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创新说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 说课稿
《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
![《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a0de5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7.png)
《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材将《摩擦力》安排在这个位置研究,既可以和《重力》、《弹力》相对比,加深学生对力的认识,又为下一步“二力平衡”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的内容及特点1、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1)摩擦力的概念;(2)探究活动: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3)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并不熟悉,这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
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将本节课重点定为组织好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尤其要引导学生灵活使用“控制变量法”制订试验的方案,设计试验的步骤。
预计难点会出现在探究活动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猜想,可能会出现许多答案,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压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运动的方式,运动的速度等,由于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所以要解释清楚它与以上因素的关系并不容易,有些关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接受,但是不让学生猜想,直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又不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
因此形成难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但不掌握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39a91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7.png)
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
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g=10N/kg)
想
自行车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地方有哪些?
一
想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相对运动
1、产生:接触、有压力、粗糙、
→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摩 2、类型 擦
静摩擦 动摩擦
要相对运动
相反
滑动摩擦(跟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
一、摩擦力
(三)摩擦力的分类:
f
F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 力
滚动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
一、摩擦力 (四)摩擦力的作用点:
f
F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
一、摩擦力
(五)摩擦力的方向:
摩概擦念力:的两方个向相与互物接体触的的相物对体运,动当(它或们相发对生运相动对趋运
势动)(方或向有相相反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
一、摩擦力
(一)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 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 3.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两物体已发生或将 要发生相对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
_________增大的缘故。有时瓶盖拧得太紧,为了把它打
开,往往要包上一块毛巾后再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增大_________的目的
5、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1051d2ba1aa8114531d9a1.png)
(4)比较①③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 压力大小一定接时触,面__越__粗__________,滑动 摩 ( ___擦 5接_)_力触_综_越面_上_大的_所和。粗述糙_糙_。_程_滑__度动__摩__擦__力__大__小_压小_与_力__的__大有 关
F f
原实验的缺点: 1、很难保证物块能 做匀速直线运动。 2弹簧测力计运动过 程中读数不稳定
改进实验的优点: 拉动长木板的速度 是任意的,便于操 作;弹簧测量计读 数稳定
自主学习
笔记: 三、增大和减小的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 减小: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
使接触面分离、变滑动为滚动
误的是( )
A.图甲: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 擦力 B.图乙: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图甲时刻箱 子受到的摩擦力
边学边练(练习册P19 1-9 题)
D
边学边练(练习册P19 1-9
题)
滑动摩擦力
的影响因素:
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
B 糙程度
边学边练(练习册P19 1-9 题)
D f
G
拿不起东西,抓不了食物,吞咽不了食物, 无法行走,刹车失灵…
边学边练(练习册P17 1. 两个相1_互_-接_9_题__)__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接滑触动时,在
___阻_触碍__相__对上运会产生一种___________面______的力, 这种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用水平向前的力水推平静向止后在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
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摩擦力》
![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55fb91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a.png)
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摩擦力》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摩擦力》(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摩擦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摩擦力》 1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二、教法和学法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
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
2020-2021年创新说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8.3《摩擦力》说课
![2020-2021年创新说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8.3《摩擦力》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a5855cc681c758f5f61f6779.png)
图3 实验1 图4 实验2 图5 实验3 图6 实验4
思考:
(1)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3)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
(1)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对比实验1、2、3
(2)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实验4
(3)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1、4
总结: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 力就叫摩擦力。
第三个环节: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知识回顾
1、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2、平衡状态包括:( 静止 、 匀速直线运动 )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并作用在 ( 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测量工具 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弹簧测力计
二力平衡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 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 速直线运动。 F摩 = F示
第四个环节:探究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一步: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分别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等多个因素。
图10 课本实验装置
图11 改良后实验装置
图13 学生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 触面积的关系
图14 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
第五个环节:课堂巩固和提高2
【例题】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N的水平力拉着木块在水平 地面向右匀速运动,求此时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如果 拉力变为15N拉动木块向前运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变化吗?
