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_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合集下载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蒸馏和沸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和操作。

3、学会用常量法测定液体的沸点。

二、实验原理1、蒸馏原理蒸馏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其中易挥发的组分气化,然后将蒸气冷凝为液体,从而使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操作。

蒸馏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沸点低的组分容易气化,蒸气中该组分的含量较高;沸点高的组分不易气化,蒸气中该组分的含量较低。

通过多次蒸馏,可以将混合物逐步分离为纯组分或较纯的混合物。

2、沸点测定原理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的温度。

在一定压力下,纯液体有固定的沸点。

当液体中含有杂质时,其沸点会升高,而且沸点的范围也会变宽。

因此,通过测定液体的沸点,可以判断液体的纯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橡胶塞、玻璃管等。

2、试剂乙醇水溶液(体积比 1:1)四、实验装置1、蒸馏装置蒸馏装置主要由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锥形瓶组成。

蒸馏烧瓶用于盛放待蒸馏的液体混合物;温度计用于测量蒸气的温度,其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直形冷凝管用于将蒸气冷凝为液体;接引管用于将冷凝后的液体导入锥形瓶中;锥形瓶用于收集蒸馏出的液体。

2、安装要点(1)安装仪器时,应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首先将铁架台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下,再将石棉网放在酒精灯上,将蒸馏烧瓶放在石棉网上。

(2)蒸馏烧瓶的支管应与冷凝管的进水口相连,冷凝管的出水口应与接引管相连,接引管应伸入锥形瓶中,但不能接触锥形瓶的内壁。

(3)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不能接触蒸馏烧瓶的内壁。

五、实验步骤1、加料将乙醇水溶液(体积比 1:1)约 50 mL 加入蒸馏烧瓶中,不要超过蒸馏烧瓶容积的 2/3。

2、安装装置按照上述安装要点安装好蒸馏装置。

3、加热先打开冷凝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蒸馏烧瓶。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而沸点则是衡量液体挥发性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蒸馏和测定沸点,探究不同物质的挥发性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蒸馏分离混合物。

实验方法:首先,将待蒸馏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

烧瓶上方连接一个冷凝管,冷凝管的另一端放入冷却水槽中。

在烧瓶底部设置加热设备,如电炉。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烧瓶中,确保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烧瓶底部。

最后,打开加热设备,逐渐升温。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水和酒精作为蒸馏混合物。

通过加热,我们观察到水和酒精逐渐沸腾,并产生蒸汽。

这些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转变为液体并收集在接收瓶中。

我们记录了收集到的水和酒精的体积,并测量了其沸点。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水和酒精的沸点分别为100摄氏度和78摄氏度。

这与我们之前的了解一致,水的沸点较高,而酒精的沸点较低。

此外,我们还发现,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分离出纯净的水和酒精。

这是因为水和酒精的沸点差异使得它们在蒸馏过程中分别转化为蒸汽,并通过冷凝转变回液体。

实验讨论: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实现纯净物质的提取。

而沸点的测定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纯度和挥发性。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和酒精的沸点差异明显,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蒸馏将它们分离出来。

此外,本实验还提醒我们,在进行蒸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冷凝管的冷却效果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冷却不充分,蒸汽无法充分冷凝,会导致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进入接收瓶中,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其次,温度计的准确性也是关键。

温度计的位置应确保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烧瓶底部,以避免受到加热设备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方法,分离了水和酒精这两种不同组分。

我们观察到水的沸点较高,而酒精的沸点较低,这使得它们在蒸馏过程中分离出来。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实验,掌握液体的蒸馏分离原理和测定沸点的方法,加深对液体物理性质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试剂:1. 蒸馏装置,蒸馏烧瓶、冷却管、接收烧瓶等。

2. 沸点测定仪器,酒精灯、温度计等。

3. 实验试剂,水、乙醇等。

实验原理:蒸馏是利用液体成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液体使其蒸发,然后再冷凝成液体的方法,实现对液体成分的分离。

而沸点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沸点温度是液体的物理性质之一。

实验步骤:1. 蒸馏实验。

(1)将蒸馏烧瓶装入待蒸馏液体,安装好冷却管和接收烧瓶。

(2)加热蒸馏烧瓶,观察液体蒸发和冷凝的过程。

(3)收集冷凝液,观察其性质和收率。

2. 沸点测定实验。

(1)将液体装入沸点测定器中,加入温度计。

(2)点燃酒精灯,加热液体。

(3)观察温度计读数,记录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蒸馏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混合液体分离,观察到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得到了较纯净的液体。

