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溶解度与溶液配制、过滤(原卷版)

合集下载

专题05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挑战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5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挑战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

挑战中考化学压轴之秘籍专题05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典例1】(2022秋•重庆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2与CO2闻气味B鉴别O2与CH4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C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D除去KCl中的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A.A B.B C.C D.D【变式1-1】(2022秋•斗门区期末)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利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去除色素和异味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C.用6B铅笔芯代替石墨电极连接导线D.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盘子可制得炭黑【变式1-2】(2022•南通)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B.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C.测肥皂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50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和50mL水(密度为1g/cm3),在烧杯中混合均勾【变式1-3】(2022•安顺)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验证硝酸铵溶解时吸热B.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D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变式1-4】(2022•玉林)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设计实验A NaOH是否变质检验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B(NH4)2SO4和K2SO4鉴别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计算,称量5.0gNaCl固体,量取45.0mL水,搅拌溶解D粗盐中混有MgCl2、CaCl2、Na2SO4杂质提纯取样溶解,依次滴加过量的NaOH、Na2CO3、BaCl2和稀盐酸四种溶液,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 1.(2022•玉林)下列创新小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B .利用杠杆原理说明铁丝生锈增重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测定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含量2.(2022•呼和浩特)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B鉴别CH4和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D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 3.(2022•淮安)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C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A.A B.B C.C D.D 4.(2022•滨州)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B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区分硬水和软水各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闻气味A.A B.B C.C D.D5.(2022•宜宾)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证明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B .证明分子不断运动C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6.(2022•宁夏)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目的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有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A .AB .BC .CD .D 7.(2022•绵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硬水与软水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B 鉴别化肥NH 4Cl 和K 2SO 4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C检验久置的NaOH 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进行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A .AB .BC .CD .D 8.(2022•镇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 蚕丝、羊毛线鉴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Fe 粉和CuSO 4粉末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C与NaOH 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检验取样,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DCa (NO 3)2溶液中混有CaCl 2除杂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A.A B.B C.C D.D 9.(2022•巴中)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变C.鉴别NaCl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D.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灼烧、闻气味10.(2022•荆门)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项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O2中的CO2通过浓硫酸洗气B食盐水中提取NaCl蒸发食盐水C鉴别NaCl和NaHCO3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D除去MnO2中的KCl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 11.(2022•常州)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硬水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D.用浓硫酸除去NH3中的水蒸气12.(2022•锦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D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A.A B.B C.C D.D 13.(2022•菏泽)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专题05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讲义系列(解析版)

专题05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讲义系列(解析版)

专题05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回放】一、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质量分数(1)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二、配制一定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三、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m(浓)×a%=m(稀)×b%,其中m(浓)、a%分别表示浓溶液的质量及其溶质质量分数;m(稀)、b%分别表示稀溶液对应的量。

四、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五、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

【新知精讲】一、物质的量浓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1)天平: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也可以用托盘天平。

(2)容量瓶:(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NaCl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科学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问题导引1.若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如何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提示c=2.同一溶质的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有何关系?提示同一溶质的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和,即溶液混合存在的关系如下:c1·V1+c2·V2=c(混)·V(混)m1·w1+m2·w2=m(混)·w(混)探究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问题导引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1.在上图操作中,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玻璃棒的下端为什么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提示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以防止溶液外洒而造成损失。

实验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知2-导
知识点 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பைடு நூலக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
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 3g=47g,其体积为47g÷1g/cm3=47mL。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47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 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来自《典中点》)
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知2-导
【实验现象】 (1)过滤后,滤纸上的剩余物主要是泥沙,滤液是澄清透
明的无色溶液。 (2)水分蒸发后,蒸发皿中是白色晶体。 【实验结论】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后能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 质。
知2-讲
【例2】〈重庆〉 下图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 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2.过滤
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注意:若滤液仍浑浊,则需要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投影展示】
知2-导
知2-导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 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注意:①蒸发皿是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蒸发时,倒入液体的 体积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②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 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如需取下可使用坩埚钳。
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知1-讲
知1-讲
【例1】 下图是小明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 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05 破解与量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型和四法(原卷版)

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05  破解与量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型和四法(原卷版)

