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合集下载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新天地 新感觉》(第3课时)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课件 人民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新天地 新感觉》(第3课时)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课件 人民版

示我们要
( )A
A.珍惜受教育的权利(quánlì)。
B.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阅读所有的书籍杂志。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是( )B
A.期末考试后,学校取消了张榜排名的做法 B.新学期,爸爸让小敏上午在家帮忙(bāng máng) 干活,下
义务 教育。
其三,认真履行(lǚxíng)遵守法律和学校 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 义务。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谁都不 能剥夺 我们的 受教育 权
如何(rúhé)维护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被侵害的情形
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受教 育的权利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单项选择题
1、连升是13岁的女孩,因经济原因而辍学去广
普及性
特 强制性 征 免费性
第七页,共36页。
——课文 (kèwén)P10页
第八页,共36页。
责任主体
国家
社会




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备条件; 筹措经费,帮助(bāngzhù)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
捐资助学,尊师重教; 拒收童工,维护(wéihù)学校的教学程序和场地设施等。
面对此时此景,你想 对这些(zhèxiē)同龄 人说些什么?
第二十页,共36页。
• 我想对他们说:我们现在接受教育,正在
享受汲取知识的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享
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现在正是长身体、
学知识的时期,不读书不上学只能增加自
己的无知,不要因为贪图眼前小利而经商
或打工,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
东一家饭馆打杂, 半年后她想回家照顾父母,

中考政治受教育权试题及答案

中考政治受教育权试题及答案

中考政治受教育权试题及答案中考政治受教育权试题及答案中考政治受教育权的知识点已经开始复习,中考政治受教育权的试题是很好的复习资料。

下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政治受教育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考政治受教育权试题一、单选题1.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时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句格言启迪我们( )A.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地方B.要想有出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C.学习是我们的义务D.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梦想2.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中违背国家教育要求的是( )A.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B.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中途辍学C.自觉遵守校纪校规D.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3.目前,我国已经免除了300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费。

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 )A.统一性B.强制性C.公益性D.自愿性4.莉莉是八年级学生,开饭馆的爸爸认为“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饭店正缺人手”等理由,非让莉莉退学到饭馆帮忙。

莉莉爸爸的行为( )A.是合理但不合法的行为B. 侵犯了莉莉的生命健康权C.对莉莉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D. 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5.读书学习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学习是( )A.我们的权利B.痛苦的C.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D.人类的基本活动6.下列做法中,遵守了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的是( )A.小杰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读完八年级上学期就外出打工去了B.小红家里非常困难,但她的父母仍然坚持让她读到初中毕业C.母亲让正在读七年级的小花辍学,让她的弟弟继续上学D.某个体户因人手不够招收了小学刚毕业的小刚7.七年级学生小丽,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她爸爸认定女儿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就决定让其退学,到自己的饭馆里帮忙。

对小丽爸爸的行为,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女儿同意,别人无权干涉B.触犯了我国刑法,是犯罪行为C.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法律责任D.小丽的爸爸让小丽退学是他的权利8.某校七年级学生珊珊学习不认真,经常旷课、逃学,老师批评她,她却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别人管不着。

精版2019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

精版2019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知识单一性训练1.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2.保障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法律有()①宪法②义务教育法③教育法④未成年保护法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3.2010年7月31日《新京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

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意味着()A.今后城乡的学生上学都可以不用花费一分钱B.今后的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优秀,水平越来越高C.全国城乡将不再有任何的差距D.全国城乡统一的普惠制义务教育格局即将开始形成知识点2法律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4.甘肃省临泽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书费政策。

目前,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9.6%、小学入学率均为100%。

这说明()①甘肃省临泽县义务教育实施的比较好②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入学率比较高③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比较高,重视教育的发展④甘肃省临泽县是全国义务教育搞得最好的地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重要权利是:A每个同龄人都能享受到B不是每个同龄人都能享受到C我们的祖辈享受到了D所有公民享受到了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哪部法律的明确规定()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7.中学生刘某在初中一年级上学,其父认为她学习成绩不好,便让她弃学外出打工。

