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关雎的课堂实录

关雎的课堂实录

关雎的课堂实录关雎的课堂实录《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诗经》的首篇。

讲述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的内容。

下面是关雎的课堂实录,欢迎阅读!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很美的诗。

板书课题《关雎》学生看到题目已自动开始读起了课文。

师:我发现大家已经不由自主开始读课文了,这说明这首诗具有什么特点?生:朗朗上口师:(板书“好听”)问:那他为什么这么好听呢?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告诉我你的发现生:它是诗歌。

师:“好听”是诗歌共有的特征,先有诗还是先有歌?生:先有歌,歌是在劳动中操作出来的,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时不知不觉唱了起来,就有了歌,然后把这些歌词记录下来,就是诗。

师:你说的太好了,诗本身是看歌词,就具有好听的特点,这是所有优秀诗歌的共性,从一个角度来说,判断一首诗好不好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先读一读,看他是否好听。

那么就这首诗来说,它为什么这么好听的原因有哪些?生:句式整齐师:句式整齐使诗歌富有节奏感,看生去很美。

还有吗?生:押韵师:押韵的好处是什么?生:使文章富有音韵美师:那这首诗押韵吗?一个学生说押韵,大部分学生说不押。

师:看来大家有歧义,那我先来问问这个说押韵的同学,你的理由。

生:第一句押韵:雎鸠,洲,君子好逑,押ou的韵。

然后,没有了师:你说的很对,那其余句子结尾有共同点吗?生:都是“之”字。

师:用相同的一个字结尾,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押韵。

押韵最大的好处就是使文章富有音韵美,好听。

师:大家已经发现了这首诗好听的两个原因,下面我把这首诗给大家读一遍,你觉得什么地方好听就划下来。

(教师范读)生:关关雎鸠,窈窕,师:非常好,雎鸠在拼音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声母相同师:这种词叫双声词(板书双声),窈窕在拼音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韵母相同师:这种词叫叠韵词,关关呢是个叠词,这三种词都叫做连绵词。

连绵词的运用最大的作用是好听,富有音韵美。

请大家在文中找找还有连绵词吗?生:辗转,参差,悠哉悠哉,寤寐师:那就请大家把这首诗美美的读一读吧。

第12课《 诗经 二首:关雎》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诗经 二首:关雎》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2016)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实录一、美之序曲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诗经》中的《关雎》,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寻美、赏美、创造美。

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我朗读自创诗歌,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找出来其中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屏显。

师朗读。

)你是一条旺盛的河流/2600多年来边唱边走/多少人翘首追溯你神秘的源头/ 哦到春秋再到西周/ “风”—土风民谣淳朴自然/ “雅”—诸侯朝会贵族欢宴/ “颂”—宗庙祭祀乐舞翩翩/ 直陈比喻托物抒情/ 你的语言是赋—比—兴/ 因了你,“风骚”成为文学的雅称/你就是《诗三百》/人们还恭敬地称呼你《诗经》(生倾听后,讨论)师:好,准备发言。

谁先来?生:《诗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收录的是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

众:不对,应该是“从春秋到西周”。

师:同学们历史知识掌握很好!继续。

生:《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师:好,表述很简洁。

生:《诗经》的表现方式是“赋、比、兴”。

师:纠正一下,应该是“表现手法”。

生:《诗经》大概有300篇。

师:对,有305首,所以也称“诗三百”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风骚”与《诗经》有什么关系?师:问得好!“风骚”即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因为它们文学成就都非常高,所以后人以“风骚”称呼文学。

(生若有所思)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的发现连缀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生边想边说)生:《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集,它收录了从春秋到西周之间的诗歌,它的内容有“风”、“雅”、“颂”三部分,它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归纳,《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之瑰宝,我们一定要能够精准地介绍,来,看屏幕,读—(屏显,生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关雎 课堂实录

关雎  课堂实录

一、音乐导入师:同学们,第一次跟你们上课,紧张吗?还记得昨天咱们见面时教给你们的秘密武器吗?(生:捂着嘴笑)今天再教给你们一招——听音乐。

音乐最能让人放松心情,下面播放首歌曲给你们听,好吗?生:好啊!(播放回族姑娘哈辉的歌曲《关雎》)师:能说说你们听后的感受吗?生:老师,太美了。

师:哦?什么美?生:人美师生:都笑了生:景美生:歌声美生:歌词美师: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梦的意境里。

