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第18课难忘九一八
最新八年级难忘九一八[人教版][说课]
![最新八年级难忘九一八[人教版][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d4e3980a4b35eefdc8d33364.png)
第18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难忘九一八》,课标规定为一课时,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下面我从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对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方面: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难忘九一八》是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篇课。
课文内容主要涉及两个知识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本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联结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关健事件,是历年中考复习的重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对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计的:(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体会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认识日本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理解中共在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中所起的关健作用。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归纳和表述能力,分析、理解材料能力和识图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
(4)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反对战争和侵略,维护本国和世界和平。
本课的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同是又是本课的难点。
第二方面:对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本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从课程标准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努力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对于学生阅读自已能完成的问题,我采用阅读回答的方式;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适量的使用图片和材料,采用情景体验法和讨论、探究等学习法,并结合图示和图表法进行解决;对于学生合作、讨论也难于完成的问题,我采用讲解法。
第三方面: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导入新课我首先展示九一八事变纪念碑和勿忘国耻钟,联系沈阳的上空每年9月18日都要响起长长警报声,说明沈阳人民不会忘记这个耻辱日,指出做为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个耻辱日,引入本课课题——难忘九一八。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五十九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五十九第1题【单选题】舒国惠在《红色大地》中记载:“对张学良来说,蒋介石反共和拖抗战后腿的做法,到1936年秋天时已忍无可忍。
这个易动感情的人是东北军的头领,东北军的士兵特别反日。
因为他们在东北的家乡,在( )之后就被日本军队所占领。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B、中国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力C、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1月,教育部发函要求将中小学教材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十四年抗战”始于( )A、黄海大战B、南京大屠杀C、卢沟桥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45年9月18日,因西安事变被幽禁在贵州桐梓的一位国民党将军写下日记:“这是第十四个‘九一八’了,今年更比往年大不相同,我虽然还不能自由地走上我的故土,可是我的故土是在压迫之下而得到了自由……我衷心期待着解放了的故土,焕然一新。
”这位将军是( )A、张学良B、赵登禹C、佟麟阁D、张治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结论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井冈山会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B、南京大屠杀C、台儿庄战役D、辽沈战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团结民主,和平建国D、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我将从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即准备阶段、导学阶段、评价阶段。
一、准备阶段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
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通过本课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
B、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A、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知识的归纳和讲述,培养学生的处理教材信息的能力和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B、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野蛮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B、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对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C、通过学习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史实,了解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复活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对象分析:在认知方面,初二学生经过一年来的训练,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的把握具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问题上可调动学生探究愿望,采用读图,自主合作相结合的方式。
在心理方面,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且不够持久,教学方式宜采用多样化,多媒体直观教学,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状态。
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难点是?重点和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难点:西安事变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以下教学方法:教法:1、本节课我采用三段九环节来完成教学,即先根据预习题课下预习,再学习新课,最后做适量的训练题巩固知识。
冀教版历史八上难忘九一八word教案

第18课难忘九一八一、课程标准: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明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熟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一、知识与技术: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二、进程与方式:多渠道搜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地图、音像等,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大体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入侵战争、保护世界和平;爱憎分明;中国共产党保全大局的博大胸怀。
三、学习重点、难点一、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二、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四、学法指导: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
课文三个子目内容紧密联系,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展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开始;尔后中日民族矛盾日趋上升,中国人们开始了局部抗战;民族的怒吼反映了民族危机加重背景下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了;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在民族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发动的,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一、原因(补充)二、通过:时刻年9月18日,借口: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炸毁铁路柳条湖周围的一段路轨,污蔑中国军队弄破坏,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
这一历史事件称为。
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政策,致使的沦陷。
3、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原因:不抵抗的恶果4、影响二、民族的怒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进一步扩大,民族危机日趋严峻。
)一、背景:1933年,日本侵犯,国民政府。
1935年,迫使与签定,中国驻军随后在五省策划,妄图。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表现:一二九运动:(时刻)在暴发一二九运动,口号:3、影响:三、西安事变一、背景:(补充中国面临的两种前途;原因;目的)二、通过: 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和发动“兵谏”,扣押了,并通电全国,要求,。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难忘九一八课时训练(无答案) 冀教版

第18课难忘九一八课前预习:1、九一八事变年月日,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预谋的炸毁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污蔑中国军队搞破坏,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政策,导致、、三省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大好河山全部沦陷。
2、一二九运动年月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北平学生数千人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高呼着,,等口号,向国民政府地方当局请愿,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3、西安事变(1)在民族危亡日趋深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
(2)年月日,国民党将领发动“兵谏”,扣押了,并通电全国,要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又称。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主张,并派出了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
经过各方努力,最终使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这标志着的初步形成,预示了新局面的到来。
课堂检测:1 、1931年,导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2、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A摆脱经济危机B缓和国内社会矛盾C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D英美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根本原因()A日本的侵略不断扩大B东北军撤入关内C东北抗日力量的弱小D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4、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在()A上海B沈阳C北平D长春6、在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女主人公林道静在12月9日那一天冒着严寒,参加了北平的大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向当局请愿,结果遭到军警的镇压。
