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5)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第1框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人教版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史实。
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形成了自秦朝以来新的大一统的局面,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汉朝经历的确切时间。
(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比较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较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较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入】猜古代皇帝的名字:打得赢就是上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请问这个皇帝是谁?(汉武帝)(教师总结: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环节一:画年代尺教师在黑板上画汉朝历的年代,让学生在相应的年代填上相应的事件。
(此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朝的大致时间和经历的重大事件,有利于对史实的梳理)阅读卡内容探究请学生自行阅读书本阅读卡上的《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汉武帝,如何避免类似七国之乱事件的发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教案
2.1多媒体课件:教师将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2.2历史资料:教师将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等,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3网络资源:教师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历史数据库、学术文章等,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3.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历史资料
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等。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实证分析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的措施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
2.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8.学习兴趣与动机:通过本节课的生动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
9.问题解决能力:在讨论和实验环节,学生将能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0.批判性思维:在分析历史事件和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背后,是西汉初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和中央集权的需求。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对后世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边疆开发和对外关系对于中国的地理扩展和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答案:
1.判断题:对对对错
2.简答题: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在政治方面采取了设立郡县制、推行均田制、实行推恩令等措施;经济方面实行了盐铁官营,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加强了中央的经济控制;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了太学,推广了儒学教育;文化方面提倡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设立了乐府,推广了汉字书写。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方面:汉武帝设立郡县制,推行均田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经济方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加强中央的经济控制。
3.历史解释:通过分析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及其具体措施。2.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PPT课件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 合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 破长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 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光武中兴”
东汉的灭亡 220年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政治
削弱封 国势力
推恩令
强化监 察制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央 司隶校尉
地方
刺史
经济
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
思想文化
措施:
州部(监察区),每部委派刺史一 人,定期巡视。
②中央: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 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影响:
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经济上
措施: 将地方的货币铸造、食盐与铁器
生产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 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作用:
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实现了经济上 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 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②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但也体现了文化专制 的一面。
一、汉初的分封制与“七国之乱”:
西周
分封制 西汉?
秦朝
郡县制
刘邦共封了七 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 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 币,自集军队。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法 家
秦亡!
道 家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上《3.3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PPT课件 (5)
封王
刘濞 刘辟光 刘贤 刘印 刘熊渠 刘遂 刘戊
封地
广陵(江苏扬州) 东平陵(山东章丘) 剧县(山东寿光南) 高密(山东高密] 即墨(山东平渡) 邯郸(河北邯郸) 彭城(江苏徐州)
侯乘 王机 的损景 权黜帝 利了依 。王靠
国周 官亚 制夫 及平 其定 职了 权七 ,国 降之 低乱 诸,
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
1、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权)
政治 2、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监察权
西
汉
3、设立司隶校尉
汉
武
→政治统一
帝
大 一 统
经济:铸产五和铢 销钱售,权收,归加盐强铁中的央生经
济权
→经济统一
达 到 鼎 盛 时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出者、措施、影响)
期
→思想统一
自我测评
卫青,河东平阳 人。卫皇后弟。本平 阳公主家奴,后被汉 武帝重用,官至大将 军,即最高的军事将 领。多次带兵同匈奴 作战,屡立战功。史 书说:卫青为人谦虚 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河东平 阳人。卫青的外甥, 善骑射。18岁跟随卫 青作战官至骠骑将军。 霍去病为人,很少说 话敢于冲锋陷阵。常 带领精壮的轻骑兵, 远离大军,深入蒙古 大沙漠数千里,追击 匈奴贵族。“勇冠三 军”
加强监察 制度
中央设司隶校尉 地方设刺史
• 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监督和检举京 师百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司隶校尉
(中央)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地
方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 第三单元第三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历史故事和阅读课本材料 ,能详细说出推恩令和强化监察制度的具体内容 ,感受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4、提问:秦朝有哪个职官与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
〔御史大夫。〕
5、提问: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 ,稳固了皇权。〕
1、用自编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推行推恩令的背景。
2、用点名提问的方式引出推恩令的措施 ,让学生根据课本和自己的理解说出推恩令的历史作用。
3、展示课本图3-14〔东汉冀州刺史印〕。