微专题05 破解与量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型”和“四法”方法一、“连续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步分析”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物发生反应后所得产物,当其中一种反应物过量时,过量的该反应物能与其中的一种生成物继续反应,则按照反应顺序分别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如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按照反应顺序分别写出两步反应:①Al3++3OH-=Al(OH)3↓,②Al(OH)3+OH-=AlO2-+2H2O,由①+②可得:Al3++4OH-=AlO2-+2H2O。

【对点训练】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

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①CO2少量②CO2过量(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

如CO2通入到NaAlO2溶液中①NaAlO2过量:②NaAlO2不足:(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①盐酸不足:②盐酸过量:(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如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①AlCl3过量:②NaOH过量:(5)NaAlO2溶液与强酸的反应如NaAlO2溶液与盐酸的反应①NaAlO2过量:②盐酸过量:方法二、“离子配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少定多变”法(1)“少定”就是把相对量较少的物质定为“1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量之比与原物质组成比相符。

(2)“多变”就是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

如少量NaHCO3与足量Ca(OH)2溶液的反应:“少定”——即定H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多变”——1molHCO3-能与1molOH-发生反应,得到1molH2O和1molCO32-,1molCO32-再与1mol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

专题05 阅读理解D篇(2024年新课标I卷) (专家评价+三年真题+满分策略+多维变式) 原卷版

专题05 阅读理解D篇(2024年新课标I卷) (专家评价+三年真题+满分策略+多维变式) 原卷版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真题深度解析与考后提升》专题05阅读理解D篇(新课标I卷)原卷版(专家评价+全文翻译+三年真题+词汇变式+满分策略+话题变式)目录一、原题呈现P2二、答案解析P3三、专家评价P3四、全文翻译P3五、词汇变式P4(一)考纲词汇词形转换P4(二)考纲词汇识词知意P4(三)高频短语积少成多P5(四)阅读理解单句填空变式P5(五)长难句分析P6六、三年真题P7(一)2023年新课标I卷阅读理解D篇P7(二)2022年新课标I卷阅读理解D篇P8(三)2021年新课标I卷阅读理解D篇P9七、满分策略(阅读理解说明文)P10八、阅读理解变式P12 变式一: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进展6篇P12变式二:阅读理解D篇35题变式(科普研究建议类)6篇P20一原题呈现阅读理解D篇关键词: 说明文;人与社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生物多样性; 科学探究精神;科学素养In the race to document the species on Earth before they go extinct, researchers and citizen scientists have collected billions of records. Today, most records of biodiversity are often in the form of photos, videos, and other digital records. Though they are useful for detecting shifts in the number and variety of species in an area, a new Stanford study has found that this type of record is not perfect.“With the rise of technology it is easy for people to make observation s of different species with the aid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said Barnabas Daru, who is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biology in the Stanford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These observations now outnumber the primary data that comes from physical specimens(标本), and since we are increasingly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to investigate how species are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nge, I wanted to know: Are they usable?”Using a global dataset of 1.9 billion records of plants, insects, birds, and animals, Daru and his team tested how well these data represent actual global biodiversity patterns.“We we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aspects of sampling that tend to bias (使有偏差) data, like the greater likelihood of a citizen scientist to take a picture of a flowering plant instead of the grass right next to it,” said Daru.Their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large number of observation-only record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global coverage. Moreover, these data are biased and favor certain regions, time periods, and species. This makes sense because the people who get observational biodiversity data on mobile devices are often citizen scientists recording their encounters with species in areas nearby. These data are also biased toward certain species with attractive or eye-catching features.What can we do with the imperfect datasets of biodiversity?“Quite a lot,” Daru explained. “Biodiversity apps can use our study results to inform users of oversampled areas and lead them to places – and even species – that are not w ell-sampl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ervational data, biodiversity apps can also encourage users to have an expert confirm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uploaded image.”3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records of species collected now?A. They are becoming outdated.B. They are mostly in electronic form.C. They are limited in number.D. They are used for public exhibition.33. What does Daru’s study focus on?A. Threatened species.B. Physical specimens.C. Observational data.D. Mobile applications.34. What has led to the bias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A. Mistakes in data analysis.B. Poor quality of uploaded pictures.C. Improper way of sampling.D. Unreliable data collection devices.35. What is Daru’s suggestion for biodiversity apps?A. Review data from certain areas.B. Hire experts to check the records.C. Confirm the identity of the users.D. Give guidance to citizen scientists.二答案解析三专家评价考查关键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继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专题05 第11题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过关)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