老师找到她谈话,她却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纯属个人私事,我可以放弃。

”这段材料说明()①刘某父亲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刘某受教育的权利②刘某父亲的做法符合家庭实际,因而是正确的③刘某的言行是坚持了公民享有的权利④刘某的言行违背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作为义务是必须履行的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能力提升性训练1.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B.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C.提高农民工的素质2.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我国初中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5%。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1)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1)

1、有哪些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 2、保护我们受教育权的法律有哪几部? 3、受教育权被侵犯,可以怎么办?
受教育权
公民有从国家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 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要上学
男女学生享有平 等的受教育权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 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004年6月,利川市二中扣压了该 校高三年级学生陈超、向松波等7名拖 欠学费的同学准考证,导致他们当年不 能参加高考。事后,利川市纪委经过调 查核实,对这起严重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的违法行为作出了严肃处理,分别给予 原利川市教育局长李任维、二中校长向 林党内警告和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
199
预习思考:
朱道美、吴静她们可以怎样 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呢?
(1)与侵权人进行协商 (2)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3)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
(4)向教育局、妇联、媒体等有
关部门反映 (5)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 一位摄影记者写到:“在一个偏远的 地方,我看到一群成年人,一副无所 事事懒散的样子,眼神都是呆滞的, 原来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我觉得自 己没有办法帮他们了,我只能拿着相 机摄下那些八九岁仍然背着草筐、拉 着山羊的孩子,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因为如果没有人帮他们,这些孩子再 过三五年,又是一群文盲。他们不是 不想上学,而是没有条件上学。这些 孩子,只要有个机会,给他们一点阳 光,他们就灿烂;你只要让他们上学, 给点雨露,他们就滋润……
• 想起这些小弟弟、小妹妹因为贫困而 失去上学的机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 的可能,我们应倍加珍惜受教育的权 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既是 我们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对我 们的要求。我们有幸能享受学习的权 利和机会,这多么令人快乐。我们应 该积极地对待学习,努力克服学习中 的一切困难,决不能因为自己不努力 而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 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含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 障的公益事业。
普及性 特 强制性 征 免费性
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有哪些?
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 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在享受法 律赋予我们的受教育权。这一重要的权 利,并不是每一个我们的同龄人都能享 受到的。我们的祖辈们也可能没有充分 享受到这一权利。让我们去访问家长或 其他长辈,看看他们有没有经历过想上 学却没有机会的痛苦,听听他们的想法。
豆豆终于可以上学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 书读。她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学校,在街上, 她看到一间网吧,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 她进去了。这是她首次接触电脑,这个玩意儿 对于她来说太有意思太神奇了。在这个虚拟的 世界里她可以结交网友,可以玩网络游戏。从 此她就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晚上跑出去上网, 她经常爬宿舍围墙,还编造各种理由来骗老师, 让老师给她开请假条以便溜出去上网。不出一 个月,她就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多次教育 她都不见起色,最终报告了学校领导,校长决 定开除她的学籍。
某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从初一年级开 始,就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把学生 分别编进快班和慢班。张凯丽同学由 于几分之差被分到了慢班。一向活泼 好强的她,现在变得终日郁郁寡欢。 你们学校有这种分快慢班的现象吗? 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活动三:各抒己见
我校没有这种现象。分快、慢班对 我们不公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 高。分快、慢班严重挫伤一部分同 学的自尊心。不希望学校分快、慢 班,而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 申不许在义务教育阶段按成绩分快、 慢班。

1.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1.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三个特征。
三、实践探究
1.走进生活
材料一小英是某校八年级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她家住偏远农村,家里经济困难,她的父母要她辍学打工,她被迫离开学校到广东打工挣钱。
材料二某校为了帮助同学减少梳洗时间,要求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否则不准进校上课。大多数同学虽然对此不满,但还是照办了。只有吴静心疼自己留7年的长发,坚决不肯剪。学校就真的将她拒之校门外。
3.小梅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甚至都不想上学了。”你认为小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只看到了()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C.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D.学习中的困难和辛苦
4.对父母迫使子女退学经商的行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应受到社会舆论和道德的谴责B.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父母的做法合情合理D.侵犯了子女的受教育权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2)请你列举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
(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活学活用
某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从七年级开始,就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把学生分别编进了快板和慢班。张凯丽同学由于几分之差被分到了慢班。一向活泼好动的她,现在变得终日郁郁寡欢。
你对学校分快慢班是怎样看待的?
永宁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导学案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
班级:
姓名:
组名:
课题1.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第3课时(共1课时)设计人:刘燕
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人权与法治的关系

