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梳理第三讲 课外古诗词鉴赏PPT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如我们学过的怀古诗有《赤壁》,诗人借赤壁之战周瑜大 败曹操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诗人在表面上假 说曹操的落败不过是因为周瑜借了东风的便利,侥幸获胜,实 质上是在表达自身怀才不遇,希望能像周瑜一样施展才智、一 展宏图。
今天,我们来学另一首怀古诗——《长沙过贾谊宅》
认识作者
刘长卿(约公元726年— 约公元805年),字文房,汉 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 代诗人。
疏通诗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拂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 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 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
槲树枯叶,飘落山路;枳树白花,映 亮店墙,触景伤情。
即景抒情,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 雪拥塞,马亦不前。此情此景,道尽 英雄失路 的悲慨。尾 联 照应 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 ”, 沉痛 而又 凄凉。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
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首联。
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获罪之快, 贬谪之远,处罚之厉。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形象化, 增强了感染力。
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横”字言 广度,“拥”字言高度,通过对壮阔风景的描画.渲染 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微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照, 暗示前路的艰辛,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课堂检测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 料)的诗句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朗读诗歌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今天,我们来学另一首怀古诗——《长沙过贾谊宅》
认识作者
刘长卿(约公元726年— 约公元805年),字文房,汉 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 代诗人。
疏通诗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拂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 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 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
槲树枯叶,飘落山路;枳树白花,映 亮店墙,触景伤情。
即景抒情,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 雪拥塞,马亦不前。此情此景,道尽 英雄失路 的悲慨。尾 联 照应 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 ”, 沉痛 而又 凄凉。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
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首联。
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获罪之快, 贬谪之远,处罚之厉。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形象化, 增强了感染力。
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横”字言 广度,“拥”字言高度,通过对壮阔风景的描画.渲染 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微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照, 暗示前路的艰辛,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课堂检测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 料)的诗句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朗读诗歌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主旨归纳
重点赏析
首联写贾谊三年谪官,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作者明写贾谊,实则是在暗寓自身迁谪。颔联描绘出了一幅古宅萧条冷落,秋草衰枯,寒林空寂,日斜人去的凄凉之景。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同时借用贾谊写赋吊屈原的典故,用湘水无情
地日夜流逝,来抒发作者对前贤的深切同情和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尾联写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自然景色的萧瑟凄凉,同时更象征着李唐王朝的衰败局势。末句作者用与贾谊对话的方式,既表达对贾谊悲惨身世的感慨,同时也衬托出自己抑郁悲凉、痛苦无奈的心境。
作者简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歌解读
贬官。
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早晨上奏。
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泛指路途遥远。
指皇帝。
岂肯、哪能。
应该有所打算。
指岭南。
重点赏析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词课题总览
《月夜忆舍弟》/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商山早行》/温庭筠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共37张PPT)
(4)《商山早行》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 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商山早行》中写出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 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的诗句是: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6)《商山早行》通过写梦境抒发思乡之情的诗 句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考点三:文本品析
12.“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中的“照”字, 很多版本写作“明”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 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一:“照”字更好。“照”既暗示了在早晨 “枳花”颜色的雪白,也富有动感的传达了这种 白色的“枳花”将在晨光中还显得黑暗的驿墙都 照亮了。
示例二:“明”字更好。“明”原为形容词,这 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 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示例一:诗人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一幅旅途 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 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充分表明了一个“早” 字,表现出旅途的辛苦和作者的羁旅愁思。