完成随堂作业 ,作业本第20页1-4题。完成之后公布答案进行校对 ,随后讲评错题。〔5-7分钟〕
二、经济难题
汉武帝还是忧心重重的 ,匈奴每每侵犯的时候 ,他都想直接给予最大力度的打击。可当他一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 ,有的大臣说“币制混乱 ,国库空虚 ,实在是没有方法承受军事还击。〞汉武帝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情分析
1、学生们在课外通过书籍或者电视剧对汉朝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学生所了解的可能并非真实的历史 ,且只知故事 ,不知故事背后所反映的历史意义。因此 ,既要引导学生正视电视剧与历史史实的差异。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准确掌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学生们对于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有较高的兴趣 ,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知识的拓展。虽然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实施的具体措施 ,但简要地给学生讲述措施实施的背景及影响 ,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2.难点:
- 理解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意义
- 分析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背后的历史逻辑
3.解决办法:
- 运用多媒体资料,如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大一统格局的地理和政治意义。
- 通过案例分析,如对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统一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掌握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
5. 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在汉武帝的努力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真正的统一。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民族融合也得到了加强。
6. 大一统的影响: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皇帝的权威,这一点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我国的统一和民族融合,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梳理
1. 汉武帝时代背景: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他登基时,我国正处于一个分裂和混乱的时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并致力于实现全国的统一。
2. 大一统政策的提出:汉武帝提出大一统的思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帝的权威;二是改变当时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的统一;三是以此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共13张PPT)
这是什么? 五铢钱 谁在位的时候发行? 汉武帝
汉武帝还把食盐与铁器生产收归中央, 增加收入,在经济上促进了大一统。
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思想文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长安
太学 官学
地方
化方面
削弱封 国势力
政治 方面 强化监 察制度
中央 地方
推恩令
司隶校尉 刺史
经济上
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生产,增加中央收入
巧妙之处: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实行监察制度 皇帝 监督和 (中央) 检举京师百 司隶校尉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楚国
刘戊
彭城(江苏徐州)
王国 诸侯 奢侈 生活
金缕玉衣
汉初分封的 诸侯王的势力逐 渐膨胀,对皇权 构成了严重威胁。
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 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 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 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王莽篡权
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实际掌权者外戚宰相王莽发动宫廷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亡。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但由于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脱离实际,最后失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所巩固的大一统格局使汉朝走向全盛,感受国家一统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观,树立创新改革的观念。
重点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的措施和影响。
难点
运用相关史料,评价汉武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个时期集中表现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合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破长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三国演义》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东汉(25年— 220年)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汉武帝为进一步实现大一统,采取措施
从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出现了大一统格局?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案:第3单元第3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得到了提升,能够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放置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认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史料,运用史料实证来理解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得到了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进行合理解释,认识其对后世的影响。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知识点和分析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板书设计
①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推恩令的实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盐铁官营,统一货币,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文化: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家文化。
②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凝聚力。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案:第3单元第3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设定目标: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持续改进:鼓励学生持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书籍:《汉武帝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等,这些书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论文: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汉武帝时代的研究论文,如《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制度研究》、《汉武帝时代的经济发展》等,以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视频资料:播放与汉武帝时代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情景。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知识测试和互动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大一统格局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的奥秘。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课件 人教版
第十四页,共32页。
政治上
皇帝(huángdì)
1.颁布“推恩令”
中
央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诸侯王
(zhōngyāng)
(zhōngyāng)
统
辖
统侯 侯 侯 辖
侯侯 侯
侯侯 侯
的 郡
的 郡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
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
侯国,这叫“推恩令”。
核心内容
