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共4页
2020年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南白乡联合校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南白乡联合校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考答案:C2.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有重要关联A.以德治民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C.追求法治D.相互关爱,反对战争参考答案:B庄子属于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主张崇尚自然,清净无为,B正确;A是儒家思想;c属于法家思想;D属于墨家思想。
3.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管理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史实说明了: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参考答案:B4.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
其目的在于A.增强公民参政意识B.保障公民平等C.宣扬神权至上观念D.维护贵族政治参考答案:A【详解】古代雅典“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公之于众,这有利于雅典公民了解城邦民主政治,从而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保障公民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和神权至上无关,故C项错误;此做法目的是激发公民参政议政,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学 年 论 文近代法国的沙龙与女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近代法国的沙龙与女性【摘 要】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沙龙要求有一位才 华出众的女主人的参与和协调引导,并制定文雅庄重的礼仪规范,正因为如此,在沙龙这个,而女性地位在沙龙盛极一时的时代也得到 小宇宙中,沙龙女主人成为了“未加冕的女王”提高。
本文从女性成为沙龙女主人,寻求教育,积极创办沙龙,参与沙龙内部社交活动,并 成为沙龙各种礼仪、 活动的仲裁者等方面分析了女性对沙龙文化传播的贡献和女权思想的萌 芽、女性地位的提高。
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大革命的爆发,政治文化方面的谈话演讲转 入到公共场所,沙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女性地位也随之下降。
【关键词】 沙龙 沙龙女主人 女性地位一、国内外研究概况关于近代沙龙与女性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主要有德国学者哈贝马斯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沙龙是从宫廷公共领域转“资产阶级公 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桥梁,而那些公爵夫人的城堡便成了艺术中心,共领域可以理解为私人集合而成的公共领域” ① ,而在近代法国,沙龙作为“文学批评中心” 和“政治批评中心”便是一种私人集合的公共领域。
在此基础上,德纳·古德曼(Dena Goodman)在1989年第22卷第3期的《十八世纪研究》(EighteenthCentury Study)上发表学 术论文《启蒙时代沙龙:女性聚会和哲学家抱负》(Enlightenment Salons: The Convergence of Female and Pilosophic Ambitions) ,同一年在第16卷第1期的《法国历史研究》(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上发表 《沙龙里的子女反叛:荞芙琳夫人和她的女儿》(F ilial Rebellion in the Salon: Madame Geoffrin and Her Daughter)前者探讨了沙龙、沙龙女主人与启蒙运动 的关系,后者主要分析了沙龙内部子女的反叛,作为沙龙女主人的女儿,她们并不打算继承 母业,而是要做回自己,尽管他们中有不少成为沙龙女主人,但往往是一名沙龙女主人的女 儿成为另一沙龙女主人的学徒或继承人,这其中或许有对“渎职”母亲的不满和反叛。
法国近代早期的社会与文化pdf
法国近代早期的社会与文化pdf
法国近代早期指的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这段时间里法
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社会与文化变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内容:
社会:
1. 君主专制:法国近代早期是君主专制的时期,国王拥有强大的权力,他们掌控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2. 贵族与平民:法国社会被分为两个阶层,贵族和平民。
贵族是拥有
土地和财产的富人,他们拥有政治和经济权力。
平民则是普通百姓,
他们大多数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3. 基督教占主导地位:法国人民几乎全部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会对法
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文化:
1. 文学:法国近代早期是法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有很多杰出的作家和
诗人,如莫里哀、拉封丹、巴黎丝等等。
2. 艺术:法国近代早期是欧洲艺术的中心,法国艺术家们在绘画、雕
塑、建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3. 科学:法国近代早期是欧洲科学的领先地位,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
和数学家,如笛卡尔、牛顿等。
4. 哲学:法国近代早期是哲学思潮繁荣的时期,有很多杰出的哲学家,如笛卡尔、蒙田、帕斯卡尔等。
总体上,法国近代早期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期,对法国社会和文化
