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叙事理论的叙事视角解读阿长与
《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内容摘要:《阿长与》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鲁迅通过叙述童年时与阿长有关七件事情,展现了自己对阿长的态度起伏的同时,也展现出阿长平凡却伟大,朴实与善良的鲜明人物形象。
在回忆性散文特有的双重叙事视角下,展现出童年鲁迅的单纯天真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恩怀念。
两个鲁迅的跨时空相遇,将阿长的人物形象勾勒得更加真实、丰满,交织出阿长温暖的人性光辉,同时折射出鲁迅感激、怀念、怜悯、自责等多元的情感。
关键词:鲁迅阿长《山海经》双重视角《阿长与》选自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入选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在回忆性散文中,隐藏了叙事两个主体,一个是写作时45岁是的中年鲁迅,一个是经历过与阿长相关的一系列事件的童年鲁迅,双重叙事视角折射出文本多元的情感。
一.童年鲁迅的单纯天真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的特性。
童年的鲁迅就是一个充满了好奇的孩子,喜欢自己的“隐鼠”、“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是最儿童最简单的好奇、好动的表现。
在听远房叔祖说起一本绘图的《山海经》,被其中“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激发出了渴慕,甚至一坐下来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这是童年鲁迅充满了好奇的重要表现,这种好奇心保持时间较长,激发着他计算压岁钱、计划上街、计算出门时间等行为的强大好奇心理。
这也使得鲁迅在得到阿长寻到《山海经》之后,说它是“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与儿童自由的天性相对的就是童年鲁迅极不耐烦的“规矩”。
平常的规矩就是阿长不许他玩闹,还有她所说的“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等等。
到了使人开心的除夕却还是阿长要求的“恭喜规矩”与“福橘规矩”。
童年的鲁迅将这些除夕的规矩称为“元旦辟头的磨难”,他“极不耐烦”的态度就是儿童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阿长与山海经赏读
阿长与山海经赏读《阿长与《山海经》》赏析陶德宗与《朝花夕拾》中多数篇章以叙事为主不同,《阿长与〈山海经〉》以记人为主,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长妈妈这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由此形成它在艺术上的一大特征。
长妈妈是满清末年一个下层妇女,她是鲁迅家的女佣,也是鲁迅的保姆。
同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众多的下层劳动妇女一样,长妈妈也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
她地位卑下,青年守寡,帮人为生,甚至连名字也没有。
之所以呼她为“阿长”,鲁迅说,这是因为我家原“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
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长妈妈的这种卑微地位和不幸的命运表明了她作为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在那个社会中所受的威压与歧视的深重,为这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形象打上了一层悲剧底色。
但是,这卑微的地位和不幸的命运又仅仅是长妈妈这个人物的悲剧性命运的一个表现方面,她身上的悲剧性更突出的表现方面是她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后所形成的愚昧无知。
她“懂得许多规矩”,恪守着一些“古怪仪式”,如新年早上的讨吉利,“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她也称太平天国起义军为“长毛”,而且将其和土匪强盗视为一体。
她将“长毛”说得“非常可怕”,似乎是杀人掠物,无所不为。
她认定女人有“伟大的神力”,“严肃”地向“我”讲述“长毛”捉女人去助其作战的荒诞不经的故事。
凡此种种,皆是长妈妈愚昧麻木的具象表现。
她的这些思想,正是封建文化特别是封建迷信观念对其灵魂毒害与腐蚀的结果。
散文通过对长妈妈的着力表现与生动叙写,便在她那地位卑微、命运不幸的悲剧底色上,又浓浓地涂上了一层其心灵被损伤的悲剧色彩。
长妈妈不仅在思想上是愚昧麻木,而且在其性格上也有其庸俗的一面。
她“常喜欢切切察察”,比比划划地去播弄是非,以致时常在“我”的家里制造出一些“小风波”,搅得大家不得安宁。
浅析《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独特写作视角
浅析《阿长与》中的独特写作视角作者:邢国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年第03期一般回忆性的文章,大都采取成人的口吻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孩子式的口吻,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长妈妈那份独特的母爱。
这种表现手法,着实让人佩服,很值得我们在课文阅读中分析,在日常写作中借鉴。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写作视角,如何借鉴这种写作视角中的语言运用呢?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独特的写作视角,可以尝试着把文中孩子式的口吻,转换成成人的口吻。
通过改写,让学生切身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的巧妙。
例如,长妈妈爱切切察察这个毛病,原文用孩子的口吻是这样写的: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这段话,如果以成人的语气来描述,你会怎样去写?面对这个要求,学生很可能不知所措。
老师可以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尝试。
例如上文改写后,可能就变成了:“长妈妈有时候喜欢和周围的人说悄悄话。
说到关键时刻,还会竖起食指来上下晃动,直指对方或自己的鼻子,有意思得很。
当时我还无端猜疑她是在我家挑拨离间,后来才知道误会他了,那只是我的瞎猜。
出于爱护,她对我管得特别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砖头,她就吓唬我,要向母亲告状。
当时我不理解,还非常恨她。
现在想起来,当时实在顽皮的很”!两相比较,可以看得出,后者虽然满含深情的去描述,但是采用成人的语气,直接阐述看法,告诉读者,使读者缺少感知、品位的过程,在表达效果上,远不如前文。
相反,前文作者以孩子式的口吻叙说儿时的怨气,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激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对长妈妈产生自己的判断、认识,效果要比后文要好得多。
再看夏天睡觉的烦恼: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阿长与〈山海经〉》写作手法解析
《阿长与〈山海经〉》写作手法解析《阿长与〈山海经〉》主要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作者是按照回忆——介绍——议论这样的顺序写作的。