而沸点测定实验中,我们准确地测定了液体的沸点温度,这些数据对于液体的性质分析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液体的蒸馏分离和沸点测定的技巧。

这些实验数据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蒸馏装置的密封性对蒸馏效果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密封件的安装和使用。

在沸点测定实验中,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控制。

实验改进意见:为了提高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蒸馏装置的设计,选择更为精准的温度计,以及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技巧的培训。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实验操作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丰富实验经验,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一:普通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普通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记录82℃以前馏分的体 积,测定弃浓度,回收 馏分,弃去残液。
2020/5/8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思考题
1、微量法测定沸点时,如遇下列情况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 请说明原因.
答:(1)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 偏高。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 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 毛细管内潮湿,加入样品后,样品部分潮湿,测得 的熔点偏低 (4) 试料加入量过多,使熔程增宽 (5)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 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 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2020/5/8
【仪器及试剂】
•仪器:圆底烧瓶(100ml、50ml各1个),直形冷凝管(1支),接引管 (又称牛角管1支),锥形瓶(2个),蒸馏头(1个),温度计套管(1支), 150℃温度计(1支),沸点管(1套),提式管(1支) •试剂:60%工业酒精水溶液或工业酒精。
【物理常数】
化合物 名称
2020/5/8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思考题
3、测得某种液体有固定的沸点,能否认为液 体是单纯物质?为什么?
答:有些液体能与其它组份化合物形成二元 或三元恒沸物,它们也有恒定的沸点,但 确是混合物,而不是单纯物质。
2020/5/8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思考题
4.、微量法测沸点的沸点内管和外管如果靠 的太紧,间隙小,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为什么 ?
2020/5/8
4.沸石的作用
•为了防止在蒸馏过程中出现“过热”及“暴沸” 现象,在蒸馏前必须加入沸石。 •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汽化中心,保证蒸馏的平稳 进行。在任何情况下切忌将助沸物加入已沸腾的 液体中,否则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汽而将大部分 液体从蒸馏瓶口喷出而造成危险。 • 如果蒸馏前忘加沸石,需补加时,应先移去热 源,待液体冷却至沸点温度以下,然后再加入。 如蒸馏中途需停止,再蒸馏时应在加热前重新加 入新的沸石。

实验一 蒸馏、分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  蒸馏、分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蒸馏、分馏和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蒸馏和分馏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有机物质的沸点不同,在蒸馏过程中低沸点的组分先蒸出,高沸点的组分后蒸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不同的是,分馏是借助于分馏柱使一系列的蒸馏不需多次重复,一次得以完成的蒸馏(分馏就是多次蒸馏),应用范围也不同,蒸馏时混合液体中各组分的沸点要相差30℃以上,才可以进行分离,而要彻底分离沸点要相差110℃以上。

分馏可使沸点相近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甚至沸点仅相差1-2℃)得到分离和纯化。

通过实验使学生:(1)理解蒸馏和分馏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什么情况下用蒸馏,什么情况下用分馏。

(2)熟练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3)掌握分馏柱的工作原理和常压下的简单分馏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当液态物质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大到与大气压或所给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即达到沸点。

所谓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分馏:如果将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物进行蒸馏,在沸腾温度下,其气相与液相达成平衡,出来的蒸气中含有较多量易挥发物质的组分,将此蒸气冷凝成液体,其组成与气相组成等同(即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组分),而残留物中却含有较多量的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这就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蒸馏。

如果将蒸气凝成的液体重新蒸馏,即又进行一次气液平衡,再度产生的蒸气中,所含的易挥发物质组分又有增高,同样,将此蒸气再经冷凝而得到的液体中,易挥发物质的组成当然更高,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一连串的有系统的重复蒸馏,最后能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

应用这样反复多次的简单蒸馏,虽然可以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但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且在重复多次蒸馏操作中的损失又很大,设备复杂,所以,通常是利用分馏柱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这就是分馏。

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其结果,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和测定物质的沸点,掌握蒸馏和测定沸点
的方法,了解不同物质的沸点特性。

实验仪器与试剂:蒸馏装置、酒精灯、温度计、饱和氯化钠溶液、水、酒精。

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液体被加热至沸点,然后蒸气冷凝成液体。

沸点是
指物质在一定压力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测定沸点来判断物质的纯度和成分。

