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动脉粥样硬化

合集下载

高级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

高级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
尚有几个问题有待明确:①VSMC凋亡发生的部位; ②凋亡发生的程度;③病理过程中凋亡的时相。
18
【参与AS病灶形成的主要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 单核-巨噬细胞
19
20
21
二、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分三期: (一)脂纹脂斑 肉眼 镜下 附图 (二)纤维斑块 肉眼 镜下 附图 (三)粥样斑块 肉眼 镜下 附图 三期大体标本的病变比较(附图) 继发性变化: ①斑块内出血;②粥样溃疡;③附壁血栓;④ 钙化;⑤动脉瘤形成。
32
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 优点:已从单纯评估心肌缺血和活力转
向了粥样斑块影像学。氟18-脱氧葡萄糖 (18F-FDG)PET成像有助于检出高危粥样 斑块。
缺点:技术要求高、相关药物制备难、 相对花费大和临床应用资料有限的缺陷, 心脏PET的广泛使用受到了限制
33
有创影像学技术
血管内超声(IVUS)及虚拟组织成像 优点:IVUS血管穿透性良好,能提供
第十讲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1
思考题
1、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常见危险因素? 2、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变化有哪些? 3、谈谈你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及治疗原
则的认识。
2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
发病率↑: 2000年~1700万, 2020年~2500万
通过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参与AS
17
4、VSMC 凋亡与AS 未来研究展望及思考?
机制:凋亡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不但具有产 生凝血酶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加AS斑块局部凝 血酶的活性,直接形成血栓,促进AS的发生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高胰岛素→A壁SMC↑、HDL↓
5. 遗传因素: 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取、 代谢、排泄产生影响。 HDL受体基因突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6. 年龄与性别:
〔1〕 年龄: 年龄↑→接触致AS因素时机多
动脉壁本身增生性改变
〔2〕 性别: 雌激素影响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 绝经后与男性一样
二、发病机制
★心绞痛
1. 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紧迫感,疼痛常放射到左肩和左臂,持续十几秒到几分钟;口含硝酸甘油可缓解。
2.临床分型
〔1〕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心绞痛性质、强度、部位、发作次数和诱因等在1-3日内无明显改变者,多伴稳定的冠状A AS狭窄〔>75%〕
〔2〕恶化性劳累性心绞痛:
难点: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根本病变及发病机制
教具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适当举例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
直接导入,
一、导入
二、讲授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2.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三、小结
5分钟
80分钟
40分钟
40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
批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 AS)
腹主A下段、冠状A、肾A、胸主A、颈内及脑A
(二) 根本病变
1. 脂纹(fatty streak):
早期病变
〔1〕 肉眼: 淡黄色条纹, 1-2mm, 长短不一, 位于主A分枝开口处,或帽针头大小,稍隆起
〔2〕 镜下:
① 泡沫细胞(foam cell) 多为巨噬C源性, 少量肌源性

病理学教学课件:心血管系统疾病-1

病理学教学课件:心血管系统疾病-1

0小时
2小时
24小时
5、病变:
地图状,贫血性梗死 (1)病理形态变化: 呈动态演变过程。 6h内:无 6h后:苍白 8—9h后:土黄色、地
图形
新鲜心肌 梗死灶
镜下:
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 胞核:碎裂、消失 胞浆:红染或不规则粗颗粒状 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
心 肌 梗 死
正常心肌
正常心肌
4d后:充血、出 血带
斑块内钙化
(6)血管腔狭窄 正常冠状动脉
(二)主要动脉的病变
1、主动脉粥样硬化: (1)后壁和分支开口处 (2)腹主A>胸主A>主A弓>升主动脉 (3)早、广、重 (4)管径大、血流急→不易发生血流障碍及
血栓 (5)溃疡、A 瘤
i Xuenong

腹主动

脉血栓
脉 瘤
形成
3、颈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40岁以上出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习惯上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炎症冠状动脉狭窄冠心病只有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变时才可称为冠心病chd时心肌缺血缺氧的原因
心血管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血管系统疾病:
Cerebral Infarction
4、肾A粥样硬化
肾A开口处或主干近侧端 狭窄:
高BP 萎缩
合并血栓形成:
梗死 反复瘢痕 动脉粥样硬 化性固缩肾。
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上肢; 间歇性跛行 坏疽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肠系膜动脉粥样斑块 闭塞 梗死
足 干临床症状:剧烈腹痛、腹胀、发热等 性 坏 疽
(1)常见部位: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 中动脉、Willis环