高中化学专题05 第11题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过关)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

专题05 第11题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过关)一、试题分析化学实验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选择题型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图的正误判断,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实验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离子的检验及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解释与评价。

二、试题导图三、必备知识知识点1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问题操作先后说明点燃气体验纯收集氢气纯净后再收集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处加加热固体先预热集中加热热验纯氢气加热氧化物氢气不纯会爆炸;若先停止H2还原氧化物通氢气,金属会被氧化停止加热氧化物停止通氢气知识点2常见物质的除杂知识点3.离子检验(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溶于氨水Ag++Cl-===AgCl↓AgCl+2NH3·H2O===[Ag(NH3)2]++Cl-+2H2O(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阴离子干扰离子排干扰措施Cl-SO2-4加过量的Ba(NO3)2溶液CO2-3加稀硝酸酸化OH-SO2-4CO2-3加盐酸酸化SO2-3Ag+SO2-3CO2-3加盐酸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CO2-3SO2-3加硝酸后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识点4.常见气体的检验(1)酸性气体的检验。

(2)碱性气体的检验(NH3)。

(3)还原性气体的检验。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知识点5.常考实验装置分析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1)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2)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而不是刻度线以上(1)用玻璃棒引流(2)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3)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1)分液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2)分离的混合物符合萃取原理(3)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位于支管口(2)水流方向为自下而上(3)为防止暴沸应加碎瓷片或沸石(4)应垫石棉网对蒸馏烧瓶加热(1)右端导管接近液面(2)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吸收乙醇,分离乙酸乙酯(1)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2)注意洗气后,气体中可能仍然含有水蒸气(3)洗气时所选液体是否正确,如洗去CO2中的SO2应用饱和NaHCO3溶液而不是Na2CO3溶液(1)制备H2、O2、SO2、CO2、NO、NO2、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制备NH3、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选择A装置(2)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以选择B装置(1)反应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制备NH3时棉花的作用是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3)用KClO3固体与MnO2加热制备O2也可以选择此发生装置(1)通常用于比较酸性强弱,如酸性:亚硫酸>乙酸>碳酸>苯酚(2)若①中为挥发性酸,通入③之前要把挥发出的①中的气体除去,如验证酸性:乙酸>碳酸>苯酚,要在②和③之间加一个盛水的洗气瓶除去挥发出的乙酸蒸气知识点6.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并作出合理解释)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判断正误解释(1)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一定是钠盐,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ⅹNaOH焰色反应火焰也是黄色,检验钾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否则不含有(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该气体是乙烯ⅹ挥发出的乙醇、生成的乙烯、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溶液X中无NH4+ⅹNH3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生成的氨水浓度小,不加热时NH3不会挥发出来(4)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Br2ⅹ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变蓝,说明含有能氧化碘离子的物质,可能是Br2也可能是Fe3+等氧化性粒子(5)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该气体一定是SO2ⅹO3、Cl2也能使品红褪色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23)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证明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ⅹ硫酸酸化,H+、NO-3(两者同时存在相当于HNO3)也能将Fe2+氧化成Fe3+,干扰实验(24)向FeCl2溶液(含少量FeBr2杂质)中加入适量氯水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ⅹ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的还原性,加入氯水先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四、回顾高考1.【2019年全国1卷】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答案】D【解析】A项、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

专题05 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广东专版)(原卷版)

专题05 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广东专版)(原卷版)

专题05 金属的化学性质命题点1 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命题点2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及图表题分析命题点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滤渣、滤液成分分析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本考点常在选择题以信息或图片形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有:①金属的化学性质;②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规律判断金属的强弱。

(1)根据金属与氧气能否反应及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规律: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越越易和氧气反应,反应越剧烈;能与氧气反应金属比不与氧气反应的金属活泼。

(2)根据金属与酸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规律:金属+酸→盐+氢气。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位于(H)后的金属与酸不反应。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判断(规律:金属+盐→新盐+新金属)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必须是置换不活泼金属。

