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

合集下载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重症监护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危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在成功救治许多危重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因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原因使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多,由此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因此加强ICU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已趋向专科重症监护发展。

一、ICU建筑设计与布局ICU医院感染因其特殊环境、特殊诊疗对象和采用的特殊操作导致其危险因素众多、复杂。

有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其中污染环境所致的外源性感染环节是可以改善和避免的,因此IeU建筑设计与布局有其特殊要求。

下面重点介绍ICU建筑设计布局要求。

1.I CU的建筑设计要求。

ICU位置以便捷快速收治患者为原则,最好设置在靠近电梯通道的地方。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要明确区分,符合工作流程,特别是污染物的处置流程从产生到送达处置室这一走向的单元架构设计必须避免回复、往返和穿梭清洁走道。

墙壁以容易清洁擦拭和消毒的材料为宜,如人工合成的大理石材料既有丰富的颜色可以选择,又可以按照房子的结构进行拼接,污染后方便清洁。

切勿采用吸附性强的装饰材料如墙布和墙纸,房间和墙壁转角处宜采用半圆形设计,以便于清洁。

ICU必须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或采取机械通风设施,每小时空气交换8~20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必须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空气W200CFU∕r∏3;物体表面W5CFU∕cm2)o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o C,相对湿度在40%~60%为宜,空调过滤装置定期由专人负责清洁处理。

ICU应设置独立隔离单元或小病室,用于收治特殊患者,如特殊感染患者、需保护性隔离等患者。

以层流病房为例,收治保护性隔离患者要求房间内空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即房间内清洁空气只能外流,外界未滤过的空气不可进入;而负压病房可收治特殊感染的患者,即病房内污染的空气不能流入外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建筑布局1、区域相对独立,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应当做好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二、人员管理1、根据监护室病人多少合理配备医护人员2、监护室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3、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及传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

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所有人员进入监护室必须更衣、洗手。

发现一人/次医、护人员不更鞋进入监护室者,罚款20元。

主任或护士长不更鞋进入者罚款50元环境管理1、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2、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治疗台等,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消毒剂擦拭。

3、地面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消毒剂擦拭。

4、窗台、墙面定期是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消毒剂擦拭。

5、监护室内使用的清洁用品英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与其他区域的清洁用品分开放置。

不得混用。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不得和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混放,至少每天两次送出。

四、物品管理1、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2、婴儿保温箱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应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

每周或遇污染时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3、雾化器、防护面罩、体温表、浴巾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气管、吸痰管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4、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清洗干净后,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五、隔离措施1、在诊疗过程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无菌操作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2、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3、对患有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保障部门等。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科学规范、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以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环境和社会因素为整体,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包括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监测、感染暴发管理、感染源控制、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应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成,明确各层级职责,落实感染管理措施。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开展感染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七条医院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环境清洁等。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使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保持手部清洁。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微生物污染医疗用品和患者。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对医疗用品进行消毒灭菌,确保医疗用品的无菌状态。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二条医院应加强环境清洁工作,保持医院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

三、感染监测与暴发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

第十四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查感染病例,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暴发。

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发生感染暴发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感染暴发的影响。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医院重症ICU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集中救治危重病人的ICU 病房,集中了医院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施,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ICU 病房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必需加强对ICU 病房的管理。

1.人员组成(1)主持:主管业务院长(2)成员:医务处、护理部、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部门、药剂科、医学影像科、医院感染科等部门主任;ICU 病房负责人;相关临床科室主任。

2.职能权限: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对工作情况提出协调与评价意见,保障ICU 工作临床正常运行。

(1) ICU 的设置与变更、人力资源的配置、设施设备配置。

(2)护士长、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的评价与权限认定。

(3 )定期与不定期对ICU 工作情况提出评价意见,重点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4 )对ICU 与院内各科室,提出协调意见。

