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建筑设计案例介绍

合集下载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光的分析
针对多层博物馆采光问题
博物馆建筑 为多层,常规的 设计只能使顶层 画廊获得自然光, 底下几层要依赖 人工照明。霍尔 设计的弯曲的墙 面使光线能穿透 带有半透明隔热 体的玻璃板,水 平光线被偏转后 沿建筑的中心部 分向下投射,到 达上部和下部的 所有层,这样一 来顶层和底层都 可享受到自然光
光 光
∙光的分析
剖面
弧形墙
∙光的分析
∙光的分析
剖面图
∙光的分析
应用了蝴蝶窗
带有天窗的弧形屋 面为顶层下部的展室提 供了另一种光的分布方 式,成弧形的屋顶开有 “蝴蝶结”式的天窗, 可将光线分送到顶层以 下的画廊中。
在博物馆中,光线以不同的方式射入,这种光线射入的 不均匀性,会随着季节与时间的变化,在视觉上是博物馆内 部空间产生律动,从总体设计来看,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弯 曲的“大走廊”,而自然光在其中的变化是这个“大走廊” 上展出的一件永恒的艺术品。
两条线的交错
两个形体的交错
轴线的交错
体量的交错
∙总平分析
博物馆正面为矩形,与 赫尔辛基的棋盘式城市布局 相吻合,背面的弧形金属壳 体与图罗湾公园的海岸线及 列车场相协调,霍尔将这两 种几何类型融为一体,交会 于入口大厅。这样的形体处 理很好地回应了环境的各种 挑战,同时也满足了阿尔托 设计芬兰大厦时对整体环境 的要求。由此形成的不规则 空间与具有雕塑感的曲面造 型相吻合,表现出一种全新 的视觉冲击力。在这特定的 位置和特定情境下构成的是 一组建筑与景观结合的风景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 墙壁就变成了内侧的墙壁, 被混凝土墙壁包围的场地 又成了内部空间。
安藤的玻璃墙体 的另一个深意在于其从 内到外以及从外到内的 自然转换。

防空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例析

防空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例析

防空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例析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人防建设工程陆续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展开,以良好的战备效益为工程的最终目标,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人民防空地下室,在战争年代是用来躲避敌人的空中袭击,储存战争物资、保存战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在和平年代则用于人们躲避灾难、汽车停放和物资储备。

事实上,人防工程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口部的设计,因而本文分析了人民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区别,阐述了人防地下室口部设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防地下室口部设计的设计要点和途径,针对人防地下汽车库口部采用园林式出入口设计,进行案例分析。

一、人民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区别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主要场所,在平时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

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相同点,这使很多人认为普通地下室就是人防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也使部分人认为,人防地下室只能用于战时的防空袭,在平时是无法使用的。

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现就结合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相同和不同点做些说明,让人们来了解什么是人防地下室。

相同点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最主要相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埋在地下的工程,在平时使用功能上都可以用做商场、停车场、医院、娱乐场所甚至是生产车间,它们都有相应的通风、照明、消防、给排水设施,因此从一个工程的外表和用途上是很难区分该地下工程是否是人防地下室。

不同点人防地下室由于在战时具有防备空袭和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的作用,因此在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设备设施上与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的区别:首先在工程的设计中普通地下室只需要按照该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进行设计就可以了,它可以全埋或半埋于地下。

而防空地下室除了考虑平时使用外,还必须按照战时标准进行设计,因此在人防地下室只能是全部埋于地下的,由于战时工程所承受的荷载较大,人防地下室的顶板、外墙、底板、柱子和梁都要比普通地下室的尺寸大。

鬼屋建筑设计方案案例

鬼屋建筑设计方案案例

鬼屋建筑设计方案案例鬼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娱乐、游乐场所,给人带来刺激和惊喜。

在鬼屋设计方案的制定中,需要考虑建筑结构、装饰和音效等各个方面,以创造出恐怖而又富有想象力的场景。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鬼屋建筑设计方案的案例,详细描述其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

设计方案案例为一个名为“幽灵庄园”的鬼屋,选址于一座废弃的老别墅。

设计团队经过对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的研究,决定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以满足鬼屋的需求。

整个鬼屋分为入口区、内部区和出口区三个部分。

首先是入口区的设计。

设计团队选择在原有入口大厅的左侧设置一个过道,过道两侧是一个个密闭的小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鬼屋工作人员扮演各种诡异的角色。

游客在进入鬼屋之前,需要依次通过这些小房间,在每个房间里经历一段恐怖而又刺激的场景。

过道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黑暗通道,游客需要进入其中继续探索鬼屋的内部。

内部区是整个鬼屋的核心部分,设计团队以幽灵庄园为主题,创造了一个充满幽灵和诡异氛围的场景。

这里有各种特效装置和道具,如出奇的声音和光影效果、通过地板和墙壁传来的触感,以及各种布置精美的装饰物。

游客需要在这个充满惊险和悬念的环境中不断往前走,寻找出口。

出口区是游客离开鬼屋的最后一步,设计团队将其设计成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迷宫。

