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心得
《竞争战略》读书心得
《竞争战略》读书心得《竞争战略》读书心得《竞争战略》读书心得1《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最有名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的出版令其登上世界管理思想领域巅峰。
此时,他年仅33岁,这部作品也使得波特成为哈佛炙手可热的教授,他的理论更是商学院必修的课程。
在学校,他为大企业新任经理人开大师班;出了校门,他的竞争理论影响了全球的跨国公司及世界各国的政府。
这本书以一组用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开篇,进而逐个剖析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
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企业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所需的分析技巧: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通讯进入新业务领域等,有助于经理们对竞争者的突然行动、自身产业的新闯入者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做出预测并做好准备。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思想的精髓在于他总结了三种竞争的战略模式:“差异化”、“成本领先”和“集中一点”,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
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为要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
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各行业竞争情况的变化,主要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波特的竞争战略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在逻辑上,当我们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内考察时,可以发现,波特理论的中心是“产品”——顾客是因为低价格,或是某种独特之处,才选择这种产品的。
在实践上,仔细观察当今成功企业的战略,就能够发现有些是波特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公司。
微软可以说是当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但是微软的成功并不是源于“最佳产品”,不是因为它便宜,更不是因为它独具特色。
波特三部曲的阅读启示
波特三部曲的阅读启示波特三部曲的阅读启示文:邱恒明处在财富导向阶段的国家,人们对其他领域的工作兴趣远大于在产业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念逐渐消失。
目前的中国离这个阶段还较远,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工作兴趣还停留在产业界。
波特教授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是经典之作,三者先后出版、阶梯进级、浑然一体,值得推荐给大家。
《竞争战略》对有关企业外部的产业与竞争者进行了分析,《竞争战略》探讨的是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与成本驱动因素;《国家竞争优势》探讨以国家、州(省)等地域为对象的“产业集群”,及整体竞争力构建等问题。
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的镇校之宝,是哈佛商学院近100年时间里仅有的四位被授予“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荣誉头衔的人之一。
不仅是企业领导者能从三部专著学到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及实操技巧,产业、地区、国家的决策人群也能系统习得战略思维,并详细了解企业微观运作程序。
作为对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产生兴趣的普通读者,《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有关对国家竞争力发展四个阶段深入论述的章节,尤其打动我,在此与大家共享。
波特认为,国家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
深入阅读,我们或许思考得到,中国产业竞争的阶段或坐“二”望“三”。
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政府、企业、个人分别该具备怎样的心态。
哪些是各自的责任义务,哪些则属相互谅解的范畴,波特都阐述得非常清晰。
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
这个阶段,只有生产要素具备优势。
这些基本生产要素可能是天然资源,或是适合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或是众多廉价的一般劳工。
本地企业完全以价格条件进行竞争,自身尚无能力创造技术。
第二阶段、投资导向阶段。
国家竞争优势以从政府到企业之间积极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政府和企业会大量投资兴建现代化、高效率与大规模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努力在全球市场上获取找寻更精密的外国产品和制造技术,并致力于改善外来的技术。
解读波特竞争三部曲
解读波特竞争三部曲波特竞争三部曲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0年代提出的理论框架,用于解析企业竞争和战略选择。
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对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波特竞争三部曲的核心概念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第一部曲:行业结构分析波特竞争三部曲的第一部分着重分析行业的结构特征,即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
波特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即威胁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
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市场情况,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例如,对于威胁新进入者这一竞争力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壁垒来减少新进入者的威胁,比如专利技术、品牌认知度和规模经济等手段。
对于买家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企业可以选择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行业结构分析,企业可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二部曲:竞争战略选择波特竞争三部曲的第二部分是竞争战略选择。
在了解了行业结构之后,企业需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制定最适合的战略。
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以价格低于竞争对手来吸引消费者。
差异化战略则是通过在产品、服务或品牌上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并以此建立竞争优势。
专注战略是指企业选择在特定市场上专注经营,以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对波特竞争三部曲的第二部分的理解和应用,企业可以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策略,避免盲目跟风和竞争混乱。
第三部曲:价值链分析波特竞争三部曲的第三部分是价值链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分析,找出降低成本和提高价值的关键点。
