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元末汉族士大夫的民族认同意识_展龙

合集下载

解读史记中的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

解读史记中的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

解读史记中的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著。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关于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结合史记的文本,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史记中的民族认同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民族认同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叙述中。

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和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注。

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秦始皇的描写中,强调了秦国统一中国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统一者。

这种对于民族认同的表达,体现了史记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的特点,即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他们对于民族的认同和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注。

史记中还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叙述,呈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匈奴的描写中,强调了匈奴与汉族的交流和融合,将匈奴视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之一。

这种对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融合的叙述,体现了史记对于民族认同的关注和重视。

二、史记中的民族主义史记中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对于中华民族的强调和对于外族的评价上。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中华民族的强调体现在对于中原文化的推崇和对于中原民族的赞美上。

他将中原地区视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将中原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这种对于中华民族的强调,体现了史记中的民族主义色彩。

史记中对于外族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于匈奴和南越等民族的描写上。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匈奴的评价主要是贬低和批判的,将其视为中国历史上的敌对民族。

而对于南越的评价则是赞美和推崇的,将其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友好民族。

这种对于外族的评价,体现了史记中的民族主义立场。

三、史记中的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的影响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在史记中的表达和强调,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各朝代的民族史观(最新修正版)

中国各朝代的民族史观(最新修正版)

中国各朝代的民族史观(最新修正版)中国各朝民族史观(最新)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政治上由分裂⾛向空前统⼀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关系⼗分活跃和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随着⽣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多,民族关系的变动成为影响这个时期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不论是魏晋时期的政权更迭,五胡⼗六国的骤兴骤亡,还是隋唐时期的“天下⼀家”、空前统⼀的政治格局,都与民族关系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

可以说,从魏晋时期起,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起着愈来愈重⼤的历史作⽤。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们的民族史观必然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魏晋时期华夷之辨的声浪⽇⾼,唐代“中华与夷狄同”的开阔认识,在中国民族史观发展史上都具有极特殊的意义。

这些变化近年来引起史学界的重视,民族史、断代史研究领域都有各种成果问世。

在史学史领域,由于民族史学研究起步较晚,这⽅⾯探讨尚有待进⼀步展开。

⽽从史学史⾓度着眼,剖析魏晋到隋唐时期民族史观的演变历程,揭⽰其内容与特征,分析其历史地位,⽆疑属于民族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试从以下⼏个⽅⾯对此作⼀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前辈。

⼀魏晋——隋唐民族史观的历史形式所谓民族史观,这⾥指⼈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

它在表现形式上,可以⼤略地分为历史的与史学的两种。

前者指客观历史中民族关系在⼈们认识上的反映,后者则指上述反映在史书编撰中的具体表述,就民族史观的历史形式来讲,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历史形势的变化⽽演进,表现为相应的历史形式,并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内涵。

中国⾃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存的国家。

存在决定意识,反映这种客观存在的民族史观⾃然也就发⽣、发展起来。

对于民族问题,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有论述。

作为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对“夷狄”这⼀概念的运⽤,包含两个⽅⾯的内容:“⾔忠信,⾏笃敬,虽蛮貊之邦⾏矣。

⾔不忠信,⾏不笃敬,虽州⾥⾏乎哉!”⑴这⾥的“蛮貊”,“州⾥”并举,显系⼀种地理名词;⽽“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论断,则是谈不同民族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别了。

元末明初徽州士人忠义观论析——以大畈汪氏兄弟为例

元末明初徽州士人忠义观论析——以大畈汪氏兄弟为例

元末明初徽州士人忠义观论析——以大畈汪氏兄弟为例许璐【摘要】元末明初之际,徽州地方知识精英对程朱理学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忠”“孝“信”“义”的观念成为他们的价值追求.元末婺源大畈汪氏宗族的汪睿、汪同兄弟是当时徽州地区精英人物,他们尽忠保家的行动,践行了传统的忠义观念.但后人或因为民族、阶级、时代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于他们有着不同的评价,使得忠义观念复杂起来.【期刊名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徽州;元末;大畈汪氏;忠义观【作者】许璐【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在徽州诸多氏族之中,汪姓堪称第一。