实验步骤:
1. 将蒸馏瓶和冷凝管连接好,将饱和氯化钠溶液倒入蒸馏瓶中。

2. 将待测液体(水和酒精)倒入蒸馏瓶中。

3. 用酒精灯加热蒸馏瓶中的液体,观察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

4. 用温度计测定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记录下沸点。

5.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水和酒精进行蒸馏和测定沸点。

实验结果:
1. 对水的蒸馏和测定沸点:水的沸点为100℃。

2. 对酒精的蒸馏和测定沸点:酒精的沸点为78℃。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水的沸点为100℃,而酒精的沸点为78℃。

这与已知的数据相符,说明实验结果准确。

水和酒精的沸点差异较大,因此可以通过蒸馏和测定沸点来对它们进行分离和鉴别。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方法,并且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沸点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蒸馏和测定沸点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和鉴别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掌握液体的分离和纯度检验方法。

实验仪器,蒸馏装置、试管、酒精灯、温度计、冰块等。

实验原理,蒸馏是液体混合物中分离纯液体的一种方法。

当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时,它们的沸点不同,利用这种差异可以把它们分离出来。

蒸馏过程是液体受热变成气体,再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压力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沸点的测定来判断液体的纯度。

实验步骤:1. 将蒸馏瓶中的混合液体倒入蒸馏瓶中,加入少量沙粒,以防止液体在受热时剧烈沸腾,使沸点测定不准确。

2. 装好蒸馏装置,将试管放在冷却水中。

3. 用酒精灯加热蒸馏瓶中的混合液体,观察试管中的液体变化。

4. 当试管中液体温度开始上升时,观察温度计读数,记录下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

5. 继续观察试管中液体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不再上升时,记录下液体的沸点温度。

实验数据:样品1,甲醇,开始沸腾温度78℃,沸点温度80℃。

样品2,乙醇,开始沸腾温度82℃,沸点温度8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甲醇和乙醇的沸点分别为80℃和84℃,与已知数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准确。

通过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成功分离出甲醇和乙醇两种液体,并得到它们的沸点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也验证了甲醇和乙醇的纯度较高。

实验结论,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是一种有效的液体分离和纯度检验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分离出甲醇和乙醇两种液体,并得到它们的沸点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证明了甲醇和乙醇的纯度较高。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在测定沸点时,要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确保准确记录沸点温度。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并妥善保存。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液体分离和纯度检验的基本技能。

希望今后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工作。

常压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

常压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
沸程的数据可反映出馏出液的纯度和杂 质的性质。
对于不能形成共沸点的混合液,沸程 范围越小,馏出液越纯。
两种或多种物质若能组成共沸点混合 物,也有恒定的沸点。
沸程范围较小或沸点恒定的液体不一 定都是纯净的化合物。
为了消除在加热的过程中的过热现象 和保证沸腾的平稳进行,在加热前应加入 沸石。
什么是助沸物或防暴沸剂(沸石)? 受热后能放出细小的空气泡,成为液
三、仪器药品: 四、实验步骤:
(一)仪器安装:从左(酒精灯开始)到 右(锥形瓶)。《拆仪器顺序刚好相反》
(二)操作: 1、加料:用漏斗往烧瓶中加入10mL酒 精,并加入2~3 颗沸石(需回收), 2、加热蒸馏 3、收集液体: 4、计算回收率 思考题:
实验二 沸点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意义。
体分子的气化中心,可以防止蒸馏过程中 发生暴沸的物质。
如果加热后发现未加助沸物而需补加时 应使液体冷却至沸体中, 否则会引起暴沸。
常压蒸馏应用于:
(1)分离混合液。各物质的沸点应相差 在40℃以上。
(2)测定化合物的沸点。数据不够精确。 (3)回收溶剂。
注意: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 纯净的化合物。
三、仪器药品:
四、实验步骤:
1、自己封闭一端毛细管口;
2、往微量沸点测定管(粗)中滴加3~5滴 四氯化碳,插入细毛细管,开口一端朝下; 水浴加热至毛细管迅速地冒出气泡(出现 连珠泡),停止加热。观察最后一个气泡 刚缩进毛细管时瞬间的温度为待测物的沸 点。
2.掌握测定沸点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沸 点 是 指 在 101.325×103 帕 压 力 ( 即 一 个大气压)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纯的液体有机化合物 具有一定的沸点,在蒸馏过程中,沸点变动 范围(沸程)很小,在0.5~1℃左右。