作者描写人物不同于一般的白描,而是使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怀着对阿长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追叙了与阿长相处的几件事,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和长妈妈的某些习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1、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有比喻、拟人、夸张等。
2、第五段中说阿长“切切察察”,形容她说话的神态,很传神;作者觉得阿长“有点像人”,写得十分生动。
3、最后一段用质问的语气,以呼告的形式,写出了对“长毛”的强烈憎恨,感情激烈。
文中多次使用了反复,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憎恶、厌烦、鄙弃,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文章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把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写得真实而感人。
通过对阿长讲“长毛”的故事的描写,来揭示长妈妈的性格特点:既朴实善良,又迷信琐碎,这是本文中最成功的地方。
1、选择不同的感情基调。
作者又从阿长的穿戴谈起,写了儿时穿长毛衣、长毛裤的情景,然后写了阿长买回的所谓“妖书”,阿长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以及“切切察察”中包含的许多规矩和迷信思想。
2、细节描写的运用。
3、结尾巧妙的呼告。
文章先总说阿长不讨厌,再分别从不大讲卫生、睡相不好、“切切察察”三个方面具体描写,进行细致刻画,最后对“我”的回忆进行概括、总结,照应开头。
4、以第三人称写法为主,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亲切感,使文章显得自然。
长妈妈也就是“我”的保姆。
1、反复:先写长妈妈不准睡觉,再写长妈妈只允许睡午觉,后写到文章的结尾“我”对阿长发生感情。
2、联想:作者由眼前的“长毛”引起儿时的“毛毛虫”的可怕记忆,突出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3、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阿长“切切察察”,作者却并不讨厌;长妈妈规矩多,作者却并不觉得烦…这些都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内容摘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鲁迅通过叙述童年时与阿长有关七件事情,展现了自己对阿长的态度起伏的同时,也展现出阿长平凡却伟大,朴实与善良的鲜明人物形象。
在回忆性散文特有的双重叙事视k下,展现出童年鲁迅的单纯天真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恩怀念。
两个鲁迅的跨时空相遇,将阿长的人物形象勾勒得真实,出阿长的人性光辉,同时出鲁迅感激、怀念自等多元的情感。
关键词:鲁迅阿长《山海经》双重视k《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入选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K在回忆性散文中,隐藏了叙事两个主体,一个是写作时45岁是的中年鲁迅,一个是经历过与阿长相关的一系列事件的童年鲁迅,双重叙事视角折射出文本多元的情感K一•童年鲁迅的单纯天真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的特性K童年的鲁迅就是一个充满了好奇的孩子,自己的“隐鼠”、一、栩一,都是儿童的好奇、好动的表现K在听远房叔祖起一本的《山海经》,中人的,的,三的,的人,没两作的出了,一就,绘图的《山海经》。
这是童年鲁迅充满了好奇的重要表现,好奇心时长,他:岁、上、出时的好奇心理K丈鲁迅在阿长山海经之后,说它是“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K与儿童自由的天性相对的就是童年鲁迅的K的就是阿长他,的了孩子的屋子,在地上,起来,最好是K了使人心的除夕却还是阿长求的“恭与“福橘K童年的鲁迅将这些除夕的称元旦辟的磨难”,他的态度就是儿童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望K儿童的世界是纯的,情感起伏是如此K童年鲁迅阿长的情感起伏就是直接的K童年鲁迅的情感是跟随事情的生明显变化的,具体表现:阿长谋死隐H憎恶)!切切察察(讨厌)!多P Q!讲长毛的故事(空前的敬意)!谋死隐鼠(敬意淡薄,完全消失)!为我买《山海经》(新的敬意)K二•中年鲁迅的感恩怀念从创作背景看,《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的木匠房”(《朝花夕拾*小引》)叫1926年,“三一八”惨案鲁迅因为写了声讨反动政府的文章,他受了巨的精神压力,导致疾病缠身K此时7鲁迅从事中与力,是就创作岀了《朝花夕拾》。
七年级语文下 《阿长与(山海经)》全解
《阿长与(山海经)》全解《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粗俗、迷信、守旧、愚昧但朴实善良、疼爱孩子的劳动妇女——长妈妈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全解:1.文章结构:文章开头先介绍了阿长的身份和地位,为后文写她的一些缺点和矛盾作铺垫。
接着通过描述阿长给“我”讲故事、买《山海经》等事情,展现了她的善良和关爱。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使文章情感得到升华。
2.人物形象:阿长是一个朴实善良、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
她虽然有些粗俗、迷信和愚昧,但这些并没有掩盖她内心的善良和关爱。
她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尤其是买来“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感激和怀念。
3.语言特色:文章语言平实自然,贴近人物身份。
作者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阿长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同时,文章中还有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阿长切切察察的样子、她睡觉时的姿态等,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4.主题思想:文章通过阿长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注。
同时,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人性的美好。
阿长对“我”的关爱和照顾,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美好,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5.艺术手法: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阿长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阿长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突出了她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6.历史背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底层劳动妇女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她们的命运往往被时代所左右。
阿长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的命运也是如此。
然而,正是通过阿长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
7.文化内涵:文章中提到的《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包含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用叙事理论的叙事视角解读阿长与