图15 木块匀速运动
第六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游戏】
1、强壮的男生和瘦弱的女生 在水平面上拔河。
物理《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
![物理《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a0a12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b.png)
物理《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物理《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物理《摩擦力》的一等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第3节摩擦力。
这是我说课的流程,共六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2012年审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节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感知物理知识,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观的有关摩擦力的彩色插图,更多的从生活中理解摩擦力。
这是本节的知识体系,包括认识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学习了弹力、重力后的又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力,是力学的基础。
(2)这不仅是二力平衡的应用,而且为后面的功和简单机械的学习,甚至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在力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不但使学生学习到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而且是学生对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重视知识应用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虽具备了初步的.归纳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异,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乐学、会学,提高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感受体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定义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解释生活中摩擦现象。
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突破的措施:激趣诱导,以多种方式指导教学,把时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新知;设疑启发,引导探究;辩论比赛,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
物理摩擦力一等奖说课稿
![物理摩擦力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061ad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0.png)
物理摩擦力一等奖说课稿1、物理摩擦力一等奖说课稿1.说教材摩擦力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相互作用”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力的基本知识,它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
本节内容有:1.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3.摩擦力的调控。
放在学习了弹力之后,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下面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
此外,摩擦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有如下特点:1.本节的知识与初中的相关知识相衔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2.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3,先研究比较形象的滑动摩擦力,后研究较抽象的静摩擦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会应用公式f=Nμ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⑴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思想。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从而判别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节课的要领。
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会应用公式f=μN解决实际问题。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易接受相对形象的滑动摩擦力,而对相对抽象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难点的突破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不难判断了。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8.3摩擦力》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8.3摩擦力》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45d5425f0e7cd1842536ac.png)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分析、总 增 强 学 生 对
结
知识点的记
忆
填写、汇
报
思考、回
答、交流
用“生活中我
记忆知识 们 应 该 怎 样
点
看待摩擦
呢?”这一问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
题引出了学 激烈争论 生 的 激 烈 讨
举例
论,为学生展
3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用滚动代替滑动 4.使接触面分离
教学 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出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重点
教学 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难点
突破 重难 点的 设想 教学 准备
通过把手压在桌子上向后拉,体验感觉,引入摩擦力;然后加大压力,或在桌面上 铺上毛巾,向后拉动再体验感觉,引入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哪些。
课件、桌子、毛巾、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等。
1、提出要求,适当示范
手的感
2、组织活动
觉。
活跃气氛,引
3、分析现象,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引入摩擦力
导学生合理
【1.什么是摩擦力】
明确要求 猜想
简要分析:我的感受是手受到一个阻碍手拉动的力,所以:两 动手实验
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认真思考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用 f 表示)。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书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
设
粗糙摩擦力越大。
计
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a4d5f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7.png)
三、自主探究 突出重难点 (8min)
(1)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作出猜想
1 猜测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 猜测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 猜测3:。。。。。。。
形成猜想,找到探究方向
四、深度探究 突破重难点 (22min)
5、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
6、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往往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
→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摩 2、类型 擦
静摩擦 动摩擦
要相对运动
相反
滑动摩擦(跟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
力 3、测量:匀速直线拉动 →拉力与摩擦力平衡 →拉力等于摩擦力
增大压力 益:鞋底、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增大摩擦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4、利弊
减小压力
害:转动轴的摩擦→减小摩擦力
探究目标→清晰呈现
四、深度探究 突破重难点 (22min)
学生展示实验设计及操作
生生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师生角色扮演
体现自主探究
四、深度探究 突破重难点 (22min)
实验探究活动
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自主探究,体现主体
四、深度探究 突破重难点 (22min)
让学生熟练操作步骤
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四、深度探究 突破重难点 (22min)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1)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1)](https://img.taocdn.com/s3/m/68ebfe9427284b73f34250ae.png)
1、一位同学在学校体育馆做爬杆运动,如图所
示,他在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为
向上
,他从杆上滑下时摩擦
力的方向为
向上
。
2、如图,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 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 擦力是_3_0__N;若F增大,物体A所受的摩擦 力_不__变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为__零______。
③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
向__向__左_____。
5.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 实验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
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 速直线运动。
测量结果 f F拉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原理:二力平衡 器材:弹簧测力计 ,砝码,木块,长木板、毛巾、棉布
运动的滑板,为什么也停下来了
足球和滑板受到了阻力——摩擦力
一、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
v
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
动(相对滑动趋势)时,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
பைடு நூலகம்
f
产生阻碍物体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趋势)的力,
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符号:f 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
2.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接触面是粗糙的
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C )