自龙骧将军汪文和迁居于新安之后,汪姓生聚日蕃。

自唐汪华被封越国公后,汪姓成为新安第一望族。

徽州素有“十姓九汪”之称,汪姓人口数量在徽州占绝对优势。

此外,21世纪初评选的徽州历史十大名人中,汪华、汪机同在榜上,十居其二,可见汪氏在徽州成就之巨、影响之大,是当之无愧的徽州第一大姓。

元代休宁人汪松寿编撰有《汪氏渊源录》,通过融汇徽州汪氏诸家宗谱之精华,展现了早期徽州汪氏的风貌。

书中还将当时最有势力的汪氏大族列出,辨别整理为十四支,其中婺源大畈汪氏最具代表性。

据明弘治年间的《徽州府志》载,大畈位于婺源县东九十里的屏障山下,“方峙如屏,下开平壤,曰大畈,汪氏世居之”[1]。

大畈汪氏与徽州诸汪一样,自认为汪华后人以端公汪濆之子汪中元为始迁祖,在宋元间开始逐渐壮大,至明成化年间,族中有名为汪奎的族人,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官至御史,他为家族编修了一部家谱——《重修汪氏家乘》。

借此,可以对大畈汪的源流以及发展历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源流大畈汪氏从宋代开始因商业上的成功而显名:北宋时,始迁祖汪中元的重孙汪惟瞻,有“为畲田支,富甲乡邑”之名[2]4;另一重孙汪惟庆,号称“良田万亩,财率倍之,为乡里雄”[2]4。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正方辩手:民族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认为民族认同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民族认同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民族感到自豪和认同时,他会更加愿意为自己的民族发展和繁荣而努力奋斗。

同时,民族认同也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就会更加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民族认同还可以传承和保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为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坚实的支撑。

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也可以证明民族认同的重要性。

比如,毛泽东曾经说过,“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

”这句话表明了民族认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此外,历史上许多国家因为民族认同的缺失而导致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比如前南斯拉夫的解体,就是因为民族认同的问题而引发的内战和分裂。

综上所述,民族认同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传承和保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族认同,努力促进民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反方辩手:民族认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民族认同容易导致排外和歧视。

当一个人过分强调自己所属的民族优越性时,就会产生排斥其他民族的情绪,甚至导致种族歧视和仇恨。

其次,民族认同也容易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

一些国家因为民族认同的过分强调而导致国家主义情绪的膨胀,最终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

此外,民族认同也容易成为政治工具,被一些政治势力利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也可以证明民族认同的负面影响。

比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民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病态。

”这句话表明了民族认同容易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此外,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正是因为过分强调民族认同而导致了种族灭绝的悲剧。

综上所述,民族认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排外和歧视,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成为政治工具被利用。

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与身份的认同

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与身份的认同

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与身份的认同文学作品一直是反映社会现象、展示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在这些作品中,民族与身份的认同常常成为创作的核心。

通过表达个人或群体的认同感,文学作品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民族与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进一步阐释。

第一部分:个人认同与民族身份文学作品中,个人认同与民族身份的关系紧密相连。

个人的认同是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理解与认同,而民族身份则是一个人归属于某一特定群体的意识与归属感。

在某些情况下,个人认同与民族身份是相互促进并交互作用的。

例如,中国作家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主人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逐渐形成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他认为自己是“狂人”,并认为自己的“狂人”身份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通过这种对个人身份的内省,鲁迅巧妙地表达了对中国民族身份的反思和认同。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作家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他通过追求财富和地位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

尽管他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但他的精神追求和浪漫爱情依然让他热切地渴望着被上流社会所接纳。

通过这个故事,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揭示了美国梦和个人身份之间的紧张关系。

第二部分:历史与集体认同文学作品还经常通过历史事件来探讨民族与身份的认同。

历史事件对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为它们是塑造民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深入揭示了一个虚构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主人公温斯顿的思想和行动描写,表达了对民族身份的认同与追求。

温斯顿始终坚信着正直和自由的价值观,他在极权统治下的顽强抵抗,展示了对自由和民族身份的执着追求。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作家阿米特拉·古斯瓦米的小说《白虎》。

小说通过一个穷人的视角,描述了印度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贫富差距。

主人公巴拉姆通过不懈努力与命运作斗争,最终获得成功。

民族认同论

民族认同论

民族认同论历史,就是一部充满了战争和矛盾、冲突与融合的发展过程。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背后,总有一些势力在蠢蠢欲动,以破坏世界文明之类的借口为自己寻找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出路。

因此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思想、制度、观点都要加以分析地吸收,不能用绝对的否定代替相对的肯定。

当然,对那些有助于增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东西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且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研究它。

但是如果只知道盲目排斥或者全盘接受,也许最终会导致整体性失败。

关于民族认同问题的讨论,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 WTO 以及面临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时期,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交织碰撞,所以对民族认同产生怀疑甚至否定的声音并非没有根据。

但是任何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才具有说服力,脱离了客观事实去谈论什么民族认同问题无异于空中楼阁。