用叙事理论的叙事视角解读阿长与《山海经》叙事学理论在文本层面主要讨论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距离等问题。
其中叙事时间又分为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层面。
叙事视角又称叙事聚焦,它又分为内聚焦、外聚焦和全聚焦三个层面。
所谓内聚焦是叙述者就是文中人物,是叙述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述故事;所谓外聚焦是一种限制性叙述,叙述者知道的事情少于故事中的人物;所谓全聚焦则是叙述者能准确掌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是全知全能的。
下面我就从叙事视角中的内聚焦视角出发简单解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对自己儿时保姆的回忆。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叙事视角中的内聚焦模式描写了作者对自己儿时与保姆阿长的回忆。
是通过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来描述了阿长的一些特征,作者本就是故事中的一员,所以他的了解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阿长做了一些描述而不是全面的细致的描写。
这就是内聚焦区别与全聚焦及外聚焦的特点: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见解。
下面我就从文章中截取几个片段进行具体的分析。
片段一:“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是作者描述与阿长睡觉时自己看见的情景,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其他人无从得知。
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阿长的睡相进行了描写,表达出作者对阿长这种睡相的厌恶但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片段二:“她教给我的道理还是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麻烦的事情”。
《阿长与〈山海经〉》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
读写频道《阿长与〈山海经〉》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黄婉梅张巧丽摘要: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向读者讲述作者与保姆阿长之间的往昔故事。
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是指幼年鲁迅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体验与态度评价是不同的。
本文从琐碎小事、长毛故事和《山海经》绘本三个方面解码其中的情感差异。
无论是童年感受还是成年回述,作者都是采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表达自己对阿长的敬重、感恩和无限怀念之情。
关键词:《阿长与〈山海经〉》;双重视角;情感差异《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写人叙事散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全方位展示了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
文中暗含两个叙事主体:一个是本文的作者,中年鲁迅;一个是故事的主角,幼年鲁迅。
两个主体交错或同时出场,儿童的天真无邪与成人的清醒透彻彼此交错转换,向读者讲述着“我”与“阿长”之间的故事,表达“我”对“阿长”丰富的情感体验。
下面从琐碎小事、长毛故事和《山海经》绘本三个方面,来解码其中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
一、琐碎小事中的情感差异文章开头作者以成年回述的视角回顾了阿长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她生得黄胖而矮”,“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甚至最讨厌她“常喜欢切切察察”,幼时的鲁迅总疑心她在家里搬弄是非。
鲁迅的童年时代,天真无邪、活泼好动;而阿长,因循守旧、饶舌多事,“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却被阿长视之为顽皮,甚至要向“我”母亲去告状,“我”由此可能免不了一顿责骂。
于是“我”对阿长时有憎恶。
我平时叫她“阿妈”,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幼年鲁迅对“阿长”的憎恶集中体现在她的切切察察、睡相不好、讲究繁文缛节等琐碎小事上,这是文章的抑笔部分。
鲁迅是这样描述阿长睡相的,“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满床摆着‘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我身边的阿长 ,用两个叙事视角写一篇作文
我身边的阿长 ,用两个叙事视角写一篇作文在我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她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七十二变,但却以她独特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她不是别人,正是我那有些特别的邻居——阿长。
阿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个子不高,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的肉堆得像小山似的。
她总是穿着那几件颜色暗淡的衣服,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给人一种不拘小节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我家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个不停。
我和爸妈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阿长听到了动静,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哎呀,这可不得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撸起袖子,“让我来看看!”只见她熟练地拿起工具,对着水龙头捣鼓了起来。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心里直犯嘀咕:“阿长能修好吗?”阿长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水龙头啊,就跟人一样,有时候也会闹闹脾气。
不过别怕,我有办法对付它!”她的额头渐渐冒出了汗珠,可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
过了好一会儿,水龙头终于被修好了,水不再流了。
阿长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好了,这下没问题啦!”我和爸妈感激不已,连连道谢。
阿长却摆摆手说:“谢啥呀,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忙!”还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
一个人坐在小区的花园里发呆。
阿长看到了,走过来坐在我旁边。
“咋啦,小家伙,一脸不高兴的?”她轻轻地问。
我低着头,小声说:“考试没考好。
”阿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嗨,这有啥!一次没考好算啥呀,谁还没有个马失前蹄的时候。
我跟你说,我小时候读书,那成绩可比你差多了,可我现在不也过得好好的。
”她顿了顿,接着说:“只要你努力了,下次肯定能考好。