(5)对ICU 临床技术的准入与培训提出意见(6)完成院长交办的其它工作。

3.工作要求:(1 )由医务处、护理部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2 )有会议记录、内容纪要。

(3 )对提出的意见,相关科室有具体整改措施,由医务处负责督导,并在下次会议上有落实的结果反馈。

(二)ICU 病房医师与护士配备1 制定与实施岗前业务培训计划,经考核后方可上岗,进修与见习期人员不得单独执业。

2根据工作量与工作性质、监护项目、监测项目、医疗技能的不同,合理确定病人与护士比例,综合ICU 床位与人员之比为1:2.5-3,固定的重症医学护士,不应低于80%,护师以上人员不低于50%。

3 应由在ICU 从事重症医学五年及以上资历的主管护师及其以上职称的人员领导护理工作,护师以下人员可定期轮换,但轮换期不应少于12 个月。

4 制定与实施ICU 护士岗前业务培训计划,经考核后方可上岗,进修与见习期人员不得单独执业。

5 对ICU 在岗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实行分级管理。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各科室对于感染病例的预防控制措施,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适用于本医院各科室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术语定义1.感染:指人体内或体外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并繁殖,引起机体产生明显的基础病变,并经常出现相关的主观和客观的感染症状。

2.感染病例:患有可疑或确诊的感染的患者。

3.感染控制委员会:医院设立的专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

4.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针对感染病例,通过隔离、消毒、洗手等手段,控制感染传播的工作。

三、工作职责1.科室负责人(1)负责制定本科室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指导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规范的感染控制措施;(3)监督科室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4)协助和配合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工作;(5)对本科室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报告。

2.医务人员(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保证洗手和使用消毒液的正确性和时效性;(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帽子、手套等;(3)对感染病例及时识别并报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4)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四、感染控制措施1.手卫生(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操作前后、接触体液或污染物品后,必须进行洗手或使用消毒液进行手卫生;(2)洗手和使用消毒液的方法和时长应符合卫生部的相关规定。

2.个人防护(1)医务人员在接触可能带有感染性的患者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帽子、手套等;(2)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应根据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来确定。

3.环境清洁与消毒(1)治疗区域和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2)严禁在感染病例的区域内进食、饮水,以及使用未消毒的器械。

4.隔离措施(1)对于可疑或确诊的感染病例,应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呼吸道隔离等;(2)隔离措施的种类和级别应根据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来确定。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ICU是重症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

细菌耐药ICU 患者比普通病房患者或院外患者更加普遍。

因ICU 患者多来自院内各专科,致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增高。

又因患者治愈后回到原科室,使在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而引起流行。

降低ICU 院内感染发生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一、预防控制原则(1)隔离感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ICU 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能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必要时尽快接触患者的通道。

(1)ICU 病房设置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且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2)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m²,床间距大于1m;每个病房最少配备1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 18m²,用于收治隔离病人,有条件者宜配备负压病房。

(3)ICU 整体布局应划分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等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4)配备足够的非接触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两床1 套。

(二)建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建立并完善ICU各项感控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其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协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操作流程,并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更新、修订,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三)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管理(1)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医师和护士人数与 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 0.8:1-1:1和2.5:1~3 :1以上。

(2)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避免接触病人。

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此管理规定,要求各级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保证无菌管理,确保诊疗环境以及行为的安全。

1、室内设清洁区、污染区,所有医护人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

2、手卫生管理:手卫生设施齐全,设非手触水龙头、洗手皂液和干手设施,并处于功能状态,所有医护人员进入功能用房必须先进行手卫生再进行各种无菌操作。

3、无菌管理:(1)进入室内的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戴好帽子、口罩,无菌意识和无菌观念要强。

(2)物品要存放在清洁物品柜内,分类规范摆放,专人管理,每天检查;按灭菌有效期顺序摆放,先使用效期短的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和消毒后物品摆放要分开。

