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

合集下载

哲学笔记十篇

哲学笔记十篇

谁是我吾尝终日而思矣:“究竟谁是我呢?有什么是属于我的东西?是我区别于外物的东西呢?”是我的身体吗?不!我每天吃进不同的食物,吸收不同的养分。

自我生下之日起,组成我的分子、原子就在不停的更迭。

试问我生下之时组成我的所有分子、原子如今还有一个在我的体内吗?即使有那么几个,也说明组成我身体的物质不是属于我自己独有的,不是我区别于外物的特征。

那么是我的思想、观念吗?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完全相同,这么说我的思想、观念作为一个整体、一个集合是我区别于他人和外物的标志。

但是若细究下去,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思想、观念有哪些是我独有的呢?有些思想、观念可能是我独创的,但并不不意味着以前就没人想到过,或许只不过是不为人所知罢了;就算前人没有想到过,也不代表以后没人独立想到;就算别人是从我这里学到我独创的思想、观念,那么他也毕竟拥有了这些思想、观念。

----已矣乎!看来没有任何思想、观念,甚至情感、愿望仅仅是属于我个人的!那么我的“思维”或者说“灵魂”是我独有的吗?谁知道呢?谁知道人死后还有没有灵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究竟谁是我呢?形式语言是否能完全替代日常语言1. 莱布尼茨曾提出一种设想,建立一种普遍的适合推理演算的语言作为一切思想表达的工具。

后来者弗雷格意识到这种方案过于庞大而难以实现,这使他变得更加现实。

自休谟以后的时代,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深入人心,弗雷格也这么认为:“美的东西仅对那些感到它美的人才是美的。

对于审美力不必争论。

真的东西任凭自身是真的;没有东西任凭自身是美的。

”①弗雷格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主动放弃了价值,他不用形式语言来指称价值。

他说:“科学越是严格,就越是枯燥。

因为严格的科学以真为目标,并且仅以真为目标,因此句子中与断定力没关系的所有部分不属于科学论断。

”②他又同时为他的算术形式语言辩解说:“这种概念文字是为一定的科学目的构想出来的辅助工具。

不能因为他在其他方面毫无用处而批评它。

”③并非弗雷格认为价值不重要,而是他明白要建立算术形式语言就不能好高骛远,他说过:“逻辑学家认为无关重要的东西,对于语言中为了美而追求的意义来说,可能恰恰表现为重要的东西。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哲学笔记》读书笔记(精品5篇)关于对《哲学笔记》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篇1《哲学笔记》是一本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写的作品,它主要探讨了哲学、政治、知识、权力等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福柯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即“后现代主义哲学”。

他认为,现代哲学过于关注理性、普遍性、客观性等问题,而忽视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作用。

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强调了复杂性和多元性,认为每个时代、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哲学观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思考问题时不能过于单一化、绝对化。

其次,福柯在书中对政治、知识、权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政治权力不再是一种单一的、集中的力量,而是一种分散的、多元化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政治的参与者。

同时,知识也不再是一种客观的、中立的领域,而是一种被权力所操控的领域。

这种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政治和知识问题,而应该从更深入的角度去思考它们。

最后,福柯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的思考。

他认为,未来的社会将会更加复杂、多元化,人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

这种观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哲学笔记》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哲学、政治、知识、权力等方面的问题,并启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

我非常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籍,相信它也会对你的思考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篇2《哲学笔记》读书笔记弗兰茨·梅林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著作《哲学笔记》是他对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这本书被广泛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哲学笔记整理

高中哲学笔记整理
4.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开展是有条件的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
2.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
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条件性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变化开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不适应〕生产力开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开展起推动〔阻碍〕作用。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局部,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开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开展;
4〕对真理的开展,对实践的推动;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的要求:(辩证地否认与革命批判精神)
1〕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开展
推进改革,不仅要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局部,也要改变上层建筑中与经济根底开展不相适应的局部,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促进经济根底的完善与开展,更好地为经济根底效劳。
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2.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

1.习惯于将广大而不安的生命安顿下来,使生命及对生命的思考是有家的。

需要困惑的
东西,把烦躁的心安顿下来。

通过这种困惑,我们要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2.习惯于珍惜每一个晚秋的宁静,静观每个生命的肃穆和伟大,追求一种惊讶新鲜的感
觉。