别灰心,加油!”听了阿长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好像也没那么难过了。
从那以后,我每次看到阿长,心里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她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事,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和热心。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阿长正和一个卖菜的小贩在争吵。
我连忙跑过去,只见阿长涨红了脸,大声说道:“你这菜怎么卖这么贵?昨天都不是这个价!”小贩也不甘示弱:“今天菜少,就这个价!”阿长不依不饶:“不行,你这是欺负我们老百姓!”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有些担心阿长会吃亏。
微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叙事角度
微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叙事角度一、说教材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二单元的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所回忆的啊长不是一个文化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的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味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特别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读懂阿长的关键。
而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
文中作者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习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本中批判性与眼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
综上所述,确认本文的教学目标存有:1、找出文章围绕阿长所写的事情,哪些详,哪些略。
2、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3、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作文片段练:针对本文所学,展开作文训练。
二、说学情本文就是一片叙事性散文,从心理上,学生对这种教材存有不易认知的心理,老师应当把握住学生这种心理,因势利导在谈课文内容的同时,以本文所学展开作文片断练为手段,培育学生写作能力。
从生理上,青少年开朗,注意力集中,快乐发表意见,期望获得老师的表彰,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把握住学生这些特点,就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分散在课堂上,并缔造机会使学生发表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中重点明确提出,必须使学生“高度关注人类,高度关注身边的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以上的建议,融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奠定这堂课的三维目标1、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文的知识目标是2、新课标的课堂教学建议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相同的建议,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奠定本文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⑴运用探究式学法,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感悟走进文本;⑵通过写作,构成自己独有而又创造性的看法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逐步走进阿长的心灵,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感受生活中质朴的爱。
《阿长与山海经》的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的赏析《阿长与山海经》的赏析导语: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下面店铺分享《阿长与山海经》的赏析,欢迎参考!《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该书以写人为主的三篇散文中的一篇(另两篇为《藤野先生》和《范农》)。
《藤野先生》记的是老师,《范爱农》记的是朋友,而《阿长与山海经》记的则是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
本文的题目就很值得深究,同是写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都是以人名为题,本篇为何不以《阿长》为题?阿长在鲁迅家是个没名没姓的女佣,不同身份的人对她有不同的称呼,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鲁迅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实际上就是与母亲平辈的人)叫她“长妈妈”,而“我”平时叫她“阿妈”,只有在憎恶她的时候才叫她“阿长”。
其实到写作时,作者对长妈妈已经是满怀敬重和感激了,为作者还要选择一个他憎恶时才叫的称呼放在题目中呢?作者在文中写了长妈妈很多事,为什么独独选择一个《山海经》放在文题中呢?这些问题将随着我们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得到合理的解答。
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小节)简介长妈妈。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人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长妈妈名称的由来。
“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称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母亲与阿长平辈,依着孩子称她为“长妈妈”,“我”是晚辈,则亲昵地叫她“阿妈”。
文章第一句所谓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
所以文章开篇,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的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
接着作者在文章第二小节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
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讲述了他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也就是阿长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阿长形象,同时,也通过阿长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阿长是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她在鲁迅家中做工,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是被简单地称作“长妈妈”。
然而,尽管她的地位低下,却并不影响她对鲁迅的真心关爱。
