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养殖技术课件资料
生鱼如何养殖大全18页PPT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鱼类养殖学 第五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幻灯片PPT
生 殖 细 胞 发 育 分 期 :繁 殖 期 生 长 期
成 熟 期
变 态 期
静水中四大家鱼雄鱼的性腺可发育到第Ⅴ期!!!
制作:程汉良
28/234
2、雌性生殖细胞
鱼类卵子是由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增殖期、生长期 和成熟期发育而成的,各时期卵细胞的形态构造 不同,我们可以把雌性生殖细胞分为如下几种
第1时相:指原始生殖细胞分裂而成的卵原细胞,是 卵巢中体积最小的细胞,核大质少,核质均呈弱 嗜碱性,着色较淡〔淡兰色〕,直径5~15μm 。 核径3~8μm
。施追肥最重 。
一次施足 看水施肥,少量屡次
制作:程汉良
6/234
Q & A 5 填空
有机肥包括 无机肥包括
、 、 、。 、 、 等。
粪肥、厩肥、堆肥、绿肥 N肥、 P肥、 K肥
制作:程汉良
7/234
Q & A 6 判断
池塘施肥的时间应选择晴天水体分层后的 下午进展。
水库施肥养鱼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PG:鲤鱼的脑垂体,简称“垂体〞。
制作:程汉良
22/234
第二节 鱼类的性腺发育
对于人工繁殖来讲,使用激素是一个手段, 前提是性腺要发育成熟〔生长成熟〕。
未达生长成熟的鱼类即使使用激素也不会 产卵。
制作:程汉良
23/234
一、性腺发育规律
鱼类的性腺是由体腔背部两个隆嵴〔生 殖嵴〕发育而来的,生殖嵴的上皮细胞 转化为原始生殖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为 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以后再以不同的 方式发育成为卵子和精子。
无机肥的特点是〔 BC〕D
A.肥效长
B.肥效快
C.营养成份单一 D.使用方便
制作:程汉良
4/234
《养殖鱼类生物学》PPT课件
编辑ppt
5
品种有四个特点: (1)必须有相似的群体形态特征; (2)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包括品质、产 量、产值或药用或观赏价值); (3)必须有稳定的遗传性状,通过繁殖能将
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
(4)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群体。
编辑ppt
6
品种包括:
自然品种——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是育 种的原始材料。如龙池鲫鱼、东北银鲫、淇河 鲫、江西红鲤、黄河鲤、镜鲤、团头鲂等。
编辑ppt
14
表1-1-1 草鱼摄食苦草后草粪碎屑 变成腐屑后蛋白质变化
性质
有机 物
碎 屑
腐
屑
状态
苦 草
草鱼 2天后 4天后 6天后 8天后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粗蛋白 13.41 10.39 16.70 含量 % % %
21.50%
20.76%
21.24 %
编辑ppt
15
试验表明,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即草鱼粪 便转变成的腐屑),并能正常生长。
4、草鱼粪便内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植物碎 片。
尽管草鱼的摄食量很大(食量可达体重
40%~70%),但它仅能消化利用被其咽喉齿
和角质垫所磨碎的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
编辑ppt
13
单从上述现象孤立地分析,很难解释草鱼 单食草类,就有如此快的生长率?
