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 内能 热传递 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热传递》word教案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热传递》word教案
重点:内能的 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
难点: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二、 课内研讨
1.内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扩散演示实验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表明什么?
(教师作适当启发)。
结论:。
(3):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归纳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 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内能的改变:内能是如何转移的?生活中有哪些实例?
热量的概念:
4.教材P40www1.2
四、小结新课:学习本节内容,你有何收获?
五、布置作业:见补充习题
教(学)后记:
内能热传递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3.知道物体温 度改 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用热传递来改 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教案

二、内能热传递教学创意设计(1)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内能的概念,我在教学中先复习了初二的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再采用类比法的方法建构新知识。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的结合。

(2)在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入温度不同的液体后扩散的速度不同”的实验,再让学生思考:“墨水的扩散速度不同说明了什么?”进而启发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好动性,让他们自己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3)利用身边的点滴瓶和笔芯制作了教学教具,我们利用这个教具探究了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内能的影响因素是温度。

这个实验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了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4)热传递是在小学科学中学过的内容,因此教材以“信息快递”的方式提供了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方向和结果,并没有涉及其他更多的内容。

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所示的三幅图,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和内能是如何变化的,再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热传递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内能是如何转移的,最后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精心设计题目,拓展学生知识面。

做一做中的第3题1㎏ 0℃的冰熔化成1㎏ 0℃水内能将如何变化?让学生知道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4)了解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因此,在设计这次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以“内能与热传递”为主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热能的存在,并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的。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操作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孩子们亲手操作,观察和感受热能的传递,从而达到理解内能的目的。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到热能的存在,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的,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到热能的存在,了解热能是可以传递的。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到热能的存在,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的。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水、冷水、温度计、气球、彩纸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包括热水、冷水、温度计、气球、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感受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异,引发他们对热能的好奇心。

2. 实践操作:孩子们亲自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从而理解热能的传递。

4. 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热能是如何传递的。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到热能的存在,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的。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热能的存在,并理解了热能是如何传递的。

同时,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加练习。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12.2节,即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

3. 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让学生掌握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难点: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比热容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讲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例题讲解: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能、热传递、热量和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 板书设计:内能、温度、质量、状态;热传递、方式、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计算方法。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  教案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个案调整(3)、00C时,物体的内能为零吗?知识点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1)、物体的内能有大小吗?(2)、不同物体之间的内能的大小如何比较?(3)、同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2.(探究)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试一试: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看一看,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2)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慢),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它的动能就越,所以,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物体的内能就。

(3)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a)(b)(c)(4)由此我们得到:内能的大小与和有关。

越高,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知识点3 热传递1、提出问题:看课本39页图12—17回答下面问题(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勺的温度,内能。

(2)、食品放入电冰箱,食品温度,内能。

猜一猜: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快?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讨论总结:质量,状态等。

观察,思考,讨论。

说明:1、温度反映的是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2、质量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的数目或单个分子的平均质量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个案调整(3)、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它的内能。

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2.思考:热传递是在温度(相同/不相同)的物体之间进行的,且能量从温度的转移向温度的。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4 热量:1、定义:.热量用符号表示2.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3.由热量的定义可知:热量只有在过程中有意义.我们只能说物体多少热量,而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三、师生总结:通过本节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生阅读自学后回答。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 热传递教案

《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4.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积极合作的习惯。

2.通过学生解释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品质,并通过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教学难点】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实验演示,导入新课演示挤压塑料瓶,瓶盖飞出的实验,并提问瓶盖飞出时的动能是从何而来的?——是瓶内空气的内能转化而来的二.新课教学1.体验内能(1)演示实验①请一学生用手靠近酒精灯的火焰,提问有何感觉?(手感觉烫或热)②师适时引导:手感觉烫或热说明有能量转移到了手上,是什么能量呢?——是火焰的内能转移到了手上(2)小组实验①快速弯折铁丝十余次,然后用手触摸铁丝的弯折处,体验有何感觉②小组展示:手触摸铁丝的弯折处,感觉弯折处烫手③师适时引导:手触摸铁丝的弯折处,感觉到弯折处烫或热,说明有能量转移到了手上,是什么能量呢?——是铁丝的内能转移到了手上(3)师总结:上述两个实验我们共同的感觉是烫或热,其实内能就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

