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移质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 移 质
(2)跃移质:流速增大,若滚动泥沙处在上举力突然增大处, 会跳跃起来进入流速较大的水流区,挟带一定距 离后,在重力和向下漩涡的作用下重新回到床面。 这是推移质运动的主要形式。 (3)层移质:流速达到一定限度,河床表面泥沙作剪切运动, 泥沙成层的移动或滚动。 (4)悬移质:流速超过一定数值,紊动强度加强,水流中充满 了大小不同的漩涡,漩涡尺寸大于粒径,向上分 速大于沉速,此时,跳跃中的泥沙会进入主流区 随水流同速前进。
①个别起动: ②少量起动: ③大量起动: Pc 3 P u 0 u 0 c u 0 c 1 u 0 1.37 u 0 c 0.159
u0 底流速,u0 c 时均起动流速,Pc 起动概率, u 0 均方差 0.37u0 c
缺点:需要知道起动底流速
二、泥沙的起动
二、泥沙的起动
1.研究历史源自文库
时间 1753 1914 1936 1950~1960 1970-今 人物 布朗姆斯 (A. Brahms) 福煦海默尔 (P. Forchheimer) 希尔兹(Shields) 莱恩(Lain) 沙玉清等许多学 者 事件 提出泥沙的起动流速UC与泥沙重量的1/6次方 成正比,与当代对泥沙启动条件的认识一致 系统讨论了泥沙级配、分选和粗化等对起动流 速UC的影响 通过量纲分析提出希尔兹起动曲线,至今广泛 为人们引用 将起动拖曳力的概念应用到渠道设计中,使稳 定渠道的设计建立在更为可靠的理论基础上 对均匀沙、非均匀沙、粘土等的起动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
二、泥沙的起动 2.泥沙的起动条件
泥沙起动:河床表面上静止的泥沙颗粒,随着水流的增强,到一定条 件时开始运动的现象 起动条件:河床表面上的泥沙颗粒由静止状态转化为运动状态时的临 界水流条件
起动条件一般用三种方法(参数)表示: Ø起动流速 Ø起动切应力(起动拖曳力) Ø起动功率
二、泥沙的起动
3.泥沙起动的随机性
水 流 强 度 增 大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推移质与悬移质的区分
(1)运动是否连续 推移质——间歇性 (2)数量 推移质远小于悬移质(只占5%~10%) (3)河床形态变化 推移质——直接作用 悬移质——通过交换发生作用 悬移质——连续性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推移质与悬移质间的相对性
推移质和悬移质不能绝对分开,之间存在交换
(1)同一水流中:相互转化
泥沙分布具有连续性,悬沙中较粗的颗粒与推移质中 较细的颗粒交错,悬沙时而滚动,底沙也时而悬浮 。
(2)同一泥沙组成:表现不同
水流较强时:悬移质→推移质 水流较弱时:推移质→悬移质
(3)运动泥沙与静止泥沙发生交换
悬沙→底沙→床沙 →底沙→悬沙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推移质与悬移质间的转换过程
悬移区 床面层 河床 (悬移质) (接触质及跃移质) (床沙)
当存在层移运动时,在床面层与河床之间又要通过层移区 作为过渡: 悬移区 床面层 层移区 河床 (悬移质)(接触质及跃移质) (层移区) (床沙)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推移质与悬移质的差别
(1)运动规律不同 推移质:运动取决于泥沙跳离床面时的受力情况 悬移质:运动不仅取决于泥沙跳离床面时的受力情况, 一、 还受悬浮作用的影响 (2)能量来源不同 推移质:直接消耗水流的机械能 悬移质:仅消耗水流的紊动动能(转化为热能) (3)对河床作用不同 推移质:增加了河床表面的压力,加大了河床稳定性 悬移质:增加了水流的单位容重,加大了水体的静水压力
Pc1 P u 0 u 0 c u 0 c 3 u 0 2.11u 0 c 0.00135 Pc 2 P u 0 u 0 c u 0 c 2 u 0 1.74 u 0 c 0.0277
二、泥沙的起动
输沙率标准:
二、泥沙的起动
亚林颗粒数标准:
m At
D
5
s
式中,m为t时间内从床面面积A内冲刷外移的沙粒颗数 缺点: (1)颗粒数m难以得到 (2)作为一个标准,ε应为一常数,但当粒径变化时,如D2=10D1 , 则需很大的观察面积A或观察时间t方能保证ε为常数
二、泥沙的起动
窦国仁概率标准: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推移质运动: 接触质
Ø滚动或滑动的泥沙 Ø在运动中始终保持与床面接触
跃移质
Ø在床面附近 Ø以跳跃形式前进的泥沙
层移质
Ø河床表层以下的泥沙 Ø将成层移动或滚动
悬移质运动:
Ø悬浮于水中 Ø并在水流方向与水流以同样速 度前进的泥沙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运动形式随水流条件的变化情况
(1)接触质:流速较大但不太大,泥沙发生运动,主要形式 为滑动和滚动,始终与床面保持接触,为数不多。
Ø 泥沙颗粒本身大小、形状、方位、排列均有随机性 Ø 水流本身具有脉动,脉动本身就是随机的 Ø 受力情况的随机性:受其它颗粒掩盖的随机性 Ø 泥沙组成的非均匀性:无明显的临界粒径
二、泥沙的起动
4.泥沙起动的判别标准
泥沙起动的随机性使得起动条件难以确定,目前还没有 一致的起动标准。
Ø 克雷默定性标准 Ø 亚林颗粒数标准 Ø 窦国仁概率标准 Ø 输沙率标准
二、泥沙的起动 克雷默定性标准
克雷默曾把推移质运动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
无泥沙运动 轻微的泥沙运动 中等强度的泥沙运动 普遍的泥沙运动
泥沙状态
床面沙粒完全静止 个别可数的细颗粒泥沙运动 床面各处均有中等大小以下的泥沙在 运动 各种大小的沙粒均已运动,床面外形 急剧改变
缺点:定性不定量,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判断 的结果差异较大
河流动力学
第二章 推移质运动
同济大学水利工程系
本章内容
1 2 3 4 5
泥沙的运动形式
泥沙的起动 沙波运动 冲积河流的阻力 推移质输沙率
一 泥沙的运动形式
一、泥沙的运动形式
泥沙颗粒按其运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接触质、 跃移质、层移质及悬移质。
推移质(底沙): 沿河床表面以滑动、滚动、 跳跃方式运动的泥沙。 悬移质(悬沙): 悬浮在水中,基本上随水流 以相同速度运动的泥沙。 接触质 推移质 跃移质 层移质 悬移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