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和分析法

合集下载

综合法与分析法知识点总结

综合法与分析法知识点总结

综合法与分析法知识点总结综合法与分析法是在研究认知过程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两种基本方法。

它们在科学研究、管理决策、问题解决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主要方法与应用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具体说明。

一、综合法综合法是指在进行研究分析时,采用多个角度、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综合研究问题的方法。

综合法的主要特点有:1. 多因素综合:综合法强调多方面、多因素的综合研究。

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析问题,得出综合、全面的结论。

2. 积极开放:综合法强调对各种可能性的积极开放,不固步自封,能够克服单一因素分析的片面性。

3. 统筹兼顾:综合法要求在研究中综合各种看法,避免偏听片信,充分尊重每个因素,统筹兼顾。

综合法的主要方法包括层层分析法、交叉综合法、数字与模型综合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操作。

例如,在管理决策中,如果要分析一个市场是否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可以采用综合法。

首先,可以从市场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情况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其次,可以采用数字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将不同因素的影响定量化,最终形成综合判断。

二、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现象的分解、逐一研究,从而对复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讨的方法。

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有:1. 逐一分解:分析法要求对问题进行逐层逐一的分解,从整体到局部,从细微到粗大地深入研究每个问题。

2. 重点着眼:分析法要求对问题的各个方面着重研究,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从而能够深刻理解问题。

3. 系统性:分析法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具有系统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分析法主要包括逐步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解、对问题的逐步归纳等方法进行具体操作。

举例而言,在生产管理中,如果要分析一个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
ab
变题:
已知 a,b, c R,且 a b c 1
求证:(1)a2 b2 c2 1 ; 3
(2) a b c 3.
例2.如图,四棱锥 P ABCD中,
PC 平面ABCD, PC 2,
在四边形ABCD 中,点M 在PB上,
PB与平面ABC成 30 角.
(1)求证:CM // 面PAD; (2)求证:面PAB 面PAD.
其推证过程为:
结论 已知条件
特点:
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 “已知”
3.直接证明 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
注:直接证明的一般形式为:
本题条件
已知定义 已知公理

A⇒
B⇒
C

已知定理
⇒ 本题结论
例1: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 △ACO≌△BDO,AE=BF, 求证:CE=DF
求证:
1 - tan2α= 1 - tan2β . 1 + tan2α 2(1 + tan2β)
练习1: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垂足为E,
CF⊥BD,垂足为F, 求证:AE=CF
D
E
C
F
A
B
练习2:求证: 3 - 2 > 6 - 5
练习3:设a,b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1, 证明:1 + 1 > 4
复习
1.推 理
合情推理
(或然性推理)
演绎推理 (必然性推理)
归纳
(特殊到一般)
类比 (特殊到特殊)
三段论 (一般到特殊)
两种推理的作用?
合情推理为演绎推理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1
1.综合法:(顺推证法)(由因导果法)
例:已知a, b 0, 求证:a(b2 c 2 ) b(c 2 a 2 ) 4abc
知识点提示: 基本不等式:a b 2 ab (a 0, b 0) a 2 b 2 2ab
1.综合法:(顺推证法)(由因导果法)
因为log19360<log19361=2, 所以
1 2 3 2 log 5 19 log 3 19 log 2 19
思考题:
已知a, b是正数, 且a b 1, 1 1 求证: 4. a b
当堂训练: 课本P42,练习T1.
课后作业: 课本P44,A组,T1。
例:已知a, b 0, 求证:a(b2 c 2 ) b(c 2 a 2 ) 4abc
2 证明 : : bb 2 c 222bcaa 0 c2 bc, , 0 证明 2 2 证明 : b c 2bc, a 0 aabb 2 c ) ) 22abc. ( ( 2 c 2 2 abc. 2 a (b 2 c 2 ) 2abc. 同理, bbcc 2 a ) ) 22abc. ( ( 2 a 2 2 abc. 同理, 同理, b(c a 2 ) 2abc. aabb 2 c ) ) bcc 2 a ) ) 44abc. ( ( 2 c 2 2 b( ( 2 a 2 2 abc. 2 a (b c 2 ) b(c 2 a 2 ) 4abc.
P Q1
Q1 Q2
Q 2 Q3
Qn Q
综合法是由一个个推理组成的
例1:如图,△ABC在平面α外, AB P, BC Q, AC R. 求证:P,Q,R三点共线.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综合法与分析法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综合法与分析法

