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35757
2024年克己复礼(公开课用)PPT课件
遵守社会公德
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 利和利益,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文明礼貌
与人交往时,要文明礼貌,注意言行举止,尊重 他人的感受和习惯。
诚信守信
在社会交往中,要诚信守信,遵守承诺和约定, 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2024/2/29
18
05 克己复礼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2/29
克己复礼(公开课用)PPT课 件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克己复礼概述 • 克己:自我约束与提升 • 复礼:传承与创新礼仪文化 • 克己复礼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克己复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总结与展望
2
01 克己复礼概述
2024/2/29
3
定义与内涵
内涵
定义:克己复礼,指约束自 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25
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2024/2/29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各级学校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克己复礼等传统道德观 念的认知和理解。
倡导社会公德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公共活动等方式倡导社会公德意识,引导人们遵守社 会道德规范,促进克己复礼的实践。
推进法治建设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克己复礼的实践提供法律保障 和支持。
14
04 克己复礼在现实 生活中的应用
2024/2/29
15
家庭生活中的克己复礼
尊重长辈
在家庭中,晚辈要尊重长辈的意 见和决定,遵守家庭规矩,体现
克己的精神。
关爱家人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照顾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承担家庭责任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承担自己的家 庭责任,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
克己复礼的内涵
•••••••••••••••••克己复礼的内涵克己复礼的内涵克己复礼,汉语成语,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并改掉习性上的缺点,从而做回内心有敬、外在有让的自己。
出自《论语·颜渊》。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克己复礼的内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三个主要支撑点:复礼,为仁,君子。
孔子对周礼的信心,源于对夏礼、商礼的了解;周礼权威的重新树立,始于日常琐事之间,更在于对“礼之本”的自觉。
“为仁”是对礼的补充与深入,涉及为仁的基础、为仁的方法、为仁的作用。
“君子”人格涉及好德、重义、谦让、博学、笃实等诸多方面,既为儒者提供了修身目标与路径,也使复礼、为仁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孔子;复礼;为仁;君子。
作者简介:周山,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周易研究中心主任。
一、克己复礼: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礼,在老聃的思想体系中列在末位,即“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礼,仅仅处于“乱”的前沿;从某种意义上说,礼是乱的开始。
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列在最前沿,因此而构成以“礼义”亦即“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成为儒家的旗帜、儒学的灵魂。
春秋末期,礼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
有史可查的夏、商两朝,礼似乎还处于祭神时的器物与程序仪式的规定阶段;到了周代,除了从祭神的仪式规定转入人世间的人际关系的规范及其以规范治理国家社会;祭神的仪式,也便从礼之中剥离开来,成为一项专业内容。
礼的作用,也便从祭神转变为“序民”、“整民”,即成为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
在鲁国学者左丘明主编的《左传》中,明确表达了这一个思想:“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所以整民也。
” 经国家,定社稷,主要是整治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序民、整民,便是对人民的统治。
礼的工具性作用,说得明明白白。
礼节的繁琐,也到了极致。
周朝制礼的代表人物,是封地于鲁的周公旦。
然而到了春秋末期、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礼已经崩溃。
克己复礼完整ppt课件
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培养宽 容、谦逊的品质。
3
自省与反思
定期审视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过失,不断改 进和提升。
言行举止规范与礼仪
01
02
03
遵守社交礼仪
尊重他人,遵守社交场合 的礼仪规范,如穿着得体 、言谈举止文雅等。
注意言辞和表达
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措辞, 避免冒犯和误解,展现良 好的沟通技巧。
倡导并实践传统礼仪的意义
01
02
03
04
提升个人修养
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有助于 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形成健 全的人格。
促进社会和谐
礼仪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通 过倡导和实践传统礼仪,可以 减少人际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
传承中华文化
传统礼仪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 体,通过传承和实践,可以弘 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和文化自信心。
现代社会中传统礼仪的缺失
家庭教育不足
许多家庭在现代教育中忽视了传 统礼仪教育,导致孩子们缺乏基
本的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社会风气影响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如个人主义 、功利主义等,对人们的价值观念 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传统礼仪被 忽视。
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西方文化对我 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人盲目追 求西方生活方式,忽视了本民族的 传统礼仪。
方面。
02
儒家经典中关于克己复礼的论述
通过解读《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学员们了解到克己复礼在儒
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
。
03
克己复礼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课程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分析了克己复礼在人际交往、职场发展、家庭
克己复礼-PPT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 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 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提问:
孔子要建立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
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
提问: 孔子为何要提出“正名”?“正名”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
序? 成语:
名正言顺:形容做事名义正当而且理由充分,含有理直 气壮的意思。
言必行,行必果:指说了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 手足无措:形容慌张的神情动作。
11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本章内容是克己。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
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
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
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
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
节,谈谈你的理解。
18
答案: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
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 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 表现(12.1)。
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 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克己复礼》PPT课件-2024鲜版
《克己复礼》PPT课件•克己复礼概述•克己:自我约束与提升•复礼:恢复传统礼仪文化•克己复礼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克己复礼的实践方法与途径•总结与展望克己复礼概述01克制自己的私欲,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内涵恢复周礼,即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通过自我约束和遵循礼制,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030201定义与内涵03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克己复礼的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1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他认为只有通过克己复礼,才能恢复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02儒家思想的核心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被历代儒家学者所推崇和发扬。
