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混合运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分式的混合运算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内容与过程的系统性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善于克服问题,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在每个环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分式混合运算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同时,开展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此外,我还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能够运用分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分式运算的性质和法则,简化复杂的分式表达式,提高解题效率。
4.通过对分式混合运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数学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案

(1)(x+y)2· +
(2)
(3)
(4) - ·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
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通过回顾分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法则,帮助学生回顾这些法则的得出过程,为本节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并且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习惯。
学习重点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难点
1、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3、灵活运用添括号,去括号法则
教具学具
小黑板、三角板等
预习作业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是
2.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
3.回顾小学所的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再,然后,遇有括号,先算。从而类比得到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
展示例题,让学生动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在独立探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参与活动,倾听学生交流并适时的进行点拨。
检测
反馈
1.计算:
(1)
(2)
2.计算 ,并求出当 -1的值.
3.课堂上,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例3:已知x+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 ;(2 。
分析:观察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可将所求的式进行分解因式,将已知条件整体代入,第(2)题是先求它的倒数值,可以将x2+ =7直接代入,求得它的值。此外对于已知条件x+ =3,可以变形为x2-3x+1=0,也可以变形为 =1,在后两种表达形式下,要能熟练地将它转化为x+ =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分式的运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 分式的运算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15.2分式的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化简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分式的基本知识,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进行分式的运算时,还存在着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步骤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式运算的规则,明确运算的步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分式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分式运算步骤的清晰和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深入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分式的运算学习。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讨论和总结,明确分式运算的步骤。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运算的规则。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升,明确分式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板书中,可以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用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1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4
64
x y x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3)原式= ·(- )· =-x ;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2 运算
34
5
y x y 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3)确定分式的符号,然后约分;
(4)结果应是最简分式.
1.由整式的乘方引出分式的乘方,并由特殊到一般地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1)(ba)2=ba ·ba=ba22;
↑
↑
由乘方的意义 由分式的乘法法则
教学设计
(2)同理: (ba)3=ba·ba·ba=ba33; (ba)n=ba·ba·…·ban 个=ba··ba··……··bann个个 =bann. 2.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ba)n=bann.(n 为正整数) 文字叙述: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2x 3 x 1.进一步熟练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解: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5x-3÷25x -9·5x+3 1 分式的乘除(2课时)
2
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42 2
1 分式的乘除(2课时)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63
3
2
33Βιβλιοθήκη a b d c a b 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
(2)原式= · · =- ;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39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及其运用,分式的化简和运算顺序。
2.难点:分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理解和操作。
4.情感升华:强调分式混合运算在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分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课后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选取与课堂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分式混合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运算顺序。这类题目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
1.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解决分式混合运算问题时的自信心;
3.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投入到分式混合运算的学习中;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的自信心,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易错点提示:指出学生在分式混合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提醒学生注意避免。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