你们知道歌曲里的词是出自哪首诗的吗?生:《关雎》二、简介《诗经》(出示课件《关雎》)师:《关雎》节选自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诗经》生: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诗经》分为“风”(160篇,大多为民间歌谣)、“雅”(105篇,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40篇,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

生:《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生:《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

师:你知道什么是“赋” 、“比”、“兴”吗?生:“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生:“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生:“兴”借助其他事物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师: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廊中,《诗经》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的鼻祖,是现实文学的源头。

今天我们一起品味《诗经》的首篇---《关雎》给我们讲述的一个爱情故事。

三、赏析诗歌师: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词并提出来一起解决。

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

师:诗歌的朗读要注意什么呢?生:要读准音。

生:要有停顿,读出节奏。

师:这首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停顿。

谁读一下第一节?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很好。

读诗歌还有什么要求吗?生:要有重音。

师:哦?那你举个例子试着读一下,好吗?生:好。

(完整版)《关雎》课堂实录(最新整理)

(完整版)《关雎》课堂实录(最新整理)

《关雎》课堂实录授课过程:一、导入课前放歌曲《关雎》营造气氛,导语:“罗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

古代有著名文学家李调元,现在有诗歌博物馆,春暖花开的时候还要举办诗歌节。

可见,罗江人民一直在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

所以,罗江的学生是最应该也最配学习诗歌的。

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探索中华诗歌的源头,让我们一起走近《诗经》。

”二、走近《诗经》学生读屏幕显示:“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其中风又叫国风,是《诗经》的精华。

”师:305篇中,《关雎》有什么样的魅力位列第一呢?希望同学们学习完了之后可以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同学们能告诉老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吗?生:朗读。

生:想象、联想老师板书课题、学习方法。

三、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上课之前老师布置了预习,现在请同学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指名一学生朗读。

读后学生老师评价,字音很准。

屏幕显示几个重要的词语注音,学生齐读,正音、强化。

师:读准字音,是朗读的第一步,更高的要求是读出节奏。

同学们看,这首诗每句话都是四个字,《诗经》里大多数的诗都是四个字一句。

大家揣摩一下,四个字一句的应该按怎样的节奏来读。

生:二二。

师:非常好,两个字一顿,或者尾音稍微延长,这样读诗的韵味儿就出来了。

师范读第一章,学生接着读后面的。

四、思读,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师:我要再请同学来展示预习成果。

看同学们有没有读懂重要的词语。

师:“窈窕淑女”是什么意思?生:文静美好的女子。

师:“好逑”呢?生:好配偶。

师:那么这句的意思是?生: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师:噢,文静美好的女孩子大家都喜欢,所以,咱们女同学应该当这样的淑女。

师:“寤寐求之”什么意思?生:醒着睡着都在追求。

《关雎》课堂实录

《关雎》课堂实录

《关雎》课堂实录——寻找“爱情”的元素河南省新蔡县黄楼镇初级中学语文组徐海燕师:上课!生:起立。

老师好!师:请坐下。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诗经》有关知识。

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列为“五经”之一。

生2:《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生3:《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生4:《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关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1:《关雎》写了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子的过程。

生2:还写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的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师:“爱情”是不老的话题,从古至今令人传唱。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关雎》跟随古人,寻找“爱情”的元素。

师;打开课本,齐诵《关雎》,从诗句中搜寻爱情的元素有哪些?(学生集体诵读)师:哪位同学从诗句中找到了古人有关爱情的元素?生: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师:“窈窕淑女”怎么解释?生:文静美好的女孩师:“文静美好”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生沉默、思考)师:“窈窕”分开来解,“窈”是“深邃”,形容女子安静、美好的样子,喻女子心灵美;“窕”是“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师:“仪表美”有三层含义:其一,指人的五官、四肢、神态的协调,是自然美,也是仪表美的基础;其二,修饰打扮的得体,是创造美,是仪表美的发展;其三:谈吐、举止的内涵,是层次美,是仪表美的本质。