3.要学习一种拒绝的方式,不妨对那些给定物表现出必要的高傲。

运用坚定的心灵一种
诗意的在。

在此基础上达到诗意的思,诗意的赏。

4.运用理性的限度学习恰当的设定人在宇宙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无知。

5.学会给思想及思想者的自由出入任何境界的权力和能力。

得到创造的自由和存在思考
的自由。

6.让每一个思考的心灵都变成天真的会说话的孩子,让那些狂妄的知士懂得在那些孩子
面前表现出必要的惭愧。

7.不仅要作一个识物的大师,而且要成为识人识已的大师,习惯于同时作参预者和观赏
者的双面角色,为人处事要达观。

8.自由出入可能,应该两种境遇,康德的三种层面可能问题:何以是可能的?人做为人
的本质是什么?一物判别另一物的标准地什么?我之为我的道德标准是什么?物之所以为一物不为他物的特性是什么?应该的层面: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社会构成了群体。

应该问题是群体特性及其它形式的契约,是一种商定的问题,一种伦理学的问题,必须的问题对任何一个问题来说,必须是纯个体的,具有某种不可解释性一种强加于头上的跟随性。

自觉的服从地必须的结果。

9.习惯于判断意境,诗境,语境三种境界。

列宁的《哲学笔记》

列宁的《哲学笔记》

第四讲列宁的《哲学笔记》目录一、写作背景介绍(时间:1914.9—1916.6) (1)二、《哲学笔记》的主要内容 (2)1、列宁关于建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思想 (2)2、关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 (2)3、列宁对若干重要辩证法范畴的论述 (3)4、列宁关于认识的辩证法思想 (4)一、写作背景介绍(时间:1914·9—1916·6)这次研究始于《卡尔·马克思》,(这是应邀为《格拉纳特百科辞典》撰写的),为了写作其中两节《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开始阅读一些哲学著作。

此书写于1914·7—11月,完成后马克思继续研究哲学,《哲学笔记》中最主要的部分《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即写作于1914·9—12月。

在这段时间风,列宁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写了八本笔记,再加上以前的哲学笔记和其他的读书批注。

这些就构成《哲学笔记》的主要内容。

▪A:探讨解决时代迫切课题的根本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70年代的和平—世界大战—如何看待和平、战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并采取适当对策,成为新的任务。

肤浅之论,片面之论把辩证法问题突出出来了。

▪B:是进一步对经验一元论进一步展开批判▪C:从《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中得到了启迪。

《通信集》是恩格斯委托倍倍尔和伯恩施坦编辑的,共4卷,收了1386封信。

1913年月出版。

★列宁认为辩证法是“整个通信集的焦点”。

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抒发所探讨的错综复杂的思想汇合的中心点”,“运用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最为关心的事情,也是他们在思想史上迈进的天才的一步”。

★列宁认识到辩证法是“真正的哲学”。

应当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说,辩证法是真正的哲学,是关于客观世界和认识规律的科学,而那种把大量事例归纳成一个普遍原则,并不是辩证法。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笔记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笔记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笔记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成功方程式: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有一个“成功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这个方程式强调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能力和热情可以改变,但思维方式却可以极大地开拓和改变人生。

2. 热情和努力:稻盛和夫认为,努力和热情是成功的关键。

他鼓励人们要积极面对人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从中获得乐趣。

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取得成功。

3. 塑造心灵:稻盛和夫认为,人应该通过塑造自己的心灵,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

他强调了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积极思考,才能带来积极的人生结果。

4. 以心为本:稻盛和夫认为,“以心为本”是经营企业的根本原则。

在经营企业时,应该注重员工的内心感受,关心他们的成长和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敬天爱人:稻盛和夫的哲学中强调了敬天爱人的理念。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爱护他人,以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一切。

这种理念可以帮助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6. 决不放弃:稻盛和夫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决不放弃。

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以上是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笔记的主要内容。

这些思想不仅对稻盛和
夫本人的人生和事业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广大读者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的特色哲学的特色即它与其他具体科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其次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3、哲学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意义~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认识论意义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基本派别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1、哲学的历程2、科学的分化和哲学的发展3、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第二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适应历史时代的的根本性转折,在哲学上也必须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在社会科学方面获得的重要进展对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料。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以往哲学从两个方面提供了新世界观产生的前提~以住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由以出发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阶段的标志是《神圣家族》~第三阶段的标志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1、实践以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以观点~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它公开申明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它本身内在的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实践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存的本质规定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自觉地总结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前苏联和中国都出现过对西方自然科学新发展予以排斥的情况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阶段属性不同~理论实质不同~社会作用不同~发展形态不同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存需要和本质特征之一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1、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既实践活动。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一、辩证法相关。

