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空气与氧气

合集下载

第1节空气与氧气(原卷版+解析)

第1节空气与氧气(原卷版+解析)

第1节空气与氧气考点全突破【学习目标】1.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及其作用2.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方法3.掌握掌握氧气的性质及相关现象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知识精讲】一、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组成成分探究:(2)空气的利用:(1)O2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也叫助燃,常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等方面。

(2)N2:a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较稳定。

b用途:灯泡中充氮气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充入氮气可防腐;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氮可以做冷冻剂,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或冷藏人体细胞组织等。

(3)稀有气体:a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

b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用途:常用作保护气;做光源(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测定原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吸入密闭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装置图3、实验现象:A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产生。

B 、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化学方程式: 4P + 5O 22P 2O 56、注意事项: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b.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c.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在实验前,导管应预先注满水,(否则测量结果偏小)e.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f.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三、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 2O 2 和加热分解 KMnO 4 或 KCl O 3 ,化学方程式为:(1)2H 2O 2 MnO2 2H 2O + O 2 ↑(2)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 (3)2KClO 3 MnO2 2KCl + 3O 2↑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

第1节空气与氧气(气体的制取和收集)(PPT课件(初中科学)18张)

第1节空气与氧气(气体的制取和收集)(PPT课件(初中科学)18张)
1、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2、制法: 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反应来制
取硫化氢气体。 FeS + H2SO4 →FeSO4 + H2S↑
产生装置
收集装置
A
B
C
D
E
F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2、制法: 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反应来制 取硫化氢气体。 FeS + H2SO4 →FeSO4 + H2S↑
a.气体产生装置该怎么设计? b.需要什么药品? c.如何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产生装置气密性检查
热捂法 液柱法
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再 用手握紧试管,如果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良 好
先夹上止水夹,再往长 颈漏斗中加一定量的水, 静止一会,如果漏斗内 有稳定液柱,证明气密 性良好。
氧气的收集
产生装置Biblioteka 收集装置AB
C
D
E
F


“水”落石出 固液分离
大理石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有毒性
2、制法: 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反应来制
取硫化氢气体。 FeS + H2SO4 →FeSO4 + H2S↑
产生装置
收集装置
√ √
【难点突破,拓展延伸】
选择根据: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1)固固加热型 2)固液常温型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

一对一教学 新浙教版 八下科学 第三章第1节 空气与氧气

一对一教学 新浙教版 八下科学 第三章第1节 空气与氧气

浙基教育个性化教学授课教案
教师:居建忠学生:时间:
,放热,生成物是白色
双氧水分解制氧气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适合制取固体加热或者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型。

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目的:防止冷凝水倒适合制取固体和液体或者液体和液体反应生成的气体,试管可换成锥形瓶或者圆底烧瓶,
装置2:固液制气装置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注意】导管应尽量伸到烧瓶底部,目的:排尽空气
实验操作(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有气泡冒出,或者手撒开后导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
装置收集硫化氢
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空气与氧气》PPT 图文