热运动指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的概念(1)提问:还记得“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么?①自主回忆②组内交流③小组展示(2)类比得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①课件展示运动的物体与运动的分子,类比得出“分子动能”②课件展示被拉伸的弹簧与分子,类比得出“分子势能”(3)总结得出内能的概念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4)提问:内能与机械能是否是同种形式的能量?①自主思考②组内交流③小组展示3.内能的影响因素(1)小组实验:红墨水扩散实验①小组实验②组内交流③小组展示(2)得出结论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4.改变内能的方式(1)课件展示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例,适当引导讲解(2)总结:可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3)师适时引导:热传递发生时,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至低温物体,直至温度相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 热传递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内能 热传递教学设计

第一学期教案专用纸课题12.2内能热传递总第教时教学目标知识1、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热运动等概念2、热传递定义、传播形式及产生条件教具温度计、烧杯、温冷水、等能力1、能用热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能运用热传递不同特点设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该章节考点温度、内能、热传递条件的关系情感灌输能量守恒的相关思想重点能用热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难点能用热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一、知识准备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称之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构成物质的此类微粒之间存在(160ml水+160ml酒精〈320ML),此类微粒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2、物体因运动具有,物体因举高或是形变具有。

二、新课—内能阅读p40课本填写一下内容:1、内能的定义()能运动分子分子()能机械能物体内能()能吸引或形变分子分子()能2、为何说: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原因是:物质是由构成的,构成物体的这种微粒是的。

这种运动是,所以任何情况下都有内三、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观察下图热传递的不同:A B CA:依靠流体的流动从高温向低温传递内能-----热对流B: 内能沿固体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热传导C:内能不借助于任何介质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对流小结:无论何种形式内能都是从部分传递到部分或是从物体传递到物体。

为此,要使热传递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物体或是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要存在。

四、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称之为:热量用符号Q 表示热量表示的是物体内能的改变量,为此,热量的单位也是焦J五、补充:1、一般我们不横向比较不同物体间的内能大小,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多是比较同一物体不同情况下的内能大小)2、你能说出同一物体什么情况下内能大?什么情况下小?什么情况下内能为零?内能与温度3、甲同学有5J的钱,乙同学有1J的钱,现在乙同学向甲同学借得3J,甲同学剩余2J,乙同学变为4J,在以上情况中,那个物理量可以称为热量?4、物体机械能为零时,内能是否也为零?六、小结七、作业布置P42 第一、二题板书提纲12、2内能热传递1、内能()能运动分子分子()能机械能物体内能()能吸引或形变分子()能2、内能(扩散)与温度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加。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 教案设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 教案设计

课题12.2 内能热传递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质量与内能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重点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难点了解热量的概念教法及教具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回顾与思考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⑴物体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⑵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⑶分子间有作用力吗?2、与机械能类比: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物质是由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的运动。

综合以上知识,你猜想:分子应该_____(填“具有”或“没有”)动能。

分子之间既有____力又有____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力;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力。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类似地,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由于运动会经常偏离其平衡位置,你猜想:分子应该__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没有”)势能。

结论:与机械能对比,分子既具有动能也具有是势能,在宏观上,我们把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机械能;在微观上,我们把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称为内能。

帮助学生回顾与机械能类比,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掌握内能。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二、内能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两点说明:1、内能是指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是有区别的(思考)静止在水平面上一块砖,没有动能,势能为零,所能它也没有内能。

这句话对吗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为什么?(探究)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试一试: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

看一看,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慢),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它的动能就越,所以,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物体的内能就。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