实验一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本实验旨在通过蒸馏法和沸点测定法确定物质的沸点。

实验仪器和试剂:
1.烧杯、锥形瓶、洗瓶、试管
2.温度计
3.酒精、水混合液体(体积比例1:1)
实验步骤:
1.取一锥形瓶,加入待测物质(酒精水混合液),瓶口插上温度计;
2.将锥形瓶接在沸石,进行蒸馏。

将沸馏出的液体收集在另一个洗瓶中;
3.当蒸馏出液体的温度保持平稳时,记录下大气压下的液体沸点温度;
4.重复以上操作,得到多组数据,并取平均值。

实验注意事项:
1.锥形瓶中的液面不得超过1/2,以免蒸馏时液体溢出;
2.蒸馏过程中,应保持加热的稳定性,避免液体瞬间升温,影响测定结果;
3.每次测定后,需冷却、清洗试管等器皿,以便下一组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种物质的沸点。

例如,在大气压力下,我们测得的酒精水混合液沸点为78.2℃。

不同物质的沸点相差很大,可以作为物质鉴别的依据。

实验评价: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法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确定物质的沸点、纯度等。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常量法)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常量法)

注意事项:
1 蒸馏时加热不宜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 象;温度计水银球应插蒸馏烧瓶支管口下;加热前应加入沸 石,冷凝管应通冷凝水;蒸馏时不应蒸干。 2 纯净的液体有机物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固定的沸点。沸点是液 体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因此通过测定沸点可以鉴别有 机化合物并判断其纯度。 3 利用蒸馏可将沸点相差较大(如相差30℃)的液体混合物分 开。液体混合物加热后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者随后蒸 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瓶内,这样可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答:不正确,液面上测得的沸点过高,支管口上,蒸汽不能饱 和水银球,测得沸点过低。
z 将待蒸馏的液体倾入蒸馏烧瓶中时,不使用漏斗行吗?如 果不使用漏斗应怎样操作?
答:行,沿着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的对面倾倒。
z 蒸馏时,放入止暴剂为什么能防止暴沸?如果加热后才发
现未加入止暴剂,应该怎样处理才安全?
答:止暴剂的表面有小孔,当加热到沸腾时,小孔中的空气
基本原理——蒸馏
定义:将液体化合物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
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的两个过程的联合。
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之一。
通过蒸馏可除去不挥发性杂质及有色的杂质,分离沸 点差大于30℃的液体混合物,还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 点及定性检验液体有机物的纯度。
混合液体同样可能有恒定的沸点(共沸物),因此不 能说具有恒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若大气压力有变化,那么令液体化合物的蒸气压达 到一定大气压力时的温度也发生变化。即沸点随大气压力 变化而变化。
基本原理——沸点
液体化合物蒸气压——温度
曲线图:
p H2O
外界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时,水的沸点为100 ℃。

实验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基本原理;2、用蒸馏法分离工业酒精、测定乙醇沸点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仪器仪器:水浴锅、蒸馏烧瓶(250ml圆底烧瓶和蒸馏头)、温度计(带橡胶塞)、直形冷凝管、接引管、接受器(三角烧瓶2个)、铁台(2个)、冷凝管夹(2个)、十字夹(2个)、橡胶管(2根)、漏斗、100ml量筒(公用)试剂:工业酒精、沸石三、实验原理1、什么是蒸馏?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成蒸气,再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2、蒸馏有哪些用途?液体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适用于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化合物);测定化合物的沸点;回收溶剂或浓缩溶液。

3、沸点的定义?液态物质的蒸气压与其所处体系的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物质处于沸点时的特征:液态物质沸腾;液态与气态平衡。

图1 蒸馏装置图图2 温度计的安装位置四、实验操作流程1、接好冷凝水的进出水管(注意检查进出水管——下进上出、冷凝管是否完好)。

2、蒸馏装置的安装:根据装置图按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安装(温度计的水银球上端的位置恰好与蒸馏烧瓶支管的下缘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操作:(1)取下温度计,加入少许沸石,通过长颈漏斗或者沿着蒸馏烧瓶支管对面的瓶颈壁小心加入工业酒精样品90ml。

