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病因分析及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宝宝们的呼吸系统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啊!它让我们的小生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呼吸、成长和繁衍。

那么,婴幼儿的呼吸系统有哪些特点呢?又该如何保育呢?别着急,小编这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我们来说说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结构。

宝宝们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这些器官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呼吸通道。

而在宝宝出生前,他们的呼吸系统主要是由胎盘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

所以,宝宝刚出生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呼吸情况,确保他们的呼吸畅通无阻。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一些特点。

宝宝们的呼吸道比较短小,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比如,烟雾、灰尘等污染物会刺激宝宝的呼吸道,导致他们咳嗽、喘息等症状。

所以,我们要尽量保持宝宝生活的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让他们接触到有害物质。

宝宝们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等问题。

尤其是在宝宝学会翻身、爬行等活动后,他们可能会因为好奇心而去触碰一些危险物品,如小零件、塑料袋等。

这些物品如果被误吞或者卡在呼吸道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宝宝的活动范围,确保他们的安全。

我们来说说如何保育宝宝们的呼吸系统。

我们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于干燥或者潮湿。

我们还要定期清洁宝宝的鼻腔、咽喉等部位,以消除分泌物和细菌。

我们还要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保护宝宝们的呼吸系统。

婴幼儿的呼吸系统虽然神奇,但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呼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育他们的呼吸系统。

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宝贝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哦!。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四、检查方法


2.血气分析
反映气体交换和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6.67kPa),动脉二氧化碳分 压(PaC02)>50mmHg(6.67kPa),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85 %时为呼吸衰竭。
小儿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
四、检查方法
环甲正中韧带
急性喉阻塞时穿刺
下呼吸道

1.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 短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 作用差,因粘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 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 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 染,而一旦感染易于发生充血、水 肿导致呼吸道阻塞。毛细支气管平 滑肌在生后5个月以前薄而少,3岁 以后才明显发育,故小婴儿呼吸道 梗阻主要是黏膜肿胀和分泌物堵塞 引起。
上呼吸道
(4)鼻泪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 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 育不全,故上呼吸道感染 时易侵犯眼结膜,引起结 膜炎。
上呼吸道
鼻咽部 (二)咽 口咽部 喉咽部
上呼吸道
1.咽部
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 括腭扁桃体及咽扁桃体,腭扁桃 体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 育达高峰,14~15岁则渐退化, 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 则少见。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 6个月已发育,位于鼻咽顶部与 后壁交界处,严重的腺样体肥大 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的重要原因。
0.6
0.62
0.62
0.6
0.4
0.33
0.4
0.36 0.2 0.22
0.2
0.2
0.026
0
0

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概述
小儿呼吸系统的分界与大人一样,以 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 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 管、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但是 下面却要介绍它独有的特点
鼻腔
会厌
右肺 胸腔膜
膈 细支气管
咽 喉Βιβλιοθήκη 气管 左肺 支气管肺泡解剖特点
、 上呼吸道 小儿的鼻腔要比成人短,并且没有鼻毛,后鼻道也很 狭窄,粘膜娇嫩,血供丰富,易于被感染,而且发炎后鼻腔易于被 堵塞而发生呼吸困难。鼻窦的粘膜与鼻腔的粘膜是连续的,鼻窦 口也相对较大,因此患鼻炎时候易于累及鼻窦。咽鼓管有四个特 点:宽、短、直、平,故鼻和咽部炎症容易导致中耳炎。咽部扁桃体 在小儿6个月已经发育,然后逐渐增大,4~10岁发育到达高峰,而 到青春期退化,所以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龄比较大的小儿。小儿喉 部比较狭窄,所以轻微的炎症就可以引起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 2、 下呼吸道 小儿的气管、支气管很狭小,软骨也比较柔软,缺乏 弹力组织,支撑左右远不及成人,并且纤毛运动较差,清除痰液 的能力很差,容易导致呼吸道的堵塞。右边支气管粗短,异物容 易直接坠入其中。 3、 胸廓 人的呼吸是需要肌肉的,叫呼吸肌。呼吸肌包括膈肌、肋 间肌和腹肌。而小儿的呼吸肌是不发达的,呼吸的时候肺不能够 充分的扩张,容易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而出现青紫的症状。
生理特点
1、 呼吸频率和节律 小儿因为代谢旺盛,需氧量 比较高,因此只有加快呼吸满足需要。小儿的呼 吸调节中枢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出现呼吸节律不 齐,尤其是早产儿、新生儿最为明显。 2、 呼吸型 成人呼吸主要是胸腹式呼吸,由于小 儿胸廓活动度比较小,导致胸式呼吸不发达,而 表现为腹式呼吸和膈肌的呼吸。 3、 呼吸功能特点 小儿的肺活量比较小,并且呼 吸的储备比较少,因此经常看到小儿只要一活动 就气喘吁吁。当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容易导致呼吸 功能不全。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对于每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来说,婴幼儿时期是他们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并采取恰当的保育措施,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呼吸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婴幼儿的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柔嫩且富有血管,容易受到感染和刺激,导致鼻塞和流涕。

