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
尊3 ; 2 ・ 0,
●
教 学 方 法
稚 。
妒 特
李 彩 娥 ( 州 市花 都 区雅 瑶 中学 广
蚴 融
50 0 ) 18 0
【 要 】 统 的 数 学 教 学 往往 给 人 以呆 板 、 燥 、 象 、 摘 传 枯 抽 冷
漠 的 印 象 , 课 堂 上 教 师 忽 略 了情 感 教 育 的 融 入 , 生 的 积 在 学 极 性 很 难 得 到 激 发 . 至 导 致 许 多学 生在 数 学 学 习上 产 生 了 甚 厌 学 、 学 的 情 绪 . 文 从 情 感教 育 的 内涵 出发 , 别 从 学 生 惧 本 分 和 教 师 的 角度 分 析 了数 学教 学 中的 情 感 因 素 . 此基 础 上 探 在
质 , 他们树立榜样. 给
3 . 课 堂 进 行 情 境 教 学 2在
建 构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认 为 要 理 解 运 用 某 一 知 识 , 需 要 理 就
解 知 识 赖 以产 生 意 义 的背 景 , 就 是 要 在 一 定 的 情 境 下 进 行 也 学习. 在课 堂 上 创设 数 学 教 学 情 境 , 以 唤 醒 学 生 情 感 , 发 可 激
更 多 的再 编 码 和精 细 加 工 , 仅 记 得 快 . 且 有 利 于 巩 固 和 不 而 保 持 . 反 , 果 学 生 对 数 学 带 有 高度 焦 虑 感 和 畏 惧 心理 , 相 如 就 会 产 生 消 极 的 情 感 体 验 , 些 不 良情 感 体 验 严 重 影 响 他 们 的 这 学 习 信 心 和 学 习效 果 . 因此 学 生 只有 对 数 学 知 识 有 积 极 的情
学 的 兴 趣 与 情 感 , 时 让 学 生 了解 伟 大 数 学 家 的 高 尚人 格 品 同
初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刍议
【 关键词 】 初中数学 教学理念 【 中图分类号 】 6 2 G 3
一
教学实践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98 2 1 ) —05 —0 06— 62( 0 0 3 14 1
念后 , 引导学 生正确 复述 。 这里绝 不是 简单地要 求学生 死记硬 背 , 而是让 学生在 复述过 程 中把 握概 念的重 点 、要点 、本质 特征 ,同 时 , 注重应 用概 念的变式 练 习。恰 当运用 变式 , 使思维不 受 应 能
・
中外教 育研 完 ・
21 0 0年 3月 NO 3 .
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与教学实践 刍议
田 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 中学
【 要】 摘 理想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 索和创造。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精神与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索教学的新
思路 、新 方法 ,开 辟创 新教育 的新局 面。数 学教学 理念 是数 学知识 形成 与发展 的基础 ,是数 学教 学的核 心命题 ,抓好初 中数 学概念 的 教 学 ,是 提高数 学教学质 量的 关键 所在 。
、
Hale Waihona Puke 加强数 学概念 教学 。夯实数 学基础 知识 。
数 学概 念是 反 映现 实世 界 的空 间形 式 和数 量关 系 的本 质属 性 的思维 形式 。数学概 念是数 学知识 的基础 , 是数 学教材 结构 的
最 基本 的因素 ,是 数学思 想与 方法 的载体 。正确理解 数学 概念 , 是 掌握数 学基础 知识 的前 提 。 学生如果 不能 正确地理 解数 学中 的 各 种概念 , 就不 能很好 地掌 握各种 法则 、 公式 、 理 ,也就 不能 定 应 用所学 知识去解 决实 际问题 。因此 。抓 好数 学概念 的教学 , 是 提 高数学教 学质量 的关键 。数学 概念 比较抽象 , 中学生 由于受 初 年 龄 、 活经验 和智力 发展等方 面 的限制 , 接受教 材 中的所有 生 要 概 念是不容 易的 。在教学 过程 中 , 一些 教师不 注意结 合学生 心理 发 展特点去 分析事物 的本 质特征 。只是 照本宣 科地提 出概念 的正 确 定义 , 乏生动 的讲解 和形象 的 比喻 , 缺 对某些 概念讲 解不 够透 彻, 使得 一些学 生对概 念常常是 一知 半解 、 模糊 不清 ,也就 无法 对 概念正确 理解 、记忆 和应用 。教 师在初 中数学教 学实践 中 ,应 把 生活实例 引入概念 。 概念 属于理 性认识 , 的形成 依赖 于感性 它 认识 , 学生 的心理特 点是容 易理解 和接受 具体 的感性 认识 。教学 过程 中 , 种形式 的直观教 学是提 供丰 富 、 各 正确 的感性 认 识的主 要途 径。所 以在讲述新 概念 时 , 引导学 生观察 和分析 有关具 体 从 实物 人手 ,比较容易 揭示概 念的本 质和 特征 。 二、注重 数学理 念形成 。把握 数学教 学本质 。 众 所周知 , 许多数 学概 念都是 从现实 生活 中抽 象 出来 的 。教 师讲 清它们 的来 源 ,既会让 学生感 到不抽 象 , 且有利 于形成 生 而 动活 泼的学 习氛围 。一般说 来 ,概念 的形成过 程包括 :引入概 念 的必要性 ,对一些感 性材料 的认识 、分析 、抽 象和概 括 ,注重概 念形成过 程 ,符合学 生 的认 识规律 。在 教学过 程 中 , 如果 忽视概 念 的形成 过程 ,把 形成 概 念 的生动 过 程变 为简 单 的 “ 条文 加例 题” ,就不利 于学生对 概念 的理解 。因此 ,注重概念 的形成 过程 , 可以完整 地 、 质地 、内在 地揭示 概念 的本质 属性 ,使学 生对理 本
刍议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Hale Waihona Puke 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陕 西省榆林 市神 木县 大保 当中学 李元 宏
化学式 一 门基础 的 自然科 学 ,它同农 业、 能源、材 料、 资源开 发、 国 是培养 学 生的观 察能力 、思 维能 力、 自学能 力和创 新 能力 。就 这些 能力 的 防建 设 以及 环境 保护 等等 面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它对实 现我 国 “ 四化 ”建 设 提 高,关 键在于 教师 的启 发和 引导,教 师要在课 堂 4 5 分钟 内 向写 生传授 化 起着重要 的作用 。 学基础 知 识和基 本技 能,并 使他们 能 轻松接 受 ,这必须 就要 下一 份功 夫, 激发 兴趣 。引导学生乐 学 它除 了要求 教师 自身极 渊博 的知 识 。较 强 的表达 能力和 组织 能力 。还要 在 伟大 的科 学家爱 因斯 坦说 “ 兴趣 是做好 的老师 ”。兴趣 是求知 的伟 大 课前充分 理解和 吃透教材 ,并且还 应了解掌握 学生 ,结合学生 暴露 的问题 , 动力, 发明创造 的源泉 。 兴趣是培 养在 于诱导 。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 因势利导, 瞄准学 习 目标 , 深入 准确 、 画龙点睛地 讲, 要符合 学生 的认 识规律 。 激 发思维 , 引导他 们及时排除 不利于发展 学生认识 兴趣的因素 。有 针对性 的帮助他们扫 扩大 密度 ,使他 们在 短短 的是十 分钟 内思维 始 终保持 在最 佳状态 ,只有 这 除学习 中的障碍 ,唤起他们对学 习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 动 自觉地学 习。 样才能取 得 良好 的教学效果 。 学生 刚接触 化学 ,开始会 对化 学颇有 兴趣 ,尤其 对化学 实验更 感到有 所谓精讲 , 既要配合教材 内容 , 又要面 向全体学 生 。 精就是 要突破重 点, 意 思。但 当学 到化 学用语 、无 素符 号和基 本概 念 时。