为24小时。
水金地 火 木 土 天 海 行星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王星 王星
59 243 24 25 10 11 18 18 一昼夜 天 天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北极
南极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
• 我发篮比么现球赛回的了比直事疑这赛播?惑样的却2一时是:个 候 在我问 , 白比题 而 天较: 我 左喜他 在 右欢的们 富看时晚 阳NB候上 家A,在里篮这休看球是斯他赛怎顿们, 1②从 地地(不以南晨1南我是晨晨地南同(太2太太以1不地1从南不(地彗 南太地我是我是 北同昏从我是112、 、 、 、 、③)))地北球球是上极昏极的在昏线球极一阳阳阳上是球北极是球星极阳球的在的在极一线北的在请 请 图下下地下下地球 极自 上 , 原 上 线 上 疑 白 线 : 的 上 时 东 东 东 原 , 自 极 上 , 的 大上 东 的 疑 白 疑 白上 时 : 极 疑 白根根中列列球列列球上上 转昼恒因空(空惑天(黑自空间升升升因恒转上空恒自部 空升自惑天惑天 空间白上惑天A据据现现仪现现仪、有空 还夜星造看圈看2左圈夜转看里西西西造星还空看星转分 看西转2左2左 看里天空2左所所象象:上象象:::上B昼和 会交(成,),右)进周,,落落落成(会和,(周是 ,落周右右 ,,进和右学学由由怎由由我我我我、有、从 出替如地:的:入期太是是是地如出从如期透 是期的的 太入从的知知地地样地地C比比比比经夜南 现一太球昼时昼白比阳由由由球太现南太比明 由比时时 阳黑南时识识、球球标球球较较较较、半极 昼次阳出半候半天较只于于于出阳昼极阳较的 于较候候 只夜极候,,D自自方自自喜喜喜喜纬球上 夜所)现球,球的短能地地地现)夜上)短, 地短,, 能的上,四判判转 转 位 转 转欢 欢 欢 欢线空交需自昼与这与分,照球球球昼自交空自,没球,这这照分空这地断断而而标而而看看看看观 替要身夜夜是夜界使亮自自自夜身替观身使有 自使是是 亮界观是中该该形形?形形NNNN察 的的会现半怎半线得地西西西现会的察会得昼 西得怎怎 地线察怎,图图BBBB成成成成AAAA现时发象球么球(地球向向向象发现发地夜 向地么么 球么,,已,是是(的的的的地 地地篮篮篮篮地象间出。的回的日球的东东东。出象出球。 东球回回 的回经地地地地地在在日是是是是球 球球球球球球球。约可分事分出上一自自自可。可上自上事事 一事处球球球球球__落旋 旋旋赛赛赛赛__((((作为见界?界)昼半转转转见见昼转昼?? 半?在作作作作作)__转 转转,,,,逆__光线线夜。引引引光光夜引夜。2白顺顺顺顺顺__的 4的的发发发发时,((温起起起,,温起温天((小时时时时时填填方 方方现现现现))))针没圈圈差的的的没没差的差的时针针针针针““向 向向了了了了方有))比。。。有有比。比是。方方方方方北 北分 分分这这这这向昼较昼昼较较_向向向向向极极别 别别_样样样样旋夜小夜夜小小_旋旋旋旋旋””是 是是一一一一_转;,;;,,转转转转转_或或怎 怎怎个个个个气气气,““样 样样问问问问温温温已南南的 的的题题题题不不不经极极? ??::::至至至处””他他他他于于于在))们们们们上上过过过黑晚晚晚晚空空高高高夜上上上上拍拍或或或的在在在在摄摄过过过是休休休休的的低低低__斯斯斯斯。。,,,_顿顿顿顿_有有有_篮篮篮篮,利利利球球球球即于于于比比比比将生生生赛赛赛赛进命命命的的的的入的的的时时时时白形形形候候候候天成 成 成,,,,的和和和而而而而是发发发我我我我_展展展_在在在在_。。。,富富富富即阳阳阳阳将家家家家进里里里里入看看看看黑他他他他夜们们们们的比比比比是赛赛赛赛_直直直直_。播播播播却却却却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以及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地球仪、直尺、圆规、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2.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并结合地球仪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计算地球自转的周期。
4. 知识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1天)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列举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 答案:(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周期为24小时(1天)。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使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不同区域,产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使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以及地理现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下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与特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与速度、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速度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球自转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地球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周期、速度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地球仪、直尺、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现象。
2. 新课讲解:a. 介绍地球自转的定义、周期、速度。
b.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差等。
c. 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地球自转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地球自转的选择题、填空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自转a. 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b. 周期:一天(约24小时)c.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交替b. 时差c. 恒星日、太阳日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地球自转的定义、周期、速度。
b.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举例说明。
c. 讲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2. 答案:a.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一天(约24小时),速度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
b.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时差等。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精品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下册《地球的自转》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差等),以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其与公转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手电筒、计时器。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激发学生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光照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 知识讲解:(1)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等;(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地球自转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天)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等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举例说明。