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的各个活动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
主要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分销、营销推广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支持活动包括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一些有关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宝贵经验。
首先,波特在书中提出了五种竞争力的力量,即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以及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力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例如,如果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强,企业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
其次,波特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则是通过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专注战略则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市场细分上。
波特提出了这些战略的优缺点,并指导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竞争战略。
此外,波特还重点强调了价值链的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应该将价值链视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的环节中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通过深入理解自身的价值链,企业可以找到创新的空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波特在书中还提到了竞争战略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他认为,战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制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实施。
波特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原则和建议,包括明确的目标、有效的组织结构、合适的激励机制等。
此外,他还强调了战略的持续改进和灵活性,因为市场竞争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波特的《竞争战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企业竞争的本质和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竞争战略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并学到了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新《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读后感
《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读后感作者陶佳指导教师胡亚林摘要:本文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经典著作出发,结合其发表的相关论文,对其竞争战略理论进行介绍和评论。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概况以及《竞争三部曲》的基本内容;其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首先,本文对迈克尔·波特教授竞争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了介绍。
其次,本文概括了《竞争三部曲》主要内容包括: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产业环境分析和竞争决策等。
然后,本文论述了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在学术和企业实践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该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还针对学术界对该理论的批评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一、作者简介: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1969年,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航空航空及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
1971年,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73年,于哈佛大学取得企业经济学(business economics)博士学位,著名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竞争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竞争力方面的权威,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
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
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最高荣誉“大学教授”资格,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第四位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作为最受推崇的商学大师之一,波特教授撰写过17部书及100多篇文章。
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其竞争战略思想是哈佛商学院的必修的科目之一。
波特教授的书籍风靡全球,其中,《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次,并被译这17种文字: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再版32次。
波物教授不仅担任杜邦、宝洁、壳牌、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银行、英特尔、爱德华·琼斯等著名跨国公司的顾问,也在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波特指出,一个行业可以被看作是由竞争者组成的集合,这些竞争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消费者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在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竞争,还需要考虑到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在当今市场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企业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稳定和价格合理。
从财务角度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波特五力模型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应用。
一是利润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和固定资产规模与新进入者的威胁有关。
新进入者的进入可能会导致产业内的价格下降,或者使守成者的成本上升,从而降低利润率。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应对新进入者的威胁。