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欧洲甚至全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17-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趋势
中 国 清 代 前 期
清初 崇实 学风 继续 发展
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 用”。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 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 王夫之:认为每个朝代都必
明末清初三大 反封建思想家
科学社团的出现 欧洲近 代自然 科学兴 起
英国皇家学会 法兰西科学院
柏林科学院 俄罗斯科学院
欧 洲
法国启 蒙运动
近代物理学(特 别是力学)、化学 理论体系的建立
牛顿奠定经典力学体,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拉瓦锡否定燃素说,奠 定近代化学科学的基础。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 说。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须根据实际,兴利除弊;主 张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文网严密,中西交往断绝 乾嘉考证学一枝独秀 仍有一些鞭挞封建 制度的文艺作品 曹雪芹的《红楼梦》 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文化
项目
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微弱, 自然经济为主体
西方
资本主义发展,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经济基础
阶级力量对比
封建地主掌握统治权,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没有产生新兴资产阶 开始掌握统治权 级
政治体制 统治政策
封建君主专制 高度强化
强调程朱理学; 沿用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 断绝中西交往
资本主义制度 诞生
兴办科学社团, 倡导科学研究
1.有人打趣地说,古代中国人爱生命胜过爱 金钱,期盼长生不老,因此炼丹术盛行;而 古代西方人爱金钱胜过爱生命,因此炼金术 盛行。炼丹术和炼金术都是迷信,但却与科 学有着不解之缘。请以具体史实说明这两种 迷信与科学的关系。 2.简要比较明清崇实学风的不同表现。 3.比较康熙与彼得一世政绩的异同。 4.简述明清两代经济文化新气象的主要表现。 5.简述17、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趋势的不同 点及其原因。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2019年文档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沙龙,于17世纪出现在法国,并在启蒙时代开始盛行。
“沙龙”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的房间”,但后来我们发现它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者时事的社交场所,是文学艺术及重要思想的萌生之地,因而也被称为“文明社会的摇篮”。
一、新型文学的“土壤”17世纪,沙龙对法语的纯化以及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它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
也正是因为沙龙,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即我们所说的“典雅文学”出现了,而这种文学形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炼、高雅、华丽的宫廷趣味,也正符合了沙龙对文化的定位。
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斯居黛莉小姐的沙龙都因为能决定当时文学及风气的典雅基调而享有盛誉。
事实上,典雅文学是伴随着宫廷文学出现的,但是正因为沙龙,这种文学形式受到全国性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典雅文学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沙龙中的“雅女”们。
在小说方面,典雅文学可分为三类: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及心理小说。
德·斯居黛莉每年都会出版其长篇小说的一卷或几卷:《伟大的西吕斯》,《克雷里》……《克雷里》可以说是典雅文学小说的典型。
该作具有巴洛克式的风格、高雅的语言、细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内在性。
正如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作展现了一个典雅的、浪漫的社会,描绘了她的世俗理想以及她的关于生活及恋爱的艺术理念。
拉法叶夫人的《克莱夫公主》则是法国最早的关于历史分析的作品之一:该作以亨利二世统治后期的瓦卢瓦宫中的生活为故事背景。
因此该书也可被视作历史小说。
二、启蒙思想家的“圣殿”如果说17世纪的沙龙是供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的场所,那么18世纪的法国沙龙则开始趋向于哲学性质。
法国沙龙宣扬的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一个报业受到监视,人们却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中,它就成为了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沙龙中文人们开始探讨特权的基础、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并在当中找到了大批的听众和拥护者。
17-18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影响下的法国园林
17-18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影响下的法国园林
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曾代表欧洲几何式园林的最辉煌的成就。
