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29寓言两则(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9.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9.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

【精品】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人教新课标29.寓言两则晋文公和介之推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习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

、2.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

3.“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中,纪昌是这样练眼力的:;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体现在:。

4.我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最根本原因是: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晋文公和介之推晋文公的名字叫重耳,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王。

可是在他做国家元首之前,经历了许多坎坷,曾因受鲡姬的迫害而在外面流浪了十九年之久。

他流浪时有很多人跟随他,介之推就是其中的一个。

重耳登基当了晋文公之后,大封群臣,论功行赏,那些昔日站对了路线的随从个个得了高官厚禄,可不知为什么,文公偏偏把之推忘到了脑后。

这事如果换了别人肯定早就跳高跺脚了,可之推是何等人?!他非但没有介意,反而说服老母,跟他一块儿住进深山,免得文公找到他们。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课时练及答案【2020编写】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课时练及答案【2020编写】

29 寓言两则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纪昌学射》选自《》,相传作者是,,思想家和1、古之善射者()2、彀弓而兽伏鸟下()3、学射于甘蝇()4、而巧过其师()三、翻译下列句子。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1、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2、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四、课内语段阅读。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异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要求)给他医治!”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这是扁鹊第_______次看见蔡桓公,他为什么掉头就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A皮肤:__________B皮肉之间___________C肠胃里:_____________4、《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

参考答案一、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2、C 春秋战国 4 蔡桓公二、1、擅长;善于。

2、张弓、拉开弓。

3、向。

4、本领。

三、1、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2、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3、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四、1、奇异要求2、4 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

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9课寓言两则完美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9课寓言两则完美版

你认为纪昌取得成功的 原因是什么?
1.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2.要有认真虚心的学 习态度及决心、毅力 和恒心
3.名师指点对学习结 果有重要作用
只有练好基本 功才能成大器。
阅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足 满意﹚, 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 绩 成功),但是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 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 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 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 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 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 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 (竟然 果然)像车轮一样。
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自相 矛盾》、《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画蛇 添足》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 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 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 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有“寄托”的意思。
小组自学提示:
1、读第一则寓言,想想,都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飞卫是怎样要求纪昌的?纪昌又是怎 样练习的?最后结果怎样? 3、你认为纪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你怎样评价飞卫、纪昌两人的行为?
有耐心、有毅力
的人!
2.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 起来。
体会到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 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 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 不犹豫。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 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 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 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 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3.找出描写时间的句子。
扁鹊治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29寓言二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29寓言二则
寓言
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 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 有“寄托”的意思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惊弓之鸟
导入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 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 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 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扁鹊治病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防:提防,防止; 微:事物的苗头; 杜:杜绝,堵塞; 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 不让它发展。
扁鹊治病
防微杜渐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 , 不要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 见。
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
穿越时空的 对话:
纪昌想学射箭,
首先下功夫练眼力.
我想学 , .
首先应该下功夫练
1、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2、要有认真虚心的学 习态度及决 心、毅力 和恒心
3、名师指点对学习结 果的重要作用
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有扎实的基 本功,当然学习者态度要认真,还要有 恒心、有毅力,同时要有好老师的正确 指导。
纪昌向飞卫请教 ( 射箭 ),飞卫让他 先( 练眼力 )。一是 练(眼睛牢牢地盯住 一个目标,不能眨一 眨),二是练(能够 把极小的东西,看成 一件很大的东西)。 练好眼力,飞卫才教 他开弓射箭。后来, 纪昌成了(百发百中) 的射箭能手。
要求
怎样 练习
结果
虱子
纪昌记住了飞卫 的话。回到家里,又 开始练习起来。他用 绑住一 一根长头发, 只虱子,把它吊 在窗 口。然后每天站在虱 聚精会神 地盯 子旁边, 着它。
那只小虱 子,在纪昌的 眼里一天天大 起来,练到后 来,大得竟然 像车轮一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九课寓言两则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九课寓言两则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九课《寓言两则》课文《纪昌学射》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qī)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扁鹊治病》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

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29课_寓言两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29课_寓言两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看拼音,写词语。

