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

合集下载

运用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之反思

运用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之反思

运用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之反思摘要: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从根本上是一种关系性、主体性思维,而且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动态的、关系的和辩证的思维方式。

效率与公平问题对于人的思想改变和社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实践观介绍和分析我国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的发展及其超越,最后提出新形势下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思维效率公平目前,我国现实中存在的经济收入和教育资源等不公平现象已经对社会效率与公平秩序构成了严峻挑战,我国究竟能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要走出人们面临的思想困境,思维方式的转换就成为一个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所以要完成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理论性分析向实践性问题的处理的转变。

效率与公平的和谐是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追求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对我国效率与公平及其现实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及其经济的发展。

一、概念的内涵与理解(一)实践思维方式的内涵要对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反思,首先要明白实践思维方式的主要内涵,明白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与之间的关系。

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得以集中表述,并渗透、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思维方式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方法、形式、样式、路径等的总和。

实践思维方式是以实践为中心、为对象、为目的的思维方式,即因实践而思维、对实践而思维、为实践而思维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人们通过思维解决为什么要实践、进行什么实践、怎样进行实践等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简要说,就是按照人的实践活动本性及其方式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

对实践论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总结于四个方面:第一,注重现实的实践生活,从实践论思维方式出发去解释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系 ,在 一定 的条 件 下是 可 以统一 的 :
形成。在强势群体方面, 经济精英、 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已
经形 成 了一 种 比较 稳定 的结盟 关 系 , 公共 政策 的 制定和 执 对
行过程有很强的影响, 对社会公共舆论和话语也有影响。 而 在弱势群体方面, 则是 由人口众多的贫困农民、 城市中的农
公 平 的程度 相对 也高 。 因此 ,如 果没 有 生产 力的高 度 发达 、
政治和文化上也呈弱势。 在利益已经高度分化的情况下, 这 些群体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除用上访 等形式 申诉外,很难在媒体上发出他们 的声音。 不公平往往会损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势必降低 了整个 社会的效率。世界发展报告说到, 在国与国之问 , 在国家内 部, 财富和机会不平等的巨大鸿沟 , 造成 了极度贫困的持续 存在。 这种现象不但浪费 了人的潜力 ,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会
赋, 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 以就它 所
率 , 了很好的作用。目前, 起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已进人 了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历史新 阶段, 其局限性 日益明显, 需要及时加以调整。以胡锦涛同
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提出
经济补贴( 如刘贫困地区、基础产业和失业人群等的补贴) . 表面上看来, 不符合市场投人与产出的短期效率的要求. 但 却有利于提高宏观的动态的效率。 因此. 效率同样也不是抽 象的、 绝对的和永恒不变的. 甚至也不完全是客观的。正如
自的学者指出的那样 ,经济增长和效率与自由和公平一样 都是同一价值观或目标 , 被不同的群体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而
是用于解决贫困还是用于增加资本积累,是用干维护政权的

2005年政治经济学理论热点问题综述

2005年政治经济学理论热点问题综述

争论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 ( )关 于公平与效 率关 系问题的争论 。 一 理论界 有以下三种 观点 :效 率优 先论 、公平 优先 论 以及
效率与公平 并重论 。效率 优先 论认 为 , “ 效率 ” 是 经济增 长 的重要保 证 ,只有 “ 蛋糕 ” 做 大 了 ,才 能够 保 证人 人 有 份 ,
题 。企业 、市场管效 率 ,政府 管 公 平。把 公 平放 在 第 一位 ,
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了。搞市场经济就要有竞争,要讲究效 率, 不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就不是好的市场经济,容易搞成 平均主义。大家不希望要这种贫穷的公正。市场要讲求效率, 政府要 强调公平 。一个 是有 效地更 好地创 造财 富 ,一个是 更 好地实现公平,使公平与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不是~个 简单 的效率优先或者公 平优先 的问题 。 ④ 黄邦根认为,“ 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注定是一
者是优 势互 补的关系 ,轻 视其 中 的一个 因素 ,必然会 对另一 个 因素产生损害。
晓亮认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几十年的经
验 总结 。如果把 公平 放在 首位 ,不把蛋 糕做 大 ,只能 是大 家 摞在 一起穷 。正确的做法 只能是 毫不 动摇地 发展 经济 。在 把 蛋糕做 大的前提下 ,注 重缩小 收入 差距 。他 还认 为 ,应该 让 人们有 一个起点 的公平 ,在 同一起跑 线上起 跑 ,这样 结果 不 公 平也会认为公平 ,但在 生产 力不 发展 的情况下 ,由于种 种
“ 平优 先” ③ 公 。
才能实现分配的公平。公平优先论认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 国家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中应始终 以实现共 同富裕 为 目标 , 不能只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当前我国要缩小收入差距。防