法国中世纪以后的园林发展,首先在15世纪中后期接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艺术的影响,形成并不断发展了规整的台地式造园风格。
进而,在17世纪路易十四的绝对君权时期,被视为至高王权代表的勒诺特式园林,借助古典主义审美原理和一些巴洛克手法,把法国古典园林推向高峰。
然而,随着18世纪法国君权相对走向衰落,上流贵族群体对以恢宏尺度展现几何美的园林失去了兴趣,情调细腻的洛可可艺术深入园林,并突出了一股追求异国情调的趋势。
在这股趋势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7、18世纪文化艺术领域遍布几乎整个欧洲的“中国热(Chinese Vogue)”的影响。
“中国热”的出现,同17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相关。
包括法国在内,大量传教士、商人、学者向欧洲国家展示了一个东方古国的文化艺术魅力。
在欧洲大国的对外扩张中,对异域“奇特”文化艺术的了解、收藏、欣赏,甚至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模仿、借鉴,成为上流社会表现自己的时尚。
法国带有中国文化意趣的园林,出现在英国之后,并且,现有研究成果和诸多论著对于这段历史的阐释,多归于包括法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对于英国园林文化变革的借鉴,即“英中式园林”的广泛流行。
从大量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看,这种判断在欧洲园林艺术发展的时间脉络上是应该肯定的,但从中西文化交流和影响的角度上看是片面而不充分的,尤其低估了17-18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在欧洲传播的广度与影响的深度。
特别是,历史表明,是法国传教士最早向欧洲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中国,进而,在发生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人更借助了被理想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作推进欧洲文化变革的力量之一。
17-18世纪欧洲艺术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7.15 - 1669.10.4 自画像
夜巡
圣 家 族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维米尔是著名的风俗画家, 荷兰小画派” 维米尔是著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 是著名的风俗画家 表人物, 表人物,常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给画面带来安适静谧的 气氛。 气氛。
二、弗兰德斯艺术
尼德兰的北部联省在16世纪独立成为荷兰共和 尼德兰的北部联省在16世纪独立成为荷兰共和 16 南部的弗兰德斯则一直在西班牙的控制下,贵族、 国,南部的弗兰德斯则一直在西班牙的控制下,贵族、 教会和富商的审美趣味对弗兰德斯的艺术有很大的影 响,因此逐渐在弗兰德斯产生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绘画 风格,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风格,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静 物
圣乌戈访卡尔特会餐会
圣塞拉庇昂
委拉斯贵支(Velazquez) 委拉斯贵支(Velazquez)早年在老埃连拉画室 学画,后拜在画家F.帕里切科门下。 F.帕里切科门下 学画,后拜在画家F.帕里切科门下。他的画中人物形象 真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623年 他成为宫廷画师。 真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623年,他成为宫廷画师。
绘画
女卜者
绘画
牧人来拜
绘画
此外,热那亚画派的斯特劳兹、那不勒斯画派 的洛萨、曼托瓦画派的菲奇都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人物。 巴洛克艺术在绘画上的代表是考尔东诺(Cortona)、 卓尔丹诺(Giordano)。
绘画
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提埃博罗 (Tiepolo)则试图把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艺术特色结 合起来,代表作有《安菲特丽达的凯旋》、《梅采那 特把自由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风俗画《走江湖 者》、铜版画《狂想曲》。与他同期的威尼斯画派画 家还有卡那列(Canale),代表作《威尼斯迎接法国 大使》;瓜尔第(Guardi),卡那列的学生,代表作 《威尼斯的风光》、《威尼斯的庭院》等。
沙龙文化
“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
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
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
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沙龙”到底是什么?是展赛?是论坛?是聚会?还是一切松散的组织和活动都可以冠以这个名字?大杂烩彻底模糊了“沙龙”一词的边界,谁能在散发着塑料味儿的当代气息中找到曾经的衣香鬓影呢?事实上,“沙龙”正在日益成为一个时髦的词,并且像所有时髦的东西一样,正因为滥用而变得廉价。
在网上搜索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人们随心所欲地将各种东西与“沙龙”组合到一起,IT沙龙、房地产沙龙、汽车沙龙、军事沙龙、美食沙龙、时尚沙龙……要追寻意义只得重回三百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德朗布意叶侯爵夫人正在考虑如何将自己的住所改为适合聚会的地方。
因为身体孱弱,她不愿出入粗鲁的宫廷,而希望以一种温文尔雅的方式在家里招待朋友。
突然间,她喊道:“给我拿纸和笔来,我有了我想要的东西。
”按照朗布意叶夫人的设计,房间经过改造,所有的家具都铺上蓝色的天鹅绒,饰以金和银,于是,这个房间就被称为“蓝色沙龙”。
这就是“沙龙”一词(SALON)的本义:会客厅。
朗布意叶夫人的“蓝色沙龙”为即将持续数百年之久的欧洲沙龙文化定下了基调:才智被视为与门第同样尊贵,谈话的技巧上升为一门全新的艺术,而掌握一切的,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女主人。
