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及测试

合集下载

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和青壮年人群中。

其主要症状包括幻听、妄想、思维内容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奥氮平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但其副作用之一是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及引起糖脂代谢紊乱,进而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具有改善糖脂代谢、减少体重等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于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在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二甲双胍在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方面的疗效。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目的:1. 分析二甲双胍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机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作用机制。

2. 研究二甲双胍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在调节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方面的效果。

3. 设计和实施临床试验,评估二甲双胍在治疗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方面的临床疗效。

4.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二甲双胍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希望可以为改善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和糖脂代谢状态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临床指导,为这一患者群体的健康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

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和糖脂代谢紊乱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治疗效果。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12社2 120114018 李纪丹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很多的家属和朋友在面对家人异常行为表现的时候,不知道患者是处在一种病态的状态之下,希望能够通过解释和讲道理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但是往往不能如愿,患者在这种病态之下很难能够听进别人的话,对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清楚,自知力比较差,需要家属主动要求患者就医才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通过《犯罪心理》中里奥.詹金斯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一般情况介绍里奥.詹金斯男性三十岁左右曾在疾病控制中心任实验助理二、主要症状表现里奥左臂曾患带状疱疹,对其注射疫苗进行治疗后因药效原因产生瘙痒感。

医生对其解释是药物正常反应,药效过后就会转好。

但是里奥坚持认为医生在注射疫苗时添加了蟑螂幼虫,并且医生们在合谋置他于死地。

在药效过后仍产生幻觉,看见自己手臂皮肤内有蟑螂在蠕动。

并且坚信一切都是国家和政府的阴谋,不相信医生的诊断。

曾绑架新闻调查记者想让其报道自己体内的虫子,揭露阴谋。

失败后,又绑架一名科学家。

曾抽出自己的血并认为自己的血是黑色的,自己生了病。

当科学家指出血是正常的红色时,里奥认为是科学家污染了样本。

并且在科学家指出他可能精神方面有些问题时,狂怒将科学家杀害。

曾经将自己手臂皮肤割开为了取出在其中爬行的虫子。

在餐厅会认为饮用水都有问题,已经被政府动了手脚,目的是让所有人被感染。

坚信自己正在被国家追杀,因为自己正努力将国家和政府的阴谋揭露。

会将朋友的敲门声幻听成警察上门抓捕的声音。

三、症状分析根据DSM-IV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来看特征性症状有妄想、幻觉和明显的紧张状态。

并且这些症状均在一个月内有明显表现。

社交或职业功能不良:六个月以前就从原工作单位辞职,没有再次出去工作。

表现出自起病以来在显著较长时间内,一个以上重要的方面的功能如工作、人际关系或自我照料明显的较起病前差的多。

病期:病情的持续性表现已有六个月,在这六个月内至少一个月符合特征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 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 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 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 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标准住院日为≤56天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
药物过量:中毒症状可见高热、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 乏。本品无特效拮抗剂,发现超剂量症状时应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
药理毒理:本品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
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1)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 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 合抗精神病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 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2)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 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患者,原则上仍使 用原药、恢复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3)遵循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的原则。除难治性病例外,原则上不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 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更换治疗期间的短期交叉状态除外),急性期可 短期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4)必要时可联合使 用情感稳定剂和/或抗抑郁药。 2、药物种类:优先选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 代抗精神病 药也可作为一线用药。氯氮平和硫利哒嗪为二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 所用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原则上应 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巩固疗效,避免症状复发或病情反复。 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讨论式案例分析模式- 精神分裂症案例

讨论式案例分析模式- 精神分裂症案例

如患者要求出院,你如 何处理?与患者及其家 属就出院问题迚行沟通 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补充病史:由患者丈夫决定非自愿住院治疗。 入院常规检查多数结果正常,但血钾、钠略 低。减量奎硫平至400mg/日,合并帕利哌酮 缓释片3mg/日,3天后加到6mg/日,并继续 合并氯硝安定4mg/日。约10天病情开始改善, 无明显药物反应。遂在1周内减停奎硫平,换 成帕利哌酮缓释片9mg/d。此后患者病情持 续改善,住院1个月,幻听、妄想均消失,睡 眠好,但仍有猜疑,并有锥体外系副反应。
应制定怎样的维 持治疗方案?
补充病史:由患者丈夫决定非自愿住院治疗。 入院常规检查多数结果正常,但血钾、钠略 低。减量奎硫平至400mg/日,合并帕利哌酮 缓释片3mg/日,3天后加到6mg/日,并继续 合并氯硝安定4mg/日。约10天病情开始改善, 无明显药物反应。遂在1周内减停奎硫平,换 成帕利哌酮缓释片9mg/d。此后患者病情持 续改善,住院1个月,幻听、妄想均消失,睡 眠好,但仍有猜疑,并有锥体外系副反应。
下一步如何处理? 为什么?
补充病史:门诊给予喹硫平治疗, 一周内 逐步加量至600 mg/d。病情继续加重,失 眠及行为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显。 两周后复诊精神检查: 接触被动,由其丈夫及弟弟拉入诊室,情 绪极为紧张,可查出大量言语性幻听,内 容如前,仍存在明显被害妄想,且更多涉 及家人,为此夜间不敢入睡,甚至彻夜不 眠。
谢谢参与
关键讨论点: 1 、幻听和被害妄想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中的 价值? 2、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年龄和预后的关系?维持 治疗的重要性?
参考信息: 幻觉和妄想都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持续存在的言语性幻听和原发性妄想均具有 诊断价值;起病年龄较晚有利于预后。维持 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具有肯定的作用。 (《精神病学》人卫 第5版)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用药调查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用药调查分析