迷宫的路径会不断发生变化,游客需要不断寻找正确的出口方向,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出现在身边的幽灵装扮的工作人员的袭击。

这一部分是整个鬼屋体验的高潮,也是游客最后一次感受到恐怖和悬念的机会。

除了建筑结构的设计,音效也是鬼屋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设计团队在各个区域设置了多个音响装置,通过不同的声音效果,如尖叫声、脚步声、哭泣声等,使游客感觉像是置身于一个真正的幽灵庄园中。

总结起来,“幽灵庄园”鬼屋的设计方案通过巧妙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以及精心设计的音效效果,创造出一种真实感强烈的幽灵庄园场景。

通过整个鬼屋的过程,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恐怖和惊险,获得一种非常特殊而又刺激的娱乐体验。

住宅入口及大堂设计

住宅入口及大堂设计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住宅大堂入口设计要点
小区公共大堂入口,是建筑形象的关键部位,也是客户 体验的重点部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设计部位。既要塑造有 品质的建筑体验,又要有亲切舒适的入户感受,就需要我们 运用好建筑和景观两种设计的语言。
■ 建筑外立面形象控制

入口部件及设计要点

景观形象塑造
1. 防高空抛物安全措施: 宜选择与建筑立面匹配的材
质、风格; 2. 主入口门尺度:主入口门宜≥1600mm宽,便于业主 使用; 3. 主入口门材质: 宜做有框玻璃门,不宜使用无框钢
化玻璃、应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
4. 单元入口标识: 宜放置主入口视线集中位置,特别 设置夜间诏示模式; 5. 室内外高差宜在150~300mm之间,方便直接进入, 否则应设置无障碍通道; 6. 入口平台:建筑层数≥7层时,平台宽度≥2.0m;建 筑层数 <7层时,平台宽度≥2.0m; 7. 无障碍坡道:建筑层数≥7层时,应设置净宽1.2m无 障碍坡道。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入口部件示意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景观形象塑造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住宅大堂设计研究
小区公共大堂,在功能上属于整栋建筑的中央区域,也 是客户进入整栋建筑时,第一印象感受最直接的地方,是客 户体验的重要触点之一。
■ 公共大堂的概念与意义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大堂空间设置分类
三进式
背进式 转进式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功能系列与装置:
住宅单元入口及大堂设计
Entrance

大型商业综合体入口形式分类及经典案例分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入口形式分类及经典案例分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入口形式分类及经典案例分析(2013-12-108:33:05)[发送到微博]分类:未分类标签: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入口形式经典案例分析 |商业综合体入口典型形式归纳入口空间对于商业建筑消费人流的贡献作用不可估量,将建筑入口形式处理和建筑整体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分类探讨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建筑综合体入口设计方法,总结归纳出三种主要形式即:焦点式、局部式、整体式,下文即从这个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焦点式“焦点式”建筑入口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将入口设计为建筑立面的突出性要素。

常采用“解构”设计手法,以入口雨棚、立柱等功能性构成要素为载体,采用精致化、艺术化或适度夸张的处理形式,结合结构、构造和材料方面的技术通过建筑手法,并结合夜景照明以及其他装饰性元素,凸显建筑主题及商业业态特性。

焦点式建筑入口有以简驭繁、以简胜繁、以少胜多之妙。

典型的案例如:西单大悦城购物中心(图1.1-1.3)。

本案例中入口采用了比较大尺度的雨棚,并精心的设计和雕琢,辅以醒目的主题LOGO本身形成了极具广告效应的建筑个性语言,夜景环境下配合多种形式的照明效果,更是锦上添花成为西单商圈醒目的建筑名片。

此类入口具体表现形式不一而足,图1.4-1.5为国外商业建筑入口形式实例,其手法是通过打破雨棚和立柱的常规组合形式,巧妙的变异,使之具有了鲜明的形式美,形成了建筑立面的视觉焦点。

2.局部式“局部式”是针对整个建筑形体的某一部分形体,通过建筑构成元素或建筑形体间的刻意性组合和夸大性表现形成视觉中心,从而明确地提示建筑入口。

局部式第一种常见形式为构成要素组合法,可以凭借柱子、遮阳板、挑梁、异形屋面板、异形女儿墙等元素,运用穿插、搭接、悬挑、支撑、形变等手法或混搭组合。

此类案例如:华润凤凰汇购物中心入口(图2.1-2.3)。

建筑师在沿街的室内步行街主入口刻意通过通高的柱子与贯穿建筑立面的挑板在主入口上方的屋面形成冲撞,并运用醒目的色彩加强冲撞的结合面,实体建筑外幕墙后退,将这个建筑构件冲撞的矛盾点扩大成为室内外过渡的灰空间,建筑入口空间浑然天成而趣味回荡,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住宅入口无障碍设计要求与实际案例分析