对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思考

对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思考

对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思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当前收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造成的。

贯彻和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不同领域、不同分配环节,以及不同分配机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

标签:分配原则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原则。

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不能出现两极分化,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的社会条件。

效率优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保障。

只有注重效率,才能使经济不断发展。

只有当经济效率达到最优时,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才算达到最优,物质生产与经济收益才会实现最大化。

兼顾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只有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经济才能够持续的发展。

然而,社会稳定也是建立在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础上的。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兼顾公平,是收入分配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我国在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实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带来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

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格局也不合理。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升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4年达到0.465,2005年逼近0.47,2006年以来仍持续增长。

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必须正视且加以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探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有两层含义:一、把个人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

二、把生产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经济效率挂钩。

坚持效率优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当然,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不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效率优先原则实现的社会条件。

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

公平,是伦理学的概念,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

提高效率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实现,实现公平则主要依靠政府对收入的宏观调控。

效率与公平上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统一性来看,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基础。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从对立性方面看,两者存在着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一面。

收入差距较小,固然公平了,但对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刺激作用不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收入差距过大,固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又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作者:张晓蓉任俊华来源:《重庆行政》2024年第02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1]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共同富裕成为讨论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提高民生福祉,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

效率与公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共同富裕兼具了效率与公平两大标准的要求,促进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共同富裕实践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共同富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随之出现了调整,更加注重公平成为了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一、共同富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 [2]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从“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到农民起义“等贵贱、均贫富”的响亮口号,从太平天国“天下一家,同享太平”的政治纲领到康有为“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美好追求,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政治构想到今天我们对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都与效率与公平息息相关。

(一)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对效率与公平的综合考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随之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主张,“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如何把效率与公平协调一致,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为我们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

一.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所谓效率,是可以按经济生活中劳动数量、质量同劳动成果的比率来度量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也可以按投入的生产要素同所得的经济成果的比率来度量,投入多,效率高,收入高,反之就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发生亏损。

所谓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

无论是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入分配过程当中都应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并允许合理拉开差距,但要防止两极分化。

效率和公平作用于不同的分配过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市场进行的分配是初次分配。

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生产要素是按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来获得收入的。

效率高,则收入高;效率低,则收入低。

假如市场上不需要你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就得不到收入。

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出判断的。

在初次分配中,个人的收入取决于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市场价格。

初次分配以效率为原则,可以引导人们不断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

但是,经过市场实现的初次分配,还不能解决如何把蛋糕分得更公平合理一些。

比如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一些人很富有,一些人连基本需要都无法保障。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对策思考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姓名***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大,效率和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本国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深刻认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思考,认为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必须要将公平提升到与效率同等的地位上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合理分配、推进教育、完善社保和法制,才能使效率和公平更加平衡。

关键词效率公平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对策思考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论概述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公平是一定历史条件下 通过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式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

从社会主义本质来说,效率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公平就是要达到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因此,效率和公平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却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在我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都被形象的称为“扩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

没有蛋糕何来分蛋糕之说,所以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效率,空谈公平是毫无意义的。

从本国发展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一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非常公平,但生产效率低下,社会物质匮乏,大家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得不到满足,根本就谈不上分配公平。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时,公平才会增长,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就越达不到不公平。