常 会感 到抽象 难懂 、 带过 一段 ,设疑 破难 ,创造 思维 情境 练是 巩 固知识 的途 径之 一。练 要练 枯燥 乏味 ,往往会 把化学视 为 “ 第二外语 ”或认 为化 学是一 门 “ 死记硬背 ” 到 电子上 ,要精 心设 计一 些针对 性较 强的 问题 。引导 学生在 分析 研 究这些 的 学科 ,有可 能会 使原有 的 兴趣消 失 。如 何在 教学 中陪 养和保 持 学生学 习 问题 的过 程 中。掌握 所学 知识 ,能让 他们 亲 自动 手擦 皮做 的或者 是 口头表 化 学的 兴趣 ,引导 学生 突破初 中化 学知 识 的分化 ,使原 有的 、暂 时的兴 趣 达练 习 ,就尽可 能让 他们 动手 动 口实践 ,以达 到真正 掌握 知识 ,举 ~反三 转 变为 稳定 的、持 久 的兴趣 ?为此 我们及 时 对粗恶 声进 行 了化学 史教育 , 的 目的 。 讲化 学 的发展 和形 成 ,结合本 书介 绍科 学家探 索化 学奥 秘 的轶事 ,使学 生 初 中化学 知识主 要分 为基本概 念、基 本理 论、基本 原理 、元素 及其化 清 楚的认 识到:化学用语 是国际通 用的语言 , 是 国际上用 来表示物质 的组成 , 合 物 的化学计 算 四大部 分 。就拿元 素 以及 化 合物来 说 ,知识 内容庞 杂 ,涉 结 构和 变化规 律 的一种 特殊 形式 的交 流工具 ,并感 觉 到学好 化学 知识是 多 及 到三 十多种 元素 ,七十 多种 化合 物和众 多 的化学 方程 式,如 若把 这些 知 么 重要 ,他将 直接 关系 到祖 国 的建设 和发展 。这样 做 增强 了他们 学 习的 自 识 孤立 地讲 ,往往 会事 半功 倍 但 只要 抓住 他们 的 内在 联系 ,区 别异 同。 觉 性和积 极性。 进 行归 纳 比较 ,形 成 网络,抓 住其 实质就 可 以收到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在 教 另外我 们还根据 初 中学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更多地 依赖 学习 兴趣 ,其 形象 学中通过观 察学生 的表情 、 举动 以及就收效 果, 针对学生 感到有困难 的地方 , 识 记 能力超 过抽 象识 记能 力,喜 欢动 手,再 造想 象能 力 比较 丰 富 的特 点 , 教 材 的关键 点、知 识联 系 的转折 点 以及 咦混 淆 的地 方 ,结合 思来 问题给 学 成 立 了化 学科技兴 趣小组 ,目的即为锻炼 学生动 脑、动手 、 动笔 、动 口能力, 生 以点拨 ,启发和 疏通 。 从 激发 兴趣开始 ,训练发现 思维和创 新思维 。 另外要 嘉庆和 改进化 学实验 ,给 学生创 造条件 , 。教 师可 设计某 一 中 二 精讲 多练 ,提高 教学效率 实验 、检验 内容 ,让学 生亲 自动手 动脑 设计 完成 实验 。也可 以把 部分课 堂 提高教 学效 率是现 代教 学的基 本要求 ,是提 高教 学质量 的关键 。教 学 掩饰 实验直 接 改为学 生实 验, 以增强 学生 的感 性认识 。这有 利于 化学 概念 是师 生 的共 同活动 。在教 学过程 中应 调动 学生 学习 的积 极性 ,但必须 是在 的形成 ,从而培养 了学生观 察、思维 、实验和 自学能力 。 充分 发挥 教师 主导作 用 下才 能真正 做到 ,如果 教学 中行 程满 堂灌 。注入 式 实验 证 明,只有在 合理地 安排 知识体 系 的基 础上 ,通过精 讲 多练 ,才 的局面 ,或者教 师放任 自流 ,学 生各行其 是。都不 能保证教 学质量 。 能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 ,提 高他们 的 学习主 动性 和 自觉 性 ,还 可使 课堂 教 学
刍议初中数学“预设性生成”课堂教学(范莉花)
刍议初中数学“预设性生成”课堂教学(范莉花)刍议初中数学“预设性生成”课堂教学范丽华新营下青浦区实验中学202200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在《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最早提出“生成学习”的概念;国内最早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是叶澜教授,她于1997年率先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文献研究和自己的数学实践经验,作者将课堂生成分为“预设生成”和“非预设生成”。
预设生成主要是指为教师预设、为学生主动生成的课堂教学活动。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预设生成”:一、弹性预设,构思生成“弹性预设”将预设理解为大纲、信号、多元、开放、情境和动态1国家规划或设计。
我们在课前设计教案时,一般把整堂课分为几个环节。
然后,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中,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生成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提出假设性预案,但任何预设都应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
案例一:整合实践环节,设计以下主题已知,如,ab=ac,ad=ae,ab、dc相交于点m,ac、be相交于点n,∠dab=∠eac问题:根据这些条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要替换要验证的问题,请执行以下操作:∠ d=∠ E说明,这里设计了一个结论开放的练习,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经历猜测――判断――证明这三个步骤,不在图1中,相同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猜测,老师和学生一起猜测测进行辨析和证明,把枯燥的几何证明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猜测,使之变得生动起来,当然,教师事先必须对尽可能多的猜测结果进行预设。
最后,教师做出点评,该图中包含了五对全等三角形,可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可以看出,这些“预期”的生成源于课前的全部预设。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从学生独立生成的角度进行充分的预设,即预设生成。
刍议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
刍议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观念及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数学活动课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独立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学会表述,交流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开展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1.多数初中学生厌恶或惧怕数学,普遍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乐趣,缺乏探求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事实上,在升学考试中,数学成了筛选学生的“筛子”。
要解决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过就忘”的症结,在新授课、练习课之外开设数学活动课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