A.大于5N,小于I0N
B.10N
C.5N
D.无法判断
6.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日常生活中的有益摩擦
汽车行驶
跑步
涂防滑粉
瓶子盖
自行车车闸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230aa0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5.png)
人教版八年级《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二)教学难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播放视频,通过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认识什么叫摩擦力(一)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在其上滑动,你感到桌面对手掌“有”或“没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手掌的力,我们叫滑动摩擦力。
(二)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1)、若手与桌面没有接触挤压,会有被阻碍的感觉吗?(2)、若桌面与手都绝对光滑,会有被阻碍的感觉吗?(3)、若手只是放在桌面上不滑动,会有被阻碍的感觉吗?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区一等奖】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区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81a076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b.png)
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及类型。
掌握摩擦力影响因素及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并能够根据利弊分别采取措施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探究,并能够应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的难点在于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显而易见的表现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柱笔芯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黑板,粉笔教学流程一、【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义让学生上下拉动拉链的拉链,听到响声,引入摩擦力的学习。
提问:“大家上下拉动拉链,是不是有声音呢?这个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有兴趣的学生拉动拉链,听到响声。
回答:响声是由于小金属扣和拉链摩擦产生的。
通过生活事例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摩擦力。
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这个新知识点的学习。
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实验,感觉到了摩擦力的存在。
二、【介绍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三、【介绍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义设计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提问:这种在多种因素下探究一个因素的影响用的是什么实验方法?提问: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得到?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学生看后回答:因为木块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水平拉力的大小也就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通过复习控制变量法让学生明确实验设计的意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3摩擦力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3摩擦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67ed25a8102d276a22fe4.png)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播放《不同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不同》交互动画。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使其沿着长木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改变木块上的砝码,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使其沿着长木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砝码的质量不变,匀速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结论】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与木块的运。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4852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4d.png)
3、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
拉力为F2 ,则F1、F2的大小分别是( )
A.100 N、100 N
B.30 N、30 N
C.100 N、30 N
D.30 N、100 N
4、在光滑的冰面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适量担子的人行走
动手做一做
感受摩擦力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 ?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1.将牙刷轻轻压在桌面上并缓慢向右滑动。
2.将牙刷用力压在桌面上并缓慢向右滑动。
3. 将牙刷压在课本上,保持牙刷不动,向左拖动 课本。
想想议议 4.如图手持杯子静止时,杯子为什么不下落呢?
杯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杯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 条件,杯子还受到一个手 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这 个力就是摩擦力。
滑得厉害,这是由于挑担后,对地面的_________增大,从而
_________增大的缘故。有时瓶盖拧得太紧,为了把它打
开,往往要包上一块毛巾后再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增大_________的目的
5、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
物沿表面滚或滑,表面不平生摩擦。 有益摩擦要增大,表面粗糙再加压。 有害摩擦要减小,润滑、减压、滚代滑。
板书设计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因素
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摩擦 摩擦力的利 用和防止 减小摩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要相对运动
相反
滑动摩擦(跟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名师整理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10ddf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b.png)
B.30 N、30 N
C.100 N、30 N
D.30 N、100 N
4、在光滑的冰面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适量担子的人行走
滑得厉害,这是由于挑担后,对地面的_________增大,从而
_________增大的缘故。有时瓶盖拧得太紧,为了把它打
开,往往要包上一块毛巾后再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增大_________的目的
→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摩 2、类型 擦
静摩擦 动摩擦
要相对运动
相反
滑动摩擦(跟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
力 3、测量:匀速直线拉动 →拉力与摩擦力平衡 →拉力等于摩擦力
增大压力 益:鞋底、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增大摩擦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4、利弊
减小压力
害:转动轴的摩擦→减小摩擦力
2.一个箱子重为50 N,放在水平面上,受6 N 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 摩擦力应____6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 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箱子受到 的摩擦力为______N.
检测提升
1.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垫上一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往轴承中注入一些润滑油 C.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油
2.下列方法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刀的表面生锈
B.冬天在积有冰雪的路面上撒些煤渣
C.给机器加润滑油 D.制做气垫船
3、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节 摩擦力-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节 摩擦力-优质课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9746736a1c7aa00b42acb00.png)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主要讲述滑动摩擦力和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现状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
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的接触,所以对于接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应该不会难。
二、教学方法就学生状况来说,本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喜欢老师用点拨式的教学方式,喜欢思考和讨论;所以对于本节课中的难点理解突破应该不是大问题。
但是由实验现象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不强,所以要注意引导。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要调动学生相互交流。
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形成愿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就尝试采用实验探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加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滑动摩擦力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2)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设计
激情导标
自主探究 (5分钟)
合作交流 (20分钟)
拓展迁移 (10分钟)
激情导标 (5分钟)
说 设 计
分层检测 (5分钟)
说设计
激情导标
游戏引入
教师乘机追
问:“你们
【发学设计生意兴图趣:,用利摩自用擦己游的戏语导言入认是叙新为一述课种摩摩,什擦擦激力么
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样导的入力新?课”的
上洒水结冰,后拉动物体;
讲 一
以上事例是利用什么方
讲
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的
呢?