历史渊源克己复礼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遵循社会规范的重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秩序维护通过克己复礼的实践,个人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水平,成为更好的人。
道德修养提升克己复礼的思想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和谐社会构建现实意义克己:自我约束与提升0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公共利益为重。
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不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
培养公正、廉洁的品质,拒绝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
克制私欲,追求公义追求真理和知识,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
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坚持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和传统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轻易放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不断追求自我超越和进步。
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勤勉力行,自强不息复礼:恢复传统礼仪文化03尊重传统,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
《克己复礼》
探究二 实现“仁”为什么要以孝悌为根本?谈谈你
的看法。
仁道宽广,不易把握。从浅近出体会、着手,就比 较容易有收效。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孝 悌,就是对父母之爱和对兄弟之爱。实践孝悌之德,涵 养仁心天理,心性必然纯和温厚,侍奉父母,与兄弟相 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合情合理。讲这种心性举 止扩而大之到社会上,对其他人也不至于有冒犯的举动 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违法乱纪,从事非理性的 活动了。如此,天理本心自然洋溢于生命之外,仁爱也 就充满了整个世界。
【明确】孔子这里讲的,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在 诸侯手里,二是诸侯国家大大权落在大夫和家臣 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 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 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政权就会稳定, 百姓也相安无事。
精选版课件ppt
22
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认为应该 恢复等级秩序, 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 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 刃而解了。如果没有秩序,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 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 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 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 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博爱。
精选版课件ppt
32
思考:这里,孔子强调了“礼”、 “乐”、“仁”三者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 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明确】乐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 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 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 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有仁德的 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克己复礼》(正式)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其实是告诉我们 当时社会处在一个怎样的现状?
——礼崩乐坏(不仁)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 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 (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 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 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 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 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 的细节)。
孔子提倡: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
君主也有制约; 宋儒: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 责任。
链接:
“三从四德”是为适 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 护父权—夫权家庭(族) 利益需要,根据“内外 有别”、“男尊女卑” 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 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 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 要求。
守丧三年:
不赞成。因为真正的怀念应该永载人的 内心,有时候流于形式的东西常常表示人将 要遗忘;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 赞成。父母抚养子女辛勤付出何止三年, 从怀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学求知, 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我们守丧三年完全应 该;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只求安心。
“百善孝为先” 被奉为古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孔子对周代的礼仪制度是怎样的情感?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通假:
监通鉴,借鉴
文,完美
郁郁,文采丰富的样子
区别:文过饰非 文身 掩饰 刺花纹
无限赞叹体现孔子对周礼推崇
《克己复礼》课件
工作中要尊重他人,与同事、上级或下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关系。
勤奋尽责
要勤奋工作,尽职尽责,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为组织和团队带 来更多贡献。
在家庭中的应用
孝敬父母
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让 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和孝心。
尊重家人
要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充分沟通和协商 ,达成共识并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重视克己复礼的价值,并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克己复礼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传承与创新
克己复礼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在保持克己复礼 的基本精神不变的前提下,应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 展。
普及与提高
克己复礼的普及和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在推广普及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人 们对克己复礼的认知和理解,使其真正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自觉意识。
3
理解
克己复礼强调个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以道德 自律,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克己复礼的历史背景
儒家思想
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是孔子思想 体系的核心之一。
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克己复礼被视为个人修养 和品德的标准。
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克己复礼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 和丰富。
克己复礼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守规矩讲礼仪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刻意打破或抵触。
遵守社会规矩和礼仪规范,不违反交通规则 ,不失礼于人。
实践克己复礼的困难与应对
要点一
社会环境影响
要点二
个人心理挑战
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可能影响个人 实践克己复礼,需坚定信念,远离不 良风气。
克已复礼
第一则: 第一则:
焉:
语气助词,相当于“ 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古义]; 非礼: 不合礼节[古义 非礼: 不合礼节 古义 ; 调戏(妇女) 今义 今义] 调戏(妇女)[今义 聪明 希望 做
敏: 请: 事:
要义: 要义:
要约束自己(克己) 要约束自己(克己)
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已经崩坏的、 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已经崩坏的、但曾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的周 是孔子赞美西周、并力图重振西周文化的雄心壮志之一。 礼,是孔子赞美西周、并力图重振西周文化的雄心壮志之一。 道德的修炼确实需要对人欲望进行必要的节制,但不能过分。 道德的修炼确实需要对人欲望进行必要的节制,但不能过分。道德也确实 要求一定程度的纯洁,但更不能过分。因为对人作过分的道德纯洁要求, 要求一定程度的纯洁,但更不能过分。因为对人作过分的道德纯洁要求, 便会演变成对人性的戕害。孔子对颜回所作的要求似乎过分了。 便会演变成对人性的戕害。孔子对颜回所作的要求似乎过分了。可怜的颜 回虔诚地照此去做,一直到贫病而死。 回虔诚地照此去做,一直到贫病而死。
什么是礼? 什么是礼?