数学活动课是以应用数学知识为目的,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手工制作,或安排一些探索性活动的课,从而以更活泼的形式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化枯燥为饶有趣味。
2.《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开展数学活动课的基本目标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
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
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导、学、做三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提问点睛、激活数学课堂——刍议初中数学提问的有效尝试
提问点睛、激活数学课堂——刍议初中数学提问的有效尝试摘要:现如今,在新课改的深化背景下之下,如何提升数学教学的成效,已经是教育者最为注重的课题之一。
而课堂提问在日常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引导方式,若能科学地利用也能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从而提升教学成效,同时,高效率的课堂提问亦能够引发同学们深入探索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引导方式,数学教师要进行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基于此,下文就围绕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展开实践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提问;意义;现状;路径基于现实的角度出发作出探讨,数学一直都是中学时期十分关键的科目之一,并且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以同学们为中心,了解同学们的身心成长规律,着眼于当前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如此一来,才会确保学生得以一边分析问题,一边学习数学知识,继而留下深刻印象。
故此,数学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探讨有效提问的路径,层层推进学科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由思考,最终促进同学们的数学素养。
一、进行趣味提问,点燃学生兴致数学教师需要进行趣味提问,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迅速地点燃同学们的兴致,所以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环节,教师不能够只关注于问题当中对知识点的利用,而且更要关注于问题本身。
实际上数学对于中学生而言,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且中学数学问题与小学数学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思维模式的转换他们可能一时难以转换过来[3]。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于提问的问题的有趣性,不能枯燥乏味的提出问题,而是提出一些趣味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有趣性的问题提问时,可以采用一些情景式问答方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去建立情景,通过情景能够使教学处于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里面,在轻松的课堂氛围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提问一些问题,帮助同学们学习。
例如:教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内容期间,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去思考,假设每个人手里有一根长度为10厘米的铁丝,将它首尾连接组成一个长方形。
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民主 正 派 , 充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让
学 生 发 表 不 同 的见 解 , 提 出不 同 的意 见 , 提 出不 同 的 问题 ,这 样 学 生 才 能 勇 于 提
迫, 游刃有余 , 效 率 自然 高 。备 教 学 内 容 ,
使 学 生迅 速 沉 浸 于 自 主探 究 、欲 罢 不 能 的境 地 ; 达标检测注重基 础练习 , 让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通 过 训 练 感 受 到 学 习渐 人佳 境
的喜 悦 . 题 目设 计 应 注 意 难 度 梯 度 . 让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通 过训 练 真 正 领 悟 到 快 乐 的
动” 上下 工夫 。
学教学模式 , 初步形成 _ r合 作 探 究 、 自主
学 习的 良好 习惯 。
践 谈 谈 自己 在 实 施 高 效 课 堂 中 的 几 点 教 学策略 . 以 期 与 各位 同仁 交 流 。
一
、
课 前精 心准 备 , 做 到 胸
三、 师生 默契配合 , 共 同 打 造“ 高效课堂 ”
问, 敢 于质 疑 。离 开 了 师 生 的 默 契 配 合 。 任何形 式的 “ 高效 ” 都 是空谈 , 所 以 我 们
一
仔 细 阅读 并 理 解 归 纳 得 出 的 过 程 。 例 如
我 们 进 行 分式 概 念 的 教 学 时 ,如 果 只 让 学 生 记 书上 归 纳 的 定 义 ,就 会 给 学 生 造
高 效 课 堂 中 的 教 师 更 为 关 注 的是 学
年 多 数 学 高 效 课 堂 的 实 践 探 索 ,积 累
昌 乐 二 中高 效 课 堂 的 成 功 经 验 ,努 力 打
刍议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生 活化 题 材 , 学 生 形 成 乐 于 学 数 学 的 态 3 坚持 数学的社会生活 化方 向 使 学 形 成会 学 知 识 、 用知 识 的 良好 习惯 , 会 这 在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实 践 中 , 深 刻 地 样 将 对 学 生 今 后 的 学 习奠 定 坚 实 的 基 础 , 我 度 。 活 中 的学 习情 境 , 以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生 可 实现 教 材 内 容 为 社 会生 活 化 服 务 , 产 生 深 远 的 影 响 。 堂 教 学 完 成 教 学 目标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性 , 导 学 生 积 极 思 体 会 到 , 诱 课 维 , 他 们产 生 内 在 的 学 习 动 机 , 主 动 参 教 学 方 法 为 学 生 感 悟 社 会 生 活 化 服 务 , 使 并 学 是 不 算 完 全 成 功 的 , 有 学 生 在 学 习 的 过 只 与 学 习 活动 。 在 教 学 “ 规 作 图 ” , 设 生 在 教 学 生 活 化 中 孕 育 理 想 , 捉 社 会 发 程 中受 益 , 能 把所 学 知 识 运 用于 生 活 , 如 尺 时 创 捕 并 才 这 样 一 种 情 景 : 旷 野 上 , 个 人骑 马从 A 展 态 势 , 确 人 生 奋 斗 目标 , 现 人 生 价 是 真 正 有 价 值 的 教 学 活 动 , 现 教 育 的 生 在 一 明 实 实 地 到 B地 , 路 上 他 必 须 在 河 边 饮 马 一 次 值 。 