他们的气管和支气管也比较短且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性组织,黏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较差,因此清除呼吸道异物的能力较弱。

其次,婴幼儿的呼吸频率较快。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 40 45 次,1 3 个月的婴儿每分钟约 30 35 次,1 岁时每分钟约 25 30 次,到 4 7 岁时才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再者,婴幼儿的胸廓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发育不完善,主要靠膈肌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效率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呼吸疲劳。

此外,婴幼儿的肺容量较小,肺泡数量少,肺的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气体交换能力较弱。

了解了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保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非常重要的。

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更要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适宜的温度一般在 20 22 摄氏度,湿度在 55% 65%之间。

给婴幼儿提供合适的睡眠姿势也有助于呼吸顺畅。

仰卧时,可在肩下垫一小枕头,避免颈部弯曲影响呼吸;侧卧时,要注意两侧交替,防止头部睡偏。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让婴幼儿接触到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比如,家中不要养宠物,避免花粉、灰尘等进入室内;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以免二手烟对孩子的呼吸道造成损害。

对于婴幼儿的衣着,要选择柔软、宽松、透气的材质,避免过紧或过厚的衣物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

饮食方面,要保证婴幼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

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

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

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
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吸道结构:幼儿的呼吸道相对较小,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

这些器官发育未完全,相比成人而言较为娇嫩。

由于幼儿的喉咙短小,易发生阻塞,呼吸困难的风险较高。

2. 呼吸频率:幼儿的呼吸频率较高,平均为每分钟30-40次。

这与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较快有关,同时也与其呼吸肌肉的发展程度以及肺的功能有关。

3. 免疫系统发育: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

呼吸器官容易受到感染或疾病的侵袭,如婴儿窒息、支气管炎、肺炎等。

4. 适应能力差: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呼吸器官对温度变化、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敏感。

在寒冷、干燥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幼儿更容易产生呼吸道问题。

5. 呼气功能不完善:幼儿的呼气功能相对成人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肺膨胀不畅或呼气不彻底等问题,增加发生肺病的风险。

因此,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得到特别的呵护和照顾,以保护他们的呼吸健康。

基础知识儿科 儿科 呼吸系统的特点

基础知识儿科  儿科  呼吸系统的特点
1.儿童各鼻窦发育先后不同,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逐渐增大, 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和碟窦分别在2岁及4岁时才出现。
2.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较大,出生后6个月即可患鼻 窦炎,尤其以上颌窦及筛窦最易感染。
1.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 侵入结膜引起炎症。 2.婴儿咽鼓管:宽、短、直,故鼻咽炎易时易致中耳炎。
目录
一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 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 窦、咽、咽鼓管、会厌及 喉。
下呼吸道:包气管、支 气管、毛细支气管、肺 泡。
上呼吸道

鼻窦
鼻泪管 咽鼓管
1.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2.鼻腔感染时易充血肿胀出现鼻塞。 3.鼻塞时导致张口呼吸,影响吮奶。
(ml)
260 400 500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 功能均差,婴幼儿分泌型IgA(SIgA) 尤其低,易患呼吸道感染。
1.体格检查 (1)望诊:呼吸频率增快,发绀,吸气时胸廓
软组织凹陷(三凹: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 软组织凹陷),小儿呼吸困难时常有呻吟鼻扇和 口吐泡沫等现象。
(2)吸气踹鸣和呼气踹鸣:吸气时出现踹鸣音, 同时伴吸气延长,是上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呼吸 时出现踹鸣同时伴呼气延长,是下呼吸道梗阻的 表现。
2肺部听诊:哮鸣音常于呼吸相明显,提示细小 支气管梗阻。不固定的中、粗湿罗音常来自小支 气管的分泌物。与吸气相,特别是深呼吸气末, 听到固定不变的细湿罗音提示肺泡内存在分泌 物,常见于各种肺炎。小婴儿因呼吸浅快,罗音 可不明显,刺激其啼哭方可在吸气末闻及。 3胸部平片:为呼吸系统诊断基础,基本满足 70%以上的临床需要。