病理学9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ppt

病理学9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ppt

发病机制
平滑肌增殖和突变学说:
平滑肌的迁移和增殖 平滑肌的突变
慢性炎症学说: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
参与AS的形成,引起血栓、斑块破裂等并发症。 c-反应蛋白(CPR): 一种炎性介质,可信性最 高的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临床检测指标
发病机制
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MC吞噬作用 MC促进增殖作用 MC分泌氧化代谢产物
定 义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
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多支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高度狭窄(>75%)并多
有复合病变及痉挛 剧烈而持久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缓 解,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心肌梗死-类型
依病变范围、深度分为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透壁性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特 点
心室壁内侧1/3心肌,并波及肉柱及乳头肌 。
AS性固缩肾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多见 间歇性跛行:狭窄→缺血→下肢疼痛→休息→好转 萎缩:长期慢性缺血 干性坏疽:管腔完全阻塞,侧枝循环不能代偿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后 果:
麻痹性肠梗阻 肠梗死 休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器官 缺血
粥样
斑块
形成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细动脉硬化 动脉中层钙化
发病情况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 好发于中老年人 40-50岁发展最快 弥漫性病变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 遗传因素 年龄和性别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hyperlipidaemia)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病理学课件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课件动脉粥样硬化

• 血栓形成→闭塞→坏疽
• 6. 肠系膜A AS: 狭窄→腹痛、腹胀、发热

阻塞→肠梗死
起单核C, 血小板粘附→GF
• →SMC↑ • EC剥脱性损伤:血小板粘附→GF
• ③ 单核/巨噬细胞

粘附→迁入内皮下→巨噬细胞
源性泡沫细胞

GF→SMC↑
• ④ SMC增殖:
• 中膜SMC增生→迁移→内膜
• AS进展期病变的主要环节:

分泌GF

表型转变 收缩型→合成型

大量胶原蛋白, 弹性蛋白, 糖蛋

大量→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如冠状A

→心肌梗塞)
• (2) 斑块破裂:

常见于腹主A下段、髂A、股A

后果:破裂→溃疡→血栓形成


• (3) 血栓形成:

动脉腔阻塞→相应器官梗死
• (4)钙化:动脉壁变硬、脆
• (5)动脉瘤形成:破裂→大出血
• (三) 主要动脉的病变
• 1. 主A AS:

• 5. 遗传因素: 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 取、
代谢、排泄产生影响。 HDL受体基因突
• 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6. 年龄与性别:
• (1) 年龄: 年龄↑→接触致AS因素机会多 动脉壁本身增生性改变
(2) 性别: 雌激素影响脂质代谢→降低胆固

醇水平, 绝经后与男性相同
二、发病机制
• (1)正常
• ① 各种组织细胞表面存在LDL受体

→与LDL结合→内吞→细胞内

• ② 摄取量→取决于LDL受体数目多

少→依对胆固醇需求而增减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①稳定性心绞痛; ②不稳定性心绞痛; ③变异性心绞痛。
病理学(第9版)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概念: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MI的类型: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主要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常表现 为多发性、小灶性坏死,直径约0.5~1.5cm ;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
(一)基本病理变化
1. 脂纹(fatty streak)
2.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3.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
4. 继发病变 (complicated plaque )
(1) 斑块内出血
(2)斑块破裂
病理学(第9版)
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概念: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机制:心肌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心脏局部神经末梢→ (1~5段)
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段→大脑→在上述脊神经分布的皮肤区产生不适(憋 闷、紧缩)感。 心绞痛的类型:
病理学(第9版)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梗死时间 6小时 6~8小时 8~9小时 4天后 7天~2周 2~8周
MI病理变化
肉眼变化 苍白色 土黄色 充血出血带 红色 瘢痕组织
光镜变化 波浪状、肌浆不均 凝固性坏死、核碎裂 心肌纤维肿胀 肉芽组织 -
病理学(第9版)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形成
(6)血管腔狭窄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症(下部分)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症(下部分)

