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法名词解释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1基本介绍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
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这便是田野调查。
也是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田野调查为对于描述原始资料蒐集的概括术语,其所应用的领域包括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地形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等自然或社会科学领域。
与其他在实验室准控制状态下环境的研究相比,田野工作主要于实地进行。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亡与否,以及它们的存在地点位于居住栖息地或埋于土下,田野工作的实质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化石与考古遗址的挖掘均包含田野工作,其他如访问或观察人们以学习他们的语言、民俗、和他们的社会结构等过程也都包含在内。
某些状况,尤其是研究的主题为人类本身的时候,工作的拟定必须再经过设计,以避免观察者效应或是过度理论化或过于理想化该实质文化活动的风险。
2阶段流程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3准备阶段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
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着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1)
1930s-50s的主要成果: 费孝通(1938年获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学位) ---开弦弓村、广西大瑶山--- “Peasant life in china ”(1939)又名《江村经济》;《花篮瑶的社 会组织》(1988) 林耀华(1940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福 建古田农村---《金翼》(1948) ;四川大凉山彝族 地区---《凉山彝家》(1945) 杨成志(巴黎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 )---四川大凉 山彝族社区、云南和广东以及其它地区的瑶族、彝 族、苗族、黎族社区 -- 《罗罗族巫师及其经典》 (1931);《云南民族调查报告》(1963)
弗雷泽的《金枝》完全依靠图书资料进行 研究。‚摇椅上的人类学家‛
传播学派也未对田野工作做出贡献 英国的斯密斯,德国的戈雷布勒、奥地利的 斯密特几乎不做调查。他们为了证明文化因 素可以从一个中心向四周传播,需要广泛搜 集很多地区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因而没有 兴趣和精力再对一个地区做深入研究。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根本。长期而深入的田野 调查是任一专业人类学家的必经之路,是他的 成年礼。 ——乔健 文化人类学者虽然也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和档 案馆,获取文献资料,但到田野点进行民族志 考察几乎是每一位人类学工作者获取资料的最 主要途径。科学的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区别于其 他学科的重要特征。
文化人类学的田野知识积累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时 期,希罗多德、塔西托等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对 异民族特殊生活方式的记录。 15世纪末年,殖民者、航海家、商人、传教士和探险者 的足迹遍及全球,接触了大量异民族和异文化,留下更 多的著作;有些人长期生活在某一民族中,对该民族有 深刻了解,如撒哈根(Sahagun)对阿兹特克(Aztec) 人,拉菲托(Lafitou)神父对于易洛魁人(Iroquois)等, 其著作至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他们的知识来 自长期的生活经验,并非按照科学程序进行系统调查的 结果,不能算是田野工作者。
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发展史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1973)和 Local knowledge
(1983),提出“thick description”和“viewpoint of the
natives”等重要概念。
• 主要贡献:田野作业被界定为三项:长期居住、学习语言和参与观察。他认 为认识他者文化的唯一办法就是,跟他者一起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他者和理 解他者。他在特洛布里恩岛上住了两年多,他的语言天才则使他能够深入当 地社会,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对该社区的文化作出接近实事的解释。他还有 非凡的观察力,揭示了特罗布里恩岛文化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创造了研究非 西方社会文化的功能分析法。
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 法发展史
•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根本。长期而深入的田野调查是任一专业人类学
家的必经之路,是他的成年礼。
——乔健
•
文化人类学者虽然也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获取文献资料,
但到田野点进行民族志考察几乎是每一位人类学工作者获取资料的最主要
途径。科学的田野调查工作是人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
•
马林诺夫斯基在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1922) 、
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1929) 等论著用功能观点来解释文化现
象和变迁,认为文化和社会制度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和衍生的需要而存
在的,否则就会消失。他还认为,Trobriand人的性冲动与情结受母权制
• 他批评进化学派根据少量资料就排列出人类社会发 展阶段的轻率论断,主张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作认真 地搜集资料的研究,强调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 主要贡献:
• 1.主张人类学者学习当地语言;
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是一种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数据的研究方法,旨在收集和分析关于特定主题的详细信息。
它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和理解不同社会群体、文化地区或特定现象。
田野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准确、全面和可靠的数据,以解答研究问题或验证假设。
通过实地观察和直接交流,研究者可以获得更直观、真实和深入的信息,而不仅仅依赖于书面文献或次手资料。
田野调查的步骤通常包括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选择研究区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
在确定研究主题时,研究者应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并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制定研究计划是田野调查的重要步骤之一,研究者需要决定研究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并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
在选择研究区域时,研究者应考虑到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和可行性,并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
数据的收集是田野调查的核心步骤,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社会互动。
访谈是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取详细的信息和观点。
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设计和分发问卷,让研究对象填写并提供意见和观点。
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亲自前往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
数据的分析是田野调查的关键步骤,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质性分析和内容分析。
统计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以获取结论和推论。
质性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质性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和解释,以获得深入的理解和见解。
内容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文本、图片或视频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揭示隐藏的信息和意义。
研究者需要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撰写田野调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果,以及结论和建议。