《空气与氧气》PPT 图文

生成大量白烟 (P2O5小颗粒)
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约为五分之一。
(1)装置不能漏气(检查气密性)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降温、吸收有害的白烟) (3)红磷应过量(将氧气充分反应完) (4)待装置冷却后,方可打开止水夹 (5)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 总体积的1/5,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量不足; (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燃着的红磷伸入太慢……
HgO
➢普提斯特利[英国] 最早用加热氧化汞 方法制得氧气。
➢拉瓦锡[法国]最早提出“燃烧学说”,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延长灯泡寿命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冷冻剂
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 O2 )——21%
空 稀有气体 ——0.94% 气 (He、Ne、Ar…)
二氧化碳( CO2 )——0.03% 水蒸气及其他气体杂质 ——0.03%
( H2 O)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 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C )
春夏秋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 每个人 就像一 粒小小 的尘埃 ,于春 夏秋冬 的轮回 里,在 风风雨 雨中飘 渺,在 阳光下 微笑人 的一生 中,会 品尝着 各种酸 甜苦辣 的味道 ,当回 眸看看 所走过 的路程 ,会让 我们渐 渐明白 一个道 理:人 需有一 颗淡然 的心来 对待这 世间百 态,需 用一颗 平常心 简简单 单过好 生活, 因为淡 然,会 使人简 单,简 单了, 就有快 乐。 在忙碌的生活里,谁都会遇到难处,在 现实的 生活中 ,谁都 有苦楚 ,人的 一生, 总是有 一些纠 结,会 让我们 无助; 总是有 太多的 奈何, 会让我 们无可 。所以 ,有些 事,可 以认真 对待, 但不可 去较真 。当然 ,说说 容易, 做起来 可能就 较难, 很多时 候,我 们往往 会始终 执着一 个人, 一件事 ,一段 情,这 种执着 仅仅是 一种执 念也就 罢了, 有些封 存的往 事,只 会让你 显得落 寞和孤 寂,将 岁月纠 结于此 ,往往 让人痛 不欲生 。岁月 静好, 可是, 你的人 生并非 安好, 许多的 事,我 们自己 是做不 了主的 ,对人 生旅途 中的风 景,我 们也没 有能力 做出选 择,但 是我们 可以对 自己的 心态进 行调整 ,时不 常地换 个角度 待人看 事,就 会给自 己带来 不一样 的感觉 。748219美文 网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第1节 空气与氧气(教师版)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第1节 空气与氧气(教师版)

第1节 空气与氧气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的利用,认识空气对入类的重要作用。

3.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用途。

4.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5.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物质反应的条件、现象及特征等。

6.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能正确判断两种反应。

解读1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了解各成分的用途,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小。

解读2 :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难度较小。

解读3 :会判断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知道氧化物的组成,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

解读4: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

知识点01 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 (1)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试剂:澄清石灰水。

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③实验过程: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澄清石灰水中。

④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变浑浊的速度较慢。

⑤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含量较少。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2)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①实验用品:小木条。

②实验过程: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将一根燃着的小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

③实验现象: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继续安静地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④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3)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①试剂:无水硫酸铜粉末。

②实验过程:取一烧杯,里面装上冰块,烧杯上放一个装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表面皿。

③实验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④结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烧杯中冰块的作用是使无水硫酸铜的温度低于空气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在硫酸铜表面液化,进而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的利用,教材与小学教材想衔接,也为后续的章节,如物质燃烧,金属的氧化以及空气污染与保护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很强烈,对新知的求知欲也很强,但他们对知识的认识还处于浅显状态,不够全面,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想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必须要做好每个实验,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促进思维的发散和提升,增强分析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了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验证过程,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过程,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发展对实验现象解释的能力,并学会一定的误差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分析,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通过对空气成分和利用的学习,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空气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水的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实验误差分析及实验的改进五、教学设计1、猜谜导入,唤醒旧知猜谜: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提问:空气十分常见,你能举例说明它确实存在吗?学生交流,各抒己见追问:空气确实存在,它里面可能有哪些成分,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通过猜谜,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问题交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2、实验活动,新课教学(1)空气的成分活动一: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生:……介绍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体验并观察: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吹气,用针筒将空气压入到石灰水中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了,压入空气的变浑浊速度较慢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存在,不过含量较少活动二: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药品:无水硫酸铜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空气中有水?生:……活动三:我们知道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支持,现在我们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装有空气,氧气的集气瓶中,请大家仔细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氧气中:木条燃烧更加剧烈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也有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科学史介绍: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组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最早发现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浙教版科学 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4课时

浙教版科学 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4课时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3.1空气和氧气-第四课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实验教材解读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3.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4.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讨论,理解根据不同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