此外,固定资产规模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企业需要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替代品的威胁相关。
不断增加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避免被替代品所取代。
三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客户集中度与买方的议价能力有关。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回款速度快,客户无偿占款少,能够降低资本成本。
客户集中度较高时,客户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压低企业销售价格,从而降低企业利润。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时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对个别大客户的依赖。
四是应付账款周转率和供应商集中度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关。
应付账款周转率越低,说明企业付款速度慢,无偿占款多,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
供应商集中度较低时,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压低供应商销售价格,提高企业利润。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款。
《竞争战略》阅读感想
《竞争战略》阅读感想在明茨伯格将战略划分为定位学派、结构学派、学习学派等 10 个学派之后,关于战略的概念和定义的辩论,并未因此偃旗息鼓。
虽然波特的竞争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和质疑,但我们似乎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来替代它。
波特的理论虽存在诸多行动阻碍,却也代表着他的思考超越了组织和人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所有战略规划中,我们倾向于分析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尽可能多的市场分析和预测,选择尽可能好的战略方向,这其实是在反复趋近于波特的理论。
然而,波特的观点将科学和理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却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和对无序的容忍。
从哲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完美的体现。
特劳特关于战略的阐释则更具人性色彩,他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同时正视非理性的存在,认为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非理性成分。
与波特相比,特劳特的观点更加贴近人性。
他认为战略就是要在客户的心中占据一个位置,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
客户的选择并非完全理性,因此追求质量和顾客满意并不一定能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
利益和人性本就是相互矛盾的,波特和特劳特分别站在了这一矛盾的两端。
此外,波特和特劳特都认为商业就是竞争,商场就是战场。
他们提供的定位和战略思想都承认商场的残酷性,认为商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打败竞争对手。
但他们在看待战略问题时,又存在着理性和非理性、无序和有序的差异。
波特的五力模型、价值链和竞争策略分析,旨在让企业从更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战略问题,将非理性成分降至最低。
而特劳特则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同时正视非理性的存在,不主张将所有因素分析透彻,而是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降低非理性成分。
波特希望这个世界有序运转,他的后国家竞争层面的思考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他认为需要有部分精英人群能够分析战略,进行资源调配,以减少混乱。
而特劳特则正视世界的无序性,因为人本身就存在不理性的成分。
波特的书能让人更全面地了解竞争的全貌。
真正的商场斗争,如果如他所思考的那样进行,必将是一场完美的典范。
但现实中,商场的成败并不像战场那样分明。
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心得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概述摘要:本文通过对波特的相关理论的学习,总结了波特竞争三部曲的逻辑关系和主要内容,并对实践中如何应用波特的相关理论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战略竞争一、竞争三部曲的逻辑关系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即《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以及《国家竞争优势》,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诠释了他的战略竞争思想。
《竞争战略》是竞争三部曲的第一部著作,主要从行业和企业层面分析了制定竞争战略所要考虑的五种因素,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在书中,波特进一步总结出三种一般性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竞争优势》一书是三部曲的第二部,波特在该书中,弥补了第一本书的不足,或者说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了《竞争战略》,他从更微观的层面指出如何去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如何寻求竞争优势的来源,这就是他的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法,如果说《竞争战略》给管理者们指出了一个战略方向的话,那么《竞争优势》就是给管理者们提供去往那个方向的道路;《国家竞争优势》则从更高更广泛的层面不仅讨论了企业行业以及国家的竞争优势,在该书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为国家或地区或企业的全球竞争提供了全方位的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三部曲的主要内容(一)《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总结出了行业存在的五种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五力模型,如下图,五种竞争力分别是行业中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和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指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五力模型波特五力模型与一般战略的关系1、成本领先战略:①进入障碍:具备杀价能力以阻止潜在对手的进入②买方侃价能力:具备向大买家出更低价格的能力③供方侃价能力:更好地抑制大卖家的侃价能力④替代品的威胁:能够利用低价抵御替代品⑤行业内对手的竞争:能更好的进行价格竞争。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深入探讨了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竞争战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让我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竞争战略》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分析的框架,包括行业结构分析的五力模型和竞争对手分析模型,以及行业变革的进程和通用战略类型。
第二部分探讨了不同行业环境对战略的影响,即行业环境影响五力,五力影响战略。
第三部分则运用分析框架对具体的战略进行了分析。
