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第二课时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PEP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1 What's he like 教案 第2课时

人教PEP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1 What's he like 教案 第2课时

第二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教科书第5页:A. Let’s learn Ask and answer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围绕“What’s he like?”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Let’s learn 和Ask and answer两个板块。

Let’s learn是在第一课时情景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描绘人物年龄及性格特点的核心词汇,以及重点问答句型Who’s your art teacher? Mr Jones. Is he young? Yes, he is.为学生们专项巩固训练重点词汇和句型设置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容易被学生们吸收并内化,拓展了学生交际用语的适用范围,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Ask and answer是训练Let’s learn里的重点单词和句型的活动版块。

通过抽取图卡进行相互问答的游戏活动,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提示或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新学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由于老师是学生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形象人物,所以课前请学生们自制各任课老师的明信片,上面注明老师的名称、年龄和性格特点,学生们可以运用句型,灵活替换适当的描述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好效果。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对本单元第一课时中的对话情景的一个提炼与延展。

重点掌握特殊疑问句Who’s…? 和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Is he / she …? Yes, he / she is ? No, he / she isn’t. 还有陈述句式She’s…本项问答活动中奥利弗首先询问“谁是史密斯女士?”答语是陈述句形式的“她是校长。

她很高。

她很严厉。

”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问答对话训练,能够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带动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和骄傲感。

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与不同类型的人物有关,所以我准备采用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类的人物图像,分别制作成PPT课件、学生手卡、微课视频等等,在课堂中创设多种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对话场景,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整堂课中,老师只是一个导师,主演始终都是学生们,而且努力做到,在整堂课中,尽力调配,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有“空闲”时间,而且每位学生时时刻刻都是在愉悦兴奋中学习、练习、表演等最佳状态中。

PEP三上Unit 1 Hello 第二课时评课稿

PEP三上Unit 1 Hello 第二课时评课稿

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Hello第二课时评课稿
英语教师刘文方老师的这节课,是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Hello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学习5个有关文具的单词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单词是学生身边常用的物品,学习起来贴近生活,易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 Show me your...的指令,练习并运用这些单词。

这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本课对于五个单词的听说、认读做得比较到位,教师在教学单词的过程中,采用了实物展示、卡片认读、小组竞猜读等等形式,使得读单词这个比较枯燥的环节生动起来。

同时教师采用了拓展外围知识的方法,如英语课堂用语知识,让英语课堂变得更为丰富。

二、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本课的教学思路异常清晰。

教师首先拿出一个不透明的软袋子,故作神秘地让学生猜袋子里面放了什么:What’s in the bag? 猜测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呈现袋子内物品的形状或让学生隔着袋子摸一摸。

学生猜对一件,就出示一件,学习一件。

但是你却不能猜到下一步会呈现哪个单词,对学生而言,这样的编排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

接着小组竞赛,猜词游戏。

很好地巩固了新知。

六年级英语Unit1-How--can--I--get-there教材分析

六年级英语Unit1-How--can--I--get-there教材分析

Unit1 How can I get there教材分析一、教材介绍本单元主要学习“问路”和“指点方向”这两个话题。

这一单元分主情景图,A, B和C 四个部分,分别是:主情景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总体预览,比学生对本单元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

A 部分主要包含Let’s try, Let’s talk, Let’s learn,Make a map and talk 四个环节。

主要学习地点名词以及关于问路的句型,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B 部分主要包含Let’s try, Let’s talk, Let’s learn, Be a tour guide,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 Let’s wrap it up七个环节。

主要学习指点方向的话题,内容由单词到句子再到短文,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

C部分只有Story time—个环节。

主要在学习A, B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综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了解故事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问路”以及“指点方向”。

涉及“问路”的句型主要有:Where is...? How can I get to…?其中句型Where is…?是中低年级中已经学习过的重点句型。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注意以旧引新,这样既能相应地降低教学难度,又能自然地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三、目标导向(一)知识目标①能够掌握A, B部分Let’s learn和Let’s talk中的四会单词和重点句子。