住宅入口无障碍设计要求与实际案例分析

缺点:
► 入口大气,左右坡道、台阶与景观结合, 对称处理.
► 无障碍坡道充分结合建筑形体,加以景 观润色.
► 直线型坡道入户,方便使用者.
► 坡道位置稍显隐蔽. ► 坡道未设置雨篷. ► 坡道入口必须由小道连接至小
区道路.
住宅入户无障碍设计实例四 颐景园
住宅入户无障碍设计实例四 颐景园
优点:
缺点:
► 建筑底层架空,坡道不会对住户产生 干扰.
► 地块绿地率紧张,需尽可能减少室外 硬质铺地面积,增加绿地率.
► 坡道大半位于建筑底层架空空间内, 可不设置雨篷.
► 建筑结构条件允许.
坡道的休息平台
► 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
坡道的其他规定
► 7.1.4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篷.
坡道的常用设计尺寸数据
室内外高差mm 300 450 600 750 900
坡度 1:12 1:12 1:12 1:12 1:12
水平长度mm 3600 5400 7200 9000 12300
适用范围:
► 室内外高差大,坡道水平长度长。 ► 建筑前有较大入口空间,入口门厅大。 ► 地块绿化率充足。
直角形坡道
住宅入户无障碍坡道形式与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 室内外高差大,坡道水平长度长。 ► 建筑地块绿地率紧张,需尽可能控制硬质铺地面积。
折返形坡道
近期设计中使用形式
采用直线形坡道
原因:
► 室内外高差不大,直线形坡道便捷实 用.
1 有台阶的建筑入口 2 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 3 室内走道 4 室外通路 5 困难地段
最大坡度
1:12 1:20 1:12 1:20 1:10~1:8

游客中心设计经典案例范文

游客中心设计经典案例范文

游客中心设计经典案例范文一、美国优胜美地游客中心。

1. 与自然的融合。

优胜美地那可是美国的自然宝藏,它的游客中心就像从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建筑的外形采用了大量的木质结构和石材,与周围的森林、山脉完美呼应。

你一走近,就感觉自己不是要走进一个人工建筑,而是一个大树洞或者是山间的巨石缝里的奇妙空间。

走进里面,巨大的落地窗让外面的优胜美地壮丽景色就像一幅活的画一样挂在墙上。

游客们可以一边了解公园的信息,比如最佳徒步路线、野生动物的分布啥的,一边被外面的美景迷得七荤八素。

而且呀,这个游客中心的屋顶设计很巧妙,它有一部分是倾斜的,上面还种着当地的小草和小花,从远处看就像是从山坡上延伸过来的一部分自然坡面。

2. 互动体验超棒。

在中心里面,互动体验区简直就是个宝藏角落。

有那种模拟攀登优胜美地著名山峰的VR设备,你戴上眼镜,就感觉自己真的在陡峭的山壁上攀爬,风吹在脸上,手心还紧张得出汗呢。

还有一些展示当地地质结构的触摸式屏幕,你用手划拉划拉,就能看到不同年代的岩石层是怎么变化的。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自然科学乐园。

有那种缩小版的优胜美地模型,小朋友可以拿着小铲子、小刷子在模型里寻找隐藏的小化石,就像真正的小考古学家一样。

二、日本箱根游客中心。

1. 日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箱根是日本超有名的温泉度假胜地,它的游客中心把日式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玩得贼溜。

从外观上看,建筑有着传统的日式屋顶,那种大坡度的屋顶就像展翅欲飞的鸟翅膀一样,用的是黑色的瓦片,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但是呢,墙壁却是大块的玻璃和现代的金属框架结合,这种组合刚看的时候觉得有点怪,可是越看越觉得和谐。

一进门,就能闻到淡淡的榻榻米的味道,地上有一部分是传统的榻榻米区域,游客可以脱了鞋坐在上面休息、喝茶,体验日本传统的待客之道。

旁边的现代风格的休息区则有舒服的沙发和造型时尚的茶几。

在展示区,既有古老的箱根手工艺制品,像精美的木刻小摆件,放在玻璃柜子里像宝贝一样,又有高科技的多媒体展示,介绍箱根的温泉文化和历史传说。

办公楼景观设计案例

办公楼景观设计案例

办公楼景观设计案例
办公楼景观设计案例
办公楼的景观设计是为了提升办公环境的美感和舒适度,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工作和休息。

下面是一个办公楼景观设计案例,该案例适用于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办公楼。

首先,我们需要在办公楼入口处设计一个独特的景观特色。

可以在入口处设置一个小型水池,水池周围摆放一些绿植和花卉。

水池中可以放置一个喷泉,喷泉的水流声和水汽可以有效缓解员工的压力,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