当前 的 教 学 动 态 看 , 坚持 好 教 学 的 活 化 和 生 活 化 的 教 育 , 每 一位 学 生 带 着 半 从 要 让 ( B A、 两地 在 河 的 同一 边 ) 他应 该 怎 样 选择 社 会 生 活化 方 向 , 先 要 把 教 材激 活 , 教 快 乐 健 康 成 长 ! , 首 把 饮 马 点才 能使 所 走 的路程 最 短 。 一 问题 的 材 纳 入 现 实社 会 生 活 中去 理 解 、 析 , 而 这 分 从 使 教 材 在运 用 过 程 中时 时 贴 近 社 会 生 活 , 参考 文献 1 】陈 坚 f 编 】 中 学 科 学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主 . 让 学 生 在 鲜 活 的 社 会氛 围 中求 知 明理 , 实 [ 现 知 识 与生 活 的 融 合 。 其次 要 认 真 捕 捉 最 【 . 京大 学 出版 社 , 0 5, M]北 2 0 6. 新 信 息 , 学 教 材 内 容 至 少 在 一 个 学 年 是 【】盛群 力 , 兰 主 , . 代 教 学 原理 、 数 2 马 译 现 策 略与 设 计 [ . 江 教 育 出版 , 0 6 7 M】浙 20 , . 活, 勾勒 出生 活 画面 , 设生 活情 景 , 可 以 相 对 固 定 的 , 教 材 内 容 与 社 会 生 活 的 快 创 就 当 帮 助学 生 更好 的学 好 数学 。 生活 是知 识 的海 速 发 展 出现 距 离 、 后 , 至 相 佐 的时 候 , [ 肖龙 海 . 与教 的 新 策 略[ . 江 大 学 落 甚 3 】 学 M】浙 定 要 与时 俱 进 , 现 实 生 活 衔接 , 现 教 与 实 出版 社 , 0 6, . 2 0 8 洋 , 活之 中时时 处处 皆数学 。 生 因此 , 学 教 数 提 出使 “ 规 作 图 ” 满 了生 活 的 情 趣 , 尺 充 使 “ 垂线 ” “ 对 称 ” 作 、轴 与生 活 实 例 有机 结 合 , 体 现 出数 学 来 源 于 生 活 又 应 用 于 生 活 。 平 时 , 师 若 能 创 造 性 的 将数 学 知 识 融 人 生 教
刍议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刍议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摘要:文章就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潜能教学反思效率引言: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心理发育不很健全,而初中数学比较抽象,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不尽如人意,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拟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谈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引导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不是观众,要将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
比如在讲授有理数减法法则时,讲解下例:(+20)-(+15)=+5,(+18)+(-3)=+15,可以看出来,(+13)-(+3)=(+13)+(-3)。
再让学生观察上述等式两边的相同与不同,“发现”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让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结论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加以讲评、改正。
通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整体效益系统论的观点是现代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教学就是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设计和实施,以求获得整体大于部分的效益。
我们要把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考虑:初一是基础,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的培养;初二是关键,在知识不断加深加宽的过程中着重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初三是重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在这里得到了融合,应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由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
每一学期要作为一个子系统来加以全面考虑,我们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研究课来上。
一节课要掌握的东西可能很多,我们要从教学的总体目标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讲深练透。
刍议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
得着的 , 它能有效地丰 富学生 的感性认识 , 并促进感性认识 向理性认识 的转化 和升化 ; 其次 , 应该是 形象的 、 具体 的 , 它 能有效 地刺激和激发学生 的想像 和联想 ,使学生能够超越 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 、 空间的 限制 , 既使学生获得更 多的知 识、 掌握更多的事物 , 又能促 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 思维 的互 动 发 展 。 4 . 应用情感性 。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 的 功效。第斯多 惠说得好 : “ 我们认为 , 教学 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的本领 , 而在于激励 、 唤醒 、 鼓舞 , 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 激 动人 ,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 的人 , 没有生气勃勃 的 精 神怎么能鼓舞人 呢?” 有教育家指 出: 能够用来 促进学生 学习的任何正 当的手段和 方法 , 都是合理的 , 加入为 了促进 学习, 必须把要教 的东西包上糖 衣 , 那 么你不应 当吝啬糖 。 这“ 糖衣” 就是情境创设 中的情感性。 总之 , 情境创设应 以合理选取情境材料为前提 , 以面 向 全体学 生为基础 , 以有利于达成教学 目标为 目的, 以激发数 学 问题意识为导 向, 以能否承载数学知识为标 准。创设情境 时, 只有重视课程资源开发 、 面 向全体学 生、 紧扣教学 目标 、 寻找“ 生活原 型” 并 注重 “ 数 学味” , 才能避免 现存 问题 的重 演, 才 能提高情境创设 的有效性 , 从而提高 课堂教学 效率 。 当然 , 要使学生真正具备个性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 并不 是通 过 几堂课 就能达到 , 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 持 之 以
