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1讲《光的折射》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成绩的提升是同学们提升整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门路,大家必定要在平常的练习中不停累积,为大家准备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不停获得进步!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类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同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不过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因为光在在两种不一样的物质里流传速度不一样,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流传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余介质中时,折射光芒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分居法线双侧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跟着增大 ;当光芒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流传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状况:①入射光芒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 ;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 (一般是玻璃 ),起码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面镜:边沿薄,中央厚凹面镜:边沿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经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别的点,经过它的光芒流传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以为是光心 )焦点:凸面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芒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芒经凹面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订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质光芒的汇聚点,因此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有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1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初二物理上册《光的折射》重点知识点整理教科版

初二物理上册《光的折射》重点知识点
整理教科版
知识点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后习题
1、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
的?
A筷子插到水里,看到它在水面以下的一段向上翘起
B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的倒影
注满水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到树的影子
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
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
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3、我们常常发现,放在盛水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m/s);通常的,液态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其温度下降而下降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排序——和行程问题融合2、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特别注意人听力范围和表达意见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促进作用;音色由表达意见体本身同意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圆形振动,生活—影响工作、自学、歇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发感官);增大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3光的散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合乎反射定律(现象表述:研磨的金属表面、平淡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以看做镜面;其他看做坚硬面,p79图5—40;应当根据现象提问)4、平面镜平面镜光学——规律(等距、等小、正公、虚像);能够看到(看不到)像是的范围;潜望镜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1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3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促进作用——“汇聚光线”和“并使光线汇聚”的区别:“汇聚光线”就是能够会聚一点的光线,“并使光线汇聚”就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吻合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4凸透镜光学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1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采用方法——体温计结构及采用(缩口部分;打翻体温计的促进作用、原理;不打翻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采用(特别注意量程的挑选);校正温度计;读数(通常地,读数时无法返回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2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冷却;影响冷却快慢的因素;融化实验装置;冷却和融化的联系、区别(都就是汽化;频繁程度、出现条件等);酒精灯的采用(可以参考化学有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放热——固→液→气(即使温度维持不变也存有热量的传达);吸热——气→液→固4其他现象表述——基准: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茜、晾衣服(冷却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排序;特别注意名词的读法(汽、气;溶、融、熔;化、华;稀)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电路1摩擦起至电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以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至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迁移)2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用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折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采用(p94图7—7);变小阻箱的采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图7—19)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特别注意条件。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光的折射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光的折射
学习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时积聚不时创新的进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温习知识点:光的折射,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达方向普通会发作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运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践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践的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作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构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在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构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构成的虚像。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
温习知识点:光的折射,怎样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协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提高,考试顺利!。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1一、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五、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折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折射知识点八班级上册物理折射学问点1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转变这现象。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当光由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或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发生转变。
4、留意: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6、透镜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7、光心:通过它后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的点叫光心。
8、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会聚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就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焦点。
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9、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10、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反过来从焦点发过焦点的光折射后平行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肯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11、照相机的原理:u>2f f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2、幻灯机的原理:f2f倒立放大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13、放大镜的原理: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4、照相机的结构:a、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
b、调焦环:调整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c、光圈:掌握镜头的进光量。
d、快门:掌握曝光时间。
1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16、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分: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17、显微镜的镜筒上有一目镜,和一个物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知识点汇总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名词:透镜:由透明材料磨制而成,两个折射面都是球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 21 讲《光的折射》知识点梳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体验折射引起的错觉;
2.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会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图示
入射光线照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光线AO
折射光线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OB
法线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MN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θ
【高清课堂:《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日常现象:
(1)筷子“弯折”;
(2)池水变浅;
(3)海市蜃楼。
要点诠释:
1、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
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如下图所示:
2、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要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高清课堂:《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一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要点诠释:
1、两角关系:
(1)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注意无论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在空气中的角总是较大的。
2、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但是光垂直照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角为零度,折射角为零度,光还是沿直线传播。
3、光的折射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光的折射规律
1.(•华蓥市模拟)下面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答案】C
【解析】A、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却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画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光的传播方向没有变,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光是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还是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
在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举一反三:
【变式】下图是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折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A
2.(秋•胶州市期中)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C.发生光的折射时,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思路点拨】(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是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2)反射角、折射角、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发生折射现象时,在光速较大的介质中的角大;(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解析】A、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故A 错误;B、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B 错误;
C、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 错误;
D、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故D 正确。
【总结升华】(1)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要注意:斜射入、一般会改变;(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不是一定大于入射角。
举一反三:
【变式】(•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入射角为度,折射
角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增大入射角时,折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30;小于;增大
类型二、光路的可逆性
3.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A.看到的物体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答案】A
【解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物体的光经水面折射以后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如果一束光照到此物体,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的可逆性,只要逆着光传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找到物体上。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光的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
类型三、光的折射作图
4. 如图所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 点。
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与解析】连接SP 交水面于点A,从点P 向水面引垂线,交水面于点B,在A、B 两点间取一点O;
过O 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连接SO 画出入射光线,连接OP 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1)所示,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喷射出的水在空中呈抛物线形状。
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图(2)中作出光路图表示:猎物P 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的眼睛E 的。
【答案】在水面上取一点O,过O 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连接PO 为入射光线,OE 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