(2)安装温度计。

(3)开通冷凝水。

(4)加热(设置水浴锅温度95℃左右)。

(5)接受馏出液4、沸程记录。

5、结束蒸馏:当温度计读数突然下降,冷凝管中液滴流出缓慢时,说明蒸馏结束。

(1)切断电源,停止加热。

(2)移去接受瓶,并放好。

(3)关闭冷凝水。

(4)冷却后拆卸仪器,并及时清洗玻璃仪器,放回原位。

五、实验结果记录。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通过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在室温状态下将混合醚、氯仿和乙醇分离。

结果表明,蒸馏法可以将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分离,而沸点测定法则可以准确地测定液体的沸点。

目的:1.了解蒸馏和沸点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学会应用蒸馏和沸点测定法将液体分离和测定其沸点;3.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原理:蒸馏法是利用液体沸点差异分离混合液体的一种方法。

混合液体煮沸后水蒸汽通过冷却管、转化成液态,落入收集瓶中。

可以将沸点较小的液体分离出来实现蒸馏。

沸点法则是将温度升高到每种液体的沸点状态下,即液体与空气的压强相等时,其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仪器材料:蒸馏装置、恒温水浴、烧瓶、温度计、收集球、转化管、氧化铁鼓、纯水、混合液、热水浴等。

实验步骤:1.将混合液体倒入烧瓶中;2.组装蒸馏装置,将转化管接入冷却水槽,将烧瓶加热,用恒温水浴使温度保持稳定;3.测记录下收集瓶温度,以验证实验结果;4.沸点测定法: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单个液体进行沸点测定,记录沸点值。

实验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蒸馏法分离了混合醚、氯仿和乙醇。

蒸馏结束后,我们测量收集瓶中乙醇的温度,得出其沸点为78.4摄氏度。

沸点测定结果与已知数据相同,表明实验结果可靠。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蒸馏和沸点测定实现了混合液体分离,并测试了乙醇的沸点。

实验结果表明,蒸馏法可以分离组成差异大的液体,在实验室分离液体时有广泛的应用。

沸点测定法的准确性较高,在实验测定沸点时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把握蒸馏的原理和实验方式;2、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3、把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式。

二、实验原理液体的蒸气压随液体的温度升高而加大,当液体本身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呈沸腾状态,此刻的温度确实是该液体的沸点。

通常的沸点是指在760mmHg压力下液体的沸腾温度。

蒸馏确实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成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体这两个进程的联合操作。

纯液态有机物在蒸馏进程中沸点范围很小(0.5〜FC),因此能够利用蒸馏来测定沸点。

在通常情形下,纯粹的液态有机物在大气压下有必然的沸点。

因此测定沸点能够辨别液体有机物或确信其纯度。

某些有机物往往能和其他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混合物,它们也有必然的沸点。

因此,不能以为沸点必然的物质都是纯物质。

用蒸馏法测定沸点叫常量法,此法用量较大,要求预测物质在10mL以上,假设量过小,能够用微量法测定。

三、实验装置蒸馅装置蒸馅装置四、实验仪器、器材名称及药品250ml 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玻璃漏斗 万用夹 200 r 温度计 100ml 三角烧瓶 起落台乳胶管 14#温度计套管 50ml 量筒 铁架台高锰酸钾水溶液 40-60目人造沸石五、实验步骤1、安装:按蒸馏装置图安装蒸馏装置(蒸馏装置的装配顺序一样是先从热源开始,然后由下而上,由左至右)。

2、 加料:通过玻璃漏斗向250ml 圆底烧瓶里加入150ml 高锰酸钾水溶液,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并加入几 粒人造沸石(量约为2-3个小米粒大小体积即可)。

3、 加热:应先向冷凝管中缓慢通入冷凝水后,再开始加热,使之沸腾进行蒸馏,操纵加热程度,使蒸馏速度 以每秒滴出1〜2滴馏出液为宜。

4、 馏出液的搜集:在蒸馏进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润湿,此刻的温度计读数确实是馏出 液的沸点。

搜集所需温度范围的馏出液。

本实验当搜集大约50ml 馏出液即可停止蒸馏,实验终止。

并记录第一 滴馏出液进入三角烧瓶时的温度与最后一滴馏出液进入三角烧瓶时的温度。

实验一-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蒸馏原理并熟悉蒸馏仪器的使用。

2、了解掌握沸点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通过简单蒸馏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挥发度不同的液体分离,这两种液体的沸点应相差30℃以上。

