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实践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锦集4篇)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锦集4篇)【篇一】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的-烈士陵园。
我们小组成员约定在11月29日一起去烈士陵园,可惜天公不作美,前天气候突然降温还伴随着刺骨的寒风。
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行程计划,当然也没有改变我们瞻仰革命先烈的情怀。
我们一行到达烈士陵园门口的时候就被陵园的庄严和肃穆打动了,大门上刻着金黄色的六个大字:-烈士陵园。
这里是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的地方;这里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安息的地方,想到这些我顿时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有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少了一些悲凉而多了一丝悲壮!进入陵园后映入眼帘的是在“广场”中心的印有“浩气长存”的雕像。
仿佛陵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新中国成立的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
我认为参观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读懂历史。
参观不仅仅是怀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
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纪念馆里,看着纪念短片,我仿佛听见了英烈们英勇不屈的声音。
可敬的烈士们,愿你们的精神像园中的常青树一般永不凋落;愿你们的信念像滚滚江水一样永不停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们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熠熠闪光。
【篇二】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家乡巨变调研: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业、农民巨大变迁及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也可对比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社区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献策,写出调查报告。
2、某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红色旅游不仅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拓展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新的增长点,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标题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二、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教学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历史文化名城(2)考察目的:了解近代史在该地区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3)考察内容:①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该地区近代史发展脉络;②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感受近代史人物的生平事迹;③参观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2. 文献查阅(1)查阅资料:近代史教材、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2)查阅目的: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3)查阅内容:①梳理近代史重要事件、人物和时期;②分析近代史发展原因、特点和影响;③总结近代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3. 小组讨论(1)讨论主题:近代史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讨论目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3)讨论内容:①分析近代史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②探讨近代史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③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近代史精神。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1)考察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2)考察过程:参观博物馆、故居、遗迹,拍照记录;(3)考察总结:整理考察照片、笔记,撰写考察报告。
2. 文献查阅阶段(1)查阅资料:挑选与近代史相关的教材、文献、学术论文;(2)查阅过程:阅读资料,做笔记,总结观点;(3)查阅总结:撰写文献综述,提炼研究重点。
3. 小组讨论阶段(1)讨论前准备:确定讨论主题,分配任务;(2)讨论过程:各成员分享观点,展开辩论;(3)讨论总结:形成共识,撰写讨论报告。
五、实践成果1. 实地考察报告2. 文献综述3. 小组讨论报告4. 个人总结六、实践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代史课外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近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我决定开展一次近代史课外实践活动。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
2. 通过实地考察,感受近代史的历史氛围,提高自己的历史认知能力。
3.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历史博物馆我选择了我国著名的南京博物院作为实践地点。
在参观过程中,我重点了解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历史人物。
2. 走访历史遗迹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近代史,我还参观了南京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等历史遗迹。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对近代史的认识更加深刻。
3. 查阅历史文献在实践过程中,我还查阅了《中国近代史》、《南京大屠杀》等历史文献,进一步了解了近代史的全貌。
四、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践开始前,我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参观地点、时间、人员安排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历史。
2. 实践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参观了博物馆和遗迹,仔细阅读了历史文献,并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详细了解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对林则徐、洪秀全等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走访遗迹时,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对近代史的认识更加深刻。
3. 总结阶段在实践结束后,我及时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撰写了本次实践报告。
五、实践收获1. 深入了解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2. 提高了历史认知能力,对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实践体会通过本次近代史课外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见证了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标题: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一段充满变革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导火线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和摆脱帝制统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终结。
看到了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给了中国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机会。
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在政治、思想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一次人民群众参与度极高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辛亥革命也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作用,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标题: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次反传统、开明进步的运动。
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推崇和传播科学、民主和进步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是五四运动,它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的一次伟大斗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知识,对中国的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近现代史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深入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近现代史的社会实践经历,包括对历史事件的考察、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对历史文物的探索。
