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本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坤卦

合集下载

经库·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

经库·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

经库·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
周易正义
作者:王弼、韩康伯、孔颖达字体大小: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周易正义》的后代传本甚多,或题为《周易注疏》,或题为《周易兼义》。

但根据书前作者自序及《旧唐书》、《新唐书》,可知《周易正义》应是最初的书名。

竭力排除了南北朝时期以佛、道等玄学思想解《易》的各种学说,对北朝象数学派易所取亦未几。

主要对王、韩的注释进行了疏解,并根据汉唐之间的义理派易学对王、韩二人的易学加以补充和订正。

孔颖达(公元574-648),唐经学家。

字冲远。

冀州衡水(今属河北省)人。

生于北朝,少时曾从刘焯问学。

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

到唐化,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诸职,曾奉唐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根据南学约简、经玄学治经和北派深芜、引用谶讳的特点,融合南北经学的见解,形成唐化义疏。

唐化以其《五经正义》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用书。

作者:(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上经乾传卷一·上经需传卷二
·上经随传卷三·下经咸传卷四
·下经夬传卷五·下经丰传卷六
·系辞上卷七·系辞下卷八
·说卦卷九·序卦卷十。

《十三经注疏》目录索引与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十三经注疏》目录索引与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十三经注疏》目录索引与免费在线阅读链接一、内容提要现传《十三经注疏》本于清阮元刻本。

阮元是嘉庆、道光年间的重要官员和著名学者,喜罗致学者编校刻印图书。

嘉庆二十年(1815),在其任官江西期间,将其广搜而得的宋十行本与其他单疏版本互相补充,予以重刻,并于次年秋竣事。

阮氏刻本所据均为宋本,在刊刻过程中,从不轻易改字,即或发现宋本之误,也仅于误字之旁加圈,而另出校勘记以作说明,被称作善本。

《十三经注疏》共416卷,自南宋以后开始合刻,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刊行,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并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十三经注疏》卷帙浩繁,查阅不便。

叶绍钧曾编《十三经索引》,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印行。

索引将十三经中的所有句子按首字笔划排列,后列该句所在之经名和篇名。

1957年、1959年中华书局两次重印。

其后,中华书局又对索引进行修订,加注每句在《十三经注疏》中的页码和栏次,并新增“四角号码检字”,检用方便。

【目录】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榖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二、版本介绍民国年间,原世界书局将阮刻《十三经注疏》缩印为两册。

1980年,中华书局在对缩印本进行全面的校正之后,据以重印。

十三经注疏——精选推荐

十三经注疏——精选推荐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经部·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 -王弼等注、孔颖达疏 -阮元校刻本 9卷《尚书正义》 -孔安国传、孔颖达疏 -阮元校刻本 60卷《毛诗正义》 -郑玄笺、孔颖达疏 -阮元校刻本 71卷《周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阮元校刻本 43卷《仪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阮元校刻本 51卷《礼记正义》 -郑玄注、孔颖达疏 -阮元校刻本 75卷《春秋左传正义》 -杜预注、孔颖达疏 -阮元校刻本 61卷《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解诂、徐彦疏 -阮元校刻本 29卷《春秋穀梁传注疏》 -范宁注、杨士勋疏 -阮元校刻本 21卷《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邢昺疏 -阮元校刻本 19卷《尔雅注疏》 -郭璞注、邢昺疏 -阮元校刻本 16卷《论语注疏》 -何晏注、宋邢昺疏 -阮元校刻本 22卷《孟子注疏》 -赵岐注、孙奭疏 -阮元校刻本 29卷《十三经注疏》是儒家十三部经典注疏的总汇,凡四百一十六卷。

《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

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一部,号称善本,但卷帙浩繁,不便查检。

原世界书局将阮刻本缩印为两巨册,使用较方便,我们现据以影印,以应急需。

影印前曾与清江西书局重修阮本及点石斋石印本核对,改正文字讹脱及剪贴错误三百余处。

又缩印本《公羊传注疏》卷二十三阮元《校勘记》末漏脱二十二行,《论语注疏》卷首漏脱阮元《校勘记序》一篇,均补印于全书之末。

缩印本新增的目录也有不少讹脱,现改正重排。

阮刻本在有校勘的地方均加○表示,缩印本改用▲号,现仍其旧。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 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 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 •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 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 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 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 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 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 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 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 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 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 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 奭疏)。

“汉河上公撰”的《老子章句》。

篇,现存33篇,先谦《庄子集注》和郭庆藩《庄子 集释》,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 (,宋朱熹 《四书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 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最重 要最系统的著作。

黄叔琳《文 心雕龙校注》,范文澜《文心 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注》,朱熹《楚辞集注》清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 (1)甲六对五(意思是即乙型句第五个字“救”)甲五 对五(甲型中,第五个字拗, 对局乙型句第五个字救)(2) 乙三五(意思是乙型句中,第三个字“拗”,第五个字“救”) (3)丙五六(意思是丙型句 中,第五个字“拗”,第六个字 “救”)。

(《诗经•周 南•关雎》)逑,通“仇”,匹, 相匹、相对的意思,这里指 配偶。

2.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

(《诗经•卫风•氓》)泮, 通“畔”,边界的意思。

3.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诗 经•豳风•七月》)塞,本音sāi, 用作动词,堵塞、塞住的意思 ,此句即用“塞”的本义。