当然,沙龙这一高级社交形式虽然是在法兰西盛极一时、并由此扩展到欧洲各地的,但它却可以远远追溯到16世纪的意大利。
在文艺复兴乐观精神的辉照下,诗人、音乐家、画家聚集在公主或命妇的身边,在曼图亚、费拉拉、乌尔比诺,对任何一个题目的谈论和辩论都被加工成了一种艺术,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不断流动着的饮宴、戴面具、音乐、跳舞和其他种种欢乐。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文化影响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文化影响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转型的事件。
它是18世纪欧洲哲学家们致力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运动。
这场运动的影响不仅限于法国本土,而是扩散到整个欧洲甚至世界各地。
毫无疑问,法国启蒙运动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变革。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提倡人权、民主和法治,他们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旧有的世俗和宗教观念。
他们提倡人民的理性和自由,主张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科学方法。
这一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社会政治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催生了现代民主国家的诞生。
其次,法国启蒙运动在文化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启蒙运动的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艺术和教育。
在文学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作家有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他们以他们的著作为人们带来了智慧和启发。
他们的作品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正和偏见,呼吁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在艺术方面,启蒙运动推动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发展。
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都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启发,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表达对人类进步和解放的追求。
在教育方面,法国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和个性的发展。
他们提倡素质教育,主张培养人们的智慧、才能和品德。
这种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在科学领域,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提倡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世界。
这种理性主义的科学方法为现代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的科学家们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伏尔泰在推动普遍教育的同时,也致力于改革法国的法律和司法制度,提倡维护公正和人权。
最后,法国启蒙运动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还是一种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影响。
第四讲17-18世纪欧洲美术
1、弗兰斯· 哈尔斯
• 弗兰斯〃哈尔斯(约 1581—1666)现实主 义的奠基人。
• 哈尔斯早期与盛期的作品 中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 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 形象,反映出革命胜利后 荷兰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 风貌。 • 特别注重面部表情,善于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 理状态,画面生动活泼, 不矫揉造作,人物也仿佛 无忧无虑的活动。
基督从十字架上下来
掠 夺 帕 留 西 斯 的 女 儿
朱 诺 和 阿 尔 戈 斯
基 督 下 十 字 架
老扬· 勃鲁盖尔
其父是老彼得〃勃鲁盖 尔,画风细腻,具有幻 想色彩
雅各布〃约丹斯(Jacob Jordaens,1593-1678)
• 色彩和塑造人物形象与鲁 本斯相似:强悍、健康、 充满生命力。 • 但他的人物带有质朴的乡 土气息,不是贵族而是平 民 • 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生 活和习俗的作品,人物保 持淳朴的自然风貌,体现 了鲜明的民族特征。 • 主要面对下层社会.具有现 实主义风格.
• 2.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抱有批 判和怀疑的态度,而他的这种 怀疑与批判被一些人看成是叛 逆的表现,所以他被人们认为是 “不合群“
• 3.宗教题材的世俗化子啊当时 具有进步意义 • 4.不回避丑、不遵循古典模式、 不承认任何既定法则、虔诚的 描绘下层人民,生活中平凡的 人,作品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
基 督 下 葬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 • 他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 风格与尼德兰民族传统融为 一体,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 倾向的独特风格 • 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明 亮,装饰性很强,并往往有 一种澎湃的动势. • 主要面对上流社会,色彩艳丽, 构图饱满,充满动感.