其次,办公楼的前庭院可以设计成一个小型公园。

在前庭院中可以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营造一个自然的环境。

在公园的中心可以设置一个休闲区,提供一些休息座椅和遮荫设施,让员工在工作间隙能够舒适地休息。

办公楼顶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区域。

可以设计一块大型的屋顶花园,为员工提供一个欣赏风景和放松心情的场所。

屋顶花园可以栽种一些花草和绿植,还可以设计一些小径和露台,供员工散步和聚会。

办公楼的周围可以设计一些步道和广场,供员工散步和活动。

步道可以铺设一些柔软的材料,如木板或橡胶地板,减轻员工长时间站立时的疲劳感。

广场可以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空间,可以用于户外活动和企业文化展示。

最后,办公楼的立面设计也十分重要。

可以在建筑立面上设置一些垂直花园,供员工欣赏。

垂直花园可以种植一些攀缘植物和花卉,增加办公楼的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办公楼景观设计案例主要包括入口处水池、前庭院公园、屋顶花园、步道广场和垂直花园等元素。

这些设计将为员工提供一个美丽、舒适和放松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如何做建筑入口的营造方案设计

如何做建筑入口的营造方案设计

建筑入口的营造方案设计1. 设计理念建筑入口的设计理念需要与建筑整体风格相一致,并反映建筑的主题和氛围。

在设计建筑入口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用途、场所、定位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并结合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设计。

建筑入口应该是建筑物外观的焦点,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引导人们进入建筑物内部。

2. 设计要素(1)形式美学建筑入口的形式美学是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通过设计建筑入口的形式,可以突出建筑的主题和氛围,塑造出建筑物独特的外观。

入口的形式可以是简约、现代、传统、复古等风格,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定位进行选择。

同时,还可以通过材料、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设计,使建筑入口更加吸引人。

(2)功能性设计建筑入口的功能性设计是建筑入口设计的关键。

建筑入口不仅仅是一个通道,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

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建筑入口应该方便、实用、舒适。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入口的通风、采光、防水等功能,在设计中要注重细节,提升使用者的体验。

(3)空间布局建筑入口的空间布局需要合理设计,既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布局,又要考虑到使用者的流线和需求。

建筑入口的空间布局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息区、候车区、信息咨询区等,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同时,空间布局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构造,使建筑入口更加开阔、通透,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3. 设计要点(1)材料选择建筑入口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环境。

可以选择与建筑主体相一致的材质,也可以选择对比鲜明的材料,营造出反差美学。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玻璃、金属、木材、石材等,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

(2)灯光设计建筑入口的灯光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形象,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可以通过灯光的照射、投影、渲染等方式,打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提升建筑的品位和氛围。

在灯光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夜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选择节能环保的灯具进行设置。

(3)植物景观建筑入口的植物景观可以增加建筑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建筑的整体氛围。

景区入口案例

景区入口案例

景区入口案例景区入口是一个景区的门面,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印象,因此设计和布置要令人愉悦并且能够吸引游客。

下面是关于景区入口的一些案例:1. 花海景区入口在花海景区的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花坛,种植着各种各样的鲜花。

花坛周围铺设着彩色的石子路,给人一种欢迎的感觉。

入口处还有一个拱形的门廊,门廊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标志牌,上面写着“花海欢迎您”的字样,用鲜艳的颜色和大字体吸引游客的目光。

2. 森林公园入口森林公园的入口处有一个宽敞的广场,广场上种植着大片的绿草和树木。

入口处有一座仿古建筑的拱门,门上刻有公园的名字和标志,拱门两侧有两个石狮子,栩栩如生。

广场的一侧有一片湖泊,湖泊上停着几艘小船,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欣赏风景。

3. 古镇入口古镇的入口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牌楼上刻有古镇的名字和标志,牌楼两侧有两个古代武士的雕像,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入口处还有一条石板路,路两侧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建筑上挂着红灯笼,给人一种热闹的氛围。

4. 水上乐园入口水上乐园的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幕,上面播放着游乐园的宣传视频,吸引游客的目光。

入口处还有一个彩色的拱门,拱门上刻有乐园的名字和标志,拱门两侧是两个巨大的水滑梯,给人一种刺激的感觉。

5. 动物园入口动物园的入口处有一座仿古建筑的大门,门上刻有动物园的名字和标志,门前是一片花坛,种植着各种各样的鲜花。

入口处还有一个大型的动物雕塑,雕塑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 文化遗址入口文化遗址的入口处有一座仿古建筑的牌楼,牌楼上刻有遗址的名字和标志,牌楼两侧是两个古代文人的雕像,给人一种文化氛围。

入口处还有一片广场,广场上有一座文化遗址的模型,游客可以在模型上观看遗址的布局和风貌。

7. 水上乐园入口水上乐园的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幕,上面播放着游乐园的宣传视频,吸引游客的目光。

入口处还有一个彩色的拱门,拱门上刻有乐园的名字和标志,拱门两侧是两个巨大的水滑梯,给人一种刺激的感觉。

景区入口案例

景区入口案例

景区入口案例景区入口是连接游客和景区的重要门户,它不仅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道风景线。