师:因此,“窈”和“窕”合起来,是对女性的一个极高的要求,心美和仪表皆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师:请结合诗句,男主人公在什么场景下遇见“窈窕淑女”的?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师:一幅恩爱的、浪漫的、清新的能感染人的画面啊!师:同学们,你们被感染了吗?生(笑)齐答:没——有——师:那请同学们把两手平放在书桌上,身体坐直,闭上双眼,深呼吸。

诗经《关雎》课堂实录

诗经《关雎》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先给大家说个故事。

一位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学习的是美国文学。

没想到美国的一位教授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感兴趣,他问中国的这位留学生:“听说你们国家有一本书,叫《周易》,这本书很神奇,读懂了它就可以懂得乾坤大道,就可以预知未来。

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说:“I’msor-ry!没读过。

”教授又问:“你们国家还有一本书,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据说读完了它,人就变得‘温柔敦厚’,这本书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说:“I’msorry!没读全。

”“你们国家的武圣人关云长深明大义,那是因为他熟读《春秋》,这本书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继续说:“I’msorry!”这时候教授就说:“那我建议你还是回国去吧,文学的源头在你们那儿,‘四书五经’,最经典的东西你都没读完,跑到这里研究别国的文学,那是舍本逐末。

”这个故事其实是我编的,大家觉得合理吗?生(齐):合理。

师:我也觉得合理。

现在好多学生所读的经典太少了,有的学生干脆就没有读过。

咱们现在已经是初三了,再过一段时间,有些同学基本就告别学校了,以后读书的机会就更少了,更不读这些书了。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我们换个轻松点的,你们平时有没有聊过爱情?生(杂):没有——有。

师:从有些同学的神情中我就看出来了,肯定有,而且还不少。

其实,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篇就是讲爱情的。

这一篇叫什么呢?生(齐):关雎。

师:现在同学们把课本翻开,看一看。

第一遍一定要自己读,千万别让别人替你读。

第一次,很重要,读对读错,关系不大,自己的体会最重要。

自己试着读一遍。

(生各自读《关雎》。

)师:读出它的美了吗?生(齐):没有。

师:先不要有太高的要求,读准确再说。

(屏显《关雎》全诗,指正字音。

)师:首先要读得正确,下面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

)师:有两个问题。

“寤寐”,两个字都是四声,刚才有的同学读成“wǔmèi”了。

还有一个字“好”,读“hǎo”还是“hào”?生(齐):hǎo。

初中语文《关雎》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关雎》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关雎》课堂实录一、暖场活动师:上课之前我们聊一会儿,可以吗?愿意聊一会儿的把手举起来。

生:举手师:举高一点儿,再举高一点儿。

呵呵,你们想聊什么呢?生1:我想给老师聊聊关于这篇文章的课外知识。

不是一字一句的学文言文吧!生2:学这篇文章有什么作用?师:你觉得呢?生2:关雎,是属于情诗一类的,是不是学得太早了点儿。

师:你认为什么时候学最合适?生2:高中.生3:这篇古诗情感丰富,初中生学习也是比较恰当的。

生4:这篇古诗有点“歪”,古人很早就有人耍朋友的。

(课堂一片笑声)二、进入正课(一)探究淑女特点师:起立,上课生:教师,好!师: 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生:读……师:“钟鼓乐之”,第三个字怎么读?生:le(四声)。

师:请记好这个字的读音。

生:记师:这是一首诗?请写在标题上面。

生1:爱情诗。

生2:相思诗。

生3:追求诗。

师:你们是从内容角度看的,哪从时间角度呢?生4:古文诗歌。

生5:古代爱情诗歌。

师:是的,这是一首古代爱情诗歌。

古代的爱情是怎么样的爱情它与现代的爱情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是写的谁与谁的爱情。

生:“君子”与“淑女”之间的爱情。

师:“淑女”怎么讲?生:行为举止端庄优雅。

师:好一个“端庄优雅”,我们再看看文本“淑女”的前面用了一个附加词。

生:窈窕。

师:可以看出,淑女的特点之一是……生:文静与美好。

师:写“淑女”看看还用了哪些词,请在相应的词语下画一个圈相互交流一下。

生:交流(学生切切私语)生:流、采、芼师:再看看文下注释,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生1:流,捞取;采,采集;芼,挑选。

师: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淑女”有什么特点?生1:爱劳动。

生2:勤劳。

师:可以这么概括。

请同学们想一想,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有什么象征意义吗?生:就是她挑选夫君的过程。

