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感统触觉教案4
感统触觉训练教案
感统触觉训练教案引言感觉统合不仅仅是要求孩子们的视、听、嗅、味、触等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还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身体机能系统的协同作用,这个系统叫做感觉统合系统。
而训练感觉统合,就是让孩子由单一的感知变成有目的地去感知,锻炼他们的身体技能,促进其身体机能方面的发展。
在触觉方面,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刺激孩子们的感触神经,提高他们的触觉敏感度,增强手部协同能力,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精度,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这也是本篇教案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通过此次感统触觉训练,让孩子:1. 加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2. 提高触觉敏感度,增强手部协同能力3. 培养孩子肢体运动的灵活性和精度二、教学重点通过各项感统触觉练习来刺激孩子的感触神经,增强触觉敏感度和手部协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石榴籽拾取准备:石榴和盒子流程:(1) 将石榴的果籽放到一个盒子里,摆在孩子的正前方。
(2) 让孩子用手拿起石榴籽,一颗一颗地放到另一个空盒子里。
(1) 使用筷子或者叉子来拾取,(2) 使用不同大小的装置, 考验孩子的手眼协调性。
2. 手掌感受准备:不同的材料 (如:沙子,玻璃珠,硬币,保鲜膜,海绵等等)流程:(1) 让孩子盲目的去感受不同的材料,告诉他们该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2) 要求孩子打开眼睛,找出对应的材料并进行贴在正确的位置。
(1) 要求孩子寻找相似材料的区别,(2) 用笔或者画笔在纸上画出相应材料,让孩子在其中选出所需要的材料。
3. 盲人摸象准备:布料、模型象,模型仪器流程:(1) 让孩子在完成前熟悉模型仪器的材质和形状。
(2) 要求孩子戴上眼罩,并摸索、感受模型象上的不同部位,告诉他们如该部位名称和它具有的特性。
(3) 摸索完毕,要求孩子画出一张大象的图画,并标注出哪些是自己探测过的部分.拓展练习:(1) 让孩子恢复视觉,找到所摸到结构或形状相同的东西(2)针对孩子的需要,增大或者减小模型象的尺寸。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先演示再交流的方式,要求教师做好思路的准备,材料的准备,更好的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督促学生配合表现。
104感觉统合教案模板触小4
104 感觉统合教案模板触小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感觉统合训练》第四章,主题为“触觉感知”。
详细内容包括:触觉感知的定义与作用、触觉感知的发育特点、触觉感知训练方法以及触觉感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触觉感知的定义,了解触觉感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触觉感知的发育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触觉感知不足的原因。
3. 学会触觉感知训练方法,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触觉敏感度和适应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感知训练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教学重点:触觉感知的定义、发育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触觉球、沙盘等。
2. 学具:笔记本、触觉感知训练卡片、沙盘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触觉感知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触觉感知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触觉感知的定义与作用。
b. 讲解触觉感知的发育特点。
c. 分析触觉感知不足的原因及影响。
3. 实践操作:a. 演示触觉感知训练方法,如触觉板、触觉球的使用。
b. 学生分组进行触觉感知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触觉感知训练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随堂练习:设计触觉感知练习题,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定义2. 触觉感知发育特点3. 触觉感知训练方法4. 触觉感知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触觉感知训练方案。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包含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周期等内容的触觉感知训练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同时,关注触觉感知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触觉感知训练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2. 实践操作:演示触觉感知训练方法,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感统触觉训练教案
感统触觉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触觉敏感度,增强对不同触觉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2、促进学生的触觉整合,改善触觉防御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良好触觉感知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教学对象具体年龄段或学生群体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不同质地、温度、压力的触觉刺激。
(2)引导学生正确感知和表达自己的触觉感受。
2、难点(1)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调整触觉训练的强度和方式。
(2)帮助触觉防御过度的学生逐渐克服恐惧和抵触心理,接受并适应正常的触觉刺激。
四、教学方法1、直接体验法: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各种触觉材料,获得真实的触觉感受。
2、游戏活动法:设计有趣的触觉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游戏中进行训练。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各种触觉材料,如海绵、毛巾、丝绸、粗砂纸、细砂纸、棉花、米粒、冰块、热水袋等。
2、触觉训练工具,如触觉球、触觉刷、指压板等。
3、眼罩若干。