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社会也才能达到最大的公平。

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的。

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再思考

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再思考
题 ” 十 六 届 四 中全 会 强 调 ,注 重社 会 公 平 , 。 “ 合理 调 节 国 民收
思“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 的原则。 1 中央 虽然提 出了“ 效率优先, 兼顾 公平 ”但本意仍 是要 注 , 重公平 与效率, 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之 后 , 小平 明确 提 出 , 为 国家 创造 财 邓 “
焦 点 问题 , 尤其 是 出现 了收 入 差距 扩 大 , 富 分 化 的现 象 。 贫 越 来越 多 的人 对 这 一 原 则提 出 了质 疑 。 因此 我 们 有 必 要 重 新 反
精神 , 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 又要防止收入 悬殊 。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 作用 ;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 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 再分配注重分平 , 加强政府对 收入分配的调节 作用 ,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 合理调节少数垄 断性行业 的过高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 同富裕 为 目标, 扩大 中等收入者 比重 , 高低收入者收入水 提 平 。叶 六届三 中全会提 出要“ 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加大收 入分配 的调 节力度 ,重视 解决社会成 员收入差距扩大 的问
富越 多, 个人收入就应该多一点, 集体福利就应 该好一点 。 不 讲 多劳 多得 , 不注重物质利益 ,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 以, 对广 大 劳动群众不行, 一段 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 ” 】 。[ 如果不管贡献
入分配格局 ,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
员 收 入 差距 过 大 的 问题 , 逐步 实现 全 体 人 民 的共 同富裕 。叶 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 “
义, 涉及到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 执 政为 民的必然要 求, 也是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 的本质的要求 ” , “ 依法逐步建立 以权力 公平 , 会公平 , 机 规则公平 、 分配公平 为主要 内容 的社会保障体 系, 在促进 发展 的同时, 把维护社 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 使全体人 民共享改革发展 的成果, 使全体人 民朝着共 同富裕 的方 向前进 。 中央的这些 ” 思想和政策 都强调要注重 公平, 不是兼顾公平 , 而 实现公平

改革开放,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探讨的历史过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探讨的历史过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探讨的历史过程及启示摘要:公平和效率是贯穿于我国分配制度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以及怎样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也是我们党政策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对二者关系的认识逐步成熟。

在当代,我们必须调整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启示;公平;效率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演变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党过分强调公平而忽视了效率的发展,导致了绝对公平主义的出现,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严重打击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建国以来的各种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社会特征和矛盾的变化对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关系进行调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初步认识时期。

由于我国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坚持单一的公有制以及十年文革浩劫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生产建设积极性不高。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领导集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当时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打破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弊端,突出效率的重要性。

因此党的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效率与公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后来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把"兼顾效率与公平"改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说法也一直沿用到十六大以前。

第二阶段,认识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社会经济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但这个提法是把公平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子,容易不被普通民众所接受,而一个不被多数民众接受的理念是很难有生命力的。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精选】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精选】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摘要:本文讨论了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对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进行分析,最终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及社会主义本质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公平;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1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1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公平是一个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的价值评价尺度,它是衡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两重含义,即生产领域的公平和分配领域的公平。

生产领域的公平是指人们在生产要素的占有和投入上具有平等的地位,这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分配领域的公平则是指人们投入同等的生产要素,能够取得相应同等的报酬,即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合理,个人收入的多少与其投入的多少直接相关,即按劳分配,因此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效率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一般是指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即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也可以认为是劳动的绩效。

经济活动是有效率的,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反映的是人与物的技术结合和组织形式,呈现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们的主观评价。

效率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影响分配方式,更不影响人们对分配问题作出是否公平、公道的判断,只有通过所有制形式才会对分配方式产生影响。

1.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其矛盾性表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率。

这种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在竞争中实现的,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最终形成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这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矛盾与对立。

其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效率的提高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而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物质方面极大化,人民各取所需,社会公平得以实现。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混合1103 曾洋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中国也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在世人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然中国人却深知,中国内部存在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中国经济很可能会“搁浅”!关键词: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效率、基尼系数;效率与公平,相信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的每位大学生对这组词都不陌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至中央领,下到普通百姓都对效率与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公平问题极为关心。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国人对公平问题尤为纠结,而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不公平事件”越来越多,譬如就业靠“拼爹”拼关系、“我爸是李刚”、郭美美炫富、国企老总被爆出天价年薪、垄断行业“盈利”能力超强等又重新掀其了人们对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的大讨论。

而本文将对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进行探讨,并将着重借助基尼系数研究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甚至渐渐出现的两极化趋势主要是由改革开放的政策造成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基本不存在太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改革以前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公平的而改革后的则过于注重效率而渐渐忽视了公平。

应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确实确实对收入分配的公平造成一定影响。

这表现在过度地强调效率激励机制也许会产生不公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主体的个人意识也许强过了集体意识,市场的开放给了部分私利者以可趁之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等。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而以前的制度就是公平的、完美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1956年至1978年这二十多年时间)在收入分配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如果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这么说:改革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或不平等程度很低的社会,但同时也存在着和隐含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