第2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一、选择题 1.已知x x 1-=3,则x x 232142+-的值为( ) A . 1 B . C . D . 2.化简)121(1212-+÷+-+a a a a 的结果是( ) A .11-a B .11+a C .112-a D . 112+a3.化简xyx x y y x -÷-)(的结果是( ) A .y 1 B .y y x + C .yy x - D .y 4.化简)11()12(xx x x -÷--的结果是( ) A .x 1 B .1-x C .x x 1- D .1-x x 5.计算ab ba b a b a b a b a 2)(2222-⨯+---+的结果是( ) A .b a -1 B .b a +1C .b a -D .b a + 6.计算)111()111(2-+÷-+x x 的结果为( ) A . 1 B .1+x C .x x 1+ D .11-x7.已知:1a =x +1(x ≠0且x ≠﹣1),2a =1÷(1﹣1a ),3a =1÷(1﹣2a ),…,n a =1÷(1﹣1-n a ),则2014a 等于( )A . xB . x +1C .x 1-D .1+x x 8.某商品因季节原因提价25%销售,为庆祝元旦,特让利销售,使销售价为原价的85%,则现应降价 ( )A . 20%B . 28%C . 32%D . 36% 二.填空题 9.化简:4)222(2-÷--+m mm m m m=___________. 10.若222222M xy y x y x y x y x y--=+--+ ,则M =___________.11.若代数式1324x x 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2.计算:8241681622+-÷++-a a a a a =___________.13.化简x x x x x x x 21121222++-•+--的结果是___________. 14.已知032≠=b a ,则代数式)2(42522b a ba b a -•--=___________. 15.化简:)14()22441(22-÷-+-+--a aa a a a a =___________. 16.化简:22229631y xy x y x y x y x +--÷-+- =___________. 17.若,5321=++z y x ,7123=++z y x 则z y x 111++=___________. 18.已知0=++z y x ,则=-++-++-+222222222111z y x y x z x z y ___________.三、解答题 19.计算:(1)2112222+++--+÷+x x x x x x x x ;(2))11112()1(2+--+÷-+x x x x x .20.已知实数a 、b 满足式子|a ﹣2|+(b ﹣)2=0,求)2(2ab ab a a b a --÷-的值.21.先化简,再求值:444)212(2+--÷---+x x x x x x x ,其中x 是不等式3x +7>1的负整数解.22.先化简121)1(12222+--++÷-+a a a a a a ,然后a 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23.A 玉米试验田是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部分,B 玉米试验田是边长为(a ﹣1)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玉米都收获了500千克. (1)哪种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第3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一.选择题1.D2.A3.B4.B5.B6.C7.B8.C 二、填空题9.6-m 10.2x 11.432-≠-≠-≠x x x 且且 12.-2 13.x 314.21 15.2)2(1-a 16.y x y -2 17.3 18.0. 三、解答题19.解:(1)原式=21)1)(2()1)(1()1(+++-+-+⨯+x x x x x x x x x=12121=++++x x x . (2)原式=)11112()1(2+--+÷-+x x x x x=)1)(1(11)1(21223-++-++-÷-+-x x x x x x x x x=232)1)(1()1)(1(xx x x x x -+•-+ =2x . 20.解:原式=,ab ab a a b a 222+-÷- =2)(b a a a b a -•-, =ba -1, ∵|a ﹣2|+(b ﹣)2=0, ∴a ﹣2=0,b ﹣=0, 解得a =2,b =,所以,原式==2+.21.原式=[)2()1()2()2)(2(-----+x x x x x x x x ]×4)2(2--x x ,=4)2()2(4222--⨯-+--x x x x x x x ,=4)2()2(42--⨯--x x x x x , =xx 2-, 73+x >1, x 3>﹣6, x >﹣2,∵x 是不等式73+x >1的负整数解, ∴x =﹣1把x =﹣1代入xx 2-中得:=3.22.解:原式=11111)1(2-+++⨯-+a a a a a =131112-+=-++-a a a a a , 当a =2时,原式==5.23.解:(1)A 玉米试验田面积是)1(2-a 米2,单位面积产量是15002-a 千克/米2; B 玉米试验田面积是2)1(-a 米2,单位面积产量是21500)(-a 千克/米2; ∵)1(2-a ﹣2)1(-a =2(a ﹣1)且a ﹣1>0, ∴0<2)1(-a <)1(2-a∴15002-a <21500)(-a ∴B 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21500)(-a ÷15002-a =21500)(-a ×50012-a =21)1)(1()(--+a a a=11-+a a . ∴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11-+a a 倍.高频考点强化训练:三视图的有关判断及计算时间:30分钟 分数:50分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6·杭州中考)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2.(2016·贵阳中考)如图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物体,中间有一细棒,则此几何体的俯视图是【易错6】( )3.如图所示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下列哪个物体的三视图(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有两个视图是相同的,则不同的视图是(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5.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左视图的面积为( )A .36cm 2B .40cm 2C .90cm 2D .36cm 2或40cm 2第5题图 第6题图6.(2016·承德模拟)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个数可能有( )A .8个B .6个C .4个D .12个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7.下列几何体中:①正方体;②长方体;③圆柱;④球.其中,三个视图形状相同的几何体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填几何体的序号).8.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3和5的长方形,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12,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9.如图,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2016·秦皇岛卢龙县模拟)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则x 的值为________,y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分)11.如图所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中考必考点强化训练专题:简单三视图的识别◆类型一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1.(2016·杭州中考)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第1 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16·抚顺中考)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3.(2016·南陵县模拟)如图,图中的几何体是圆柱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得到的,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4.(2016·肥城市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016·宁波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6.(2016·鄂州中考)一个几何体及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7.(2016·菏泽中考)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类型二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8.(2016·黔西南州中考)如图,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9.(2016·营口中考)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圆柱体组成,小明准备画出它的三视图,那么他所画的三视图中的主视图应该是( )10.(2016·日照中考)如图,小明同学将一个圆锥和一个三棱柱组成组合图形,观察其三视图,其俯视图是( )11.(2016·烟台中考)如图,圆柱体中挖去一个小圆柱,那么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密………………………………….封……………………….线…………………………………………………………………………..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 )。
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混合运算(附习题)

课堂小结 对于不带括号的分式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2)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对于带括号的分式混合运算: (1)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后,再
进行计算; (2)注意处理好每一步运算中遇到的符号; (3)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课后作业
2y 3x
x2 2y
x 2y2
3x3 8y
x3 4 y3
3x3y2 8y3
2x3
2.先化简,再求值: m2
m2
3m 4m
4
m m
3 2
m
2
2
,
其中m=2.