西方国家人士,尤其是美国的某些人士,似乎很喜欢把中华民族称作“黄祸”,仿佛中华民族真的像传言中描述得那样野蛮落后,需要被消灭掉。

这里存在两个误区:第一,将“黄祸”视为贬义词,表示对汉族的蔑视;第二,将“黄祸”视为褒义词,指责汉族人太聪明,给周边少数民族带来灾难。

这显然是错误的。

虽然中华民族确实曾遭到蒙元、满清等游牧民族的侵略,但这主要是由于统治集团腐朽造成的,跟汉族人本身毫无关系。

再则,即使没有汉族人的参与,蒙古帝国照样会崩溃瓦解。

所谓“黄祸”,完全是一派胡言!我们首先看一下“民族”这个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行为规范乃至思维模式。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共同的精神纽带——民族感情。

民族感情是构筑民族认同的基石,决定着民族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事实上,民族认同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群体特征又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内涵品格。

我们常讲的爱国主义,就是指公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民族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成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认同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一个国家的人民若能够对自己所属的民族有强烈的认同感,就会更加团结一致,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例如,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但他们都对中国这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认同感,这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

其次,民族认同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个国家若能够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各民族的优势,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民族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支持我的观点,我引用了美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的名言,“民族是一种社会群体,由于具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宗教和历史而形成的。

”这句话表明了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因为民族认同不仅涉及到文化、语言等方面,还关乎到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历史案例中找到支持民族认同重要性的例子。

例如,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政权利用民族认同进行种族歧视和迫害,导致了数百万犹太人的惨遭屠杀。

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民族认同若被滥用和误解,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综上所述,民族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族认同,努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反方辩手观点:民族认同虽然重要,但在当今世界已经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强调民族认同可能会导致排他性和狭隘性。

首先,强调民族认同容易导致排他性。

过分强调民族认同会让人们产生排斥其他民族的情绪,甚至引发民族冲突和仇恨。

例如,20世纪初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苦难。

其次,强调民族认同容易导致狭隘性。

过分强调民族认同会让人们忽视其他文化的价值和贡献,导致文化的封闭和僵化。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民族认同的狭隘性,走向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论元末士大夫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

论元末士大夫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

“ 我元进 士 ,有死无二” 虽非进士 ,但 亦忠魂 ” 的生命 呐喊 与道德呼唤。 、“ [ 关键 词 ]元末 ;士大 夫;忠义观念 ;国家意识
[ 中图分类号 ]K 4 2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0—34 (0 2 1— 0 3一 6 5 1 2 1 )0 09 o
ZHAN L n o g
(ntueo n i t ioySu is H nnU iesy ea 70 , hn ) Istt f ce s r tde , e a nvrt,H nn4 50 C ia i A nH t i 1
Ab t a t Att e t r i g o a n n n sy,a l r e n mb ro tr r n e l e ti ed h g h a n ro h o f — sr c : h u n n fYu n a d Mig Dy a t a g u e fl e a y i t l g n sa h l i h t e b n e ft e C n u i i c a im .a ee h o at ol e t n d eup t ermi d t e h si o t e fr r e e s ins dh r d t t e ly l c f p d ma h i n o b o t e t h a me b l.Me wh l t e u f l d t el y t o y c a l r n a i l h yf l l h o a y e ie l c n e t n a in lc n c o s e s b e t -— a x r me wa o ma n le o ti a i g t e h so c ld si y o a n s o c p d n t a o s iu n s y d a h— - n e t a o e y t ke a f a f r n s v n h itr a e t fYu Dy a ・ i i n n - t . Ho v r h i o a t p r d d ah b h vo a n tp e e tt e d n sy fo r i i g h i c e m n r l al o x y we e -t er ly y s i ta e t e a i rc o r v n h y a t r m u n n .T e l e s r a a d mo a l 。f re — l i n n f c

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范文

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范文

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以理县嘉绒藏族为例专业社会工作院部法学与社会学院学号姓名斯玛乃指导教师蒋斌答辩时间2009年5月论文工作时间: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以理县嘉绒藏族为例学生:斯玛乃指导教师:蒋斌摘要: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受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大都面临文化融合和民族认同的问题。

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普遍存在,相对于传统少数民族,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了弱化和缺失的现象,现在仅有的身份认同方式是在血缘和户籍方面,特别是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的认同方式却存在弊端,比如民族优良传统的丢失、民族多样性的降低、民族文化的消失等。

