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

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1.4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比较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结构2.1 常见的自动变速器类型2.2 液力变矩器2.3 行星齿轮机构2.4 控制阀体2.5 电磁阀与控制单元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3.1 变速器的工作模式3.2 升挡与降挡过程3.3 变速器油液循环3.4 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检测4.1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维护4.2 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4.3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4.4 变速器部件的检修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故障案例一:变速器油液过热5.2 故障案例二:变速器无法升挡5.3 故障案例三:变速器异响5.4 故障案例四:变速器滑行无力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结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维修检测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及其结构组成,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检测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故障案例。

第六章:现代自动变速器技术6.1 无级变速器(CVT)6.2 双离合变速器(DCT)6.3 混合动力车辆的自动变速器6.4 未来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七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7.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性能要求7.2 油液的加注与更换标准7.3 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7.4 油液与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八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8.1 ECU的基本功能与结构8.2 ECU的故障诊断与编程8.3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功能与故障诊断8.4 OBD系统与车辆诊断接口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大修与再制造9.1 变速器大修的必要性9.2 大修过程中的主要步骤9.3 变速器再制造与组件更换9.4 大修后的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调整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0.2 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分析10.3 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的使用10.4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流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组成部分解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基础,而主要组成部分则是掌握变速器结构的关键。

自动变速器教案

自动变速器教案
变速器的控制策略与故障诊断
深入探讨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包括换挡规律、油压 控制等,并介绍了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故障 诊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汽车传动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们掌握了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保养 技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滤清器检查
检查滤清器的状况,如有堵塞 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密封件检查
检查自动变速器的密封件,如 油封、O型圈等,确保没有漏
油现象。
换挡机构检查
检查换挡机构的灵活性,确保 换挡顺畅,没有卡滞或异常噪
音。
更换油液和滤清器操作指南
油液更换
根据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更换自动变速器的油液。在更换前, 应先热车并将变速器置于空挡位置。使用专用工具将旧油排出, 然后加入新油至适当的油位。
升挡过迟
可能由于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 整不当、主油路油压过高、换挡执行元件磨 损或工作不良等原因造成。
D
诊断方法与步骤
初步检查
故障代码读取
手动换挡试验
油压测试
时滞试验
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质和 油面高度,检查加速踏板 拉线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的调整情况,检查发动机 怠速等。
利用专用诊断仪读取故障 代码,根据故障代码查找 故障部位。
控制单元(ECU)
接收传感器信号,根据预设程序计算 控制指令,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和 锁止。
换挡执行机构
01
02
03
离合器
通过液压控制离合器的接 合与分离,实现动力的传 递与切断。
制动器
通过液压控制制动器的制 动与释放,实现行星齿轮 机构的固定与旋转。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完整word版)05《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05《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模块化教学大纲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140课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自动变速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并能把所学到的技术知识灵活的应用到今后的工作、生产实践中去。

二.课程教学目标自速变速器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教材后,应基本达到中等技术人员以上的水平,自动变速器方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付生产中遇到的排除故障、分解、组装等方面的问题,初步形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自动变速器中的基本概念。

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3。

检测自动变速器的常用方法及试验。

学习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实习。

2。

能阅读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图、电路图.3。

正确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排除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1. 能独立完成自动变速器的正常保养.2.能处理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理论教学模快(一)绪论1。

轿车所使用的变速器;2。

自动变速器的现状;3. 自动变速器的常用学习方法。

(二)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与特点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及缺点。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

掌握按汽车驱动方式、传动机构、控制方式的分类;2。

了解按汽车前进档位、变矩器的类型的分类。

(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原理1。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2. 认识液控、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五)自动变速器的使用1。

认识各种自动变速器的型号;2. 认识并掌握自动变速器各档位标示及各控制开关;3。

了解自动变速器在各种路况下的使用及使用要求。

(六)液力偶和器的结构与原理1。

认识液力偶和器的组成结构;2. 掌握液力偶和器的工作原理。

(七)液力变矩器1。

了解普通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3。

掌握锁止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4。

掌握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学教案
(一)液力变矩器组成
1.泵轮
与变矩器壳体连成一体,变矩器壳体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由于飞轮与曲轴相连,因而泵轮总是和曲轴一起转动。
2.涡轮
与变速器输入轴用花键连接。
3.导轮
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固定在变速器壳体的导轮轴上。
(二)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起步和低速行驶时
Mt=Mp+Ms
中速行驶时
Mt=Mp
二、相关知识
(一)传统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1、液力变矩器——取代手动变速器使用的离合器;
2、油泵——提高自动变速器油压,便于换挡
3、齿轮传动机构——改变传动比
4、换挡执行机构——传动或制动齿轮机构
5、油路和阀板——调整档位油路
6、电子控制系统——控制油路调压
(二)自动变速器各个总成的使用
1、液力变矩器+油泵+油路和阀板——形成油压参数
液力变矩器的増矩原理
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四、布置作业
1.锁止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它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
2.单向离合器双向都卡死会产生什么后果?请说明理由。
授课课题
名 称
项目二:液力变矩器检修(实训)
授课形式
实训
课时
2
教学目标
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并掌握液力变矩器的清洗和检修方法
教学重点
片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单向离合器
棘轮式、滚柱式、楔块式
(四)换挡执行元件的检修
1.离合器、制动器检修
2.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分解
3.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检验
三、任务总结
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并称换挡执行机构的三元件。由于星星牌的数量和分布不同,三元件的数量和分布也会不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学大纲授课对象:汽车检测及维修专业学时:56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自动变速器检修》是汽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它包括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检修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自动变速器各种型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组成部件的工作情况及专用设备、仪器的使用,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使用。