师:哦,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择偶的过程,联系得好。

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说明了淑女在择偶过程中有什么特点?生:谨慎、理智。

师:是不是见人就爱,是不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说明古代的淑女不爱“渣男”,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网络词语。

关雎课堂教学实录.doc

关雎课堂教学实录.doc

关雎课堂教学实录-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关雎课堂教学实录。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

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关雎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关雎课堂教学实录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了解《诗经》师: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两首》,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诗经》的情况?生:《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师:谁能说说风雅颂三部分各自的内容?生: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雅诗是西周王畿的乐调,多是贵族所作;颂是祭祀用的,内容多为赞美神灵和祖先的功德。

师:谁还知道《诗经》的有关情况?生:我摘抄有《诗经》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师:你知道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用来表达什么的?生:它的意思是说:我的心不是石头,可以轻易移动;我的心不是席子,可以随便舒卷。

作者是用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愈的。

师:你知道这几句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吗?生:用了比喻。

把心比作非石非席。

师:这种手法在《诗经》里经常用,一起使用的手法还有另外两种,合称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是《诗经》的主要内容,合称诗经六义。

,《毛诗序》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生:我知道《关雎》是《诗经》的首篇。

师:是的,读诗论诗一般人都会提到《关雎》,可见其影响力有多大了。

二、疏通字词师:预习之后,字词上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生:君子好逑的逑是名词吗?为什么不是追求的意思呢?生:应该是配偶的意思,是名词。

《关雎》课堂实录

《关雎》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关雎》课堂实录(课前播放佟铁鑫演唱的《关雎》,营造诗意氛围。

)一、导入:师:同学们,昨日我请班主任张教师帮忙布置了两项任务,一个是完成“预习记录单”,另一个是给大家推荐阅读《你的姓氏里,藏着最美的情诗》。

今日,我们初次见面,教师首先用情诗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王”,“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春芳十里,都不及你一人的情深意重。

你姓什么呢?能用一首情诗或情话介绍一下自我的姓氏吗?生:我姓沈,“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的“沈”,沈园虽然已经不似当年,但我对你的真心永远不变。

师:沈同学很真诚,再发言时声音应当更洪亮些。

生:我姓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金”,与你相逢的那一刻,我感觉异常幸福。

师:金同学的“金”字诗异常有含金量!生:我姓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杨”,我期望每个春天都陪你看依依杨柳。

师:杨同学的情诗出自《诗经》,情话很动听,令人心生向往。

(众笑)生:我姓牟,教师我没找到含“牟”字的情诗,就自创了一句,“波上寒烟青,牟家少年已长成”的“牟”,我已逐渐长大,已经能为你遮风挡雨!(声音洪亮,满含自豪,全班自发鼓掌)师:牟同学自创的情诗更是饱含着真情、深情、盛情!孩子们,我们的姓氏里都藏着最美的情诗,而这些美丽情诗的源头大家明白吗?它就是《诗经》!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东方大地上的那些先民们虽然没有留下姓氏,但他们却在用最古老、最原始、最凝炼的腔调歌唱着感情。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溯洄《诗经》之畔,聆听《关雎》的感情箴言。

二、读诗师:古人说读诗要“高声朗读”也需“密咏恬吟”,接下来请大家先高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注意语速和语调、读出节奏那就更好了。

(生高声朗读诗歌)师:谁第一个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朗读成果?生:读诗歌。

师:谁来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情景?生:他读的字音准确,语速太快了。

师:那你能试着用略微慢一点儿的语速再为大家朗读一遍吗?生:读诗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课堂实录

《关雎》课堂实录(课前播放佟铁鑫演唱的《关雎》,营造诗意氛围。

)一、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请班主任张老师帮忙布置了两项任务,一个是完成“预习记录单”,另一个是给大家推荐阅读《你的姓氏里,藏着最美的情诗》。

今天,我们初次见面,老师首先用情诗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王”,“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春芳十里,都不及你一人的情深意重。

你姓什么呢?能用一首情诗或情话介绍一下自己的姓氏吗?生:我姓沈,“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的“沈”,沈园虽然已经不似当年,但我对你的真心永远不变。

师:沈同学很真诚,再发言时声音应该更洪亮些。

生:我姓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金”,与你相逢的那一刻,我感觉特别幸福。

师:金同学的“金”字诗特别有含金量!生:我姓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杨”,我希望每个春天都陪你看依依杨柳。