解:原式
m m 3 m 22
m2 m3
2 m
2
m 2 m 2. m2 m2 m2
当m=2代入其中,得原式 2 2 0 . 22
问题 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你能将 它们推广,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吗?
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 “从高到低、从左到右、括号从小到大”.
例1 计算:
2a 2 b
1 a-b
-
a b
b 4
.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解:
2a 2
b
1 a-b
-
a b
b 4
=
4a2 b2
1 a-b
-
a b
例2 计算:
(1) m+2+
5
2-m
2m-4 ; 3-m
(2) xx2 -+22x -
x-1 x2 -4x+4
x-4 . x
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解:(1)
m+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分式混合运算(习题及答案)

÷ x + 2 - ⎪ . 解:原式 = - ÷例 2:先化简 ⎢⎡ x ( x + 1) + x ⎥ ÷ 解:原式 = ⋅例题示范例 1:混合运算: 分式混合运算(习题)4 - x ⎛ 12 ⎫x - 2 ⎝ x - 2 ⎭【过程书写】x - 4 x 2 - 4 - 12x - 2 x - 2 x - 4 x 2 - 16 =- ÷x - 2 x - 2 x - 4 x - 2 =- ⋅x - 2 ( x + 4)( x - 4)=-1x + 4⎤ 2 x⎣ x - 1 ⎦ 1 - x,然后在 -2 ≤ x ≤ 2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整数 x 代入求值.【过程书写】x 2 + x + x 2 - x 1 - x x - 1 2 x2 x 2 1 - x = ⋅x - 1 2 x = - x∵ -2 ≤ x ≤ 2 ,且 x 为整数∴使原式有意义的 x 的值为-2,-1 或 2 当 x =2 时,原式=-2(2) - 1⎪ ÷ (3)⎪(4) y - 1 - y - 1 ⎭ y 2 + y巩固练习1. 计算:(1)1 - x - y x 2 - y 2÷x + 2 y x 2 + 4 x y + 4 y 2;⎛ a ⎫ ⎝ a - 1 ⎭ a 1 2 - 2a + 1;⎛ 2 ⎝ a 2 - b 2 - 1 ⎫ a ÷ a 2 - ab ⎭ a + b;⎛ 8 ⎫ y 2 - 6 y + 9 ⎪ ÷ ⎝;(5) ÷ - ⎪ ; (6) ÷ -1⎪ ;x ⎪ ⎪ ; 3 - x ⎛ 5 ⎫ x - 2 ⎛ -5 ⎫ ÷ - x - 3 ⎪ ; ÷ x + 2 -(10) ( x 2 - 1) - - 1⎪ ; 1a 2 - 2ab + b 2 ⎛ 1 1 ⎫ x 2 - 4x + 4 ⎛ 2 ⎫ 2a - 2b ⎝ b a ⎭ ⎝ x ⎭(7) ⎛ ⎝ 3x + 4 2 ⎫ x + 2 - ÷ x 2 - 1 x - 1 ⎭ x 2- 2 x + 1;(8) (9) 2 x - 4 ⎝ x - 2 ⎭ 2 x - 6 ⎝ x - 3 ⎭⎛ 1 ⎫ ⎝ x - 1 x + 1 ⎭(11) - ÷ - - ⎪ . ⎝ x + y x - y ⎭ x 2- 3xy ⎝x y ⎭ (1)先化简,再求值: 1 - ⎪÷(2)先化简,再求值: + ÷ x 2 - y 2 y 2 - x 2 ⎭ x 2 y - xy 2⎛ 2 1 ⎫ x 2 - y 2 ⎛ 1 1 ⎫ ⎪ ⋅2. 化简求值:⎛ ⎝ 1 ⎫ x 2 + 2x + 1 x + 2 ⎭ x + 2,其中 x = 3 -1.⎛ 5x + 3 y 2 x ⎫ 1 ⎪ ⎝x = 3 + 2 , y = 3 - 2 .,其中(3)先化简 ⎛ + 1⎪ ÷ (4)已知 A = .x + 1 ⎫ x 2 + x 2 - 2 x +⎝ x - 1 ⎭ x 2 - 2 x + 1 x 2 - 1,然后在 -2 ≤ x ≤ 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 x 代入求值.x 2 + 2 x + 1 x -x 2 - 1 x - 1①化简 A ; ⎧ x -1≥ 0②当 x 满足不等式组 ⎨ ,且 x 为整数时,求 A 的值.