破读 作sài,名词,意思是边界上的 险要地方。

因边界上的险要处 有人把守(即堵塞住),故“塞” 由本音本义引申出破读音的边 塞义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

周易5-坤卦4.3

周易5-坤卦4.3

故事:公元643年 故事: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 643 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 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 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并时常前往怀旧。 并时常前往怀旧。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 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 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 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 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 得以善终。 得以善终。 功臣的结局: 功臣的结局:1、不得善终:韩信、岳飞、 不得善终:韩信、岳飞、 善终: 2、善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启示:后汉窦家把持国政,引发朝臣不满。 启示:后汉窦家把持国政,引发朝臣不满。 结果被汉和帝诛杀。 结果被汉和帝诛杀。 如果窦家能够谨守臣道, 如果窦家能够谨守臣道,就不会招来最终的 祸患。在中国古代,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祸患。在中国古代,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即使遭遇大赦,也不能赦免。 即使遭遇大赦,也不能赦免。 做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做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下属要 甘当配角,说话做事谨守分寸。 甘当配角,说话做事谨守分寸。 例子: 例子:黄光裕和陈晓的争斗 副职与正职。 副职与正职。
爱惹事的范大将军
“球场暴徒” 二次留洋大获成 球场暴徒” 功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人生启示: 人生启示: 在自己奋斗的过程中,自己有功劳和苦劳, 在自己奋斗的过程中,自己有功劳和苦劳, 但是也离不开领导 同事和家人的帮助。 领导、 但是也离不开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帮助。所 在成功之后, 以,在成功之后,要感谢领导的关怀和同事 的帮助,感谢家人的支持。切忌自我膨胀 自我膨胀, 的帮助,感谢家人的支持。切忌自我膨胀, 忘乎所以。 忘乎所以。 切记:这是感恩和人情 不是虚伪。 感恩和人情, 切记:这是感恩和人情,不是虚伪。 做人要豁达宽容,不可刻薄寡恩。 做人要豁达宽容,不可刻薄寡恩。 例子:三顾茅庐、 例子:三顾茅庐、 宋丹丹感谢tv tv、 宋丹丹感谢tv、 小品《主角与配角》 小品《主角与配角》 书籍扉页和后记里面的感谢

阮刻本《周易正义》校读箚记

阮刻本《周易正义》校读箚记

阮刻本《周易正義》校讀箚記阮刻本《周易正義》校讀箚記是一本极为重要的典籍,对于研究周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该书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研究周易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其价值。

阮刻本《周易正義》是一部对于周易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校订的著作。

该书是在明代中叶由阮元编纂,其内容主要包括了周易的译文和注释。

这本书既是汉代桓谭《周易注》的改编版,也是明代周南系周易流派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中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在文献学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周易相关文献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和汇总,对于神秘的周易文献进行了良好的整合和统一。

在历史学方面,该书对于研究明代及以前的周易学术思想有着很高的价值。

以往的研究中极少涉及到周易学术的具体思想,然而,该书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周易的学术研究,给予了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哲学方面,该书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

自古以来,周易都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该书在此方面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通过对该书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研究价值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阮刻本《周易正義》在周易研究中的具体贡献。

1.对于周易读本的整理对于周易读本的整理,阮刻本《周易正義》可以说是大有帮助。

在其校订的过程中,阮元根据多种不同版本的竹简和石版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总结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周易读本,方便广大学者进行研究和思考。

这为后人进行周易学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基础,使得其研究更为具有实践性。

2.对于周易流派的归纳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易的学术流派多种多样,各有千秋。

在这一背景下,阮刻本《周易正義》的出现更是对于周易流派进行了归纳和系统化的整理。

阮元开始从周易几千年的发展的脉络中,勾勒出了孔子和老子派的周易流派,同时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和解读,使得广大学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周易流派的演变和变迁。

3.对于周易字义的研究阮刻本《周易正義》对于周易词汇的解释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讲周易坤卦解

第三讲周易坤卦解
周易坤卦解
孙熙国 sunxiguo@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一、坤 卦 概说
• • • • 乾坤两卦是天地之始。 《系辞》:“乾坤,其易之蕴邪!” “乾坤,其易之门邪!” 《易纬〃乾凿度》说:乾坤是“阴阳之根 本,万物之祖宗。”
• 天道和地道一起构成我们生活其中的大世 界。
小 结
• 何楷:“乾道主元,坤道主贞。” • 乾卦的特点是:动以其时、自强不息; • 坤卦的特点是:柔顺守正、厚德载物。
• 1· 居下处始时,要善于做小事,防患于未然 • 2· 居下处事时,内方外园,张弛有度。
• • • • •
3· 居下有为时,善世而不伐,功成而不有。
4· 居下近尊时,韬光藏锐,清虚自守。 5· 以下临尊时,仁善中正,宽厚容民。 6· 居下大成时,阴阳合和,返璞归真。 7· 永远恪守的原则:坚守正道,持信永固
初六:履霜,坚冰至。
• 新生事物往往会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一个事物 一旦生出了变化的端倪,往往就一发而不可收。 • 朱熹《周易本义》“其端甚微,而其势必盛。” •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代表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的 事物,会有远大的前途和无限的生命力,。 •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不良的事物一旦出现苗头, 往往非常可怕,要注意把它消灭在萌芽中。
六五:黄裳,元吉。
• 此爻讲君子处于显位时,要有三种美德:
• 一是“信”。黄为土色,黄裳意味着对下要信。 • 二是“中”,六五爻居上卦之中位,故处事须忠。
• 三是善、仁(“元”),居位要仁。
• (“裳,下之饰也。”黄而处下则吉。)
六五:黄裳,元吉。
• 左传昭公12年,南蒯(kuai)造反,占筮时 得到了这一爻,以为是吉利的卦,沾沾自 喜,去请教子服惠伯。子服惠伯就是以六 五爻的“三德”教育南蒯(kuai),说: “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认 为南蒯造反,不“忠”,不“仁”(善), 不“信”,故必败。原文恭录如下:

四库提要:王弼《周易注》综述

四库提要:王弼《周易注》综述

四库提要:王弼《周易注》综述《周易注》,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

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

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

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

”王弼在注《易》中,革除汉儒“互体”、“卦变”、“五行”等牵强附会的“按文责卦”的方法,主张着重领会和把握《易》中所包含的根本义理。

晋人孙盛在评论王弼《易》学时说:“至于六爻变化,群象所效,日时岁月,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所不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

王弼还以《老》解《易》,以玄理统易理,反映出贵无的本体论思想,使《周易》之解面貌一新,成为玄学理论的基本思想资料之一。

王弼《周易注》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及《传》的《文言》、《彖辞》、《象辞》等。

晋韩康伯继承王弼思想续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

唐修《五经正义》时以韩注合于王注刊行。

《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

《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晋韩康伯撰。

《隋书·经籍志》以王、韩之书各著录,故《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辞注》作三卷。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弼注七卷,盖合《略例》计之。

今本作十卷,则并韩书计之也。

考王俭《七志》,已称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传。

此据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引),则并王、韩为一书,其来已久矣。

自郑玄传费直之学,始析《易传》以附经,至弼又更定之。

说者谓郑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以下又弼所割裂。

然郑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

《崇文总目》称存者为《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则郑本尚以《文言》自为一传,所割以附经者,不过《彖传》、《象传》。

《周易》“元亨利贞”新解

《周易》“元亨利贞”新解

《周易》“元亨利贞”新解作者:谢稷丰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就《周易》卦、爻辞中出现最多的“元,亨,利,贞”四字的解释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通过对甲骨文“元,亨,利,贞”的形体辨识,文章认为这四字实际是对应事物的四个发展阶段,为今人进一步理解《周易》卦、爻辞的含义提供了新的角度。

关键词:周易;元亨利贞;甲骨文《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专著。

翻开《周易》首先看到的是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以及这些符号紧密联系的卦辞、爻辞。

在这些卦辞、爻辞中出现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元亨利贞”。

如乾卦卦辞便只有4个字:“元,亨,利,贞。

”坤卦卦辞则是:“元,亨,利牝马之贞。

”其它六十二卦卦辞中出现“元亨利贞”的更是不胜枚举。

既然《周易》中这四字的表述如此的频繁,那么对于这四字的理解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1、今人及古人对《周易》“元亨利贞”的解释笔者查阅多本现代译注的《周易》,其上对“元亨利贞”的解释多为“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

基本是从字义上略加发挥进行阐述的(见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

再查古代典籍,古人对此的解释则有较多异议,不过以《子夏传》的君子“四德”说较为流行,《文言》、《彖传》中对四德讲得更为详尽,《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样就把“元亨利贞”的字义与君子的德行联系了起来。

2、从甲骨文看“元亨利贞”虽然今人、古人对“元亨利贞”的诠释洋洋大观,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周易》的八卦与阴阳二爻两者都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物象所得,然后又被作为喻示种种物情、事理的象征符号。

应该说这是古人“观物取象”的创作特征。

是否这“元亨利贞”的卦爻辞也是“假象喻意”呢?古籍《太玄经》对“元亨利贞”的解释对我有所启发。

《周易尚氏学》则阐述得更具体,云:“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魏·王肃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经名注名注者疏名疏者合称周易周易注【曹魏】王弼(226-249,卦爻辞、彖、象、文言)【东晋】韩康伯(335一385左右[8],系辞、说卦、序卦、杂挂)周易正义【唐】孔颖达(574-648,领衔)周易注疏尚书古文尚书传【西汉】孔安国(题名)[5]尚书正义【唐】孔颖达(领衔)尚书注疏毛诗毛诗传笺【西汉】毛公(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127-200,毛诗笺[2])毛诗正义【唐】孔颖达(领衔)毛诗注疏周礼周礼注【东汉】郑玄周礼疏【唐】贾公彦周礼注疏仪礼仪礼注【东汉】郑玄仪礼疏【唐】贾公彦仪礼注疏礼记礼记注【东汉】郑玄礼记正义【唐】孔颖达(领衔)礼记注疏左传(附《春秋》)春秋经传集解【西晋】杜预(222-285)春秋正义【唐】孔颖达(领衔)春秋左传注疏公羊传春秋经传解诂【东汉】何休(129-182)春秋公羊疏不明[6]春秋公羊传注疏穀梁传春秋穀梁传集解【东晋】范宁(339-401)春秋穀梁疏【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注疏孝经孝经注【唐】玄宗(685-762)孝经正义【北宋】邢昺(932-1010,领衔)孝经注疏论语论语集解【曹魏】何晏(约195-249,领衔)论语正义【北宋】邢昺(领衔)论语注疏尔雅尔雅注【晋】郭璞(276-324)尔雅疏【北宋】邢昺(领衔)尔雅注疏孟子孟子章句【东汉】赵岐(108-201)孟子正义【北宋】孙奭(题名)[7]孟子注疏⑴:《周易正义》一〇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李锐校。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玉海》: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4.《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奉敕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成书。