一
、
一
学时 间 , 能 不用 就 不 用 。
( 2 ) 情境创设粗糙 , 牵 强。大多数数学老 师都 能根据学 生课堂 学习的需要 ,设计 出与学生生活背景 相关 的新颖有 趣 的情境 , 但不少 情境 创设不 细致 , 不 自然 , 有的教师 过于 追求教学 的情境化。 ( 3 ) 情境创设乏味无价值 。为 了追求新 、 奇、 趣, 为了吸 引学生 的注意力 , 为 了体现新课程 的理念 , 不少 教师总是煞 费苦心地创设迷人 的问题情境 , 设计 的问题情境场 面宏大 , 场景繁多学生如临其境. 可过多的非数学化信息干扰和弱化 了数学 问题情 境的呈现 , 内容 堆积 , 过程太 长 , 学 生抓 不住 主题 , 使情 境创设失去 了它应有 的作用。 我们知道 , 情境创设只在抓住学 生的注意力 、 激发 学生 的兴趣方 面有独 到的作用 , 再有就是 当数 学关系 比较复杂 、 数 学原理过 于深奥 , 学生不 易理解 、 不易认 识时 , 创设恰 当
初中数学教学刍议
初 中 数 学 教 学 刍 议
马 玉 华
( 都 市 二 姜 中学 , 苏 江 都 江 江
做、 、 讲 练
25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2 5
一
、
素 质 教 育 的 最 大 优 点 就 是 让 学 生 主 动 地 获 取 知 识 、主 动 地 发 展 , 养 学 生 自己 动 手 的 能 力 。 效 的教 学 活 动 不 能单 纯 培 有 地 依 赖模 仿 与 记 忆 .动 手 实 践 与 自 主探 索 是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重要 方 式 。 1“ ” .做 。这 个 “ ” 不 是 教 师 “ ” 而 是 学 生 “ ” 做 并 做 , 做 。学 生 在 做 的 过 程 中探 索 与理 解 基 本 的数 学 知识 、 能 和 方 法 , 决 技 解 实 际 问 题 , 分 体 现 了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习 中 的 主体 作 用 。 生 数 充 学 学 知 识 的获 得 有 几 种 方 式 , 中 之 一 是 教 师 灌 输 式 , 种 方 式 其 这 也 是 最 不 实 用 的方 式 . 因为 这 种 方 式 给 学 生 带 来 的不 良后 果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 另 一 种 方 式 就 是 学 生 建 构 式 , 学 生 原 有 的 而 以 知 识 背 景 作 为 根 据 ,结 合 自 己 的 动 手 实 践 来 达 到 对 数 学 知 识 的建 构 。 2“ ” .讲 。这 个 “ ” 教 师 讲 与 学 生 讲 的结 合 , 师 的 讲 不 讲 是 教 是 纯 粹 的灌 输 , 是 以启 发 和 引 导 为 主 。《 日制 义务 教 育 数 而 全 学 课 程 标 准 》 教 师 的建 议 指 出 :改 变 学 生 的 学 习方 式 , 以 对 “ 要 适 当 的 问题 情 境 为 引 导 , 学 生 带 着 问题 学 习 , 生 学 习 的 起 使 产 点 是 问题 ,提 出 问 题 和 分 析 、解 决 问 题 ,就 是 学 习 过 程 的 本 质 。” …因此 , 实 际 的课 堂 中 , 师 应 该 从 给 出 问 题 开 始 , 在 教 然 后 进 行 方 法 小 结 , 结 步 骤 , 示 规 律 , 悟 思 想 。 此 同时 学 总 揭 感 与 生 说 出 自己 的 问 题 与 看 法 。 这样 两 者 结 合 起 来 才 能起 到 “ ” 讲 的效 果 。 3“ ” 这 个 “ ” 括 两 个 部 分 , 个 是 基 本 习 题 的 练 .练 。 练 包 一 习 , 一 个 则 是 发 散 问题 的 练 习 。 本 习 题 的练 习可 以 帮助 学 另 基 生 熟 悉基 础 的 原 理 与 公 式 .发 散 问 题 的练 习 可 以 帮 助 学 生 对 数学 知识 的 建 构 与 创 新 。 如 ,引 导 学 生 推 导 多 边 形 内角 和 公 科 特 点 等 诸 多 因素 的基 础 上 精 心 编 写 而 成 .具 有 较 高 的 阅读 价 值 。美 国著 名 数 学 家 、 育 家 贝 尔 就 数 学 教 科 书 的 作 用 , 教 以 及 如 何 有 效 地 使 用 数 学 教 科 书 曾作 过 较 为 全 面 的 论 述 ,其 中 重 要 的 一 条 就 是 要 把 教 科 书 作 为 学 生 学 习 材 料 的 来 源 。而 不 能 仅 作 为 教 师 自 己讲 课 材 料 的 来 源 ,故 必须 重 视 数 学 课 本 阅 读 。课 本 阅读 包 括 以下 几 点 。 课 前 预 习 课 本 , 有 明 确 的 要 求 、 围 。 能 读 出 书 中 的 要 范 要 要 点 、 点 和 疑 点 , 提 出 必 要 的有 针 对 性 的 思 考 题 或 操 作 实 难 要 践 性 的作 业 , 然 还 要 注 意 对 预 习 的检 查 。 当 课 内指 导 阅读 课 本 . 把 读 、 、 、 结 合 起 来 。 对 于 定 要 听 思 练 义 、 则 、 式 、 质 等 基 础 知 识 要 耐 心 、 字 逐 句 地 指 导 学 生 法 公 性 逐 反 复 阅读 , 心 领 会 。读 出课 本 中 提 炼 的数 学 思 想 、 点 和 方 细 观 法 。读 书还 要 与讨 论 、 疑结 合 起 来 , 读 书 变 成 真正 意 义 上 质 使 的学 生 自主学 习 的 行 为 。 作 业 前 阅读 课 本 . 知识 学 习 从 外 化 到 内 化 的 过 程 , 有 是 具 把 教 师精 心组 织 的 教 学 过 程 、练 习 设 计 和 教 材 内 容 融 合 在 一 起 的功能 , 义重大 。 意 课 后 温 习 课 本 , 与 新 课 预 习 结 合 起 来 , 步 养 成 温 故 而 要 逐 知新 的 学 习 习 惯 。 四 、 设 情 景 。 发 阅 读 兴 趣 创 激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师 ” 只有 对 感 兴 趣 的东 西 , 生 才 会 积 兴 。 学 极 、 动 地 去 适 应 和追 求 , 就 是 说 要 使 学 生 能 产 生 读 书 的 欲 主 这 望 . 数 学 教 学 中 可 以 采 取 不 同 的方 法 、 用 各 种 因 素 营 造 氛 在 利 围 , 发 兴 趣 。 比 如 可 以 经 常 对 学 生讲 一 些 关 于 “ 激 自学 成 才 ” 、 “ 书 解 难 ” 故 事 , 立 读 书 榜 样 ; 教 室 里 经 常 陈 列 或 张 贴 读 的 树 在
刍议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前面某个知识点没 学懂 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 学习。所 以农村学 生随着学习任务 的增加 、 难度增大 、 内容增多 , 能学好数学的越来越少 , 致使农村初 中学 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 ,很多 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
3 . 学校 方 面的 原 因
素质教育虽然 提了多年 ,但 直至现在素 质 教 育 基 本 上 还 停 留 在 口号 上 ,即 便 是 少 数 在素质教育方 面有一定进展的 中小学 ,充其 量也只是应试教 育的附属物 ,只 占次要的地 位 ,离登堂入室取代应试 教育的理想还相差 很远。所 以当今应试 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 , 上 级 主 管 部 门 和 学 校 领 导 对 教 师 的 考 核 主 要 还是学生 的分数。为了提高成绩 ,用 “ 时间 加汗水 、阳光加灯 光”提高学生的成绩成 了 首选教学方 法。多数农 村学校一天的课程加 早 读 和 晚 自习都 超 过 1 O节课 ,每 节课 都 安 排 老师去上课 或辅导 ,老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 学得很疲 劳。 “ 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 ” 的方法对数 学的作用不大。学生整天呆在教 室 ,加之学校生 活的枯燥 ,结果使学生厌恶 学校生活 ,抵触 老师的教育 ,越来越多的学 生在数学课堂上成 了陪读生 。
