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宇宙航行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学内容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材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人造卫星”是一个 动态的知识体系,是随时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而教材内容在这一方面又是相对陈旧、
滞后的。为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可组织一些课后调研活动。
2、学生分析
从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大多是90年出生,17岁已经对本节知识有一定 的接受能力,但比较起成年人来还不及, 尤其是对知识体系条理性掌握, 对易混淆知识的辨 别能力还欠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本节与第六章息息相关,不同水平的学生学起来认 知程度不一样。从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来看,学生容易接收表象、浅显的知识,不易接收推 理性强、易混淆的知识。
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
促进作用。
二、
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1)知识特点:人造卫星是高一新教材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第五节课的内容,新教材
的编排与原教材相比,稍有变动:删掉了原材料中的 人造卫星的应用”和 航天技术的发展” 的内容;加入了。新教材针对高一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删减了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了 宇 宙速度”的教学,并加强了逻辑的严密性。
根据上面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表达式?
根据上面得到的表达式,可以得到的表达式是什么?
看宇宙速度的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如果卫星是在地球表面,它的运行速度是多少?这个速度叫做什么?
怎么推导出来的?()
这个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它的速度大于7.9km/s会怎么样呢?
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数值是多少?有什么物理意义?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5、教和学的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同时采用讲解法和谈话法辅助学生学习。 从学法 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在本
节课,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发现问题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程序
教师活动(主导地位)
(2)知识地位: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
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 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
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
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2)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4、教学目标确立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了解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4知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其中物体发生失重现象的原因。
各位专家、老师:
一、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改变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
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其关键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由过去的 教”为中心,向 学”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自我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 习的能力。
课程标准;会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提高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加之让学生进行探究、讨 论学习本节课, 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 既突 出了自主学习,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活动(主体地位)
情景导入
在科学技术欠发达的古代,嫦娥奔月”只能是美丽的传说;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
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了人类的航天新纪元;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 东方号”载人飞船 ,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1969年7月20日, 美国 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陆舱降落在月球附近的静海区,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 想……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基本知识。
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怎样才能让地球同步卫星向高轨道运行(离心运动)? 通过学习,你认为分析卫星变轨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出正确答案,必要时可适当采用讲解法。
教学评价
(评价原则:自主性,综合性,多向性,全程性
纬度:情感、能力、协作合作、操作技能)
借助于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并对学生问题较集中的题目,进行适当的提示或评价。 通过学案的 “自我测评” 来进行自我测评,了解自己课堂学习效率如何,有疑问的可以集中 解决,做到有的放矢。
自主探究
复习性提问,提出问题: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同学们请思考:
人造地球卫星和“东方号”载人飞船绕地球做什么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百度文库要什么力?
卫星在绕地球运动时受哪些力的作用?
交流协作
安排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看书,并分组探究下面问题的答案。
牛顿对人造地球卫星是如何理解的?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
(2)能力目标
1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逐步提高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
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培养科学的民主意识;
2通过学习我国卫星技术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总结建构
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自学、 讨论及成果展示情况,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结构体系,建构知识框架;布置作 业。
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设计体会
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1.拓展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容量。
新教材的编排与原教材相比,稍有变动,在“宇宙速度”讲解时引入了“发射速度”与“环 绕速度”的区别,在讲解卫星的变轨问题时, 借助地球同步卫星的变轨发射讲解, 拓展了教 学内容。
什么是第三宇宙速度?数值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是一回事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根据得到的环绕速度的表达式,地球卫星的运行速率和轨道半径有什么关系?
如何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和最大环绕速度”?
地球同步卫星: 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
“同步 ”的含义是指什么?地球同步卫星的有何特点?能不能确定?
滞后的。为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可组织一些课后调研活动。
2、学生分析
从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大多是90年出生,17岁已经对本节知识有一定 的接受能力,但比较起成年人来还不及, 尤其是对知识体系条理性掌握, 对易混淆知识的辨 别能力还欠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本节与第六章息息相关,不同水平的学生学起来认 知程度不一样。从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来看,学生容易接收表象、浅显的知识,不易接收推 理性强、易混淆的知识。
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
促进作用。
二、
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1)知识特点:人造卫星是高一新教材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第五节课的内容,新教材
的编排与原教材相比,稍有变动:删掉了原材料中的 人造卫星的应用”和 航天技术的发展” 的内容;加入了。新教材针对高一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删减了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了 宇 宙速度”的教学,并加强了逻辑的严密性。
根据上面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表达式?
根据上面得到的表达式,可以得到的表达式是什么?
看宇宙速度的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如果卫星是在地球表面,它的运行速度是多少?这个速度叫做什么?
怎么推导出来的?()
这个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它的速度大于7.9km/s会怎么样呢?
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数值是多少?有什么物理意义?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5、教和学的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同时采用讲解法和谈话法辅助学生学习。 从学法 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在本
节课,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发现问题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程序
教师活动(主导地位)
(2)知识地位: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
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 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
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
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2)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4、教学目标确立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了解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4知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其中物体发生失重现象的原因。
各位专家、老师:
一、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改变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
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其关键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由过去的 教”为中心,向 学”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自我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 习的能力。
课程标准;会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提高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加之让学生进行探究、讨 论学习本节课, 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 既突 出了自主学习,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活动(主体地位)
情景导入
在科学技术欠发达的古代,嫦娥奔月”只能是美丽的传说;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
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了人类的航天新纪元;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 东方号”载人飞船 ,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1969年7月20日, 美国 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陆舱降落在月球附近的静海区,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 想……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基本知识。
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怎样才能让地球同步卫星向高轨道运行(离心运动)? 通过学习,你认为分析卫星变轨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出正确答案,必要时可适当采用讲解法。
教学评价
(评价原则:自主性,综合性,多向性,全程性
纬度:情感、能力、协作合作、操作技能)
借助于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并对学生问题较集中的题目,进行适当的提示或评价。 通过学案的 “自我测评” 来进行自我测评,了解自己课堂学习效率如何,有疑问的可以集中 解决,做到有的放矢。
自主探究
复习性提问,提出问题: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同学们请思考:
人造地球卫星和“东方号”载人飞船绕地球做什么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百度文库要什么力?
卫星在绕地球运动时受哪些力的作用?
交流协作
安排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看书,并分组探究下面问题的答案。
牛顿对人造地球卫星是如何理解的?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
(2)能力目标
1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逐步提高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
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培养科学的民主意识;
2通过学习我国卫星技术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总结建构
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自学、 讨论及成果展示情况,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结构体系,建构知识框架;布置作 业。
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设计体会
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1.拓展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容量。
新教材的编排与原教材相比,稍有变动,在“宇宙速度”讲解时引入了“发射速度”与“环 绕速度”的区别,在讲解卫星的变轨问题时, 借助地球同步卫星的变轨发射讲解, 拓展了教 学内容。
什么是第三宇宙速度?数值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是一回事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根据得到的环绕速度的表达式,地球卫星的运行速率和轨道半径有什么关系?
如何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和最大环绕速度”?
地球同步卫星: 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
“同步 ”的含义是指什么?地球同步卫星的有何特点?能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