整本书可以用五力模型来统筹理解,即作者所有的观点都可以归宗到五力模型。
接下来,我将重点谈谈我对五力模型的理解和体会。
五力模型是指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这五种力量共同决定了一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盈利能力。
以我年前摆摊卖福字春联的经历为例,来具体说明五力模型的应用。
过新年时,人们通常会购买福字春联来增添节日气氛。
我首先需要确定供应商,也就是从哪里进货。
我来到了上海城隍庙小商品城,这里有很多批发福字春联的商家。
在挑选供应商时,我主要考虑了质优价廉、老板好说话这两个因素。
这体现了五力模型中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即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越强,企业的成本就越高,利润就越低。
找到供应商后,我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摆摊地点。
这就需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我首先确定了镇上有几家商户在售卖,了解了他们的规模、品类、价格和店铺客流量等信息。
通过竞争对手分析,我可以了解市场的竞争情况,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这体现了五力模型中的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即竞争对手越多,市场竞争就越激烈,企业就越难获得利润。
确定好摆摊地点后,我开始等待我的第一单生意。
然而,由于过年氛围还很淡,市场条件不成熟,我等了几天都没有生意。
这时候,我需要运用五力模型中的买方议价能力,即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越强,企业的利润就越低。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后感这学期接受了《战略管理》这门课,在王明成老师的提点下接触了不少专业书,比如《蓝海战略》、《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等管理领域名著,受益良多,尤其是这本美国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著名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是管理领域中经典性的著作,这三部著作对与我们这些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三部曲的前两部发表于80年代初期,而且正如著者所说,著述所针对的读者是实际工作者,这就使三部曲拥有极为广阔的读者群体。
三部曲的多次再版可以证明读者的广泛及其内容经久不衰的魁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不仅理论工作者而且实际经济工作者,包括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的或非政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已逐步认识到,波特的著述为理解企业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供了基本方法与结构性的知识框架。
波特的许多光彩夺目的思想,例如关于竞争的五种作用力、三种基本战略、以及价值链的分析框架是如此强有力,以至于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策略等等非常专门的领域也都全面地融入并吸收了这些思想。
作为我这样的门外汉要精读这三部曲有点不太可能。
但是最近,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终于下决心把三部曲中间的一部《竞争优势》借回来读完了。
竟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竟争决定对企业经营业绩有所贡献的各种活动是否适当,例如刨新、有凝聚力的文化或者有效的实施。
竟争战略是要在竟争发生的产业宏观平台上追求一种理想的竞争地位。
竟争优势旨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作用力建立有利的、持久的地位。
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
所谓的竞争优势无非是利用多种多样的IS以及其他的Business 工具去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的可持续性优势:优势资源、先进的运作模式、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竞争战略读后感3000字
【 - 话题作文】第一篇、竞争战略论读后感竞争战略读后感3000字《竞争战略论--一本书读懂迈克尔·波特》读后感在《竞争战略论》一书中,琼·玛格丽塔对迈克尔·波特这位竞争与战略研究领域巨人著作中的深邃思想进行了剖析,书中从什么是竞争与什么是战略两个方面入手将波特思想中的精髓部分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提炼。
读第一部分什么是竞争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对竞争的认识有了质的升华。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争做最好”就算是竞争的成功。
但是通过书中对竞争的分析及正确的竞争思维和五种力量的分析,使我明白了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一个残酷的过程,考验的是一个公司发现竞争优势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争做最好”的思想正是波特所说的“争做最好综合征”,这是对竞争的一种错误解读,也是一种存在缺陷的想法,这种想法会使自己制定的战略存在缺陷、业绩平平。
正确的竞争思想应该是对:新进企业的威胁、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买家的议价能力及现存竞争者的竞争强度这五种力量进行产业分析,以确定本企业是否要参与竞争以及如何竞争,并塑造出本行业的平均盈利性。
再通过对本行业研究与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推广与销售、售后服务的分析,来发掘本行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参与竞争的企业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竞争之道,以达到参与行业竞争的企业能够出现共赢的局面。
书中的第二部分用简洁干练的语言教给我们一个优秀的战略必须满足:独特的价值取向、特定的价值链、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取舍抉择、价值链的协调性、时间上具有持续性这五个条件。
所以战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即战略的核心:创造价值。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外部情况:我们将服务于那些客户、我们将满足客户那些需求、我们制定什么样的相对价格。
第二个条件就是为了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我们要深入思考客户需求并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来确定具有针对性的特定价值链,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最佳实践落实,使其转化为有意义的战略。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竞争战略》是由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所著的一本经典著作,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战略的重要性和方法。
读完《竞争战略》,我对企业竞争的本质、战略选择和执行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书中明确指出,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波特在书中提出了“五力模型”,即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顾客等五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这五个方面的力量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竞争战略,应对市场上的挑战。