报告的撰写应准确清晰,逻辑严谨,以便他人理解和参考。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着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田野调查的概念和特征
田野调查的概念和特征一、引言田野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通过对特定文化、社区或现象进行深入、长期的实地研究,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概念田野调查是一种实地研究方法,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观察、访谈、参与等方式收集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需要融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三、特征1.实地研究:田野调查强调实地研究,研究者需要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直接的观察和体验获取第一手资料。
这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能够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2.长期深入:田野调查需要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观察,以便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文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这种长期深入的研究能够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和社会的变迁。
3.综合性方法:田野调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观察、访谈、参与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全面的资料,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4.具体案例:田野调查通常针对特定的文化或社区进行研究,研究者通过了解研究对象的具体的案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的根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5.跨文化比较:田野调查的结果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文化多样性。
这种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演变。
四、结论田野调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地研究方法,具有多种特特征和优点。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 报告人要求诚实,不论提供材料多少,都应该是真实的。常见的对资 料真实的验证方法,即同一个问题反复询问多次,反复询问几个报告人, 看其前后的回答有无不符之处。
• 观察(Observation)
第二节 参与观察
•
观察时应注意,不能以人类学者的自己的文化经验价值观来进行判断,
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境遇中加以理解。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 主位和客位(Emic and Etic)
• Emic:当地人所反映的他们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 • Etic:一种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对方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源自第一节 专门报告人•
地方信息提供者,英文是informant, 报告人,是具有地方文化知识
的田野工作者的合作者,联系田野工作者与他者文化群体的中间人。
法对访谈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 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 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 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访谈调查研究的优点
• 具有弹性(flexibility)。 • 可以控制情境因素。 • 可以控制问题的呈现顺序。 • 可以调查较复杂的问题。
• 开放式访谈
第三节 访谈
• 结构式访谈
• 半结构访谈
• 前者可能发现重要的观点,第二种方法者有利于访谈按照设计的理论问题 开展,具有研究分析的取向。
结构性访谈 • 结构性访谈的主要优点: • 经由不同的访问所收集到的资料,易于比较。 • 由于访问的问题与实施程序,都是事前标准好的,易于控制。 • 访问者的注意力不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
•
参与观察最先由人类学大师 Malinowski 提出,并使之成为民族志
知识链接田野调查
知识链接: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一)准备阶段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
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选好调查点对成功地进行调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中国地域辽阔,乡村数以万计。
总的来说,应选择具有特色或较典型的地区或乡村进行调查。
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差异很大。
例如,类似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福建惠东人的长住娘家习俗,都是很有特色。
多民族交错杂居地方的文化涵化,也是很好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两三种差别较大的文化交接地区,像甘肃、青海地区,是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交错地区,相互影响很大。
我早在80年代就发现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与纳西族的阿注婚类似)很有特色,并初步判断这种婚俗不是本民族固有的,但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去调查。
2000年,我让一位硕士研究生去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了自己的假说,并写出硕士论文。
所谓“有代表性”,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
例如,1983年我在调查阿尔泰乌梁海人(又称图瓦人)时,选择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作调查,因为该村在中俄边界上的原始森林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保留了较为典型的图瓦语和图瓦人的生活习俗。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一、引言田野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采集实地数据,以了解和分析特定社会现象、问题或群体的状况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目的、调查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二、研究目的田野调查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和描述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其研究目的通常包括:1. 描述和解释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特征和规律;2. 探索和发现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验证和检验社会科学理论或假设的有效性;4. 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三、调查设计田野调查法的调查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对象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特定群体、地区或组织等。
2. 调查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3. 样本的确定: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目标样本量确定调查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调查工具的设计: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等。
5. 数据采集计划的制定:确定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采集田野调查法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可以是面对面或通过网络进行。
2. 访谈:根据预定的访谈提纲,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观点、经验和态度。
3. 观察: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过程,获取实时的数据和信息。
4.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补充和支持调查结果。
五、数据分析田野调查法的数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
2. 数据编码:根据研究问题和分析需要,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便于统计和分析。
