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墓老子道德经-最早版本的原装道德经
李健:《老子》最古本系真经
李健:《老子》最古本系真经《老子》最古本系真经——郭店《老子》甲本之优作者:李健《老子》版本很多,影响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有:郭店竹简本(郭店战国楚墓出土)、帛书本(马王堆汉墓出土)、通行本(魏晋王弼本)。
郭店楚墓竹简于1993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墓竹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的竹简共有39枚,乙本的竹简只有18枚,丙本的竹简只有14枚,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现存1750字,竹简本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老子》传抄本(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郭店《老子》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为1750字。
其中竹简本甲本篇幅最长,有1000余字,乙本只有400余字,丙本只有300余字。
甲本竹简保存最完整,只有一处缺字。
乙本、丙本多处缺字。
一、郭店《老子》甲本最古郭店《老子》甲、乙、丙三本中,郭店《老子》甲本又早于乙本和丙本(从语言的变迁,或从文字书写的比较上可以证实),甲本抄写的时间应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参见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郭店《老子》甲本才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老子》传抄本,最接近《老子》祖本。
二、郭店《老子》甲本最真在先秦时期,将诸子本人的著述尊为“经”(经文),其后学为之传、注(解说文)。
结合郭店《老子》文本具体形式及整个先秦学术界经、传文本的形式特点进行考辨,可得出结论:竹简本甲本是老子本人所著的“经文”,乙本、丙本则属于“解说文”(参见高华平《对郭店楚简<老子>的再认识》,《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从郭店《老子》甲本的风格可以看出,老子惜墨如金、言简意赅,文风短小精悍、简约深邃,一千言足矣!流传广泛的《千字文》也只有一千言。
三、郭店《老子》甲本最佳郭店《老子》甲本应为《老子》祖本的传抄本,帛书本(或通行本)是《老子》祖本的拓展本。
老子道德经 郭店楚简本及帛书本
注:其中有词或句,可能因输入法原因输入错误或重复,还请辨别。
第一篇为郭店楚墓竹简版老子,其内容与现今传本有部分差异或不全。
全文2000余字,为现今流传版本五分之二。
第二篇为马王堆汉墓道德经帛书版,其内容与现今传本稍有差异,全文5300余字。
道德经(老子)郭店楚墓竹简本(战国中期)甲本一组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虙,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身后之.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
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己,不以取强。
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纱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
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
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为无为,事无事。
味无味。
大,小之。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过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
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最早记载《道德经》的文物:郭店楚墓竹简
最早记载《道德经》的文物:郭店楚墓竹简历年的考古资料证明,郭店楚墓是一处东周时期楚国的贵族墓地,其南面约九公里便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都城——纪南城(郢都),再南面5公里处是江陵城(今荆州古城)。
郭店一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其中遗存的铜铍、龙形玉带钩、七弦琴飞漆耳杯、漆奁等文物的形状及纹样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战国时期楚文化的风格。
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筒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
郭店楚墓竹简重见天日人们还在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
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其余多为儒家学派的著作,所记载的文献大多为首次发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而且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郭店楚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郭店楚简的形制不尽一致。
就长度而论,可以分作三类:一类长度在32.5厘米左右;另一类长26.5-30.6厘米;第三类长15-17五厘米。
竹简的形状也有两类,一类竹简的两头平齐,另一类的两头修削成梯形,竹简上都有用以容纳编缦的契口。
前两类长度的竹简每简有两个契口,上下各一个,最短的一类竹简则有三个契口,上、中飞下各一个。
抄写同一篇古书所用竹简的长度和形状是一致的,而且上下契口的间距也是相同的。
郭店楚简的长度比荆门包山楚简要短许多,前者是传抄的古书,后者是公文、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
它们的不同应是楚国简册制度的反映。
