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服用抗凝剂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的调查研究(一)

合集下载

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准确性的因素分析作者:韩爽毛齐学刘文秀等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4期[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准确性的因素,从而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更合理的实验数据。

方法从采血前患者是否服用药物、是否腹泻、是否饮酒以及采血后标本状态、标本量、标本的测定时间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INR的影响程度。

结果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前后,腹泻治疗前后,戒酒前后组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是否溶血、标本量改变、是否及时检测组的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INR 的检测过程中,注意标本采集前患者状态和采集后标本因素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提高凝血活性检验的标准化程度,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准确性[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114-03实验室的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指的是医学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包括试验前质量控制、试验中质量控制、试验后质量控制[1-2]。

本文主要探讨口服抗凝剂(oral anticoagulants)华法林(warfarin)监测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试验前及试验中质量控制,以了解影响国际标准化比值准确性的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东北地区心脑血管病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防止缺血性脑梗死和心脏瓣膜置换术以及冠心病合并房颤等患者出院后血栓的形成,患者均需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

由于华法林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会出现出血的并发症,所以这样的患者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详情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详情
INR系统在华法林治疗的初期缺乏可靠性 ( INR是规律的抗凝治疗6周后根据ISI计算所 得出)。
其他监测手段
• 30-50%的出血与栓塞并发症发生在INR目标值 范围内,寻找更准确的抗凝监测指标:
• 定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浓度及华法林血药浓度 • 血浆蛋白 c及S • D-二聚体检测 • FDP片段检测
• R-W和S-W的半衰期分别为45h(20~72h)和33h (18~34h)。华法林两种立体异构体不同的代谢方式和药物对 二者的不同影响也是产生华法林个体药效差异的原因之一。
性别、体重及年龄的影响
• 研 明究显表相明关在。治疗范围内,性别与华法林服用剂量及PT/INR间无 •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也证实影响华法林服用剂量的因素是病人的
合部位被排挤而使非结合型的华法林的血浆浓度增高,其抗凝作用增强;

由于华法林经肝药酶代谢灭活,如与肝药酶抑制剂(如胺碘酮、氯霉素、 别嘌呤醇、保泰松、苯磺唑酮、甲硝唑、甲氧卞氨嘧啶-磺胺甲异恶唑、
西米替丁和奥美拉唑等)合用,其抗凝作用增强;

华法林如与抑制凝血因子合成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肝素、高血糖 素、奎尼丁等)或促进凝血因子代谢的药物(如甲状腺素等)合用,其
消旋酸的华法林半衰期为36-42小时,与血 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在肝脏中 储积。
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代谢产物 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除 (很少部分进入胆汁),只有极少量以原 形从尿排出,因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 调整华法令的剂量。
选择华法令给药方案
通常于术后第1天或第2天病人能进食时 开始给药
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需要等体内原有的因子Ⅱ、Ⅶ、Ⅸ、 Ⅹ耗竭后才能出现。华法林口服后36~48h起效,而完 全发挥抗凝作用需要72~96h。一次给药抗凝作用可维 持3~4d,停药后,随着新的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合成, 凝血功能也需经多日渐渐恢复

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在临床应用中,对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监测,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抗凝血治疗效果,帮助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出现出血或血栓等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指标。

国际标准化比值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凝血状态的标准化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患者凝血时间/正常对照凝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目标范围通常为2.0-3.0,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目标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对于华法林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在开始华法林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频繁的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以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

一旦稳定,监测频率可以逐渐减少,但仍需定期监测,以确保患者的抗凝治疗处于理想状态。

除了用于调整用药剂量外,国际标准化比值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

过高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而过低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则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因此,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在目标范围内,对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实际临床中,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通常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凝血时间检测,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公式进行计算。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凝血时间检测仪器的发展,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大大方便了抗凝治疗的管理。

总之,国际标准化比值是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调整用药剂量、预防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和患者应充分了解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意义和监测方法,以确保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有效进行。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脏支架后口服抗凝药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分析