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1、鼻腔狹窄,易发生鼻堵;2、幼儿会厌软骨反应不灵敏;3、声带不够坚韧,声带短而薄,声带容易疲劳;4、以腹式呼吸为主;5、呼吸频率较快;6、气管狭窄,纤毛发育不完善;7、肺泡弹性小,易被粘液堵塞,引发肺炎。

二、保育要点:1、教幼儿学会正确擤鼻涕;2、教育幼儿要爱护嗓子;3、注意饮食安全,防止食物滑入幼儿气管;4、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一、婴幼儿眼睛的特点:1、5岁前有生理性远视。

2、晶状体弹性好。

二、保育要点:1、预防各种眼科疾病:①色盲、②夜盲症:合理膳食,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

●特别提示:幼儿生病发烧时,饮食不能过于清淡,否则可能因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等引发眼科疾病。

③斜视:当两眼向前平视,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发生偏斜,就叫做斜视。

●眼科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弱视的关键期是3岁,最迟要在6岁前。

④沙眼●沙眼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造成失明的眼病。

●预防沙眼:用流动水洗脸,脸盆、毛巾要专用,毛巾、脸盆要定期消毒。

2、预防眼外伤:①眼睛异物.②钝挫伤●采用冷敷处理,不要加压;在冷敷的基础.上及时送医院就医。

③刺伤、划伤●选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地覆盖眼睛,不要压迫到眼球。

●遇到眼球脱落,不要自行将眼球还纳。

正确的做法是:将脱落的眼球放在温牛奶中,一并送医院就医。

3、定期检查视力。

●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也是矫治视觉缺陷效果最明显的时期,应定期为幼儿检查视力。

●3岁以上幼儿可以用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

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不躺着看书,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注意用眼时间不宜过长,看电视要有节制;看书写字的坐姿要端正;桌椅高度的比例要适当。

5、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环境。

●活动室的窗户大小应适中,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

当幼儿阅读、写字、画画时,柔和的光线应来自左上方。

为幼儿提供的阅读物,字体宜大,色彩柔和,画面要清晰。

6、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注意用眼卫生。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治疗原则
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时,应 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控 制感染等。
护理要点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 儿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湿润
,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
谢谢聆听
02
呼吸中枢调节功能特 点
小儿呼吸中枢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出现呼
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等情况。
04
03
01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预防措施
根据小儿呼吸系统特点,家长 和医护人员应加强预防措施, 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
触感染源等。
诊断方法
在诊断小儿呼吸道疾病时,应 充分考虑其解剖生理特点,选 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01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喉炎、扁桃体炎等,多由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 咳嗽、流涕等症状。
02
支气管炎
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 的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03
支气管哮喘
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 咳嗽为主要表现。
疾病发生机制
01
02
03
免疫功能低下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常规、痰液检查 等手段,了解感染情况 及病原体的种类。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发现肺部病变和 评估病情。
治疗方法
A
对症治疗
针对患儿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解热镇痛药、 止咳药等。
抗感染治疗
针对感染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抗 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 理特点
目录
• 引言 •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 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生理特点之婴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2019.4
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鼻旁窦、咽及咽鼓管、喉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1)鼻。

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容易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幼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绝吮乳。

(2)鼻泪管和咽鼓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

婴幼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水平位,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喉。

婴幼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黏膜下组织较疏松,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4)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右侧支气管较垂直,因此异物较易流入右侧支气管。

气管及支气管管腔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极柔弱,富于血管。

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黏膜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微生物及黏液,易发生感染,由于炎症致使管腔变得更窄,引起呼吸困难。

(5)肺。

在新生儿时期,气管、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壁层均相对薄,肌肉及结缔组织较少,以后发育主要为肌肉组织的增加使管壁增厚。

婴幼儿肺脏富有结缔组织,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
而含血较多,含气较少,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故感染时易被黏液堵塞引起间质炎症,并易发生肺气肿及肺后下部坠积性瘀血等。

(6)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筒状,肋骨呈水平位。

胸腔较小,肺脏相对较大,几乎填满整个胸腔,加之呼吸肌发育较差,肌张力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到限制,气体交换不能充分进行。

呼吸困难时,不能加深呼吸,只能增加呼吸次数,以改善肺内气体交换不足,但补益不大,易发生缺氧症状。

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开始站立、行走,膈肌下降(3岁以后下降至第5助),肋骨逐渐倾斜,胸部形状才逐渐接近成人。

小贴士:
婴儿患呼吸道疾病后不会张口呼吸,故塞、呼吸因难、烦躁不安、拒奶的症状较明显。

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呼吸道疾病不是以体温的高低来判断病情的轻重,主要是观察婴儿是否有以下症状:呼吸加快、鼻翼翕动、口周发青、发紫、烦躁不安、拒奶、呛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