圣德列萨祭 坛(为卡尔 纳罗礼堂制 作)
抵制外来文化的案例
抵制外来文化的案例抵制外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拒绝接受或追随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
其原因可能是对本土文化的坚守、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对文化冲击的担忧等。
以下将介绍一些抵制外来文化的案例。
1.中国传统文化的抵制外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遗产,一直被人们所珍视和推崇。
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冲击的考验。
然而,许多人和团体选择坚守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例如,推崇传统书法、绘画、剪纸、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同时抵制一些西方艺术形式的渗入。
2. "法语沙龙"抵制英式社交风格:"法语沙龙"是法国在17世纪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被认为是法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18世纪中叶,英式社交风格开始侵入法国社会。
为了抵制英式风格的影响,一些法国知识分子创办了"法语沙龙",以弘扬法国文化和语言,同时对英式风格的社交活动表示抵制。
这些沙龙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法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印度的抵制异域文化运动:印度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但随着殖民统治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印度传统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冲击。
为了抵制异域文化的侵蚀,一些运动和组织在印度兴起,力求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
例如,印度文化事务部成立了"印度文化论坛",旨在保护本土经典著作、印度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
此外,一些印度教组织也积极推广印度教文化,以抵制异域文化的渗透。
4.日本的抵制儿童游戏运动:在日本,许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外国游戏的文化价值对儿童的影响。
他们担心外国游戏过于暴力、追求个人利益和剥夺注意力等问题。
因此,一些家长开始组织起来,推动本土的传统游戏的复兴。
这些传统游戏包括陀螺、弹珠、积木等,它们注重团队合作、培养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5.韩国对中国文化的抵制: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流行文化的传播在韩国掀起了一股热潮。
第七讲 17-18世纪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
思考题
• • • • • 1、17-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的特点。 2、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3、威斯特法里亚合约的影响。 4、述评“开明专制”。 5、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五、西欧的启蒙运动
• • • • • 1、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 (1)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2)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2、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 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是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是 霍布士和洛克。 • 法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 梭等人。 • 启蒙运动也扩大到意大利、普鲁士、奥地利和俄 国,对于这些国家的开明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 启蒙思想也越过大西洋,传到北美,本杰明.富兰 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成为启蒙思想在 北美的杰出 代表。
•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发严密完整的集权制国 家体制,将全国所有权权力控制在国王一 人手中; • 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军队作为专制统治的用 力支柱,并用警察密探维持统治; • 实行思想专制,力求“思想统一”,1685 年路易十四废除了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的 南特敕令,对不同信仰者实行镇压; • 实行重商主义,促进工商业发展,并为封 建专制提供财力支持
二、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 1、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近代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席卷 大半个欧洲。这场战争经历时间长,背景复杂。 • (1)原因 :德国宗教改革后教派斗争加剧的结 果,也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 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基 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 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 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 三十战争实质是一场德国皇帝意欲加强权力,新 旧教诸侯要求割据称雄,几个大国乘机扩张的战 争。 • 1618年“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权力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
二、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 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
三、现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以及“理想 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
18世纪的西方绘画,罗可可风格兴盛一时。与此同时, 现实主义也得到发展。
布歇经常描绘女神 和天使的形象,她们被 描绘得无忧无虑,甚至 有些轻浮。
《维纳斯的梳妆》
《沐浴的狄安娜》
《蓬巴杜夫人》
弗拉戈纳