心脏支架后口服抗凝药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分析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 应根据患者 实际情况结合 临床实验 室检查结 果 ,按 照 《 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 指导 原则》进行抗 生素合理 给药 ,有效 提高抗 生素合理用 药率 ,降低 患者 用药安全 事故 发生率及 医患纠纷发
生率 ,维持 良好 医患关系 ,保 障患者疗效及 生活质量 ,值得 临床推广
或允 许范 围。
1 _ 3统计学 分析 :本 次研究所 有患者 的临床资料 均采用S P S S 1 8 . 0 统计 学软 件处理 ,计量 资料采用均 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 ±s ),计 数资料
采用舛 佥 验 ,组 间对 比采用 检验 , P <0 . 0 5 为差异 具有 显著性 ,具有统
计学 意义 。
2结

收治的2 6 例接受心脏 机械瓣 膜置换术后 口服华法 林患者 ,对 其I N R 进
行研 究分析 ,现将其总结 如下。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临床 资料 :选 取我院于2 0 1 2 年8 月至2 0 1 3 年7 月收治 的2 6 例患者 , 男1 5 例 ,年龄为2 2 ~ 6 2 岁 ,平均年龄 为 ( 4 2 4 - 0 . 2 )岁 ,女 1 1 例 ,年 龄
用[ J ] . 现代检 验 医学 杂志, 2 0 1 1 , 2 2 ( 3 ) : 1 0 8 — 1 0 9 . [ 5 】 汪复. 如何 应 对超 级 细 菌 的 挑 战 [ J 】 . 中 国 感 染 与 化 疗 杂
志, 2 0 1 1 , 1 0 ( 6 ) : 4 0 1 — 4 0 2 .
家 中医药管理局联 合颁 布分 《 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进 行临床 给药 ;⑧大力宣传 合理 使用抗生 素重要性 ,以及 滥用抗生素 可能造成 的严 重后 果 ,使人 们了解抗生 素并不是治疗疾病 的万能药物 ,改变 医 师及患者对 抗生素使用 的传统观念 , 提 高全 民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

华法令应用初期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

华法令应用初期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

表 1 华 法 令 应 用初 期 Pt与 I R 的结 果 ( ±s i N )
注: ①与 术 前 比较 , P<0 O 。 .1
I R>3 0组其 Pt 著 高 于其 他 两 组 , i随 I R 的增 高 而 N . i显 Pt N
增 高 。表 明 华法 令 应 用 初 期 随着 体 内抗凝 强度 增 加 会 刺 激 血
凝 血 因子 Ⅱ、 、 、 的拮 抗 作 用 发 挥 其 抗 凝 效 应 。 应 用 初 Ⅶ Ⅸ X 期 I R 变 化 较 大 , 一 个 上 升 到 稳 定 的过 程 , 膜 置 换 术 早 N 有 瓣 期 发 生 栓 塞 的 危 险性 最 高 [-】也 是 易 并 发 出 血 的 时期 , 需 2 3, 故
维普资讯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 Junl f nert rd i a C iee n se d ie 0 7D c 1 (5 dm ora 0 Itga dT aio l hns dWet nMein 0 e , 6 3 ) e tn a r c 2 损 伤 。精 索 内筋 膜 和 腹 膜 相 连 , 离 精 索 推 腹 膜 时 可 损 伤 腹 游
[ 键 词 ] 固定 性 ; 关 内斜 视 ; 眶缘 骨 膜 瓣 固定 术 [ 中图 分 类号 ] R 7 7 4 0 7 .1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 0 —8 4 (0 7 3 —5 1 —0 文 0 8 8 92 0 )5 3 9 2
1 临床 资 料
组 间 比较 采 用 t 验 。服 药 前 后及 不 同时 间 段 的 各组 采 用 配 检
对 t 验。 检
2 结 果
1 1 一 般 资料 .
本 院 2 0 年 7月一 2 O 05 O 6年 l O月 收 治 心 脏