六、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触觉的重要性,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通过手感觉到东西的软硬、冷热的吗?”“我们的皮肤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触觉的奥秘。
”2、感知不同质地的材料(15 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不同质地的材料,如海绵、毛巾、丝绸、粗砂纸、细砂纸等。
(2)让学生蒙上眼睛,用手触摸这些材料,感受它们的质地差异,并尝试描述出来。
(3)小组内交流分享,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感受。
3、温度感知训练(10 分钟)(1)准备热水袋和冰块,让学生分别用手触摸,感受冷热的差异。
(2)引导学生描述对冷热的感觉,例如“热水袋摸起来很暖和,冰块摸起来冷冰冰的”。
4、压力感知训练(10 分钟)(1)让学生躺在地上,在他们的身上放置不同重量的物品,如轻的抱枕和重的书本,感受压力的不同。
1至2岁感统触觉训练教案
1至2岁感统触觉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1至2岁的幼儿发展感统触觉能力,提高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2. 通过感统触觉训练,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的发展。
3. 培养幼儿对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品进行触摸和感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触觉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
1. 感统触觉训练的基本原理。
2. 不同材质的触摸训练。
3. 触觉刺激游戏。
4. 触觉材料的制作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感统触觉训练的基本原理。
感统触觉训练是指通过刺激幼儿的触觉系统,促进他们的感知和反应能力的发展。
在1至2岁的幼儿阶段,触觉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的关键阶段。
通过感统触觉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品进行触摸和感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触觉敏感度,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的发展。
2. 不同材质的触摸训练。
为了帮助幼儿对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触摸和感知训练,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不同触感的材料,比如棉花、沙子、纸张、布料等。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这些材料,让他们用手指触摸、捏、揉、拉等不同动作,感受不同材质的触感。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触摸和感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触觉敏感度。
3. 触觉刺激游戏。
除了直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还可以通过一些触觉刺激游戏来帮助幼儿进行感统触觉训练。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带有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这些玩具,然后让他们猜测是什么材质的玩具。
还可以利用一些触觉盲盒游戏,让幼儿在不看的情况下用手触摸盲盒里的物品,并猜测是什么物品,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4. 触觉材料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感统触觉训练,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触觉材料,比如触摸板、触觉贴纸、触觉盒等。
触摸板可以用来让幼儿进行不同材质的触摸训练,触觉贴纸可以贴在墙上或桌子上,让幼儿进行触摸认知游戏,触觉盒可以用来进行触觉刺激游戏。
感统触觉的教案
感统触觉的教案标题:感统触觉的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感统触觉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专注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感统触觉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发展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专注力。
教学准备:1. 感统工具:软绵球、海绵、沙袋等。
2. 音乐播放器。
3. 活动区域的安排和准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感统触觉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它如何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触觉感知。
活动1:感统触觉探索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感统工具。
2. 学生轮流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触觉探索,例如用手触摸、揉捏、挤压等。
3. 鼓励学生描述他们的触觉感受,并与小组分享。
活动2:感统触觉游戏1. 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站在一侧。
2. 在活动区域的中央放置一些感统工具。
3. 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快速跑向中央,触摸一个感统工具后返回原位。
4. 重复这个游戏,鼓励学生尽可能快速和准确地触摸感统工具。
活动3:感统触觉挑战1. 设置一个感统触觉挑战场景,例如在地面上放置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沙子、木块、绒布等)。
2.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走过这个场景,用脚触摸不同的材质,并尽可能准确地描述触觉感受。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步伐和触摸方式,以增加挑战。
总结:1. 回顾感统触觉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生分享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触觉体验和收获。
3. 强调继续锻炼感统触觉的重要性,并提供家庭练习的建议。
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触觉感知能力的发展,并提供针对个别学生的反馈和指导。
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统触觉活动,例如触觉迷宫、感统球游戏等,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感统触觉课程设计