草鱼粪便测定表明:草鱼粪便内的粗蛋白 含量明显下降。其粪便呈绿色,草屑的纤维清 晰可见,其中细胞组织含有的叶绿素十分明显。 草鱼粪便排入水中后,就大量附生细菌、原生 动物、后生动物,其细胞中的叶绿素随即被破 坏,呈黄色,碎屑变成了腐屑。腐屑中收于包 括了大量的菌体蛋白和浮游动物,其粗蛋白含 量反而比草碎和苦草高得多。
人工品种——通过人工有意识的人工选育 或杂交、筛先而成。如建鲤、荷沅鲤、湘云鲤、 颍鲤、异育银鲫、浦江一号(团头鲂)等。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ppt课件
(3)搅拌作用。
最新版整理ppt
9
1.溶解氧(DO)
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占
80%
以上)。一部分从空气中溶解而入(但溶入量一般不
大),或加水带入。
消耗:主要是水中动植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
解
等作用(即“水呼吸”),占70%以上;鱼类的呼吸
作用也消耗一定数量的氧(约占16%);由空气中扩
(3)如引用水温较低的溪水或泉水饲养温水性鱼类,须
提高水温后入池。
(4)在风力较大的地区,注意保持一定的水温。
(5)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地下温热泉水或工厂温排水以
提高池塘水温,可促使家鱼提早成熟和产卵、进行罗非鱼
越冬、提高单位水体的鱼产最新量版整理。ppt
4
(二)透明度 透明度是表示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
最新版整理ppt
10
(1)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
①昼夜变化(主要是因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白
天含氧量高,下午2-4时水中溶氧量常常达到过饱和,至
黎明前降到最低值。昼夜差异:一般来说,浮游植物密度
高时昼夜差异大,浮游植物密度低时差异小;晴天差异
大,阴天差异小。
②垂直变化(在夏季的晴天表现较明显):上层产生
池水运动虽然较为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
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池水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
形式。水的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
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是很大的。
池水的对流加快了池塘物质循环的强度,提高了池塘
的生产力。但夜间发生对流时容易造成池塘缺氧和凌晨池
和水的对流。一般在夜间因池水的对流和风力作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 ppt课件
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 32℃左右,15℃以下则食欲下降,生长变慢。
我国广大地区的鱼类池增养殖塘学——水知第识一温章 淡水状养殖况基础 适合温水性鱼类
水温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和决定产卵开始的时期。成 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期主要决定于水温高低,一般都在 18℃才开始产卵。
③水平变化(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白天下风处的
溶氧都比上风处高,上下层均是如此。但清晨溶氧的水平 变化恰恰与中午相反,是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所以清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晨池鱼开始浮头时,一般总是知识趋向于上风面。
④季节变化:池水溶氧的高量多出现在夏季
和 秋季,低量一般也出现于夏、秋季。上层氧往往超 过饱和度,而下层溶氧则很低,夜间(特别是黎明 前)池塘含氧常常很低,容易产生缺氧浮头的现 象。
(三)池水的运动 造成池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是风和水的密度差。水的注 入和流出也可以产生池水的流动。 池水运动虽然较为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 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池水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
形式。水的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 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是很大的。
(2)氧盈与氧债
知识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受下列条件制约:
(1)与水温成反比。 (2)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3)与水中的溶质浓度成反比。
气体的溶解速度受制于:
(1)与温度成正比。 (2)与该气体在水中的饱和度成反比。 (3)与气——水面界的接触程度成正比。
气体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依赖于:
(1)水分子的扩散作用。 (2)密度流的强弱。 (3)搅拌作用。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水产养殖技术精品PPT课件
专业:生物技术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1.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海水与淡水养殖水域, 采取改良环境、消除敌害、人工繁育与放养 苗种、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投喂饲料、调控 水质、防治病害、设置各种设施与繁殖保护 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促进养殖对象快速生 长发育,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事业。