一个好的景区入口设计,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为游客带来美好的旅行体验。

1. 宏伟壮观的拱门景区入口的拱门设计是吸引游客目光的重要元素之一。

拱门可以采用石头、木材、金属等材料打造,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创意造型,给人一种庄重、雄伟的感觉。

2. 花园式景观在景区入口的周围布置花草树木和水池,营造出一个花园式的景观。

花草的种类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为游客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3. 彩色玻璃艺术在景区入口的建筑物中使用彩色玻璃,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立体感。

彩色玻璃可以用来描绘一些景区的特色景点或历史故事,更加生动地展示给游客。

4. 文化元素展示景区入口可以设置一些文化元素的展示区域,展示当地的传统工艺品、艺术品、文化遗产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5. 信息服务中心景区入口可以设置一个信息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景区的地图、导游服务、咨询等。

服务中心可以设置在一个小型的建筑物中,便于游客找到并获取所需的信息。

6. 互动体验设施在景区入口附近设置一些互动体验设施,例如仿古装扮、文化表演、手工制作等。

这样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景区的氛围。

7. 夜景照明设计景区入口的夜景照明设计是吸引夜间游客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灯光照射、彩灯装饰等方式,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夜景,给游客带来不同于白天的景观体验。

8. 人性化的设施景区入口应该设置一些人性化的设施,例如休息座椅、垃圾桶、公共厕所等。

这样可以方便游客的休息和日常生活需求,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9. 安全警示标识景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消防器材位置、紧急出口、禁止吸烟、禁止乱丢垃圾等。

这样可以保障游客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10. 环境保护意识景区入口可以设置一些环境保护意识的标语或展板,提醒游客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资源等。

公园大门入口建筑方案案例

公园大门入口建筑方案案例

公园大门入口建筑方案案例一个成功的公园大门入口建筑方案,应该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供清晰的导向、展示公园的特色和意义,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个理想的公园大门入口建筑方案案例。

该方案位于一座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公园入口,设计目标是为游客创造一个醒目、欢迎且独特的入口体验。

以下是该方案的详细描述。

首先,入口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结合周围环境的自然元素。

建筑外观采用了玻璃幕墙和金属网格材料,以增强透明度,并为游客营造出开放而轻松的氛围。

建筑立面的色彩选择与公园的自然景观相呼应,采用了多种绿色和棕色的色调,使整个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其次,入口建筑在形式和功能上都考虑到了游客的需求。

建筑的形状采用了流线型设计,既凸显了现代感,又使游客能够顺利进入和离开公园。

建筑的内部空间被设计成一个信息中心,提供关于公园的导览、项目展示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此外,建筑的一侧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平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公园景观,放松身心。

第三,入口建筑的符号和标识系统被用来引导游客,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公园。

在建筑外墙上设置了大型的公园名称和标识,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入口区域设有明显的指示牌和地图,引导游客进入不同的景点和活动区域。

同时,公园的特色元素也被引入到入口建筑中,例如,建筑的屋顶采用了绿化设计,形成一个小型花园,以体现自然的特色。

最后,入口建筑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因素。

建筑采用了自然通风和光线系统,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建筑的屋顶和立面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以产生清洁能源。

此外,建筑的周围种植了一些环保树木和花草,以增强空气质量和净化环境。

总的来说,这个公园大门入口建筑方案案例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展示公园的特色和意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具备可持续性和环保的特点。

这样的设计将为游客提供一个愉快和舒适的入口体验,并促进公园的发展和推广。

柏涛精细化设计——大堂

柏涛精细化设计——大堂
150mm~200mm 建筑窗体
室外
室外
建筑窗体
建筑墙体
室内
x
内装完成面
建筑墙体
室内
内装完成面
窗体与墙的关系:为了营造宽敞的空间,很多时候窗体和墙的结合(如左下图)。但是这样的弊端在于, 做墙面装饰时材质的收口处与窗体不能很好的结合,易造成工艺上的小瑕疵,建议采用(如右下图)的 处理手法,如果墙面宽度不足,只需在窗两边做出150mm 200mm的墙垛,这样比较利于材料的收口。
Lobby
建筑尺度及管井定位分析图一
1
入户门厅:因为此处的净宽是1300mm,规范要求走廊不 得小于1200mm的宽度,所以此空间不适合干挂理石。 建筑规范要求:根据高层住宅规范各类管井(强电,弱电, 上下水管)应单独设臵,考虑方便检修和经济使用面积的 需要,故设计在此处。 大堂:因为此空间较大,装饰干挂理石的完成面厚度不 应小于80mm,木饰面等一些装饰材料完成面厚度不应小于 40mm,所以此空间可适用于各种材料和施工手法来装饰。 信报箱:在前区的半室内空间设计了信报箱的位臵,考 虑到有一个完整的室内大堂,所以将信报箱放臵在此处。 倘若考虑到安全性和隐私性,可以将信报箱移到大堂中, 这样就不能放臵等候沙发等一些摆设。 此楼层是一梯两户的,共18层,所以信报箱设计为一行6户, 共6行,每格尺寸为240mm*150mm。也可以可以考虑整面墙 做一体化,结合奶箱一起设计。
700
Lobby
信报箱意向图
目前国家邮局已经制定了新的邮箱尺寸:体积不 得小于340mmX240mmX150mm
2
现在一些小区已将单元门和信报箱合并为一体, 投递员在室外投递,无需进入单元,有效的提高 了住户的安全保障。
单体信报箱