弗拉戈纳(Fragonard, 1732~1806)曾在夏尔丹和布 歇门下学艺,受布歇影响很深, 后来成为最受杜巴莉夫人欢迎 的宫廷画家,他善于描绘妩媚 的人物和华贵的服装,画面效 果轻松华丽,极具罗可可风貌。 代表作有《秋千》和《偷吻》。
17、18世纪艺术家继承了文艺复兴的美术传统,并发展出新的风 格。17世纪巴洛克风格流行于欧洲;18世纪初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 18世纪后期,新古典主义取代罗可可美术,取得了突出成就。
巴尔贝里尼的胜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巴洛克风格绘画
巴洛克风格雕塑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17、18世纪美术概述
17世纪的西方绘画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以意大利、德兰德斯、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一般 可分为三大类型:
《秋千》
《偷吻》
古典主义与学院派
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最著名的学院 是波伦亚学院。它大约创建于1590年,是欧洲最早的一 所美术学院,创始人是画家卡拉契兄弟。
学院以文艺复兴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为准则,并认 为年轻的美术家不应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 术的影响。学院派艺术一开始就带有折衷主义的色彩。 由于过分强调古典法则,所以学院派画家通常比较保守, 相对缺乏创新精神。作品的题材大都为宗教和神话,而 对现实生活题材不是很感兴趣。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10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两个大陆相遇”。
下列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C.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D.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2.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3.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
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4.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马铃薯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由27%增长到35%,并催化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据此可知(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B.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农作物5.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
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性商业危机爆发B.意大利经济衰退C.贸易中心转移D.意大利发生金融危机6.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千克。
1521—1544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 900千克,白银30 700千克,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 500千克和24.6万千克。
这种现象( )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7.美洲白银生产量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37 000吨。
西方绘画史(四)——十七、十八世纪美术
西方绘画史(四)——十七、十八世纪美术西方绘画史(四)——十七、十八世纪美术17世纪的西方绘画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以意大利、德兰德斯、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
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一.巴洛克:强烈的动势、戏剧性、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二.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三.写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以及“理想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
18世纪的西方绘画,洛可可风格兴盛一时。
与此同时,写实主义也得到发展。
洛可可特点:华丽、纤巧、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自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不规则的珍珠”(barroco)。
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贬抑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征“离经叛道”、“不合常规”,原来对这些追求新形式的艺术家是贬义,后来成为一代的代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但年份并不是绝对的)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
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1600年),下接古典、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
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
科学在伽里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
艺术上趋势是“世俗(非宗教)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
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
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时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英国的凡·戴克等。
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
COOCO.因你而专业.可圈可点web试卷生成系统谢谢使用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A.三权内容不同 B.本质目的不同 C.制约方式不同 D.对社会影响不同2、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在此强调了A.人文精神 B.理性主义 C.言论自由 D.民主法治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经典著作中这样指出:在整个漫长的十八世纪,对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而言,“没有一个人在他们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对中国倍加赞扬。