刍议农村初 中数 学教 学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2 2 5 7 3 1 江 苏省 兴化 市 大垛 中心校 万 志洋
【 摘
要】 农村初 中数学教 学中,学生 生 的 父 母 文 化 程 度 不 高 ,缺 乏 家 庭 教 育 与 监 评价。因为农村初 中每一届学生能上高 中的
都低 于 5 0 %,读 完 高 中后 能上 大学 的低 于 2 5 % ,绝 大 部 分 学 生 最 终 还 是 要 回 归 到 农 村 去。 虽然现在 国家在大力扶持发展职业学校, 但对无心学 习文化课 的学生来说 ,初 中三年 多 数 时 间 被 虚 度 了 。所 以我 认 为 ,农 村 初 中 应兼 备 职 业学 校 的 职能 。 2 . 提 高农 村 数 学教 师 的 素质 和 服 务 意识 既 然选 择 了 农 村 教 师 这 一 职业 ,就 应 热 爱这一职业 ,力争使 自己做得更好 。在 工作 中要 多学习先进经验 ,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 寻 求 适 合 农 村 学 生 的数 学 教学 方 法 ,本 着 为 学生负责 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 学生 ,让每 个 学 生 在 数 学 上 都 学 有 所 获 。让 不 同层 次 的 学 生 学 习 不 同程 度 的数 学 知识 。如 在 批 阅试 卷 时 ,当批 到 3 O分 以下 的 试卷 时 ,心 里 会很 恼 火 ,有 想 把 试 卷 撕 了或 叫学 生 来 骂 一 顿 的 冲动。这时要告诫 自己,这些学生也是 自己 的服务对象 ,教好他们是 自己的职责 ,不要 厌 恶 他 们 ,他 们 学 不 好 也 有 自己 的 原 因 ,这 样就能心平气和地认真批 改,想好下 去该怎 么辅导 、怎么让他们改正错题 的方法 。
刍议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
变式 教学 是对 数学 中的定 理 和命题 进 行不 同角 度 、不 同层 次 、不 同情 形 、不 同背景 的变式 ,以暴 露 问题 的本质 特征 ,揭示 不 同知识点 间 的内在联系 的一种教 学设 计方法 。通过 变式教 学 , 使一 题多用 ,改换 条件或结论 等 ,常给 人 以新 鲜感 ,能唤起 学生 的好 奇心 和求知欲 ,促使其 产生 主动参与 的动力 ,保 持其参 与教 学过程 的兴趣 和热 情。 三 、学生 的交流 和合作 传统 的课堂教学 中较为重视 师生之 间的联 系与 沟通 ,而忽略 学生 之间 的相互联 系 ,忽视发 挥学生群 体在教 学中 的作用 。现代
刍议 初 中数 学开放 式课堂教 学
广 西贵 港 市港 南 区新 塘 一 中 姚 国 平
新 课程标准 明确要求 初中数学教学 要 “ 逐 步形 成数学 创新意 识 ” ,并 提出 :初 中数学 教学 中培养的创新 意识 主要是指 :对 自 然界 和现实 生活 中 自己周 围出现 的现象具有 好奇心 ,不断 追求新 知识 ,提高 新能力 ,独立 思考 ,运用所 学数学 知识去 发现 和提出 问题 ,并用 数学方 法加 以探 索 、研究 和解决 。实施素 质教 育、对 课 堂教学进 行改革 和创新 、减轻 学生的课业 负担是 当前急 需解决 的一 个重大 难题 。开放式 数学教学 就是对素质 教育 的一种 探索方 式 ,是 当前 数学教 学 中的 一个 发展趋 势 。近年 来数学 教师对 开放 式数 学教学作 了积极 深入 的探 索 ,并取 得了一 定的经 验和成绩 。 但是 ,由于 各方面 的原因 ,还设有 提高到开放 性教学 应有 的高度 来认 识 ,使得 数学 教学的 开放性程度仍 然不 能满足教 学改 革的需 要 。因此 ,随着新课 程标 准的实施 ,探 讨如何 切实提 高数学课 堂 教学 的开放性 , 全 面提高教学 质量 ,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中学数学教学刍议
中学数学教学刍议当今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病是大量的练习虽然能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但付出的却是沉痛的代价:相当比例的中学生近视、厌学、焦虑;睡眠不足、注意力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业质量不高。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改革措施,但就教学而言,教育工作者还是有改善的空间和机会的。
一、重视数学史知识的教育多解一个习题、多讲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无法与一个数学故事所赋予的教育意义相提并论的。
冯克勤教授认为,一个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着迷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而只让学生得高分的教师最多只能算合格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等等,都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初一新生的第一节数学课,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讲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一门学科,介绍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两大知识板块,以及上课的要求,作业的规范性等等,殊不知这就是枯燥无味的开端。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现实谈起,提一些常见的又饶有趣味的数学问题,如肥皂泡与数学;帕斯卡三角形(即杨辉三角),特别值得说明的是里面竟然还蕴涵着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呢;五边形、五角星与黄金三角形等等,或者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等,一路娓娓道来,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从而对数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的心理指向。
当然只依靠一时的热情是无法取得什么效果的,要持之以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数学史及有关的趣闻轶事的教育。
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还要善于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达到启迪学生的心智的目的。
教师要广泛阅读、善于积累数学故事。
从表面上看,师生讨论数学故事挤占了讲授数学新知识和练习的时间,但就数学教育的本质来看,数学教育就是数学育人,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学过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获得的见识会终生受益。
一则数学故事能纠正一个认知的误区,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的心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是讲授一个解题技巧所无法企及的。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