4.3.2综合法与分析法1.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定理1 如果a,b 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 时取"="号) 证明:a2+b2-2ab=(a-b)2≥0 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所以 a2+b2≥2ab(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定理2 如果a,b,c R+,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 时取"="号) 证明:∵a3+b3+c3-3abc =(a+b)3+c3-3a2b-3ab2-3abc =(a+b+c)(a2+b2+c2-ab-bc-ac) =(a+b+c)[(a-b)2+(b-c)2+(a-c)2]≥0 ∴ a3+b3+c3≥3abc,很明显,当且仅当a=b=c 时取等号.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12n A B B B B ⇒⇒⇒⇒⇒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2.分析法从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寻找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为此逐步往前追溯(执果索因),一直追溯到已知条件或一些真命题为止.例如要证a2+b2≥2ab 我们通过分析知道,使a2+b2≥2ab 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是a2-2ab+b2≥0,即(a-b)2≥0就行了.由于是真命题,所以a2+b2≥2ab 成立.分析法的证明过程表现为一连串的"要证……,只要证……",最后推至已知条件或真命题证明不等式时,有时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12n B B B B A ⇐⇐⇐⇐⇐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要证明命题B 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1B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2B 为真,从而又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 而已知A 为真,故命题B 1.已知a 、b 、c 都是正数,求证:+>证明:观察原不等式中含有a 2+ab +b 2即a 2+b 2+ab 的形式,联想到余弦定理:c 2=a 2+b 2-2ab •CosC ,为了得到a 2+b 2+ab 的形式,只要C =120°,这样:可以看成a 、b 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可以看成b 、c 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可以看成a 、c 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构造图形如下,AB =, BC =, AC =显然AB +BC >AC ,故原不等式成立。

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

2.2.1综合法与分析法班级: 姓名: 时间:2012-3-6 编号:18一、【教材知识梳理】1.综合法(1)综合法是从 出发,经过 ,最后达到 .(2)综合法是 的思维方法,综合法又叫做由因导果法.2.分析法(1)分析法是从 出发,一步一步寻求 ,最后达到 .(2)分析法是一种 的思维方法,分析法又叫做执果索因法.二、【典例解析】例1:用综合法证明.已知0,0≤++=++ac bc ab c b a 求证:跟踪练习1:已知:c b a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c b a c a c b c b a 6222222>+++++例2.四面体P-ABC 中,PC PB PA ABC ===∠,900,D是AC 的中点,求证:ABC 面⊥PD 。

例3:用分析法证明:.5273<+跟踪练习2:3a≥<已知,求证三、当堂检测:1、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析法是间接证明法;⑤分析法是逆推法。

其中正确语句的个数为:()A、2 B、3 C、4 D、52、已知11 0,0,1,4 a b a ba b >>+=+≥且求证:四、课后强化训练1.若a,b,c +∈R ,且a+b+c=1,那么c b a 111++有最小值( )A.6B.9C.4D.32.设26,37,2-=-==c b a ,那么a,b,c 的大小关系是( )c b a A >>. b c a B >>. c a b C >>. a c b D >>.3.若x>y>1,则下列4个选项中最小的是( ) A.2y x + B. y x xy +2 C.xy D. )11(21y x +4.若xy+yz+zx=1,则222z y x ++与1的关系是__________;5. b a n b a m b a -=-=>>,,0若,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6. 1111.a b c abc a b c =<++已知、、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求证7.已知a,b +∈R ,且a+b=1,求证:225)1()1(22≥+++b b a a .8.设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c b a ca c bb a lg lg lg 2lg 2lg 2lg ++>+++++.9、如果()3sin sin 2βαβ=+,求证:()tan 2tan αβα+=。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法在研究学科领域中是两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综合法是指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数据和观点进行整合和综合,以便从中得出全面的结论和理解。

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解,研究其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深入分析和理解问题。

综合法在研究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通过综合不同的材料和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提供更全面的研究结果。

综合法注重整体性思维,能够考虑到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

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然而,综合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和观点,综合法可能会非常耗时和繁琐。

其次,由于材料和观点的多样性,可能存在信息的冲突和矛盾,这需要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面对和解决。

最后,综合法需要研究人员具备较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便处理和整合各种不同的信息和观点。

相比之下,分析法注重研究对象的细节和内部结构。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组成和特征,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原理。

分析法强调的是逐步推导和推理,通过分析对象的各个方面来得出结论和解释。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复杂问题的解析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然而,分析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分析法强调细节和局部,可能会忽视整体的视角和综合的信息。

其次,分析法可能会产生过于复杂和抽象的结论,这可能会使得解释和应用变得困难。

最后,分析法需要研究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背景,以便进行准确和有效的分析。

在实际研究中,综合法和分析法通常会结合使用,以取长补短。

综合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了解问题,而分析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问题的细节和内部结构。

这种综合运用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得出更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综合法和分析法作为两种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一、综合法
1、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即由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其必要条件(由因导果),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故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综合法的依据:已知条件以及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在推理时要注意:作为依据和出发点的命题一定要正确.
二、分析法
1、 1、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执果索因;分析法的书写格式:要证明命题B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