病变特点: 粥样硬化斑块
在冠状血管近侧端分支开口处重 靠近心室壁侧,斑块呈新月形增厚可 伴血栓形成 管腔狭窄 1级 :<25%
狭窄程度分
2级: 25~50%
3级: 50~75%
4级 :>75 %
3、病理变化:
强调冠状A粥样硬化最常好发左前降 支,次右后降支,再其次右主干、左主干 及左旋支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五)冠状A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1、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概念 广义——是指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或中断,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绝大多数是由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狭义——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脏病
2、病因
冠状动脉 AS致冠状动脉狭窄(最常见) 部位:最常好发左前降支,次右后降支, 再其次右主干、左主干及左旋支 冠状动脉痉挛 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
正常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
4、冠心病的类型:(三种表现形式)
概 念
(1)心绞痛
诱 因
临床表现 类型
心 绞 痛 病 人
(2)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cyion) 概 念 原因及诱因 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观) 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
肉眼观(心肌梗死)
镜下观(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 ①心律失常 ②心力衰竭(左心衰) ③心源性休克
④心脏破裂
⑤室壁瘤
急性心包填塞
猝死
⑥附壁血栓形成
栓塞
心肌梗死伴破裂
心室附壁血栓
(3)心肌硬化(myocardial fibrosis) 概念:广泛的心肌纤维化称为心肌硬化。 病变: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造成心肌 长期慢性缺血,心肌萎缩,间质纤维组织 增生,致心肌硬化。

病理学PPT课件之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PPT课件之动脉粥样硬化

2.不可控性危险因素
(3)性别
女性<男性 雌激素可能影响脂质代谢、降低 血浆胆固醇含量。
针对可控因素预防冠心病的健康号码
140-6-543-0-268
腰围 吸烟 血压
血糖
血总胆 固醇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复杂,但脂质沉积 于动脉内膜引发病变是主要。
血脂升高是基础,动脉壁的 结构和功能改变是促进因素,
5.动脉瘤形成
粥样斑块
中膜萎缩、弹性↓
动脉粥样硬化
是来自动脉的肿瘤吗? 动脉壁局限性扩张 动脉瘤
破裂大出血
腹主动脉瘤
脑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 ※二、病理变化
继发性病变就是加重了管腔狭窄、管 纤维斑块 壁变硬,使相应器官缺血加重,血管 易于破裂。粥样斑块
基本病变 脂纹
继发性病变
三、主要动脉的粥样硬化
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 基本病变带来血管 什么样的改变? ※二、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 脂纹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 继发性病.
底部为肉芽 组织等.
管壁明显增厚, 管腔狭窄,同时 管壁变硬。
动脉粥样硬化 ※二、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 脂纹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 继发性病变
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基本病变 + 继发改变
腹主动脉> 胸主动脉 >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临表 搏动性肿块、有杂音(动脉瘤) 破裂 → 大出血
1.斑块内出血
斑块内毛细血管破裂 纤维帽破裂
斑块内血肿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修复受损的血管组织 。
血管内超声技术
通过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并指导治疗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险。
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血管狭窄 或闭塞,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周围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肢体血管, 导致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
行等症状。
肢体缺血性病变发生与发展
肢体疼痛
皮肤温度下降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肢体缺血,引起 疼痛症状。
肢体缺血可导致皮肤温度下降,出现 皮肤发冷的症状。
肢体麻木
肢体缺血可导致感觉神经受累,出现 麻木症状。
02
粥样斑块内可见胆固醇 结晶、钙盐沉积和纤维 组织增生。
03
随着时间的推移,粥样 斑块可以逐渐增大并破 裂,导致血栓形成和血 管阻塞。
04
粥样斑块的破裂是导致 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血 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
04
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与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冠状动脉狭 窄,增加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风
低密度脂蛋白
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外 周组织,是动脉粥样硬化 的主要危险因素。炎症反来自与免疫调节炎症细胞浸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 大量炎症细胞,如巨噬细 胞、T淋巴细胞等。
炎症介质
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 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促进动脉粥 样硬化的发生。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细 胞凋亡等。
这些泡沫细胞主要来 源于巨噬细胞对内膜 下沉积的脂质的吞噬 。
纤维斑块形成与演变

