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乘法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版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38e2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3.png)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版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一个因数末尾有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口算乘法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用表内乘法计算。
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②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相同,即先用整百数百位上的数、整千数千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
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前面的数与一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在积的开端添上相应个数的。
1二、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名数(不进位)的笔算办法。
难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相同数位对齐把一名数写在多位数的上面,与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不进位)上的数的笔算办法确定好积的位置一名数与多位数哪一名上的数相乘,就在横线下对着哪一位写积2、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再从个位乘起,哪一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名进几。
23、估算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与一名数相乘得出估算值,估算时,应用“≈”连接。
4、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重点: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的算理。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1a09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d.png)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运算概念,它们是数学大厦的基石,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年级数学中乘与除的相关知识点。
一、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说,3 + 3 + 3 + 3+ 3 = 15,写成乘法算式就是 3×5 = 15 或者 5×3 = 15。
这里的 3 表示相同的加数,5 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例如在 4×6 = 24 中,4 和 6 是因数,24 是积。
(三)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三年级的同学需要熟练掌握 1 到9 的乘法口诀。
比如“二五一十”,就表示 2×5 = 10 或者 5×2 = 10。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能够大大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两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例如 23×3,先算 20×3 = 60,再算 3×3 = 9,最后 60 +9 = 69。
2、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 34×2,先算 2 乘 4得 8,写在个位上;再算 2 乘 3 得 6,再加上进位的 1 得 7,写在十位上,结果是 68。
(五)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类似,但要注意中间有 0 和末尾有 0 的情况。
1、中间有 0 的乘法例如 305×3,先用 3 乘 5 得 15,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再用 3 乘 0 得 0,加上进位的 1 得 1,十位写 1;最后用 3 乘 3 得 9,百位写 9,结果是 915。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5b7c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4.png)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掌握好乘法和除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还能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乘法1、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 + 3 + 3 +3 = 15,用乘法表示就是 3×5 = 15,其中 3 是相同的加数,5 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例如 3×5 = 15,读作“三乘五等于十五”。
3、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
孩子们需要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比如,计算 5×6 时,通过乘法口诀“五六三十”,就能马上得出答案是 30。
4、乘法的运算(1)一位数乘一位数例如 2×3 = 6, 7×8 = 56。
(2)多位数乘一位数比如 12×3,先计算 2×3 = 6,再计算 10×3 = 30,最后将 6 和 30 相加,得到 36。
5、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购买物品如果一个书包 30 元,买 5 个书包需要多少钱?这就用到了乘法,30×5 = 150(元)。
(2)计算面积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3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面积=长×宽,即 8×3 = 24(平方厘米)。
二、除法1、除法的意义除法可以理解为平均分或者包含除。
平均分是指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包含除是指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例如,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几个?这是平均分,用12÷3 = 4 来计算,每份有 4 个。
再比如,12 里面包含几个 3?这是包含除,同样用 12÷3 = 4 来计算,12 里面包含 4 个 3。
2、除法算式的读法例如 12÷3 = 4,读作“十二除以三等于四”。
三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8fdd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1.png)
三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乘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乘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
下面是对三年级乘法知识点的总结:一、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它是指将相同的数加在一起。
例如,2乘以3,就是将3个2加在一起,得到结果6。
二、乘法算式乘法算式通常由两个数字和一个运算符组成,例如2乘以3,可以写作2 x 3。
这两个数字被称为“因数”,中间的运算符“x”表示乘法。
三、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交换律:两个数相乘,它们的顺序并不影响结果。
例如,2乘以3等于3乘以2。
2、结合律:在相乘的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先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与它们先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的结果相同。
例如,(2乘以3)乘以4等于2乘以(3乘以4)。
四、乘法的表乘法表是用来记忆乘法结果的工具。
在三年级,通常会学习到2到10的乘法表。
熟记乘法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基本的乘法运算。
五、应用题中的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例如计算人数、计算物品的数量等,也需要使用到乘法。
理解并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三年级的乘法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
二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
以下是对二年级乘法知识点的总结:1、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将相同的数相加的过程,用加法表示就是an=a1+a2+a3+…+an-1+an。
例如,2×3表示2个3相加,即2+2+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在乘法算式中,乘号用“×”表示,数字写在前面,结果写在后面。
例如,3×2可以写作3×2=6。
3、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记忆乘法结果的一种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9d524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 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30×50,先计算3×5 = 15,然后因为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所以积是1500。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 不进位乘法。
-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例如:23×12,先算23×2 = 46,再算23×10 = 230,最后46+230 = 276。
2. 进位乘法。