心脏瓣膜外科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策略探讨

心脏瓣膜外科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策略探讨

1.Adult Area Two of Cardiac Surgery, Guangdong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忆 s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outh China Structural Heart Dis鄄
lant and sent to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and the PT-INR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STAGO-E monitoring instru鄄
ment produced by Sitagao Company of France, and two drops of whole blood from fingertip endings were taken from ex鄄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渊PT-INR冤的监测策略袁
为瓣膜外科术后患者寻求合适的随访监测手段遥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耀3 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成人二区接
受心脏瓣膜外科手术并需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 107 例遥 同一患者根据抗凝监测手段不同分为两组院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erimental group, and PT-INR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Shenzhen qLabsPT-INR (Q1/Q3 model) coagulation detector.
The correlation and deviation analysis of PT-INR between two groups of anticoagulant monitoring results were carried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华法林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1年6月在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并记录患者使用华法林的用量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有15例出现并发症,占8.0%,其中出血10例(5.3%),栓塞5例(2.7%);正常173例(92.0%);出血组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和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华法林平均用量为(2.0±0.6)mg/d,PT为(18.6±2.4)s,INR为(2.1±0.5)。

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常规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将INR控制在1.8~2.5范围内可以满足抗凝要求并且明显减少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afte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warfarin dosage in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8 patients with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06 to June,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postoperatively,the dosage of warfari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every patient were record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followed up,and 15 cases (8.0%)developed complications,of them 10 cases (5.3%)with bleeding and 5 cases (2.7%)with embolization. 173 patients (92.0%)were normal. The warfarin dosage,prothrombin time (PT)and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of the hemorrhag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embolism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verage warfarin dosage of normal group was (2.0±0.6)mg/d,PT was (18.6±2.4)s and INR was (2.1±0.5). Conclusion The warfarin should be routinely used for anticoagulation afte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and the INR is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1.8~2.5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anticoagulant and obvious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Heart valve replacement;Warfarin;Anticoagulant;Dosage心臟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术方式[1]。

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标准

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标准

出血和血栓栓塞是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主要并发症,也是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出血的发生率较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高〔2〕,抗凝强度过高和波动性增大是导致出血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3〕.所以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抗凝标准以降低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标准的现状做以下综述.一抗凝检测指标口服华法林抗凝作为机械瓣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已获得泛的临床验证,但在抗凝指标及标准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WHO在1985年规定用INR(国际标准化比率)取代PT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作为抗凝检测指标.应用国际标准比值监测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研究推荐在心脏机械瓣替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监测中推广应用INR法〔4〕.刘波等人在PT测定中不同对照血浆和试剂对INR结果的影响的研究亦表明INR作为质控品用于PT监测病人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是可行的〔5〕.二抗凝标准在英国剑桥抗凝学会的一个调查研究表明以3.5作为治疗标准INR的患者造成过量的OR(比值比)值为7.5,而以2.5作为治疗标准INR的患者造成抗凝过量的OR值最高为1.2,在高INR组中,大出血的发生率为38.7%,在稳定INR组中无一例大出血.由此可见,以3.5为治疗标准INR的患者比以2.5为治疗标准INR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抗凝过量.应用高标准INR进行抗凝治疗就是导致抗凝过量的最危险因素.为此,避免出血应尽量选用低INR标准华法令剂量.目前,根据BSH(英国血液学学会)推荐的治疗标准INR应为2.5〔6〕.李保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INR2 .0~3 . 0的抗凝强度下,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病人凝血激活受到明显抑制〔7〕.在董力等人对连续61例置换Carbomedics双叶机械瓣膜患者,采用低强度抗凝标准[国际标准比值(INR)1.5~2.0],随访观察证明Carbomedics双叶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效果可靠,随访抗凝监测方式安全方便〔3〕.另有研究表明应用低强度抗凝治疗,INR控制在1.5~2.5倍,可减少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8〕.在阜外医院的研究中机械瓣置换术后采用其目前惯用的抗凝治疗方案简单有效.第1~2天华法令的负荷剂量均为每日5mg.第3天减为4.2mg,第4天减到维持量3.4mg.长期华法令的维持量为每日(3.6±0.5)mg,INR值在1.6~2.6之间相对安全.其研究推荐的理想的INR值标准范围为1.8~2.5〔9〕.对安贞医院心外科1658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随访的研究表明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抗凝强度控制在INR1.3~2.3范围(AVR:1.3~1.8;MVR、DVR:1.8~2.3),可以减少口服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减少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的效果〔10〕.在现阶段我国机械瓣置换术后主要应用口服华发令作为抗凝药物,以INR作为抗凝标准的选择,并主张采用低强度抗凝,但对抗凝的标准并无统一说法,这是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 胡盛寿,孙晓刚,郭加强,等.2261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临床结果与随访.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18(1):11~132胡盛寿,吴清玉,周玉燕,等.国人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远期随访和抗凝治疗现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3):145~1473马建,董力,田子朴,等.Carbomedics机械瓣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观察.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3,10(4):302~3034董力,石应康,邓承祺,等.应用国际标准比值监测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3):167~1695刘波,方国安,金秀国,等.PT测定中不同对照血浆和试剂对INR结果的影响.临床检验杂志,1999,17(5):304~3056陈俊伟摘译。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动态监测血栓前体蛋白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动态监测血栓前体蛋白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动态监测血栓前体蛋白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动态监测分析血栓前体蛋白(TpP)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前1 d,术中(开放主动脉30 min后),术后第2、3天检测各项指标,其中对照组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观察组同时检测TpP、PT 和INR,比较两组的INR和PT值,评价敏感性。