《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2021/8/17
16
动脉粥样硬化
2021/8/17
17
复合病变:纤维斑块出血、坏死、 溃疡、钙化、附壁血栓
2021/8/17
18
正常动脉
2021/8/17
粥样硬化
纤维化
钙化
19
稳定斑块:厚纤维帽 小脂质池 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薄纤维帽 大脂质池 冠脉造影、冠脉内超声
2021/8/17
20
2021/8/17
8
4、内皮损伤反应学说:OX-LDL 胆固醇 内皮 细胞 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巨 噬细胞 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OX-LDL) -脂质条纹-纤维脂肪变性-纤维斑块
各种危险因素损伤内膜→炎症反应→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形成
2021/8/17
9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内膜:内皮细胞 内皮下层 内弹力板 *正常动脉壁 中膜:平滑肌细胞
中间阶 段损伤
纤维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复合病变破裂
内皮功能不全
从十几岁开始
从30岁开始
从40岁开始
主要为脂肪积聚
平滑肌细胞 和胶原增生
栓塞 出血
2021/8/17
1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共同病理
基础的进展性过程
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
不稳定性 心绞痛
正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心肌梗死
临床无症状
6、血管造影
7、血管内超声、血管镜检查
2021/8/17
26
【防治】 一、一般防治措施:从儿童期开始预防。 1、患者的配合 2、合理的膳食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运动 4、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 5、戒烟、少饮酒 6、控制危险因素

病理学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
1. 血脂异常
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异常升高即为
高脂血症。 在高脂血症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容易透过动脉内膜 沉积;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可抑制二者 在内膜沉积并使其在肝内及血浆中降解而排 泄。
现在是2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四
• 2.动脉内膜损伤:
血压持续升高。原发病治愈后可复(肾动脉狭 窄、急慢性肾炎、嗜铬细胞瘤等)
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冠心病,性别无差异
现在是25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四
一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 双亲2-3倍,单亲1.5倍
研究显示:1)有血管紧张素编码基因的变异。
2)血清中含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 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内 Na、K 、 Ca离子浓度升高 细小动脉收缩。
1cm,严重时融合呈环状 (2)区域性或透壁性梗死; 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2.5cm 全层或2/3
现在是19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四
• 梗死的病理演变
6 h以前——无变化 6 h后——苍白, 8~9 h后土黄。 第4天起——梗死灶周围出现炎性充血带。 第7天后出现肉芽组织。 2~8周后——梗死灶逐渐机化及瘢痕形成。
概念 是由于心肌急性暂时性缺
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 综合症。
临床表现
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 痛,向左肩或左臂放射,每 次3~5分钟,常有明显的诱 因。
现在是15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四
• 机理 缺氧致代谢物质堆积,刺激传入神经引起疼痛。
• 类型 • 1.稳定性心绞痛 1~3月内频度、诱因、性质、

病理学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ppt课件

病理学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ppt课件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一)病因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 病变部位: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其次:右冠状动脉主干; 再次:左冠状动脉主干或左旋支 • 病变特点:斑块多位于近侧端、分支口处较重。内膜半月状
增厚,管壁变硬,弹性降低,管腔狭窄。特别发生继发性改
变时可导致严重后果,如血栓形成阻塞。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6)心肌梗死的分类
①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指梗死灶仅累及心室壁内1/3的心肌, 并波及肉柱及乳头肌。表现为多发性小灶状坏死,坏死灶 直径通常<1.5cm。
② 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灶累及心室壁全层或超过心室壁厚 度的2/3以上, 病灶较大,最大直径可在2.5cm以上。此型 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典型的心肌梗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多可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发作患者可突然昏倒在地,四肢肌肉 抽搐,大小便失禁,或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大汗淋 漓,很快昏迷。症状发作后迅速死亡。
第二节 高血压
人体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称为高 血压。常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 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2) 好发部位 以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最多见,40—50%,最严重;
30—40%,见于右冠状动脉。 • 左前降支供应: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的血液
供应,其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 • 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室大部分、室间隔后1/3,左心室后
壁。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二)病理表现 1. 心绞痛(AP):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 增致使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 征。