因为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而且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这批古书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和文书,是由专门的人抄写的。
这次发现的分上下两栏抄写的格式和校正补抄文字的插入方式都是在以往楚简中所未见的。
不过,因为郭店楚简出土时业已散乱、残损,虽然依据竹简形制、抄手的书体和简文文意进行了分篇飞系联,但已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
郭店楚墓老子道德经最早版本的原装道德经
郭店楚墓老子道德经最早版本的原装道德经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道德经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 (精装)本帖最后由明明德于 2009-5-14 10:50 编辑总说明:1、此竹简老子道德经是目前所知所见的最早的版本,我觉得也是最接近原文的。
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欢迎大家探讨。
2、按照出土竹简的状况,将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
3、竹简文字深奥冷僻难识,存在误认或不同理解的情况。
这恐怕是后世所传老子众多版本的一个缘故吧。
4、对同一竹简的个别文字出现了不同释文,本帖释文将列出我所知的一些不同之处。
为录入方便,没有细比较,请读者谅之。
5、本帖内容参考了文物出版社《郭店楚墓竹简》丛书和网上搜索来的资料,仅供网友学习、研讨之参考。
6、竹简释文(采用繁体字)是我一字一字键盘上打出来的,也校对过。
唯恐有错漏,请指正。
7、另外,因急着发帖,未待一次性全部录入,请读者包涵。
繁体版:一、竹简老子甲说明:存39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
释文: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三言以为辩不足,或命之,或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亡有。
绝伪弃诈,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视索保仆,少私须欲。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郭店楚墓老子道德经-最早版本的原装道德经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道德经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精装)本帖最后由明明德于2009-5-14 10:50 编辑总说明:1、此竹简老子道德经是目前所知所见的最早的版本,我觉得也是最接近原文的。
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欢迎大家探讨。
2、按照出土竹简的状况,将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
3、竹简文字深奥冷僻难识,存在误认或不同理解的情况。
这恐怕是后世所传老子众多版本的一个缘故吧。
4、对同一竹简的个别文字出现了不同释文,本帖释文将列出我所知的一些不同之处。
为录入方便,没有细比较,请读者谅之。
5、本帖内容参考了文物出版社《郭店楚墓竹简》丛书和网上搜索来的资料,仅供网友学习、研讨之参考。
6、竹简释文(采用繁体字)是我一字一字键盘上打出来的,也校对过。
唯恐有错漏,请指正。
7、另外,因急着发帖,未待一次性全部录入,请读者包涵。
繁体版:一、竹简老子甲说明:存39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
释文: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三言以为辩不足,或命之,或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亡有。
绝伪弃诈,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视索保仆,少私须欲。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乎其若怿,屯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王弼本《老子》版本比较与分析
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王弼本《老子》版本比较与分析《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然而,由于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版本的《老子》逐渐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和王弼本。
本文将对这三个版本进行比较与分析。
首先,郭店楚简是《老子》最早的版本之一,出土于湖北郭店和湖南楚墓。
这个版本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内容简洁,章节清晰。
它保留了《老子》的核心思想,强调了“道”的概念,主张无为而治。
然而,由于郭店楚简的残缺以及古代文字的模糊性,有些章节的内容难以理解,留下了许多疑问。
其次,马王堆帛书是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版本,保存完整。
与郭店楚简相比,马王堆帛书的内容更加详细,章节更加完整。
这个版本对于《老子》的理解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例如对于“道”的解释更加具体。
然而,马王堆帛书的问题在于其文字表达的复杂性,需要较高的阅读水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
最后,王弼本是南北朝时期的学者王弼所作的注解版本。
他在《老子》的文字上做了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王弼本对于《老子》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深入的思考方式,对于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
然而,王弼本也受到了个人理解和主观色彩的影响,有时会引入自己的观点,使得原著的意义发生偏差。
综上所述,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和王弼本是三个重要的《老子》版本。
郭店楚简作为最早的版本,保留了核心思想,但在内容上存在不完整性。