1.简单蒸馏原理液体混合物之所以能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是因为组成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

例如,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而甲苯的沸点为110.6℃。

若将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在蒸馏瓶内加热至沸腾,溶液部分被汽化。

此时,溶液上方蒸气的组成与液相的组成不同,沸点低的苯在蒸气相中的含量增多,而在液相中的含量减少。

因而,若部分汽化的蒸气全部冷凝,就得到易挥发组分含量比蒸馏瓶内残留溶液中所含易挥发组分含量高的冷凝液,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同样,若将混合蒸气部分冷凝,正如部分汽化一样,则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多。

这里强调的是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若将混合液或混合蒸气全部冷凝或全部汽化,则不言而喻,所得到的混合蒸气或混合液的组成不变。

综上所述,蒸馏就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液体汽化,然后,蒸气通过冷凝变为液体,使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过程,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2.蒸馏过程通过蒸馏曲线可以看出蒸馏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随着加热,蒸馏瓶内的混合液不断汽化,当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施加给液体表面的外压相等时,液体沸腾。

在蒸气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不变。

一旦水银球部位有液滴出现(说明体系正处于气—液平衡状态),温度计内水银柱急剧上升,直至接近易挥发组分沸点,水银柱上升变缓慢,开始有液体被冷凝而流出。

我们将这部分流出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

由于这部分液体的沸点低于要收集组分的沸点,因此,应作为杂质弃掉。

有时被蒸馏的液体几乎没有馏头,应将蒸馏出来的前1~2滴液体作为冲洗仪器的馏头去掉,不要收集到馏分中去,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在第二阶段,馏头蒸出后,温度稳定在沸程范围内,沸程范围越小,组分纯度越高。

此时,流出来的液体称为馏分,这部分液体是所要的产品。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和蒸馏的意义,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及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纯净的液体有机物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固定的沸点。

沸点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因此通过测定沸点可以鉴别有机化合物并判断其纯度。

2.利用蒸馏可将沸点相差较大(如相差30℃)的液体混合物分开。

液体混合物加热后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者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瓶内,这样可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课堂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内容如下:1)测沸点有何意义?2)什么是沸点?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沸程是多少?3)什么是蒸馏?蒸馏的意义?4)什么是爆沸?如何防止爆沸?5)沸石为什么能防止爆沸?6)蒸馏的用途?7)何时用常量法测沸点何时用微量法测沸点?8)有机实验室常用的热源?加热的方式有几种?9)热浴的方式有几种?10)安装、拆卸仪器装置的顺序是什么?11)冷凝管的种类有几种?12)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是怎样的?【实验仪器及设备】1. 30mL圆底烧瓶19#2. 蒸馏头19#×3或19#×2×14#3. 温度计套管19# 或14#4. 温度计100℃5. 直形冷凝管(短的)19#×26. 接尾管19#×27. 30 mL三角瓶1个8. 100 mL烧杯1个9. 30 mL量筒10. 沸点管,温度计100 ℃,胶塞,沸石,乳胶套圈11. 升降架2个12. 250 mL加热套,三角架,s扣,夹子。

【药品】1. 95 % C2H5OH 15 mL/人2. C6H6 (AR纯)【实验内容】常量法测95%乙醇的沸点,蒸馏15 mL 95 % C2H5OH。

【测得结果】 b.p.95 % C2H5OH = 78.0 ℃(理论值78.4 ℃)【注意事项】1. 仪器安装要严密、正确。

2. 注意安装拆卸的顺序。

3. 加热前放沸石,通冷凝水。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它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

沸点是指液体在特定压力下开始变为气体的温度,因此通过测定沸点可以确定液体的纯度和组成。

本实验旨在通过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探究这两个重要概念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蒸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一端放入冷水槽中。

2. 准备待蒸馏的混合物:将待蒸馏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沸石或玻璃珠。

3. 开始加热:将蒸馏烧瓶加热,使混合物开始沸腾。

同时,保持冷凝管处于冷水槽中,以便将蒸发的气体冷凝成液体。

4. 收集馏出液:将冷凝管的出口接入收集瓶中,以收集馏出液。

5. 测定沸点:使用温度计或沸点仪测量馏出液的沸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

首先,我们将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并加入沸石作为助剂。

通过加热,我们观察到混合物开始沸腾,并产生气体。

这些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却后变为液体,并在收集瓶中收集到。

接下来,我们使用温度计测量馏出液的沸点。

通过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在记录了多组数据后,我们得出了乙醇和水的沸点。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乙醇和水的沸点分别为78.5℃和100℃。