感统触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触觉感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知识目标:掌握触觉感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了解触觉感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触觉感统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触觉感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触觉感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触觉感统的基本概念:触觉感统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触觉感统的原理:触觉感统的工作机制、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
3.触觉感统的应用:触觉感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提高注意力、改善情绪、提升学习效果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触觉感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触觉感统的原理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触觉感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触觉感统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触觉感统的作用,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触觉感统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触觉感统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与触觉感统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一些与触觉感统相关的实验设备,如触觉传感器、实验材料等,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触觉感统的作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感统触觉教案4
感统触觉教案4传感统触觉教案4一、教学目标:1、认识身体各部位的传感统触觉,理解传感统触觉的作用;2、掌握并运用传感统触觉活动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重点:1、通过活动感知身体各部位传感统触觉;2、把握传感统触觉活动正确方法,适当调整并规范活动方式;3、通过活动有效表达自己的体验。
三、教学步骤:1、准备步骤a)准备教学材料:铝板、羊毛被、纸板、毛巾一条等;b)准备活动场地:宽敞阔畅的活动空间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活动的兴趣,可以使用小游戏、问答环节等等调动活动气氛;3、讲解传感统触觉的重要性前述活动的讲解需要重点强调:传感统触觉是人体与外界的一种互动活动,也是人体内调节系统的基础;4、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6组,以小组为单位行进,每个小组分别用铝板、羊毛被、纸板、毛巾四种不同材料感受身体各部位传感统触觉;5、小结活动将活动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传感统触觉的重要作用;6、练习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步态),以及运动技巧(篮球运球),重点output出上述活动中与传感统触觉相关的练习,让学生体验传感统触觉对于这些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应的正确运用方法;7、安全意识及活动规范最后,在实施活动中,要多加强安全意识和规范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传感统触觉相关活动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后的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于身体及周围环境的终准触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传感统触觉相关活动也积极参与。
我从中发现,传感统触觉是重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它锻炼的是学生的べ判力,知觉能力,社会表达能力以及其它相关能力,不仅对于课程进程有着重要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辅助学生正确运用它,发挥其作用。
总之,传感统触觉活动是一个积极探索身体能力,加强体能平衡和综合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只要积极投入,坚持不懈,就能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儿童感统训练触觉训练教案
儿童感统训练触觉训练教案第一节,认识触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触觉的重要性,认识触觉的作用,培养孩子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触觉,了解触觉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触觉感知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触觉的作用,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孩子们触摸不同的材料,感受不同的触感。
2.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让他们猜猜是什么材料,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3. 利用触觉球、触觉板等器材,进行触觉训练,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触感。
4. 结合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触觉训练中感受到快乐,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认识到触觉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第二节,触觉训练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触觉训练,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触觉训练游戏。
教学难点,培养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触觉感知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教学过程:1. 利用触觉球进行游戏,让孩子们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通过触摸触觉球猜猜是什么形状,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利用触觉板进行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触觉板上的凹凸不平的图案,感受到不同的触感,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3. 结合音乐,进行触觉训练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触摸不同的材料,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4. 利用触觉感知器材进行团体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合作,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了触觉感知能力,认识到触觉训练的重要性。