全书100卷。

分为46部,包括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

陈澧与阮元南昌刻本《十三经注疏》

陈澧与阮元南昌刻本《十三经注疏》

陈澧与阮元南昌刻本《十三经注疏》向丹丹【摘要】Chen Li, an excellent scholar and a productive writer in Lingnan in late Qing Dynasty, noted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of Thirteen Classics Explanatory Notes and Commentaries with Collation Attached by Ruan Yuan in Nanchang with red-inked brush. As one of the ancient rare books, it needs further collation and study. However, the notes are closed related to the part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Dongshu’s Study Records written by Chen Li. The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irteen Classics noted by Chen Li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mer 11 volumes in Dongshu’s Study Records by studying the records about his reading time and content so as to know about Chen Li’s ways of reading and his Confucian thoughts.%陈澧是清代晚期岭南的杰出学者,一生著述颇多。

其用朱笔圈点批校的阮元南昌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作为古籍善本书目,尚待详细整理与研究。

阮本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乾卦

阮本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乾卦

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貞。

【正義】乾者,此卦之名。

謂之卦者,易緯云卦者掛也,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故謂之卦。

但二畫之體,雖象陰陽之氣,未成萬物之象,未得成卦。

必三畫以象三才,寫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象,乃謂之卦也。

故繫辭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

但初有三畫雖有萬物之象,於萬物變通之理猶有未盡,故更重之而有六畫,備萬物之形象,窮天下之能事,故六畫成卦也。

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積諸陽氣而成天,故此卦六爻皆陽畫成卦也。

此既象天,何不謂之天而為之乾者,天者,定體之名,乾者,體用之稱,故說卦云,乾,健也,言天之體,以健為用,聖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以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故名乾不名天也。

天以健為用者,運用不息應化無窮,此天之自然之理,故聖人當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

亦當應物成務,云為不已,終日乾乾,無時懈倦,所以應天象以教人事。

於物象言之則純陽也,天也。

於人事言之,則君也,父也。

以其居尊,故在諸卦之首,為易理之初,但聖人名卦,體例不同,或則以物象而為卦名者,若否泰剝賾鼎之屬是也。

或以象之所用而為卦名者,即乾坤之屬是也。

如此之類多矣。

雖取物象乃以人事而為卦名者,即家人歸妹謙履之屬是也。

所以如此不同者,但物有萬象,人有萬事,若執一事,不可包萬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緫萬有之事,故名有隱顯,辭有踳駁,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類取之,故繋辭云,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韓康伯注云,不可立定準是也。

元亨利貞者,是乾之四德也。

子夏傳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

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種,使得其所,故謂之四德。

言聖人亦當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長萬物,物得生存而爲元也。

又當以嘉美之事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又當以義協和萬物,使物各得其理,而爲利也。

又當以貞固幹事,使物各得其正而爲貞也。

是以聖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貞。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经典的注释和解释之一,涵盖了儒家经典中的十三本书籍。

这些书籍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奉为经典之作。

十三经注疏的名词解释是对其中涉及的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和阐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经典的内涵和意义。

下面将对十三经注疏中的部分名词进行解释。

《五经正义》:是对《经》的注解,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儒家经学研究的成果之一,由原文摘取并加以注解、解释和批评。

《五经注》:是对《五经》的注释,为明代儒学大师程颐所作,是对《五经》的全面、系统的注解。

《周易注疏》:是对《周易》的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卦辞、爻辞、彖辞、系辞等的解释,并对易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尚书大传》:是对《尚书》中的大传部分进行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传记、政治制度、祭祀仪礼等内容。

《毛诗正义》:是对《毛诗》的注解,对其中的诗句进行了解释和评析,强调了诗句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

《周礼注疏》:是对《周礼》的注解,对其中的官职、礼仪、祭祀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文献之一。

《仪礼注疏》:是对《仪礼》的注释和解释,详细介绍了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包括宴会、婚礼、祭祀等。

《乐记注疏》:是对《乐记》的注释,主要对古代音乐的具体分类、乐律、乐器等进行了解释和阐述。

《春秋左传》:是对《春秋》的左传部分进行注释和解释,是对春秋时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书。

《春秋繁露》:是对《春秋》的繁露部分进行注释和解释,对其中的思想、道德、政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孟子》:是对孟子的著作进行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孟子思想和论述的解读和解释。

《荀子》:是对荀子的著作进行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荀子思想和论述的解读和解释。