结果两组术前1 d,术中,术后第2、3天PT及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脑栓塞、轻度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律患者的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pP 和INR等重要抗凝指标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指导开展抗凝治疗,特别是患者TpP值过低时,应该注意其出血威胁。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ynamic monitoring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TpP) afte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Methods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index of two groups 1 d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open aortic 30 min),each postoperative 2 d,3 d were detected,of which only the prothrombin time (PT),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atio (INR) were examined in control group,at the same time,the TpP,PT and INR were examined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INR and P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PT and INR of two groups 1 d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each postoperative 2 d,3 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embolism and mild bleeding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R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inus rhyth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but the Tp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TpP and INR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but their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anticoagulant treatment,especially those who withthe TpP value too low,the bleeding threatening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 words] Heart valve replacement;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hrombosis;Dynamic monitoring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手术可能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而形成血栓栓塞等危险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与_省略_体血浆浓度及给药剂量的相关性研究_朱君荣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与_省略_体血浆浓度及给药剂量的相关性研究_朱君荣

抗凝过量。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进行华法林血浆浓度的测 定以探讨其在抗凝监测中的意义,但所得浓度与国际标准化 比值(INR)相关性的结果并不一致 。 [1-4] 为此,笔者通过监测 176 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各时间点 给药剂量、R-华法林和 S-华法林血浆浓度及 INR,观察 INR 与华法林对映体血浆浓度及给药剂量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 确华法林的量效关系、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 参考。
给药时间,h 0 24 48 72 96
120 144 168 192 216 240 264 288
给药剂量,mg/d 1.552±0.495 1.761±0.505* 1.921±0.535* 1.932±0.638* 1.965±0.777* 1.915±0.905*# 1.990±0.878*# 1.959±0.893*# 2.045±0.914*# 2.081±0.872*# 2.103±0.850*# 1.840±0.879*# 1.895±0.815*#
中国药房 2015 年第 26 卷第 30 期
China Pharmacy 2015 Vol. 26 No. 30 · 4195 ·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 2013 年 10 月-2014 年 4 月我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手术的患者 176 例,男性 82 例,女性 94 例;年龄(55.63±12.72) 岁;体质量(63.83±10.67)kg;置换单个瓣膜 135 例,双个瓣膜 41 例;术前心功能 1 级 5 例,2 级 64 例,3 级 98 例,4 级 9 例;合 并左房血栓 14 例,合并房颤 68 例。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国际标注比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体会