其次,波特在书中强调了战略选择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在这些战略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市场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战略。
同时,波特还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包括规模经济、差异化、成本优势和创新等。
通过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波特在书中还探讨了战略执行的问题。
他指出,战略的执行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无论企业制定了多么精妙的战略,如果无法有效地执行,也将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强调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协调各个环节来实现战略目标。
此外,波特还提出了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强调了组织文化和领导力对战略执行的重要影响。
读完《竞争战略》,我深刻认识到竞争对企业的重要性和挑战,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制定和执行战略的方法与思路。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确立竞争优势,并有效地组织和执行,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这本书对于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读后感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读后感(总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读后感谈到迈克尔波特,他的许多光彩夺目的思想,值得我们留恋。
例如关于竞争的五种作用力、三种基本战略、以及价值链的分析框架是如此的强有力,以致于使得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策略等等非常专门的领域也都全面地融入并吸收了这些思想。
对于《竞争战略》这本著作共有三部分:一般分析技巧、基本产业环境、战略决策。
每一个部分都有足够吸引人的地方,让人能够更好的分析自己身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图。
一、一般分析技巧一般分析技巧做为全书的基础部分,也是全书最为精华的部分。
(一)、五种作用力五力模型对于每一个企业参与竞争作出全面的分析。
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产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产业利润率。
图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作用力。
由于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合力对于所有竞争者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每一个竞争企业来说,战略制定的重点在于要深入到表面现象之后分析竞争压力的来源。
(二)、三种基本战略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具体内部一致性的基本战略,为公司长期发展建立进退有据的地位,从而在产业中胜过竞争对手。
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图2 三种基本战略战略优势被顾客觉察到的独特性 低成本地位说到宗庆后的娃哈哈,大家每个人都应该略知道一二。
2007-2008年度尽管深受法国达能收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的娃哈哈仍旧用辉煌的业绩证明了它的水平——年集团营业额超过250亿元(可口可乐在中国仅仅销售180亿元)。
娃哈哈为什么能够成功,核心奥妙就是坚持不懈地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
娃哈哈一直秉承着“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指引着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的所作所为。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竞争战略》这本书是由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伙人迈克尔·波特撰写的,是一部经典的商业管理著作。
本书在战略管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所传递的重要观点以及对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
首先,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在其所选择的领域拥有与竞争对手不同、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和能力,从而取得持续竞争优势。
”这一观点突出了企业在竞争中的独特性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
波特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
企业可以通过追求低成本、创造独特的产品或专注在特定市场细分上来获取竞争优势。
这些战略选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相匹配,形成一种相对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其次,本书强调了战略制定的重要性。
波特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包括供应商能力、买家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强度。
通过评估这五个力量的相对强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竞争环境,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在实际的战略制定过程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以及组织的能力构建。
通过全面的分析和定位,企业可以制定出适合自身条件的竞争战略,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再次,本书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指导意义巨大。
波特提出了“价值链”概念,强调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他认为,在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
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到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内部资源的配置、升级供应链管理和提高组织效率来提高企业价值链的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同时,本书还着重分析了竞争关键成功因素和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而言,我对《竞争战略》这本书的阅读感受非常深刻。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理解竞争环境、识别竞争对手和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且还强调了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
波特竞争论读后感
波特竞争论读后感读完波特竞争论,就像跟着一位商业武林高手闯荡了一遍商场的江湖,那叫一个过瘾又长见识。
波特就像是个经验老到的武林前辈,把竞争这门功夫给拆解得清清楚楚。
他讲的五力模型,那简直就是商场上的五行八卦阵啊。
这五种力量——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还有同行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就像五条不同方向来的内力,在企业这个“练武之人”周围相互拉扯、制衡。