本文针对这些弊端从语言、地缘、风俗等方面提出对策,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汉化少数民族嘉绒藏族身份认同意识On the sense of identity amongst minoritiesassimilated by chineseSet Jiarong Tibetans in Li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Undergraduate: Si ManaiSupervisor: Jiang BinAbstract: Amongst many multi-natin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confront most minorities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brought by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cial developement. Chinese localized minorities are exist in a great numb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orities, those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 have shown a weakening and deficiency in areas of geographical,economic life, religion and customs. Only three ways are available now when identifying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blood strain, census registry and preferential policy, among which, the last one is highlighted, but there are still drawbacks in it, for instance, the loss of elegant ethnical customs, the decrease of ethnic diversification, the dispear of the ethnic cultur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solutions of these drawbacks from aspects of language, geographical and customs,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ement of miniority ethnic groups.Key words: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 Jiarong Tibetans Sense of identity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与身份认同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与身份认同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与身份认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族群话语与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创作和表达,作家们探索和呈现了不同族群的独特文化特点,展示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族群话语与身份认同的表达。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来展示。

许多作家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表达对自己族群的认同和自豪感。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对清朝末年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汉族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精神,强调了汉族的身份认同。

这种通过历史再现来表达族群话语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对他们的认同感。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还可以通过对地域特色的描写来展示。

中国各地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作家们通过对地方特色的描绘,展示了各个族群的独特魅力和身份认同。

例如,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中,通过对一个偏远山村的描写,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族群的认同和自豪感。

这种对地域特色的描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族群文化。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还可以通过对族群间关系的描绘来展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作家们通过对族群间关系的描绘,展示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冲突,反映了他们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爱情、友情和仇恨的描写,展示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族群的认同和自豪感。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族群话语还可以通过对个体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展示。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内心世界,作家们通过对个体的描写,展示了他们对自己族群的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中,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己汉族身份的思考和认同,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价值观。

壮族土司社会论文族群认同论文广西龙州论文

壮族土司社会论文族群认同论文广西龙州论文

壮族土司社会论文族群认同论文广西龙州论文壮族土司社会论文族群认同论文广西龙州论文壮族土司社会族群认同探微【摘要】龙州县域壮族土司社会的族群认同是多层次的:各族群的自我认同表现为原生性,壮族的“汉裔”认同表现为场景性,土司既认同汉族又认同壮族表现出两面性,壮族的中华民族认同表现为向心性。

【关键词】壮族土司社会;族群认同;广西龙州土司社会的族群认同研究,是历史学和人类学在土司研究领域结合的产物,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土司研究的新热点。

近年来壮族土司社会族群认同研究成果的陆续面世,[1]便是这一热点的绝佳体现。

土司社会的汉族主流意识形态与壮族原生文化在数百年的互动中,催生了多层次的族群认同。

广西龙州县域在元至民国时期,先后被分置为龙州、上下冻、上龙、下龙和金龙峒五个土司。

笔者拟以龙州县域为例,结合人类学族群认同理论,致力于探究壮族土司社会的族群认同状况,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一、原生性:各族群的自我认同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的原生论(又称根基论)(primordialist)认为,族群问题是一种原生情感问题,在血缘、语言、习俗等方面的一致性中,蕴含着一种自在自束,难以名状,有时甚至是难以抗拒的强制力。

[2]虽然原生论提到血缘认同关系,但原生论并不刻意强调族群的形成必然具有客观的生物遗传,而是宣称造成族群的血统认同其实乃是主观的文化诠释。

龙州县域的各族群世代传承的自有文化,是各族群自我认同的天然标准。

(一)汉族的自我认同。

壮学研究现居龙州的汉族自宋代起入居龙州县域。

史载:“宋皇祐四年(1052年),赵鼎随狄武襄公征蛮,以功世袭斯土,所部将士多来自山东,因而居焉,是为长江以北居族移居蛮荒之始。

”[3]虽然赵鼎作为龙州土司的鼻祖有杜撰之嫌,但狄青南征后留下汉族士兵屯边却是事实。

汉族移民多来自鲁、闽、赣、湘和粤等省,这由龙州县部分姓氏来源调查结果可知。

资料来源:民国《龙津县志》(上卷),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1960年,第40~44页。

管窥汉代西域少数民族上层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

管窥汉代西域少数民族上层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

管窥汉代西域少数民族上层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作者:王聪延来源:《兵团党校学报》2017年第05期[摘要]汉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大一统之后的第一个盛世王朝。

由于政治的清明、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在中原汉朝与西域各地方势力长期交往过程中,西域部分少数民族上层自发地产生了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与尊崇并自觉地归属于中原王朝,这种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是汉代西域少数民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