《大学》:是对《礼记》中的大学篇进行注释和解释,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中庸》:是对《礼记》中的中庸篇进行注释和解释,强调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以上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部分名词解释,通过对这些名词的解释和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古代经典的内涵和意义。

《周易正义》说卦序卦杂卦

《周易正义》说卦序卦杂卦

《周易正义》说卦序卦杂卦《周易正义》说卦卷九(唐)孔颖达[疏]正义曰:《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

孔子以伏牺画八卦,后重为六十四卦,八卦为六十四卦之本。

前《系辞》中略明八卦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又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然引而伸之,重三成六之意,犹自未明;仰观俯察,近身远物之象,亦为未见。

故孔子於此,更备说重卦之由,及八卦所为之象,故谓之《说卦》焉。

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乾坤《文言》在二《系》之后,《说卦》之前。

以《彖》、《象》附上下二《经》为六卷,则上《系》第七,下《系》第八,《文言》第九,《说卦》第十。

辅嗣之《文言》分咐《乾》、《坤》二卦,故《说卦》为第九。

[疏]正义曰:“昔者圣人”至“以至於命”,此一节将明圣人引伸因重之意,故先叙圣人本制蓍数卦爻,备明天道人事妙极之理。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幽,深也。

赞,明也。

蓍受命如向,不知所以然而然也。

[疏]“昔者”至“生蓍”。

○正义曰: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

聪明叡知,谓之圣人。

此圣人即伏牺也,不言伏牺而云圣人者,明以圣知而制作也。

且下《系》巳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於是始作八卦”,今言“作《易》”,言是伏牺,非文王等。

凡言“作”者,皆本其事之所由,故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圣人作《易》,其作如何以此圣知深明神明之道,而生用蓍求卦之法,故曰“幽赞於神明而生蓍也”。

○注“幽深也”至“然也”。

○正义曰:幽者,隐而难见,故训为深也。

赞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训为明也。

“蓍受命如向,不知所以然而然”者,释圣人所以深明神明之道,便能生用蓍之意,以神道与用蓍相协之故也。

神之为道,阴阳不测,妙而无方,生成变化,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

十三经注疏简介

十三经注疏简介

十三经注疏简介十三经注疏简介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一作仲颂,号籀庼,别署荀羕,浙江瑞安人。

晚清著名学者和古文辞家孙衣言之子。

与黄以周、俞曲园合称“清末三先生”。

孙诒让学问体大思精,著作除《周礼正义》外,还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温州经籍志》等30多部,为晚清时期的经学大师、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经学一代宗师、朴学大师。

《周礼正义》是疏证周代官制的书,解释周礼最精审详备,是清人诸经新疏中最晚出而成就最高的学术巨著。

周礼正义》是孙诒让一生用力最久最深的著作论语疏证:杨树达著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字遇夫。

长沙人。

曾就读于长沙时务学堂、求实书院,1905年留学日本。

历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女子师范等校刘申叔二先生之说,以为矩范。

复循刘氏注释体例,以礼、例、事三者为宗,汇典章制度、义法、史实为一编,可谓博瞻详审,有功后学者矣。

”着重表彰了仪征刘氏《疏证》和吴氏《疏证续》的学术价值和影响。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音。

三礼辞典:钱玄,钱兴奇编著钱玄(1910-1999)字小云,江苏吴江同里人。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毕生从事古汉语教学与古文献研究,是我国著名的礼学暨语言学家。

曾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兼任《汉语大词典》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曾出版《三礼通论》、《三礼名物通释》、《三礼辞典》、《校勘学》等论著及领衔注译之《周礼》、《礼记》等。

春秋内外传:是种传统的说法,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前者偏重记事,后者偏重记言,可以互相参证。

《孟子正义》:焦循(里堂,1763–1820)所编着。

焦循(1763~1820),字里堂,江苏甘泉人(江苏扬州黄珏人),生于高宗乾隆二十八年癸,卒于仁宗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得年五十八岁。

少年曾就读於扬州安定书院。

曾于三十三岁赴山东居阮元(时为山东学政)家,并随阮元至浙江赴任。

《周易集解纂疏》重排版[干坤]二卦

《周易集解纂疏》重排版[干坤]二卦

说明: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研究易经很有价值的书,清人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广收各家注疏,对理解《周易集解》起到很好的疏导作用。

因中华书局目前出版的《周易集解纂疏》基本没有排版,文字密密麻麻不易阅读。

我曾有过将此书重排的念头,想将李鼎祚的注和相关的李道平的疏放在一起,便于阅读检索。

之前我曾在网上征过朋友一起来做,可惜没有人回应。

目前乾坤二卦的部分(除乾卦文言未整理外)都已重排整理完毕。

乾坤二卦是易经门户,一般多注多疏,其他六十二卦多是单注单疏,整理完乾坤二卦打通脉络,其他卦依靠书本阅读影响已经不大,加之个人时间实在有限。

到此,我准备结束这项工作。

现将整理文档分两份——一份乾卦,一份坤卦贴出来。

此文档欢迎各位网友四处转载,以便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易经,但愿能为破除很多人把易经等价于算命和迷信尽一份力量。

唯一的小小请求:转载请尽量著名整理者:yaleview@newsmth,谢谢。

最后,向水木和网络上几位为我的整理工作提供过诸多帮助和建议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仓促之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体谅。