只要读他们的书,就一定会看到对中国的赞美——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政府好比是后来全体法国人心目中的英国和美国。
”这体现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之一是实行( )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德治国 C.君主专制 D.开明君主制4、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
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
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
这个社会群体应是( )A.16世纪的德国新教徒 B.15世纪的西班牙航海家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D.14世纪的文艺复兴学者5、“自达尔文、黑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下列各项不能支持材料观点的是()A.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B.为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依据C.为中国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D.工业革命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勃兴6、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
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
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D.只有通过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文档资料
笛卡尔属于演绎法的方法论指出,思考的 过程须经过分析、解剖、排列和综合四个 步骤。 在此基础上,笛卡尔提出对真善美的理解: 真理就是借理性而获得的明晰的认识;善 行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意志对生活的指导。 人若能以冷静的理性来决定意志,以坚强 的意志来克制冲动的感情,就能达到善行。
“真就是美”,美的根本条件在于真。美的 条件存在于条理,秩序,统一,均整,平 衡,对称,明晰,简洁,规律——这也是 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唯理主义是17世纪法国的主导哲学思想, 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它认 为人世间存在着一种普遍永恒的人性,即 天赋的良知,也就是理性,每个人都应该 唯理性是从。
2、哲学基础——唯理主义 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强调理性主宰,理 性是真理的标准。理性是证明人的存在、 认识世界的尺度。“严格说,我只是一个 思维物”。理性即良知,即本性,对每个 人是均等的、普遍的、永恒的。真理是永 恒必然的,因此宇宙万物有一定的常理, 道德上有一定的情理,文艺上有一定的义 理。
1、欧洲君主集权制的确立和宫廷对文艺的 要求 奠定形成民族国家的基础;路易十四“朕 即国家”;法国贵族阶层被迁往巴黎 2、沙龙雅风和法兰西学院建立 发展、规范法语,建立起迎合皇帝与上层 社会趣味的文艺鉴赏标准。 3、理性主义思潮对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沙坡兰 第三节 高乃依 第四节德莱顿 第五节布瓦洛
玛格丽特(1553年5月14日 – 1615年5月27日) 又译为“玛戈” (Margot),出嫁以前全名是玛格丽特· 德· 瓦卢瓦,她的父亲 是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亨利二世(1547~1559),她的母亲 凯萨琳王太后来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可以说她继承了欧洲声 名显赫的两大家族的基因。在她的父王去世之后,她的哥哥们 相继登上了法国王位,依次是弗朗西斯二世(1559~1560)、 查理九世(1560~1574)和亨利三世(1574~1589) 十六世纪后半叶,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和新 教残酷战争不断。而宫廷内部也奢华淫靡,腐败不堪。母后凯 瑟琳是家族领袖,为了平息连年内战而将信奉天主教的玛尔戈 许配给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Daniel Auteuil 丹尼尔· 奥 德耶 饰)。1572年8月24日,婚礼在巴黎隆重举行。正当人们 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时,凯瑟琳皇后(Virna Lisi 饰)却下达命 令,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即西方历史上著名 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 后来又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 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了波旁王朝的开国之 君——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法国公主变成了法国王后,史 称玛格丽特王后
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论述题
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论述题一、论述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的背景。
中世纪中期起,法国一直是欧洲大陆上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一些罗马天主教徒得到保护,在法国保持强大的势力;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压制,于是法国的第三等级联合发动了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思想界因此产生了影响整个欧美历史的启蒙运动。
总体上看,17、18 世纪的法国教育主要是教会的天下。
二、论述17~18世纪的法国的教育概况(各个阶段的教育及其特点)初等教育1、法国政府对初等教育比较关心,但由于新教力量弱小,政府不直接办学,初等教育大多数还是掌握在天主教派手中。
天主教神父拉·萨儿建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一直成为法国初等教育力量。
2、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面向下层社会子女,免收学费。
中等教育1、耶稣会创办的学院得到法国当权者大力支持,在中等教育方面占统治地位。
2、新教的胡格教派创办学院又称基础学校。
重点学习古典语文和法文。
冉森派创办的学校强调法语,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实物教学,反对滥施体罚,死记硬背,也注重教育理论研究及文献整理。
3、耶稣基督圣乐会创办的学校。
高等教育最大特点是排斥新教徒。