70例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70例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70例建筑工程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案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工程在不同情境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策略。

1.卢浮宫金字塔(法国巴黎):卢浮宫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其入口处的金字塔成为了该建筑的标志性元素。

该项目展示了如何将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相结合,既保留了卢浮宫的传统风格,又注入了当代设计理念。

2.迪拜塔(阿联酋迪拜):迪拜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其高度超过828米。

该项目的成功在于结合了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通过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有效减少了能耗。

3.温布利球场(英国伦敦):温布利球场是英国重要的体育场馆,曾多次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

该项目体现了如何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下实现时间紧迫的建设目标,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4.史密森尼国家博物馆(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历史。

建筑设计注重了功能性和空间布局,以满足博物馆展览和游客流量的需求。

5.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居住建筑(美国伊利诺伊州):赖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住宅建筑以简洁的几何形态和有机的空间布局而闻名。

他的作品结合了艺术和建筑,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6.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物之一,它的独特造型和白色外墙成为了悉尼的地标景点。

该项目展示了如何将复杂的形式与施工技术相结合,以实现设计师的创意构思。

7.日本环球影城大阪(日本大阪):该主题公园的建设考虑了游客的娱乐需求,并将电影、游戏和其他娱乐形式相结合。

该项目注重了创意设计和施工安全,以营造出富有想象力和互动性的娱乐场所。

8.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其独特的外部形态和高度复杂的结构而闻名。

该项目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实现了大跨度和高层建筑的结合。

9.大英图书馆(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是英国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献和文化遗产。

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设计案例参考

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设计案例参考

项目作品: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位于北京郊区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商品住宅小区的入口处。

这个小建筑试图将它特有的、商业的功能与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体验和东方意味融合在一起,用一种有趣的、传统的方式来实现商业的、现代的功能,并使用当地的现时/现代的、可操作的技术。

设计了一种动态的流线来体现建筑的使用过程,这一流线是由墙这一要素的延伸变化来引导的。

墙对空间体验的这种动态的引导性是中国建筑传统特别是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景观(水面/庭园)设计与功能流线和空间体验也有密切的关系。

设计的挑战在于紧张的设计建造周期和较低的建筑造价。

The Xingtao Exhibition & Reception Center is located at the entrance of a new residential quarter being developed in the suburb of Beijing. The project tends to integrate the functions of building with the local classical garden space experiences and eastern cultural feelings, using the local modern/current, usable and operational technology in low budget and tight schedules. The architect tried to achieve the commercial and modern functions of the small building in an interesting, traditional way.The various “movement”of the walls are used to guide the movement of the persons in the building,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the building.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especially in the classical gardens.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Xingtao Exhibition & Reception Center项目地点/北京设计时间/2001年建成时间/2001年建筑面积/883平方米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单位/中旭建筑事务所协作团队/陈晓唐LOCATION_Beijing DESIGN DATE_2001 Completion DATE_2001 GROSS FLOOR AREA_883m2DESIGN CORPORATION_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GroupCOOPORATION CORPORATION_Zhong Xu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DESIGN TEAM_Chen Xiaotang建筑师(主持)/李兴钢ARCHITECT / li XingGang。

案例分析-绿城黄浦湾

案例分析-绿城黄浦湾

1500㎡ 商业
8
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60000平方米 绿化率: 35% 容积率: 3.15
主力户型:300㎡—610㎡
停车状况: 可售地下车位 322个,车位配比率1:1.5 产权年限:70年 装修情况:精装 总户数:500 户 均价:100000元/㎡ 由7幢精装修高层公寓不4幢保留建筑组成。一期首先推出 两幢临江高层公寓,兯176套,主力户型面积280—610 平方米。
深圳中原建筑中心 ShenZhen.10.2012
本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在获得中原地产书面许可之前,本报告的任何部分都不可被擅自引用、复制和传播。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0
二级市场策划品控中心
Code of this report | 1
PART1
项目介绍
西接王家嘴角街
南依王家码头路 北沿紫霞路
北有150年外滩、十六铺码头;东有繁荣 陆家嘴、八百伴;南有2010年丐博会;西有豫 园、700年老城厢、新天地、人民广场。
5
PART2
规划设计
基本信息 规划思路 经济指标 建筑排布 人行车行出入口
基本信息
板块:浦西滨江
物业类型:住宅、酒庖式公寓 建筑类型:高层 开发商:上海华浙外滩置业有限公司
24
精装修
德国唯宝/Villeroy&Boch 卫浴:
香港久负盛名的的超豪华酒庖香港半岛酒庖,其卫浴设计和餐具均来自唯宝/Villeroy&Boch 的经典之作,成为完美铸就顶级酒庖不经典卫浴陶瓷的融合典范。唯宝/Villeroy & Boch早已成 为身份与荣耀的象征。