卷一上经第一乾下乾上乾:元享利贞。

案:说卦“乾,健也”。

言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故圣人则之。

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也。

疏案:凡加“案”者,李氏之说也。

说卦曰“乾,健也”。

虞翻彼注云“精钢自胜,动行不休,故健也”。

又易纬乾凿度曰“乾训健,壮健不息”,是其义也。

体,形也。

穹窿者,天之形;刚健者,天之用。

王蕃浑天说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惟其运行不息,是以变化无穷,成四时而育万物,皆天地之至健为之也。

则天之圣,至诚无息。

不与天同其形,而与天同其用。

故“法天之用”,法其健也。

“不法天之体”,穹窿之形不可法也。

法其用,故“名乾”。

不法其体,故“不名天”。

李氏云云,盖本孔颖达正义文也。

子夏传曰:元,始也。

亨,通也。

利,和也。

贞,正也。

言乾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和谐贞固,不失其宜。

阮元本十三经注疏之《周易正义》第五卦:需卦

阮元本十三经注疏之《周易正义》第五卦:需卦

乾下坎上。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疏】正義曰:此需卦繇(繫)辭也。

需者待也,物初蒙稚,待養而成,无信卽不立,所待唯信也,故云需有孚。

言需之爲體,唯有信也。

光亨貞吉者,若能有信,卽需道光明物,得亨通于正,則吉,故云光亨貞吉也。

利涉大川者,以剛健而進,卽不患於險,乾德乃亨,故云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謂五也,位乎天位,用其中正,以此待物,需道畢矣,故光亨貞吉。

【疏】彖曰需須也至以正中也○正義曰:此釋需卦繇(繫)辭。

需,須也,險在前者,釋需卦之名也,是需待之義,故云需須也。

險在前,釋所以需待,由險難在前,故有待乃進也。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者,解需道所以得亨,由乾之剛健,前雖遇險而不被陷滯,是其需待之義,不有困窮矣,故得光亨貞吉,由乾之德也。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者,此疉出需卦繇(繫)辭,然後釋之也。

言此需體非但得乾之剛彊而不陷,又由中正之力也。

以九五居乎天子之位,又以陽居陽,正而得中,故能有信,光明亨通而貞吉也。

剛健而不陷只由二象之德,位乎天位以正中,是九五之德也。

凡卦之爲體,或直取象而爲卦德者,或直取爻而爲卦德者,或以兼象兼爻而爲卦德者,此卦之例是也。

○注謂五也至光亨貞吉○正義曰:需道畢矣者,凡需待之義先須於信,後乃光明亨通於物而貞吉,能備此事是須道終畢。

五卽居於天位,以陽居尊中則不偏,正則无邪,以此待物,則所爲皆成,故需道畢矣。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乾德獲進,往輒亨也。

【疏】利涉大川往有功也○正義曰釋利涉大川之義,以乾剛健故行險有功也。

○注乾德至亨也○正義曰:前云剛健而不陷,此云往有功,剛健卽乾也。

故乾德獲進往而有功,卽是往輒亨通也。

此雖釋利涉大川,兼釋上光亨之義,由是光亨乃得利涉大川,故於利涉大川乃明亨也。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童蒙已發,盛德光亨,飲食宴樂,其在茲乎。

【疏】象曰至飲食宴樂○正義曰:坎旣爲險又爲雨,今不言險雨者,此象不取險難之義也,故不云險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坤貞之所利,利於牝馬也。

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順之至也。

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

【疏】坤元亨利牝馬之貞○正義曰:此一節是文王於坤卦之下陳坤德之辭。

但乾坤合體之物,故乾後次坤,言地之爲體,亦能始生萬物,各得亨通,故云元亨,與乾同也。

利牝馬之貞者,此與乾異。

乾之所貞,利於萬事爲貞。

此唯云利牝馬之貞,坤是陰道,當以柔順爲貞,正借柔順之象以明柔順之德也。

牝對牡爲柔,馬對龍爲順,還借此柔順以明柔道,故云利牝馬之貞。

牝馬外物自然之象,此亦聖人因坤元亨利牝馬之貞,自然之德,以埀教也。

不云牛而云馬者,牛雖柔順不能行地无疆,无以見坤廣生之德。

馬雖比龍爲劣,所行亦能廣遠,象地之廣育。

○注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正義曰: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者,案牝馬是至順,牝馬在元亨之下,在貞之上,應云至順而後乃貞。

今云至順而後乃亨,倒取上文者,輔嗣之意,下句旣云牝馬之貞,避此貞文,故云乃亨。

但亨貞相將之物,故云至順之貞,亦是至順之亨。

此坤德以牝馬至順乃得貞也。

下文又云東北喪朋,去陰就陽,乃得貞吉,上下義反者,但易含萬象,一屈一伸,此句與乾相對,不可純剛敵乾,故利牝馬。

下句論凡所交接,不可純陰,當須剛柔交錯,故喪朋吉也。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西南致養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