国际标注比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体会

国际标注比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体会
马志强;魏松洋;王少强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28)011
【摘要】换瓣患者术后抗凝过度引起的出血及抗凝不足引起的栓塞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占所有远期并发症的75%[1];因此择适宜的抗凝强度和理想的国际标准比值(TNR)范围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所在医院对2008-06~2011-06共323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测定INR值、华法林剂量、华法林血浆浓度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进行初步探讨.
【总页数】2页(P988-989)
【作者】马志强;魏松洋;王少强
【作者单位】475000 河南开封,155医院心胸外科;475000 河南开封,155医院心胸外科;475000 河南开封,155医院心胸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 [J], 张耀平
2.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体会 [J], 戴庆悦;黄木元
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所致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J], 莫小亮;蒋晓莉;郑晓宇;孙燕
4.延续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依从性效果研究 [J], 蒙庆

5.NOACs与华法林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周强;吴思凡;王熙尧;杨元素;陶瑛瑛;黄晓晖;魏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致膝关节腔内出血一例报道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致膝关节腔内出血一例报道

准化 比值 1 . 2 0 , 凝 血酶 原 时 间 比值 0 . 8 8 , 凝 血 酶原 活 动度
98% 。
人 院后 第 7天 行 右 侧 膝 关 节 探 查 术 。手 术 所 见 : 右膝关 节 腔 内大 量 凝 血 块 , 右侧膝关节滑膜广泛 增生 、 肥厚 , 呈 棕 褐 色或紫色 , 股骨内外髁 、 髌骨及胫 骨平台表 面软骨变性剥 脱 ,
中华 关节 外科 杂志 ( 电 子版 ) 2 0 1 5年 6月 第 9卷 第 3期
C h i n J J o i n t S u r g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J u n e 2 0 1 5 , V o l 9 , N o . 3
细 胞 及 散 在 泡 沫 细胞 浸 润 ( 图3 ) 。
因 出现双侧膝关 节疼 痛 , 活动后疼痛 加重 , 休息后缓 解 , 一直
未予正规治疗 , 间 断 口 服 止 痛 片 。后 患 者 症 状 逐 渐 加 重 , 不
能持重物行走 , 双 膝 关 节 活 动 明 显 受 限 。3年 前 行 二 尖 瓣 瓣 膜置换术 , 术 后 口服 华 法 令 至 今 , 未规律监测凝血常规 。1 个 月前轻微外伤后 出现右 膝关 节疼 痛伴肿 胀 , 持续 卧床 静养 ,
术后 常 规 留 置 引 流 管 , 术后 2 4 h引 流 血 性 液 体 约 4 0 0 m l , 并 予抗 炎 、 止痛 、 补液 治疗 , 术后第 3天加 服华法 林 , 术后第 6天停用 低 分子肝 素 。术后 第 8天 , 患者恢 复佳 , 右 膝关节疼痛症状 消失 , 各项 生命 体征平 稳 , 切 口换 药 见皮缘 对合 良好 , 无红肿渗 出 , 右膝 关节 活 动范 围 : 伸0 。~屈 9 O 。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目的通过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寻找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方法,从而解决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问题。

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月~2013年12月出院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220例,通过填写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总结影响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结果通过调查,影响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出院时间长短。

