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乘法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版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版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一个因数末尾有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口算乘法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用表内乘法计算。
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②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相同,即先用整百数百位上的数、整千数千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
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前面的数与一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在积的开端添上相应个数的。
1二、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名数(不进位)的笔算办法。
难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相同数位对齐把一名数写在多位数的上面,与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不进位)上的数的笔算办法确定好积的位置一名数与多位数哪一名上的数相乘,就在横线下对着哪一位写积2、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再从个位乘起,哪一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名进几。
23、估算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与一名数相乘得出估算值,估算时,应用“≈”连接。
4、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重点: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一个因数中间有的乘法的算理。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运算概念,它们是数学大厦的基石,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年级数学中乘与除的相关知识点。
一、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说,3 + 3 + 3 + 3+ 3 = 15,写成乘法算式就是 3×5 = 15 或者 5×3 = 15。
这里的 3 表示相同的加数,5 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例如在 4×6 = 24 中,4 和 6 是因数,24 是积。
(三)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三年级的同学需要熟练掌握 1 到9 的乘法口诀。
比如“二五一十”,就表示 2×5 = 10 或者 5×2 = 10。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能够大大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两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例如 23×3,先算 20×3 = 60,再算 3×3 = 9,最后 60 +9 = 69。
2、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 34×2,先算 2 乘 4得 8,写在个位上;再算 2 乘 3 得 6,再加上进位的 1 得 7,写在十位上,结果是 68。
(五)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类似,但要注意中间有 0 和末尾有 0 的情况。
1、中间有 0 的乘法例如 305×3,先用 3 乘 5 得 15,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再用 3 乘 0 得 0,加上进位的 1 得 1,十位写 1;最后用 3 乘 3 得 9,百位写 9,结果是 915。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掌握好乘法和除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还能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乘法1、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 + 3 + 3 +3 = 15,用乘法表示就是 3×5 = 15,其中 3 是相同的加数,5 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例如 3×5 = 15,读作“三乘五等于十五”。
3、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
孩子们需要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比如,计算 5×6 时,通过乘法口诀“五六三十”,就能马上得出答案是 30。
4、乘法的运算(1)一位数乘一位数例如 2×3 = 6, 7×8 = 56。
(2)多位数乘一位数比如 12×3,先计算 2×3 = 6,再计算 10×3 = 30,最后将 6 和 30 相加,得到 36。
5、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购买物品如果一个书包 30 元,买 5 个书包需要多少钱?这就用到了乘法,30×5 = 150(元)。
(2)计算面积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3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面积=长×宽,即 8×3 = 24(平方厘米)。
二、除法1、除法的意义除法可以理解为平均分或者包含除。
平均分是指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包含除是指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例如,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几个?这是平均分,用12÷3 = 4 来计算,每份有 4 个。
再比如,12 里面包含几个 3?这是包含除,同样用 12÷3 = 4 来计算,12 里面包含 4 个 3。
2、除法算式的读法例如 12÷3 = 4,读作“十二除以三等于四”。
三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乘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乘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
下面是对三年级乘法知识点的总结:一、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它是指将相同的数加在一起。
例如,2乘以3,就是将3个2加在一起,得到结果6。
二、乘法算式乘法算式通常由两个数字和一个运算符组成,例如2乘以3,可以写作2 x 3。
这两个数字被称为“因数”,中间的运算符“x”表示乘法。
三、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交换律:两个数相乘,它们的顺序并不影响结果。
例如,2乘以3等于3乘以2。
2、结合律:在相乘的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先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与它们先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的结果相同。
例如,(2乘以3)乘以4等于2乘以(3乘以4)。
四、乘法的表乘法表是用来记忆乘法结果的工具。
在三年级,通常会学习到2到10的乘法表。
熟记乘法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基本的乘法运算。
五、应用题中的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例如计算人数、计算物品的数量等,也需要使用到乘法。
理解并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三年级的乘法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
二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
以下是对二年级乘法知识点的总结:1、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将相同的数相加的过程,用加法表示就是an=a1+a2+a3+…+an-1+an。
例如,2×3表示2个3相加,即2+2+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在乘法算式中,乘号用“×”表示,数字写在前面,结果写在后面。
例如,3×2可以写作3×2=6。
3、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记忆乘法结果的一种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 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30×50,先计算3×5 = 15,然后因为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所以积是1500。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 不进位乘法。
-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例如:23×12,先算23×2 = 46,再算23×10 = 230,最后46+230 = 276。
2. 进位乘法。
-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时,与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34×25,先算34×5 = 170,再算34×20 = 680,在计算34×5时,4×5 = 20,满20向十位进2;最后170+680 = 850。
三、解决问题。
1. 连乘问题。
-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当求的是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
- 例如: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方法一:先求出热水瓶的总个数,5箱,每箱12个,总个数为5×12 = 60(个),每个卖11元,一共卖60×11 = 660(元)。
-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卖多少钱,每箱12个,每个11元,每箱卖12×11 = 132(元),一共5箱,总共卖132×5 = 660(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是小学三年级的重要数学知识点,它们为学生打下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小学三年级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要点,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指两个数相乘的计算过程。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乘法的意义乘法表示若干个相等的数相加的结果。
例如,2 × 3 可以理解为 2 +2 + 2,即将2加三次。
2. 乘法的性质乘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即 a × b = b × a;结合律表示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与计算的顺序无关,即(a × b) × c = a × (b × c)。
3. 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的方法。
例如,2的乘法口诀是:2 × 1 = 2,2 × 2 = 4,2 × 3 = 6,以此类推。
在解乘法题时,可以利用分配律将复杂的乘法运算分解为简单的计算步骤。
例如,对于 3 × 24,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 (3 × 20) + (3 × 4) = 60 + 12 = 72。
举例说明:例题1:计算 4 × 5。
解析:利用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得到 4 × 5 = 20。
例题2:计算 7 × 13。
解析:将其分解为 (7 × 10) + (7 × 3),即 70 + 21,得出答案 91。
二、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计算过程。
在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除法的意义除法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求每一份的数量。
例如,12 ÷ 4 可以理解为将12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
2. 除法的性质除法有可结合性和零除法不成立的原则。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5计算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实际应用】(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乘与除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 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对于两个数a和b,它们的乘积记作a × b,读作“a乘以b”。
2.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3.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还满足分配律,即a × (b + c) = a × b + a × c。
这意味着在计算含有括号的乘法式子时,可以先将括号内的运算进行,再将结果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4. 乘法口诀表:学生需要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表,以便能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通过乘法口诀表,学生可以快速计算任何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5. 多位数的乘法: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这需要他们掌握竖式乘法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对齐位数进行运算。
二、除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开始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除法的结果称为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2. 除法的商和余数: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除法的结果通常由商和余数组成。
商表示能够整除的次数,余数表示除法运算后的剩余部分。
3. 除法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时,余数为零,这种情况下称为“整除”。
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余数不为零。
4. 除法的反运算:乘法除法与乘法是互为反运算的。
例如,对于等式a ÷ b = c,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反向计算得到等式c × b = a。
5. 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它决定了分成多少份。
被除数是需要被除以除数的数,它被分成了几份。
三、综合运用乘除运算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将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法的单元知识点
单元知识点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从而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找规律
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生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新房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电影院
知识点:
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游中的数学
1、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用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