2.催化剂、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难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学情教学准备课件,教案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氧气收集方法(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手捂(加热)法(2)液差(注水)法二、实验过程: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1、【实验目标】1.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密性检查。

2.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初步学会粉状固体试剂的使用方法。

3.学习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2、【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坩埚钳、酒精灯、玻璃片、木条、火柴、粗铁丝、木炭、铝箔、棉花、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3、【实验过程】1.组装试管导气管大试管、单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装配在一起。

(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刚出塞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2.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手握试管等容器,如果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手后导管末端回流一段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3.装药品在检查过气密性的试管中,装入约 7克高锰酸钾,(平铺管底),并把一团棉花放在试管口,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管口。

4.组装装置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管口1/3处)。

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一节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教学课件共18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一节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教学课件共18张PPT
氧气是一种___色___味的气体 此温度下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
生成一种具有_______气味的气体,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
用途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如: 颜色,气味,味道,状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物质需要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能燃烧就是一种化学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在铺有细砂的燃烧匙里
生成一种___ 色的固体放入少量的硫,在酒精灯火
颜色,气味,味道,状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
焰上加热,直至燃烧,观察 有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其现象并将结果填在表中。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氧 化
硫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物
有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O2 P2O5 SO2 Fe3O4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B )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
如何检验氧气?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里,观察产生的现象。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复__燃
你能得出了氧气又具有什么性质?是物理 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 (助燃性) 化学性质
如何观察化学反应? 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的? 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反应过程中有哪些现象? 反应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又是怎样的?
反应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又是怎样的?

新浙教版八下科学3.1空气与氧气

新浙教版八下科学3.1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入二氧化锰 (MnO2)] 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 (MnO2)的混合物 加热高锰酸钾(KMnO4)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 是否复燃? 现 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 气燃烧
探究
为什么燃烧的程度不一样
• 问题: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 如下实验,根据实验你能回答有关 问题吗? • 实验:(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 (原理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正放 在桌上备用。 • (2)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 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 复燃,说明氧气具有 助燃 性。 (3)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 燃了,且比A中更 燃烧更旺 说 明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所以盛 氧气瓶应瓶口向 放置。 上
霓虹灯的颜色
灯色 气 体
玻璃管颜 色
大红
深红 金黄

氖 氦

淡红 淡红

绿
体积分数:氩80% 氖20 %
体积分数:氩80% 氖20 %
淡蓝
淡黄

体积分数:氩5% 氖50 %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3、氧气的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 颜色:
状态: 无色 气体
气味: 无味 水溶性: 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密度: 比空气大,为1.429g/L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第1节空气与氧气A.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P)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P2O5)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的各成分体积组成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可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等B.空气的利用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动植物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依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医疗麻醉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C. 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的气体2) 氧气不易溶于水3)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在压强1.01×105Pa 、—183℃时,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2.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中的气体为氧气3. 硫、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1)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项目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得很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 ①硫的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染②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或在瓶底部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生成的气体 2) 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项目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想象 铁丝只能发出红热现象,不能燃烧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产生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 ①铁丝不能生锈②铁丝盘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③下端系火柴引燃④要等火柴将要熄灭时再伸入氧气中⑤集气瓶中预先保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D. 氧化物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铁+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 说明: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并不都是氧化物。

初中科学浙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2013)_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三课时) 公开课

初中科学浙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2013)_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三课时) 公开课

5、集满氧气后,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 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
6、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 有利于试管内空气排出。
7、为什么加热前,试管外壁要保持干燥。 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灯芯不能 碰到试管。 结束时,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防止试管破裂。
二氧化锰 (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工业上又叫做触媒。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在试管中装入约 7克高锰酸钾,并把一团棉花放在试 管口,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管口,使试管口略向下 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 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后将火焰集中在药 品处加热。
4.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 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
5. 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1、空气冷冻分离法
空气
多次压缩 降温
液态 空气
低温蒸发 -196℃
氮气 N2
(沸点-196℃)
液氧 O2
(沸点-183℃)
你知道空气冷冻分离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吗?
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2、膜分离技术分离法
空气
一定压力下
富集氧气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上述两种工业制氧过程,是属于什么变化过程? 都是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是防止 水槽里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 ⑸完全反应后,试管中的残留固体是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2、图 3-24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 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过用__氧H_化_2O_氢_2制_二—_氧取—_化_—锰_O_水2_的_+文_氧_字_气_表__示__式_为_________ (2)要收集 O2,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2020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3.1空气与氧气