(3)规范待消包管理,灭菌物品执行先彻底清洗、消毒再灭菌的原则,包皮清洁合格使用,确保灭菌质量。

尽可能减少待消物品,逐渐实现全部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集中处理。

(4)无菌大液体和物品,一定拆除外包装进入治疗室清洁区摆放备用。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要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6)无菌敷料如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标明开封时间;使用无菌缸装无菌干棉球使用的,也要遵循24小时过期的原则。

(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

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4、消毒管理:(1)空调系统定期进行清洗,确保空气质量;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有紫外线照射消毒的科室,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按要求记录。

(2)处置车上的物品要有序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下层配备生活垃圾和感染性废物专用桶,锐器盒。

使用后在缓冲区彻底清洁处理后在清洁区摆放备用。

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3篇)

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3篇)

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____%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____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定,全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我院感染监控网,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3、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室,督促各科室如实登记上报院内感染病例,使漏报率≤20%。

5、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

6、经常与检验科密切合作,了解我院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7、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8、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9、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10、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积极控制。

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

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

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可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死亡。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制定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规范重点部位的感染防控措施。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重点部位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并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所有科室、病区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术语定义1. 感染:指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机体并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2. 医院感染:指在医疗机构或与医疗行为相关的场所感染的感染。

3. 重点部位:指医院中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如手术室、病房、护士站等。

四、重点部位感染管理措施1. 重点部位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空气清新流通,定期消毒空调及通风设备。

(2)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地面和墙壁。

(3)定期清洁卫生设施,如洗手池、马桶等,使用含有效成分的消毒剂。

(4)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监护仪等。

2. 重点部位医务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应进行规范化的手卫生操作,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2)医务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和预防培训,定期更新知识和技能。

(3)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或感染风险的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3. 重点部位患者管理(1)患者应接受规范化的入院检查,确认无传染性疾病后方可住院,确诊感染病例应进行隔离。

(2)患者应依照医院的规定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传播病原体。

(3)医院应设置合适的患者隔离区域,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播。

4. 重点部位设备管理(1)医院应建立设备的清洁、消毒及维护记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医院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避免设备的故障和感染风险。

五、监督与评估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监测系统,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整改。

六、违反管理制度的责任和处罚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医务人员,医院应依法进行处罚,并对其进行警示教育,确保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抢救室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抢救室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抢救室危重病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障抢救室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率,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抢救室,对于抢救室危重病人的收治、护理、医疗等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三条抢救室危重病人指的是因病情紧急或生命垂死而被送至抢救室,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

第二章收治管理第四条当抢救室接收到危重病人后,接诊医生应立刻进行初步评估,推断病情严重程度,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

第五条护士应搭配医生,负责将病人转移至指定的环境适合的急救床位上,并供应必需的帮助。

第六条抢救室要做好危重病人的隔离工作,保证其私密性和安全性,防止交叉感染。

第七条危重病人的家属应尽快通知,并得到其同意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危重病人的家属可以陪护,但需遵守医院规定的陪护制度,听从医生和护士的管理。

第三章护理管理第九条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必需由专业护士负责,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条护士在给危重病人进行护理时,需严格遵从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操作规范,确保传染病的防控。

第十一条护士应定时记录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动和护理措施,做好病情察看,及时报告医生,并依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护理操作。

第十二条抢救室应设立特地的药品、器械和护理用品台账,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确保供应充分且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危重病人护理中涉及到的医疗器械、药品、消毒液等物品的清洁、消毒、核对等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第四章医疗管理第十四条医生在抢救室对危重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必需遵守医学伦理,敬重患者隐私和人格尊严。

第十五条医生应自动向病患家属及时解释病情,供应治疗方案,并敬重病患家属的选择权利。

医生在处理抢救室危重病人时,要确保医疗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充分考虑病情的多而杂性和紧急性,确保最大限度地挽救病患生命和健康。

第十七条医生应加强对抢救室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医生应定期组织抢救室危重病人的会诊,邀请专家参加病情讨论,供应更全面、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通用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通用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通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综合管理的原则,从预防、监测、控制、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康复科等单位。