谈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谈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公 平与效 率是辨证 统 一的关 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单 纯 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现 实的政策方针 问题。从社会再生 产过程来看 ,收入分配的效率和公平并不是截然矛盾 的,它们 在再生产过程 中是相互统一的。不仅在微观分配领域贯彻效率 原 则 的 同 时 ,并 不完 全 摒 弃规 则 公 平 原则 ;而 且 在 宏观 领 域 贯 彻起点 、结果公平 ,也能保障市场效率。 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互为存在条件 ,相互依赖、相互影 响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统一 关系 。一方面 ,效率是现实公 平 的条件,公平离不开效率。另一方面,公平是提 高效率的条 件 ,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是 相互促进的,效率来 自公平的竞争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非对抗性 的矛盾 ,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 、本质的要 求 。“ 放 生产 力 ,发展 生 产 力 ”需 要 效 率 ; “ 灭剥 削 ,消 除 解 消 两 极 分 化 ,最 终达 到 共 同 富裕 ”离 不 开公 平 。 如 果 用实 践 的观 点 来 看待 公 平 与效 率 问 题 ,就 是 在社 会 发 展 的 不 同 时期 ,国 家 与 人 民 关注 的 重心 有 所 侧重 。这 种 重心 的转 移 ,恰 恰 体 现 了 效 率 与 公 平 间一 种 巧 妙 的 平 衡 。
学 术 平 台
CARE R E HORI ZON t 一
谈 我 国公 平与效 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为开 端 的。 随着 分 配 制 度 的演 变 ,公 平 与 效率 关 系的 政 策取 向也 发 生了根本的改变 ,这种改变如果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 ,就是在 社 会 发 展 的不 同 时期 ,国 家 和人 民关 注 的重 心 有 所侧 重 。这 种 重心 的转移体现 了效率与公平间一种巧妙的平衡。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经济上所说的效率一般是指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

它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是因为高效率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

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相关题目:●“不患寡,而患不均。

”违背效率优先的原则。

●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因此,收入分配原则既要反映效率,又要体现公平。

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实现效率公平的有机统一。

这样,才能激发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收入分配;效率;公平关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论界向来有不同的表述,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十四大报告提出“兼顾效率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眼1?演151;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坚持了这个说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眼2?演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深刻寓意,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效率仍是分配的最佳尺度效率,是当今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有限的资源流向那些为社会所需要、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眼3?演179-18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过程中突出注重效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市场竞争走上富裕之路,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资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

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争论背景出发,探讨争论的核心,解析该原则的关键,提出对该原则的正确认识。

标签:效率公平当前,“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问题。

可把众多观点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仍然适用,需要继续坚持;二是该原则只是一种策略型分配原则,到目前阶段已需修正。

两种观点彼此对立。

那么,双方的理论依据各是什么,争议的焦点又是什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仔细分析,争议很大程度源于争论对象的不统一。

因此,从争论的背景出发,通过解析争论的实质、探讨争论的核心,才能厘清思路,明晰认识。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争论背景:收入差距的拉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确定为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

该原则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针对原有体制下的平均主义,为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提出的。

所以,该原则最初目的就在于强调机会平等,倡导按能力付报酬,旨在提高效率、反对平均主义。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日渐突出,并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农村和城市内部。

如2000年统计,当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2.79:1,位居世界第二;贵州与上海两地人均GDP 则相差8.5倍;且我国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呈现超过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

因为城市中既有抓住市场机遇迅速富裕起来的人,也有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农村中的富人和穷人也同时涌进了城市。

由于收入差距问题的突出,人们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关注日益增多,我党对分配原则也开始不断调整,从最初倡导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班级:包装1001 姓名:高娓学号:0403100117摘要: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和效率概念、都是历史范畴,公平效率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中相互制约、必不可少的两大目标。

效率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指示器,公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和谐与否的晴雨表,二者是历史的、具体的, 辩证统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是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兼顾公平与效率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认识过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针对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任务目标, 确立了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问题的不同原则。

关键词:效率、公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效率与公平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也是我国当今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深入研究效率与公平及其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发展中的两大目标。

社会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质财富,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又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保障人的权利、增进社会公平,是我们追求的另一个目标。

尽管效率和公平是社会发展中两个不同的目标,但二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而要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科学认识它们的内涵。