東北反西南者也,故曰喪朋。

陰之爲物,必離其党,之於反類而後獲安貞吉。

【疏】君子有攸往至安貞吉○正義曰:君子有攸往者,以其柔順利貞,故君子利有所往。

先迷後得主利者,以其至柔,當待唱而後和,凡有所爲,若在物之先,卽迷惑,若在物之後,卽得主利。

以陰不可先唱,猶臣不可先君,卑不可先尊故也。

西南得朋者,此假像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陰也。

今以陰詣陰,乃得朋,俱是陰類不獲吉也。

猶人旣懷陰柔之行,又向陰柔之方,是純陰柔弱,故非吉也。

東北喪朋安貞吉者,西南旣爲陰,東北反西南卽爲陽也。

以柔順之道往詣於陽,是喪失陰朋,故得安靜貞正之吉,以陰而兼有陽故也。

若以人事言之,象人臣離其黨而入君之朝,女子離其家而入夫之室。

莊氏云,先迷後得主利者,唯據臣事君也。

得朋喪朋,唯據婦適夫也,其褊狹非復弘通之道○注西南致養之地至後獲安貞吉○正義曰:坤位居西南,說卦云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

坤旣養物,若向西南,與坤同道也。

陰之爲物,必離其党,之於反類而後獲安貞吉者,若二女同居,其志不同,必之於陽,是之於反類乃得吉也。

凡言朋者,非唯人爲其黨,性行相同亦爲其黨。

假令人是陰柔而之剛正,亦是離其黨。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

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

乾以龍禦天,坤以馬行地。

【疏】彖曰至行地无疆○正義曰:至哉坤元至德合无疆,此五句緫明坤義及二德之首也。

但元是坤德之首,故連言之,猶乾之元德與乾相連,共文也。

至哉坤元者,歎美坤德,故云至哉,至謂至極也,言地能生養,至極與天同也。

但天亦至極,包籠於地,非但至極又大於地,故乾言大哉,坤言至哉。

萬物資生者,言萬物資地而生,初禀其氣謂之始,成形謂之生。

乾本氣初,故云資始。

坤據成形,故云資生。

乃順承天者,乾是剛健,能統領於天,坤是陰柔,以和順承奉於天。

坤厚載物德合无疆者,以其廣厚,故能載物,有此生長之德,合會无疆。

凡言无疆者,其有二義,一是廣博无疆,二是長久无疆也。

自此已上論坤元之氣也。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者,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類之物,皆得亨通。

但坤比乾卽不得大名,若比衆物其實大也,故曰含弘光大者也。

此二句釋亨也。

牝馬地類,行地无疆者,以其柔順,故云地類。

以柔順爲體,終无禍患,故行地无疆,不復窮已。

此二句釋利貞也。

故上文云利牝馬之貞是也。

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

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地也者,形之名也。

坤也者,用地者也。

夫兩雄必爭,二主必危,有地之形與剛健爲耦,而以永保无疆,用之者不亦至順乎。

若夫行之不以牝馬,利之不以永貞,方而又剛,柔而又圓,求安難矣。

【疏】柔順利貞至應地无疆○正義曰:柔順利貞,君子攸行者,重釋利貞之義,是君子之所行,兼釋前文君子有攸往。

先迷失道者,以陰在物之先,失其爲陰之道。

後順得常者,以陰在物之後,陽唱而陰和,乃得主利,是後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者,以陰而造坤位,是乃與類俱行。

東北喪朋乃終有慶者,以陰而詣陽,初雖離羣,乃終久有慶善也。

安貞之吉,應地无疆者,安謂安靜,貞謂貞正,地體安靜而貞正,人若得靜而能正,卽得其吉,應合地之无疆,是慶善之事也。

○注行之不以牝馬至求安難矣○正義曰:行之不以牝馬,牝馬謂柔順也。

利之不以永貞,永貞謂貞固剛正也。

言坤旣至柔順而利之,卽不兼剛正也。

方而又剛者,言體旣方正,而性又剛強,卽太剛也,所以須牝馬也。

柔而又圓者,謂性旣柔順,體又圓曲,謂太柔也,故須永貞也。

若其坤无牝馬又无永貞,求安難矣。

云永貞者是下用六爻辭也,東北喪朋去陰就陽,是利之永貞。

象曰:地勢坤,地形不順其勢順【疏】正義曰:地體方直是不順也。

其勢承天,是其順也。

君子以厚德載物,【疏】正義曰:君子用此地之厚德容載萬物,言君子者亦包公卿諸侯之等,但厚德載物,隨分多少,非如至聖載物之極也。

初六,履霜堅冰至。

始於履霜,至于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陰之爲道,本於卑弱,而後積著者也,故取履霜以明其始。

陽之爲物,非基於始以至於著者也,故以出處明之,則以初爲濳。

【疏】初六履霜堅冰至○正義曰:初六,陰氣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踐其霜,微而積漸,故堅冰乃至。

義所謂陰道初雖柔順,漸漸積著乃至堅剛。

凡易者,象也,以物象而明人事,若詩之比喻也。

或取天地陰陽之象以明義者,若乾之濳龍見龍、坤之履霜堅冰龍戰之屬是也。

或取萬物雜象以明義者,若屯之六三卽鹿无虞、六四乘馬班如之屬是也。

如此之類易中多矣,或直以人事不取物象以明義者,若乾之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坤之六三含章可貞之例是也。