本文拟从中原汉文化自身的文化张力、中原与西域并存互补的社会经济形态、质子制度及和亲四个方面分析汉代西域少数民族上层学习中原汉文化的动因,这对当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汉代;西域;少数民族上层;中原汉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7)05—0098—07[作者简介]王聪延,女,兵团党委党校屯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国家。

虽然在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由于生存地域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民族间相互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始终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汉朝是继秦大一统之后的第一个盛世王朝。

由于政治的清明、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中原与西域往来密切。

在中原汉族与西域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过程中,中原王朝以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以及汉文化自身的文化张力等多方面因素吸引了部分西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自发地对汉文化的认同与尊崇并自觉归属于中原王朝,这种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是汉代西域少数民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

一、汉文化自身的文化张力汉文化是指发端于中原黄河流域,以汉民族为主体和统治地位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在全方位吸收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综合的文化体系。

元朝的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

元朝的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

元朝的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
I. 引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传承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元朝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剖析其对于民族认同的影响。

II. 元朝的文化传承
A. 支持汉文化
1. 元世祖忽必烈对汉文化的重视
2. 汉文化在元朝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B. 倡导汉制
1. 中央政权的汉制化
2. 元朝对官僚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III. 文化产业的繁荣
A. 文学艺术的繁盛
1. 元曲与元话剧的创作与推广
2. 元朝绘画艺术的兴盛
B. 文化交流与融合
1. 元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2. 元朝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IV. 元朝对民族认同的影响
A. 多元族群的共融
1. 元朝统治下的多民族共存
2. 多元文化对社会认同感的塑造
B. 民族认同的转变
1. 元朝统一了北方和南方
2. 汉、蒙民族认同的重新界定
V. 小结
元朝文化的传承在促进民族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汉
文化的支持、汉制的倡导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元朝不仅在文化上继
续了中原王朝的传统,也对多民族的融合与认同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注:以上为参考文章格式,具体内容仍需根据题目进一步展开论述。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正方,民族认同是人们对自己所属民族的一种认同感,是构成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民族认同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民族认同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认同可以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例如,中国的56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这种民族认同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团结和稳定。

其次,民族认同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认同可以激发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例如,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民族是一种共同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共同的文化传统。

”这说明民族认同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民族认同有助于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身份,这种身份认同可以给个体带来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例如,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过,“一个人若是丧失了民族的认同感,就好像是一棵被拔掉了根的树。

”这说明民族认同对于个体的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民族认同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稳定,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以及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

反方,民族认同是一种狭隘的情感认同,容易导致排他性和歧视,对于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而言,民族认同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过分强调民族认同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冲突,不利于国家的和谐发展。

首先,过分强调民族认同容易导致排他性和歧视。

在一些多民族的国家中,过分强调民族认同会使不同民族之间产生隔阂和对立,甚至导致严重的族群冲突。

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强调民族认同,结果导致了对犹太人等少数民族的大屠杀,这是民族认同所导致的极端结果。

其次,过分强调民族认同会阻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人们对元朝的态度,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

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在新王朝担任一官半职的人们。

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

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官的人,不应当再改仕新朝,这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

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大批遗民,这是大家都很了解的。

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动。

他们完全可以承认新王朝的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

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公开承认“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

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当宋元时代的人们按领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普天下的粮食,包括蔬果甚至野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

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

当时人写诗说:“谁向西山饭伯夷?”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

”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真不吃从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绝大多数自然是汉族。

他们的个人遭遇差别很大。

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参加过编写《元史》、评阅科举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八九十岁。

三遗老中间最有名的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白自己的心情。

据说有人把这篇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

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动。

还有一些人就不那么幸运,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杀。

汉民族潜意识分析论文

汉民族潜意识分析论文

汉民族潜意识分析论文一、概述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文化传统和庞大的人口数量。

汉民族的潜意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易察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

潜意识对人的思想、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究汉民族的潜意识特征,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本质、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汉民族文化和潜意识的角度,分析汉民族潜意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对于传承和发扬汉民族文化的建议。

二、汉民族文化的潜意识特点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汉民族的潜意识中,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尊重传统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潜意识中体现为一种敬重、崇拜和追求。

无论是在家庭、教育、工作或社交等场合,汉民族人民都注重传统的影响和引导,对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不断传承和发扬。

2. 崇尚和谐和谐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它体现在潜意识中的方方面面,如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工作等。

汉民族人民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和谐,强调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这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3. 注重人情关系汉民族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在潜意识中体现为一个人的行动、言语、思想等都受到社交背景和人情关系的影响。

在汉民族的潜意识中,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上下级等之间的关系纽带非常紧密,人们注重在社交中维持人情关系,合作、友善、包容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4. 崇尚家庭观念家庭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家庭观念在潜意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汉民族人口注重亲情和爱情,尊重爱情婚姻,注重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注重教育和培养下一代。