2. 水产养殖业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其经 营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化型。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3. 水产养殖学指应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 阐述水产养殖动、植物生物学特征,科学 总结水产动、植物养殖先进生产经验和科 技成就,综合比较并阐明水产养殖生物学 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4. 水产养殖学是水产学的重要分支,是农业 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黄鳝
样子像蛇,身体润滑。生活在池塘、小河和 稻田中,以昆虫力食。口咽腔内壁密布微血管, 冬天在淤泥中潜伏时,用以呼吸空气。黄鳝生 下来都是雌性的,成熟后产过一次卵,大多数 就变为雄性。
弹涂鱼
弹涂鱼与大弹涂鱼 一样,可以长期在陆上生 存。如果不定期游出水面 便会死亡。
弹涂鱼只能生活在泥 沼中,弹涂鱼在海岸附近 的石头、木块上也可发现 它们,和大弹涂鱼一样, 它们的头上也有两颗灵活 的眼睛,只是比大弹涂鱼 小。
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 骨硬鳞鱼类,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 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被 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 江中的瑰宝。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 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 性鱼类。
② 淡水总面积1747万公顷(河流520万公顷、湖 泊752万公顷、水库230万公顷、池塘200万公 顷),其中可养水面564.5万公顷。
鱼类增养殖课件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鲂类有团头鲂、三角鲂、广东鲂和长体鲂等
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隶属鲤 科、鳊亚科、鳊属。全国各地自然水域均有分 布。
泥鳅(Mi sgurnus anguill ica udatus),隶属 鳅科、泥鳅属。分布甚广,除西部高原区外,我星 自南到北各水系都有分布。
(九)鱼类的生殖洄游: 1.由外海向浅海、近岸的洄游 2.溯河生殖洄游:
(1)过河口性鱼类的溯河生殖洄游 (2)淡水鱼类的溯河生殖洄游 3.降海生殖洄游:
(1)过河口性鱼类的降海生殖洄游 (2)由江河游向河口、近海的降海洄游
六、鲤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是指丽鱼科、罗非鱼属(Tila pia)和口孵 属(Oreochromis)以及刷齿属(Sa—roth erodn) 的鱼类,3属鱼类有100种以上。
五、光照
1.光对鱼类的视觉器官 2.光对鱼类摄食的影响 3.光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 4.光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5.肥度是什么
二、鱼类的栖息习性
1.中上层鱼类:
2.中下层鱼类
3.底层鱼类
三、鱼类的食性
1.鱼类食性的变化: ①.鱼类食性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年龄)产生变化 ②.食性的季节变化 ③.栖息场所不同引起的食性变化 2.鱼类的摄食方式 ①.滤食性鱼类依靠鳃耙过滤进入鳃腔的水流滤取水中的食物, 大多数以浮游生物为食。 ②.草食性鱼类用咽喉齿切断水革或陆生植物 ③.捕食鱼虾的凶猛鱼类,多采取直接追捕吞食的方式
(二)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①.饵料 ②.温度 ③.光照 ④.化学因子 ⑤.水体的大小
五、鱼类繁殖习性
(一)鱼类的性别差异: 鱼类一般都足雌雄异体(gonochorism),在鲱、鳕、黄鲷、狭鳕等少数 鱼类中发现有雌雄同体(he rma phro diti sm)现象,甚至还有自体受精 能力。黄鳝、剑尾鱼、石斑鱼、某些鲷类等少数种类尚有性逆转现象, 即性腺的发育从胚胎期一直到性成熟期表现为雌性(雄性),经第一次繁殖 后,性腺内部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变成雄性(雌性)鱼。 (二)鱼类的生殖方式: 1.卵生 2.卵胎生 3.胎生
生鱼如何养殖大全
口,离堤岸 3 米以上。
2. 2 鱼苗放养 投放小鱼苗,必须为同一来源,同一批次,大小规 格基本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 1000 —1500 尾/ 平方米。
2. 3 饵料投喂 经驯养的仔鱼投放网箱后,开始用鱼糜诱食, 2—3
天后加入鳗鱼料拌和成团投喂。 鱼苗经 15 —20 天的饲养, 体长一般可
达 2 厘米以上,这时,可投喂膨化鱼苗开口料(拌少许冰鲜鱼浆),每
1. 形态特征 1.1 乌鳢的形态特征
身体前部呈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
25 —40 厘米。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体色呈黑色,体背和 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顶各有两行黑色
斑块。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腹鳍
短小,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尾鳍圆形,末端
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6—8%。
2. 4 饲养管理 1)保持箱内水质清新:鱼苗下箱后,每天清洗一次网箱,并移动
位置,便于箱内外水体对流交换。同时,网箱内投放占水面
1/5 面积
的水葫芦或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供鱼苗隐蔽。
2)及时分箱:鱼苗在网箱内经 15 —25 天的饲养,其个体大小出 现差异,必须过筛分稀,以保持网箱内鱼苗规格大小一致。
底,再以每亩 70 公斤生石灰清塘(池水深为 7—10 厘米),并施足基
肥增肥水质, 可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剂调节水质,让鱼苗下池后有良 好的环境和充足基础饵料。
1. 2 鱼苗放养 鱼苗投放前,先放 20 —30 尾试水鱼以观察水体药
性是否消失。放苗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 技术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