1 . 句 I 新 教 育的理 解 、 创பைடு நூலகம்是 民族的灵 魂 , 培 养学生 的创新意 识和创新 能力是实 施素质教 育的 核
生连 最基 本 的代数 公 式也没 掌握 , 这些都 给基 础知 识 的掌握 带来 了严 重 的影
响, 如果 教师 能很好地 指导学 生钻研教材 , 再 加上反复 的训练 , 类似 的错误 是完 全可 以避免 的 。 可 以使学 生更 好地 消化 教材 , 牢 固地 掌握知 识 。
从初 中生的 心理 自我意 识的发 展来 看#他们 的 自我 控制 能力 的发展还 是初 步
的, 其稳 定性和 持久性 也不够 , 还需要 进一步 引导与训 练¥ 因此在选 择教学 过程 中, 要 以能够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为其重要 的标准 之一 。 中学教 材内容 丰富 , 涉 及 面广 , 教 师可 以结 合有 关教材 , 介绍 中国古代数 学成就 , 也可 以介绍 中国历史 和 当代的著名 数学 家的生平 趣事和数 学成就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提高学 生的 自信心 和学 习 的动力 。
3 . 3 教师 应改 进教 学方 法 , 优化 教 学
初 中数 学创 新教 育能让 学生去 学习独 立观 察和 思考 , 去 发现知 识 , 形 成 能 力, 也有 利 于学生 提 出问题 , 解 决问题 。 促 进师 生沟通及 知 识的再现 过程 。 初 中
数学 是基 础 , 在 数学 教育 中很 重要 , 引起 了数学 教师 的高度 重视 。
显得 重要 。
初 中学生 年龄一 般在 l 3 —1 5 岁, 处于青 少年 期 , 心理上 的成 人感和 幼稚性 并存 。 他们 的思 维 已经得到 了进 一步 的发展 #在思维活 动中能够 进行独 立思考 #独立 发现 问题 #分 析 问题 #正 确解决 问题 , 具有 思维 的创 造性 。 另一 方面 #
刍议初中数学的例题教学
需要教师进行铺路搭桥 ,将难度降低到适合学生 的高度 , 也就是要 让 学生懂得这一题就像树上的桃子 ,伸伸手不一定能够碰得到 ,但
是 如果 自己跳一 下 ,就 能够将桃子摘下来 。 5 、结 合学生 的能力 基础 , 设计 变式性例题 ,培养学 生的创 造性
够让 学生 获取 系统 化的数学知识 ,从而形成一定程度 的数学技巧 。
在数 学教材 当中所列举 的解题格式 、思路 以及方法能够让学生懂得
如何 去熟悉解题 、分析例题 ,从 而找寻使用巧妙的解题方法 ,最终 让学生 的行 为与思 想都 受到数学的熏陶 ,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 以及 思维 能力也 能够在 解题 的环境下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另外 ,数学
个知识纽带。 4 、例 题 教 学 需 懂 得 逐 层 递进 。
初 中数学例题教学 ,首先是要让学生 能够 听瞳教 师教学 所讲的
内容 ,只有当学生听懂之后 ,学生才能够接受知识进行 消化 ,也 就 是所谓的逐层递进 。想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需要从两个 方面人手 :
在数学教学 当中 ,通过讲解例题 以及课后的相关习题 ,教 师能
传授 以及解题 的相关技 巧联系 在一起 。 例题 的部分 内容能够将数学知识存在的价值 、解题的思路与技巧
等作用充分 的体现出来 。 在E i 常的课堂教学 当中, 数学教师传授知识 、 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必要环节是例题的讲解与示范 。 而学习数学知识
的最终 目的在于如何才能够提升学生善于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 的能
练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 ( 训练创造 思维) 、多题一法(  ̄ J l l 练集 中思 维)
等。平时教学 ,笔者常设计一些变式例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 、多方
刍议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 下 第 一 相— — 管仲 》 《 师齐 活 动 的 内容 , 因 此 , 活 动 的 范 围还 天 周 祖— — 姜 太 公 》 《 古 奇 观 —— 东 可 以进 一 步 扩 大 。 作 品 的形 式 亦 可 千
1)利 用 学 校 的 多媒 体 教 室 由4 周 殉 马 坑 》等 ,都 渗透 了学 生 的 思 多样 化 ,如 与 同 学分 工 编 写 景 物 介
探 究 的问题 , 后再 进 入 真正 的探 究 之 题 、 习题 教 学 时 ,尽 可 能 留给 学 生 学 生 的 主 体 活 动 是 学 生 认 知 、 情 过 程 。 则 , 匆忙 忙便 会 造 成 有 些 否 匆 充 分 的独 立 思 考 的 时 间 ,让 学 生 能 感 、 态度 、 行 为 发 展 的 基 础 ,无 论 同学 没有 审清题 意走 错 方 向, 别 人 在 发 现 问题 、提 出 问题 ,让 学 生 “ 先 是 学 生 思 维 、智 慧 的 发 展 ,还 是 情 起 步 的 时候 就 已经 掉 队了,因此 , 明
CETE 毂
照 Leabharlann : 《 .教 击 与 襄 蚤 最
刍议新课 改下 的初 中数学教学 如 何 有 效地 开展 探 究性 学 习
■ 魏 仕 林
以感 知 教 材 为 出发 点 , 而 要把 教 材 了适 应 当 前 中学课 程 改 革 中产 生 的 是 时代 发 展 的 需 要 ,是 数 学 教 师 面 中的 例 题 、公 式 、定 理 、 习题 等 知 识 进 行 加 工 改造 ,编 成 需 要 学 生 自 研 究性 课 程教 学 的 需 要 ,更 重 要 的 临 的一次机 遇 与挑 战。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刍议
1 设情 境要 恰 当 。 《 学 课程 标 . 创 数
准 》 指 出 : “ 学 教 学 应 从 学 生 实 际 出 数 发 .创 设 有 助 于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的 问 题 情 境。 ”创 设 情 境 有 助 于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可
整 个 学 习 过 程 中 去 。让 学 生 学 会 自行 获
时 间 已经 过去 了三分 之一 。而此 时学 生
一
时还 不 能从 故 事 的情 节 中缓 过劲 来 。
事实上 ,并不 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 境 ,
情 境 也 不 是 越 多 越 长 就 越 好 。 不 必 要 的 情 境 创 设 未 免 显 得 牵 强 。且 有 画 蛇 添 足
谭 稚 西 免
E C R C L M E E RC W U RI U U R S A H
有 效 课 堂 教 学 是 指 教 师 以 尽 可 能 少 的 时 间 、精 力 和 物 力 投 入 .取 得 尽 可 能
不 断提 高 自主学 习 的能力 。帮助学 生确
立 终身学 习 的愿 望 .奠定终 身发展 的基
记得一 位教 师在讲 授 《 数 函数》一 节 指 课 时 ,分别创 设 了如下情 境 : “ 田忌 赛
马的故事” “ 、 希腊神话 中善跑英雄 的故
事” .教 师 讲 得 口若 悬 河 。学 生 也 听得 十 分 认 真 专 注 ,可 是 等 老 师 进 入 正 题 时 。
决 最 近 发 展 区 的 问 题 。 重 视 学 生 主 体 作 用 的 发 挥 .通 过 自 主 学 习 、 合 作 学 习 、 探 究 学 习 等 方 式 ,引 导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到
新课标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策略刍议