聖人之意,可以取象者則取象也,可以取人事者則取人事也。

故文言注云,至於九三,獨以君子爲目者何也?乾乾夕惕,非龍德也,故以人事明之,是其義也。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疏】象曰:履霜堅冰至至堅冰也○正義曰:夫子所作象辭元在六爻經辭之後,以自卑退,不敢幹亂先聖正經之辭。

及至輔嗣之意,以爲象者本釋經文,宜相附近,其義易了,故分爻之象辭各附其當爻下言之,猶如元凱注左傳,分經之年與傳相附。

陰始凝也者,釋履霜之義,言陰氣始凝結,而爲霜也。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者,馴猶狎順也,若鳥獸馴狎,然言順其陰柔之道,習而不已乃至堅冰也。

褚氏云:履霜者從初六至六三,堅冰者從六四至上六,陰陽之氣无爲,故積馴履霜必至於堅冰,以明人事有爲,不可不制其節度,故於履霜而逆以堅冰爲戒,所以防漸慮微,愼終於始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營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无不利。

【疏】六二至无不利正義曰:文言云,直其正也,二得其位,極地之質,故亦同地也,俱包三德,生物不邪,謂之直也。

地體安靜,是其方也。

无物不載,是其大也。

旣有三德,極地之美自然而生,不假修營,故云不習无不利。

物皆自成,无所不利,以此爻居中得位,極於地體,故盡極地之義。

此因自然之性以明人事居在此位,亦當如地之所爲。

○注居中得正○正義曰:居中得正,極於地質者,質謂形質,地之形質直方又大,此六二居中得正,是盡極地之體質也。

所以直者,言氣至卽生物,由是體正直之性,其運動生物之時,又能任其質性,直而且方,故象云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動而直方,任其質也。

【疏】象曰至直以方也○正義曰:言六二之體,所有興動任其自然之性,故云直以方也。

○注動而直方○正義曰:是質以直方,動又直方,是質之與行內外相副。

物有內外不相副者,故畧例云,形躁好靜,質柔愛剛,此之類是也。

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疏】正義曰言所以不假修習物无不利猶地道光大故也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三處下卦之極,而不疑於陽,應斯義者也。

不爲事始,須唱乃應,待命乃發,含美而可正者也,故曰含章可貞也。

有事則從,不敢爲首,故曰或從王事也。

不爲事主,順命而終,故曰无成有終也。

【疏】六三至无成有終○正義曰:含章可貞者,六三處下卦之極,而能不被疑於陽,章美也。

旣居陰極,能自降退,不爲事始,唯內含章美之道,待命乃行,可以得正,故曰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无成有終者,言六三爲臣,或順從於王事,故不敢爲事之首,主成於物,故云无成。

唯上唱下和,奉行其終,故云有終。

○注三處下卦之極○正義曰:三處下卦之極者,欲見三雖陰爻,其位尊也。

不疑於陽者,陰之尊極將與陽敵,體必被陽所忌,今不被疑於陽,言陽不害也。

應斯義者,斯,此也,若能應此義,唯行含章可貞已下之事,乃應斯義。

此爻全以人事明之。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知慮光大,故不擅其美。

【疏】象曰至知光大也○正義曰:含章可貞,以時發者,夫子釋含章之義,以身居陰極,不敢爲物之首,但內含章美之道,待時而發,是以時發也。

或從王事,知光大者,釋无成有終也。

旣隨從王事,不敢主成物始,但奉終而行,是知慮光大,不自擅其美,唯奉於上。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處陰之卦,以陰居陰,履非中位,无直方之質,不造陽事,无含章之美,括結否閉,賢人乃隱,施愼則可,非泰之道。

【疏】六四至无譽○正義曰:括,結也。

囊,所以貯物,以譬心藏知也。

閉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

功不顯物,故曰无譽。

不與物忤,故曰无咎。

○注不造陽事至非泰之道○正義曰:不造陽事,无含章之美者,六三以陰居陽位,是造爲陽事,但不爲事始,待唱乃行,是陽事猶在,故云含章,章卽陽之美也。

今六四以陰處陰,內无陽事,是不造陽事,无含章之美,當括結否閉之時,是賢人乃隱,唯施謹愼則可,非通泰之道也。

象曰:括囊,无咎,愼不害也。

【疏】正文曰:愼不害者,釋所以括囊无咎之義,由其謹愼不與物競,故不被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黃,中之色也。

裳,下之飾也。

坤爲臣道,美盡於下。

夫體旡剛健,而能極物之情,通理者也。

以柔順之德,處於盛位,任夫文理者也。

垂黃裳以獲元吉,非用武者也。

極陰之盛,不至疑陽,以文在中,美之至也。

【疏】六五,黃裳元吉。

○正義曰:黃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飾。

坤爲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極貴者也。

能以中和通於物理,居於臣職,故云黃裳元吉。

元,大也,以其德能如此,故得大吉也。

○注黃中之色○正義曰:黃,中之色,裳,下之飾者。

左氏昭十二年傳文也。

裳下之飾,則上衣比君,下裳法臣也。

垂黃裳以獲元吉,非用武者,以體无剛健,是非用威武也。

以內有文德,通達物理,故象云,文在中也。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用黃裳而獲元吉,以文在中也。

【疏】正義曰:釋所以黃裳元吉之義,以其文德在中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