看 1、阅读课本26 1、变滑动摩擦为滚 一 页科学世界了解 动摩擦; 看 减小摩擦的其他 2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方法
说设计
拓展迁移
静摩擦力
推力
【设计意图:分一分、讲一讲是运用 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知识的拓展; 而看一看、想一想是为了让学生了解 滚动摩擦,认识静摩擦是知识的迁移 】
识);把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起来就必须把
应制该定让计这木划个块与环做节怎做样的扎运实动,?为(后匀续速的直线实运验动中)其。他的 设计环实验节的掌握打基础。】
之后
学生讲一讲设计、画一画表格 教师引导理解、纠正错误
说设计
拓展迁移
自主探究 (5分钟)
合作交流 (20分钟)
拓展迁移 (10分钟)
激情导标 (5分钟)
想一想 中间图画中的箱子受摩擦力吗?
学习。 】
拔河
学生自由发言 什么是摩擦力
说设计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5分钟)
合作交流 (20分钟)
拓展迁移 (10分钟)
激情导标 (5分钟)
分层检测 (5分钟)
说 设 计
说设计
自主探究
活动一 视频观察牙刷
观察
活动二 【的动面相手的设对做滑计运手动动与摩意桌擦图:通思过考动手做、师动概动生摩念总擦眼结力看滑的 来 培养学生观察、体思验考能力。让学生用
分层检测 (5分钟)
说 设 计
说设计
分 一 分
拓展迁移
(1)儿童滑梯的表面,尽可能的光滑; (2)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常有凹凸的花纹? (3)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动作时,手握杆不能太紧; (4)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穿防滑靴? (5)汽车发动机内部接触运动部件间,尽可能的光滑; (6)古人拉笨重的物体,选择寒冷的冬季,先在路面
…… ……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师生交流 得出结论
说设计
合作交流
该用弹那如采什簧何用 么 测【 素 认之才哪工力为中设能种 具 计前的这计知探 来 的前意个道究 测 拉环滑四方 ? 力图教学导动法 ( 和个节:师注摩?摩弹,本是擦(擦簧对意想而环力力测控同引我节与的是力制重采做大同计变的点用小一量)?个处了一法;(力)理科个吗根衔第学?据三探接(二个究,力不,要七平是我要想衡)的;知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摩擦力
认识摩擦
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影力响大•活滑小符走动的合向摩因新物擦素课理标,中从课物程理接基接走触触本面向面理所社粗念受会糙压程”“力度从大生小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说学情 说模式
说设计
说学情
说教材
说 课 流 程
说板书 说评价 说开发
说学情
已有知识基础
说学情
已有的生活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
惯性
二力平衡 摩擦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
运用
认识摩擦 影响滑动摩擦 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基 基础
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
说教材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教材编写体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
•课标中科学内容对摩擦力的表述是 “通过常惯见性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说课大赛一等奖
【创新说课】
2020-2021年全国决赛获奖作品
【杯赛巡展】
2020-2021年说课经典现场重现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说课风采独领风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说教材 说模式
说设计
说学情
说教材
说 课 流 程
说板书 说评价 说开发
说学情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已 有 技 能 基 础
工具的使用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模式
指出
说板书
说面学向情 全体学生,提高学说生评价科学素养
说提教倡材教学方式多样化,说注开重发科学探究
说 课 流 程
说模式
组内学生 水平分层
传授知识 难易分层
引导学生 方法分层
激情导标
多层
备课资源 •本模式的思想理次念是,突出学生的主
说教材
章与章间知识的整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弹力-弹簧测力计
已学知识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三节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对物体受力分析
涉及本课 科学知识
将要学习的 知识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二力平衡
基础
说
铺垫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第3节
教
机械效率
材
一 说教材
牛顿第一定律
本章内知识的整合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两,个互体相现接自触的主物体,
学习。】
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
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滑动摩擦力〈f〉
说设计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5分钟)
合作交流 (20分钟)
拓展迁移 (10分钟)
激情导标 (5分钟)
分层检测 (5分钟)
说 设 计
说设计
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密 课堂容量
体 们 自主地 的、位 进高度合, 取密作爱 精、护 神探学,摩究生关擦力的的注学求个习知体五节方欲差环式,异激,发 倡他 导
大
学习效率 高
说
分层检测
课
流
程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拓展迁移
说设计 说模式
说设计
说学情
说教材
说 课 流 程
说板书 说评价 说开发
说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全过程 2、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点: 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1、实验的操作(控制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
猜想与假设
提出
制定计划与 问题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
据
说 设 计
说设计
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
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猜想D:可能与物体滑动的速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