师:杨同学的情诗出自《诗经》,情话很动听,令人心生向往。

(众笑)生:我姓牟,老师我没找到含“牟”字的情诗,就自创了一句,“波上寒烟青,牟家少年已长成”的“牟”,我已逐渐长大,已经能为你遮风挡雨!(声音洪亮,满含自豪,全班自发鼓掌)师:牟同学自创的情诗更是饱含着真情、深情、盛情!孩子们,我们的姓氏里都藏着最美的情诗,而这些美丽情诗的源头大家知道吗?它就是《诗经》!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东方大地上的那些先民们虽然没有留下姓氏,但他们却在用最古老、最原始、最凝炼的腔调歌唱着爱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溯洄《诗经》之畔,聆听《关雎》的爱情箴言。

二、读诗师:古人说读诗要“高声朗读”也需“密咏恬吟”,接下来请大家先高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注意语速和语调、读出节奏那就更好了。

(生高声朗读诗歌)师:谁第一个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朗读成果?生:读诗歌。

师:谁来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情况?生:他读的字音准确,语速太快了。

师:那你能试着用略微慢一点儿的语速再为大家朗读一遍吗?生:读诗歌。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范文5篇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范文5篇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范文5篇《关雎》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活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的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

以下是WTT整理的《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1 《诗经关雎》教学实录导入语: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

回溯华夏文明的源头,从《诗经》开始。

当代作家王安忆曾这样说的:“《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一条文字之河。

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翻开《诗经》,首卷便是那流传千年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今天我们一起溯洄《诗经》之畔,聆听《关雎》的爱情箴言。

板书《关雎》学习目标:鲁迅先生著述《汉文学史纲要》,提出“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告诫我们学习诗歌要善于体会诗歌的美。

所以我们学习本课。

目标有三个:读诗,读出节奏音韵之美 ; ( 节奏美、音韵美 ; 重章—叠句 ) 解诗,解出故事画卷之美; ( 画面美 ) 品诗,品出意境内涵之美。

( 意境美、形象美、内在美 ; 行为美 ;品德美 ) 教学过程:板块一:读诗,读出节奏音韵之美。

师:同学们,“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请大家捧起书来,高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学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教师:诶 ? 我刚才听到有同学读错了一个字。

PPT 上有显示,这里它应读“h?o”还是“hào”?你来说,嗯,说得有理有据。

他说:“逑”这里指“配偶”,前面的“好”是修饰“配偶”,作形容词,应该读成三声。

“好逑”,合在一起指美好的配偶。

( 解读真细心,请坐。

) 师:读准了字音,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一下这首诗。

师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一读:读准字音 ) 教师:同学们的声音可真清悦。

《诗经》,这出自中原大地最厚重的沃土、最能体现先民真实性情的歌唱,这汉民族传统的基岩缝中汩汩流出的清泉,总是在不经意间拨动我们的心弦,召之即来,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

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

让知识带有温度。

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课前播放歌曲《关雎》,营造一种浓浓的诗意氛围。

)师:今日我给学生们带来一幅画,请学生们先观赏观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快乐地游戏在青河洲,长长短短的碧绿水草随水漂流,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生:春天。

生:希翼。

生:爱情。

师:想像很丰盛,那么学生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倾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触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师: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毕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学生为我们介绍介绍?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师:擅长查阅资料,好。

《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觉得步入了浪漫的殿堂。

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吗?生:《关雎》。

师:不错,是《关雎》。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今日这节课,我将和学生们一起来学习《关雎》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办法是什么?生:朗读。

师:朗读时应注重什么问题?生:读准字音、节奏、重音。

生:还要注重语气感情和表情。

师:看来,学生们把握了不少学习诗歌的阅历。

现在,请大声自读课文,对比解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读,师板书课题。

)师:哪位学生来读一读?(指名读)师:他读的怎样?(生说,师评。

)师: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

(齐读)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师:字音、节奏掌握的不错。

听着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教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请学生们边听边思量,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师配乐朗读)。

(师读完,掌声响起。

)师:说说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生: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喜爱、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第12课《关雎》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关雎》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爱情最初的模样——《关雎》课堂实录写在前面最近班里的男生辰没事儿总往后面坐。