2020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3.1空气与氧气

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空气[学生用书A28]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B)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空气是一种化合物D.空气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解析】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既含有单质(氮气、氧气等),又含有化合物(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其中氮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氧气次之。

3.[2019·湖州吴兴区模拟]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图3-1-1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为氮气(图中a部分),其次为氧气(图中c部分),剩下的是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图中b部分)。

4.[2019·宁波模拟]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C)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5.苏州博物馆用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机器内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A.通常情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无色无味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6.稀有气体有着较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稀有气体用途的是(D)A.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B.用来制作闪光灯C.用于医疗麻醉D.用来制造炸药和化肥7.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0.0064kg/m3的差异。

他没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又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B.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C.科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不能放过微小的差异D.从含氮物质中可以制得纯净的氮气8.[2019·杭州校级月考]小江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水的体积远大于集气瓶容积的1/5。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1节 空气与氧气》_33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1节 空气与氧气》_33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提问】你能利用身边的现象或者手头上的器材证明空气真的存在吗?学生根据实验器材,讨论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空气的成分【活动一】教师提问:根据所学的知识,空气中的成分有哪些?小组进行谈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空气中存在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教师引导部分:1. 可通过生活现象,证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2.二氧化碳的检验可用澄清石灰水,以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进行反应,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演示实验】氧气的检验教师事先准备两瓶气体,一瓶为教室的空气,另外一瓶为氧气含量较高的空气,利用燃烧的火柴,放入两瓶集气瓶中,观察两者的火柴燃烧的区别,得出结论;过渡:两瓶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不同,如何确定哪一瓶是教室中的空气呢?引导到可以测量教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提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教师所给的实验器材,完成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成分的实验;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氧气的检验),分析实验现象,能够得出两瓶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不同学生动手实验,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并且通过对比能够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实验思维的培养,通过所给的器材数量,能够通过谈论设计对照实验,培养学生缜密地进行设计实验;空气中【探究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提问:1. 如何要让你对氧气含量进行测定,从体积分数的角度还是从质量分数?2. 如何测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器材思考测空气体积的方法;1. 思考测量氧气的含量是通过测量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较为方便;2. 能够理解如何运用等效替代法测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通过教师引导,能够举一反三,学会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等效替代法:V排出空气=V进入的水【活动二】提问:如何测量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提示:①如何将瓶中的氧气排排出?或者除去?②如何让水进入集气瓶,用进入水的体积代替氧气的体积?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测量瓶中氧气体积的实验方案,器材:集气瓶、导管、止水夹、燃烧匙、烧杯、水、药品(括号中为:与空气的反应的生成物):红磷(五氧化二磷)、木炭(二氧化碳)、铜(氧化铜)、镁(氧化镁、氮化镁)、硫(二氧化硫)【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双手捂住集气瓶,观察烧杯中的导管是否产生气泡,放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2.在集气瓶内预留5ml的水(作用: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水的比热容大利于降温)3.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作用:避免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过多;防止缓慢放入时,让瓶中气体逸出)4.观察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5.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作用:集气瓶中气体未冷却完全,气压过大,导致结果偏小)6.用量筒粗略测量进入水的体积,集气瓶的总体积约为150ml 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活动三】在实验冷却过程中,学生转换角色,成为200多年前的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思考拉瓦锡“20天实验”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提示:3.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所给的实验器材以及提示,小组讨论设计如何测量集气瓶中氧气体积的实验,画出大致的实验装置图,并且能够讲述实验原理;(能够在选择用何种物质来消耗氧气有所思考)4.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认真思考每个实验步骤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5.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拉瓦锡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6. 分析本次实验的结果误差,将本次实验和拉瓦锡的测定实验进行对比,阐述两种实验的优缺点,表明自己的观点,会更倾向于哪一种实验方案;提示:拉瓦锡实验的优点:整个装置密闭性好,汞只与氧气进行反应,并且产物为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结合图形,阐述实验的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注重科学发展使的学习;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分析他人优缺点,纠正自己的思维缺陷;装置图:[备注] ①. 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1节 空气与氧气(共21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1节 空气与氧气(共21张PPT)
空气就在我们的周 围,你能简单描述一下 空气的特征吗?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空气是一种成分单一的物质
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提出假设: 空气中有∙∙∙∙∙∙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等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提出假设: 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用大针筒把空气压进澄清石灰水中
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对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但速度比较慢 实验现象: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含量较少 结论:
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提出假设:空气中有水。 把干燥的表面皿盖在放有冰块的 设计实验:
的烧杯口,过一会儿,在表面皿 上加一些无水硫酸铜 把一滴水滴在无水硫酸铜粉末上(对比) 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 实验现象: 结论:空气中含有水
(3)集气瓶内的水面为什么只上升了大约1/5?这说明什么问题?
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4)实验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的气密性。 红磷要足量。 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要迅速。
(5)可不可以用蜡烛代替红磷来消耗氧气?
不可以,因为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气体二氧化碳和水,瓶内压强不会减小。
三、探究题 8、为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 ,把钟罩内水面以上的容积分为五等份,在燃烧匙内盛红磷 ,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放入钟罩内,同时塞紧皮塞,试说 明观察到的现象,原因及结论。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恢复至室温,钟罩内水面上升至
总体积的1/5处
原因: 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使气压降低,水面就上升。 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1/5体积是氧气。 若水面上升不高,则可能的原因(至少两点) ①气密性不好 ②红磷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至少两点)。 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不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空气与氧气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空气与氧气