目的: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第十五页,共32页。
政治上 1.颁布“推恩令”
“推恩(tuī ēn)令”的巧妙之处 在能于不费:一兵,不损寸土(cùn tǔ),就削平封国的
势力。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miào jì)。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第十六页,共32页。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5.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DōngHàn)。刘秀就是(
)
A.汉高祖 C.光武帝
B.汉景帝 D.汉武帝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 “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 是因为过度(guòdù)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 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 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 为加强中央专制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三 条)
1、阅读教材“七国之乱” 的相关材料,说说 高祖刘邦(liú bānɡ)的愿望实现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课件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共16张PPT)
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罢黜百源自 独尊儒术长安 太学地方
官学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中, 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匈 奴
西春战战商周秋夏国国
秦西朝汉
秦 皇 汉 武 千古一帝 汉武帝
汉初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 141—前87),是汉 朝的第五代皇帝。7 岁时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五十 四年。
政治:诸侯国势力强大
河间王刘德的声望很高。 一次,汉武帝问他治国 之道,他对答如流,言 谈中还讲到历史上商汤 和周文王以小国得天下 的事情。汉武帝听后很 恼火,用讽刺的口吻对 刘德说:“商汤以七十 里取天下,文王以百里 取天下,河间王就好好 努力吧!”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朝经历确实切时间。
掌握汉武帝为稳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比拟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拟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稳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开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拟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流程】导入:汉族、汉语、汉人、汉文化、汉字。
“汉〞从何而来,为什么它能成为我们的代表呢?让我们走进中国历史上的西汉王朝,分析其原因。
环节一:西汉初年的统治师: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西汉的开国皇帝是?2.他得到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3.西汉初年社会状况如何?后来经历了怎么样的开展过程?4.汉景帝的继任者是谁?学生阅读课本,一一答复。
教师讲解后,展开幻灯片4,介绍汉武帝,问与汉武帝相关的知识,大家学过的纪年方法。
展示幻灯片5,提示大家,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
〔过渡〕汉武帝即位后,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学生简要说明。
师:经济上,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开展;政治上,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但是政局依然非常不稳定,诸侯王问题悬而未决。
展示幻灯片6,教师介绍“七国之乱〞出示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问:这说明了什么?有怎么样的影响?生略问: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环节二:汉武帝稳固统治的措施〔一〕政治上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稳固中央集权〕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明在哪里?〔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对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刘邦)谓布曰:“何苦而反?” 布曰:“欲为帝耳。”
——《史记·黥布列传》
楚王韩信, 梁王彭越, 淮南王英布, 长沙王吴芮, 燕王臧荼, 赵王张敖。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史记》
汉高祖刘邦
燕王刘健 淮阳王刘友 赵王刘如意 梁王刘恢 淮南王刘长 代王刘恒 吴王刘濞 楚王刘交 齐王刘肥
汉武帝 16岁登基 21岁亲政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
——汉武帝后花园
汉武帝为掩人耳目,密诏主父偃后花园议事。 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偃:为先帝削藩而死。 帝:依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 何失败? 偃: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 他们反叛的事就很容易产生。晁错正是实行的强 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乱,不仅 削藩未成,还险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帝: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哪! 偃:陛下,今臣倒有一计。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如何评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积极: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皇权的加强和国家 的统一。
消极: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缺乏争鸣,不利于学 术文化的发展。
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 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 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 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 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 重现蓬勃生机。
前140 儒学独尊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 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汉 武诸帝不在为六何艺会之科接、受孔董子之仲术舒者的,皆“绝独其尊道,儒勿术使”并进的。建议?
太学
官方
儒家学说
民间社会
察举制
意
儒家思想
识
形
态
读书 ——做官
(儒家经典)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 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 独立的批评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汉武帝后花园
偃: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 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 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那 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 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 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感念皇恩 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正所谓:堡垒最易从内 部攻破。
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
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诸 侯王的威胁自此消除。
加强监察制度
诸侯 中央
刺史 司录 监督 校尉
一统江山易, 聚拢人心难。
百百家争家鸣争→鸣儒→学一独家尊独尊
……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书……”——顾颉刚《秦始皇传》
春秋 战国 前221
秦 前206
汉
百家汉争武鸣帝 焚书坑诱儒导天下人读一种书。
帝:(喜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禁)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
——汉武帝后花园
1、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诸侯王问题? 2、“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汉武帝说,“此计甚妙!”请问:“妙” 在何处?
汉武帝还颁布法令,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 往,防止他们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的 酎金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