3、用分析法证明的模式:
用分析法证:为了证明命题B为真,这只需证明命题B,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命题B: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真.可见分析法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它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

特别提醒:当命题不知从何人手时,有时可以运用分析法来解决,特别是对
于条件简单而结论复杂的题目,往往更是行之有效.用分析法证明时,往往在最后加上一句步可逆,这无形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①分析法证明过程的每一步不一定”,也没有必要要求”,因为这时仅需寻找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②如果非要”,则限制了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得分析法只适用于证明等价命题了,但是,只要我们搞清了用分析法证明问题的逻辑结构,明确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那么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还是比较方便的。

小学数学:分析法和综合法

小学数学: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与综合都是思维的基本方法,无论是研究和解决一般问题,还是数学问题,分析和综合都是最基本的具有逻辑性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本是两种思想方法,但因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阐述。

1.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概念。

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方面和因素,分别加以考察,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整合,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

在研究数学概念和性质时,往往先把研究对象分解成几个部分、方面和要素进行考察,再进行整合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形成理性认识。

实际上教师和学生都在经常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运用了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如认识等腰梯形时,可以从它的边和角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它有几条边?几个角?四条边有什么关系?四个角有什么关系?再从整体上概括等腰梯形的性质。

数学中的分析法一般被理解为:在证明和解决问题时,从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追溯到产生这一结论的条件是已知的为止,是一种“执果索因”的分析法。

综合法一般被理解为:在证明和解决问题时,从已知条件和某些定义、定理等出发,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或推理,最终证明结论或解决问题,是一种“由因导果”的综合法。

如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可以由问题出发逐步逆推到已知条件,这是分析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求出所需答案,这是综合法。

再如分析法和综合法在中学数学作为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因此,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数学学习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思想方法。

2.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重要意义。

大纲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比较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其中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推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方面,如在解答应用题时重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可以先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条件又需要什么条件解决,这样一步一步倒推,直到利用最原始的已知条件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法和分析法(1)》导学案
编写人:马培文 审核人:杜运铎 编写时间:2016-02-24
【学习目标】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重点难点】
1.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 会用综合法证明问题;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

3. 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

【学法指导】
① 课前阅读课文(预习教材P 85~P 89,找出疑惑之处)② 思考导学案中的探究
问题,并提出你的观点。

【知识链接】
复习1 两类基本的证明方法: 和 。

复习2 直接证明的两中方法: 和 。

知识点一 综合法的应用
问题 已知,0a b >,
求证 2222()()4a b c b c a abc +++≥。

新知 一般地,利用 ,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
证,最后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

反思 框图表示
要点 顺推证法;由因导果。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a b c R +∈,1a b c ++=,求证:1119a b c
++≥
变式 已知,,a b c R +∈,1a b c ++=,求证 111(1)(1)(1)8a b c
---≥。

小结 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应用重要不等式和不等式性质,要注意公式应
用的条件和等号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证明。

例2 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C 成等
差数列,a 、b 、c 成等比数列. 求证:为△ABC 等边三角形。

变式 设在四面体P ABC -中,90,,ABC PA PB PC ∠=︒==D 是AC 的中点.
求证 PD 垂直于ABC ∆所在的平面。

小结 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作语言的转换,如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
把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明
确表示出来。

【基础达标】
A1. 求证 对于任意角θ,44cos sin cos 2θθθ-=。

B2. ,A B 为锐角,且tan tan tan A B A B +=,
求证 60A B += . (提示:算tan()A B +)。

【归纳小结】
综合法是从已知的P 出发,得到一系列的结论12,,Q Q ⋅⋅⋅,直到最后的结论是Q . 运用
综合
法可以解决不等式、数列、三角、几何、数论等相关证明问题。

【知识拓展】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证明方法。

【当堂检测】
1. 已知22,,"1""1"x y R xy x y ∈≤+≤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如果821,,a a a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0≠d ,则( )
A .5481a a a a >
B .5481a a a a <
C .5481a a a a +>+
D .5481a a a a =
3. . 设23451111log 11log 11log 11log 11
P =+++,则( ) A .01P << B .12P <<
C .23P <<
D .34P <<
4. 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133(2)(2)22x x k k k k --+<-+的解集为1(,)2
+∞,则k 的范围是。

5. 已知b a ,
是不相等的正数,x y ==,则,x y 的大小关系是____。

【能力提升】
1. 已知a ,b ,c 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 3b c a a c b a b c a b c
+-+-+-++>。

2. 在△ABC 中,证明 2
222112c o s 2c o s b a b B a A -=-。

【学习反思】
① 基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情感认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数学选修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