3. 统计分析: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包括频数分析、比例分析、平均数计算等。
4.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解释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和差异。
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一、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方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调查和分析特定社会群体、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
田野调查方法是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取并整理相关信息、数据和素材,以揭示和解释社会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
在政治学领域,田野调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动态和影响因素。
田野调查方法包括多种具体技术和手段,如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档案研究等。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需要深入实地、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取原始资料和数据,并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和态度。
通过对实地观察和访谈的记录、整理和分析,田野调查可以获取高质量、真实性和丰富性的研究素材,为研究者提供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可能。
二、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政治学领域,自主知识体系是指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术背景和学术观点,构建和发展的独立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通过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研究者可以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形成自身的学术特色和学术立场,拓展和丰富政治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研究者具备丰富的学术素养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论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地汲取各种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研究实践,加强对政治学研究领域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地参与政治学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从而打破学术界的壁垒和桎梏,形成自身独特的政治学研究思路和理论体系。
三、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联田野调查方法和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和互动。
田野调查方法为研究者提供获取高质量、真实性和丰富性研究素材的途径和手段,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和把握政治现实和社会关系,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据。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非遗田野调查:非遗田野调查是指在实地环境中,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2. 口述史方法:口述史方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访谈和记录传承人、见证人等个体的口头叙述,来收集和研究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的方法。
3.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深入、结构化的对话,了解其内心感受、观念、行为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4. 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群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深入了解。
5. 文献资料分析:文献资料分析是通过对已有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阅读、整理、解读和分析,以获取研究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二、填空题1. 非遗田野调查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状况和价值。
答案:了解和记录2.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________、访谈、参与观察等。
答案:观察3. 口述史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取________的视角和经验,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答案:个体或社群4. 深度访谈通常需要提前设计好________,以便引导访谈方向和深度。
答案:访谈提纲5. 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保持________的态度,避免主观偏见和干扰。
答案:客观和开放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表现和实践过程?A. 文献资料分析B. 深度访谈C. 观察D. 口述史方法答案:C2.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学术伦理?A. 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录音录像B. 尊重和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权C. 对受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篡改或虚构D. 对研究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解读和呈现答案:C3. 口述史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哪种类型的信息?A. 宏观历史趋势和事件B. 微观个体经验和情感C. 统计数据和图表D. 理论模型和框架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更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进行非遗田野调查?A. 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B. 调查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C. 探索偏远山区的传统工艺技术D. 分析历史档案中的政策文件答案:C5.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以下哪种资料来源最具权威性和可靠性?A. 当地民众的口头传说B. 学术期刊上的专业论文C. 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D. 传承人的个人回忆录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非遗田野调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A. 语言和文化障碍B. 访谈对象的配合程度C. 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大D. 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通用性较低答案:ABCD2. 口述史方法的优点包括:A. 获取个体和社群的主观经验B. 补充和纠正文献资料的不足C. 揭示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深层含义D.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A. 动态性B. 地域性C. 活态性D. 社会性答案:ABCD4. 参与观察法的优点包括:A. 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深入了解B. 突破表面现象和表象C. 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D. 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干预和影响答案:ABC5. 下列哪些是文献资料分析的作用?A. 获取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B. 比较和验证田野调查数据C. 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线索D. 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答案:ABCD五、判断题1. 非遗田野调查只需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实物证据。
田野调查法浅析
田野调查法浅析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收集数据、了解现实情况、深入了解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研究。
这种方法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田野调查法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提供研究者直接观察、感受、体验研究对象的真实现状。