生鱼养殖技术
日期: 2006-03-20
《鱼类养殖学》课件
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病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水质来防 治
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出血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可通过疫苗 免疫和改善水质来防治
寄生虫性疾病:如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水 质来防治
非生物性疾病:如缺氧、氨中毒等,可通过改善水质和增加氧气供 应来防治
药物选择:选择安 全、高效、低残留 的药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某地鱼类养殖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的成功 案例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进步: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环保要求:环保法规的加强,推动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养殖业 竞争力
水质指标:pH值、溶解 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水质调节:定期换水、添 加化学物质、使用生物过 滤等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 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水质污染:防止水质污染, 及时处理污染源
水质优化:根据鱼类生长 需求,优化水质条件
水质维护:定期清理水箱, 保持水质清洁
养殖池:大小、深度、形状、材质等
照明设备:种类、原理、使用方法等
淡水养殖:包括 鲤鱼、鲫鱼、草 鱼等,生长速度 快,肉质鲜美
海水养殖:包括 大黄鱼、带鱼、 鲳鱼等,生长周 期长,肉质鲜美
特种养殖:包括 鳗鱼、甲鱼、鲟 鱼等,生长周期 长,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
观赏鱼养殖:包 括金鱼、锦鲤、 热带鱼等,观赏 性强,市场需求 大
地理位置: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区 场地布局:合理规划养殖池、饲料仓库、办公区等设施 养殖池设计:根据养殖品种、规模和养殖方式选择合适的养殖池类型和尺寸 水质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调节
《鱼类增养殖学》课件
鱼类增养殖学经历了从传统养殖到现代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过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状
目前,全球鱼类增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水产资源供应途径。同时,面临环境压力、病害防治等问题,需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02
鱼类增养殖的基本原理
鱼类繁殖原理
鱼类繁殖方式
鱼类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卵胎生 和胎生,每种繁殖方式都有其特
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的鱼类增养殖可以优化水域生态结构,提高水域生产力,维护生 态平衡。
传承渔业文化
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可以传承和弘扬渔业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鱼类增养殖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鱼类增养殖的科技创新, 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
生态优先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实现鱼类 增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障水域生态安全。
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鱼类增养殖业与相关产业 的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 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国际化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 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国际地位
。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鱼类增养殖学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鱼类捕捞,到人工繁殖,再到增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鱼类增
养殖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环境友好型养殖
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发展可持 续的养殖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 面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进鱼类增养殖学强学科建设和教育 普及,为鱼类增养殖学的发展提供更 多优秀人才。
THANKS
鱼类生长环境对鱼体的生长速度和健 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包括水温、水质 、食物供应等。
生鱼的养殖及管理
科普惠农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ANG ZHI JI SHU生鱼的养殖及管理一、主要养殖品种目前我国养殖的生鱼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斑鳢,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地区,又称“两广生鱼”;另一种为乌鳢,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长江流域,又称“两湖生鱼”。