示例二:诗人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鸡声、 茅店、残月、人迹、板桥、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清 晨寂静凄凉的画面: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 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充分表明了一个“早” 字,由景生情,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 苦之情。
20.诗中写到“雁”是用以表达_思__乡_怀__亲__、__急_于__ 返__家__的_迫__切______之情。
2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 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 之意。
或: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22.请分析《商山早行》和马致远的《秋思》 在写作手法和感情上的相同点。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商山早行》课件(共32张PPT)
诗意: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晓月余晖,足迹凌乱, 板桥上覆盖寒霜。
赏析:颔联以六个极其典型的意象将早行的景色呈现 在眼前,有听觉有视觉,有远景有近景,不着一虚字,而 旅人行路之艰辛和羁旅之愁尽在其中。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使……明艳。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诗意:枯败的槲叶落满荒山的野路,白色的枳花照亮驿 站的泥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夜忆舍弟》 《商山早行》
学习目标
壹
了解诗人及 诗歌的写作背景, 理解诗歌的大意, 并背诵全诗。
贰
诵读诗歌, 感受唐诗的音 韵美、情感美。
叁
赏析诗歌, 学习列锦的修 辞手法及对比 阅读的方法。
肆
体会时代 际遇下的个人 情志与家国情 怀,感念新时 代之美好。
新课导入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从戍守边关 的高适到浪漫不羁的李白,再到忧国忧民 的杜甫,他们豪迈洒脱、吟诗饮酒,在诗 词中彰显着中国人 的家国情怀。
课堂检测
(3)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诗句是:__露__从__今__夜__白____, ___月__是__故__乡__明__。
(4)《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的亲人离散的诗 句是____有__弟__皆__分__散____,___无__家__问__死__生____。
“商山”在今陕西商洛东南。诗 人是今山西祁县人。
创作背景
《商山早行》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 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 《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859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 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 经过商山时所作。
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 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难免。
赏析:颔联以六个极其典型的意象将早行的景色呈现 在眼前,有听觉有视觉,有远景有近景,不着一虚字,而 旅人行路之艰辛和羁旅之愁尽在其中。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使……明艳。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诗意:枯败的槲叶落满荒山的野路,白色的枳花照亮驿 站的泥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夜忆舍弟》 《商山早行》
学习目标
壹
了解诗人及 诗歌的写作背景, 理解诗歌的大意, 并背诵全诗。
贰
诵读诗歌, 感受唐诗的音 韵美、情感美。
叁
赏析诗歌, 学习列锦的修 辞手法及对比 阅读的方法。
肆
体会时代 际遇下的个人 情志与家国情 怀,感念新时 代之美好。
新课导入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从戍守边关 的高适到浪漫不羁的李白,再到忧国忧民 的杜甫,他们豪迈洒脱、吟诗饮酒,在诗 词中彰显着中国人 的家国情怀。
课堂检测
(3)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诗句是:__露__从__今__夜__白____, ___月__是__故__乡__明__。
(4)《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的亲人离散的诗 句是____有__弟__皆__分__散____,___无__家__问__死__生____。
“商山”在今陕西商洛东南。诗 人是今山西祁县人。
创作背景
《商山早行》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 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 《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859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 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 经过商山时所作。
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 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难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古诗三首》PPT课件
责备、埋怨
乐观、豁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终于以理遣情,只要人能平安幸福,生 命长久,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 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么?这是自我安慰,也是 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自己政治遭遇的抚慰, 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实景: 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 朱阁、绮户
本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答:交待了时间(中秋),以及写词 的目的(兼怀子由)
结合上阕内容,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轨迹。
苦闷 矛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向往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积极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向上
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 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 ➢ 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 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 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 猎题材广泛。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 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朗诵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什么作用?