这意味着研究者可以直接与研究对象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想法、感受等。
这与问卷调查或访谈法相比,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状态。
此外,田野调查法还具有很高的开放性,能够根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调整研究方向。
这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使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全面。
然而,田野调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这种方法的执行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其次,由于研究者需要直接接触研究对象,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使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有所降低。
此外,由于研究者在调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研究对象的影响,使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受到影响。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并建立研究计划。
2.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做好准备。
3.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交流、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4.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研究结论。
5.发表研究成果,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不断完善研究方法。
总之,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研究者提供直接、真实的信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应当注意规划调查路线、收集充分的资料、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以便得出准确的研究结论。
此外,研究者还应当注意避免在调查过程中受到研究对象的影响,尽量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总的来说,田野调查法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直接观察、交流和感受研究对象的真实状态,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灵活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全面。
叶改:田野调查方法
四、物质准备
经费系列:筹款来源、现金储备、银行信用卡 票证系列:交通票证、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 资料系列:地图,所去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的最新且详细 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地形图。调查计划、日程表、 部分地方文献复印件、日记本、访谈记录本、重要信息 提供者名单。记录表格,根据要调查的问题设计一系列 表格,调查表(人口、家庭、文化教育、亲属称谓、经 济状况等)
田野意识的叙述语句。
假设与问题的提出,必须与当地民间社会的基本文化特征结合起来 思考。
关键点
田野调查的成果不但要记录各种其 他人前所未闻、尚属一团迷雾的社会事 实,同时也要对已有文化及行为进行理 论假说,对前人的理论提出有依据、有 分寸的修正。
(三)拟定调查提纲
必要性:申请研究经费、明确自己的调查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调查提纲的一般模式
仪式调查的主要内容
村落基本资料和信仰概述
村落户数、人口数与村民构成(性别、年龄、识字程度) 村落形成发展简史 与其他村落的关系和表现方式(称谓、亲属、社火、会 社、庙宇) 家庭与宗族(亲属组织) 庙会与组织(社会组织) 岁时祭祀仪式(年中行事)
仪式的传统与变迁的基本资料
所有制、传承史、民间存藏资料 官方与地方文献 管理方式及变迁(制度、经费、选举) 村落其他经济活动(日常生活、农耕灌溉、灾害时期、 社会制约) 民间纪念物(建筑纪念物、象征镇邪物)
仪式的民间信仰基本资料
民间解释(传说、故事、歌谣、戏曲、祖训、风俗) 本地人的文化中心观 民间教育知识 禁忌语社会问题和村落经济类型的关系 仪式与治病、健康、财富
仪式的基本资料
名称、表演沿革 祭祀组织 预定实践的节目 仪式过程和行为构成 表演班社 重要仪式参加人的生活史 仪式传承路线
田野研究名词解释
田野研究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所谓田野研究,即到实际社会情境中去搜集资料,进行实地研究的方法。
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比较正式的田野研究,是指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或其他正规形式进行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二是不太正式的田野研究,包括非正规的口述史调查、座谈会调查和电话调查等。
通过访问和观察,收集被研究者各方面的真实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分析、综合,提出结论。
1、经济学田野调查所谓“乡村”,不仅仅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衰败与消失的现象,也不是“土气”的字眼。
乡村意味着温暖,意味着有可能有幸福的家庭、有健全的教育和卫生设施、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有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物质资源,尤其是意味着对社区公共权威的尊重。
田野调查既是社会科学的方法,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在经济学家进行社会调查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做好自我组织,从而保证在开始时有一个明确的调查计划。
在所谓的社会调查中,尤其是针对穷人或穷国家,资助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无法摆脱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进行调查时。
因此,那些需要进行大规模研究的群体,例如低收入或赤贫者,往往受到政治权力和资金匮乏的约束,而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
当今世界的困难群体有大约10亿人,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选择机会,但很多人却不能充分利用它们。
另外,经济学家的任务还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和分析群体行动和制度的变迁;二是协助改善制度安排,改进分配体系和增加教育。
经济学家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往往会发现某些明显违背普遍规律的事件。
但这只是经济学田野调查的副产品。
如果没有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任何有兴趣的旁观者都不可能准确地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
2、社会研究这种对社会的关注是在1970年代以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才兴起的。
目前,这种技术革命是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的。
一般说来,这些技术创造了新的产品、劳动和商业,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工作领域,新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改变了人们使用和制造商品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调查法名词解释
田野调查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以获取深入、细致和真实的研究数据。
这种方法强调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其日常生活、行为、信仰、文化等方面,从而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机制。
田野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其深入性和细致性,能够揭示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了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和研究对象,这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来确定。
其次,研究者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如实地观察、访谈、参与观察等。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或影响。
在分析数据时,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深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
最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撰写成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和社会背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