1. 辩证法的要素。

- 列宁提出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

这十六条要素涵盖了辩证法的各个方面,如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等。

例如,第一条“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强调了认识事物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抓住个别实例而忽视整体的本质联系。

- 关于矛盾的思想在要素中也有体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法要素中阐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关系。

如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观点。

2. 对立统一规律。

- 列宁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他指出,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对立的阶级,但他们又相互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事物的发展不是由外部力量简单推动的,而是其内部矛盾双方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在认识事物时,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3. 辩证法的认识论意义。

- 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列宁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例如,人们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从最初的简单观察(感性认识),到形成理论(理性认识),再到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 辩证法的范畴如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等,在认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科学研究中,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探究其内在本质。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则提醒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考虑到因果的相互转化和复杂的因果链条。

二、哲学的党性原则。

1. 哲学的党性。

- 列宁指出哲学具有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哲学笔记》解读

《哲学笔记》解读

《哲学笔记》解读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 1895 年至 1916 年间阅读哲学著作时所作的笔记和短文的汇集,包括《摘要》和《短文》两部分。

这部著作反映了列宁对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列宁还对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强调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他指出,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学说,是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此外,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还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研究,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他指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哲学笔记》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哲学?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整个世界物质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 精神世界{观念思想}世界观特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也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的特点: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

(共性)世界观就是哲学是错误的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哲学是科学的是错误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1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2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中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或表现。

哲学笔记资料

哲学笔记资料
16、哲学上的运动是什么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1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对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1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 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面 对挫折与考验。
35、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原理:(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 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加以改造和剔除。
23、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P43-44 (1)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有机统一 (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4、哲学上的物质是什么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构
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 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在于它的物质性。
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 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 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 起阻碍作用,先进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 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 作用。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

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十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十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四、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做好量的积累;②积极促成质变;③坚持适度原则。
八、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九、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
哲学课堂笔记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 1.哲学的产生
• 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2.哲学的作用
•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 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辩证唯物论(L4,L5)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 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
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
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
②在客观规律目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是彻底的
④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共性与个性的 关系。
一、世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①自然界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上帝创世说是错误的。
一、世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特殊 的物质形态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列宁《哲学笔记》简介☐1914年秋一1915年夏,列宁在瑞士的伯尔尼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哲学。

☐是列宁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所作的笔记汇编。

☐汇集了列宁1895年——1916年所写的有关哲学的读书摘要、评注、札记和短文。

写作背景☐为研究现实问题☐继承马克思的遗愿,为写一本系统地详尽地阐述唯物辩证法的专著搜集、准备材料。

哲学笔记是怎样的一本书☐《笔记》是一部手稿,不是准备发表的,为自己而作的。

☐《笔记》是哲学思想的实验室☐《哲学笔记》不是现成的、完成的著作。

列宁的《哲学笔记》的地位☐在《哲学笔记》中全面地探讨并提出了建立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原则与设想。

☐明确提出并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思想。

☐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一系列范畴。

☐科学地指明了区分唯物辩证法与折衷主义、相对主义诡辩论的界限。

列宁的《哲学笔记》的地位☐充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唯心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历史背景和逻辑结构写于1915年,是列宁一年多来研究辩证法问题和反对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

这是一篇笔记式的短文,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对立统一规律1、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问题(第1段)2、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7段)3、两种发展观(8—10段)4、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思想(11——12段)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段)“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思想☐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指出过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辨证运动的实质”,但这一思想后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

哲学笔记摘抄

哲学笔记摘抄

哲学笔记摘抄
以下是一些哲学笔记摘抄,供您参考:
1、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存在所决定的。

人的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本质是第二性的。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一个理论的正确性。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自由与必然是相互联系的,自由不是脱离必然的任意,而是建立在必然的基础上的。

8、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真正的善和美都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

9、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个人。

10、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有限与无限是相互联系的,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是无限序列中的一个环节。

crash course 哲学笔记

crash course 哲学笔记

crash course 哲学笔记摘要:I.引言- 哲学的定义与作用-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II.哲学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哲学- 欧洲哲学- 中国哲学III.主要哲学流派-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 东方哲学IV.重要哲学问题- 存在与本质- 知识与真理- 价值与道德V.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哲学对科学的影响- 哲学对文化的影响- 哲学对个人的影响VI.结论- 哲学的永恒价值- 哲学对人类未来的启示正文:哲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本质、存在意义以及世界真理的学科,始终以其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哲学不仅关注人类的过去和现在,更关注意识形态的构建和未来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回顾哲学的历史发展,介绍主要的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问题,并探讨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哲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点,涌现出了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众多著名的哲学家。