结论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患者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Abstract:Objective By means of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after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patients complian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look for ways to improve the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curity and efficacy of anticoagulation. Methods Our department in April 2012 ~December 2013 discharged patients after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220 cases,by filling in questionnaires,the method of collecting summari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adherence. Results Through survey,th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adherence are:patient’s age,cultural degree,occupation and discharge time length. 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to improve patients compliance,ensure patient anticoagulant 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Key words: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Anticoagulant therapy;Compliance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心脏(包括瓣叶、腱索及乳头肌)的炎症引起的结构毁损、纤维化、粘连、缩短及瓣膜粘液瘤样变性,缺血性坏死,钙质沉着或先天发育畸形等引起的心脏瓣膜病病变。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抗凝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抗凝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h mao , a e w t e i a i, a e w t e r v le tr mb ss h n en t n l n r e tma 1 c s i h p s x s l c s i h at av h t h o o i.T e itr ai a om ̄ie ai n rt mmb n t e e p o o zd rt a d poh o i i me w r r—
cmp a c i 3 4 . )f l — p c m l n e w t ( .5±11 )de c m l n e wt ( . o l n e wt . ±1 8 , l w u o pi c i 33 i h( 9 2 oo a h . , i o p a c i 23 7 t i h 0±1 8 . n e n tre aes o . ) A d m n i h e r f 0 a cm l c ee l e h n f a s ( <00 ) o pi e w r o r ta e l n a w m e P . .Co cu i n P t n ’ cmp a c c r fa t og l t t rp ee vr o .I 5 n l so a e t o l n e soe o ni aua h a y w r e l i S i s c n e y w n
DI NG a l g WU E n Qioi n L ma
Th T h rce u g r De rme t f ih Ce  ̄a H opia , L s ui e t o a i S r ey pa t n o L s ui n l s tl ih 32 00 Chia 3 0, n
Jn ay 0 8 t e e e.2 0 r n et ae .G n rlifr t n,t ame tc mpin e a d h at n wld e wee sre e y a u r.2 0 o D c mb r 0 9 wee iv si td e ea nomai g o r t n o l c n el k o e g r uv yd b e a h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测定的临床意义与检验学研究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测定的临床意义与检验学研究
从而避 免或减少S I R S 或MO D S 的发生口 】 。
三 组3 0 例 患者 术后 3 0 mi n 时B、C 两组结 果相 近 ,其分 值 显著 高
于 A组 ( P<0 . 0 1 ) ,但 8 h 和2 4 h 时C 组 虽 高于 A组但 已无统 计 学 意 义 ;而 B 组 分值 仍 显著 高 于A c 两组 ( P<O . 0 5 ) 。此 外 ,B 组 在 术后2 h 内5 例 出现 阵发 性室 性早 博 ;4 例 血 压 ( 中国医科大学辽 阳中心 医院检验科 ,辽 宁 辽阳 1 1 1 0 0 0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我 国心脏 瓣 膜 置换 术后 口 服 抗 凝剂 治疗 中, 使 用P T监 测时 则 I NR值 的允许 范围。方 法 对不 同性别 、 年龄 、 瓣膜 置换 数 、
术后 病 程 以及 华 法林 用量 的 1 8 8例 患者 的 P T检 测 结 果进行 分析 ,所 用仪 器和 试 剂 均符 合 国际 标 准。结 果 在 达到 相 同 治疗 目的 时 ,女性
1 8 2 9 . 1 8 3 6.
3讨

[ 2 ] 岳云, 黄 宇光 . 气道 管 理学 [ M] . 2 版.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9 :
3 1 2 . 31 3 .
全麻 术后麻醉 药体 内残 留 出现 的二次分布 是术后 出现不同程度 呼 吸抑 制而 发生 低氧 血症 的主 要原 因 ,而保 持呼 吸道通 畅和 有 效的 吸 氧 、避免拔管期循环 指标的波动等是 重要 的预防措施… 。本文B 组拔 除
控 制 范围 进行 了详 细的研 究 ,然 而我 们的 身体 素质 毕竟不 同于西 方 人 ,因此 ,我们需要对 我国患者的P T 控 制范围进行必要 的研究 。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是一个关于血液凝固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医学领域中,PT-INR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以及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

PT-INR值的变化可能与很多疾病或用药有关,因此对其理解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将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希望通过对PT-INR的深度解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1. 凝血酶原时间(PT)的基本概念凝血酶原时间是一个用来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常规实验指标。

它通过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来反映凝血功能的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凝血酶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转化为凝血酶,完成血液凝固的过程。