在大革命前,它排斥新思想、新学科,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经典;打击新教学生或不受予他们学位;禁止和焚烧笛卡儿、爱尔维修、卢梭等人的著作。
法国王朝重商政策,专业技术的实用价值受到注意;加之在这方面教会控制较弱。
专门技术学校得到发展。
三、论述爱尔维修论的教育观。
法国启蒙运动中重要派别——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
其教育思想主要是“教育万能论”、“智力平等说”及道德功利主义教育思想。
1、感觉经验主义的智力平等思想。
爱尔维修认为人人都是通过感官获得知识,而自然赋予了每个人同样的感官细致程度,所以人人都有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
实质上表达了人人智力天生平等和教育世俗化观点,直接抨击了天赋不平等论及教育中的等级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
沙龙,于17世纪出现在法国,并在启蒙时代开始盛行。
“沙龙”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的房间”,但后来我们发现它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者时事的社交场所,是文学艺术及重要思想的萌生之地,因而也被称为“文明社会的摇篮”。
一、新型文学的“土壤”
17世纪,沙龙对法语的纯化以及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它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
也正是因为沙龙,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即我们所说的“典雅文学”出现了,而这种文学形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炼、高雅、华丽的宫廷趣味,也正符合了沙龙对文化的定位。
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斯居黛莉小姐的沙龙都因为能决定当时文学及风气的典雅基调而享有盛誉。
事实上,典雅文学是伴随着宫廷文学出现的,但是正因为沙龙,这种文学形式受到全国性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典雅文学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沙龙中的“雅女”们。
在小说方面,典雅文学可分为三类: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及心理小说。
德·斯居黛莉每年都会出版其长篇小说的一卷或几卷:《伟大的西吕斯》,《克雷里》……《克雷里》可以说是典雅文学小说的典型。
该作具有巴洛克式的风格、高雅的语言、细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内在性。
正如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作展现了一个典雅的、浪漫的社会,描绘了她的世俗理想以及她的关于生活及恋爱的艺术理念。
拉法叶夫人的《克莱夫公主》则是法国最早的关于历史分析的作品之一:该作以亨利二世统治后期的瓦卢瓦宫中的生活为故事背景。
因此该书也可被视作历史小说。
二、启蒙思想家的“圣殿”
如果说17世纪的沙龙是供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的场所,那么18世纪的法国沙龙则开始趋向于哲学性质。
法国沙龙宣扬的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一个报业受到监视,人们却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中,它就成为了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沙龙中文人们开始探讨特权的基础、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并在当中找到了大批的听众和拥护者。
自1750年《百科全书》的出版,启蒙思想家的行动得到了真正的团结,而法国沙龙恰恰见证了这一统一团结。
根据《百科全书》的定义,“真正的哲学家是以理性为准则并能以公正和思辨的眼光看待社会风气和品质的正派人”,这似乎就是对那些正派的、有才气的、善交际的沙龙客人的描述。
聚集在沙龙中的文人反映了社交活动内容的趋向以及他们共同的向往,即对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渴望。
通过18世纪几大沙龙的常客名单,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沙龙几乎聚集了所有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奠基者,而这就更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深化。
这时期的沙龙也因此与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深深联系在了一起。
乔芙兰夫人的沙龙就是向启蒙思想家们开放的,并且迅速成为了百科全书派的聚会场所,从她的会客名单就可窥见一二:孟德斯鸠、伏尔泰、达朗贝尔……在朱莉·德·雷斯比纳斯沙龙中,我们不仅可以见到乔芙兰夫人沙龙的常客,还可以见到狄德罗及其他具有新思想的启蒙哲学家。
她去世后,她的沙龙的常客又开始聚集于内克尔夫人的沙龙。
三、女性主义的“摇篮”
女权运动的第一个浪潮发生在1840-1925年,其主要目的是争取与男性相等的政治权利。
实际上,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可以追溯至17世纪,主持沙龙的女主人们开始接触文学、哲学、甚至是政治。
她们受制于男权社会,渴望得到社会地位和尊严的提升。
尽管她们的女权意识还不甚明朗,但通过参与文学创作、争取教育权、思考自身社会地位及寻求理性和政治权利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她们的思想已开始闪耀着女权主义的光芒。
沙龙,通过它赋予给女性的话语权,使得女性在这个时期扮演了重要社会角色。
她们往往通过其作品中的形象来表达她们关于女性的想法以及对女权主义的追求。
她们亲身参与到文学创作中以证明女性的文学特质和天赋,并在其作品中植入了女性视角特有的观点和看法,而这种在文学中参入了女性元素的做法极大冲击了男性在文学领域一枝独秀的地位。
促使“雅女”开办沙龙的动机在于创造机会来满足自身对知识的渴望。
17、18世纪的女性并没有受教育权,因此,大多数的沙龙女主人都通过与文人、艺术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的对话来丰富自身文化知识。
“对于这些女性来说,沙龙就是一所非正式的大学。
在那里,她们能够互相交流,学习最新式的思想,阅读最优秀的作品。
总之,对她们来说,这就是一种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
”除了关心她们自身的教育问题,她们还对当时的教育制度提出质疑。
另外,沙龙女主人对婚姻也有与当时社会主流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叛逆的看法:德芳夫人极端厌恶女人的依附性,她不愿意忍受当时女性遭受的不幸;德·斯居黛莉小姐厌恶婚姻,因为害怕失去自由而终身未婚。
17世纪的法国沙龙,是培植文学艺术的土壤;18世纪的法国沙龙,就是诞生启蒙思想的圣殿。
沙龙自身及其发展,犹如一台助推器,不但激励了法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激发了启蒙思想的产生于传播,还推动了精神领域的结构重组,产生了女性主义的萌芽。
法国沙龙,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光亮照耀进了西欧文明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