建筑入口的实际案例

建筑入口的实际案例

建筑入口的实际案例
建筑入口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进入建筑物的通道,也是建筑物的第一印象。

以下是一些建筑入口的实际案例:
1.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入口设计非常独特,它由一系列巨大的贝壳状结构组成,这些结构在视觉上非常突出,使整个建筑物看起来非常壮观。

2. 法国卢浮宫:卢浮宫的入口设计非常经典,它由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形结构组成,这个结构不仅是入口,还是一个艺术和历史的象征。

3.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圣家堂的入口设计非常独特,它由一个巨大的拱门和两个高大的立柱组成,整个结构充满了艺术感和宗教气氛。

4.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的入口设计非常简洁,它只有一个大门和一个小的平台,但是这个设计非常经典,是纽约市的地标之一。

5. 印度泰姬陵:泰姬陵的入口设计非常精美,它由一个拱形的门洞和一个高大的门楼组成,整个结构充满了印度建筑风格和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特点。

这些建筑入口的设计都非常独特和经典,它们不仅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大型商业综合体入口形式分类及经典案例分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入口形式分类及经典案例分析

一、商业综合体入口典型形式归纳
卓正地产
朝阳大悦城(图2.7)和太阳宫凯德Mall(图2.9)以及成都华润万象城(图2.11 )则采用了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即“局部形体组合法”,同样具有很好的设计效果, 国外此种入口形式也多有涉及(图2.12)。
商业建筑由于其建筑空间组合相对自由,建筑形体限制较少,通过建筑形体的 组合变化实现灵动的商业建筑立面。此种设计手法还常常辅以景观小品、广告位、主 题LOGO、显示屏、隐喻性浮雕等等。具体到个案,处理手法具有共性又各具特点, 共性是都塑造了门的意向,形成了过渡空间,并集成了广告位和主体LOGO等元素, 朝阳大悦城入口借助景观柱形成了空间序列(图2.8),太阳宫凯德Mall入口则借用 “鱼贯而入”的艺术浮雕形成隐喻(图2.10),两者都起到了对消费者视觉和心理的 有效诱导。
一、商业综合体入口典型形式归纳
卓正地产
此类入口形式的在深圳华润万象城(图2.4-2.5)也得以运用,但根本 的设计出发点具有一致性。新加坡ION Orchard广场入口更是将此类入口 形式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焦点式”入口的设 计手法,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多义性过渡空间,可谓此类入口形式 的经典之作。
一、商业综合体入口典型形式归纳
卓正地产
2.整体式
“整体式”建筑入口处理手法是新趋势。当前大型商业综合体更多层 面着意于建筑风格的整体营造和建筑形体处理手法的大开大合,避免了形 体的过分分散和碎片化处理。因此建筑入口也更多的具有了谦虚性和内向 型。万达广场作为商业综合体的标杆性产品,越来越多的采用此种处理手 法,彰显高端和大气的整体品质定位。案例如:泰安万达广场立面中标方 案(图3.1—3.2)
一、商业综合体入口典型形式归纳

开敞式景区入口案例

开敞式景区入口案例

开敞式景区入口案例摘要:一、开敞式景区入口的概述1.开敞式景区的定义2.开敞式景区入口的特点二、开敞式景区入口的设计原则1.尊重自然环境2.突出地域文化特色3.注重人性化设计三、开敞式景区入口的设计要素1.景观设计2.建筑设计3.道路与交通设计四、开敞式景区入口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黄山风景区入口2.案例二:九寨沟风景区入口3.案例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入口五、开敞式景区入口的启示与展望1.借鉴成功案例,提升景区形象2.创新设计理念,提高游客体验3.关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正文:一、开敞式景区入口的概述开敞式景区是指景区在规划和建设中,强调与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弱化围墙、大门等传统景区边界,使景区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整体。

开敞式景区入口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游客进入景区的方式和体验。

1.开敞式景区的定义开敞式景区是一种新型的景区规划理念,旨在实现景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2.开敞式景区入口的特点开敞式景区入口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弱化边界,使景区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整体;二是注重人性化设计,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景区的独特魅力。

二、开敞式景区入口的设计原则为了实现开敞式景区入口的良好效果,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环境是开敞式景区入口设计的首要原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

2.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是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设计时应充分挖掘景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源,将其融入景区入口设计中。

3.注重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关注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

三、开敞式景区入口的设计要素开敞式景区入口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道路与交通设计等。

1.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开敞式景区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植物种类,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入口建筑设计案例介绍
公花园东区改扩建东便门与南入口设计
公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帝三十一年(1905),初名“锡金公园”(清雍正二年将无锡县分为无锡、金匮两县,但两县仍同城而治,故名);它是我国最早由国民捐资建造的城市公园之一。