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

人的活动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这就需要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归根到底,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潜能,最充分地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告 强 调再 分 配 更加 注 重 公平 ,就 是 要 加 大税 收 等经 济 杠杆 对 收 入 分 配 的 调节 力度 , 进 社会 公 平 。 当 然 , 配 也 要注 意 促 分 促进效率。如果把 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 , 出现奖懒罚勤 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 的公平性, 从而也会损害效率, 反 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所 以, 只有 初 次 分 配 和 再 分配 都促 进 效 率 与 公平 有机 结合 , 能 促进 国 才 民收入合理分配, 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又有利于促进 社会和谐 。 二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收入分 配中公平 与效 率关系的 演 变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效 率 的 提 高 和 公 平 的 增 长 并 不 是 同 步 的, 两者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而相应地转变, 改 社会可 以承 受的限度 内的一种相 对平等 的分配 。初次分配 大 致 经 过 了三 个 阶 段 。 第 一 阶 段 : 革 开 放 初 期 。 我 们 国 一 和 再 分 配 是 收入 分 配 的 两 个 环 节 。 初 次 分 配 是指 在 乍 产 活 家 针 对 过 去 “ 大 二 公 ” 的 平 均 主 义 分 配 方 式 对 效 率 造 成 动 中, 企业 作为分配主体 , 国民生产 总值在 国家、 企业、 的损 害 , 出 让 一 部 分 人 通 过 诚 实 劳 动 、 合 法 经 营 先 富 起 将 提 个 人之 间进 行 分 配 , 生产 要 素 的提 供 与报 酬 支 付 的关 系 是最 来 。这 一 阶段 的根 本 任 务 是 发 展 生 产 力 , 破 平 均 主义 大 锅 打 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次分配关系主 饭, 初 因此在分配中注 重效率, 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要 由市 场机 制 形 成 , 生产 要 素价 格 由市场 供 求 决 定 ,政 府 通 这一时期由 于着力 点主要放在效率上, 公平 问题基本上被忽 过 法 律 法 规和 税 收 进 行 调 节 和 规 范 , 不 直 接 干 预 。再 分 配 视 了 。但 由于 整个 社 会 的财 富都 获 得 了增 加 , 们 生 活水 平 人 是指 在 初次 分 配 结果 的基 础 上 政 府对 要 素 收 入进 行 再 次 调 节 得 到普 遍 提 高 , 而 这 个 时 期 公 平 问题 并 不 突 出 。 第 二阶 因 的过 程 。 主 要 通 过 税 收 、 提 供 社 会 保 障 和 社 会 福 利 、 转 段 : 0世 纪 9 年 代 。 随着 我 国 改革 开 放 的进 一 步 深 入 , 2 0 人 移支付等 调节手段 进行 。重 点调节地区 之 间、城 乡之 间、 们 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逐步增大 , 引发的社 会问题 部 门之问 、不 同群 体之 间、在职 与退休人 员之 间的收入关 逐渐 增多 。基于我 国的 国情 ,一方 面进一 步提 高效率 , 不

当前中国的改革,是效率优先兼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效率

当前中国的改革,是效率优先兼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效率

当前中国的改革,是效率优先兼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效率第一篇:当前中国的改革,是效率优先兼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效率当前中国的改革,是效率优先兼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效率效率用在经济学上就是劳动生产率。

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不高?实际情况是,虽然经济的盘子很大,但是效率低下。

为什么有人现在反对效率优先,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把效率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把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作为效率优先来看待,因此认为现在只重经济增长不注重社会公平。

事实上,GDP的增长不等于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可以和经济发展同步。

也可以不同步,我国现在是经济发展了,但是效率没有优先,各级政府只注重经济增长,而不注重效率优先。

公平指的是什么?是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比分配公平范围广得多,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平等,不公平首先是指社会利用资源的机遇上不平等、不公平,由于政府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而造成社会成员在资源利用上不公平,结果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最主要的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行政垄断行业的设置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收入差异扩大,对于这些社会不公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废除效率优先。

现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即便是将公平放在优先地位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是再分配的问题。

初次分配由市场来决定,再分配由政府来做。

所以我认为要想解决分配不公不是兼顾效率优先,而是应当对政府进行改革,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垄断行业市场化,舆论监督社会化,这才是解决当前分配不公的最根本的办法。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重要价值。

但如今的中国改革已经结束了初期的启动阶段,而进入现代制度建设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这个提法就逐渐显示出局限性。