者, 再 了解其使用抗精神药物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
析。
2 结 果
2 . 1 总结 治疗 情 况 于 调 查 当 日未使 用 任 何 抗 精 神 药 物 6例 , 使 用 抗 精 神药 物 2 4 0例 , 其 中, 单 用 一 种 抗 精 神药 物 5 4例 ( 2 2 . 7 6 %) , 联 用 二种 抗 精 神 药 物 1 0 1例 ( 4 1 . 0 6 %) , 联 用 三种或 三种 以上 抗 精神 药
( 6 . 5 0 %) , 氯氮平 +维思通 l 5例 ( 6 . 1 0 %) , 氯氮平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 , 单一用药者 占 2 2 . 7 6 %, 其 + 舒 必利 1 4例 ( 5 . 6 9 %) , 氯 氮 平 +氯 丙 嗪 1 0例 中单 一 使 用 氯 氮 平 者 占 l 1 . 7 9 %、 氯丙 嗪者 占
【 药物与临床 】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治 疗 用 药 调 查 分 析
阿依 吐逊 尼 牙孜 , 于
( 阿克苏地区康宁医院 , 新疆

8 4 3 0 0 0 )
阿克苏
【 摘 要】 目 的: 了 解我院 住院精神分裂 症患者 使用抗精神药物的现状。 方法: 对目 前住我院治疗的 2 4 6 例精神分裂 症患者的治疗用药
2 0 1 3年 5月 第2 5卷 下半月 第 1 O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 d i c M J o u mM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Mt h
Ma y . 2 01 3
Vo l | 2 5 S HM N o . 1 0
平均( 5 . 1 5± 4 . 6 8 ) 年。

精神分析治疗案例

精神分析治疗案例

精神分析治疗案例
患者简介:
患者小明,男,25岁,自称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压力巨大,情绪低落,失眠严重,精神状态不佳。

经过初步评估,患者表现出焦虑、抑郁、自卑等症状,被诊断为情绪障碍。

治疗过程:
小明接受了精神分析治疗,治疗过程中,他通过与治疗师的交流,逐渐了解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

在治疗的初期,小明表现出对治疗的抵触和防御,但随着治疗的深入,他逐渐打开心扉,愿意探索自己内心的问题。

治疗效果:
经过数次治疗,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过度焦虑和自我要求过高,导致了他的情绪问题。

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学会了面对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逐渐学会放下内心的包袱。

同时,他也通过治疗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

结论:
通过精神分析治疗,小明逐渐摆脱了抑郁和焦虑的困扰,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倾听、理解和引导,帮助患者找到了内心的平衡点,使他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精神分析治疗在这一案例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
精神分析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情绪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深入挖掘患者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帮助患者认识
自己的问题,解决心理困扰,重建自我认知和情感平衡。

因此,精神分析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药理案例分析

药理案例分析

1、王某,男,70岁,腹痛、腹泻5 h,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如下:RP:阿托品 0.3 mg × 10用法:0.6 mg 口服 3次/ d诺氟沙星 0.2 g × 24用法:0.4 g / 次口服 2次/ d分析:此处方不合理。

原因①患者是70岁男性患者,其肝肾功能已降低,一次口服0.6 mg阿托品及0.4 g诺氟沙星,剂量均偏大;②老年男性患者很可能有前列腺增生致排尿不畅现象,而阿托品可松弛泌尿道平滑肌,会加重上述症状。

应改用山莨菪碱,后者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选择性高,较安全可靠。

2、李某,女,40岁,诊断为胆绞痛,所开处方如下:RP: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50 mg × 1用法:50 mg 肌内注射硫酸阿托品0.5 mg × 1用法:0.5 mg 肌内注射分析:此处方合理。

对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单用哌替啶止痛会因其兴奋胆管括约肌、升高胆内压而影响(减弱)止痛效果;若单用阿托品止痛,其解痉止痛效果较差(对括约肌松弛作用不恒定)。

二者合用可取长补短,既解痉又止痛,可产生协同作用。

3、张某,男,71岁,因下肢浮肿,胸闷、气急就诊,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处方如下:RP:地高辛片0.25 mg × 10用法:0.25 mg / 次 3次/ d氢氯噻嗪片 25 mg × 30用法:25 mg / 次 3次/ d泼尼松片 5 mg × 30用法:10 mg / 次 3次/ d分析:此处方不合理。