-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时,与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34×25,先算34×5 = 170,再算34×20 = 680,在计算34×5时,4×5 = 20,满20向十位进2;最后170+680 = 850。
三、解决问题。
1. 连乘问题。
-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当求的是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
- 例如: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方法一:先求出热水瓶的总个数,5箱,每箱12个,总个数为5×12 = 60(个),每个卖11元,一共卖60×11 = 660(元)。
-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卖多少钱,每箱12个,每个11元,每箱卖12×11 = 132(元),一共5箱,总共卖132×5 = 660(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a858216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b.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是小学三年级的重要数学知识点,它们为学生打下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小学三年级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要点,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指两个数相乘的计算过程。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乘法的意义乘法表示若干个相等的数相加的结果。
例如,2 × 3 可以理解为 2 +2 + 2,即将2加三次。
2. 乘法的性质乘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即 a × b = b × a;结合律表示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与计算的顺序无关,即(a × b) × c = a × (b × c)。
3. 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的方法。
例如,2的乘法口诀是:2 × 1 = 2,2 × 2 = 4,2 × 3 = 6,以此类推。
在解乘法题时,可以利用分配律将复杂的乘法运算分解为简单的计算步骤。
例如,对于 3 × 24,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 (3 × 20) + (3 × 4) = 60 + 12 = 72。
举例说明:例题1:计算 4 × 5。
解析:利用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得到 4 × 5 = 20。
例题2:计算 7 × 13。
解析:将其分解为 (7 × 10) + (7 × 3),即 70 + 21,得出答案 91。
二、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计算过程。
在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除法的意义除法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求每一份的数量。
例如,12 ÷ 4 可以理解为将12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
2. 除法的性质除法有可结合性和零除法不成立的原则。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de32fc47e21af45b207a85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5计算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实际应用】(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e3a6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4.png)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乘与除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 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对于两个数a和b,它们的乘积记作a × b,读作“a乘以b”。
2.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3.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还满足分配律,即a × (b + c) = a × b + a × c。
这意味着在计算含有括号的乘法式子时,可以先将括号内的运算进行,再将结果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4. 乘法口诀表:学生需要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表,以便能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通过乘法口诀表,学生可以快速计算任何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5. 多位数的乘法: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这需要他们掌握竖式乘法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对齐位数进行运算。
二、除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开始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除法的结果称为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2. 除法的商和余数: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除法的结果通常由商和余数组成。
商表示能够整除的次数,余数表示除法运算后的剩余部分。
3. 除法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时,余数为零,这种情况下称为“整除”。
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余数不为零。
4. 除法的反运算:乘法除法与乘法是互为反运算的。
例如,对于等式a ÷ b = c,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反向计算得到等式c × b = a。
5. 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它决定了分成多少份。
被除数是需要被除以除数的数,它被分成了几份。
三、综合运用乘除运算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将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40eb2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c.png)
第三单元乘法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乘数是整十数的惩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利用医学知识在具体的情景中开展学习活动,冰雪会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活动,促进只是的迁移,形成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并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算法,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加强估算一时的培养,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与对比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进一步澄清算理,从而自觉掌握或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并提会数学的灵活性。
二、本教材的重难点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的难点在于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三、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以及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的
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单元教学中学生最容易产生困惑和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
1、不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数位对齐的意义;
2、出现数位对不齐的现象;
3、把计算积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相混淆;
4、计算两位数乘末尾有0的两位数时,容易遗忘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bd01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8.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乘法的认识1.乘法的意义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 + 3 + 3 = 3×4,这里3 是相同的加数,4 表示有4 个这样的加数,3×4 表示4 个3 相加。
2.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5×6 = 30 中,5 和6 是因数,30 是积。
二、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例如:20×3,先算2×3 = 6,然后因为20 末尾有1 个0,所以在 6 后面添 1 个0,结果是60;300×4,先算3×4 = 12,300 末尾有2 个0,就在12 后面添2 个0,结果是1200。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23×2,把23 分成20 和3,先算20×2 = 40,再算3×2 = 6,最后把40 和6 相加,40+6 = 46。
三、笔算乘法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对着那一位写积。
例如:计算32×3,先算3×2 = 6,写在个位上,再算3×3 = 9,写在十位上,结果是96。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计算27×3,先算3×7 = 21,个位满二十向十位进2,在个位写1;再算3×2 = 6,加上进位的 2 得8,写在十位上,结果是81。