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欧洲哲学逐渐发展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流派。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精神才是现实的本质。

与此同时,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成为哲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经验观察,而非实证主义则注重哲学思考和理性分析。

在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繁多,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具特色。

在众多哲学流派中,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东方哲学等流派尤为重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关注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维度,对世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则分别关注科学方法和哲学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

东方哲学,如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关注人生的意义、道德伦理和心灵修养,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智慧。

哲学始终关注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如存在与本质、知识与真理、价值与道德等。

关于存在与本质,哲学家们争论不休,试图寻找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关于知识与真理,哲学探讨了知识的来源、性质和限制,以及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等问题。

哲学笔记[整理版]

哲学笔记[整理版]

哲学笔记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道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P54 2、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整个世界都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 性和诡辩论。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唯物)辩证法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 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应当立足于整体; ②同时必须重视 部分的作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①系统的含义P58。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 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事物。
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比较
方法论
区 别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尊重物质运动 的客观规律
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 观 物质决定意识 范畴 联系
矛盾特殊性 辩证法
唯物论
都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根本上是相一致的(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都属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笔记-列宁
Note on Philosophy
« 哲学笔记» 列宁的一 部未完成的著作,但却 是具有丰富内容的哲学 思想宝库。 « 哲学笔记» 中心问题: 辩证法
一.« 哲学笔记» 的写作背景 二.« 哲学笔记» 的简介 三.« 哲学笔记» 的主要内容 四.« 哲学笔记» 的主要学术贡献 五.« 哲学笔记» 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六. « 哲学笔记» 经典阐述的重点讲述
(二)反对割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错误,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 思的认识论
第一、列宁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科学论断 。
第二、列宁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论述了认识和真理发展的辩 证法。 第三、列宁提出了逻辑、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统一的原 理。
Note on Philosophy
《哲学笔记》简介
1.1914年秋一1915年夏,列宁在瑞士的伯尔尼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 哲学。 2.是列宁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所作的笔记汇编。 3. 汇集了列宁1895年——1916年所写的有关哲学的读书摘要、评 注、札记和短文.其中主要包括1895年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神 圣家族》和1909年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讲演录》两书的摘要 ;1914~1915年的笔记,包括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 讲演录》等著作的摘要以及列宁的《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 》、《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等提纲和短文。 1929~1930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列宁研究院把这 些笔记编入《列宁文集》第9、12卷,正式出版。
2.是在分析政治经济形势,制定正确的 战略策略中的作用。列宁研读哲学 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世界政治经济战 争形势的发展, 辩证法成了他得心 应手的思想武器, 例如他写作《帝 国主义论》就自觉运用了辩证法。 后来他突破第二国际关于社会主义 不能在一国取得胜利的观点, 创造 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 少数 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内获得胜利。
《哲学笔记》的主要学术贡献
《哲学笔记》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不仅涉及哲学和哲学 史, 而且涉及各门科学的科学史。就哲学而言, 辩证法无疑是 其核心内容, 但“辩证法”( Dialectics) 一词在其中有多层含义 , 最广泛的含义有世界观或辩证世界观, 其次有发展观,最窄的 有矛盾论或方法,。
《哲学笔记》主要内容
这部著作以辩证法思想为中心,同时涉及认识论、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史和自然科学哲学等方面的问题,内 容极为丰富。他认为,辩证法作为关于客观世界的一般规 律的科学,它是世界观;作为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结和 关于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认识论;而作为关 于人们借以进行正确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它是逻 辑学(也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就是这样三位一体的科 学,它的体系应当是这个三者同一的体系。列宁对唯物辩 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其中最突出的就 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他把统一(同一)和斗争 看作矛盾关系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 绝对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其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推 动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四、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 列宁在《唯物 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已经对 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做了比较系统的 阐述,但此书为了批判经验批判主义的 唯心主义基础,而对熟悉过程的辩证性 质注重不够, 这一缺陷在《哲学笔记》 中得到了弥补。
《哲学笔记》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哲学笔记》虽然是在作者逝世后 才编辑出版的, 其历史意义和当代 价值也不可忽略。此书的写作时间 达20 年左右, 这里只就其中主要部 分, 即写于1914-1916 年的“8 个 笔记本”( 这部分主题是辩证法) 谈 谈其重要意义。