二、历史事件考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多个与近现代史相关的博物馆和纪念馆。
这些场所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这座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
通过观看历史影像、阅读战地信件和烈士事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民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
这次参观使我对近现代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历史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三、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还有机会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近现代史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与老一辈人的对话,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对那个时期的记忆和情感。
一位老人告诉我,他亲身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讲述了那个时期的艰辛和希望。
他的话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让我深受感动。
通过这次交流,我不仅加深了对近现代史的理解,也对老一辈人的付出和奉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历史文物的探索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还有幸参观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书籍、照片、文献和实物等,它们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
通过参观这些历史文物,我不仅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还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一次参观中,我看到了一本抗日战争时期的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一位抗日战士的生活和感受。
通过阅读这本日记,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期人们的心情和生活状态,这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五、结语通过这次近现代史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入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
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国家的命运,以及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议题,通过参观博物馆、查阅文献以及采访相关专家,汇总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并将其总结如下。
1.晚清时期:国家的衰败与改革尝试晚清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深刻动荡的阶段。
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着腐败的清政府、国内外经济的不平衡、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等问题。
2.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觉醒与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结束了封建帝制,标志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开端。
革命爆发之初,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了"民主、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新中国。
3.民国时期:建国与内忧外患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面临了巨大的内忧外患。
各类政治派别纷争不断,统一的国家权威无法建立,国家治理难度颇高。
此外,外国列强仍然对中国进行干涉和压迫,使得中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4.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近现代史: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国家秉持着"人民民主专政"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
这一时期着力于消除封建社会的剩余影响,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脉络、正确认识历史责任,更好地面对现实和未来。
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不断进步,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以上为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
这段历史见证了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为了深入了解近现代史,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我参加了近现代史社会实践,现将实践报告如下。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近现代史,增强历史使命感。
2. 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 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了解了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个历史事件都让我深感震撼。
通过参观,我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参观革命遗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近现代史,我还参观了当地的革命遗址,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
在这些地方,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实践过程中,我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了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小论文。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我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这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
4. 参加历史知识竞赛为了检验自己的历史知识,我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
在比赛中,我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分享,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实践收获1. 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提高了历史素养。
通过参观博物馆、革命遗址,以及撰写论文、参加竞赛,我对近现代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3. 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锻炼了自己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本次实践活动主题是近现代史社会实践。
通过参观历史遗迹、研究历史文献和与历史学者交流,我深入了解了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影响和启示。
以下是我在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一、参观历史遗迹在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几个近现代史的重要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我国的历史变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参观了北京天安门广场,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
其次,我参观了南京中山陵,这座陵墓是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对孙中山先生的深深敬仰。
最后,我还参观了上海杜月笙故居,通过了解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我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历史变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研究历史文献在实践活动中,我还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阅读了关于近现代史的各类文献资料。
通过研究文献,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例如,我研究了《辛亥革命史》一书,深入了解了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我还研究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了解了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我对近现代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与历史学者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我还有幸与一位资深历史学者进行了交流。
这位学者有着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深厚的历史知识,为我解答了很多疑问。
通过与他的交流,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我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比如近现代史研究的方法和历史文献的解读技巧。