四、解决问题1.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用乘法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27e5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7.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示例文章篇一:《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乘法那些事儿。
一、口算乘法这可是乘法里的小先锋呢。
就比如说20×3,这就相当于2个十乘3呀,那可不就是6个十嘛,所以结果就是60。
这就像一群小蚂蚁,20只小蚂蚁一组,有这样的3组,那总共就有60只小蚂蚁啦。
还有300×4呢,3个百乘4,那就是12个百,也就是1200。
你看,这口算乘法是不是就像搭小积木一样简单呀?你要是算30×5的时候,可别傻乎乎地从1开始加哦,直接想3个十乘5是15个十,也就是150啦。
你想啊,要是一个小盒子里有30颗糖,有5个这样的小盒子,那糖的总数不就是150颗嘛。
二、笔算乘法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咱们来看看12×11。
首先呢,我们要用第二个因数11个位上的1去乘12,1乘12得到12,这个12就写在个位下面哦。
然后呢,再用11十位上的1去乘12,1乘12又得到12,不过这个12表示的是12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下面呢。
最后把这两个积加起来,12加120就等于132啦。
这就好比我们要给小朋友们分糖果,先按小份分,再按大份分,最后把所有的糖果加起来就是总数啦。
有一次,我和同桌小明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他就搞混了。
他把十位上的1乘12得到的12也写在个位下面了。
我就跟他说:“小明呀,你这样可不行呢。
你看,十位上的1代表的是1个十呀,乘12得到的是12个十,就像10个小篮子,每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那可不能和单个苹果混在一起呀。
”小明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哎呀,我怎么这么笨呢。
”我说:“不是你笨,是这个地方确实容易迷糊,咱们多做几道就好啦。
”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再来说说进位的情况,像23×14。
先用4去乘23,4乘3得12,要向十位进1,4乘2得8再加上进位的1就是9啦,这个92就是4乘23的结果。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d2c43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e.png)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
一、口算乘除法,其依据是表内乘法口诀。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学生易于掌握,但两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口算出错率高,一定要细心。
以下是学生出错较多的,归纳如下:12×5=6014×5=7016×5=8025×4=100
15×2=3015×4=6015×6=9024×5=120
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只有将乘法做得非常熟练,口算除法才会少出错。
容易出错的有:
2000÷5=400(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商少0)
记住100÷4=25
二、混合运算(P7-5,P9-4,P13-8)
这种题很容易出错,尤其是第一步,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然后要细心,认真。
三、比大小(P6-3,P13-5)
方法一:先计算圆圈两边的算式结果,写在下面,然后比较。
(注意运算符号)
方法二:观察算式特点,应用一些特殊的规律(比如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等等)分析,直接比较。
这种方法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
三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解析乘法和除法入门
![三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解析乘法和除法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a25504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1.png)
三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解析乘法和除法入门三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解析——乘法和除法入门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运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乘法和除法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他们数学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对三年级数学全册中关于乘法和除法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基本运算,旨在求解两个数的乘积。
在乘法中,我们使用乘法符号"×"来表示,如2 × 3 = 6。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乘法可以表示多个相同数量的集合的总数,或者表示一个数重复若干次的结果。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乘法的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 × b = b × a。
(2) 乘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 × b) × c = a × (b ×c)。
(3) 乘法的分配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 × (b + c) = (a × b) +(a × c)。
这些性质为学生理解乘法的规律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3. 乘法口诀表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乘法,我们通常使用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是一个方形表格,其中的每个格子中都有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学生只需通过查表,就能快速得到乘法结果。
4.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基本运算,旨在求解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后的商和余数。
在除法中,我们使用除法符号"÷"来表示,如6 ÷ 2 =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量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结果,或者表示一个数量分组后每组的数量。
5. 除法的性质除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除法的除法:对于任意两个非零数a和b,若a ÷ b = c,则a = b × c。
(2) 除法的零除法:任何数除以0都无意义,结果为无穷大。
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56d37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c.png)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的⽂章,供⼤家学习参考!第三单元、乘法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进⼀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法。
并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使学⽣能够正确进⾏计算,提⾼计算能⼒,从⽽体会数学与实际⽣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活中的应⽤。
找 规 律1.乘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若⼲倍,积也扩⼤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 新 房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步的算理。
电 影 院知识点: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法。
2.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活中的问题。
3.进⾏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 游 中 的 数 学1.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小学三年级上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乘与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d467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b.png)
小学三年级上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乘法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之一,下面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相等分组的数进行相乘,表示成“×”,例如2×3表示将2分组,每组有3个,总共有几个。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
- 交换律:a × b = b × a,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
-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即一个数与两个数之和相乘,等于分别与两个数相乘后的和。
-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即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仍然相同。
3.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乘法运算中常用的口诀,学生在背诵中可以加深对乘法表的记忆。