辛亥革命后,两县合并,易园名为“无锡公园”;又因该园建园伊始即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无锡百姓广为受益,故一直称之为“公花园’;2005年该园百年华诞时,有关方面顺应民心,正式确认园名为“公花园”。

1997年作为无锡市环境保护工程之一的公花园东区改扩建项目,其规划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承认当时的现状,保留园中原有山池景物、房屋建筑、文物等,限制极多,条件复杂。

其操作处理手法,完全不同于一般新建园林之规划设计。

后乐园是公花园东区改扩建北部扩大新增的一个景区,它位于公园北面土冈之外,假山以北,东有池上草堂,西有群众艺术馆相对夹峙,其间实际用地东西宽仅28米,南北长亦不过45米,面积1300平方米,加上拐向东北角“西社”的一块用地,总面积不过2.6市亩。

此区范围被园内假山和池上草堂、群众艺术馆、西社等建筑隔离在外,而土冈、池上草堂、西社等又均属公园历史遗存,不可任意移位改建,所以规划这一扩展用地,势必只能使之自成院落。

在规划设计中,特把它作为一处别院处理。

在规划组织新扩景区时依据这一现状,即把它们作为勾勒新景区之边界,在“池上草堂”与“西社”两者之间连以围墙,围合新区内部空间,自成小园,墙中设便门一个,正对跨河石板桥,藉以沟通内外。

此东便门位置处于原有河湾与水池交汇处,正对跨河平桥,左右又有两幢必须保护的池上草堂与西社旧构遗存,无法移位。

因而此门势必只能建于平桥北端横跨池口的T字形桥面上。

便门由两侧围墙中升起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架起前后悬挑的歇山屋顶,四角设垂花柱,外形俨若门亭。

门内外均有小径通行,入门即见园内水池,境界清幽,得闹中取静之景。

新区内所辟水池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规划设计其水面形态和池岸曲折走向时,根据地形和建筑布局,以及绿地之穿插安排,勾勒了大小两片水面,其间水面收狭处跨以石梁,从而使水面有大小聚散之情,曲折回环之意。

水池设计中严格控制其水位标高,务使紧贴岸际,从而产生平波澹荡,水盈迷漫之概。

其边岸处理,又一反古典园林紧接草坪绿地,使之呈现平坦宽广,明快流畅之概,而与公园内原有水池产生观感上的异趣。

池水深度则控制在80厘米左右。

为了使这一水池与旧园原有水系引连呼应,规划中特将池上草堂与西社前的河水经新建围墙中的便门下,引入新区。

又为了两者水位标高不一,特在其衔接处设置溢口跌瀑。

如此处理使全园水面脉络相连,呼吸相通,又使新区内水景高下错落曲折多变而生色不少。

后乐园的南入口为主要入口,则设置在南端假山东侧,使游人经过一段乔柯挤夹的假山曲径,进得门来,顿觉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总之对这一区的规划布局,由于其面积不大,除了在北面边界处新建了接待室和花房连以曲廊外,仅将池上草堂和西社背面,适当改造连以矮墙,开辟东便门。

部分新建区域的新植树木尚未成荫,绿化气氛不浓,特对后乐园的围墙、门头以及公园大门的马头山墙,不用常见的白色粉墙,而施以淡灰绿色的涂料,更对局部装修如檐口、栏杆等也用绿色油漆,使它们在整体色相中不至过于生硬抢眼,借以增加园内绿色氛围。

二、友好园园门设计
友好园是江苏省无锡市的友好城市——日本相模原市馈赠给无锡市的一个纪念项目。

园址范围南北宽约64米、东西长约130米,大体呈长方形。

本设计考虑在这一特定的环境特
定的范围内,其总平面布局,当以简约、突出重点为宜。

此园入口大门的位置考虑到交通顺适,既与桥堍匝道紧密结合,又与青年宫的入口相邻,特偏于园东北角。

其主要特点是以曲廊将售票处与大门入口相连接的形式,便于游客售票人流的通畅,又充分呈现出园林之风韵。

营造了园林的整体性和流畅性,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效果。

立面造型朴实无华,与友好园的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一种亲切、回归自然的感觉。

园内为了显示富有日本园林之风貌、特色,在入口处布置一区枯山水,并在园内两片草坪的交界处建一茅亭——思源亭,内设手水钵。

又在池边和水中分立二座石灯笼。

此处还布置了富有中国园林特色的紫砂九龙壁。

入口大门正中的梁坊上悬挂横匾一块,题上园名“友好园”,园内林下花丛间留有设置纪念碑之位置,可供记载建筑友好园的经过事迹,和后人勒石题咏,使两国游人永远铭记中日友好。

1999年友好园西南角根据运河东路环境绿化整治的要求,伸展扩大了绿地范围。

实现了当初规划布局的预期目标,扩建规划除了在西南角増辟了一片水池,使之与原有溪河勾连汇合大池,又增建了此园西入口,以利由运河东路进出,并与园内原有道路衔接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