第三节,触觉训练实践。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进行触觉训练,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触觉训练实践。
教学难点,培养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触觉感知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教学过程:1. 利用触觉球进行实践,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触觉球,感受到不同的触感,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感统触觉教案4
活动说明:
1、阳光隧道练习,以孩子钻、爬、滚动为主,有利于手、肘、肩、膝等关节的固有感觉输入,加强前庭体系的刺激和调整,头部的转动对眼部肌肉的成熟也有帮助。
2、开始练习时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可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增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
3、可分组练习,一个在隧道里,一个在外转动,每人两分钟,轮流进行。
游戏三:“听口令取物品、听声判物”(3—7岁)
1、让孩子一只手或双手拿着指定物品从隧道的一端爬进,从另一端爬出,可头在先,脚在后,也可以பைடு நூலகம்在先,头在后;
2、在隧道内放置很多东西,要求孩子爬进去将指定的东西拿出来。
3、当幼儿进入隧道后,教师在隧道外不同方位出示有声物品,要求学生说出声音的来源方向,最好可以猜出物品名称。
活动
准备
教具
阳光隧道、各种玩具(发声玩具)、沙包(数字、字母、图形)、万象组合、触觉布道、四分之一圆等。
教师
课前布置好教室,若组合练习,要检查好各教具是否完好,调整室温,在活动前先做些热身练习。
活动目标
1、强化触觉学习不足,刺激并调整前庭体系。
2、促进平衡发展及本体感的提升。
3、加强幼儿对身体的认识,提高认知能力。
触觉训练教案(四)
课程类别
触觉训练
课程名称
阳光隧道
任课老师
课程编号
A—C—04
活动人数
1—6人
活动时间
适用对象
触觉学习不足,如: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脾气固执、笨手笨脚、怕人触摸、恋物等;身体协调不良,对疼痛、挤压等刺激反应较差;少动、孤僻、不合群,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完整版)感统触觉教案.doc
触觉训练教案(一)课程类别课程编号适用对象环境创设教具活动准备教师触觉训练课程名称海洋球池任课老师A — C— 01 活动人数1—6 人活动时间60 分钟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脾气固执、笨手笨脚、怕人触摸、恋物、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自闭、体弱多病、身体协调不良、对疼痛、挤压、冷热等刺激反应较差。
室温下进行,球池干净整洁,四周铺满软包及软垫,配以欢快、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海洋球池,触觉锤,毛绒玩具,有声玩具,塑料绳若干根,中号彩球、口哨教师课前清理球池异物,做好卫生工作,检查球池边是否牢固,做好安全防范活动目标提高幼儿触觉学习能力,促进身体运动协调,锻炼幼儿主动探索能力。
导入可以在球池放入多种玩具,吸引学生主动进入球池游戏一:鲤鱼跃龙门游戏幼儿可自己从扶梯进入,也可从球池边跳入,对于 3— 5 岁组学生若自己不敢跳入,教师双手扶住学生腋下或腰部,或手臂,闭目后仰跳入球池,此时游教师可手持触觉锤或透明按摩球去触摸学生身体。
教师要暗示学生此时已经戏变成一条美丽的鲤鱼,在海洋中跳起。
本环节可重复练习10 次,对于 5—7 方岁孩子,鼓励其独立跳入,先是后仰跳入 10 次(开始可闭目,然后鼓励睁开案眼睛),后是正面双脚起跳 10 次,学生跳入后可在其前方放置物品,要求学及生在球池中行走取到物品。
要求游戏二:藏猫猫游戏说幼儿在进入球池后(可自己进入,也可采用上述跳入的方式),教师手拿玩明具(毛绒玩具,发声玩具,玩具不要太小)在学生的视线内将玩具藏好,要求学生将玩具找出,可比赛看谁找的快,找的多。
练习5— 10 组。
游戏三:潜水员游戏幼儿走或跳入球池后,要求学生慢慢下蹲或后仰躺下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此教可用手去触摸学生的身体部位“我摸到的是什么呀,哦,是宝宝的小脚丫子,小手在哪里呢⋯.”,潜水艇要露出水面了(学生站起),“我在是在太平洋,下一站我潜到哪里呢” ,可重复 5 。
游四:机起游幼儿站立球池中,双手做机起状,双脚向前走,“ ”向目的地。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优秀4篇)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优秀4篇)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篇一活动名称:钻(趴、站)滚桶活动器材:塑料大滚桶活动目的:直接目的: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本事。
适用班级:小、中、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活动过程:钻滚桶:导师将滚桶打倒,让幼儿钻进滚筒,脚和身在内,头和手在外。
转滚桶:导师能够先用力推一下滚桶,在滚筒中的旋转后,幼儿可借助自身的重量按必须方向滚动。
反转滚桶:能够向相反方向滚动。
结束:器材归位:将滚桶放回原位立好。
延伸活动:①趴滚桶:让幼儿趴在滚桶,导师抓着幼儿两脚作前后荡的动作,与大龙球同。
②站滚桶:让幼儿站在滚桶之上,导师双手牵着幼儿双手,然后让幼儿双手慢慢在滚桶上走动。
注意事项:①在幼儿没有钻好或站稳前,不要让滚桶滚动;②整个过程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篇二《猜钮扣》(计数练习)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
也能够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本事能够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五、《寻宝贝》(分类练习)目的:学习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2岁,根据成人的示范进行分类3岁,根据成人的指令性语言进行分类4岁,根据物品的种类自我分类,并说出名称。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1)家长带领孩子散步或户外活动时,预先带上小塑料袋,来到户外或公园里提示幼儿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能够同孩子一齐拣,如不一样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很多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的。
感统教案训练教案触觉