马王堆帛书在内容上更加详尽,但需要较高的阅读水平。
王弼本注解了《老子》,提供了深入的解读,但受到了个人理解的影响。
每个版本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局限性,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版本,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
《老子》版本介绍
《老子》版本介绍《老子》相传为春秋时期老聃所著。
通行本《老子》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道经》,共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共四十四章。
《老子》传世的版本极多。
1.郭店竹书本:即郭店楚墓竹简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版本。
1993年出土于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简本《老子》甲、乙,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它的绝大多数文句与今本《老子》相近或相同。
竹简内容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社会。
简本《老子》分见于今本《老子》三一章。
现存2046字。
不分德经,道经。
2.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有写在整幅帛和半幅帛上的,字体有篆、隶之分。
篆书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即前196年左右,隶书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约二十八种,计十二万字,破损严重。
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
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的珍贵依据。
3.北京大学收藏最完整《老子》古本:即西汉竹书本2009年1月北京大学收藏。
竹书本上有“孝景元年”字样,可推断此版本约成于西汉中期。
共二百二十余枚,近五千三百字。
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本。
在竹书《老子》中,首次发现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每章前均有分章符号。
此版本有断简,错字。
4.严遵《老子指归》实为二书:《道德真经指归论》和《道德真经指归》。
现皆仅存《论德篇》。
《道德真经指归论》是阐发《老子》经文宏旨,不载经文。
后者将严遵的阐释按《老子》章次内容割裂,分别附于各章的经文之后。
5.王弼本《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王弼是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与何晏、夏侯玄等共同开创了玄学清谈风气。
因当时是魏齐王正始年间。
故被称为正始之音。
王弼的主要著作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
他注释的《周易》偏重于哲理。
王弼本流传最广,也最知名。
这个曾引起全世界轰动的楚简本,却给《道德经》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这个曾引起全世界轰动的楚简本,却给《道德经》带来了无尽的麻烦1993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市面上能够见到的《老子》主要版本,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通行本,一个是长沙马王堆帛书本,这两种版本虽然章节编排次序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的门市郭店楚简本出土了,郭店楚简的出土,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典籍",该批楚简计有道家文献2篇,儒家文献14篇,其中以道家文献《老子》最为有名。
郭店楚简的出土,惊动了全世界,郭店楚简的研究热潮遍及国内外,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研究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接连召开,学者们认为,这将有可能给中国带来一场"自家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改写中国学术史、经学流变史、楚国文化史。
”揭开郭店楚简的神秘面纱郭店《老子》有甲、乙、丙三个抄本,文字古奥冷僻,不好辨认,别说普通读者,就是专家学者阅读起来也非常“痛苦”。
作为研究资料,专家们对此并不十分在意。
最要命的是,三个抄本的内容与熟悉的流行本的《老子》大不相同。
楚简本《老子》的标记符号消失了,篇次顺序也改变了。
但楚简本有一个明显的优点,相比于通行本和马王堆帛书本的编排次序,楚简本显得更加清晰有序,排在一起的章节,其主题内容大致相同,且每篇的第一章也都具有统领性和概括性,不像流行本和帛书那样,章节的编排显得杂乱:道篇并非言道,德篇也并非言“德”。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楚简本因为最接近老子时代,抄录文本也更接近于原貌,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过去对《道德经》的一些误读和勉强注释。
可惜的是,郭店楚简本的内容较少,只有诸多传世文本的40%左右。
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流行本第一章的“道”与“名”,曾被认为是贯通全书脉络的两个关键词,在楚简《老子》里,却不存在了,就是说,郭店楚简本的《老子》里,把人们认为的最重要的这一章有意无意地给忽略了?那么,忽略了“道可道”这样一个主旨,楚简《老子》的主旨又是什么呢?《道德经》一定就得围绕“道德”二字做文章吗?既然是《道德经》,不用说,它的主旨当然就是“道”与“德”了。
《道德经》的三个重要版本
《道德经》的三个重要版本关于《道德经》的版本,可能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浙江书局重刊华亭张氏原本(简称“王弼本”、“王注本”、“王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简称“帛书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本(简称“竹简本”、“简本”),是三个重要的版本。