第二章感染控制与预防第四条感染预防的原则1.明确感染预防责任,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全员参与的感染预防管理体系。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保持医院内部清洁、干燥、通风、卫生。

3.严格执行洗手和手消毒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4.加强感染监测和疫情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第五条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1.加强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的消毒、灭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洁净和安全。

2.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感染患者进行单独隔离或分区隔离,并加强患者接触者的监测和管理。

3.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规定,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和安全,防止手术污染和交叉感染。

4.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提高防护意识,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章感染监测和报告第六条感染监测的内容1.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包括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调查和处理。

2.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的趋势和分布,分析感染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第七条感染报告的程序1.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应遵循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

2.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医院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感染控制和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第八条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和预防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第九条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技能、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

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急诊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

三、职责1. 急诊科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急诊科感染管理工作,制定感染控制方案,定期检查、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急诊科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感染监测、预防措施落实、教育培训等。

3. 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执行各项感染控制措施。

四、感染控制措施1. 诊疗操作规范: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

所有诊室均须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必要的科室应配备手消毒设施。

2. 诊室管理: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处理。

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床(罩)、诊垫(巾)应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应每周由护士进行清洁或消毒。

3. 隔离措施: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医疗器械管理:所有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

各种急诊监护器械的台面也应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5. 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应有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用品应去除中包装,分类码放在防尘良好的柜内。

6. 药品管理:抽出的药液、启封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 消毒剂管理:碘伏、酒精应密闭存放,每星期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使用后每日更换。

8. 治疗车管理: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9. 治疗室管理:每日清洁治疗室,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空气清洁。

五、监测与评估1. 急诊科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和医护人员。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干预”的原则,科学、规范、全面地进行管理。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整体工作。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队伍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水平。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的监管,确保医源性感染的防控。

第八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档案,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相关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重视和认识。

第十一条医院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执行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章感染控制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空气、水、环境、器械、药品等方面的感染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医院应按照相关标准设立洁净区、污染区、污染区等区域,严格控制医院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合理的感染控制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医院内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感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对感染事件进行追踪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十七条医院应对感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和处理,防止感染源扩散和传播。

第十八条医院应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十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防止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第二十条医院应加强手卫生、器械消毒灭菌等基础感染控制措施的推广和培训。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建立清洁与消毒、隔离与防护、抗生素应用等专业委员会,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

抢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抢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抢救室,包括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ICU)等,以及参与抢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

####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三条成立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四条抢救室设立专职或兼职感染管理员,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措施第五条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进入抢救室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第六条抢救室应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

第七条定期对抢救室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确保环境清洁。

第八条对抢救室内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定期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第九条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条加强抢救室内感染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 第四章监测与评价第十一条定期对抢救室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包括感染率、感染病例分布、感染原因等。

第十二条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三条定期组织抢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十四条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传播。

第十五条对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第七章激励与奖惩第十八条对在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2. 小组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2)制定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对抢救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4)对抢救室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5)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6)负责抢救室医院感染防控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三、抢救室医院感染监控与预防1. 监测:(1)对抢救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实施微生物学监测;(2)对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监测;(3)对抢救室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处理。

2. 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2)加强抢救室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定期对抢救室设备、物品进行清洁消毒;(4)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5)加强抢救室环境监测,确保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抢救室医院感染事件处理1. 抢救室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和处理。

2. 对感染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3. 对感染源进行调查,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4. 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医院感染防控意识;5. 对感染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五、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2. 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技能;3. 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2. 本制度由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感染科抢救室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科抢救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感染科抢救室的管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感染科抢救室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抢救室的全面管理工作。

2. 设立抢救室值班人员,负责日常抢救工作,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三、工作职责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抢救工作合法、合规。