家庭观念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是汉民族文化的又一个核心。

三、汉民族潜意识形成的原因汉民族潜意识的形成既受到先天因素影响,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1. 经验积累汉民族的潜意识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元末士大夫视野中的农民战争及其思想意义

元末士大夫视野中的农民战争及其思想意义

The Scholar-officials' View on Late Yuan Dynasty's Peasant War and its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作者: 展龙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出版物刊名: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54-5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元末 士大夫 农民战争 思想意义
摘要:元末农民战争期间,士大夫围绕国家之兴亡、民生之否泰和自我之命运等时代命题,对农民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自觉总结。

一方面,他们恪守正统观念、忧患意识和忠义精神,
对农民起义抱持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心理,并渴望天下承平,社会安定。

另一方面,基于对礼法
秩序、兴衰治乱、天道人心的深刻体认,他们明确而尖锐地评述了元末时势,并向统治者发出
警戒,展示了其复杂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政治诉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

论忽必烈政权“汉化”进程中的士人政策

论忽必烈政权“汉化”进程中的士人政策

Discusses on the Scholar- officials Policy in the "Sinicizing" Evolution of Kublai Khan Times 作者: 展龙[1];吴漫[2]
作者机构: [1]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封475001;[2]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2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7-30页
主题词: 忽必烈时期;汉化;士人政策
摘要:忽必烈时期,在推行汉法,大兴文治的过程中,重视对士人政策的革新和完善。

此主要表现在:征用儒雅,量才擢用;兴举学校,造育人才;尊孔崇儒,优渥士人三个方面。

这些政策中虽存在民族歧视、科举废弛、“重吏轻儒”等不足,但仍显著提升了士人,尤其是汉族士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对于促进蒙元的汉化进程和巩固政权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

民族认同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民族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成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认同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民族认同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民族认同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而民族认同可以激发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就是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通过春节这一民族节日,中国人能够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

其次,民族认同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时,就会更加愿意为民族的利益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会更加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

这有利于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比如,加拿大作家迈克尔·奥恩在其著作《民族认同》中指出,“民族认同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通过加强民族认同,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

综上所述,民族认同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强化民族认同,让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所属民族感到自豪和认同。

反方辩手观点:民族认同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分强调民族认同容易导致排他和歧视。

当个体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认同时,就会产生排他性和歧视性的观念,从而导致对其他民族的偏见和歧视。

比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过分强调德意志民族的优越性,最终导致了种族灭绝的悲剧。

其次,民族认同也容易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

当个体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认同时,就容易产生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导致对其他民族的敌视和对立。

比如,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浪潮就是由于各国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认同,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综上所述,民族认同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排他和歧视,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

因此,我们应该在强调民族认同的同时,也要克制民族情绪,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1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N ov.2008第29卷 第6期I NNER M ONGO L I A S O CI A L SC I EN CES V o.l29 .6试论元末汉族士大夫的民族认同意识展 龙(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天津 300071)[摘要]在元代,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民族关系的演变,汉族士大夫的民族意识也发生着变化。

元初,受政治环境和民族关系之影响,汉族士大夫的 夷夏 观念空前浓烈。

降及元末,族群等级差异虽依旧存在,但汉族士大夫的 夷夏 观念和不满蒙元统治的抵触情绪却逐渐淡薄,并对蒙古民族的文化、一统政权及民族成员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意识。

这种意识与元朝 汉化 政策的持续推行、空前的 大一统 局面、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等密不可分,它进而又推动了元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关键词]元末;汉族;士大夫;民族认同[中图分类号]K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08)06-0049-05一、对蒙古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发生、发展的基础。

近人钱穆说: 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另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 血统 而是 文化 。

[1](P.41)所以,民族认同的实现一般始于文化的认同,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族群之间民族心理的趋同过程,其中之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则是形成认同的最主要因素。

在元朝,随着大一统秩序的重建,蒙元政权以强权手段抑制汉族及其文化的 至尊 地位,同时使其本民族地位及其文化因素实现充分张扬。

蒙古族的统治地位成为其 草原本位 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政治保障,也成为影响汉族文化并使汉族士大夫接受和认同蒙古文化的外在条件。

经过元朝数十年的统治,汉族士大夫的宋之遗俗已经是 变且尽矣 [2](卷4 汪先生墓铭 ),出现了 辫发短衣 ,仿效蒙古语言、服饰的历史画面[3](卷22 俞先生墓表 )。