(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是什么?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方向掌握较好,但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影响。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8)(共26张PPT)
地球逆时针方
向旋转
1、该图是以地球 北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D 2、图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 ,处在黑夜是
C A B ,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
行星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差异很大,金星是243天,地球是 24小时。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短,对地球上生命的形 成和发展有什么有益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昼夜温差、人类活动规律等角度思考)
北极上空: 逆时针转动 南极上空: 顺时针转动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
儿子,你知道了地球的自 转,那么你知道还有哪些 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 停地自转吗?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
傅科摆
水的漩涡
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爸爸,这么晚还没有睡啊? 巴西足球赛
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如何形成?
夜半球
昼半球
地球自转周期比较短,地球上昼夜温差比较小, 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至于过 分寒冷,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_东__升___西__落___的. 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_自__西__向__东___自_ 转 的缘故。
2.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2、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 Q2:如何固定十字方向标?
3、按由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的变化。
注:实验中手电筒模拟的太阳位置确定后保持不动, 只转动地球仪。
A
B
C
地球的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旋转到A位置 地球旋转到B位置 地球旋转到C位置
观测者处于 早晨 太阳位于观测者东面 时间
观测者处于 正午 太阳位于观测者 南面 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
昼
西
东
夜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现象
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意义:产生了昼夜的更替
让我们置身在太空观察: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
北逆南顺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日期 节气 3.21 春分 6.22 夏至 9.23 秋分 12.22 冬至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包括月份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3、4、5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相反 !
春、秋分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南北半球光线适 中,白天和黑夜等长, 接受的太阳热量适中, 大部分地区天气不冷 不热。
温带风光
热带风光
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
是由于( C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 )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 A )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读下图,结合教材内容,说出地球自转的特征。 方向: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地轴
周期:一天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 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 更替。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 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黑夜。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的地 昼球 夜自 现转 象过
地球公转与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纬度 不同的地方,在 同一时间里,受 到的太阳照射也 不相同,冷热也 有差异,形成了 不同的温度带, 人们将其划分为 五带。
900N
66.50N
北寒带 北极
圈
北温带
23.50N
北回归线
00 23.50S
66.50S
赤热 道带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S
寒带风光
A.昼夜交替
B.五带的划分
C.四季的形成
D.昼夜长短的变化
4.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北方的河流都已经结冰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程 中 不 同 地 方
地球自转与时间差异
产生的自然现象:时差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差异。
北京:东八区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自西向东绕轴转,一周时间为一天; 地球本身不透明,阳光只能照一半; 东方日出西落日,作息时间有早晚; 地球自转不间断,昼夜交替是必然; 拿地球仪来演示,其实道理很简单。
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光线强,白 天长,接受的太阳热量 多,天气热,南半球则 相反。
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光线弱, 白天短,接受的太阳 热量少,天气冷,南 半球则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之间的关系
夏至
春分
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冬至→春分→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夏至→秋分→冬至
达成学习目标 1
地球的公转
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 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 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