2.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引入及意义国际标准化比值是为了消除不同试剂和方法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而引入的统一标准。

通过将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值与国际标准物质的凝血酶原时间值进行比较,计算出一个标准化的数值,即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的引入使得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所得到的凝血酶原时间值可以进行比较,提高了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 PT-INR在临床中的应用PT-INR的测定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在抗凝治疗中的凝血功能状态。

对使用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的患者进行定期的PT-INR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抗凝效果并避免出血或血栓的发生。

PT-INR的异常值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状态或其他药物的应用相关,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PT-INR作为一个血液凝固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PT-INR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提高抗凝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修改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修改

INR(I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标准模型在1982年被采用 计算公式为
INR=(PTR) ISI =(患者PT值/正常对照PT值)ISI
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的缩写,是用多份不同凝血因子 水平的血浆与国际参考制品(IRP)作严格的校准,通过回归分析求得回归斜率而得到的 ,代表凝血活酶试剂对凝血因子缺乏的敏感性,ISI值越低则敏感性越高
药效动力学
24h以内发生抗凝作用,峰值为72~96h, 不能用于急性抗栓。 急性抗栓: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与华法林重复3-4日(待INR达标)
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
不抗凝瓣膜血栓形成或栓塞并发症每年 主动脉瓣为12%,二尖瓣达22% 抗凝上述并发症可降至1-4% 二尖瓣机械瓣和病人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 AF /左室功能减低/既往有栓塞史和高凝病 人属高危病人
口服 Warfarin 3.09 ± 0.85 mg/天
平均INR 2.13± 0.56
总并发症为 3.24%
栓塞发生率 1.17 % 出血发生率 2.02%
INR 1.3-2.3 主动脉瓣 1.3-1.8 二尖瓣 1.8-2.3
结论:低抗凝策略可有效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并发症
国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
抗凝过度如何处理
INR>4出血危险性增加,>5出血危险性急剧增加
2001年美国心胸外科:
INR<5,临床无明显出血,不需要快速逆转INR,可减量或 停服1次,并从小剂量开始应用,直至达标 INR5~9病人中,无出血及高危出血倾向,可停1~2次,达标 后小量开始使用;如病人出血危险性高,可停一次,同时口 服Vit K1(1~2.5mg),不能口服者,静注0.5~1mg

瓣膜置换后凝血标准

瓣膜置换后凝血标准

瓣膜置换后凝血标准
瓣膜置换后凝血标准啊,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呢!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需要合适的机油才能顺畅运转一样,瓣膜置换后也得让凝血处在一个恰当的标准范围内呀!
你想想看,瓣膜置换就像是给心脏这个重要的“机器”换了个关键零件。

而凝血呢,要是标准不合适,那可就麻烦大啦!凝血太弱,可能会导致出血不止;凝血太强,又可能会形成血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到底什么样的凝血标准才合适呢?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确定的呀!医生们得通过各种检查和评估来判断。

他们就像经验丰富的侦探,仔细地分析着每一个数据,寻找着最合适的答案。

比如说,凝血酶原时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呢!它就像是一个信号灯,告诉我们凝血的情况。

如果这个时间太短,那不就相当于信号灯一直闪红灯,危险信号就来了呀!如果太长,又像是信号灯一直不亮,那也不行呀!
还有国际标准化比值,也是不能忽视的呀!它就像是一个精准的尺子,衡量着凝血的状态。

太高或者太低,都会让人心惊肉跳呢!
在术后,患者自己也得注意很多方面呢!按时吃药那是必须的呀,可不能马虎。

饮食也得注意,不能随便乱吃东西。

生活习惯也得调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啦!
这就好像一场持久的战斗,医生、患者和家属都得齐心协力,才能让凝血标准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难道不是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瓣膜置换后的效果,让患者重新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呀!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瓣膜置换后凝血标准这个看似小却非常关键的问题呀!不要不当回事,不然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啦!瓣膜置换后凝血标准真的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让健康常伴我们左右!。