一,王弼本王弼(226--249),魏晋玄学理论奠基人。
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人。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深得当时名士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
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道德经》王弼本全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德经》(郭店本)
《道德经》(郭店本)《道德经》(郭店楚墓竹简本)甲本一组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抱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
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
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
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之。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
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甲本二组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最古本系真经——郭店《老子》甲本之优剖析
《老子》最古本系真经——郭店《老子》甲本之优李健作者简介:李健,华夏前沿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国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博士进修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老子解惑》《回归本原》等。
作者邮箱:lijian151@。
《老子》版本很多,影响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有:郭店竹简本(郭店战国楚墓出土)、帛书本(马王堆汉墓出土)、通行本(魏晋王弼本)。
郭店楚墓竹简于1993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墓竹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的竹简共有39枚,乙本的竹简只有18枚,丙本的竹简只有14枚,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现存1750字,竹简本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老子》传抄本(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郭店《老子》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为1750字。
其中竹简本甲本篇幅最长,有1000余字,乙本只有400余字,丙本只有300余字。
甲本竹简保存最完整,只有一处缺字。
乙本、丙本多处缺字。
一、郭店《老子》甲本最古郭店《老子》甲、乙、丙三本中,郭店《老子》甲本又早于乙本和丙本(从语言的变迁,或从文字书写的比较上可以证实),甲本抄写的时间应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参见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郭店《老子》甲本才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老子》传抄本,最接近《老子》祖本。
二、郭店《老子》甲本最真在先秦时期,将诸子本人的著述尊为“经”(经文),其后学为之传、注(解说文)。
结合郭店《老子》文本具体形式及整个先秦学术界经、传文本的形式特点进行考辨,可得出结论:竹简本甲本是老子本人所著的“经文”,乙本、丙本则属于“解说文”(参见高华平《对郭店楚简<老子>的再认识》,《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从郭店《老子》甲本的风格可以看出,老子惜墨如金、言简意赅,文风短小精悍、简约深邃,一千言足矣!流传广泛的《千字文》也只有一千言。
老子《道德经》郭店楚简版、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道德经》郭店楚简版、马王堆帛书版郭店楚简《老子》甲本1组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
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
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之。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
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甲本2组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最接近老子思想真相的《道德经》是《郭店楚简·老子》甲骨文版
最接近老子思想真相的《道德经》是《郭店楚简·老子》甲骨文版【按:部分新读者对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还有疑惑,还不是很了解。
老子《道德经》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老子》篇章,此甲骨文版本最为原始、古朴,也是最接近老子思想的,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等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与现在的通行本差别更大,可以断定现在的通行本是经过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删修改之后形成的版本,已经失去了原本含义,其实与老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通行本《道德经》是给平民老百姓娱乐用的,与老子思想并无多少关系。
这些区别其实在四年前笔者就已经详细解说了,相关文章已修订收录在《新编甲骨文破译案例解析》一书中,今日发一篇旧文让新读者稍微了解一下。