( 除外,因为K、Ca、Na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②反应中盐必须可溶。

(4)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比较实验方案设计方法一:“”。

即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的单质及活动性介于两种金属之间的金属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两种金属单质分别与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方法二:“”。

即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金属单质及其他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金属单质分别与两种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典例精讲】1.(2020·湛江模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B. 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C.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D. 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2.(2020·肇庆模拟)小凤的妈妈买了一枚黄金戒指,小凤想验证这枚黄金戒指是否是用铜锌合金制成的仿品。

她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将戒指放在火上灼烧B. 把戒指浸入稀盐酸中C. 把戒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D. 将戒指放在灯光下观察颜色3.(2020·东莞模拟)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丙>乙>甲B.甲>丙>乙C.丙>甲>乙D.甲>乙>丙4.(2020·揭阳模拟)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A. Fe、Cu、H2SO4溶液B. Cu、Ag、FeSO4溶液C. Fe、Ag、CuSO4溶液D. Ag、FeSO4溶液、CuSO4溶液5.(2020·湛江模拟)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无明显变化;再把X放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Y>X>ZB. Y>Z>XC. X>Z>YD. Z>X>Y6.(2020·东莞模拟)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 MgCl2溶液、Cu、SnB. Mg、Cu、SnCl2溶液C. Mg、Sn、Cu、盐酸D. MgCl2溶液、Sn、CuCl2溶液7.(2020·深圳模拟)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B. 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C.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D.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8.(2020·梅州模拟)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磨砺。

5-溶液及其配制(原卷版)

5-溶液及其配制(原卷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溶液及其配制溶液与溶解、溶液配制、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知识点分析】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性质:(1)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溶质3.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溶剂和溶质的判断:①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一般以液体作为溶剂②两种液体混合之后,一般以质量大的做溶剂;③混合的物质中有水,一般以水为溶剂;④一般将溶液命名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当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为水。

4.溶液的质量与体积:(1)M溶液= M溶质+ M溶剂(2)V溶液≠ V溶剂+ V溶质5.溶液的理解:(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2)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溶液一定是透明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也不一定是溶液(4)溶液可以含多种溶质,不局限于一种二.悬浊液、乳浊液1.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3.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

4.常见的悬浊液:面糊、泥水、石灰乳5.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血液三.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的定义:一种物质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3.物质溶解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4.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注意控制变量)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②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温度不同溶解能力不同。

5.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温度:a.绝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硝酸铵b.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如氯化钠(食盐)极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熟石灰)6.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④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5.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①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显著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3七上·长兴期末)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

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

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

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2.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

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5.溶液与溶解度(讲义)(原卷版)

5.溶液与溶解度(讲义)(原卷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溶液与溶解度【知识点分析】一.溶液1.溶液的组成2.溶液的配制3.溶解的吸放热现象二.溶液的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溶解度与溶解性【例题分析】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甲晶体C.升温,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D.甲为固体,乙为气体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4℃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10℃时,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60g硝酸钾溶液D.30℃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t2℃和t3℃时的两份b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不可能相等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蔗糖的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与℃中蔗糖溶解度相同C.℃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同D.℃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5.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6.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

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0℃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不变,说明氯化钠溶于水不发生吸热和放热的过程B.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8.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9.MgSO4和KC1溶液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

化学工艺流程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卷版)--2025届高考化学微专题

化学工艺流程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卷版)--2025届高考化学微专题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5-110mol L ⋅,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36-22-21K (CuS)=6.310,K (ZnS)=2.510,K (CoS)=4.010×××化学工艺流程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情分析真题精研规律·方法·技巧经典变式练核心知识精炼原料对原料的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的提纯和分离目标产物基础测评加入氨水中和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

已知:①NiS 在“焙烧”过程中转化为NiO ;②钼酸铵()NH MoO 为白色晶体,具有很高的水溶性,不溶于乙醇。

A .电负性:C S O >> B .离子半径:22O Na S −+−<< C .第一电离能:Na N O <<D .基态2Ni +中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1 (4)()442NH MoO 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填标号)。

A .分子间作用力 B .金属键 C .共价键D .离子键(5)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442NH MoO ,洗涤时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 。