二、除法知识点除法也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下面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意义: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或者将若干个相等的物品分给若干个人,每人的份量相等。
2. 除法的符号和表示方法:除法用“÷”表示,例如12÷3表示将12分成3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是几。
3. 除法的性质:除法具有反运算的性质。
- 反运算性质:如果a÷b=c,那么c×b=a,即两个数进行除法运算后的商再乘以除数,结果应该等于被除数。
4. 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可以使用列竖式进行计算,或者利用乘法的性质进行运算。
三、乘除运算的综合运用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需要将乘法和除法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 多步运算:当问题中需要进行多次乘除运算时,需要根据运算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2. 带括号的运算:当问题中有括号时,需要先计算括号中的乘除运算,然后再进行其他运算。
三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97c6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4.png)
三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乘法口诀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加法的基础上,通过记忆乘法表中的各个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计算中。
下面将对三年级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式,它表示一种数与另一种数相乘的操作。
在乘法中,被乘数乘以乘数得到积。
例如,3 × 4 = 12,其中3和4都是乘数,12是积。
二、认识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通过反复记忆口诀表,可以更快地计算乘法。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应当熟悉并能熟记2到9的乘法表。
1 × 1 = 11 ×2 = 21 × 3 = 3……9 × 8 = 729 × 9 = 81三、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还需要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交换乘法式中的乘数的位置不影响积的结果。
例如,2 × 3 = 3 × 2。
乘法的结合律指的是在多个数相乘时,可以改变它们的位置而不改变积的结果。
例如,2 × 3 × 4 = (2 × 3) × 4。
四、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口诀后,需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13 ×4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中的4×3=12,然后再加上4,最终结果是52。
五、乘法口诀的应用实例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计算购物时的金额、算账时的总价、计算人口增长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技能。
总结:通过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熟悉并记忆乘法表。
同时,通过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
最终,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各种实际计算,并将乘法口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bb04951dcc17552706220816.png)
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方法】:先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例如:20×30 想2×3=6 20×30=60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①拆分法: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将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例如:45×23 想23=20+3 45×20=900 45×3=135 900+135=1035②列表法。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另一个两位数不变或看成与它接近的几十五或整十数,再进行计算,得出估算的结果。
(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如:估算21×26①把21估成20,26不变,20×26 = 520,那么(估小了)②21不变,把26估成30,21×30 = 630,那么(估大了)③把21估成20,26估成25,20×25 = 500,那么(估小了)④把21估成20,26估成30,20×30 = 600,那么(不知大了小了)4.在乘法运算中:①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随着扩大几倍。
②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算式。
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1.【笔算乘法的方法】:(转化为两次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的竖式笔算)①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得到的积的末位要与第一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得到的积的末位要与第一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乘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89e4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b.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1第一课:购物【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
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
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二课:去游乐场【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乘火车【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第四课:0×5=?【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
乘法的知识点三年级
![乘法的知识点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0b4cf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9.png)
乘法的知识点三年级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加法的简便形式。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以下是乘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点: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运算,表示将一个数(乘数)重复加自己若干次(另一个数,即被乘数)。
例如,3乘以4(3×4)表示将3加4次,即3+3+3+3。
2. 乘法表:乘法表是一组数字的乘法结果,通常从1×1到10×10。
掌握乘法表是学习乘法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3. 乘法的规则:在乘法运算中,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可以互换,结果不变。
例如,3×4等于4×3。
4.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满足分配律,即a×(b+c) = a×b + a×c。
这个规则可以帮助简化复杂的乘法运算。
5. 乘法的结合律: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 = a×(b×c)。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中的括号可以任意组合,结果不变。
6.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b = b×a。
这表示乘法运算中乘数和被乘数的顺序可以互换。
7.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计算物品的总价、面积的计算等。
8. 乘法的扩展: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还会学习到乘法的更多形式,如分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等。
9. 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问题。
10. 乘法的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运算。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们将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并理解其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们能够享受学习乘法的过程,并在数学的旅途中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法的单元知识点
单元知识点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从而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找规律
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生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新房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电影院
知识点:
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游中的数学
1、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用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