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白诗首联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 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迈奔放 的气概。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 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 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 态度和进取精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诗词三首-PPT精品课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题解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 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 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 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 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 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 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 难,给人增添忧愁,却 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 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诗词三首 (41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人 圆有 缺悲 ,欢 此离 事合 古, 难月 全有 。阴
《行路难(其一)》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盛唐诗人,有 “诗仙”之称。李白是继 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 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 逸、奔放、雄奇、壮丽的 风格。有《李太白集》。
【称号】“诗仙”
【评价】“中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 豪放、清新、飘逸。”
【名句】
水
调
歌
明头
月
几
苏 轼
时 有
前人曾有论: “中秋词自东 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 废”。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 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 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 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 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 “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 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 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 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 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水调歌头》PPT
文学家
书画家
第貳部分
课程内容学习
课程内容学习
【读准字音】
阙 què
琼 qióng
绮 qǐ
婵 chán
课程内容学习
“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节奏。”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壹 贰 叁
课后练习作业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用反诘的语气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 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话说人世间的悲伤分离、欢喜聚合是自古常有的事,就如月亮也总是有圆有缺难以十全 十美,蕴含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不顺境遇的释怀及旷达乐观的心境。
课程内容学习
【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把酒
端起酒杯。
琼楼玉宇 弄清影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 的宫殿。
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 种舞姿。
朱阁
朱红色的楼阁。
照无眠
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宫阙
宫殿。
不胜
经受不住。
何似
哪里比得上。
绮户
刻有纹饰门窗。
何事
为什么。
课程内容学习
课文大意
皎洁的明月何时才能出现。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本想驾着长风 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 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和高度两个层面形象 地描绘了自己被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情景, 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28
重
点
赏 析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借景抒情。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的自然景 色表达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着伤怀国 事,前路艰危的愁思。
主旨
20
关左
湘
示 侄
迁 至
孙蓝
韩
愈
21
作 介者
简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韩柳”,著有《韩昌 黎集》。
22
创 景作
背
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法门寺佛 骨入宫供奉。韩愈上奏一篇谏书《论佛骨表》, 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 被贬途中。
34
译 文
黎明起床,远行的车马所挂的铃铎已震动;踏上 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鸡鸣声嘹亮,茅草店沐浴 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 放在驿站的泥墙边。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一群群野鸭大雁正嬉戏在边沿曲折的池塘里。
35
思 维 导 图
6
思
维
导
图
月
夜
忆
舍
弟
首联:路断行人,戍鼓雁 声→凄凉冷落
颔联;今夜露白,故乡月 明→思念故乡
颈联:兄弟分散,生死难 料→担忧家人
尾联:书信难达,战事未 休→忧心国事
7
重
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孙湘
注
一封①朝奏②九重天③,夕贬潮州路八千。
释
欲为圣明除弊事④,肯⑤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⑥。
诗歌理解
注 释 ①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②朝奏:早晨上奏。 ③九重天:这里指皇帝。 ④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⑤肯:岂肯、哪能。 ⑥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
者 代诗人。唐德宗建中年间,任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背 代表作品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等。
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
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春天,由苏州长洲
县 尉 被 贬 为 潘 州 南 巴 县 尉 ; 第 二 次 迁 谪 在 公 元 773 年 至 公 元
诗歌理解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被贬至离京遥远的潮州。 本想替皇帝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 生命呢! 阴云笼罩着秦岭,我的家乡在哪里?大雪堵塞蓝关,马儿也 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在岭南收殓我的尸骨。
诗歌理解
·
作 者
韩愈 (768 —824),字退之,唐代文
诗歌赏析
屈原不知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凭吊自己,贾谊更不 知近千年后的诗人会来此凭吊自己。这种后来者寻求知音, 又无处诉说的抑郁心境,被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尾联“怜君”一句,在无疑处有意设问,自怜之意, 溢于言表。这幅荒村日暮图,既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 也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中的“日斜时” 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为国家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注
一封①朝奏②九重天③,夕贬潮州路八千。
释
欲为圣明除弊事④,肯⑤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⑥。
诗歌理解
注 释 ①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②朝奏:早晨上奏。 ③九重天:这里指皇帝。 ④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⑤肯:岂肯、哪能。 ⑥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
者 代诗人。唐德宗建中年间,任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背 代表作品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等。
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
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春天,由苏州长洲
县 尉 被 贬 为 潘 州 南 巴 县 尉 ; 第 二 次 迁 谪 在 公 元 773 年 至 公 元
诗歌理解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被贬至离京遥远的潮州。 本想替皇帝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 生命呢! 阴云笼罩着秦岭,我的家乡在哪里?大雪堵塞蓝关,马儿也 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在岭南收殓我的尸骨。
诗歌理解
·
作 者
韩愈 (768 —824),字退之,唐代文
诗歌赏析
屈原不知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凭吊自己,贾谊更不 知近千年后的诗人会来此凭吊自己。这种后来者寻求知音, 又无处诉说的抑郁心境,被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尾联“怜君”一句,在无疑处有意设问,自怜之意, 溢于言表。这幅荒村日暮图,既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 也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中的“日斜时” 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为国家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PPT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思考探究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 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 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 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 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整体感知
听录音,注意感情、节奏和重音。
水调歌头
明月 几时 有?把酒 问 青天。不知 天上 宫阙 ( què),今夕 是 何年。我欲 乘风 归去,又恐 琼楼 玉宇,高处 不胜 寒。起舞 弄 清影, 何似 在 人 间。
转 朱阁,低 绮(qǐ)户,照 无眠。 不应 有恨, 何事 长向 别时圆 ? 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 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 人 长久,千里 共 婵娟。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 刘二十八使君》。