她会切切察察,懂得许多风俗,这让幼年的鲁迅有些厌烦,但也展现了她的丰富生活经验和世俗智慧。
当阿长知道鲁迅渴望拥有一本《山海经》时,她不顾自己的艰辛,设法为他寻购。
这本书对鲁迅来说,不仅是一本宝贵的知识财富,更是阿长对他无私关爱的象征。
阿长的这一举动,让鲁迅深深地感动,也让他对阿长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和情感。
它让我们看到,无论身份如何卑微,人的尊严和价值都是不可剥夺的。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感恩他人的关爱。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手法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手法《阿长与山海经》是当代作家马伯庸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信仰和力量的故事。
在小说中,马伯庸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古代神话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呈现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意象运用三个方面对《阿长与山海经》的创作手法进行赏析。
首先,马伯庸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运用了多重叙事结构,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小说以主角阿长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经历和成长,揭示了一个关于信仰和力量的故事。
同时,作者还穿插了一些古代神话传说,如《山海经》中的神兽、仙人等,使整个故事更加神秘和奇幻。
此外,小说还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和经历,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种叙事结构的运用,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马伯庸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主角阿长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却有着不凡的勇气和毅力,通过不断的奋斗和探索,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英雄。
与此同时,作者还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配角,如阿长的妻子小娟、师傅老燕等,他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经历,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
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些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如神兽、仙人等,这些形象既具有神秘的色彩,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马伯庸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古代神话中的意象,如龙、凤、麒麟等,这些意象既具有古代神话的色彩,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神秘和奇幻。
同时,作者还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如山海经中的山川河流、神兽仙人等,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种意象的运用,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阿长与山海经》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独特叙事手法的作品。
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意象,作者成功地将古代神话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呈现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基于双重叙述视角的文本解读,——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基于双重叙述视角的文本解读广州市从化区第四中学 510900摘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共同的特点在于选用双重视角即“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叙述“我”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
这两种叙述视角在文本中的交织,是通过“我”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予以体现。
基于双重叙述视角,本文从首尾呼应、时间差异、人物对照三个方面对上述两篇回忆性散文进行文本解读,以更好地感悟作者鲁迅寄寓的多元情感。
关键词:双重叙述视角;成年的我;童年的我;文本解读在回忆性散文的写作中,作者通常会选用双重叙述视角。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回忆性散文中,选用“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的双重视角叙述故事,并通过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予以体现其态度和情感。
现基于双重叙述视角,从首尾呼应、时间差异、人物对照三个方面对上述两篇回忆性散文进行文本解读,以更好地感悟作者鲁迅寄寓的多元情感。
一、首尾呼应:失去与不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首段是:“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文章尾段是:“……画的画儿也多起来……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这首尾两处都是作者鲁迅站在“成年的我”的视角进行叙述与审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卖”了,并且“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而同样“卖”了的是“童年的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成果“画画”,并且“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这被“卖”的背后意义指向是“失去”,失去的是和“童年的我”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暗示着“童年的我”美好生命体验的流逝,更渲染“成年的我”对失去的百草园并屋子和画本所隐藏着的一种无名的惋惜与惘然的感情。
《阿长与〈山海经〉》的开头第二段是:“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作者:黎思思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8期内容摘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鲁迅通过叙述童年时与阿长有关七件事情,展现了自己对阿长的态度起伏的同时,也展现出阿长平凡却伟大,朴实与善良的鲜明人物形象。
在回忆性散文特有的双重叙事视角下,展现出童年鲁迅的单纯天真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恩怀念。
两个鲁迅的跨时空相遇,将阿长的人物形象勾勒得更加真实、丰满,交织出阿长温暖的人性光辉,同时折射出鲁迅感激、怀念、怜悯、自责等多元的情感。