降及元末,这种趋势更趋明显,汉族士大夫在以独立姿态不断发展华夏儒家主体文化之时,亦逐渐接受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元素。

有明朝人认为,元朝 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卷2 后正统论 )。

综而观之,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汉人为蒙古名。

这种情况多见于朝廷 赐名 。

清人赵翼指出: 如贾塔尔珲本冀州人。

张巴图本平昌人。

刘哈喇布哈本江西人。

杨朵尔济及迈里古思,皆宁夏人。

崔彧弘州人,而小字拜帖木儿。

贾塔尔珲之孙又名六十一。

高寅子名塔失不花。

皆习蒙古俗也。

[4](卷30, 元汉人多作蒙古名 条)元初汉人获赐蒙古姓名者还有许多。

如 元史 燕公楠传 载:世祖对南人儒士燕公楠赐名赛因囊加带; 元史 张惠传 载:世祖赐张惠名兀鲁忽讷特。

但至元朝后期,情况有所改变,出现了 汉人皆以蒙古名为荣,故虽非赐者,亦多仿之 , 惟其通习,故汉人多有以蒙古语为名者,亦一时风会使然也 [4](卷30, 元汉人多作蒙古名 条), 易其姓名为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 [5](卷148,何孟春 余冬序录摘抄 )。

其二,学习蒙古语。

元初, 听汉人学蒙古*[收稿日期]2008-07-07[作者简介]展龙,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语 ,并在京师设有蒙古国子学,在诸路设置蒙古字学,并允许 汉人百官子弟俊秀者入学 [6](卷81, 选举志 P.2027)。

在这一政策初行时,并未引起汉族士大夫的注意,学习蒙古语者寥寥无几。

但至元末,由于蒙古文字的广泛应用,以及因政权力量赋予蒙古语的特殊性,汉族士大夫学习蒙古语言渐成风尚,出现了许多精通蒙古文蒙古语的人,这在客观上方便了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间的多方交流。

但元朝统治者囿于民族偏见,为了达到限制汉人、南人言行的目的,顺帝至元年间,下诏 禁汉人、南人勿学蒙古、畏吾字书 。

但诏书一出即引起汉族士大夫的不满,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曾面谏直言, 争止之 [6](卷182, 许有壬传 P.4202),此当时 汉人通习国语之明证 [4](卷30, 元汉人多作蒙古名 条)。

其三,与蒙古等少数民族通婚。

元末以前,民族间的通婚已较为频繁,但主要表现为蒙古人娶汉人,而汉族士人娶蒙古、色目人的现象极为罕见。

对此,有人通过对元统元年(1333年)得中进士者的统计和分析后指出:在19个蒙古进士中,有11人其母为汉人,14人其妻为汉人[7]。

但到了元后期,汉族士人娶蒙古等少数民族女性已较为普遍。

仅以中原地区言之,色目人马祖常的两个姐姐皆嫁给汉人;许有壬娶色目人赵世延之女为妻;贺惟一之子贺钧也娶了蒙古宗室之女。

可见,元末汉族士大夫已经突破族群之间禁婚的畛域。

其四,仿穿 胡服 。

对此,明人何孟春有言: 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异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髻,深襜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

[5](卷148,何孟春 余冬序录摘抄 )可见,元代汉族士大夫穿戴蒙古服装已较为普遍。

这种变化,至元末成为时尚,甚至在明朝尚延续了近百年。

上述诸例是族群之间最易接触和实现认同的文化因素,作为典型事例,大体可见元末汉族士大夫对蒙古等少数民族文化较为积极的态度,接受和认同意识已较为普遍和强烈。

正因如此,才使得各族文化可以在共存中互融,交流中发展,各族群之间凝聚力和归属感日渐增强,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对蒙元一统政权的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汉族士大夫对蒙元王朝也由最初的反对、怀疑和疏离,逐渐走向认同、合作和维护。

早在宋亡之初,面对新生的蒙元政权,许多汉族士大夫恪守 夷夏 观念和正统意识,忠于故宋,誓不事元,试图借此以否定元政权的合法性。

然而,在强大的政治权力面前,空洞的 观念 强调并不具有现实意义,也难以撼动元朝已经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

与此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政权不仅没有强调 夷夏之防 ,相反却力求通过一系列措施化解 内夏外夷 观念。

同时,蒙元统治者也积极强调正统观念,但其目的却是要借助这一观念以诠释蒙古人得到天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此后,随着元朝对江南统治的日趋稳固,汉族士大夫的思想习俗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承认了元王朝的正统地位,不再斥之为 夷狄 。

如汉儒郝经就提出 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 [8](卷37 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认为不惟汉族才是统治中原王朝的民族,其他民族只要行其 道 ,同样可以君临中原。