12-2 内能热传递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内能产生的原因及内能的定义;2、了解扩散的概念,知道影响扩散的因素;3、了解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教学难点】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教具】红墨水、清水、玻璃杯.【教学程序】〖引入新课〗什么是动能、势能、机械能?〖新授〗一、补充内容: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⑴分子的大小:直径以10-10m(1Å)来量度.⑵讨论:1cm3的水中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多大?⒉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⑴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⑵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实验演示〕扩散现象可以发生气体之间、液体之间,还可以发生在固体之间以及气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固体与气体之间.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存在着间隙.例:①打开一瓶香水,很快整个房间都闻到了香水的气味.②一升的水与一升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二升.⒊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实验演示:分子间有引力(用胶代纸粘错字).例:1、将杯中的水倒出后,杯中仍残留一部分水在杯壁(引力).将油滴入水中,油浮在水面上.2、一只筷子不易被拉伸,说明;一只筷子不易被压缩,说明;两块玻璃用再大的力将它们压在一起,很难将它们合在一起,这是因为.二、内能1、内能产生的原因: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分子动能);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势能).2、、内能的概念: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3、、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例:比较1kg、20℃的水和1kg、90℃的水、1kg、20℃和3kg、20℃的水、1kg、0℃的水和1kg和0℃的冰的内能哪个大?〖小结〗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内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练习〗1、“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说明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2、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A、铁钉放久了会生锈B、放入杯中的糖使整杯水变甜了C、在无风的房间里打开一瓶香水,整个房间都香了D、滴入水中的红墨水使水变红3、为什么用粉笔写字,在黑板上留下字迹?为什么锡能焊接铜铁器件?4、在满满的一杯水中慢慢加入一匙糖,水不会溢出,这是因为____的缘故.5、带纸可以将写错的字“粘”掉,说明胶带纸与纸之间存在着________,使用时往往要用手指头将胶带纸压紧,这样做是为了使____,从而____.〖作业〗1、《物理补充习题》P23—24:基础题*教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 热传递教案

12.2内能热传递【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4.体验用类比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重点难点】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教学器材】烧杯(两个)、红墨水、滴管【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具有什么能?汽车的动能从何而来呢?屏显有关内能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两种情况下产生的内能:燃烧和摩擦。

二知识回顾1有关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础知识;2.有关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基础知识三新课教学(一)内能1观察比较:运用类比法帮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运动的汽车具有内能运动的分子呢?物体被举高受地球吸引而具有势能相互吸引的分子呢?被压缩的弹簧相排斥而具有势能相互排斥的分子呢?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小结建立内能概念(这时采用了类比法)观察书本中的图片(a)车胎中的气体(b)铁水(c)冰山它们都具有内能,从而得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对于一个质量的物体,要想改变它的动能,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速度来改变它的动能;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我们要改变它的内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如何去实现这它呢?演示实验: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试一试: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看一看: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____.引导学生概括结论:小结: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质量和温度问题讨论:内能和机械能是一回事吗?例题检测与巩固(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教师引导:既然内能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内能的改变方式有哪些呢?投影图片(1)金属勺放在热汤中,勺把变烫(2)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变低(3)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加热信息快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到温度相同。

想一想:在上述过程中内能是如何转移的?内能的转移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来进行的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内能转移的方向是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那么下面我们研究另一个问题即内能转移的多少。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内能的计算公式:E = K + U,其中E为内能,K为动能,U为势能。

4.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5.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6. 热传递的公式:Q = mcΔT,其中Q为传递的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公式,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热传递的实验现象和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热传递的实验操作和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背后的原因。

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含义。

3. 实验演示:进行热传递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公式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公式及其应用,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能和热传递知识进行解答。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焦耳(J)计算公式:E = K + U热传递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公式:Q = mc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质量为0.2kg的铁块加热,加热后的铁块温度为100℃,比热容为0.46×10^3 J/(kg·℃),小明给铁块浇上冷水后,铁块的温度降到了50℃,求小明给铁块浇上冷水后铁块放出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

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 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传递》。

本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热传递的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4. 热传递的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内能的改变方式。

2. 掌握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热传递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金属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用热水取暖、夏天用冷水降温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两种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原理探究:通过实验演示和微观解释,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析热传递过程等。

6. 知识拓展: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热传递的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4.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5. 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6. 热效率的概念: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特点,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理解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和热效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暖气片是如何传递热量的。