通过与历史学者的交流,我对近现代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我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历史遗迹、研究历史文献和与历史学者交流,让我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还培养了我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我深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近现代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场旨在增进学生对近现代史的了解和认识的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等历史场所,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伟大,进一步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某纪念馆,以下是我的实践报告。
一、活动背景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涵盖了诸多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往往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缺乏真实感和亲身体验。
因此,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活动内容在参观某纪念馆的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陈列馆,了解了该馆的历史背景和陈列的文物。
在馆内,我看到了许多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这些展品直观地向我展示了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我被一张历史照片吸引住了,它记录了一位伟大领袖在某重要会议上的形象,让我对这位领袖的形象和事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随后,我参观了纪念碑和纪念广场。
纪念碑的高耸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伟大。
纪念碑上刻着许多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的名字,让我对这些事件和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印象。
站在纪念广场上,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反思历史教训和珍惜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感悟。
首先,我对近现代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通过参观纪念馆和纪念碑,我亲眼目睹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伟大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其次,我对历史的珍贵和和平的宝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历史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和维护和平的发展环境。
通过参观纪念碑和纪念广场,我对历史的厚重和珍贵有了深刻体会,更加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最后,我收获了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仅仅通过课本和教师的讲解,是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的,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意义。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近代史实践教学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实践教学以我国近代史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教学内容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环节,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地点进行考察:(1)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见证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近代民主革命的象征。
(3)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桥梁,象征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4)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历史风貌区,见证了我国近代史的变迁。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近代史相关著作,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查阅历史档案,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3)收集近代史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1)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2)近代史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近代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实践教学成果1. 提高历史素养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深入了解了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加深了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会1.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篇一】近代史《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标志这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又上升了一个水平,文章开篇便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便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也更深层次的讨论了革命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毛泽东在发表政治文章的初期便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关注,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与他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中国国情与农民的重要关系,这不仅在八十余年前是这样,在今天更是这样。
农民始终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至少到目前还是这样),关注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注农民问题,而这也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
经过实践探索,毛泽东彻底告别了杜威和胡适的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从思想和行动上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既是实用的,又是超前的;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又是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是个人的,又是全中国的。
他在发展思想是所用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实地考察和实事求是。
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泽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我班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在班长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参观了黄骅市博物馆。
二、调查目的人们来到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历史,获取知识,小而言之,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大而言之,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的。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践教学过程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环节。
实地考察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现场,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
(1)考察地点:南京、上海、杭州、绍兴等地。
(2)考察内容:参观南京中山陵、中山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鲁迅纪念馆等。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学生需对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人物事迹等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考察报告。
(1)文献资料:收集相关历史文献、论文、书籍等。
(2)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及其产生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1)讨论主题: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2)讨论形式:小组内自由讨论、辩论、报告等形式。