同样,赵孟頫也曾赋诗曰: 状元曾受宋家恩,国困臣强不尽言。

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

[9](卷190 赵孟頫传 )诗文虽意在评价南宋遗民留梦炎,但也是他对自己放弃眷恋故宋的情怀、转而效忠新元心迹的表白。

逮至元末,元朝的 汉化 程度逐渐加深,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发展, 七八十年间,华夷同风,天下无复有内外之辨 [10](卷3 贽杨参政书 )。

受此影响,汉族士大夫的 夷夏 观念更趋淡薄,他们在认同蒙古文化之时,对蒙元政权的认同意识也日渐增强。

首先,在汉族士大夫看来, 元承宋统 [11](卷2, 苏平仲文集序 P.89)是惟一合法、合理的政权。

皇元奄有天下,立经陈纪,设官分职,所以为吾民者至矣 [12](卷6 徽州路达噜噶齐哈喇布哈公去思碑 );其 以天下为一,则以正统归之 [13](卷4 正统问 )。

就连许多不愿意出仕元廷的隐士,在其言论中也屡屡提及 皇朝 、 皇元 、 国朝 ,以示认同。

甚至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承认并强调元政权的合法性。

他说: 元主中国百年,朕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

[14](卷2, 太祖本纪二 P.24)又说: 宋运告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

[15](卷17 即位告祭文 )可见,到了元末,蒙元政权的权威性及其影响已至广且远,成为其统治下的广大子民惟一接受和认同的政权。

其次,元朝后期,跻身仕进成为多数汉族士大夫效忠蒙元政权的最大心愿和主要追求。

这一点,我们从汉族士大夫孜孜于科举的追求中会有深刻体会。

同时,汉族士大夫还积极为元政权大唱赞歌,此类言辞在他们的文集中比比皆是,充分反映了其对元政权的认同。

再次,伴随元朝统治的日渐衰微,虽然汉族士大夫的价值取向有所变化,行为选择也趋于多样,但他们并未轻易放弃维护元朝政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一方面,一部分士大夫仍然以满腔热血积极用世,参与政权,运筹帷幄,同时又希望元廷能够革新更化,以求振兴;另一方面,一部分士大夫虽沉沦民间,但仍不忘以社会批判者的角色,通过 言论 的力量来拯救这个 异族 政权,维护持续多年的承平秩序,甚至在四海板荡、元祚倾危之际,仍有一大批汉族士大夫高呼 我生为皇元人,死作皇元鬼 [9](卷230 吴德新传 )!元朝自建立之初,就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多民族联合政权的特征。

所以汉族士大夫对蒙古国家政权的自觉认同,本质上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反言之,这种认同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蒙元政权的巩固。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族士大夫认同蒙元政权并非 缺乏民族精神的可耻行为 ,而是顺应历史潮流所作出的积极调整,也是对传统中国士大夫 融通宽大 [1](PP.43~44)民族精神的继承与推扬。

他们不计较蒙古统治者一贯推行的族群等级制度,毅然以博大的胸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践履了作为士大夫的道德风范和精神品藻,这种精神在政治、民族等方面极具特质的元朝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深思。

三、对少数民族成员的认同民族认同的发生是以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为前提的,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则往往是从民族成员之间开始的。

元代经过长期的官私移民和各族人民的自发流动,至元末已大体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格局。

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和融合中,逐渐打破了各族群成员之间原有的文化与信仰、政治与社会的隔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族士人圈。

汉人虽然是士大夫群体的主体,但他们并未对少数民族士大夫持以敌对和排斥态度,相反却在认同其民族文化和蒙元政权之时,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各族士大夫之间相互认同的意识逐渐泛起,成为潮流。

元中期以降,在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汉族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一大批谙熟中原文化的蒙古、色目士大夫先后继出。

在他们逐渐被 华化 的过程中,与汉族士大夫以儒家文化为纽带,逐渐在儒学、佛老、文学、艺术、礼俗等方面形成了以 儒家文化 为内核的共同的文化信仰和心理趋势;反过来,这种观念上的 共性 又进一步拉近了各族士大夫之间的距离。

他们之间还通过同乡、师生、同僚、姻戚等方式建立了深情厚谊。

许多汉族士大夫拜少数民族士大夫为师,从学受艺。

元末,在蒙古、色目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学识博洽的鸿儒硕学,诚所谓 有元之兴,西北子弟,涵养既深,异才并出 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极一时之盛 [16]( 初集 P.1186)!由于他们在经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造诣深厚,成就卓著,故为汉族士大夫所推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