2. 概念讲解:(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3. 原理分析:(1)内能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2)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内能增加了多少?解:ΔU = cmΔt = 4.2×10^3 J/(kg·℃) × 1kg × (100℃ 20℃) = 3.36×10^5 J例题2:一个热效率为80%的热机,消耗了1000J的热量,所做的功是多少?解:W = 热效率× 热量= 0.8 × 1000J = 800J5. 随堂练习:(1)计算一个质量为0.5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所增加的内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内能 热传递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内能  热传递  教案

§12.2 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二)能力目标1.能应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体验用类比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三)情感目标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二.学情分析本节学习的内容是八年级热学知识的深入,在本节学习中,需要联系到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在进行热量的计算时,联系到比热容的概念。

在学习机械运动中,学生已具有了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因此,在本节学习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引入内能的概念时,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

另外,本节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在学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知识的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资源弹簧、不同温度的水、墨水五.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回忆玩具汽车的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学生回答:汽车的能量来自发动机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引入新课: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发热一样,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内能。

想一想:什么是内能?板书课题:二、内能热传递旧知回顾: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学生回答:1、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2、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信息快递)3、分子间有作用力吗?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4、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就是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就是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就是弹性势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新版)苏科版

二、内能热传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地关系。

(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2)根据比热的定义推导出计算热量的公式Q = cm△t,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体验用类比的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以及热量的概念。

首先,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分子热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采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内能的概念,通过一个小实验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进而分析说明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然后,结合实例说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并进一步引申建立热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热量公式:Q = cm△t教学难点: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学器材:弹簧、冷、热水、两个烧杯、墨水、滴管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势能,我们是如何判断的?结论:机械能的存在可以凭肉眼判断,即它是一种外部形式的能量。

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体,说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热一样,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结论:一般凭肉眼是不能判断的,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发现,即是一种内部形式的能量。

二、新课学习:1、探究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的关系。

(1)阅读课文并讨论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

(2)归纳统一结论并完成填表: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3、探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1)完成演示实验P41图12-20“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内能热传递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使内能转移的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
教学难点:1.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器材:弹簧、冷、热水、两个烧杯、墨水、滴管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提问:1、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势能,我们是如何判断的?
结论:机械能的存在可以凭肉眼判断,即它是一种外部形式的能量。

2、运动的汽车具有的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
3、汽油燃烧时会产生能量,这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
一般凭肉眼是不能判断的,即它是一种内部形式的能量——内能。

二、新课教学
1、内能
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的《分子动理论》有哪些内容?
讲述:物体内部的分子始终处在无规则的运动中,因此分子具有动能,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就像用弹簧相互联系的物体具有势能一样,分子间也有势能,这种能叫做分子势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由于一切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1)定义:内能:分子间(内部);机械能:物体间(外部)
(2)关系:物体的内能不可以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

3、探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1)完成演示实验“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

(2)归纳结论: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提出疑问: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一定上升吗?
(提示学生,回忆六种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的情况)
学生讨论并举例反驳:
一杯热水与半杯热水相比,前者内能大于后者。

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一块0℃的冰刚熔化成水,温度仍是0℃,但内能增大了。

(4)教师小结: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

因为内能大小是由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

4、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观察课本图12-18,思考: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介绍热传递。

(学生阅读信息快递)
思考:有一根细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其中哪些方法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5、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符号:Q,单位:J。

提问:“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通过热传递吸热,使它具有的热量增加了400J。

”这种说法对不对?
三、课堂练习
四、课后巩固
五、小结
六、教学反思
1、Be honest rather clever 20.7.207.20.202013:3713:37:27Jul-2013:37
2、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 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日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3、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13:377.20.202013:377.20.202013:3713:37:277.20.202013:377.20.2020
4、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
own.7.20.20207.20.202013:3713:3713:37:2713:37:27
5、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Monday, July 20, 2020July 20Monday, July 20, 20207/20/2020
6、I have no trouble being taken seriously as a woman and a diplomat [in Ghana].。

1时37分1时37分20-Jul-207.20.2020
7、、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 power..20.7.2020.7.2020.7.20。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日
8、Towering genius disdains a beaten path. It seeks regions hitherto
unexplored.13:3713:37:277.20.2020Monday, July 20, 2020
亲爱的读者:
感谢你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