(一)反对庸俗进化论,阐述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明确提 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原理。
第一、列宁批判地研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全面的探索了辩 证法的要素。 第二、列宁深刻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 本对立,明确地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的思想。 第三、列宁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阐明了辩证法同 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也不能理解为没 有斗争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永远是辩证的, 辩证法对社 会发展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哲学笔记》的 每一个原理都可以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的《哲学笔记》的地位
在《哲学笔记》中全面地探讨并提出了建立唯物辩证法 科学体系的原则与设想。 明确提出并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与核心的思想。 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 律和一系列范畴。 科学地指明了区分唯物辩证法与折衷主义、相对主义 诡辩论的界限。充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丰富、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唯心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三、关于辩证法唯物主义实践观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已做 过相当完整的论述。列宁后来读黑格 尔《逻辑学》, 发现了黑格尔从唯心主 义的角度提出的许多关于实践的出色 的思想, 并做了许多批判和继续的工作,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实践 观, 下面介绍他的一些主要观点。
1.黑格尔猜测到了实践是检验熟悉的 标准把实践概念引入熟悉论, 把实 践看作检验熟悉的标准, 2.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是目的性加现 实性 3.实践是熟悉的源泉
(二)《哲学笔记》对当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哲学笔记》并未直接涉及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 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且未公开发表, 很难说它有 什么实际意义。但由于它的主题是辩证法, 涉及 革命运动的思想路线, 它间接发生的作用仍不可 低估。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1.是它在批判社会沙文主义中的作用。前面已谈 到, 第二国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分裂为各 自站在本国立场上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 而他们 都打着“辩证法”的招牌为自己辩护。但事实上 他们的“辩证法”是假的, 是貌似辩证法的诡辩 论《哲学笔记》正克思主义哲学观 二.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贡献 三.关于辩证法唯物主义实践观 四、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
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哲学笔记》有若干关于哲学的观点, 非凡是关于如何构建哲学体系的观 点。这是因为黑格尔有许多构建哲 学体系的言论, 列宁对这些言论很 感爱好, 不仅做了许多摘录, 而且写 了许多批注和发挥。
《哲学笔记》的主题既然是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 它当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
(三)《哲学笔记》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例子之一 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 。 例子之二 是关于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 统领作用。 例子之三 是关于对立统一学说对社会主义建 设 的作用。邓小平“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 思想是对这一学说的正确运用。
《哲学笔记》写作背景
《哲学笔记》的主要部分是写于1914-1916 年的8个笔记 本, 其中包括《谈谈辩证法问题》、《黑格尔(逻辑学 )一书摘要》等人们熟悉的篇章, 其主要的内容是辩证 法。列宁为什么在这一时期阅读了大量哲学著作并作了 大量摘录和批语呢?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 为了反对第二国际各国党在一次大战 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及其诡辩论。 第二, 为了进一步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 建立 辩证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此外,列宁对存在与无、有限与无限、质与量、 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否定之否定等规律和 范畴都有较多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明 确提出,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对 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还进行了专门的探索,进一 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对实践概念作 了明确规定,他进一步考察了存在与思维、实践 与认识、感性与理性、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真理与谬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目的与手 段等一系列认识的辩证法问题,展现了认识辩证 法的丰富内容。列宁提出的辩证法要素16条,是 体现他的辩证体系的一个雏形。列宁在论述辩证 法的同时,在历史观、自然科学哲学、哲学史等 方面还提出不少创造性的见解。
二、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贡献
1.列宁提出的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 的蓝图列宁不但提出了建构唯物辩 证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而且提出了 若干对这个体系的整体设想。除《 卡尔· 马克思》中的《辩证法》而外 《哲学笔记》中有好几处涉及这个 问题, 其中最为具体的是《辩证法 的要素》16 条。
2.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对 体系建构的意义 第一,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规律 的基本内涵。 第二, 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 对立面的 斗争是绝对的。 第三,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 的内部动力 第四,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一)《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史的意义
1914 年7 月列宁开始大量阅读哲学书的直接动因是为了撰写《 格拉纳特百科辞典》上的《卡尔· 马克思》词条, 此文虽然不长 , 却是历史上介绍马克思思想最完整的第一篇著作。为什么这 样说呢? 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没有世界观和熟悉论, 列宁虽然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中举起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 但他着重讲的是熟悉论, 而 《 《卡尔· 马克思》则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了马克思的世界观 、熟悉论和辩证法, 即《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节 所表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不仅如此, 列宁还把辩证 唯物主义世界观摆在最高的指导思想的地位, 并使之按照逻辑 顺序贯彻于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 再 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逻辑体系。《卡尔· 马克思》一文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所起的这种重要作用, 应部分地归功于列 宁当时对哲学著作的研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