瓣膜置换术后用PT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口服抗凝剂的意义

瓣膜置换术后用PT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口服抗凝剂的意义

瓣膜置换术后用PT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口服抗凝剂的意义张晓兵;杨丽华;刘泽军
【期刊名称】《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3(004)003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治疗中,使用PT监测时INR值的允许范围。

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瓣膜置换术后病程以及华法林用量的108例患者的P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用仪器和试剂均符合国际标准。

结果在达到相同治疗目的时,女性患者PT的INR允许范围要小于男性患者;随着术后病种的延长和使用剂量的增加,PT的INR允许范围也略有增大。

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PT监测的INR允许范围为1.89±0.63,低于文献报道;性别和使用时间及剂量不同时,PT监测的INR允许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个体差异。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张晓兵;杨丽华;刘泽军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 [J], 张耀平
2.200例口服抗凝剂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的分析 [J],
张艳华
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使用PT监测时INR值最适范围的探讨 [J], 宋郊;李永清;伏文雪
4.心脏支架后口服抗凝药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分析 [J], 冷桂荣
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PTINR测定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研究 [J], 张晓兵;郭辉;刘泽军;颜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服用抗凝剂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的
调查研究(一)
作者:顾小红,蒋汉茂,邹晓清
【摘要】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中,使用PT(prothrombintime)监测时,PTINR(intertionalnormalizedraio,INR)值的允许范围。

方法对不同华法林用量、性别、年龄以及术后病程的230例患者的PT及PTINR值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用仪器及试剂均符合国际标准。

结果在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时,女性患者PTINR允许范围要比男性患者小;随患者术后病程的延长,抗凝剂使用剂量有所增加,PT 及PTINR允许范围也有所增大。

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治疗中,PTINR允许范围为1.98±0.65,远比欧美国家推荐的数值要低。

性别和使用时间及剂量不同时,PTINR允许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个体化〔1〕。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华法林;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valvereplacementpatients,PTINRallowablerange,when theywereinoralanticoagulanttherapy.MethodsAnalysistheresultsof230case sPTandPTINRinvariableage、sex、coumarinquantityandyearsofsurgery.Reslu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PTIN Rrangeoffemalewasnarrowerthanthatofmale,andgowithyearsofsurgeryincr ease,theoralanticoagulantquantityandtherangewereincreased.ConclusionT
hePTINRrangeofthevalvereplacementpatientswas1.98±0.65,itwasfarlowert hanOccdentreported.Invariablesex、oralanticoagulanttherapytimeandquality,thePTINRrangewasdifferent.Soinoralanticoagulanttherapy,payattentiontos pecialone.
【Keywords】valvereplacement;coumarin;PTINR
为了预防血栓栓塞性及出血疾病的发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需要终生服用抗凝剂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是华法林。

但使用华法林,必须在实验室监测下服用,临床上使用标准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药剂量。

为了解我地区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后在服用抗凝剂治疗中,使用PT监测时INR值的允许范围,特对我院多年来收治的心瓣膜置换的患者服用华法林后的PTINR监测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长期随访治疗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30例,男132例,女98例,年龄20~65岁,手术治疗时间为1~10年。

所有患者都是华法林治疗进入维持阶段的,且临床上均无血栓栓塞性疾病迹象,也无出血倾向,属药物剂量使用合适者。

服用华法林维持剂量为每日
0.85~8mg。

1.2测定方法
1.2.1PT试剂使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进口试剂,
ISI(intertionalsensitivityindex)为1.0;仪器是日本SysnexCA500型,采用透射比浊的光学法进行测定。

参比血浆由该公司提供。

1.2.2PTINR允许范围的确定主要根据临床情况,患者的华法林用量已经调整适当,即已满足:(1)抗凝药物进入维持服用期;(2)临床上无栓塞迹象;(3)临床上无出血倾向。

此时所检测的PTINR值为其允许值。

1.3统计学处理将全部资料录入数据库,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之间数据采用t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