⎩ x - 3 < 0x 2 + 3 B . x 2 + 1 D. 2ab 中的分子、分母的值同时扩大为原来的 2 倍,则分式的值(ab 中 a ,b 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 2 倍,则分式的值(x 2 + y 2 中 x ,y 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 2 倍,则分式的值(( x - 2)( x + 3) = x + 3,则 A =_______,B =_______.3. 不改变分式13x - y2 的值,把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结果是( )1 3 x2 + 1A . 6 x - yC . 3x - 3 y 18 x - 3 y2 x 2 + 6 18 x -3 y2 x 2 + 34. 把分式 a - 3bA .不变B .扩大为原来的 2 倍C .扩大为原来的 4 倍D .缩小为原来的 12)5. 把分式 3a - 4bA .不变B .扩大为原来的 2 倍C .扩大为原来的 4 倍D .缩小为原来的 126. 把分式 2 xyA .不变B .扩大为原来的 2 倍C .扩大为原来的 4 倍D .缩小为原来的 12))7. 已知 4 x + 7A x - 2 + B2.(1)原式=1,当x=3-1时,原式=【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1)-yx+y (2)a-1(3)1 a2(4)y(y+1)(y2-2y-7) (y-1)(y-3)2(5)ab 2(6)-x+2(7)x-1 x+1(8)-(9)-1 2x+6 1 2x+4(10)-x2+3(11)-yx+y3x+13(2)原式=3xy,当x=3+2,y=3-2时,原式=3(3)原式=2x-4x+1,当x=2时,原式=0(4)①1x-1;②13. 4. 5. 6. 7.BADA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式的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分式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地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分式四则运算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四则运算。
难点:分式四则运算的顺序。
关键:分式四则运算的顺序。
三、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辅助手段:幻灯投影
四、教学过程
复习
计算:
1.x
x x x x x ----+-+343352 2.168841412-+--+-+-x x x x x x 3.xy x xy y x x y x +--⋅-22222
2)( 通过计算帮助学生复习分式的有关知识。
提问:分数的四则运算是如何进行的?(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新课讲解
1.例题讲解
例1.计算 3
4121311222+++-⋅-+-+x x x x x x x 注意:此题要注意运算顺序,先乘后减。
解:原式=)
1)(3()1()1)(1(3112
++-⋅-++-+x x x x x x x (先因式分解,便于约分)
=2)1(111+--+x x x =22)
1(1)1(1+--++x x x x (通分) =2
)1(11++-+x x x (注意符号) =2)
1(2+x 例2.计算 x x x x x x x x 4)44122(
22-÷+----+ 解:原式=x
x x x x x x 4])2(1)2(2[2-÷----+ (括号里的分母先因式分解) 4)2()1()2)(2(2-⋅----+=
x x x x x x x x (将括号里的先通分,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4)
2(4222-⋅-+--=x x x x x x x (计算分子、注意符号) 22)
2(14)2(4-=-⋅--=x x x x x x (注意符号、约分) 练习:P84T1、T2 (板演、讲评)
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小结)
1.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顺序。
(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2.计算时要求步骤详细,每步能说出变形依据。
3.运算时要注意符号。
作业
课内:P87A 组 T5(5)(6)T6 课外: P87 B 组及“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