感统教案训练教案触觉教案标题:感统训练教案-触觉教学目标:1. 了解触觉对儿童感官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和触觉敏感度。
3. 提高学生触觉刺激的处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触觉整合能力和触觉反应能力。
教学资源:1. 触觉材料:羽毛、绒毛、沙子、水、纸张、细密的线、各种纹理的布料等。
2. 触觉刺激活动:触摸盲人阅读、触觉迷宫、触觉绘画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感统的概念和其他感官的训练方法。
- 提问:你们觉得触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触觉的定义和作用,解释触觉对儿童感官发展的重要性。
- 分析触觉敏感度和触觉整合能力的概念,并讲解其对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3. 感统训练活动(25分钟)- 活动1:触摸盲人阅读- 准备一些盲文卡片,让学生用手指触摸并尝试理解盲文的含义。
-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触摸到的不同形状和纹理,并鼓励他们用触觉来感知信息。
- 活动2:触觉迷宫- 在教室或操场上设置一个迷宫,使用不同的触觉材料作为迷宫的障碍物。
- 学生带上眼罩,只依靠触觉来感知并穿越迷宫。
- 鼓励学生在迷宫中描述他们触摸到的不同材料和纹理。
- 活动3:触觉绘画- 准备一些大幅的画纸和不同纹理的材料,如绒毛、沙子等。
- 学生用手指或画笔在画纸上感受和绘制不同纹理的图案。
- 鼓励学生通过触摸和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4.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触觉体验和感受。
- 总结触觉训练的重要性,并强调触觉对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触觉感知能力,提高触觉刺激的处理能力。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触觉日记的任务,让他们记录每天遇到的触觉刺激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触觉刺激的探索,例如触摸不同材料、感受不同温度等。
3. 提供更多的触觉训练活动,如触觉游戏、触觉拼图等,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
感统训练触觉教案
感统训练触觉教案教案标题:感统训练触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触觉感统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触觉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触觉感知和触觉整合能力;4.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1. 触觉感统训练工具,如触觉球、触觉板、触觉袋等;2. 视频、图片或实物示例,用于说明触觉感统的相关概念和练习方法;3. 学生个人记录表,用于跟踪学生在触觉感统训练中的进展。
教学准备:1. 了解触觉感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研究成果;2. 熟悉触觉感统训练的常见方法和技巧;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物示例;4.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触觉感统的概念和作用,解释触觉感统对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2. 展示一些触觉感统训练工具或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触觉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1. 解释触觉感统训练的基本原理,包括触觉感知和触觉整合的过程;2. 介绍常见的触觉感统训练方法,如触摸、按压、挤压、揉捏等;3. 演示每种方法的正确操作技巧,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舒适度。
实践练习:1. 分发触觉感统训练工具,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2. 引导学生按照指导进行触觉感统训练,例如使用触觉球进行滚动、按压触觉板等;3. 观察学生的训练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讨论和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触觉感统训练中的体验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总结触觉感统训练的效果和好处;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他们的疑问。
巩固练习:1. 布置触觉感统训练的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进行练习;2. 提供学生个人记录表,让他们记录每次练习的时间、方式和感受;3. 下节课前,要求学生汇报他们的触觉感统训练进展和成果。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触觉感统训练方法和工具;2. 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分享触觉感统训练的经验和成果;3. 组织触觉感统训练比赛或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触觉感统活动教案
触觉感统活动教案教案标题:触觉感统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触觉感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和触觉刺激的适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身体平衡感。
教学资源:1. 触觉感统活动道具:海绵球、羽毛、绒毛球等。
2. 活动场地:教室、操场或室外空地。
教学准备:1. 准备触觉感统活动道具,并确保其干净卫生。
2.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性,清理障碍物和杂物。
3. 设计合适的活动流程和时间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触觉感统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触觉感统对身体发展和学习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触觉感知的例子,如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感受温度变化等。
活动一:触觉感知游戏1.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海绵球,让他们用手触摸、捏揉、抛接等方式感受球的质地和形状。
2. 引导学生描述海绵球的特点,如柔软、弹性等,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可以引入一些竞赛元素,如比赛谁能抛接球最远或最准确。
活动二:触觉刺激探索1. 将一些触觉刺激物品(如羽毛、绒毛球等)放在桌上或地上。
2. 让学生用手指触摸这些物品,并描述它们的触感特点。
3. 引导学生用不同部位的皮肤(如手指、手掌、脚底等)感受这些物品,比较不同部位的触觉感知差异。
活动三:平衡感训练1. 在操场或室内空地上设置一些平衡训练器材,如平衡木、绳索桥等。