②能够听、说、认读A, B部分Let’s talk和Read and write中的三会单词。

③能够理解、会唱歌曲Where is the hospital?④能够独立完成Let’s check和Let’s wrap it up中的相关练习。

(二)能力目标①能够简单描述城市、城镇或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大致位置。

②能够询问路线并简单回答。

Unit 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DOC

Unit 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DOC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Main Scene Let’s chant A.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教学目标a.能够听说读写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Sometimes I go on foot.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正确熟练使用usually,sometimes两个频度副词。

b.能够描述目的地位置的远近。

如:It’s near…c.能够听懂并完成Let’s try部分的练习。

d.能够理解Let’s chant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能够听说读写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 SometimesI go on foot.②难点: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句型,并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正确熟练使用usually sometimes 两个频度副词。

●○课前准备①课前准备录音机和磁带。

②教师准备本课所需的头饰及活动所需的表格。

③一张柯南的图片。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建议与说明热身/复习(Warm-up / Review)①欣赏Let’s chant,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

②看动作猜短语,复习上节课内容。

通过TPR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新学内容做了铺垫。

呈现/操练(Presentation / Practice)主情景:“柯南中国行”①活动设计:初到中国教师出示一个动画人物的图片—柯南T: Look! Who is he?Ss: He is Ke Nan.T: Where is he from?S: He’s from Tokyo.T: Yes. It’s far. Today he will come to China to take a trip. How does he come here? Let’s listen.②活动设计:听力大挑战让学生听声音判断交通工具的名称,并作简单回答:(He comes here)by...③活动设计:相识你我他Ke Nan: Hello, everybody! Nice to meet you!Ss: Hello, Ke Nan. Nice to meet you, too.T to Ss: Ke Nan wants to know sth about us.S1: Hello, Ke Nan. I’m…. I’m 12. I like you very much.…T: Hello, Ke Nan, I’m Miss…. Welcome to China!Ke Nan: Oh, Miss…, how do you go to work?T: Usually I go to work on foot. Because my home is near. Sometimes I go by taxi. Because it’s fast.Ke Nan(教师扮演柯南):Hello, ... How do you go to school?用动画人物导入新课,激发学习欲望。

Unit 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

Unit 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分析①教学内容:A.Let's try Let's talk Let's find out C.Task time②教学目标:a.能听懂、会说:When do you...? I usually... at... 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b.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程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①教学重点:掌握句型:When do you...? I usually... at...②教学难点:运用have English class,do morning exercises,play sports,eat dinner和eat break fast等造句,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及课本朗读磁带。

②教师准备本课时的教学VCD(或一幅教学挂图)。

③教师准备与本课相关的词组卡片、游戏卡片。

④教师准备Mike,Sarah,Chenjie的头饰。

⑤教师准备若干份表格: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建议与说明热身/复习(warm-up/Review)①Let's sing:“Weekend”.②方案:我是小特工。

由free talk引出:欢快的节奏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而且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T:What time is it?S:It's 8∶30.T:When do you have English class on Tuesdays? S:I usually have English class at 8∶30 on Tuesdays.通过简单的提问,完成对新句型的过渡,对新知进行初步渗透。

教师拿出卡片have English class 8∶30,并陆续拿出其他的五张卡片:do morning exercises,play sports,eat dinner,play sports,eat breakfast。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Hello第二课时说课稿人教PEP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Hello第二课时说课稿人教PEP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分组合作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4.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1班共有40名学生,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知识。他们对于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基础,但部分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仍有一定的困难。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第二课时说课稿人教PEP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第二课时说课稿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秋三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15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练习如何用英语进行问候和介绍自己。这是英语交流中非常基础的一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场合用英语进行问候和自我介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句型。对于发音和语调的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模仿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小学公开课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小学公开课

Unit1How can I get there?第二课时课时内容A Let’s try&Let’s talk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围绕“Where is the...?”这一话题展开,主要通过对话学习词汇park,post office,library,zoo,school museum及句型Where is the...?It’s...的表达。

引导学生通过where is....句型及其答语的表达来编造对话,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第二课时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巩固课,学习和掌握了第一课时的内容再学习第二课时就会容易很多。

本课时的重点是四会单词的掌握以及能够运用四会单词介绍场所的位置,以及能够认清方位介词及表示地点的名词和短语。

问路与指路话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此话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生活与学习场所等地点名称的词汇和常见的方位介词和介词短语等的表达法,在本单元学习中,重点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本单元主要交际语言:“Where is...?It’s...”等问路与指路的交际用语和相关功能词汇,并能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路与指路问题。