2. 制定抢救室工作流程,规范抢救操作,提高抢救效率。

3. 加强抢救设备、药品、器械的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对抢救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5. 及时总结抢救经验,不断完善抢救流程和制度。

四、工作制度1. 抢救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需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2. 抢救室内设备、药品、器械等物品应摆放整齐,便于取用。

3. 抢救室内环境应保持清洁、安静,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 抢救室内禁止吸烟、饮食,不得存放与抢救无关的物品。

5. 抢救室内所有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6. 抢救室内所有医疗废物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五、抢救流程1. 接到抢救任务后,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到位。

2.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3. 按照抢救方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护理等操作。

4.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5. 抢救结束后,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教训。

六、培训与考核1. 对抢救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抢救演练,检验抢救流程和制度的实用性。

3. 对抢救室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科抢救室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感染科抢救室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一、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挂
隔离标志),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每日**项操作先由非感染病人开始,感染病人最后接受治疗;控制交叉感染.
二、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
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三、注意病人**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医院感染监测。

四、急救设备的管理与消毒,保证**急救物品的完好,防止交叉感染。

五、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换鞋、戴帽子、口罩,
与病人接触前要后洗手.
六、ICU或CCU室的空气、物品、工作人员手每月做生物监测一次。

七、配合感染管理科做好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
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等。

八、对被发现有可疑“传染病"患者时,消毒隔离应做到:
1。

实行护理单元隔离,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
2.穿隔离衣进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3.戴双层橡胶手套。

4.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5。

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
消毒剂1000mg/L溶液混合搅拌,浸泡20 分钟后倒入杂用室的池
内;针头、输液管路、敷料分别放入屋内双层医用垃圾容器内,进
行焚烧处理,并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在塑料袋内,
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有菌区。

3、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严格分别安排在相应的手术间,手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性病、大三阳、绿脓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疸等)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一次用品、敷料送焚烧炉焚烧.4、手术室工作的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病时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5、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不得〉3 人,参观者应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6、手术间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

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清洁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7、已明确HbsAg(+)患者用过的器械用消毒液浸泡30 分钟,经压力灭菌或灭菌液浸泡后备用.8、严格执行手术室空气、物品、地面清洁消毒制度,各类物品按规定程序处理。

9、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放射科院内感染消毒控制制度放射科院内感染消毒控制制度消毒控制1、凡做CT、胃肠造影患者,如需口服造影剂,一律使用一次性口杯。

2、静注造影的注射器和针头,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冲洗后送供应室交换. 3、传染病人备专用大单,用后清洁消毒, 工作人员操作后进行手的消毒. 4、肛管一人一管一用,用后清洁消毒,送焚烧炉焚烧。

5、室内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并登记。

营养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搞好食品储存、运输、加工、制作、严防食品污染.2、从营养部发出的食品,必须做到清洁、无毒、无致病菌、无寄生虫、无腐败变质、无杂质.3、从原料到成品衽“三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仓库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炊事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成品.4、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物与杂物隔离、食物与药物隔离.5、环境卫生采取“四定”方法:定人、定指标、定时间、定质量、定任务,划片分工包干,争取做到消灭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虫及滋生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一、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挂
隔离标志),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每日各项操作先由非感染病人开始,感染病人最后接受治疗;控制交叉感染。

二、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
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三、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四、加强急救设备的管理与消毒,保证各急救物品的完好,防止交叉感染。

五、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
与病人接触前要后洗手。

六、ICU或CCU室的空气、物品、工作人员手每月做生物
监测一次。

七、配合感染管理科做好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
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等。

八、对被发现有可疑“传染病”患者时,消毒隔离应做到:
1.实行护理单元隔离,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
2.穿隔离衣进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3.戴双层橡胶手套。

4.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5.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
消毒剂1000mg/L 溶液混合搅拌,浸泡20 分钟后倒入杂用室的池
内;针头、输液管路、敷料分别放入屋内双层医用垃圾容器内,进
行焚烧处理,并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在黄色塑料袋内,
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