四、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对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学生在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环节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在撰写考察报告、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强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更加坚定。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多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多篇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篇20世纪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__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此时,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而后又遭遇法西斯的日本的入侵?民族危难关头,以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代表的两派爱国人士正积极的投身革命,意图变革中国这种混乱的局面和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由此就有了后来两次两党合作美好的局面。
19__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像世人宣告了它是多么觊觎中国的野心。
但此时我们的人民还未觉醒,他们正忙着安内,国共在经过第一北伐合作之后,国民党意识到共产党将会成为以后的大对手,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就无故开始叛变并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士,他可能吸取了近代为了富国强民所做的先大力增强国内实力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我们忙着肃内,而日本正全力的为侵略中华做着充分的准备呢!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即将面对的灾难。
19__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
因为蒋的坚持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迅速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加快了日本侵华的进程,加深了日本嚣张的气焰,加强了日本侵华的部署,加紧了横扫亚州的动作。
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做出了团结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和巩固;游击小分队陆续组成并发挥作用;抗日统一战线慢慢的壮大;中国军队英勇的开始阻击日军?而此时蒋介石也无力顾及安内的事情,也加紧投入到抵抗外来侵略的战略上来。
我们都知道,蒋先生小时后深受入学的熏陶,青年时代是去日本留过学的,是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而且在民国成立后追随孙先生,它在军事、政治、文学才能和素养也是相当精明的。
所以在孙先生逝世后,中华民国在他领导下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的。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篇缅怀过去的历史,才能找到未来奋斗的方向;铭记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方能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1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一课上,我们触摸到中国是怎样从满清的闭关锁国走向屈辱与压迫,又惊叹于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在一群青年的带领下走向血性勃发,走向改革与复兴。
最使我惊叹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青年人以自己的学识与一腔年轻的热血将马克思的理想介绍给古老的中国,使腐朽与愚昧一步步走向终结,使中国的所有青年觉醒奋进,使中国成长而后壮大,最终成为历史的必然。
掩卷沉思,同样的年轻岁月,相仿的受教育水平与成长环境,相似的热血,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出如此惊天地的事?想当年的中国,列强侵袭,军阀主义蹂躏着四万万中国同胞的精神与灵魂,那时的时局无疑是困难的多的。
然而,正是在那个时代,青年的灵魂获得了觉醒,一次次搭上前途的请命、游行,一次次秘密的会谈、筹资,青年的热血酿成了旧中国的灵丹妙药,一剂马列主义救了一头震天撼地的东方雄狮。
想今天,为什么自己没有如此的豪迈霸气勇于实现自己的大理想呢?是自身的觉悟不够;是自己思考的过于狭隘;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即中国的命运,自己的理想就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是自己从未将自我与中国联系紧密;是自己的发展从未与大众紧密相连。
而,这一切未做之事,都是从小党所教育过我的,只有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自己的成长才能与世界休戚相关,只有让党的光辉存在心间,才能永恒的提醒自己:不被世界抛弃,做有大作为的中国人,做有理想的永远的青年。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真理,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是研究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我开展了近代史的教学实践。
以下是我对近代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义和团运动(5)辛亥革命(6)五四运动(7)国民大革命(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教学实践1. 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制作课件,整理教学资料。
(3)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课堂教学(1)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历史事件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为了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和思考,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红色教育基地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前辈们的革命事迹而设立的。
它不仅是开展红色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也是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窗口。
参观这样的基地,可以使我们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活动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中国近现代史纪念馆和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基地,通过实地观看文物、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了解了红色革命斗争的艰辛和牺牲精神。
2.听讲座我们还参加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讲座。
讲座的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思想,以及中国政局的变化等。
通过讲座,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3.社会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我们了解了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程度、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期望等。
这些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四、收获与感想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信仰和奋发向前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也意识到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明白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在社会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一些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关注度不够高。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一、实习目的尝试经商的滋味,增加自己的阅历,因本人是文科生,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趁着寒假有这样一个节日,好好大干一场.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四、实习单位和部门五、实习内容炎炎烈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我不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暑假可以好好在家玩玩、休息休息.我必须为我下学期的生活费考虑.我从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开始就在超市里打工了.由于我的表现还不错,老板比较喜欢我,所以这个暑假答应我在他的超市打工是理所当然的了.还没有放假,我就打电话到超市了,问老板是否愿意让我在他们超市工作,老板满口答应,非常希望我来工作.我当然非常高兴啦!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那年我还没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我有一个长辈就跟我说:上班要多做事,少说话!话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俗话说:做坏人简单,做好人难啊!只要做一件坏事,在别人的眼里,这个人就是坏人!要想在别人眼里改变形象的话,就要做无数的好事,但还不一定能改变.要在众多同事、干部眼里一开始就流下一个好的映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几大要点.一、我决不破坏超市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相应的规定了.我们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规定,比如:不可以串岗、不可以闲谈、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等等.所谓不可以串岗,就是不可以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理货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属各个货架.