本课时包括Let’s try和Let’s talk两个版块。

Let’s try呈现了吴斌斌和Robin的对话,体现了我们对Where引起的特殊疑问句的学习及询问某人或某物是否在某地的句型结构及其答语。

此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Let’s talk版块为大家讲述了吴斌斌想买一张明信片,于是他和Robin展开了一段对话。

Robin主动问其他人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巩固A部分Let’s try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时虽然是新授课,但是四会单词和词组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很容易掌握。

牛津版Unit 1 You and me(第2课时)-教学设计

牛津版Unit 1 You and me(第2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课题:Unit 1 You and me一、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普遍拥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正在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既关注自己成长的变化,也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兴趣,拥有探索的欲望,善于思考,也乐于实践。

生活在大城市的他们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与变化发展有切身体验,所有这些都为本单元学习提供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进入高年段的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不如低年段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与深度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内容的整合与深度的挖掘,并增加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输入。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沪教版小学英语6B第一模块的第1单元。

第一模块Changes and differences介绍的是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本单元的话题是“You and me”,要求学生能询问、表达和描述人与人之间基本情况和生活环境的差异。

我们结合课文主题和学生语言基础,将知识进行整合,对文本进行挖掘和拓展,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下,能够用以How开头的问句询问别人的身高体重并描述自己的课余生活,能够用There be句型描述个人情况和生活环境,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本单元以“差异和共性”为主线,深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理解和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本单元分为五个课时,目标层层递进,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升华。

三、单元设计思路和依据学生通过文本学习,掌握和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能结合生活情境表达出个人情况和生活环境的异同,理解和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生活在城市的Joe拜访生活在乡村的cousin George”引入主题weight and height,通过人物身高体重对比,学习核心句型How much do you weigh? /How tall are you?并通过创编chant对知识点进行巧妙融合,最后通过练习对主题进行深化巩固,并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I study English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I study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apes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Read the passage about Wei Fen and answer the qu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2. What did she do in English class?
3. What is the secret to language learning?
with a group.
【运用】 根据提示,用含有by的短语完成句子。 1. Annie went to Beijing _b_y_t_r_a_i_n_
(乘火车) yesterday. 2. His grandfather made a living b_y__s_e_ll_in_g_
_fr_u_i_ts_ (靠卖水果) in the past.
it. You probably understand more than
you think.
n. 句子
Jack: That sounds difficult! adj. 耐心的;n. 病人
Annie: Well, be patient. It takes time. You can
become better by reading something
Annie: That doesn’t sound too bad. Jack: But I’m a very slow reader. Annie: Just read 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s at first. Don’t read word by word. Read word groups.
❖note
n.笔记;记录
v. 注意;指出
❖pal
n. 朋友;伙伴
❖pattern
n. 模式;方式
❖physics
n. 物理;物理学
❖chemistry n.化学
1. Do you think it’s boring to study grammar?
2.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study English?
3a Read the passage about Wei F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Why did Wei Fen find it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Because the teacher spoke too quickly. She was afraic to ask questions because her prounuciation was very bad.
❖expression n. 表达(方式);
表示
❖discover
v. 发现;发觉
❖secret
n. 秘密;秘诀
adj. 秘密的;保密 的
❖fall in love with 爱上;与⋯.相爱
❖grammar
n.语法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peat /ripi:t/ v .重复;重做
3. The scientists have to arrive at the village _b_y_A_u__g_u_st_ (八月以前).
4. Allen goes _b_y_t_h_e_p_o_s_t_o_f_f_ic_e_ (经过 邮局) on his way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5. The book was written b__y_s_e_v_e_r_a_l
e_n_g_i_n_e_e_r_s (由几个工程师).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I study English by working with friends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I study English by making word cards
Jack: But I don’t understand many of the
words. I have to use a dictionary.
Annie: Try to guess a word’s meaning by
reading the sentences before and after
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2d – 3b)
2d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Jack: Annie, I’m a little nervous. I have to finish reading a book and give a report next Monday.
I study English by asking the teaching for help.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I study English by talking with the forein teacher at the English corner.
Words and expressions
you enjoy every day. The more you
read, the faster you’ll be.
【例句】 1. Come and sit by us. 2. Peter goes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 3. Tony will come back by 10:00 pm. 4. English is spoken by lots of people. 5. My brother studies history by work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