2. 让学生依次尝试走过这些训练器材,培养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 引导学生注意身体的重心和姿势,提醒他们保持平稳和放松。
活动四:触觉感统活动游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起。
2.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触觉感统活动道具。
3. 设计一些游戏规则,比如传递触觉感统道具、用触觉感统道具进行目标投掷等,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触觉感知能力。
总结:1. 回顾触觉感统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触觉感统活动,提高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平衡感。
学前儿童感统触觉训练教案详案
学前儿童感统触觉训练教案详案教案标题:学前儿童感统触觉训练教案详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前儿童发展触觉感知能力;2. 提升学前儿童的触觉协调能力;3. 培养学前儿童的触觉表达能力;4. 促进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
教学准备:1. 感统工具:软绵球、触觉贴纸、触觉盒等;2. 音乐播放器;3. 教学材料:图片卡片、触觉卡片等;4. 教学环境:安静、宽敞的教室。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学前儿童进入放松状态;2. 向学前儿童介绍今天的主题:触觉训练;3. 展示一些触觉工具,让学前儿童触摸、感受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主体活动:1. 触觉贴纸游戏:a. 给每个学前儿童发放触觉贴纸,让他们贴在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b. 引导学前儿童触摸、感受贴纸的纹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c. 鼓励学前儿童互相分享触觉感受,并进行交流。
2. 触觉盒探索:a. 准备多个触觉盒,每个盒子里放置不同的材料,如沙子、棉花、水等;b. 让学前儿童轮流伸手进盒子中,用手指触摸、感受盒子里的材料;c. 引导学前儿童描述触摸感受,如柔软、湿润等,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3. 触觉绘画:a. 给每个学前儿童提供一张白纸和一些颜料;b. 引导学前儿童使用手指、手掌或刷子等工具在纸上进行触觉绘画;c. 鼓励学前儿童描述他们的绘画感受,如冰凉、粘稠等,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的触觉训练活动,让学前儿童分享自己的触觉感受和体验;2. 引导学前儿童总结触觉训练对他们的帮助,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3. 结束课堂,播放轻松的音乐,帮助学前儿童放松身心。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触摸不同的材料,如织物、纸张、食物等,并引导他们描述触摸感受;2. 制作触觉卡片,让学前儿童触摸不同材料的卡片,并用语言描述触摸感受;3. 定期进行触觉训练活动,帮助学前儿童不断发展和提升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收集学前儿童的触觉表达作品,如绘画、描述等;3. 与学前儿童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触觉训练的理解和收获。
触觉感统教案
触觉感统教案教案标题:触觉感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触觉感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触觉感统的评估方法。
3. 学习触觉感统的训练活动和策略。
4. 培养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教学准备:1. 触觉感统评估工具。
2. 触觉感统训练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3. 触觉感统训练活动清单。
4. 学生个体差异记录表。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触觉感统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触觉感统对身体协调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触觉感知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感受温度、触摸物体等。
评估:1. 使用触觉感统评估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其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现状。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触觉感统训练计划。
训练活动:1. 使用触觉球进行触觉感统训练。
学生可以用手指或脚掌轻轻按压球体,感受球体的形状、硬度和纹理。
2. 进行触觉板训练。
学生可以光脚或穿着袜子在触觉板上行走,感受板面的凹凸不平和不同材质的触感。
3. 进行触觉盒子训练。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盒子中,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触摸来辨别物体的种类。
4. 进行触觉追踪训练。
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指追踪指定形状或图案的线条,提高手眼协调和触觉感知能力。
巩固与评估:1. 结合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训练活动中的触觉感知体验。
2. 观察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个体差异,为后续训练提供参考。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不同的触觉刺激,如触摸不同材质的衣物、食物等。
2. 提供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触觉感统训练活动,增强亲子互动和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评估教学效果,调整训练活动的难易程度和内容。
2.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触觉感统训练中的进展和困难,及时提供支持和指导。
注意事项:1. 确保训练器材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受伤。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训练。
3. 在训练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氛围和鼓励学生的参与。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自身感觉的认识。
2.通过游戏和活动,锻炼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注意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觉统合概念介绍2.感觉统合训练游戏3.感觉统合训练活动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兴奋度。