】想要找寻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只有在最为原始、古朴,也是最接近原文的最早版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篇章中去寻找,如此才能了解到真正最接近老子本人的原汁原味的思想。
有不少学者认为,郭店墓葬主人的身份是太子之师。
墓葬文献是用于教授太子及国子,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德行以及掌握治国的道理和方法。
这些文献在古代是“特供”给统治阶层学习应用的,与平民百姓没有啥关系,所幸考古发掘以及受惠于今日互联网资讯的发达,乃有老百姓尝尝鲜的机会,参见书中文章《金石学是贵族文学,古代只有高官贵族可以学习》。
本文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第一简开始解读最为原始的老子思想。
本文是使用直观法对甲骨金文象形字本源含义进行的解读,甲骨金文等象形文字的单字字义是直观象形文思考论证后给出的字义,因这种解读方法是从甲骨金文的本源入手进行破译,与传统因循《说文解字》类书籍而做的解读有所不同。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第一简1【释文】郭店楚简本:绝智弃[下+又],民利百[人+不]。
【破译】世代主宰人民,谈论作战祈祷大量增加人口并得以深入实行,人民会得到利益和许多的保护。
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张无尤)
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张无尤)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张无尤第三章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1.【郭店楚简本《老子》的出土质疑着通行本八十一章的“脉络、体系与关键词”】正如我们很难把老子作为一个人来讲,我们也同样很难把《老子》作为一部书来讲。
在1993年之前,这个问题还不存在,因为那时候我们能够见到的《老子》的主要版本,一个是通行本,一个是马王堆帛书本,它们虽然编排次序不同,但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直到郭店楚简本出土了,麻烦才真正开始了。
郭店《老子》有甲乙丙三个抄本,文字要古奥质朴得多,读起来非常痛苦,最要紧的是,内容上也和我们熟悉的那个《老子》不大一样了。
但这首先可以为我们解决一个问题——通行本《老子》一共有八十一章,正是九九之数,好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布局,劈头又以“道可道,非常道”提纲挈领,似乎构成了一个让人不可小看的严密体系。
但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这个体系是不存在的,至少原本是不存在的。
楚简本《老子》的标记符号在帛书甲乙本当中次第消失了,篇次的顺序和分章也变了不少,当然,内容也多了。
韩非子读的《老子》就是以“上德不德”开篇的,司马迁看到的那个五千言、分为上下两篇的《老子》,应该就是一个和帛书本类似的版本。
之后又经历了若干比较细小的变迁,逐渐才确定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五千言、八十一章的样子。
所以,以前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看法,说在第一章里,“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经》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也是连串贯通全书八十一章脉络的线索,而且也是千古以来研究老子学术的争端之所在”。
现在我们就会知道,这个问题原来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后来才成为问题的。
[当然,尽管《老子》并非成于一人一时之手,但仍然有其文本的一致性。
Bryan W.Van Norde以为,如同Alasdair MacIntyre等哲学家们强调的,传统自有其一致性。
这些本土传统把《老子》视作一部具有一致性的文本作品。
帛书《老子》史料类型
帛书《老子》史料类型国学典籍《老子》,又名《道德经》,其版本共可分为三类:竹简本、帛书本、通行本(又名传世本、今本)。
帛书本一般指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通行本一般指河上公或王弼的注本,市面上大都是通行本。
本文所说的竹简本,是指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本,故又称楚简本,它是目前最为古老的《老子》,我认为此本最为接近老子原意。
一、楚简出土楚简本《老子》在1993年10月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墓主人是士一级的楚国贵族,根据陪葬品中刻有“东宫之杯”(东宫指太子)字样的漆耳杯,推断墓主人是太子之师或太子的重要门客,一般认为该墓下葬年代约为公元前4世纪中期~公元前3世纪初期(战国中晚期),根据考古技术和战国历史进一步分析,推断下葬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
楚简本《老子》内容的形成则更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
楚简本《老子》的出土,标志着《老子》全书内容形成于秦汉之际的疑古观点的失败。
二、楚简制式楚简本《老子》所用竹简有三种制式,根据竹简长短分为甲、乙、丙三本。
甲本共39枚竹简,长约32厘米,宽约0.5厘米,线距约13厘米;乙本共18枚竹简,长约30厘米,宽约0.6厘米,线距约13厘米;丙本共14枚竹简,长约26厘米,宽约0.5厘米,线距约10厘米。
三种竹简各自独立,由长到短依次是甲本、乙本、丙本,一般来说,出土竹简越长,所书内容越重要,所以三本重要程度依次是甲本、乙本、丙本。
值得一提的是,一同出土了一篇与丙本竹简制式相同的佚文《太一生水》,一般认为该文独立成篇,是道家文献但不属于《老子》一书。
三、所书文字简上文字是由专业抄手用毛笔所写的楚文字,字体恣意隽美,奇姿逸态,是研究楚文字的重要资料,也是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
甲、乙、丙三本可能出自不同抄手之笔,也有学者根据书法特征推断甲、乙本是同一人所抄,丙本是另一人所抄。
古文字与今文字有着很大不同,简上文字的识别,是用训诂、比对等方法进行隶定(将古文字转换成现代字体),然后写成释文。
《道德经》版本
帛书老子甲、乙本比较 帛书老子甲、