常见疾病--病理学基础课件

常见疾病--病理学基础课件

肺叶肿大,重量增加,质实如肝,暗红色
3.灰色肝样变期 (发病5~6天)
①肉眼:病变肺叶肿大,重量明显增加,质实 如肝,灰白色。
②本病多发生于链球菌感染盛行的冬、春季 节;
③用抗菌素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可明显减少 本病的发生和复发。
(二)发病机制
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
C抗原(糖蛋白)
链球菌胞壁
机体 产生 抗体
M抗原(蛋白质) 心肌、血管平滑肌存在共同抗原
二、基本病理变化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一)变质渗出期 (二)增生期(肉芽肿期) (三)瘢痕期(愈合期)
镜下观: 广泛性心肌 纤维化,伴 邻近心肌纤 维萎缩
4.冠状动脉性猝死
是指冠心病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发性死亡。
多发生于某种诱因后,如饮酒、劳累、 吸烟及运动后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概述
概念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 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五)其他因素 年龄偏大、过度肥胖、 长期精神紧张、遗传等因素与AS的发生 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基本病理变化
部位 好发于全身大动脉、中动脉。
病变过程
脂纹期 纤维斑块期 粥样斑块期 继发性病变
(一)脂纹期
脂纹是AS的早期病变:
肉眼观: 动脉内膜面 出现平坦或 微隆起的黄 色斑点或条 纹。
镜下观: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 还可见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少量淋 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一)变质渗出期(持续1个月)
1.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 纤维素样坏死
2.有少量浆液渗出 及淋巴细胞浸润
粘液样变性
(二)增生期或肉芽肿期(2-3月)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讲义