2.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第二环节:感觉统合概念介绍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感觉统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三环节:感觉统合训练游戏1.游戏一:抛接球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学生分为两队,每队成员站成一排,教师将球抛给第一个学生,第一个学生接住球后迅速传给第二个学生,以此类推,一个学生将球传回给教师。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2.游戏二:穿越障碍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游戏规则:学生分为两队,每队成员轮流穿越障碍物,如跳过绳子、钻过呼啦圈等。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3.游戏三:盲人摸象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触觉敏感度。
第四环节:感觉统合训练活动1.活动一:平衡木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规则:学生在平衡木上行走,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走次数最多的学生获胜。
2.活动二:抓泡泡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触觉敏感度和协调性。
活动规则:教师吹出泡泡,学生用手抓住泡泡。
在规定时间内,抓住泡泡数量最多的学生获胜。
3.活动三:穿越电网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规则: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需要穿越一张电网,电网上的每个空格只能被一个人占用。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穿越的组别获胜。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课程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感觉统合能力。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感统训练教程》的第二章“触觉感知训练”,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触觉感知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训练方法。
具体涉及的章节为2.1节“触觉感知的基础知识”和2.2节“触觉感知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触觉感知的定义,认识到触觉感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触觉感知训练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的触觉敏感度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触觉感知的定义、训练方法。
难点:触觉敏感度的培养和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触觉球、各种质地的小物品等。
2. 学具:学生用触觉板、触觉球、小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触觉感知的实例,如盲人使用触觉感知过马路,引导学生认识到触觉感知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触觉感知的定义、作用以及训练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触觉感知的概念,了解触觉感知训练的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触觉板为例,教师演示如何进行触觉感知训练,并讲解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触觉感知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触觉敏感度训练(10分钟)学生用触觉球、小物品等进行触觉敏感度训练,教师观察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定义2. 触觉感知作用3. 触觉感知训练方法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触觉感知描述身边的一个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需描述物体的质地、形状、大小等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进行触觉感知训练,提高触觉敏感度。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感官的训练,全面提升感知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触觉感知的定义、训练方法。
104感觉统合教案模板触小4
104 感觉统合教案模板触小4教案细化与优化建议:一、教学内容细节的深化与拓展1. 触觉感知的基本概念:在讲解触觉感知时,可以引入一些生物学知识,如皮肤的触觉受体分布,以及触觉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2. 触觉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拓展到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触觉感知技术的广泛前景。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解决方案1. 触觉敏感度的提高:可以通过设计游戏化的实践活动,如“触觉猜物”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敏感度。
2. 触觉辨别能力的提高:可以设置一系列触觉辨别任务,如区分细微触感差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辨别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与互动性1. 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或动画,展示触觉感知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婴儿通过触觉识别母亲的脸庞。
2. 讲解环节:采用图解、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触觉感知的生理机制。
3. 实践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触觉感知。
4. 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触觉在生活中有哪些我们平时没注意到的重要性?”四、板书设计的直观性与启发性板书设计应简洁且具有启发性,可以使用图标、颜色标注不同的触觉应用领域,使学生一目了然。
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1.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尝试触觉游戏,记录自己的感受,并和家长讨论触觉在家庭日常中的应用。