礼运》 《礼记·礼运》所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 礼记 礼运 所载: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 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 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 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主要指周礼) 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释题 :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 要之言” 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 约束,克制; 回归; 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克,约束,克制;复,回归; 礼,用 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主要指周礼)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 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 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 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 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 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 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 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 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 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 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 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 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 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 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 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 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 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 非礼勿视、 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要做到这“四勿” 就必须“克己”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 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 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 自我” 自我”
论语选读—克己复礼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 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概括讲来,周礼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义、 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 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 乐制度。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 义等准则推衍而来,目的是为了“明贵贱, 辨等列,顺少长”;礼俗即周人的社会风 俗与道德习惯,它较礼节更细且繁,只是 并无硬性规定。就主次而言,礼仪、礼节、 礼俗是从属于礼义的,因为礼的根本目标 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这才是其本质所在。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 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 病时,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太王、王 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 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 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 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中 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论也!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 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 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 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 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 居住了。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曰:“才不才, 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 (1)颜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45年。 (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孔子70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 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国学克己复礼全文
国学克己复礼全文《国学之克己复礼》嘿,说到国学里的“克己复礼”,我可真有不少话想说呢。
我先给大伙解释解释啥叫“克己复礼”。
简单来说呢,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这礼啊,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礼貌那么简单,在以前那可是包含了各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之类的一整套东西。
我就讲讲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儿吧。
我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叫小李。
这小李啊,是个超级游戏迷,只要一沾上游戏,那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有一次,我们一群人约好了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就是去社区帮忙打扫卫生,给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整理整理花园啥的。
这活动可是提前好久就定好了的,大家都很期待。
可是到了活动那天,小李呢,他前一晚打游戏打到了凌晨,早上起不来。
我们给他打电话,他迷迷糊糊地说:“哎呀,我太困了,这游戏玩得正带劲呢,我就不去了啊。
”当时我们都有点生气,你说这算怎么回事儿啊。
这就是没有克制自己的私欲啊,他想玩游戏的这个欲望占了上风,就把答应好的事情给抛到脑后了,这就不符合“克己复礼”。
在古代,那些君子可不会这样。
就像孔子他老人家,那可是“克己复礼”的典范。
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他的学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克制自己的各种杂念,坚持自己心中的礼。
他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就是想让大家都能按照礼的规范来生活。
虽然他有时候也会饿肚子,也会遇到不理解他的人,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再看看我们现代社会,其实“克己复礼”也很有意义。
就像在公共场合,咱们得克制自己那些不文明的行为。
比如说在图书馆,就不能大声喧哗。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图书馆找资料,有个小伙子,一进去就开始打电话,声音还特别大。
周围的人都皱着眉头看他,可他就像没看见一样,还在那哇啦哇啦地说个不停。
这时候管理员走过去提醒他,他还很不耐烦,说:“我就说几句怎么了。
”这就是没有克己啊,没有意识到在图书馆这样的地方是有行为规范的,也就是没有遵循礼。
咱们再回到小李的事儿上。
后来我们活动结束后,小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克己复礼知行合一
克己复礼知行合一克己复礼·知行合一公司价值观学习1学习一: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在《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念头)使自己的行为回复于礼上,哪一天(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了,天下就达到了仁了。
解读:我们对孔子的这段话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何谓“复礼”我们前面讨论过《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的涵义”,知道“义以为质”中的“义”是“礼”的质,是“礼”的唯一标准。
所以,“复礼”的意思是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回复到礼之质“义”上,按公义、公理来办事。
2.“克己”的对象是谁“克己”的己字应该是对天下每一个人说的,每一个人都作到“克己”,则“天下归仁”就顺理成章了。
另一种理解,“克己”是专指居上位的当政者,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思想理论,当政者“克己”作示范,老百姓跟着也“克已”,当每一个人都作到了“克己”,人们的行为都回复到公义上了,则当然“天下归仁”。
3.“克己”含有“自省、自责、自讼”之意在《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关于“自省、自责、自讼”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4.“克己”的内容“自戒”关于“克己”的“自戒”内容。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论语.颜渊》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修自戒。
他说:“一朝之忿。
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是强调遇事戒冲动。
《克己复礼》课件
对克己复礼未来发展的展望
01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克己复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现代社会中得 到继承和发扬。