关键词:鲁迅阿长《山海经》双重视角《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入选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在回忆性散文中,隐藏了叙事两个主体,一个是写作时45岁是的中年鲁迅,一个是经历过与阿长相关的一系列事件的童年鲁迅,双重叙事视角折射出文本多元的情感。
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的特性。
童年的鲁迅就是一个充满了好奇的孩子,喜欢自己的“隐鼠”、“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是最儿童最简单的好奇、好动的表现。
在听远房叔祖说起一本绘图的《山海经》,被其中“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激发出了渴慕,甚至一坐下来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这是童年鲁迅充满了好奇的重要表现,这种好奇心保持时间较长,激发着他计算压岁钱、计划上街、计算出门时间等行为的强大好奇心理。
这也使得鲁迅在得到阿长寻到《山海经》之后,说它是“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与儿童自由的天性相对的就是童年鲁迅极不耐烦的“规矩”。
平常的规矩就是阿长不许他玩闹,还有她所说的“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等等。
到了使人开心的除夕却还是阿长要求的“恭喜规矩”与“福橘规矩”。
童年的鲁迅将这些除夕的规矩称为“元旦辟头的磨难”,他“极不耐烦”的态度就是儿童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课堂实录】《阿长与山海经》的叙述视角探讨
【课堂实录】《阿长与山海经》的叙述视角探讨【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引入目标教师:上节课,我们探讨了阿长的形象,在我们的眼里,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请同学们再次回顾一下,用词语来概括阿长形象。
学生1:善良、朴实学生2:关心、体贴孩子学生3:迷信教师:能举出课文中关于阿长迷信的例子吗?学生3:沉默教师:元旦吃福橘,是不是一种迷信?学生(齐):传统习俗。
教师:对,这是一种传统习俗,表达阿长对顺遂平实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对小鲁迅的一种祝福。
……【教学备注】在温故知新中,再次澄清学生模糊或者不准确的认知。
【教学环节二】知识链接,叙述视角教师:这是我们眼里的阿长形象,是读者眼里的阿长形象。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童年的我”与“成年的我”,即小鲁迅和大鲁迅眼里的阿长形象,感受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
那么,什么是叙述视角呢?请大家看下面的知识链接并作好笔记(投影)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印象和态度。
教师:举个课文里的例子:“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这在幼年的鲁迅看来,长妈妈是怎样的人?在鲁迅母亲看来又是怎样的人?成年后的鲁迅如何来看待这些事情?另外,长妈妈又是如何看待幼年时的“我”呢?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有四个不同的视角去考察。
我来抽大家回答一下!学生1:在幼年的鲁迅看来,长妈妈是一个喜欢告状的保姆。
学生2:在鲁迅的母亲看来,长妈妈是一个挺称职的保姆。
学生3:成年后的鲁迅回看往事,感觉长妈妈管束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她没有文化。
教师:不懂科学育儿。
学生4:长妈妈看幼年的鲁迅,会认为这个大户人家的孩子很难管,调皮。
【教学环节三】童年视角,先抑后扬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看待他人和事情的态度和情感是不一样的,“童年的小鲁迅”与“成年后的大鲁迅”,对长妈妈的认知和感受是一样的么?请大家分别找出代表“童年的感受”与“写作时的回忆”的一些语句,体会两种叙述视角。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长妈妈。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却串起了鲁迅的整个童年回忆,让他在未来的岁月中一直怀念和追忆。
而《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便是鲁迅专门为了纪念和回忆这位特别的人而写。
阿长,她身材矮小,甚至比鲁迅还要矮上一些。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材并不出众的保姆,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她善良、体贴、关爱孩子,对鲁迅的生活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
每天晚上,她都会在鲁迅的床前低唱一些古老的儿歌,这些儿歌不仅陪伴了鲁迅的童年,更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阿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对鲁迅的教育却是无微不至的。
她教给鲁迅许多烦琐的道理,这些道理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让他变得更有教养,而是出于对鲁迅的关心和希望他能够平安顺利。
这种关心并不是简单的口头教育,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例如不辞劳苦地给鲁迅买来《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本古代的神话传说集,对于当时的鲁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宝藏。
尽管阿长并不懂得书中的内容,但她知道鲁迅非常喜欢这本书,于是她不遗余力地为他买来了这本书。
这份付出和努力,让鲁迅深深地感受到了阿长对他的关爱和照顾。
整篇文章中,鲁迅对阿长的描述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并没有因为阿长的身份而轻视她,反而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她的尊重和感激。
这种尊重和感激并不是空洞的言辞,而是通过一个个细节描写来展现的。
例如,当鲁迅得知《山海经》是阿长买来的之后,他感到非常的震惊和感动。
他知道这本书对于他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他将这本书视为他和阿长之间最珍贵的回忆。
阿长在鲁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善良、体贴、关爱孩子的好保姆形象,让鲁迅永生难忘。
而《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物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阿长的形象是有血有肉的,是形象丰满的。
分析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分析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分析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记实性的文章。
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
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文章先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着力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作者用戏谑的口吻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写她这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