健告诉我,他和楼下的女生分手了,又交了一个新女朋友,就坐在倒数第二排。

而健自己呢?上课总是六神无主,有时还犯困。

辰说健恋爱了。

周三的课外活动我和王老师一起在操场上锻炼,看见顺顺和隔壁班的女生并肩在操场上走,关系有点儿不一般。

后来班里学生告诉我说他俩都谈几年了……这就是初二的孩子,一群懵懂的少年。

在这个春天里,燥动的心开始不安分起来,但任你苦口婆心的劝说,或是声色俱厉的恐吓,真的能阻止他们的恋情吗?索性放开,开诚布公的,大大方方的谈一次爱情,于是就有了我的这节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二首当中的第一首《关雎》,关于《诗经》,同学们了解多少呢?生:《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

师:有补充吗生:《诗经》一共包括三部分:风、雅、颂。

师:这些内容哪里有?生:注释①师:划下来。

还有补充吗?生:先秦的时候,叫《诗》也称《诗三百》,到西汉的时候被尊称为儒家的经典,称《诗经》,还有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

师:是的,与风、雅、颂合起来叫诗经的六义。

生:我读的时候发现诗经每一句一般都有四个字。

师: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像《蒹葭》中还有五言“宛在水中央”。

生:我还发现《诗经》当中很多的句子都差不多,比如:“参差荇菜,左右采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子。

”基本上一样,只改了其中的三个字:流、釆、芼。

师:是的,这叫“重章叠句”看来大家了解的还不错。

好,把注释上没有的内容补充到书上。

师:接下来,谁能读读《关睢》吗?生:读师:很好,注意这两个字窈窕,板书拼音yǎo tiǎo,你看这两个字韵母相同都是ao,这叫叠韵,参差,板书拼音cēn cī声母相同都是c,这叫双声,大家做笔记写到这两个词旁边。

生:再读师:他读的很有节奏,大家看!诗经的语言以四言为主,所以停顿的节奏往往是二二。

《关雎》教学实录

《关雎》教学实录

《关雎》教学实录
一、了解《诗经》
师: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两首》,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诗经》的情况?
生:《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歌305 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师:谁能说说风雅颂”三部分各自的内容?
生: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雅”诗是西周王畿的乐调,多是贵
族所作;颂是祭祀用的,内容多为赞美神灵和祖先的功德。

师:谁还知道《诗经》的有关情况?
生:我摘抄有《诗经》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
也。

”
师:你知道这几句话是什幺意思?用来表达什幺的?
生:它的意思是说:我的心不是石头,可以轻易移动;我的心不是席子,可
以随便舒卷。

作者是用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愈的。

《关雎》课堂实录.doc

《关雎》课堂实录.doc

《关雎》课堂实录授课过程:一、导入课前放歌曲《关雎》营造气氛,导语:“罗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

古代有著名文学家李调元,现在有诗歌博物馆,春暖花开的时候还要举办诗歌节。

可见,罗江人民一直在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

所以,罗江的学生是最应该也最配学习诗歌的。

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探索中华诗歌的源头,让我们一起走近《诗经》。

”二、走近《诗经》学生读屏幕显示:“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其中风又叫国风,是《诗经》的精华。

”师:305篇中,《关雎》有什么样的魅力位列第一呢?希望同学们学习完了之后可以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同学们能告诉老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吗?生:朗读。

生:想象、联想老师板书课题、学习方法。

三、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上课之前老师布置了预习,现在请同学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指名一学生朗读。

读后学生老师评价,字音很准。

屏幕显示几个重要的词语注音,学生齐读,正音、强化。

师:读准字音,是朗读的第一步,更高的要求是读出节奏。

同学们看,这首诗每句话都是四个字,《诗经》里大多数的诗都是四个字一句。

大家揣摩一下,四个字一句的应该按怎样的节奏来读。

生:二二。

师:非常好,两个字一顿,或者尾音稍微延长,这样读诗的韵味儿就出来了。

师范读第一章,学生接着读后面的。

四、思读,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师:我要再请同学来展示预习成果。

看同学们有没有读懂重要的词语。

师:“窈窕淑女”是什么意思?生:文静美好的女子。

师:“好逑”呢?生:好配偶。

师:那么这句的意思是?生: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师:噢,文静美好的女孩子大家都喜欢,所以,咱们女同学应该当这样的淑女。