人权与法治的关系

人权与法治的关系人权与法治,这两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儿高大上,但它们其实跟咱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像咱们每天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咱们来聊聊,人权和法治,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关系,又会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啥影响。

先说说人权吧。

人权,说白了,就是咱们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那些基本权利,比如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受教育权等等。

这些都是咱们天生就有的,谁也不能剥夺。

就像咱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钥匙,能打开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

人权,就是那把钥匙,有了它,咱们才能活得有尊严,有保障。

法治呢,听起来可能有点儿严肃,但其实就是用法律来管事儿,让大家都按规矩来。

法治就像是一条大马路,咱们每个人都得沿着这条路走,不能乱闯红灯,也不能逆行。

有了法治,社会才能变得井井有条,大家才能和谐相处。

人权和法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对好哥们儿,谁也离不开谁。

人权就像是法治的灵魂,法治则是人权的守护者。

没有法治,人权就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

反过来,如果没有人权作为基础,法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比如说吧,咱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自由自在,不受别人的干涉。

这就是咱们的自由权。

但是,如果社会上没有法律来约束那些想要侵犯咱们自由的人,那咱们的自由就很容易被剥夺。

就像是在一个没有交通规则的路上开车,大家都随心所欲地开,那肯定会乱成一锅粥,甚至会发生车祸。

所以,法治就像是一个交警,它站在那儿,告诉咱们该怎么走,谁也不能乱来。

再比如,咱们都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是咱们的平等权。

但是,如果社会上没有法律来打击那些搞特权、搞歧视的人,那咱们的平等权就很容易被践踏。

就像是在一个不公平的赛场上比赛,有的人能跑快车道,有的人却得在泥泞里挣扎,那比赛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法治就像是一个裁判,它站在那儿,确保大家都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人权和法治,它们不仅关系到咱们个人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大家都得遵守家规,才能和睦相处。

一、3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一、3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定的学习任务。
2021/4/6
26
一、教育的含义与重要作用:
1、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
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狭 义上的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 2、教育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 2)、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 学金;
•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平评价,完
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 书;
•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
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 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 20521)/4/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021/4/6
8
二、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 1、什么是受教育权?所谓受教育 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 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 帮助的权利。
2021/4/6
9
请阅读教材 P10“法律链接”
2021/4/6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 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 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家庭
2021/4/6
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 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1
• 结合材料,就“小刚失学谁之过?” 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 同学们分为五组,第一组代表国家、 第二组代表社会、第三组代表学校、 第四组代表家庭、第五组代表个人;
• 要求:尽力寻找对方的责任 ,尽 力为自己开脱 ;你给对方找的过失越
5
2021/4/6
6
一、教育的含义与重要作用:

1、教育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中方县新路河学校周满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受教育法律观念,增强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学难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受教育权。

可是,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我们的同龄人都能享受到这一权利。

但是,既然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就应该积极争取,因为,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投影讲述:自从老一辈革命家、时年93岁的孟帅奇老师,率先捐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而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历了二十个年头,它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企业家、艺术家、普通工人、学生、海外华人等千千万万人的心。

提问;希望工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学生讨论、回答)
1、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板书)
(1)、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4)、成年人有接受成年教育的权利。

(5)、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板书)
法律链接:
(1)、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联合国人权宣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联系实际:假如父母让你辍学,去务工或经商,你该怎么办?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材料: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历史上曾一直落后于中国,唐朝时,日本曾19次派人来中国求学,日本的的“大化革新”还照搬了中国的经验。

但从近代日本就开始强盛了,尤其是当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非常重视教育,注重提高国民素质。

早在1873年,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就达到了28%(我国解放初才达到20%),1907年入学率就高达97%,二战后日本更是大办教育,目前日本正在普及高等教育。

1、义务教育的含义:(板书)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法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2、义务教育的特征:(板书)
(1)、具有国家强制性。

(2)、具有普遍性。

(3)、具有免费性。

三、回顾、小结。

四、作业:见练习册。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