2.熟悉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熟悉自动变速器检修注意事项。

4.熟练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拆检过程。

5.熟悉掌握自动变速器各基础检验目的、过程。

6.熟悉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的诊断方法。

7.掌握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自动变速器概论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应用和优点。

2.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和组成。

第二节自动变速器的使用1.自动变速器选杆档的使用。

2.自动变速器控制开关的使用。

3.不同工况下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三)教学要求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历史和发展。

2.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及类型。

3.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使用。

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I.液力偶合器:组成和原理。

2.液力变矩器:组成、原理、工作特性。

第二节行星齿轮变速器1.行星齿轮机构。

2.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档执行元件。

3.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控制系统的组成。

2.液力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电液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难点: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三)教学要求1.了解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和原理。

2.熟悉液力偶合器、换档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的内部结构。

自动变速器检查与维修教案1

自动变速器检查与维修教案1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回顾并引入引导提问式PPT展示教师结合图片讲解学生分组找出各部分元件一、引入新课讨论: 电动车是怎样控制整个车子的路况的?玩玩具赛车时, 你们是怎样控制它的呢?二、教授新课1.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部分的基本组成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及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

传感器部分主要包括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水温传感器、ATF油温传感器、空挡起动开关、强制降档开关、制动灯开关、模式选择开关、OD开关等。

执行器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电磁阀和故障指示灯等ECU主要完成换挡控制、锁止离合器控制、油温控制、故障诊断和失效保护等功能。

利用PPT, 在观察中思考之间的区别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检测所得节气门开度、车速、油温等运转参数, 以及各种控制开关送来的当前状态信号, 经运算比较和分析后按设定的程序, 向各个执行器发出指令, 以操纵阀板总成中各种控制阀的工作, 从而最终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控制。

对于液控自动变速器, 自动换挡主要是取决于节气门油压和速控油压, 也就是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情况。

对于电控自动变速器, 与上述类型类似, 就是主要取决于发动机负荷和车速, 只不过是采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来感知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情况, 并将这两个信号发送给自动变速器ECU, ECU根据存储器中的换挡程序决定升档或者降挡, 然后再给换挡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 换至相应档位。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等控制还要取决于冷却水温、ATF油温等信号。

如果水温、油温过低, 自动变速器不会升挡。

如果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 满足了锁住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自动变速器ECU就会给锁止离合器电磁阀(TCC——一般称为3#电磁阀)通电, 切换油路使锁止离合器工作。

在换挡过程中, 为了防止换挡冲击, 自动变速器还会通过4#电磁阀控制换挡油路。

(完整版)自动变速器教案

(完整版)自动变速器教案

任务8 自动变速器的电路分析与检测自动变速器(英语:Automatic Transmission,简称:AT),亦称自动变速箱,台湾称为自排变速箱,香港称为自动波,通常来说是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齿轮传动比的汽车变速器,从而使驾驶员不必手动换档,也用于大型设备铁路机车。

自1950年代以来,绝大部分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都是采用自动变速器的,但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却并非如此。

自动变速器,特别是早期产品,往往降低了燃油效率和功率。

一、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类型1、液力自动变速器(AT)2、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3、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4、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是AT,AT几乎成为自动变速器的代名词。

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重要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兼有传递扭矩和离合的作用。

二、自动变速器挡位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分为P、R、N、D、2、1或L等。

P(Parking):用作停车之用,它是利用机械装置去锁紧汽车的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

当汽车需要在一固定位置上停留一段较长时间,或在停车之后离开车辆前,应该拉好手制动及将拨杆推进“P”的位置上。

要注意的是:车辆一定要在完全停止时才可使用P挡,要不然自动变速器机械部分会受到损坏。

另外,自动变速轿车—[装置空挡启动开关,使得汽车只能在“P”或“N”挡才能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在其他挡位上误启动时使汽车突然前窜。

R(Reverse):倒挡,车辆倒后之用。

通常要按下拨杆上的保险按钮,才可将拨杆移至“r”挡。

要注意的是:当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绝对不可以强行转至“r”挡,否则变速器会受到严重损坏。

N(Neutral):空挡。

将拨杆置于“N”挡上,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已经切断分离。

如短暂停留可将拨杆置于此挡并拉出手制动杆,右脚可移离刹车踏板稍作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三)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六)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七)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八)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九)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