第1节空气与氧气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图3-1-1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B.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4%,因此它的作用很小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3.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3-1-2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至约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_。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该气体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净化的空气是纯净物B.氧气降温至-218℃变成一种蓝色的雪花状固体,说明降温可使氧气转化成新的物质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工业上用于制氮肥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中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的是 (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空气与氧气课后练习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空气与氧气课后练习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空气与氧气课后练习答案篇一: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附答案第2章空气与生命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氧气约占;二氧化碳约占。

2.氧气是一种色,味,溶于水的气体,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

3.二氧化碳是一种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HCO3),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

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浑浊 ;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效应。

5 ,化学方程式为(1↑(2(3工业上用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它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7.我们把物质和、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爆炸。

而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充足的氧气。

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上看,就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质量总和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1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和(O2),条件是点燃,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和碳原子的比为 1 :1 ,氧气,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8 :3 :11 。

1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呼吸道包括。

12.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和2个过程,是靠和的活动而产生的。

13.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的作用下,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14.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遇到淀粉会变蓝色。

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时我们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要点详解知识点1 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组成成分说明①空气成分含量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的,而且是个粗略值。

②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也会有所差别。

③对空气成分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舍勒和拉姆塞(发现稀有气体)。

2.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1)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①试剂:。

②实验过程及装置(如图1所示)。

③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变浑浊的速度较慢。

④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2)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①检验用品:小木条②实验过程及装置(如图2所示)。

③现象:燃着的小木条继续安静地燃烧。

④结论:空气中有氧气。

(3)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①试剂:无水硫酸铜粉末。

②实验过程及装置(如图3所示)。

③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④结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例1 (湖州中考)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氮气D.氧气知识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测定原理在一个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