六、教学技巧和窍门的实施建议1. 语言语调: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同时也要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
3. 课堂提问:设计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 情景导入: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体验触觉感知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与改进措施1. 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体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104 感觉统合教案模板 触小4
感觉统合教案模板——触小4活动名称:推沙移沙——掷球入筐适合年龄:□√小班/中班/大班适用幼儿:触觉(压、痛觉)为主的感觉统合发展(不良干预)游戏活动目标:1.幼儿能主动、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活动快乐,并获得成功乐趣。
2.发展以触觉(压、痛觉)为主的感觉统合,或进行干预矫正。
3.在老师的协助下能够正确将球体、沙包,按照感觉的力度投掷到位置。
活动准备:1.安全、安静的垫上环境和活动场地;2.塑料大盆、塑料小盆,沙包、充气球()、乒乓球。
3.热身音乐《健康歌- 范晓萱》。
4.针对孩子的数量,应该提前在垫子上将孩子站立或者座位用东西标示出来,例如坐垫,或者地垫块。
活动难点:1.让孩子学习体会学习将不同触感物品,通过直接投掷和反弹投掷,命中特定位置的复杂感觉。
2.活动需要在孩子情绪能力范围内。
3.正确和情绪是后期的重点。
注意事项:1.游戏前需要注意让孩子们安静而不烦躁,注意安全;2.游戏前老师需要清楚活动规则和动作要领。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a)放健康歌,热身。
b)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掷球入筐游戏:i.沙包抛抛、气球飘飘、乒乓球跳跳;都往宝宝盆里笑笑二、游戏:a)老师示范:i.老师把沙包投入距离身边1米左右的盆中;ii.老师把充气球投入距离身边1米左右的盆中,而不跳出去;iii.老师把乒乓球投入距离身边1米左右的盆中,而不跳出去;iv.然年让孩子们学习尝试,并互相检查评论。
b)幼儿游戏:i.孩子模仿老师做法,探索将三种物体投入同一个塑料盆中。
ii.然后请老师检查。
iii.之后请小朋友互相检查。
iv.交流技巧和体会。
三、游戏延伸——蛙跳逃生:a)宝贝们,我们的乒乓球娃娃长大了,要学习蛙跳逃生,就是在地上跳1次或者2次,最终跳到太平岛,就是塑料盆里面。
b)孩子们共分2组,看哪一组完成的好。
四、点评:教师表扬小朋友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鼓励小朋友积极主动认真参与活动。
五、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活动为组合教具玩法,可配合万象组合以及其他器材进行综合训练,如彩砖、四分之一圆、触觉布道等。
2、将所选器材进行排列,一端放置物品,另一端放置空盒子。
如学生取物经钻隧道——走触觉布道——翻越半圆到达终点,往返练习10组以上,分组比赛练习。
游戏六:“隧道大逃难”(5—9岁组)
1、本活动要求人数在3—6人,且教室铺满地垫,
活动方法:
(一)、一人钻进隧道后,众人将其平行抬起,隧道里的学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隧道内逃出,其他学生可用身体部位阻挡该生逃出,但不得用手脚。
(二)、学生进入隧道后立起,其他学生挤压隧道,但不得用手接触隧道,里面的学生可用手将隧道向上推出,直至逃出隧道。
4、提升方向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游
戏
方
案
及
要
求
说
明
导入
活动前做热身练习,活动手脚掌后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少穿衣物,光脚。
游戏一:“穿山甲”(3—7岁组)
1、学生以四点跪的姿势,头部先行进入穿越隧道,提醒学生手脚的协调。
2、取物练习,在隧道里面可放沙包,放触觉球,有声物体等,让学生爬进去捡回来,往返进行多组练习。
2、经常到游乐场做些钻、爬、翻滚的活动。
3、全家人玩“过山羊”游戏。
活动
准备
教具
阳光隧道、各种玩具(发声玩具)、沙包(数字、字母、图形)、万来自组合、触觉布道、四分之一圆等。
教师
课前布置好教室,若组合练习,要检查好各教具是否完好,调整室温,在活动前先做些热身练习。
活动目标
1、强化触觉学习不足,刺激并调整前庭体系。
2、促进平衡发展及本体感的提升。
3、加强幼儿对身体的认识,提高认知能力。
3、阳光隧道多与其他教具组合练习,增强活动乐趣,提高学生运动企划能力。
安全注意事项
1、转动时指导者应尽量和孩子说话,当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应马上停止转动,协助孩子从隧道内爬出来。
2、在“隧道大逃难”游戏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用力不要过大,且有不适时要及时求救,教师全程控制,可配助教。
家庭训练指导
1、家庭中父母可与孩子玩藏猫猫游戏。
触觉训练教案(四)
课程类别
触觉训练
课程名称
阳光隧道
任课老师
课程编号
A—C—04
活动人数
1—6人
活动时间
适用对象
触觉学习不足,如: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脾气固执、笨手笨脚、怕人触摸、恋物等;身体协调不良,对疼痛、挤压等刺激反应较差;少动、孤僻、不合群,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环境创设
室温下进行,地面干净整洁,四周铺满地垫,配以轻缓的音乐。
游戏四:“十字架”(3—7岁)
1、可将几个阳光隧道组合成十字架等图形,进行方位的训练。
2、幼儿从一个隧道口进入时,教师或队友在其他隧道口手持有声物品发声,要求学生猜出声音的来源方向。
3、幼儿从一个隧道口进入,当到达隧道交叉口处时,教师发出指令,如“请从你右手边第二个隧道口出来”,要求学生准确完成,练习学生听觉反应,视觉辨别。
3、分组比赛练习,计时3分钟,看哪组穿越隧道的往返次数多。
游戏二:“隧道转圈”(3—7岁)
1、学生可以头部或双脚两种方式进入隧道,在隧道内放置毛巾、积木、海绵垫等,让孩子体会在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同时在学生进入隧道后教师滚动隧道,注意开始转动的幅度不要太大,可左右转动几次后再向某一方向转圈。
2、转动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视学生的反应情况决定训练时间。
3、可分组练习,一个在隧道里,一个在外转动,每人两分钟,轮流进行。
游戏三:“听口令取物品、听声判物”(3—7岁)
1、让孩子一只手或双手拿着指定物品从隧道的一端爬进,从另一端爬出,可头在先,脚在后,也可以脚在先,头在后;
2、在隧道内放置很多东西,要求孩子爬进去将指定的东西拿出来。
3、当幼儿进入隧道后,教师在隧道外不同方位出示有声物品,要求学生说出声音的来源方向,最好可以猜出物品名称。
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情况,控制挤压程度,保证学生安全。
活动说明:
1、阳光隧道练习,以孩子钻、爬、滚动为主,有利于手、肘、肩、膝等关节的固有感觉输入,加强前庭体系的刺激和调整,头部的转动对眼部肌肉的成熟也有帮助。
2、开始练习时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可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增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