有的学生被捕,许多学生受伤,学生们的目的是要求A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B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C停止内战,抗日救国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7、下面不属于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反对华北自治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8 、西安事变又称()A双十事变B双十一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9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人是()A、毛泽东B、朱德C、刘少奇D、周恩来10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取蒋而代之B、逼蒋抗日C、接受共产党的领导D、打击国内投降派11、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态度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课后作业:1.小华是辽宁沈阳某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每逢第一学期开学第三周的一天,都能听到长长的警报声。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难忘九一八复习特训第八十四篇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难忘九一八复习特训第八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
该影片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 )A、创办黄埔军校B、第一次国共合作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
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①是多方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
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的“大陆政策”是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为实施这一政策,日本于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
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B、激战卢沟桥C、南京大屠杀D、血战台儿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今天西安临潼华清池有一个“兵谏亭”,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 )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C、柳条湖事件D、卢沟桥事变【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军队是国之长城,关系国家民族危亡。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难忘九一八冀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难忘九一八冀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篇第1题【单选题】“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阴谋夺权B、逼蒋抗日C、投靠日本D、炫耀武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共提出了(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主张B、反帝反封建的主张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将魔爪伸向中国的( )A、华南地区B、华东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西安事变后,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王若飞D、王稼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历史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甲午战争D、台儿庄大捷【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歌曲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成为流动的历史。
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③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④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D、日军为侵华战争作了长期准备【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这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统一战线”反映的是L936年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在( )A、九一八事变B、四一二政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答案】:【解析】:。
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养成了查找、收集资料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参与意识强,但他们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的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不足。教师要从感性知识入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形成深刻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看书了解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形势。
学生看书自学,思考西安事变后复杂的形势。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教材,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四)新授内容第二部分:西安事变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地图讲解现实便是错综复杂的形势。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不和平解决会怎么样?和平解决会怎么样?
视频资料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课前布置学生自学,上课进行展示,通过学生主动描述西安事变,使学生掌握西安事变的基本概况。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师过渡:“西安事变的发生,使中国出现了怎样错综复杂的形势?”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动态演示图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师设问: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促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动态演示图,听教师的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谈认识。
通过教师结合地图讲解西安事变时错综复杂的矛盾,形象直观,为学生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扫除障碍。
本课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扭转的关键,为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共御外侮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难忘九一八
一、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过程与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地图、音像等,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爱憎分明;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博大胸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四、学法指导:
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
课文三个子目内容紧密联系,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展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中国人们开始了局部抗战;民族的怒吼反映了民族危机加剧背景下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了;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在民族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发动的,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
1、原因(补充
2、经过:
时间年9月18日,借口: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炸毁
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污蔑中国军队搞破坏,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
这一历史事件称为。
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政策,导致的沦陷。
3、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原因:
不抵抗的恶果
4、影响
二、民族的怒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进一步扩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1、背景:1933年,日本侵犯,国民政府。
1935年,迫使
与签订,中国驻军
随后在五省策划,妄图。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一二九运动:(时间)在爆发一二九运动,口号:
3、影响:
三、西安事变
1、背景:(补充中国面临的两种前途;原因;目的
2、经过: 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和发动“兵谏”,扣押了,并通电全国,要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又称。
3、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张,并派出了以
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
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
五、练习检测
(一)达标反馈
1、下面不属于一二九运动的口号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反对华北自治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3、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在(
A、上海
B、北平
C、沈阳
D、长春
4、西安事变又称()
A、七七事变
B、双十事变
C、双十一事变
D、双十二事变
5、2006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
A、75周年
B、72周年
C、71周年
D、70周年
(二)延伸拓展
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B、打击国内投降派
C、取蒋而代之
D、逼蒋抗日
2、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缓和国内社会矛盾
B、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C、摆脱经济危机
D、英美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九一八事变爆发
4、1931年,导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侵华事变是()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九一八事变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此”指什么时候?(2)材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政策?(3)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