长:增长,振作。
思考探究
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 理。诗句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 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13 诗词三首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导入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学习目标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重点)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状元成才路
(重点)
3.探究本诗艺术状元成才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难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者名片
部编版上册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35张PPT)
词句注释
⑷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 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明:使……明 艳。一作“照”。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 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 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 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 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 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
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
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
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
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金奁集》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
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富有胆 识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雪拥”,既 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 义。“蓝关”形容关山险 恶,归途渺渺,前途茫 茫,“雪拥蓝关”语意双 关,明写天气寒冷,暗 写政治气候恶劣。此诗 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 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
贰
长 沙 过 贾 谊 宅
壹
刘长卿
作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者 介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任长州
绍 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梳理第三讲 课外古诗词鉴赏共29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梳理第三 讲 课外古诗词鉴赏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鉴赏 ①内容: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 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 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很能引起读 者情感上的共鸣。 ②内容、写法:颔联选取了鸡鸣、茅店、残月、板桥、寒霜等富有特征的 意象,极其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 环境,有力地烘托出了出行的艰辛,衬托出作者思乡的深切。
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①。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②!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③。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④。
重点鉴赏 ①内容、情感: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 “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 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②内容:颔联直书“除弊事”,作者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 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 忠心耿耿,且老而弥坚,使人读后如见到了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③写法、情感:颈联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 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此情此景,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④情感:尾联抒发英雄之志,表达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主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抒发了作者 内心郁愤以及对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②。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③。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④。
③写法: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将眼前所见的“绿芜”“蝉鸣” 等实景与联想到的“秦苑”“汉宫”相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 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④炼字、情感: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 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吸取历史的教训。一 个“流”字,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 合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主旨: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 情以形体,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
2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①。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②。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③?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④!
重点鉴赏 ①炼字: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 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②内容、情感:“秋草”“人去”“寒林”“日斜”,渲染出故宅周围一 片萧条冷落的气氛,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 仰羡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5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①。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②。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③。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④。
重点鉴赏 ①内容、炼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 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一上”表明触发 诗人情感时间之短,“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 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②写法: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两句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 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淋漓尽致而又 形象入神地传达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后句常用来比喻重 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③内容、写法: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 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 突出了行之“早”。此联对仗工整,进一步充实了上联所描绘的典型 环境,使气氛更显寂静、悲凉。 ④内容、写法:尾联所写乃是清晨在征途中回忆昨晚的梦境的情景,衬 托出诗人对长安的留恋和对人生之路的无奈。此联的梦境与前面所写 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 故乡”相照应,首尾圆合。 主旨: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抒发了诗人旅 途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③写法、情感:颔联借景抒情,写景的同时点明时令,并在景中融入诗人 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抒发了诗人对故乡 的感怀。 ④内容:上句写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写家已不存,生死未卜,写得伤 心断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 的普遍遭遇。
⑤情感:尾联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达 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主旨: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之景,诗句流利婉转,特 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 的人生感慨。
③写法: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 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惨命运。诗人借古讽今,把自己的遭遇 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④内容: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了诗人被放逐天涯 的哀婉喟叹之情。 主旨: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 自己被贬的悲愤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第三讲 课外古诗词 鉴赏
1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③。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④。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⑤。
重点鉴赏 ①题解: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这首诗写 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 (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 ②内容、写法: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 凄凉景色。“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 之阻隔,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