3.(2024·重庆·模拟预测)含有少量CaO、MgO、K如表所示。

已知:25℃时,各物质的sp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中提高反应速率的可行措施有 (任答一条);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H O的目的是氧化 (填离子符号),写出该离子被氧化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加入22CaF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回收的沉淀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2能力提升A .浸出产生的2Fe +最终氧化为3Fe +存在于溶液中B .[]24PbCl −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 .可以向含[]24PbCl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结晶获得PbCl 2 D .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熔融PbCl 2制金属Pb(4)设计实验,验证结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Fe 元素 。

专题05选择压轴题型1-Venn图(原卷版)

专题05选择压轴题型1-Venn图(原卷版)

专题05选择压轴题型1Venn图一、单选题1.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2.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

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交叉关系的是A B C DX 化合物化合反应纯净物单质Y 氧化物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合物A.A B.B C.C D.D3.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甲包含全部乙、部分丙及其他物质,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A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B 含金属元素的盐碳酸盐钙盐C 含氢元素的化合物碱盐D 纯净物化合物单质A.A B.B C.C D.D.下列有关、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交叉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概念X 复分解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盐Y 分解反应混合物氧化反应碳酸盐A.A B.B C.C D.D5.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 B C DX 化合反应纯净物物理变化化合反应Y 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分解反应A.A B.B C.C D.D6.如图所示是一些概念或物质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下列选项中的内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A 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B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C 导体金属铜D 固体晶体冰A.A B.B C.C D.D7.构建模型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中M、N分类的是选项M NA 单质氨气、黄铜B 置换反应湿法炼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 灭火原理隔离氧气、降低着火点D 微粒性质不断运动、有空隙A.A B.B C.C D.D8.构建模型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关系符合右边XY 的分类是X YA 还原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B 反应放热生石灰与水、浓硫酸与水、金属与酸C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D 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隔离可燃物A.A B.B C.C D.D9.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专题05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易错点中考考法)(原卷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学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05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易错点中考考法)(原卷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学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05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个知识点7种题型2个易错点4种中考考法)【目录】倍速学习五种方法【方法一】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用直接配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知识点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知识点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方法二】实例探索法题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3:用配方法求字母的值题型4:用用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大(最小)值题型5:直接开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型6:用配方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题型7:利用配方法解决有关新定义问题【方法三】差异对比法易错点1混淆方程配方与代数式配方易错点2配方时,没有进行恒等式变形而导致错误【方法四】仿真实战法考法1: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考法2: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考法3: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考法4:配方法的应用【方法五】成果评定法【知识导图】【方法一】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用直接配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形如x2=p或(nx+m)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化成x2=p的形式,那么可得x=±;如果方程能化成(nx+m)2=p(p≥0)的形式,那么nx+m=±.注意:①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非负数.②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③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例1】(2022秋•江都区校级期末)方程x2=4的解是()A.x1=x2=2B.x1=x2=﹣2C.x1=2,x2=﹣2D.x1=4,x2=﹣4知识点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1)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原方程化为ax2+bx+c=0(a≠0)的形式;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要点诠释:(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例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422=-+x x .【例3】如何用配方法解方程04222=-+x x 知识点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有些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利用配方法或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决。

05溶液浓度计算 专题复习测试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机构用)

05溶液浓度计算  专题复习测试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机构用)

溶液浓度计算专题巩固练习1.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5 mLB.2 mLC.3 mLD.4 mL2.向1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5%B.20%C.22.5%D.25%3.如要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 gB.90 gC.100 gD.200 g4.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 ℃的不饱和溶液B.30 ℃的饱和溶液C.90 ℃的不饱和溶液D.90 ℃的饱和溶液5.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3%B.46%C.55%D.72%6.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7.用60%浓硫酸A与20%稀硫酸B来配制30%硫酸溶液,所用溶液A、B的质量比为( )A.2∶1B.1∶2C.1∶3D.3∶18.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