杂交生鱼是乌鳢与斑鳢杂交繁育出的子一代杂交种。
杂交生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畅销华南及港澳地区,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特别适合高密度高产养殖;可加工成冻鱼片、鱼糜和休闲小吃,皮可制革,适合进行深加工,利用价值非常高。
杂交生鱼的产业化养殖前景广阔,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养殖模式(一)一次出塘在4月底6月初投放刚孵出7d 左右的生鱼苗,数量在3万~6万尾/667m 2,成活率在10%~40%不等。
如果成活率高,则出售一部分鱼苗,最终保证6000~8000尾/667m 2的放养密度。
到年底或者第二年初,待价高一次出塘。
为减少养殖风险,多数养殖场都是直接购买已经标粗好的足够数量的鱼苗放养。
(二)中间出塘在4月中旬投放密度为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雷骆生鱼是群众对斑鳢、乌鳢等鳢科鱼类的俗称,地方名又叫黑鱼、财鱼、乌棒和蛇头鱼等。
生鱼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类,是一种营养全面的水生珍贵佳肴和保健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在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一带,被视为滋补珍品。
. All Rights Reserved.【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ANG ZHI JI SHU10000~12000尾/667m2。
在8月底到10月中旬,根据鱼价和市场走势,出售规格在0.4~0.6kg/尾之间的生鱼。
剩余生鱼密度控制在4000~8000尾/667m2,具体数量由出售生鱼数量和剩余生鱼规格所决定。
(三)分塘养殖该种养殖模式一般拥有多个池塘,4—6月投放黑芝麻,然后集中头苗(鱼苗标粗过程中的大规格苗)于一个池塘,放养密度在8000尾以下,其他鱼塘的养殖密度为10000~12000尾/667m2。
《鱼种养殖技术》PPT课件
施肥
• • 1、灌水 消毒后7天的鱼池,灌水。水质要求,无泥沙,无毒。最好是进水口和出水口用密网阻 隔,不让有害生物进入。不要一次灌满,保持70公分为宜。 2、施肥 根据水温和气温的差别,提前7-10天投肥。发酵后的猪粪,牛粪或者是鸡粪均可。一 层猪粪,一层生石灰。主要是培育枝角类或者桡足类,就是我们说的红虫。
•
湖南沅江单养花鲢鱼种模式
单养花鲢寸片,不投放白鲢。 肥水+饲料+生物菌联合养殖。 每亩放花鲢寸片4000左右,成活3000,年底捕捞规格3-4两。疾病很少。亩产1000斤以上。 饲料需要使用兴源奔吧100饲料粉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用一个2-3亩的小鱼塘试验一下。
常见鱼病——小瓜虫病
• • • 在病鱼的鳃部及体表形成“小白点”,虫体多时易致鱼死亡。 治疗:1.5ppm干辣椒粉和1ppm的生姜合剂加水煮沸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2-3 次,疗效好又经济 切记:不要使用硫酸铜。
车轮虫病
寄生在体表和鳃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病鱼表现为鱼 体发黑,离群独游。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常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寄生于鱼体表 的车轮虫在鱼体表来回滑动,剥取宿主的皮肤组织细胞和鳃组织作营养,破坏皮肤和鳃组织, 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 治疗方案: 处方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0.5g和0.2g,配制成合剂后全池泼洒一次。 处方2:苦参碱溶液,一次量,每1方米水体,0.4g,全池泼洒1-2次。 处方3:严重时,苦参碱溶液和阿维菌素溶液配合使用,量不变。
投种
• 1、选好优质鱼种。 肉质肥满结实,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质健壮,眼睛明亮,跳动 激烈,逆水性强。 • 2、鱼种消毒。 用3%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下塘。 • 3、投放鱼种。 最好是在上风向,水较深的地方。注意水温相差不要超过2℃。否则容易引起 感冒。 • 4、主养鱼优先。 主养鱼先放,套养鱼推迟10-20天放。主养花鲢的鱼池,可到8月中旬再放白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鱼养殖技术日期:2006-03-20 来源:中国渔业网作者:不详阅读:次字体:一,生鱼的经济价值和生物学特性(一)生鱼的经济价值生鱼(Ophiocephalus argus)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
生鱼又称黑鱼、团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墨头鱼等。
生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生长较快。
据测定,每百克鱼肉含蛋白19.8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1.2克,营养价值很高。
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两广和港澳地区,生鱼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
广东驰名的“生鱼葛菜汤”甚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生鱼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生鱼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生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生鱼的生物学特性生鱼属硬骨纲、鲈形目、攀鲈亚目、鳢属。
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两湖生鱼)、斑鳢(两广生鱼)及其杂交种。
1.形态特征1.1乌鳢的形态特征身体前部呈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