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讲义
流行病学
动脉粥样硬化在西方国家中较为常见,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 素相关。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
02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
脂质浸润与泡沫细胞形成
脂质成分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由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磷脂等脂质 成分组成。
泡沫细胞形成
脂质在动脉壁内沉积,被单核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进 一步促进病变进展。
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病理学主要从组织形态学、细胞生 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层面揭示病变特征、发生机制和进 展规律。
病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
病理形态学观察
01
通过观察组织切片、细胞培养等手段,研究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和发生发展过程。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02
利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蛋白质印迹等手段,研究相关基因
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促进动脉
粥样硬化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 血糖等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 进程。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影响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增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05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策略
、蛋白的表达和功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03
通过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研究病变过
程中相关分子的变化规律。
病理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病理学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活 体成像技术、多光子显微镜技术等,为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级,≤25%; Ⅱ级, 26%~50%; Ⅲ级,51%~75%; Ⅳ级,≥76%。
病理学(第9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体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Ⅲ级)
病理学(第9版)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冠状动脉粥样冠硬化状性动心脏脉病性:又心称冠脏状病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cDo)r,o简n称a冠r心y病h,e是a因r冠t 状d动is脉e狭a窄s所e致,心C肌H缺血D而)引起,也称为缺血
(2)透壁性心肌梗死:典型MI的类型,也称为区域性MI(regional 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一致,病灶较大,最大直径在2.5cm以 上,累及心室壁全层或未累及全层而深达室壁2/3,此型MI多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 区,其中以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及前内乳头肌多见。
病理学(第9版)
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概念: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机制:心肌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心脏局部神经末梢→ (1~5段)
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段→大脑→在上述脊神经分布的皮肤区产生不适(憋 闷、紧缩)感。 心绞痛的类型: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第9版)
概述
1. 概念 血管内膜形成粥瘤或纤维斑块 2. 病变特征 血管内膜形成粥瘤(atheroma)或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主要累及大动
脉和中等动脉,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
3.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指一类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疾病。
病理学(第9版)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梗死时间 6小时 6~8小时 8~9小时 4天后 7天~2周 2~8周
MI病理变化
肉眼变化 苍白色 土黄色 充血出血带 红色 瘢痕组织
光镜变化 波浪状、肌浆不均 凝固性坏死、核碎裂 心肌纤维肿胀 肉芽组织 -
病理学(第9版)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形成
(6)血管腔狭窄病Fra bibliotek学(第9版)(一)基本病理变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第9版)
(一)基本病理变化
斑块内出血 A.血管腔;B.出血(箭头示)
腹主动脉瘤
病理学(第9版)
(二)主要动脉的病理变化
1. 主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好发于主动脉的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以腹主动 脉病变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
病理变化 肉眼观: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所有心腔扩张,以左心室明显,心室壁厚度一般可正常; 光镜下:心肌细胞肥大或(和)萎缩,核固缩,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弥漫性空泡变,多灶性的陈旧 性心肌梗死灶或瘢痕。
病理学(第9版)
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
病理学(第9版)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 概念 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冠状动脉中至重度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 致冠状动脉狭窄或微循环血栓致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冠状动脉血流的突然中断,引起心 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
大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第9版)
(二)主要动脉的病理变化
5.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以下肢动脉为重。 并发症 间歇性跛行、干性坏疽。
6.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剧烈腹痛腹胀、发热。 并发症 肠梗死、麻痹性肠梗阻、休克。
包括:(1)AS; (2)细动脉硬化 ; (3)动脉中层钙化 。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是促进AS发病全过程的三大主要因素。 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 高血压:血流动力学易变化的部位 吸烟:是心肌梗死主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 遗传因素 性别与年龄 代谢综合征
心肌梗死(收缩带)
心肌梗死
病理学(第9版)
MI并发症 心力衰竭 心脏破裂 室壁瘤 附壁血栓形成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包炎 心律失常
病理学(第9版)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是由于中至重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纤维持续性和(或)反复加重的缺血、缺氧所产生的 结果,是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chron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
4. 慢性炎症学说:高敏C反应蛋白 a. 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粘连分子; b. 抑制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c. 刺激巨噬细胞吞噬LDL胆固醇; d. 增加内皮细胞产生血浆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e. 激活血管紧张素-1受体; f. 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
病理学(第9版)
(二)发病机制
5. 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a. 单核细胞对动脉内皮的黏附力增加; b. 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下间隙迁移增多; c. 单核细胞转化成巨噬细胞; d. 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并形成脂纹; e. 巨噬细胞分泌ox-LDL和超氧化离子; f. 巨噬细胞分泌生长调节因子。
病理学(第9版)
(二)主要动脉的病理变化
3.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于颈 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 Willis环。
并发症 脑实质萎缩、脑梗死、脑出血。 4. 肾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累及肾动脉开口 处及主动脉近侧端,亦可累及叶间动脉和弓形 动脉。 并发症 肾组织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固 缩肾。
病理学(第9版)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是冠状动脉中最常见的疾病。
病变特点: a. 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为最高,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b. 斑块性病变多发生于血管的心壁侧,在横切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偏心位,使管腔 呈不同程度狭窄; c. 根据管腔狭窄的程度分为四级:
病理学(第9版)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chron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 或称缺血性心肌病,是指长期缺血性心肌受损而进行性发展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理变化 肉眼观:心脏扩大,心腔扩张,见多灶性心肌纤维化,常伴有透壁性的瘢痕灶; 光镜下:心肌纤维化,残存的心肌细胞呈肥大或萎缩改变。心肌细胞胞质液化(细胞 肌浆溶解)。
①稳定性心绞痛; ②不稳定性心绞痛; ③变异性心绞痛。
病理学(第9版)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概念: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MI的类型: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主要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常表现 为多发性、小灶性坏死,直径约0.5~1.5cm ;
病理学(第9版)
(二)发病机制
1. 脂质渗入学说 a. 小、致密LDL微粒沉积于内膜; b. 结缔组织增生,动脉壁增厚变硬。
2. 损伤应答反应学说 a. 内皮细胞损伤; b. 通透性增加; c. 黏附性增加; d. SMC增生分泌基质。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示意图
病理学(第9版)
(二)发病机制
3. 动脉SMC的作用 a. 增生、游走,表型转变; b. 吞噬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 c. 合成细胞外基质。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
(一)基本病理变化
1. 脂纹(fatty streak)
2.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3.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
4. 继发病变 (complicated plaque )
(1) 斑块内出血
(2)斑块破裂
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 冠心病时心肌缺血缺氧的原因:
a.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b. 心肌耗氧量剧增: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 CHD的主要临床表现: a.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b.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c.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d.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