•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 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 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 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 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甲本) 。(甲本 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甲本) • 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 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 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 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 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 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 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 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乙本) 。(乙本 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乙本)
篇 甲 乙 丙 竹简 平均 总计 简长 形状 编线 间距 (枚)字数 字数 厘米 (条)厘米 39 18 14 30 28 23 1170 32.3 两端 2 梯形 510 322 30.6 两端 2 平齐 26.5 两端 2 平齐 13 13 10.8
帛书老子甲、 帛书老子甲、乙本
1973年冬, 1973年冬,于湖南长沙 年冬 马王堆第3号汉墓出土。 马王堆第3号汉墓出土。 分甲、乙两本。 分甲、乙两本。 甲本用篆体书写, 甲本用篆体书写,多用 古字,无避讳; 古字,无避讳;乙本 用隶体书写,用今字, 用隶体书写,用今字, 讳“邦” 、“恒”。 两本皆不分章, 两本皆不分章,德经在 道经在后。 前,道经在后。
资治通鉴
汉高祖刘邦——国(61) 国 61)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满(9) 汉惠帝刘盈 满 汉文帝刘恒——常(1) 汉文帝刘恒 常 汉景帝刘启——开(10) 汉景帝刘启 开 10) 汉武帝刘彻——通 汉武帝刘彻 通 汉昭帝刘弗陵——不(2) 汉昭帝刘弗陵 不
现在道德经有几个版本,主要分别是那几个???
现在道德经有几个版本,主要分别是那几个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
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
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
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
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
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
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
”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
现在的通行本有:中华书局《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著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经典藏书》朱谦之撰《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兰喜并著《老子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上、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李尔重著《老子》研究新编西汉河上公的《老子章句》魏王弼的《老子注》明清之际王夫之的《老子衍》
若要准点的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本》。
郭店楚简版道德经出土,学者:老子原版字数被扩充了一倍多
郭店楚简版道德经出土,学者:老子原版字数被扩充了一倍多截止如此,道德经一共有三个版本,即传世版道德经,帛书版道德经,楚简版道德经。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老子》(《道德经》)帛书,分甲本与乙本,内容更为古朴,由于帛书是在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而三号墓主利苍之子利豨死于公元前168年,属于西汉初年,与老子相隔300余年,因此人们相信帛书版道德经最接近老子道德经原版,道德经谜团基本被解开。
但在二十年之后,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考古专家出土大量竹简,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就包括《道德经》。
学者仔细研究之后大吃一惊,郭店楚简中的战国版《道德经》,与帛书版《道德经》既相同又大不相同,这种纠结矛盾的背后,隐藏的真相应是道德经作者并非老子一人!01:司马迁笔下的道德经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具体职业大概是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拥有得天独厚的读书条件,能留下著作就可以理解了。
但司马迁笔下的道德经作者,却并非确定无疑的是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司马迁的这段记载,透露了四条关键信息。
1,老子见周王室衰落,于是骑牛西去。
老子是春秋晚期人,百年之后秦国才有商鞅变法,当时秦国没有一统天下的实力,从避难角度来说,去秦国不是好选择;从传道角度来说,老子也没有必要去更野蛮的秦国。
既然如此,老子为何在“周之衰”的情况下西行?2,《道德经》的原本名称不是道德经,只是“言道德之意的五千余言”。
3,《道德经》第二个可能的作者是楚人老莱子,著书十五篇(传世版道德经81章),与孔子同一时代。
现在还可以找到马王堆未经篡改的《道德经》吗?为什么要篡改?