这与已知的数据相符,验证了我们实验的准确性。

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物质。

而沸点测定则可以用来确定液体的纯度和组成,为化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要注意沸点的受压力影响。

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数值,而当压力发生变化时,沸点也会相应改变。

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到压力对沸点的影响,进行修正计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验证了这两个概念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蒸馏可以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而沸点测定则可以确定液体的纯度和组成。

实验1-3蒸馏与沸点的测定由于某...

实验1-3蒸馏与沸点的测定由于某...

实验1-3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1、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

(3)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2、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3、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

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炸裂。

4、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且馏份纯度也不高。

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或瞬间蒸气中断,使得温度计的读数不规则,读数偏低。

5、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符合要求会带来什么结果?答: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

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馏份误作为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

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或液面之上,测定沸点时,数值将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蒸馏的用途 (1) 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 , 初步鉴定有机化合物及 定性检验液体有机物的纯度;(2)提纯有机化合物,除去不挥 发性杂质及有色的杂质;(3)分离沸点差大于30℃的液体混
合物;(4)回收溶剂。
三、药品与仪器
药品:乙 醇
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带套
管)、直型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气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液体化合物均具有其蒸气压,且蒸气压只与外界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压 力相同时,液体内部会有大量气泡逸出,即沸腾。
2.影响沸点的因素:沸点的大小与物质本身有关外,
还随大气压力变化而变化。大气压越大沸点就越高。
二、实验原理
3.沸程:沸程是液体化合物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
有机化学实验电子课件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内容 一 二 三 四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药品和仪器 实验装置
五 六 七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了解蒸馏 和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沸点的定义:沸点是液体化合物的蒸气压与外界大
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
沸程越小说明液体化合物越纯
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 沸点(沸程0.5-1.5 oC)。但具有恒定沸点的液体不一 定是纯净物,因为混合液体同样可能有恒定的沸点(共沸 物
二、实验原理
4.蒸馏的定义:蒸馏是将液体化合物加热至沸腾使液体
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在凝结为液体的两个过程的联合。
七、思考题
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是否即为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 2 、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 应该怎么办?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3 、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那么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
液体中含有水分,一般引起沸点上升还是下降?
动画文件
六、注意事项
1 、蒸馏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至右;要做到 “横看一个面,竖看一条线”;蒸馏装置不可密封。 2 、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的体积的有关,与被蒸液体的 体 积 的 有关 , 通 常装 入 液 体的 体 积 应为 圆 底 烧瓶 容 积 的 1/3~2/3。蒸馏有机溶石,可以防止液体暴沸。如中途加热中断,
重新加热时需加入新的沸石。
5、蒸馏过程需密切注意温度计温度变化;蒸馏时馏出液流出 速度以1-2滴/s为宜。 6、蒸馏时液体一般不用蒸干。特别是蒸馏低沸点液体(如乙 醚)时更要注意不能蒸干,否则易发生意外事故。 7、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冷却水。拆卸仪器的 程序和安装时相反。
注意冷水自下而上。当液体沸腾,蒸气到达水银球部位时,
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调节热源,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 温度达到平衡,使蒸馏速度以每秒1—2滴为宜。此时温度 计读数就是馏出液的沸点。
3、收集馏液:准备两个接受瓶,一个接受前馏分或称馏头,
另一个(需称重)接受所需馏分,并记下该馏分的沸程:
即该馏分的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 在所需馏分蒸出后,温度计读数会发生较大变化。此时 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很少,也不要蒸干。 4、拆除蒸馏装置:蒸馏完毕,先应撤出热源,然后停止通 水,最后拆除蒸馏装置(与安装顺序相反)。
量筒等
四、实验装置
主要由气化、冷凝和 接收三部分组成 ,如 图所示:
注意温度计水银球 的位置!
五、实验步骤
1、加料:将乙醇30ml小心倒入50ml蒸馏瓶中,不要使液体从
支管流出。加入几粒沸石(为什么),塞好带温度计的塞
子,注意温度计的位置。再检查一次装置是否稳妥与严密。 2、加热:先打开冷凝水龙头,缓缓通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