师:“寤寐求之”什么意思?生:醒着睡着都在追求。

关雎课堂教学实录

关雎课堂教学实录

关雎课堂教学实录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关雎课堂教学实录。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

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关雎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关雎课堂教学实录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了解《诗经》师: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两首》,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诗经》的情况?生:《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师:谁能说说“风雅颂”三部分各自的内容?生: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雅”诗是西周王畿的乐调,多是贵族所作;颂是祭祀用的,内容多为赞美神灵和祖先的功德。

师:谁还知道《诗经》的有关情况?生:我摘抄有《诗经》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师:你知道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用来表达什么的?生:它的意思是说:我的心不是石头,可以轻易移动;我的心不是席子,可以随便舒卷。

作者是用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愈的。

师:你知道这几句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吗?生:用了比喻。

把心比作“非石”“非席”。

师:这种手法在《诗经》里经常用,一起使用的手法还有另外两种,合称“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是《诗经》的主要内容,合称“诗经六义”。

,《毛诗序》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生:我知道《关雎》是《诗经》的首篇。

师:是的,读诗论诗一般人都会提到《关雎》,可见其影响力有多大了。

二、疏通字词师:预习之后,字词上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生:“君子好逑”的“逑”是名词吗?为什么不是追求的意思呢?生:应该是配偶的意思,是名词。

九下语文《关雎》公开课教学设计实录案例

九下语文《关雎》公开课教学设计实录案例

九下语文《关雎》公开课教学设计实录案例的树》,将它与课文进行对比,看它们的写法和情感有何异同。

一导入师:爱情是上帝赐予我们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有了爱,我们的心会变得充实而喜悦;因为爱,我们的生命也揉进了悲伤。

于是,人世间上演了一幕幕爱的悲喜乐章。

同学们,你们听过哪些有关爱情的诗句呢?生1:我知道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生2: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两句我很喜欢:“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师:多美的誓言!有补充的吗?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师: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

(停顿)爱情是无比美好的,可它有时候又让人心酸,同学们,这样的感觉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有了。

让我们一同打开历史,去聆听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

(板书《关雎》二书读百遍,其意自现1、播放录音师:首先,让我们在朗读中去感受诗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大家拿好笔,边听边标注生字的读音,同时注意感受诗的语气和节奏。

(在乐曲的衬托下,录音机里播放着录音。

时而婉转悠长,时而昂扬喜悦。

学生在书上注音,然后老师出示幻灯片正音。

)2、教师领读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我读一句,同学们跟读一句。

(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了两遍以后,这首诗的内容及其传达的情感你们理解了吗?生:理解了大部分。

有些地方还不大懂。

师:因为这是一首经典的古代诗歌,许多字的意思和今天都不一样。

让我们先来扫清理解上的障碍吧,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以四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合作完成这一环节。

(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词句。

)3、同学们,在诗中,主人公的心情可是时起时伏的,让我们合着这一韵律,分声部朗读来演绎这首诗。

请一个同学来读前两句,为我们拉开序幕。

女低音朗读三至六句,要出诗的辗转反侧的痛苦;男高音朗读后四句,传达出诗的喜庆气息。

(分声部朗读诗歌。

)三寓诗于画师:王国维曾夸赞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有此可见,绝佳的诗、绝佳的画便该是二者的合二为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歌曲《关雎》,营造一种浓浓的诗意氛围。

)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画,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欢乐地嬉戏
在青河洲,长长短短的碧绿水草随水漂流,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春天。

生:希望。

生:爱情。

师:想像很丰富,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师: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
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师:善于查阅资料,好。

《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觉得步入了浪漫的殿堂。

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
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吗?
生:《关雎》。

师:不错,是《关雎》。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今天
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雎》
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生:朗读。

师: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读准字音、节奏、重音。

生:还要注意语气感情和表情。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学习诗歌的经验。

现在,请大声自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读,师板书课题。

)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读的怎样?
(生说,师评。

)
师: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

(齐读)
师:字音、节奏把握的不错。

听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师配乐朗读)。

(师读完,掌声响起。

)
师:说说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师:语言准确、简洁。

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
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像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

老师先给同学
们做个示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
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

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
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看过“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