比如,我是百货这边的,就不能随便跑到食品那边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随便走到我们百货这边.食品那边比较大,还分三个部分:饮料和冷柜、饼干类、休闲食品.为什么不可以随便串岗呢?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乡下,顾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质高,经常会有顾客偷东西的.如果我们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那么这边的货架就没有人看着,东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样,“不可以闲谈”也类似这个原因,如国际歌理货员没事做的时候都在一起闲谈,那么就没人看着货物了,东西少了又是损失!还有,“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这个规定看似严格,其实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们上班互相发短信息,不认真上班,没人看着货物.所以,后来经理就规定了: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可以把手机带来上班,但要放在办公室.对于这个规定,大家还是很理解的,毕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样子的,超市的营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联系的.当然,还有很多的规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坐下来等等.所有的规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觉地遵守的.我认为,这些是最基本的,当然要遵守了.二、不管是谁,随喊随到.在超市做理货员,有时还是很忙的.特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是结帐的日子,很多的供货商都在这几天送货,然后顺便结帐.有时候,一连几家供货商送货来,这时候就忙了,有很多货物卸在收货处.仅有几个人在收货处是忙不过来的.既要验货又要把货装走.于是,他们就需要人来帮忙了.我是刚来的,当然不能呆在一边看了,为了表现好一点,我都是很主动地跑过去,把各个柜台的货物分开,并分别送到各个货架附近,再卸下来.如果是一般的货物倒是没什么,但有时候有的商家送的是饮料、酱油、食用油之类的货物就很重了.一箱都是好几瓶!很重的!我们超市进货都是几百箱饮料、几十箱油的,每卸一次都特别累!有时,睡觉到了早上,手膀都疼,还全身没劲!没办法,谁让我是新来的呢?所以,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会很积极很主动地去帮忙.于是乎,我在同事眼里我是个积极的,在干部面前我也给他们留下了好的映像!三、如果没有货要上的话要找点事情做.所谓“上货”,是我们常说的话,说通俗点,就是“补货”.货架上的货物被顾客买走了,货架不就空了吗?还卖不卖东西了?这不行,得从仓库把同样的产品拿来补到原来的位子上去.如果超市的顾客很多的话,不能只顾着补货,要看着点的.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货上的.有时,货架上的货物都补齐了,不就是没有事做了吗?就站在一个地方看着货架发呆,还是来回来回闲逛?当然不是了!如果没有什么顾客,也没有货要补,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被经理看到是不怎么好的,感觉上我没事做,在混时间!毕竟是私企老板,不会养一些闲人的.老板雇佣你,是要你为他创造财富的,不是养你的.所以,我应该找些事情做一下:抹货架.货架一段时间不抹后,就会有一些灰尘,顾客看到有灰尘的产品,感觉上就像这件产品时间长了、旧的,自然就不会买了.这样不但给顾客流下了个坏映像,而且货物就卖不出去了.谁也不希望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去的.其实,抹货架还有个好处:可以坐下来!这个很好,在超市是不可以坐下的,谁能连续站那么长时间啊?所以,在没有什么顾客而且没有货补时,可以抹货架.正是有了以上几点要领,我在超市表现还是相当好的.在超市里打工我还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镇上的超市越开越多,大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自然价格战就打起来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有别的超市的员工到我们这里来看价格.我们有时候也被经理安排到别的超市去看价格.对于做“间谍”,我还总结了一个经验:要装作是买东西的顾客,而且一定要像!一般超市是不会对真正的顾客有疑心的.最重要的是:不能用笔抄价格!有的超市的员工就在我们这里用笔抄价格!自然,被我们经理请到办公室喝茶是少不了的.话说回来,商家的恶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绝对有好处的,但是作为经营者,我们是不愿意看到的!价格低了,利润自然就少了,我们的工资、奖金可都是与这个利润有着直接联系的啊!总的来说,在超市里打工是绝对有收获的.我提前进入了社会,提前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我以后在社会上就能少走点弯路.更何况我暑假两个月还拿了一千多的薪水呢?虽然这一千块不算多少,但是算上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很值呢?总比天天在家看电视、上网好吧?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我穿着大头皮鞋,带着我的绿色毡帽,骑着我的二手脚踏车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的找工作的征程.一开始,对自己手工艺期望很高,没有月薪两千不干.经过艰苦的找寻工作,很多的地方的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听说我没有经验就跟我说“这样吧,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需要的详,我会通知你的”.经过多次面试的失败,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五个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仅正是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作都干.于是我找到了一家餐饮酒楼.老板看我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就让我来做传菜员.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来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可现在只能端端盘子,瑞怎么着在学校里也是个学生会干部,多少也有点社会能力,心理学徒有点失落再加上传菜部领班是个小学文化的,还对我指手画脚,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国开开放大学各专业通用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国开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各条战线的主力军,在面临诸多挑战的21世纪,对近现代史尤其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不懈探索奋斗历史的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以下简称“周邓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有机的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对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革命发展的曲折历程,了解中国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激发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和教育作用。
鉴于完成近现代史实践报告的需求以及怀着对周恩来邓颖超两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敬意,我们一行三人(此实践报告的参与者:张章张博阳赵海峰)于11月28日来到周邓纪念馆,循着伟人的足迹,一同追忆往事,探访那段波澜壮阔的激情岁月。
一、情满江山从主展厅正门走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瞻仰厅,厅的两旁镌刻着南昌起义、红军长征的历史性画面,生动展示了波涛汹涌的革命潮流。
瞻仰厅正面矗立的是周恩来邓颖超宏伟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作为背景的大型壁毯《海阔云舒》更是将两人双手相握、微笑向前眺望的革命伉俪形象衬托的淋漓尽致,形象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有的革命情怀和将革命事业与个人幸福完美结合的精神风貌。
二、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从瞻仰厅侧门往里走,便来到周总理生平展“人民总理周恩来”展厅,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南开中学的校门复原图,右边是周总理教室复原图,以纪念周总理1913年就读于此,并获得了良好的通俗教育。
穿过南开中学的校门,许许多多的旅日资料便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1917年,周总理在南开中学毕业并东渡日本留学,东渡时,周恩来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高唱大江之歌,出过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表达了周总理为振兴中华而求学的豪情状志,在日期间,他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著作,在彷徨与苦闷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他在日本接受了约2年的高等教育,并且结识了一批思想先进的有志青年,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初步了解。
为回国领导学生工作奠定了基础。
穿过了校门,右手边是觉悟社大门旧址复原的模型,还有觉悟社成员讨论国家形式的复原图,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热血青年以救世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留学日本的周总理回国,不就,五四运动爆发,天津学生响应热烈,并成立天津学生联合会,并由周总理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周总理以这张报纸为基地,议论时事,以唤起民众,并于1919年参与成立爱国进步团体—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并自此贯穿于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
再向里走,是周总理旅欧勤工俭学时的一幕幕历史再现,1920年到1924年,周总理先后去法国、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加入中共,并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