02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克己复礼的未来发展应该结合现代社 会的需要,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和应用 场景。
03
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克己复礼所蕴含的自我约束、尊重他 人等理念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 和传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历史上,克己复礼与某些宗 教思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 与道教、佛教中的修行思想有 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克己复礼不完全等同于宗教 修行,它更强调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追 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03
克己复礼在历史上的发展
克己复礼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
孔孟之道中的克己复礼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了克己复礼的重要性,主张人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遵循礼的规范,以实现社会和谐。
古代政治中的克己复礼
在古代政治中,克己复礼的思想被广泛应用,官员们通过自我克制和遵循礼仪来维护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克己复礼
在古代教育中,克己复礼的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学生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倡导自律精神
克己复礼强调自律精神,对现代人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克己复礼对现代宗教信仰的启示
强调个人修行和实践
克己复礼强调个人修行和实践,对现代宗教信仰中强调修行 和实践的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提倡和谐共处
克己复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对现代宗教信仰中强 调和平、慈悲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克己复礼》课件
2024年《克己复礼》课件
课件目的
通过讲解《克己复礼》的核心思想和 理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培养自律、自省、自强的品质,提 高个人修养和品德。
2024/2/29
4
课件内容与结构
2024/2/29
课件内容
包括《克己复礼》的原文、注释、译文及讲解,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和故事,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该经典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
课件结构
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课件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 分详细讲解《克己复礼》的核心思想和理念,包括克己、复礼、慎独、自省等方 面;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该经典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5
2024/2/29
02
克己复礼概念解析
6
克己复礼的含义
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仪制度 。 追求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规范的 统一。 强调自律、自省,以达到更高的 道德境界。
案例一
家长通过讲解历史故事,引导孩 子理解克己复礼的重要性,并鼓
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案例二
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 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孩 子学会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同 时,家长也以身作则,成为孩子
的榜样。
案例三
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公益活动 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
13
2024/2/29
04
复礼的实践方法
14
尊重传统礼仪与文化
2024/2/29
学习传统礼仪
深入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礼仪,如跪拜、 作揖、拱手等,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尊重传统节日
重视并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 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承节日习俗。
弘扬传统文化
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诗词、 书画、戏曲等,增强文化自信。
克己复礼
只有先正名才能言顺,事成,礼乐兴, 刑罚恰当,百姓安心做事。
用“名”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社 会的混乱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解决“名” 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治国的指导思想问题。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 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而且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 约,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则把君臣父子关 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 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 度推向了极致。
反对礼崩乐坏
反对名实不符
语段要义:反对天下无道
“天下无道”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 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 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 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 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 种时代,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所以孔子主张政治有道
克己复礼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 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 相应的礼节仪式。
为什么要恢复周礼?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都是主 谓倒装句。这种倒装的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 心情?
通过倒装,突出强调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 “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 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也体现了孔子为理想努 力而难以实现的感叹之深,反映出孔子对西周政 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 倒装句在口语中使用的远较书面语为多,《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大量倒装句的使用,反映了该书口语化特点。
个人层面的“复礼”该怎么做呢? “孝”“悌”
孔子认为要做到孝,最重要的是什么?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 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要求,适应了当 时社会的需求,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不 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 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当子女 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 悦色。
克己复礼(刘军武)
要义:要各守本分。
探究:
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 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 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1.2
弟:同“悌”,敬爱、顺从兄长。 本:根本 道:做人的原则 与:语气助词
12.1
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非礼:不合礼节 [古义]; 调戏(妇女)[今义] 敏:聪明 请:希望 事:做
要义: 要约束自己(克己)。
3.14
从:依从
7.5
甚矣吾衰也:主谓倒装 (吾衰也甚矣) 复:再
要义:
推崇周礼 (崇古)
3.1
孰:什么
要义: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
6.25 觚不觚 前者:名词,一种饮酒器。 后者:动词,像个觚。 要义:反对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松阳一中 刘军武
克己复礼:
“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 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 而现实(春秋后期)又“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规范、仪 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 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 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 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 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 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 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 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 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国家政统与家族血统密切结合的 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