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
体色呈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
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顶各有两行黑色斑块。
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
腹鳍短小,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
臀鳍短于背鳍,尾鳍圆形,末端不达肛门。
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
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曲折,向下移2行鳞片,位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珠三角地区的渔民习惯上称为“两湖生鱼”,鱼肉腥味较浓。
1.2斑鳢的形态特征一般体长20厘米,体重500—1000克。
体近圆筒状,尾柄粗短。
头长、吻短、略平扁。
背鳍、臀鳍基部甚长,无硬棘。
胸鳍圆,腹鳍小,前位。
尾鳍圆形。
体黑灰色,腹部灰白,具有众多不规则大小黑斑;头顶部黑斑呈“一八八”状。
习惯上称为“两广生鱼”,鱼肉煲汤无腥味。
斑鳢和乌鳢的形态特征有明显区别。
斑鳢体较乌鳢短;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斑纹则呈近似“一八八”三字;乌鳢的头比较尖,更似蛇状。
1.3杂交鱼以外地(山东、湖南等地)乌鳢为父本,广东斑鳢为母本杂交繁育出子一代杂交种,该杂交种生长速度快,3个月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具有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
在珠三角地区,斑鳢俗称为“港种”,乌鳢俗称为“湖南鱼”,两种生鱼杂交繁育出的子一代鱼为“杂交鱼”。
2.生活习性生鱼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
生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变化、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将头露出水面,借助腮腔内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的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
生鱼的生存水温0℃—41℃,最适水温26—28℃。
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底深处,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于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
生鱼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生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往往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逃逸时身体似蛇状,缓缓向前移动。
3.食性与生长生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自然界生鱼主要以小鱼、虾、蛙的蝌蚪、水生昆虫及其他水生动物为食。
因鱼体大小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其摄食的食物种类也不同。
鱼苗期主要以桡足类、知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当体长达3厘米以上时,转向以水生昆虫为主,也吃一些小型鱼虾,当体长8厘米以上时,则以鱼虾为主要摄食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悬殊时,生鱼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生鱼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种苗培养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进入性成熟阶段,鱼体增长速度减慢。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使用膨化饲料投喂,夏季高温时节养殖4—5个月后,斑鳢(港种)可达1.0—1.2斤,杂交种养殖3—4个月可达2斤。
二,生鱼仔鱼驯养和鱼种培养生鱼仔鱼食性驯化和苗种培育是人工养殖生鱼中的一大技术难关。
各地普遍反映“生鱼要鱼苗容易,育种难”。
水花成活率最高不过50—60%,一般为20—30%,甚至更低。
因此,提高生鱼培养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生鱼养殖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关。
(一)仔鱼的驯养刚孵化的仔鱼,体质弱,活动能力差,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草等附着物上,以自身卵黄为营养源,随着卵黄囊逐渐被吸收缩小,幼体发育不断完善,此时是生鱼种苗死亡的高峰期,务必精心驯养。
其驯养方法如下:1.适时喂食当鱼苗孵出4—5天,卵黄囊消失,开始从外界摄食时,用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动物,并经30—40目筛网过滤(鱼苗孵出2—3天必需过滤),以其滤液均匀泼洒在孵化池内,若食料不能满足其需要时,则可投喂熟蛋黄、酵母、鱼糜以及全价配合饲料(粉料)等作为补充饲料,让其吃饱吃好,以满足鱼苗的生长需要。
2.保持水质清新鱼苗脱膜后,大量的卵膜和油状物漂浮在水体中或沉入水底,故应经常保持一定的微水流,以增加水体溶氧,排除卵膜及油状物。
3. 注意病害防治生鱼苗期最容易患水霉病,一般以1—2PPM亚甲基蓝或15—20PPM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一次预防,日常换入的新水应在贮水池中先用25PPM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处理,无药害后才可使用,并将池水培育成嫩绿色为好。
鱼苗经8—10天的饲养,体长可达10—15毫米,体色转黄。
随着鱼苗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对饵料、溶解氧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苗种培育。