现在还可以找到马王堆未经篡改的《道德经》吗?为什么要篡改?现存最早版本的《道德经》是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郭店楚简本郭店楚简本大约是在战国中期时抄写,文字只有后世通行本《道德经》的五分之二。
郭店楚简本和王弼本《道德经》的异同1、郭店本:“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亡有。
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文不足,或令之或乎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王弼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不同:智辩,圣智;伪虑,仁义。
这两组词语中,郭店本表达的和人品、品行无关,王弼本表达的是人品、品行,含有儒家价值思想。
2、郭店本:“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詀。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王弼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能”,“善”,完全是不同的表达,而且善下更容易误导。
初次之外,郭店本还用“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这句话来详细解释这段话的意思,王弼本就简单处理,让人只能看一半。
3、郭店本:“罪莫厚于甚欲,咎莫佥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王弼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多写,漏写,是因为失传造成的吗?4、郭店本:“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
其事好长。
”王弼本:“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有几个版本,原版道德经是什么样子,道德经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道德经有几个版本,原版道德经是什么样子,道德经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道德经》乃是道家学派的根本著作,这部玄妙精微同时又宏大广博的伟大著作早就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古往今来为人尊奉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这部书究竟来自何处,有哪几个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是原版著作吗?《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作品,因为该书又称《老子》,老子就是李耳,相传他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负责管理档案文书工作。
后来李耳厌倦了世俗生活,于是“骑牛出关”,结果在关口(即函谷关)被一个叫尹喜的官员挽留,希望老子留下悟道的精髓。
于是老子便留下了大约五千字的长文,这就是后来的《道德经》母本。
(五千言文章乃是后世所传,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此种说法当存疑)从这部书的来源看,这不是老子的专门著述,倒更像是应付“粉丝”的一般性口头讲座。
《道德经》从产生距离今天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传说孔子问道于老子,还曾前往老子老家拜会这位前辈,而孔子所学知识也多与《道德经》相通。
《道德经》究竟讲了什么?它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仅这一句话古往今来便有无数的解读,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阐释它。
其实,要弄清楚《道德经》的内容,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道德经》的版本。
目前我们看到的《道德经》主要有三个版本,一个是郭店楚简版,一个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最主流的王弼注释的“通行版”。
郭店楚简版内容遗漏比较多,但是它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很多内容相近,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王弼注解版也不是原版,王弼是曹魏时代的人物,他的这个版本乃是明代《正统道藏》所得。
另外,我们如果严格来看,《道德经》的版本也并非只有这三种,而是多方流传多方汇编的一个过程。
所以,原版《道德经》到底是什么样子早已不可考证,我们所能看到的只能是经过数千年加工删减后的版本。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原著的这三个版本的《道德经》在主体上是一样的,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差异,有的地方甚至是截然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道德经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精装)本帖最后由明明德于2009-5-14 10:50 编辑总说明:1、此竹简老子道德经是目前所知所见的最早的版本,我觉得也是最接近原文的。
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欢迎大家探讨。
2、按照出土竹简的状况,将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
3、竹简文字深奥冷僻难识,存在误认或不同理解的情况。
这恐怕是后世所传老子众多版本的一个缘故吧。
4、对同一竹简的个别文字出现了不同释文,本帖释文将列出我所知的一些不同之处。
为录入方便,没有细比较,请读者谅之。
5、本帖内容参考了文物出版社《郭店楚墓竹简》丛书和网上搜索来的资料,仅供网友学习、研讨之参考。
6、竹简释文(采用繁体字)是我一字一字键盘上打出来的,也校对过。
唯恐有错漏,请指正。
7、另外,因急着发帖,未待一次性全部录入,请读者包涵。
繁体版:一、竹简老子甲说明:存39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
释文: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偽棄詐,民複孝慈。
三言以為辯不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絕巧棄利,盜賊亡有。
絕偽棄詐,民複季子。
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視索保僕,少私須欲。
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
天下樂進而弗厭。
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
長古之善為士者,必微溺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乎其若懌,屯乎其若樸,沌乎其若濁。
孰能濁以束者、將徐清。
孰能疕以往者、將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中缺字为:左旁“見,右上“袁”、右下“止”上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敦乎其若樸,混乎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
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
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
臨事之際,誓終如始,此亡敗事矣。
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複眾之所過。
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臨事之際,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
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複眾之所過。
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道恒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樸。
夫亦將知知足以束,萬物將自定。
道恒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夫亦將知足,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