当 前 , 新课 程 理念 和 素质 教 育 深 入 实 施 的 今 天 , 现 学 生 学 习成 绩 的提 探 究 能 力 培 养 也 明确 指 出 :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 应 与 学 生 积 极 互 动 , 同 发 在 实 “ 共 高 、 习 能 力 的提 升 , 到 真正 意 义上 的 提 高 教 学质 量 , 经 成 为 广 大 教 师 展 , 处 理 好 传 授 知 识 与 培 养 能 力 的 关 系 ,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独 立 性 和 自 主 学 达 已 要 注 引 调 探 在 促 进 行 探 索 的 一项 重 要任 务 。 新 课 程 理 念 曾 经 明确 指 出 : 要 从 学 生 实 际 出 性 , 导 学 生 质 疑 、 查 、 究 , 实 践 中 学 习 , 进 学 生 在 教 师指 导 下 主 动 “
活动的有效进行 。如在 “ 菱形” 内容的教学时 , 教师根据教学 目标和知识点 形象思维 、 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以及猜 想思维 等数学思 维方式 、 方法 的培 在 要 选 要 求 , 菱形 的 判定 方 法作 为本 节 课 的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 教 学 中 , 过 实 养 , 问 题 解 答 训 练 上 , 善 于 抓住 问 题 的 典 型 特 征 , 用 一 些 能 够 凸显 课 将 在 通 利于知识重难点教 学的一题 多 变、 一题 多解等开 放性典型 例 物演示、 学生 动 手 探 索 、 师 归 纳 、 教 习题 解 答 等 方 法 , 生 对 “ 形 判 定 方 堂教学内容 , 学 菱
活 泼 地 、 动 富 有个 性地 学 习。 主 ”因此 , 师 要 在 教 学 中 做 好 提 升 初 中 数 学 间 ; 重 学 生 探 究 活 动 中 的 方 法 指 导 , 学 生 进 行 探 究 活 动 的 要 求 、 教 注 对 目的 、 要 过 进 同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这 一 文章 , 现 教 学 过 程 中 “ ” “ ”的 齐 头 并 进 。 当 前 方 法 、 领 、 程 等 内 容 , 行 适 时 的 指 导 , 时 还 要 对 学 生 探 究 过 程 进 行 实 质 和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本文从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的细节和要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观念;掌握方法;团队精神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
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
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
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
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
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我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
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
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
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
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
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迪大脑思维,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
我们力图“让课堂成为一个各抒已见的场所,一个探索问题的场所,一个聆听他人发言、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正如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教学初中数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以猜想――验证――结论的顺序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然后归纳出圆周率的概念,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测量,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内在联系,
从而得出圆周率的概念与取值,最后引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这些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践的结果。
利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整堂课学生在主动参与猜想―验证―设疑―解疑的活动中,明白了数学知识可以先依据旧知进行猜想,再对猜想进行验证,然后在验证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直至获取真知。
这样,学生就在“做”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自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如我又在讲授球的体积公式时,课前我让20名学生用厚0.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5、9……0.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
又让40名学生用厚0.2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75、9.5……0.5、0.2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
课堂上我先把球的体积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用两根细铁丝分别将两组圆柱按大到小通过中心轴依次串连得到两个近似半球的几何体。
让大家比较它们的体积与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体积,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的体积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如果纸板厚度变小得到的几何体体积愈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帮助学生发
现了球的体积公式另一证法。
同时不仅向学生讲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材料为什么让大家各自准备,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损坏串连到一起的几何体和各自的小圆柱。
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数学教学具有不仅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