她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顽皮,动不动就要告诉母亲。
夏天睡觉,长妈妈又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
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了这个人物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作者接着写她懂得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
比如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最好是捡起来吃下去等等,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至于长毛的故事,更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
这些都可以算抑的一面,可以说是在为写《山海经》一事作铺垫。
但是,即便是这抑的一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良的品格,这一点我们从吃福橘一事中看得很明白。
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一事。
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
正在这时候,长妈妈看出来了,问我是怎么回事。
我虽然知道说了也无益,但还是告诉了她。
没想到,在她告假回来以后,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名字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这时候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他那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了!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阿长与山海经赏析:本文通过阿长和作者之间发生的七件事,来写我对阿长的怀念和反映社会的黑暗。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
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阿长与山海经》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
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
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
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
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
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
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
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
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
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叙事理论的叙事视角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叙事学理论在文本层面主要讨论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距离等问题。
其中叙事时间又分为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层面。
叙事视角又称叙事聚焦,它又分为内聚焦、外聚焦和全聚焦三个层面。
所谓内聚焦是叙述者就是文中人物,是叙述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述故事;所谓外聚焦是一种限制性叙述,叙述者知道的事情少于故事中的人物;所谓全聚焦则是叙述者能准确掌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是全知全能的。
下面我就从叙事视角中的内聚焦视角出发简单解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对自己儿时保姆的回忆。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叙事视角中的内聚焦模式描写了作者对自己儿时与保姆阿长的回忆。
是通过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来描述了阿长的一些特征,作者本就是故事中的一员,所以他的了解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阿长做了一些描述而不是全面的细致的描写。
这就是内聚焦区别与全聚焦及外聚焦的特点: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见解。
下面我就从文章中截取几个片段进行具体的分析。
片段一:“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是作者描述与阿长睡觉时自己看见的情景,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其他人无从得知。
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阿长的睡相进行了描写,表达出作者对阿长这种睡相的厌恶但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片段二:“她教给我的道理还是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麻烦的事情”。
这是作者描述儿时阿长说给他的一些“古怪仪式”作者自己只认为这是“麻烦的事情”也不曾记住,却不知这都是阿长愚昧迷信的表现。
这里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阿长的一些话语进行了描写,却不知阿长的真实想法,也正是内聚焦的体现。
片段三:“这实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能不惊异。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
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是阿长对作者讲述了“长毛”之后作者所想的,作者不懂阿长的内心,不了解阿长,也揣摩不出阿长的想法,于是就将种种都归结为“伟大的神力”而由生自己对阿长的敬意,这是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感受,别人是不知道的。
文章中类似于这样的片段不胜枚举,都是作者在与阿长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的,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文中作者有对阿长的厌恶:因为她的睡姿,她弄死了隐鼠;也有作者对阿长的敬意与感动:因为“长毛”的故事,因为她给自己买了《山海经》。
这些都是因为阿长做的事情使作者从内心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可作者无法揣测出阿长的内心,只能从平日里阿长的所作所为对其进行一定的描写,这些都是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同时作者也只知道这些。
因为作者本就是故事中的一员,他无从得知故事是如何进行的只能顺着故事的发展走下去。
这些都是内聚焦模式的体现。
班级:语文教育一班
学号:10260455
姓名:海来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