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惕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亡難。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易之,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無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
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
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
為而弗侍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亡名,僕唯棲,天地弗敢臣。
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道恒無名。
樸雖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
民莫之命,天自均安。
始折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穀之與江海。
天地相合也,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穀之與江海。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奪穆,獨立,不垓,可以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穆,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至虛,恒也。
守中,篤也。
萬物方作,居以須複也。
天道員員,各複其根。
其安也,易持也。
其未兆也,易謀也。
其脆也,易判也。
其幾也,易散也。
為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作<于壘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也,易持也。
其未兆也,易侮也。
其脆也,易判也。
其幾也,易剪也。
為之於其亡有也,補之於其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成之台,作<于壘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為竹簡殘毀,其内文字暫按流行版本。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
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盜賊多有。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叛。
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盜賊多有。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為按上下文補字,原簡無。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蜂蠆蟲蛇弗蜇,攫鳥猛獸弗扣,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
終日乎而不憂,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反也者,道動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
殖而盈之,不不若己。
湍而群之,不可長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
貴福驕,自遺咎也。
功述身退,天之道也。
持而盈之,不若<其>己。
揣而群之,不可長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
貴富驕,自遺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為按上下文補字,原簡無。
竹简老子甲完二、竹简老子乙说明:存18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59、48、20、13、41、52、45、54章。
释文:給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以早,是以早備。
是謂不克,則莫知其恒。
莫知其恒,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長生久視之道也。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中文字為按流行版本所補,原簡無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
亡為而亡不為,絕學亡憂。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也。
無為而無不為,絕學無憂。
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
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亡身,或()為天下。
若可以托天下矣。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中缺一字為:上一橫,下平排兩點,似為“可”或“何”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
若可以托天下矣。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中文字為按流行版本所補,原簡無上士聞道,僅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悖,夷道(如類,進)道若退。
上德如穀,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天象亡形,道(始無名。
)上士聞道,勤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如類,進)道若退。
上德如穀,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天象亡形,道(始無名。
)---()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和殘片。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啟其兌,塞其事,終身不來。
---()為:上“矛”,下“山”。
有識作:危,侮。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
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若屈。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
大巧若拙,大贏若詘,大直若屈。
喿勝蒼,清勝燃,清清為天下定。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家觀)家。
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哉?以此)。
---()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
竹简老子乙完三、竹简老子丙说明:存14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17、18、35、31、64章。
释文: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
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樂與餌,過客止。
故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
---()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
美之,是樂殺人。
夫樂(之,不可)以得志於天下。
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
故殺(人眾)則以哀悲位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
聖人無為,故無敗也。
無執,故(無失也)。
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人之敗也,恒於其且成也敗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之所過。
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竹简老子丙完竹简全文录入完毕。
-------------------------------------------------------------------------------想学习道德经,跟从前的一段经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