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固体全部溶解。

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项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N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9.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用25 g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A.1 gB.2 gC.3 gD.5 g10.向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加入硝酸钾晶体的质量m′的关系正确的是( )11.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专题05必考(高频)选择题-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必考(高频)选择题-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选择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A.B.C.D.2.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若在烧杯内盛半杯水,水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3.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下列关于冬奥运的运动场最,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力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处于平衡状态4.如图是一款吸盘式仰卧起坐辅助器,它靠一个直径12.5cm的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盘直径大小会影响”吸”力大小B.与脚接触的地方有柔软的海编,可以减小压强C.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始终相等D.做仰卧起坐时,被”吸”在地面上的吸盘也会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5.(2022八上·镇海期末)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底面积最小。

下列有关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B.A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C.C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D.三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都有可能最大6.如图是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B.图B中巨轮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C.图C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就越大D.图D中气球是利用填充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原理上浮7.有两个外形、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和铜球(ρ铜>ρ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铁球可能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C.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铜球一定是实心的D.铁球可能是空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8.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m4④V1=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9.下列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B.图乙表示物体所受重力G跟它的质量m的关系C.图丙表示液体内部压强p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D.图丁表示液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10.(2023八上·海曙期末)2019年6月5日,我国航天首次完成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的海上发射,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送入太空。

第5节物质的溶解2溶解度与溶液配制(学生版)

第5节物质的溶解2溶解度与溶液配制(学生版)

第5节 物质的溶解2 溶解度与溶液配制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理解溶解度的意义。

2.会运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解读1:了解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会查阅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是中考的热点,近两年以开放性试题信息题及实验探究题形式出现,难度适中,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

解读2: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科学的重要部分,一种计算常融合在一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中考命题的方向,难度较大,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和解答题。

知识点03 物质的溶解度我们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一)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因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若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

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100克溶剂。

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目标导航知识精讲解度的大小,溶剂必须等量。

此处100克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

温度一定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

③状态:达到饱和。

只有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100克)达到饱和时(溶解最大限度,溶质的量才是个确定的值,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个确定的量。

④单位: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二)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物理性质。

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溶解度与溶液配制、过滤【知识点复习】模块一、物质溶解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5.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6.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 .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 .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C .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模块二、物质的分离1.物质的分离常用的方法有结晶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过滤实验注意事项:“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两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是指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玻璃棒的末端轻轻地斜靠三层滤纸一边,烧杯靠玻璃棒倾倒液体,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3.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

4.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5.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使溶液变浓,再继续蒸发溶剂从而获得晶体。

(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2)冷却热饱和溶液来获得晶体。

(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6.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五水硫酸铜(俗称胆矾)。

【习题巩固】1.(2019·杭州采荷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各物质时,能使U形管右侧管内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A.硝酸铵B.氯化钠C.浓盐酸D.生石灰2.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此时()A.溶液仍饱和B.溶质质量不变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D.溶液变浓3.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解度4.(2019·嘉兴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向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甲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溶液的质量不变C.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D.当甲中含少量乙,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5.一木块漂浮于5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如图(b)所示的变化,则温度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B的溶解度;(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8.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010203040溶解度氯化钾27.631.734.037.040.0硝酸钾13.320.931.645.863.9(1)图1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之间;(3)40℃时,50g氯化钾放入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为;(4)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A.氢氧化钠固体B.冰块C.硝酸铵D.浓硫酸.9.如图是配制50 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1)上述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E 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需要氯化钠为_____g。

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D 操作中应选用(10 毫升、50 毫升、100 毫升)的量筒。

(3)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左右盘放错B.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C.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D.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10.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2)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克;(3)将(2)中所得的60℃时的氯化铵溶液放入如图所示的小烧杯中,在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填字母序号);A.冰B.氯化钠C.硝酸铵D.氢氧化钠(4)某同学欲配制20℃时20%的氯化铵溶液500g,需要氯化铵的质量克.他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在其他操作都无误的情况下,他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偏大”或“偏小”).11.(2019·台州临海、三门模拟)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水的元素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分子组成(装置如图1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____。

进一步观察发现甲、乙两容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装置如图2)。

A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 B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 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

12.(2019·诸暨适应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⑥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调节平衡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13. 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操作步骤如下:(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_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再用镊子移动游码调整到所需刻度。

向天平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水:用___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此操作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讨论】①若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A. 氯化钠晶体不纯B.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②若要将该实验中所配制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请通过列式计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