(二)鱼种培育1. 池培育苗种1. 1鱼苗池要求生鱼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一般以0.2—0.4亩为宜,水深0.5—1.0米。
鱼苗放苗前,要清池消毒;先排干池水晒底,再以每亩70公斤生石灰清塘(池水深为7—10厘米),并施足基肥增肥水质,可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剂调节水质,让鱼苗下池后有良好的环境和充足基础饵料。
1. 2 鱼苗放养鱼苗投放前,先放20—30尾试水鱼以观察水体药性是否消失。
放苗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2℃,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6—7万尾,以后视鱼苗生长情况和培育时间逐步过筛分稀。
也有一次放足4—5万尾/亩,直接培育成的规格鱼种。
1. 3 饲料投喂驯养后的仔鱼,下池时,以浮游生物为食,随着鱼苗长大,摄食量增大,而池中的浮游动物逐渐减少,一方面通过继续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另一方面可增投喂豆浆、蛋黄、酵母以及全价配合饲料(粉料),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体长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摄食量进一步增大,单靠浮游动物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这时可投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膨化鱼苗开口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饲料的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主要以膨化饲料(90%以上)投喂,一般3—5天即可完成驯化。
1. 4 培育管理1)及时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粪渣残饵最容易败坏水质,因此,生鱼培育期间,视水质情况经常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3,先排后灌。
另外在鱼池中移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供鱼苗隐蔽。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生鱼有大吃小的习性,尤其是食物缺乏时表现更为突出。
因此,生鱼苗种培养要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种力求大小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影响鱼苗成活率。
3)防病防逃:日常注意进出水口栅栏,雨天防止漫池。
拉网过筛难免损伤鱼体,鱼体一旦受伤,最容易患水霉病,生产中常用0.1—0.2PPM 的孔雀石绿防治。
应注意预防车轮虫、斜管虫的侵袭。
2. 网箱培育苗种2. 1 网箱的制作和设置网箱采用30—40目的软质尼龙网布缝制,规格5米×1.2米,长方形,敞口式。
网箱用木料或竹子作框架,网箱四角固定在框架上,高出水面30厘米,网底离地50厘米以上,以卵石作沉子,使网衣充分自由展开,并随水位自由升降。
箱间行距4—5米,便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设置的水域要有一定的肥度,靠近进水口,离堤岸3米以上。
2. 2 鱼苗放养投放小鱼苗,必须为同一来源,同一批次,大小规格基本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平方米。
2. 3 饵料投喂经驯养的仔鱼投放网箱后,开始用鱼糜诱食,2—3天后加入鳗鱼料拌和成团投喂。
鱼苗经15—20天的饲养,体长一般可达2厘米以上,这时,可投喂膨化鱼苗开口料(拌少许冰鲜鱼浆),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
2. 4 饲养管理1)保持箱内水质清新:鱼苗下箱后,每天清洗一次网箱,并移动位置,便于箱内外水体对流交换。
同时,网箱内投放占水面1/5面积的水葫芦或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供鱼苗隐蔽。
2)及时分箱:鱼苗在网箱内经15—25天的饲养,其个体大小出现差异,必须过筛分稀,以保持网箱内鱼苗规格大小一致。
3)日常管理:主要是勤洗网箱,并检查箱体是否破坏,以防外逃。
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防治鱼病。
3. 鱼苗培育期间注意事项在种苗培养期间,要勤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若发现苗种绕池边游荡,表明池中饵料不足,应及时投喂。
由于3周内鱼苗具高度集群的习性,鱼苗聚集一起,投饵时游弋于群体中心和体弱的鱼苗,获食机会相对较少,造成摄食情况良好的鱼苗全长可达3.5—3.8厘米,体弱的仅为2.3—2.7厘米,甚至会造成特别体弱的鱼苗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营养而死亡。
因此,一要投喂充足的饲料,二要改进投饵方法,采取一天多次投喂,使鱼苗能摄食均匀,生长速度基本一致。
在培育的初期,轮虫、水虱的欠缺,中、后期丝蚯蚓、小鱼、小虾的不足,都会使苗种摄食不均而造成长势不一,引发互相残杀。
因此,当池塘天然饵料不足时,可在池塘水面上设置灯光引诱昆虫,供鱼苗食用;也可适当投喂水虱、冰鲜鱼浆和鳗鱼配合粉料。
生鱼苗有集群的习性,若发现集群过大,应及时疏散,特别在天气闷热的夜间,如出现上述现象,应将鱼苗捞取放到本育苗塘的其他地点。
要注意水色的变化,尤其在高温季节里,若水质过肥,溶氧不足,易引起鱼苗浮头、泛塘,造成苗种大批死亡。
因此,要根据苗种生长情况,适时注入新水,逐步提高水位,调节水质,增加水体空间调整苗种密度。
三,生鱼成鱼养殖两模式生鱼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生鱼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其养殖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浙江等地区养殖生鱼,多采取成鱼池套养和集约化精养。
生鱼集约化精养是目前珠三角地区养殖生鱼的主要模式,亩产量一般达2—3吨,高产塘每亩可达4—6吨。
(一)成鱼池套养成鱼池套养就是在主养草鱼、鲢鱼、鳙鱼的池塘中套养少量生鱼鱼种,以吞食与主养鱼争食、争氧气、争水体的小型野杂鱼,充分利用水体、减少饲料损耗,增加主养鱼产量,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