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背景下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我园实施的综合教育课程(园本课程),是以主题的形式组织教育内容,课程理念之一是“环境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创设能体现主题活动目标和内容的环境是我园教研活动的重要议题和内容。现以大班主题活动“中国娃”的环境创设为例,说明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依据主题目标制定环境创设方案

依照惯例,在主题活动“中国娃”开始之前,大班年级组要制定该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案,这项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组织。首先,年级组长与上届大班年级组长交流,了解他们在该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然后,和大三班教师(各班轮流负责制定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讨论稿)一起,制定出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讨论稿,最后,召集年级组全体教师集体对讨论稿进行研讨,研讨的议题是讨论稿中是否将主题目标一一在环境创设中加以落实,并对讨论稿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案(见下表)。

主题活动“中国娃”是由4个子主题组成,分别是“我是中国娃”(5个教育活动)“首都北京”(5个教育活动)“中国文化”(10个教育活动)和“祖国大家庭”(5个教育活动)。整个主题活动要求教师组织20个教育活动,其中。“我是中

国娃”的5个教育活动是5个大班都必须实施的,另外的15个教育活动由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加以

实施。这也就意味着,班级环境的创设也是会因为各班重点话题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特色。

二、逐步创设动态发展的主题环境

主题活动是逐步推进和发展的,因此主题环境必须充分体现主题的进程,追随着幼儿的成长而逐步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在“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中,在主题初始阶段,教师只是在班级中提供地图、地球仪,展示幼儿游览祖国各地的照片,用以激发幼儿对认识中国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随着主题的进展,各班逐渐出现国旗国徽、地区特产展览、民族风俗展、各地新闻播报等环境内容,这些环境内容反映了幼儿的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的经验增长:在主题的后期。教师逐步将幼儿活动的作品,如京剧脸谱、青花瓷、国画、升旗感言、民族大联欢的照片等纳入主题环境之中,同时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进行欣赏和交流,调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积极性。

三、调整完善班本特色的主题环境

主题环境创设方案是同一的,但每个班级所创设的主题环境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体现出不同特点。我园鼓励教师从班级实际和幼儿的兴趣、经验出发,在方案的基础上,围绕主题目标,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创设出有本班特色、

符合本班幼儿发展需要的主题环境。

我园教师对主题环境的调整方式有两种:

一种方式是班级教师在制定本班每周课程计划中提前

思考和预设,年级组长在审阅周计划时可以了解到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的思路,有目的地进班观察与指导。如下表: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在主题实施过程中的灵活调整和完善,如有的班级的幼儿在特产展览中对中国美食发生浓厚兴趣,教师就另外设置了一个展台,将地方食品专门整理出来,放在其中供幼儿观察和交流:再如有的班级的幼儿对环境中张贴的地图非常好奇,教师及时收集了各种地图(地形图、特产图、风景图等),分散张贴在教室各处,既满足幼儿观察、交流的需要,也进一步丰富了幼儿有关地图的经验。

四,关于主题环境创设的思考

在对“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进行回顾和总结时,各班教师各抒己见,并取得以下共识:

1.打造立体空间式的主题环境,主题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墙面,而是班级中的所有空间,有幼儿的地方就可以创设主题环境。如教师将“新闻播报”背景版面放在活动的画架上,便于幼儿播报新闻时操作:再如,幼儿“我知道的中国”的调查记录不是贴在墙上展览,而是按小组装订成册,挂在窗边,幼儿在闲暇时间就可以与同伴自由翻看、相互交流。

通常,各班幼儿的美工作品是被集中展示在教室的某个

部位中,只有展览的价值。针对这个问题,在“中国娃”主题的环境中,教师尝试将幼儿的美工作品成为主题环境的组成部分。比如,同样是幼儿作品“青花瓷”,有的班级是悬挂在各个区域中,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抬头就能看见和欣赏:有的班级则是错落有致地陈列在柜子上,成为教室里的风景线:还有的班级是放置在阅读区内,为幼儿的阅读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氛围。这些调整和改变使得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展示物,而是成为主题环境中的重要元素,更能激发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追随幼儿需要的主题环境,比如,在“中国娃”主题环境中,大三班仍然保留了上一主题环境中的气温表,教师认为:10月份是气温变化较大的时间段,利于幼儿的观察,更为重要的是本班幼儿对观察气温计、了解气温的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虽然已经换主题了,但是这个环境因素应该延续下来。由此可见,主题环境的一些内容是可以基于幼儿的需要继续保留,而不是生硬地结束。

再如,大二班在自然角中陈列了许多等待成熟的柿子,这些柿子有的放在米和塑料袋里,有的是和苹果、香蕉放在一起,还有的上面放了一点点盐:背景板上展示的内容包括“亲手采摘柿子”“经过查询,我们找到了使生柿子变熟的方法”等。这是教师在带幼儿采摘园内的柿子时,幼儿提出

“生的柿子怎么成熟”的问题后,所想出的使生柿子变熟的各种办法。教师记录了幼儿采摘柿子的过程以及幼儿的问题和想法,同时组织幼儿进行使生柿子变熟的实验。这就是对原有环境创设方案的补充。表现出教师在实施“中国娃”主题活动的同时,抓住季节特征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体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3.支持儿童发展的主题环境。主题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在大一班的“祖国特产展览”中,教师在幼儿带来的每个特产旁都贴上了简介的标签,简介的内容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教师认为:如果特产仅仅是陈列。就只是物品,但是如果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到这个物品的名称、特点,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还能丰富幼儿介绍、表述该物品的内容,提高其参与交流的自信心,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4.凸显教师风格的主题环境。主题环境创设还应该体现教师的特长和风格,因为教师也是有独创性的个体,是主题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中,有的教师以自己的名字与中国风相结合,创设了以“竹、柳、燕”元素为主的江南风格班级环境:有的教师则在班级的展示墙面、“悄悄话”门帘等处,充分运用蓝印花布的元素进行烘托和装饰,将中国元素不知不觉地渗透在主题环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