为共产主义在旅欧青年中开花结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欧洲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光明火种,对早期的团建、党建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总评:综合来看,周总理在青年时代,包括旅日旅欧时期,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升华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为他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加之先后参加五四运动,参与组建觉悟社与旅欧主义青年团,更加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和才干,使他具备了发展和壮大共产主义后辈力量的能力。
在他不断进步逐渐完善的同时,客观上也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建工作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推动工作。
三、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随着历史的长河继续往里走,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等一幕幕历史事件以巨幅画卷的形式再现给世人。
1927年8月,周恩来担任中央前敌总书记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出席中共“六大”,在会上做出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
1935年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起了重要作用,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全革命果实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周恩来与张学良将军的握手塑像格外引人瞩目。
1936年,西安守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12月,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被扣押的蒋介石进行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直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民族危亡。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起草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新华日报》上为皖南事变题词,并且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筹备中共“七大”。
1944年11月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同米歇尔、张群谈判达成停火协议,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7年转战陕北,升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在西柏坡协助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总评: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周恩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伟大征途中,在艰难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促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统一战线形成,积极团结社会各个阶层,与顽固派进行政治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四、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继续循着总理的足迹,转一个弯,豁然开朗。
一幅幅总理出访巨幅照片将偌大的展厅衬托的如此拥挤。
不过最吸引我的,当属那一本本泛黄的政府工作报告了。
我们仔细的看着,心想,在26年国家总理的漫漫征程中,周总理是耗费了多少心血啊!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内政外交工作之中。
1950年10月,协助毛泽东组织领导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开始主持编制一五计划。
1953年参与宪法、选举法起草工作。
1954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6月,提出了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1960年,主持制定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宣布中国政府关核武器于问题的承诺和建议。
1966年“文革”开始后,周总理保护了大批党内外干部,坚持抓生产、抓业务,并果断协助毛泽东处置反革命集团的谋权阴谋。
1972年同尼克松、田中角荣会谈,促成发表了中美、中日《联合声明》。
1975年1月,周总理抱病期间,仍然坚持出席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四个现代化”目标。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总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周总理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努力改善国内经济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积极将新中国的新面貌推向世界,改善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在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奠基性贡献。
回顾周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无论在旧民主主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期,周总理始终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不懈探索,真正实现了他“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政治理想和救世抱负。
五、邓颖超—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主展厅二楼是周恩来夫人—邓颖超的专题展馆。
整个展馆虽然没有一楼展馆丰富的实物资料,但却显得朴素大方。
我们想,这或许是对邓颖超最深刻的诠释吧。
说起邓颖超,首先想到的她是周总理的“贤内助”。
其实,这并不能概括邓大姐的主要方面,她在管理周总理饮食起居的同时,更是肩负着一个更伟大、更光荣的历史任务。
邓大姐在经历过近三十年的革命风雨征途之后,迎来了新中国的胜利的曙光。
当时,社会封建残余思想仍然在国民脑海中根深蒂固,性别歧视相当严重,当时中央决策层意识到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毛泽东主席当初还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来承认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
由此,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成为了最为紧迫、重要的任务。
不久,中央讨论决定认命有过妇女工作经验的邓大姐领导全国的妇女工作。
邓大姐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她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承担到生命的终止。
”她坚持“只有求得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的观点,始终把推动妇女解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
她参与领导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成为中国妇女获得婚姻自由等权益的法律保障。
她很早就致信党中央提出节制生育的意见。
她还参与制定并积极贯彻党的妇女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重视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培养妇女干部,热情鼓励优秀妇女和先进典型,号召广大妇女奋发图强,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邓颖超同志为增进中国妇女同各国妇女的友谊、推动世界和平运动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各国妇女的敬重。
她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付出了全部精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评:邓颖超在革命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严守组织纪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艰苦奋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她始终坚持严以律己,功高而不自满,位高而不自居,一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严格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出了表率,成为实践和发扬党优良传统和革命作风的楷模。
实践证明,对于周总理,她是相夫教子的典范,对于中国,她是妇女解放的先驱!六、旷世之恋,相濡以沫走出主展厅,我们一起来到了西花厅,在这个按照中南海西花厅一比一仿建的院子,展出了大量周总理和邓大姐生前的实物,再一次以强烈的视觉效应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
1919年夏的一天,周恩来又一次来到母校——天津南开学校,他走进礼堂就看到很多学生正在听讲台上一位女学生的讲演。
她就是邓颖超,当时名叫邓文淑。
周总理望着这个身穿白衣黑裙的15岁女孩,被她满怀激情的救国演讲深深地震撼了。
从此,他们相识。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其间与邓颖超等留在国内的觉悟社社员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1923年,周恩来在给邓颖超寄来的明信片上,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1925年,周恩来托高君宇回京时给在天津的邓颖超带去一封“情书”,8月,他们在广州喜结连理,他们结成了一对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革命伴侣。
之后,随着国内形势的日益严峻,因工作需要,经常使周恩来与邓颖超分离,但他们却无论何时,都心心相印,相互夫怀,相互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