第一,这一提法没有区分价值观和具体政策这样两个层面上的公正。

第一层面是作为基本价值观的公正,这个公正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现在社会在基本制度建设安排方面必须以公正这样的价值观为基本的依据,在这样的层面上公正是最为重要的,不存在公平和效率谁是优先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伟大历史任务以后,国人对效率与公平的论争再度达到高潮,有主张舍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例如,2005年10月有人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疾呼:“必须重新确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但也有对此明确表示反对的,如某华侨大学教授在《理论前沿》上撰文,提出四点反对的理由。

我认为这两派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都失之偏颇,并且对于解决目前我国效率与公平严重失衡的社会问题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我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的提法作适当调整和改动是必要的,即把“兼顾”二字改为“注重”,既维护了“效率优先”原则,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理由如下:
1.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需要我们在多方面有超越资本主义的表现,尤其在效率与公平上超越资本主义。

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制度也才能够巩固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没有效率,算不上社会主义;没有公平,连资本主义都不算,更算不上社会主义。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就好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不能有任何偏废。

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曾有过深刻的教训,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以后,一度实行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就是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的做法,因而是不明智和不可取的,其结果是导致国运不昌和共同贫穷。

改革开放后,我们对此作了根本性的纠正,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毋庸置疑,这一原则对推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由于我们始终把效率放在“优先”和第一的位置,而把公平放在“兼顾”和次要的位置,更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所谓的“效率”,长期实行一条腿走路的政策,使公平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结果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与其说是过去我们“兼顾公平”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是工作中的疏忽和偏差所致,不如说是这一原则本身存在有明显的偏重所造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要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重新思考和调整的原因。

2.它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发展道路历经坎坷、曲折,从毛泽东时代提出“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观到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主张加快发展、优先发展、不平衡发展,倡导“先富论”,再到本世纪初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这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又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跨越,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是在总结毛泽东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属于邓小平优先发展、不平衡发展观的一部分,符合当时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

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和解决温饱问题,效率成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尤其在经历了平均主义之痛以后,效率更成了国家发展的优先考虑。

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以来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效益差,并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具有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片面性和盲目性;二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GDP的最大化,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有的甚至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解有错误,他们把“效率优先”当成“效率挂帅”,把“兼顾”理解为可顾、可不顾,把GDP的增
长同个人的所谓“政绩”考核直接挂钩,而置广泛的大量的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于不顾,结果引发了其他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降低和规避因发展而带来的各种风险,关键是要改变过去那种旧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基本国情与现实矛盾的反映和必然要求,也是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经验教训之总结,符合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长期发展必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与之相适应,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只重效率而轻视社会公平、重“政绩”而轻民生的错误做法,重新确立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3.它是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进人21世纪,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和持续增长的势头。

到200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已超过22000亿美元,位列世界前五名,年人均GDP也已超过1700美元,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然而,在社会财富急速增长的同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享受改革成果的机会并不平等,表现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中国社会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贫富收入不均的问题。

从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来看,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非但没有得到控制而缩小,反而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据统计,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以上。

突破了0.4的安全警戒线,进入了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警戒区,如果基尼系数再突破0.5,就已经是贫富两极分化。

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南辕北辙,也与党中央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严重背离。

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固然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直接关系,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指导下,造成有关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不积极作为甚至不作为,他们在权衡效率与公平的时候,往往最后选择了前者而牺牲了后者,结果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现有的市场体制下,解决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单靠市场自发调节,只会产生“马太效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从而导致社会的进一步分化,产生更多的仇富、仇官心理。

因此,政府必须积极作为,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来遏制并缩小日益增大的贫富差距。

一方面,对现有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作适当的调整、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作重新认识并进行修改;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来提高贫者过低的收入,限制富者过高的收入,并努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尽力把贫富差距缩小和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实现贫、富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是错误的,为了效率而牺牲公平也是不对的,这是被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了的一条规律,我们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其具有明显的政策趋向性和偏重,正是由于这种偏重以及它在实际操作中带来的弊端,所以才要对它作出调整和改动,如文中第一段所言,把“兼顾”改为“注重”,我认为,这是适当的和必要的。

在此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那种因为社会出现严重不公而否定“效率优先”原则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能对存在和出现的问题熟视无睹,认为所存在的问题只是工作疏忽所致而拒绝作出政策和原则性的调整也是错误的。

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通领全局,我国经济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社会才是健康、和谐和进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