原因:①氢氯噻嗪能促进钠、水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消除或缓解静脉淤血及其所引起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但其可引起血钾降低;②泼尼松具有保钠、排钾作用,可引起水钠潴留而加重患者的水肿,同时降低血钾;③氢氯噻嗪与泼尼松合用可明显降低血钾,地高辛在低血钾时易引起中毒。

4、徐某,男,63岁,劳累后反复发作胸骨后压榨性疼痛6个月就诊,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开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硝酸甘油片0. 5 mg × 30用法:0.5 mg / 次舌下含化普萘洛尔片 10 mg × 30用法:10 mg / 次 3次/ d分析:此处方属合理用药。

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本文在对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以下启示: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从而做到事前预警及时,保证信息畅通;事中快速应对,多方沟通;事后消除负面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标签: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应对策略;危机管理机制一、实例分析1、事件(1)2014年9月13日中午两点,湖北民族学院学生科接到当地派出所电话,声称该院一名大一女生(A同学)报警说有人对她进行性骚扰,接到电话后本人与班主任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并及时赶到派出所,在派出所办公室内,A同学声称有两名男生正在通过电磁波对她进行性骚扰。

民警和我们均判断A同学可能存在精神问题,出现幻觉。

随后,我们将A同学接回学院办公室,并立即联系其家长,其父坦言A同学有过精神病史。

在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的建议下,我们与A同学进行了谈话,帮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

第二天家长赶到学校,经家长与学院领导双方协商,同意A同学休学一年,回家治疗,待康复后返校学习。

(2)2015年9月20日凌晨三点,本人接到保卫处电话,了解到本院一名大一学生(B同学)大喊大叫,宣称要跳楼,并且中途有过用刀砍门和踢门的行为。

我们联系到家长才了解到,B同学曾患精神分裂症,随身携带有药,吃药后能有效控制病情。

我们随即劝其吃药,吃药后不久,该生终于在值班室休息。

其父亲赶到学校后,B同学强烈要求退学回家,经过与学院领导充分沟通协商后,其父决定让B同学申请退学。

退学后其父亲与我们联系表达了谢意,并向我们反馈由于病情太重,B同学已经送至当地精神病院治疗。

2、原因分析仔细分析对比这两起案件,不论是事件本身,还是两个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都有很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事发时间。

两起事件都是新生在军训期间突发精神分裂症。

(2)两名学生都有精神病史,并且病因都是因为中学学习压力较大。

(3)两名学生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且发病前几天都没有按时吃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拓展提高
患者,男性,22岁,因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 医生给予氯丙嗪口服,300mg,一日2次。治疗7周后 患者精神症状有所好转,但出现肌张力增高、动作迟 缓、流涎、手抖、坐立不安、反复徘徊等现象。 1.请分析该患者的药用的合理性? 2.对于该患者应采取哪些用药护理措施? 3.如果这些表现持续存在,应采取何种措施对抗?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规划教材
护理药理学(用药护理)
Pharmacology in Nursing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及测试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任务导入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1.说出使用盐酸氯丙嗪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描述 2.患者用药后会有哪些预期表现?
3.针对此患者,护士应如何完成用药护理程序?
精神分裂症药的练习测试
3. 患者,男25岁,精神病急性发作时肌内注射氯丙嗪,站立时
晕倒,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根据患者的情况,应该选用下列
哪种药物救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 C.氯丙嗪
D.去甲肾上腺素
E.麻黄碱
谢谢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任务解析
1.选用药物的依据
该患者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可选用吩噻嗪类的 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等。该类药物能显著缓 解或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躁狂、幻觉、 妄想等症状,尤其对急性发作和具有明显阳性症 状的患者疗效佳。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任务解析
2.患者的预期表现
患者用药后原有的症状得到改善。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 和用药时间延长患者很快会出现口干、便秘、低血压、 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紊乱甚至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 此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须提示医 生调整药物剂量并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任务解析
3.为预防不良反应,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本类药物多采用口服、注射等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应从小剂量 开始,肌内注射应注意更换给药部位,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应足 量稀释,速度缓慢;给药密后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嘱患者 卧床休息,起床活动时要有人扶持,避免摔伤;避免环境温度 过冷或过热,监测患者体温;
精神分裂症药的练习测试
1.患者,男性,30岁,患有精神分裂症,在被害妄想的支配下到处上 访,既往未曾治疗过,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A.地西泮 B.地昔帕明 C.氯丙嗪 D.卡马西平 E.苯巴比妥 2.患者,女,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口服氯丙嗪半年后,精神症状 有所改善,但是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手抖等症状,服药的依从性明显 下降。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可以给她换下列哪个药物( ) A.氟哌啶醇 B.地昔帕明 C.氟哌噻吨 D.三氟拉嗪 E.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药案例分析
任务解析
3.为预防不良反应,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鼓励患者多食粗粮、多饮水,防止便秘,必要时加服缓泻剂; 注意老年患者的排尿、排便、步态不稳、视觉变化等不良反应, 必要时采取导尿和预防便秘的其他护理措施;注意患者用药后 可能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必要时建议医生给予抗帕金森药物; 提供给患者及家属详细的长期的治疗计划,增加用药的依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