比如说,我一想到那些供应商坐地起价,就像那些有独家秘籍的武器商,仗着自己的好货就想多捞一笔,企业得想办法跟他们周旋,要么多找几家供应商,要么提高自己的实力让他们不敢小瞧,这就像是练武之人不能被兵器商拿捏住命脉。
而购买者呢,一个个都是精明的主儿,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他们的议价能力就像一种无形的压力,时刻提醒企业得提高性价比,不然就被这些挑剔的“顾客大侠”给抛弃了。
潜在进入者就像是江湖上那些跃跃欲试的新秀,他们怀揣着梦想和新招式,随时可能冲进市场来分一杯羹。
这时候,企业就得像武林大派一样,建立自己的壁垒,什么技术专利啦、品牌忠诚度啦,就像门派的独门绝学和威望,让那些新手不敢轻易冒犯。
替代品就更有趣了,就好比江湖上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武功流派,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这时候原来的企业就慌了神,得赶紧想办法创新或者差异化。
同行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那简直就是天天都在上演的武林大会啊。
大家都在比谁的产品更好、价格更低、服务更周到。
波特这么一分析,我就觉得企业在这个江湖里真的不容易,得时刻警惕各个方向的挑战。
再说说波特的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
这就像是武林中的不同门派风格。
成本领先战略就像是那些以刚猛内力著称的门派,他们靠的是高效运营、大规模生产等方式,把成本压得低低的,就像用深厚的内力压制对手。
而差异化战略就像是那些擅长奇招妙式的门派,产品或服务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独特的卖点,就像一招鲜吃遍天的武林绝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概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波特的相关理论的学习,总结了波特竞争三部曲的逻辑关系和主要内容,并对实践中如何应用波特的相关理论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战略竞争
一、竞争三部曲的逻辑关系
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即《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以及《国家竞争优势》,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诠释了他的战略竞争思想。
《竞争战略》是竞争三部曲的第一部著作,主要从行业和企业层面分析了制定竞争战略所要考虑的五种因素,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在书中,波特进一步总结出三种一般性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竞争优势》一书是三部曲的第二部,波特在该书中,弥补了第一本书的不足,或者说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了《竞争战略》,他从更微观的层面指出如何去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如何寻求竞争优势的来源,这就是他的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法,如果说《竞争战略》给管理者们指出了一个战略方向的话,那么《竞争优势》就是给管理者们提供去往那个方向的道路;《国家竞争优势》则从更高更广泛的层面不仅讨论了企业行业以及国家的竞争优势,在该书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为国家或地区或企业的全球竞争提供了全方位的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三部曲的主要内容
(一)《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总结出了行业存在的五种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五力模型,如下图,五种竞争力分别是行业中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和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指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与一般战略的关系
1、成本领先战略:①进入障碍:具备杀价能力以阻止潜在对手的进入②买方侃价能力:具备向大买家出更低价格的能力③供方侃价能力:更好地抑制大卖家的侃价能力④替代品的威胁:能够利用低价抵御替代品⑤行业内对手的竞争:
能更好的进行价格竞争。
2、产品差异化战略:①进入障碍:培育顾客忠诚度以磋商潜在进入者的信心②买方侃价能力:因为选择范围小而削弱了大买家的谈判能力③供方侃价能力:更好地将供方的涨价部分转嫁给顾客方④替代品的威胁:顾客习惯于一种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因而降低了替代品的威胁⑤行业内对手的竞争:品牌忠诚度能使顾客不理睬你的竞争对手。
3、集中战略:①进入障碍:通过集中战略建立核心能力以阻止潜在对手的进入②买方侃价能力:因为没有选择范围使大买家丧失谈判能力③供方侃价能力:进货量低供方的侃价能力就高,但集中差异化的公司能更好地将供方的涨价部分转嫁出去④替代品的威胁:特殊的产品和核心能力能够防止替代品的威胁⑤行业内对手的竞争:竞争对手无法满足集中差异化顾客的需求。
(二)《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
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主要讨论了企业可能获得成功的三种战略,以及企业获取成功的两种优势,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则主要论述了企业如何创造这两种优势,换句话说这些优势的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波特通过价值链分析法,阐述了将一般性战略转化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所有的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
波特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
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
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既可以来源于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市场范围的调整,也可来源于企业间协调或合用价值链所带来的最优化效益。
(三)《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
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
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种基本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也就是著名的“钻石模型”。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
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三、总结
有人说波特的理论讨论的不是战略,而仅仅是竞争,这是没有站在波特的理
论角度去理解的,这也与波特的战略以及竞争的概念范围是不一致的。
也有人说波特的理论不是战略理论,而仅仅是战略的工具,这也是对波特的理论片面的理解。
波特对竞争以及战略的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不仅仅是表现在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价值链分析法等等的描述,更表现在其对战略的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4]方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研评[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5]赵秋喜.读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J],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