2. 形近字组词。

绑________ 鹊________睬________ 肠________帮________ 醋________彩________ 汤________。

3. 按要求写词语。

百发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一年四季都有风。

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

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

草儿绿了。

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

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们身上凉丝丝的。

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

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

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

清晨,路上行人稀少。

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

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

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有“∥”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________(3)抄写两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答案】妻子,绑住,刺伤,扁鹊,理睬,肠胃,汤药【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寓言两则【解析】本题为读拼音写词语,是语文最基础的一个题目类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拼音及生字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课时练及答案(必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课时练及答案(必备)

29 寓言两则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纪昌学射》选自《》,相传作者是,,思想家和1、古之善射者()2、彀弓而兽伏鸟下()3、学射于甘蝇()4、而巧过其师()三、翻译下列句子。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1、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2、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四、课内语段阅读。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异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要求)给他医治!”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这是扁鹊第_______次看见蔡桓公,他为什么掉头就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A皮肤:__________B皮肉之间___________C肠胃里:_____________4、《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

参考答案一、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2、C 春秋战国 4 蔡桓公二、1、擅长;善于。

2、张弓、拉开弓。

3、向。

4、本领。

三、1、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2、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3、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四、1、奇异要求2、4 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

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课时练及答案[新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课时练及答案[新选]

29 寓言两则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纪昌学射》选自《》,相传作者是,,思想家和1、古之善射者()2、彀弓而兽伏鸟下()3、学射于甘蝇()4、而巧过其师()三、翻译下列句子。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1、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2、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四、课内语段阅读。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异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要求)给他医治!”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这是扁鹊第_______次看见蔡桓公,他为什么掉头就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A皮肤:__________B皮肉之间___________C肠胃里:_____________4、《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

参考答案一、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2、C 春秋战国 4 蔡桓公二、1、擅长;善于。

2、张弓、拉开弓。

3、向。

4、本领。

三、1、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2、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3、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四、1、奇异要求2、4 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

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
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cǎi jì què
()取药()喜()
()水经()麻()
()色边()冷()
理()笔()的()
二、帮下列词语找到它们的近义词朋友。

注视()竟然()
高明()理睬()
三、对号入座。

给“深”选择恰当的解释。

深:A、深度 B、深奥 C、感情厚 D、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E、从上到下的距离大
1、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

()
2、夜已经很深.了。

()
3、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年,关系很深.。

()
4、这本书很深.,初学者不易看懂。

()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只有……才……虽然……但是……
即使……也……因为……所以……如果……就……
1、()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飞卫还是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2、()纪昌勤学苦练,()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扁鹊对蔡桓公说:“()您的病不治,()会愈来愈重。


4、()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扁鹊不再给他治病。

五、读课文,写寓意。

1、《纪昌学射》告诉我们:。

2、《扁鹊治病》告诉我们:。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百发百中聚精会神讳疾忌医
病入膏肓防微杜渐纪昌学射
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医治。

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2、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

()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
4、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
七、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个背包
曾罗米修斯奉宙斯之命创造了人以后,就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个背包。

这可不是一般的背包,一个里面装着别人的缺点,另一个里面装着自己的不足。

人类不敢违抗物主的意愿,可是这两个背包该怎么处置呢?后来,人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可以巧妙地安排这两个背包。

他把那只装着别人的缺点的背包挂在自己的胸前,而把装有自己不足的那只背包挂在身后。

这样,人从老远就看到装有别人不足的背包,从而对别人的缺点了如指掌。

这样的安排真是独具匠心。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你固然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别人同样也对你的缺点看得清清楚楚。

另外,这样安排留给自己的更大的悲剧是,你永远对自己的短处置若罔闻。

1、用“固然”造一个句子。

2、普罗米修斯给每个人挂了两个背包,这是两个怎样的背包呢?人类又是怎样处
置的呢?
3、“这样安排留给自己的更大的悲剧”,这个“更大的悲剧”是指什么?
部分答案:
三、1、A 2、D 3、C 4、B 七、3、你永远对自己的短处置若罔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