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倒流入密闭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步骤(易燃物质以红磷为例,下同)(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集气瓶内水面上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4)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4.实验现象红磷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5.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确保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如果气密性不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实验时药品必须过量,燃烧时才能完全消耗掉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把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否则会因为温度较高,气体压强较大,从烧杯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减小,导致测量结果。

(4)在实验前,导管应预先注满水,否则在燃烧完毕,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时,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留在导管中,使得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5)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一般不采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硫和木炭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气体,这些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而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瓶内空气的体积几乎不会变化,因而集气瓶内的水面几乎不上升。

例2 (嘉兴、舟山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知识点3空气的利用1.氧气氧气主要有两大用途:(1),如登山、潜水、急救等;(2)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气割、烧水、煮饭等。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水。

(2)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用途:①灯泡中充入氮气可延长使用寿命;②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可以防腐、保鲜;③氮气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④液态氮可以作冷冻剂,医疗上常用液氮冷冻麻醉或冷藏人体细胞组织;⑤用作超导材料的环境改造剂等。

3.稀有气体(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

(2)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3)用途:①常用作保护气;②作电光源(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③用于激光技术;④制造低温环境(氦气);⑤用于医疗麻醉(氙气)等。

例3 (河北中考模拟)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氨气C.呼吸、燃烧、炼钢、化学生产等都需要用到氧气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知识点4 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颜色和气味:通常状况下为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密度稍大(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g/L,而空气的密度约为1.293g/L)。

(3)溶解性:溶于水(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30mL的氧气,这些氧气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4)氧气的三态变化:在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下,氧气在-183℃时液化成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凝固成雪花状蓝色的固体(工业上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即氧气的三态变化:气态氧(无色)液态氧气()固态氧(雪花状蓝色的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出热量。

(2)一些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如下:O2O2O2Fe3O43.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如CO2、SO2、P2O5、H2O等均是氧化物,而KClO3、KMnO4不是氧化物,但它们都可以称为含氧化合物。

例4 (嘉兴、舟山中考)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2)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5 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里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也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分别表示如下:(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O2)(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KClO3)()(O2)(3)过氧化氢水+氧气(H2O2)()(O2)2.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的选取①发生装置的选取a.看反应物状态;b.看反应条件。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常用如图(Ⅰ)所示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常用如图(Ⅱ)所示装置。

②气体收集装置的选取a.看气体的性: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如图(Ⅲ)所示装置;b.看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Ⅳ)所示装置,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图(Ⅴ)所示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步骤(1)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药品:先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固定好装置;③收集气体。

(2)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以排水法收集为例):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药品;③固定好装置;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气体;⑥撤离(移开)导气管;⑦最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

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说明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后倒流回试管底,使试管炸裂;③导管伸入试管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④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⑤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待气泡连续而均匀冒出时再收集,以防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刚冒出的气泡主要是空气);⑦停止反应时,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4.检验及验满方法(1)检验方法:将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2)验满方法:①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已收集满。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

5.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氧的沸点(-183℃)和液氮的沸点(-196℃)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2)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例5 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知识点6 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工业上也称为“触媒”)。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理解①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度,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不加入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是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的,某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在另一个化学反应中可能成为反应物、生成物或毫无关联的物质。

④催化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

记忆技巧:催化剂具有“一变”和“两不变”的特点:①“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②“两不变”,a.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例6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知识点7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学变化说明①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此外,化合反应也不特指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反应不一定为分解反应。

如氧气在放电条件下转变成臭氧:氧气臭氧,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也只有一种,故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例7 (温州中考)1774年,科学家拉瓦锡加热氧化汞产生气体,后来该气体被命名为“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 + O2↑,则该反应的类型属于()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易错点拨易错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例8 (宜昌中考)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综合应用例9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注射器和具支试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铜粉的具支试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至铜粉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经小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具支试管内,观察密闭系统空气体积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